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路兄弟

找到约259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芒市茶路Ⅱ:勐板土司的官寨古茶园

云与雾。从芒市到中山乡官寨,我们一路被延绵半月的雨水驱赶、追逐和挟持。

所见皆是稻香竹影的山水田园,在云雾的笼罩里,秀美宜人的样子。清晨再见芒市风景,清新隐逸,雨水的洗礼显得尤其重要。

极目四野,少有人迹,即使在稀疏簇居的道旁村落。一路奔驰,一切美在视界中闪现,一去不返,叹为观止。

本雅明在《驼背小人》中说道:“有时候远方唤起的渴望并非是陌生之地,而是一种回家的召唤。”故乡只有一个,然而一颗皈依之心却自由无羁,处处可以寻到来去。作为我修文的宗教,茶在冥冥之中一直轻声呼唤我的回归。

结伴而行的哲思和诗意,路途漫遥,道阻且长。油画,或者国画的意境反复呈现不同的剧幕,这就是寻访官寨古茶园之路。

官寨位于德宏东部古茶群落,也就是我们俗说的龙江东部板块,横槊于龙川江(龙江)和怒江之间。

又因横穿中部的芒市大河分为东西两片,属于高黎贡山尾部山脉。古茶树在怒江边上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分布“点”,即是芒市的中山乡。

在德宏本地人的访茶经验中,德宏古茶树最集中的地方就在东部古茶群落的中山乡。而勐板土司的官寨茶是德宏州最负盛名的普洱茶。

据当地村民介绍,官寨茶原本产自中山乡黄家寨的“官寨”。有史以来,中山乡有两个“官寨”,一是芒丙的老官寨,二是黄家寨的官寨。两处“官寨”都是历尽沧桑的茶史故地,见证了勐板土司蒋氏家族的兴亡史与蒋氏家族引种缅甸果敢的培茶史。

一波三折后终于抵达黄家寨官寨。我们直接来到官寨德凤茶厂的初制所,四处参观,初制所内设施完备,管理有序,棚内堆有两堆晒干的秋茶毛茶,香气四溢。

阴雨之下,天气湿冷,初制所的普昌平师傅端来火盆,送上核桃仁和蜂蜜。烧上一壶开水,边聊官寨古茶园情况,边品当地原产好茶。一饮复饮,汤色良佳,茶气充足,口感温润,甘滋漫肠,余味深长,美中不足的是工艺不够精良。

随后冒雨探访官寨古茶园,开始步入诗意的领地。

在这里,无论是小树还是古树,都以大叶种为主。在海拔1800余米的亚热带季风性雨林中,云雾之下的小树茶林密密层层像海浪般推开,其间杂生的古茶树亭亭玉立,有如帆影空远。一些茶树清水出芙蓉,道法自然,曼生于路旁。

细雨蒙蒙,那些招展、光亮、肥硕的叶片傲然而上,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空气中都满溢着清淡的茶香。不禁,一句“山深雨气足,秋来第一流”即景涌出,思绪飘然。

随雨水深入官寨古茶园腹地,苍郁翠绿间,一株株靓丽的古茶树相继现身。惊喜,震撼,浮想联翩。

站在最大古茶树之下,苍劲斑驳的筋骨如虬龙蜿蜒直上,陈苔老藓浸露而润,一眼望不尽的叶片发散浓密之雾,如同一个精通腹语术的老者缄口不言。超脱凡俗的盛气扑面而来,一种不枉此行的感慨油然而生。那久违的心动、敬畏,以及浑然天成的魅力令人陶醉、徜徉,久久不愿离去。

然而,古茶园更深处,令人心痛而不解的一幕浮现。一些古茶树刚刚被茶农的刀锋放倒在地,询问之下,才知这是茶农为方便采摘,对那些较高的古茶树进行台刈、矮化。此景此说,我震惊良久,随行皆言“可惜了”。

