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昌宁七子饼茶

找到约36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云南普洱茶,快速了解普洱茶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简介中国著名茶树良种,云南省大叶类茶树品种的总称。主要包括勐库大叶种(又名大黑茶)、凤庆大叶种和勐海大叶种等。原产云南省西南部和南部澜沧江流域,主要分布在该省双江、澜沧、勐海、凤庆、昌宁、云县、保山、元江等县(市)。普洱茶树植株乔木型,树冠高大,自然生长树高5-6m,最高达20m以上。

  云南普洱茶,快速了解普洱茶

  1: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种类型。

  2:普洱茶为什么都要压得很紧?

  因为普洱茶主要产自云南,这里的地形非常复杂,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无论是销往边藏地区,还是进贡给朝廷,都需要使用马来运输。当时的人们为了便于运输,同时也为了减少茶叶在运输途中的损耗。所以,就把普洱茶紧压成了饼状、沱状等。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运输空间,也便于存放。后来,人们发现普洱茶在紧压过后,口感滋味都更佳,从此,普洱茶紧压的方法就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3:普洱生茶与熟茶有什么区别?

  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最大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的不同,熟茶采用了渥堆发酵的工艺,而生茶则是没有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的。生茶会选择相对优质的原料(如:清蒸鱼)。熟茶会选择相对较差的原料,比生茶多了渥堆发酵工艺(如:红烧鱼)。

  4: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是哪六个?

  在清朝道光年间所编撰《普洱俯志古迹》中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曼撒。也就是指今天我们所说的“古六大茶山”是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攸乐(基诺)。

  我们的“宏庐”茶园就位于“古六大茶山”之首的倚邦古茶山,作为古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行政主管地、贡茶的主办地,倚邦古茶山无疑是最耀眼的。自此,自古贡茶出倚邦,倚邦贡茶名满天下。在“古六大茶山”之中,倚邦古茶山的海拔最高、历史最古老、生态环境最好。

  5:普洱茶的茶叶都要爬到树上去采摘的吗?

  早期的普洱茶树都是像树一样的乔木,并且都是生长在云南地区的原始森林之中,树龄达百年甚至千年之久。这种茶树因为生态环境非常好,所以树干非常高,茶叶离得太远,导致茶农都需要爬到树上都采摘。在现代以后,人们为了追求普洱茶的量产,也培育出出了许多灌木型的普洱茶园,也叫做台地茶。乔木型的古树普洱茶因为内含物质丰富、口感更加独特,也更受茶友们的喜爱。

  6:普洱茶饼为什么又叫七子饼?

  七子饼的叫法来源唐代的边境贸易,在交易的时候,茶商为了方便计算,就采用了“一筒七饼”的方式运茶。七在我国是非常吉利的数字,象征这多子多福,这一叫法便慢慢的在茶商口中流传。后来,云南茶叶进口公司为了找到更有号召力的名字,就有了“七子饼茶”这个。所以,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字样包装的普洱茶,都是在1972年以后的茶品。


下关沱茶:【独家】解放初的云南茶叶概况(上)

  注:文中所有数据及计量单位均忠实于原始材料记录,部分错误亦未进行校订。

  云南的茶叶过去大部分销往四川、西藏,也曾销到南洋,1926年至1936年为产销最盛时期,当时川销、藏销达十余万担,侨销一万余担。抗战期间产销量逐渐下降,1949年,大陆发生了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于云南而言,这种巨变实际上是从1950年才开始的。

  1949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影响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这种变化对于云南而言,实际上是从1950年才开始的。

  后人对这一历史变化初期云南茶叶概况的认识,首先,来源于保存在云南省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机构的档案资料和史志;
  ▲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档案和史志

  其次,1956年起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了若干调查组对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和历史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1958年逐步形成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刋》,成为后人研究包括茶叶在内的民族经济文化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再次,各级政协部门编写的文史资料汇编以及很多当事人撰写的回忆录,也被广泛的编辑和转录。

  过去几年来,我们试图寻找一个更权威的资料,以期比较全面的了解50年代初云南茶叶的真实情况。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商业厅编印,1952年12月面世的《云南省土特产概况》一书。
  该书全面的记录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云南省的工业原料、食品、药材、油脂、畜产等土特产概况,同时还完整的附录了1951年土特产会议、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1952年第一次物资交流大会的会议文件。从宋任穷、陈赓、周保中、卢汉等当时的西南军政要员为两次大会及《概况》一书的题词,也可感受到内容的权威性。
  ▲宋任穷、陈赓、周保中、卢汉等军政要员为

  两次大会及《概况》一书的题词

  通过这些资料和文件,结合前述文献比较,笔者整理了50年代初云南茶叶的史料概况。为了更真实的反应1952年前后,云南省商业厅代表云南省人民政府对土特产概况的评价,我们尽可能采用当时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当时的实际状况。

  五十年代初,新的宪法尚未制定,指导工作的经济政策是以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纲领客观描述“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图)。云南茶叶就是从这样实事求是的经济政策指导下重新起步了。
  ▲《共同纲领》第二十六条

  一、历史情形和五十年代初的概况

  云南的茶叶过去大部销四川、西藏等地,也曾销到南洋。1926年至1936年为产销最盛时期,当时川销、藏销达十余万担,侨销一万余担,抗战期间产销量逐渐下降,更由当时的通货膨胀,商家经营困难。

  到1948年和1949年,销量锐减,“普洱、顺宁的茶价不如柴价,连采摘工资都不够,有些茶农宁愿让茶叶枯落,也不愿采摘,有些把茶树也砍掉了,中耕施肥,更是少见”。公营云南茶业公司及所属的几个茶厂,无力开展扶植生产和鼓励运销的作用,“1949年该公司所属的顺宁茶厂,只开工了八天”。

  云南省1952年第一次物资交流大会报告认为“云南的茶叶品质优良,普洱茶闻名国内。我国大叶种的唯一产地即在云南,全省茶叶年产量约十余万担。云南所产的茶叶,滋味浓厚,叶身肥硕,颜色鲜艳,既具有我国茶叶的风味,又兼有印度锡兰茶叶的优点。假使与香气特高的祁门茶相结合,可成为全世界最优良的出品。去年和今年本省所制造出来的红茶,运销苏联及东欧新民主主义国家就特别受欢迎”。
  ▲土特产大会展出的茶叶及图片

  二、生产情形

  (一)产地:

  五十年代初,云南省本省产茶区域,大都偏于西南部,包括澜沧江两岸山地;哀牢山、蒙乐山及怒山的高坡地带,所产茶叶,品质极好。政府层面将茶叶产地划分为三个区:

  1、佛海区:以车里、佛海、南峤、镇越、江城等地为主。这里是本省茶叶的主要产地,以佛海为集散地,产品以紧茶为大宗。

  2、顺宁区:以顺宁、双江、景东、景谷、云县、昌宁、缅宁等县为主,下关为集散地,产品以沱茶、紧茶、饼茶为大宗。

  3、元江区:墨江、元江等县为主,产量较少,以元江为集散地,产品以七子饼茶为大宗。

  (二)产量:
  ▲1951年的茶叶产地产量统计表(单位:市斤)

  (三)生产季节

  1、春茶

  (1)明前春尖:清明前十天内。

  (2)春尖(亦称毛尖、白尖):清明后十天内。

  (3)春中尖:清明十天后至谷雨。

  (4)春尾:谷雨至立夏。

  2、二水——夏茶

  3、谷花——秋茶:六七月禾稻杨花时期。

  (四)生产过程及主要品种:

  1、初制:每次取生叶四、五斤置热锅中炒萎,用手搓揉,使出汁成条,晒干后,即成毛茶亦称散茶。

  2、复制:毛茶经筛簸,拣剔去片、梗、茶末,依条索粗细,品质高下加以分别:最细者称“头盖”,用盖于茶团最外面,大部分都是春尖白毫;次级茶称“二盖”,最粗的称“里茶”。分级以后,各种茶按不同成分加以配料。

  沱茶重八两,头盖10%,二盖20%,里茶70%。紧茶重六两二钱,底茶二水各半。

  饼茶(佛海)重一两六钱,谷花12.5%,春尖29.2%,春尾58.3%。将称好的茶一层一层放入蒸甄,好茶放在外面,蒸后,放入三角布袋,揉成各种大小圆扁不同之形状,然后置放高燥的地方发酵,干后即成。

  文章选自《茶艺·普洱壶艺》NO.68

  未完待续

  下期更精彩

茶识 | 适合初学者的“普洱茶”认识篇

  云南茶叶的发展时期是明代,较为有名的茶是太华茶、感通寺茶和湾甸(今昌宁县内)茶。

  明代,云南茶流通全省,普洱茶当数是销量最大的一类,销量在天启年间(1621~1627)已达到四百石左右。

  据明万历《云南通志》:“车里之普耳(明代”普耳“之”耳”无三点水),此处产茶,有车里一头目居之。”明谢肇淛《滇略》中也提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两条是最早有普洱茶的记载,对其名称和产地都有重要意义。

  清朝是普洱茶发展的鼎盛时期,茶马古道、贡茶、古六大茶山、普洱府、改土归流、茶法、七子饼茶等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或得到极大发展。

  在清人阮福《普洱茶记》中,首句就写“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普洱茶”一词完完全全的出现在了记载中,一直沿用至今。

  现今,普洱茶这一叫法也被部分人认为是云南普洱产的茶叫普洱茶,也有人误认为普洱茶是一类叫做普洱茶树做的茶……那么,我们就不得不给大家介绍一下普洱茶的标准定义了。

  普洱茶是指云南一定区域内以大叶种为原料,按特定工艺制成的晒青毛茶和紧压茶,这一类被通常是指普洱生茶,属于后发酵茶。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通常称为普洱熟茶。

  故而,只要是满足以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按特定加工工艺而成的茶就可称为普洱茶,这个定义直接否定了上面所讲的两种单一误解:

  普洱市在2007年1月由思茅市更名过来,普洱茶叫法要比这个早很多,早期记载的区域还包含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等部分地区,划分区域要比现在的广很多。

  普洱茶树并不是一种单独的茶树,也属于茶树一类,部分人所说的普洱茶树制作的,从字面上理解为茶树的适制性,只是单一表明这类茶树更适合做普洱茶而已,这一类说法也极大的误导了一部分人对普洱茶的了解。

找到约3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