茶农随即解释,当地一贯如是。很多茶树已被反矮化几多次。这令我想起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易武镇麻黑茶山那些被矮化的古茶树。细细观察之下,芒市官寨的古茶园和易武麻黑的古茶园相似之处甚多。

除了自然环境、茶树台刈等相同特征之外,两地的古树茶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一种特有的饮食经验,中国人素来讲究追根溯源,茶的品质与其历史文化发源息息相关。在这点上,官寨茶同样不输麻黑。

没有被台刈的古树

官寨茶在历史上是勐板土司的“官茶”,据史料记载,蒋思孝为官寨茶蒋氏“勐板世系”的始祖。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蒋思孝任勐板地方土千长,蒋氏在勐板世袭土司十五任。曾有尖山、芒丙大梁子老官寨、黄家寨官寨三个土司府。

1932年,蒋氏第十四任勐板土司蒋家俊夫妇,在原有茶林的基础上,又从缅甸果敢地区向官寨引进新茶种,为官寨茶的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除原有茶林的一百年以上古树茶外,官寨新茶种引进史至今尚不足百年。

作为“德宏味”的代表性普洱茶作品,官寨古树茶茶汤色饱满、清爽润喉、舌下留甘、甘苦相济、芳香味长,与历史巨变中的蒋氏家族兴亡史如出一味。绝佳的自然生态赋予了官寨茶清润、香甜的特质,而荡气回肠的历史为官寨茶增添了质朴深厚、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形成官寨茶魅力无比的“德宏茶韵”,也就是我所提出的德宏味。这样一段历史,不妨像品官寨茶一样去体味。

天公不作美,雨水愈下愈大,我们从茶园绕回初制所,继续品茶论道。

看到初制所里一些刚刚采摘的鲜叶,我给普昌平师傅示范了鲜叶杀青翻炒手段,讲解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随即落实了再请易武镇古六大茶山炒茶大师傅朱家兄弟前来此地教授古法与传统工艺诸事。

随后,我们匆匆离开,继续前往黑河老坡。

海德格尔说:“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曾经凋谢过”,官寨茶的历史何尝不是。历史总在轮回中前行,“温故而知新”的经验告诉我们,短暂的消沉不代表永恒的衰落。在饮茶更加追求生态健康的今天,芒市官寨古树茶的复兴指日可待。

鸿爪从头细细看。穿行在西南中国的绿色密林里,湿重的云雾将浓得无法化开的茶香浸入我们心脾,为我们打上深深的烙印。聚散,生灭,无数曾经让人念念不忘的茶味宛如一颦一笑,就在古老茶林中随风而逝。我怀念参天古木的岁月往昔,似乎看到茶人先民们艰辛劳作且苦尽甘来的一幕一幕。我坚信自己有责任把过去的辉煌一一唤醒。

2018.10.15

芒市茶路系列(点击阅读)

芒市茶路Ⅰ:德宏味将是下一个传奇

消费日报:《天下黑茶》讲述茶路传奇

饮 茶

消费日报

《天下茶道》讲述茶道传奇湖南安化加速推动“茶旅文体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马帮驮着岁月,翻上山梁,我的茶路通向远方。”大型实景舞台剧《天下茶道》讲述了主人公阿轩带着“闯天下、赢天下”的承诺,凭借过人的智慧与胆识,与马帮兄弟们驮着安化黑茶开启了跋山涉水的万里茶路征程,让黑茶之名传扬天下的故事。

正如该舞台剧主题曲里唱的,一头串起天下故事,一头牵着儿女情长,这是一段牵系着儿女情长的浪漫故事,这更是中蒙俄万里茶道上千百年来流传的传奇。浪漫而完整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溯源故事,丰富多样的高科技手段运用所呈现出的视觉饕餮盛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现万里茶道上的黑茶传奇】

5月7日,《天下茶道》正式在湖南安化天下黑茶大剧院拉开帷幕,马帮带着安化黑茶由安化启程,一步步踏出了茶马古道,千百年前发生的故事逐渐浮现在观众的眼前。

该剧由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执导,以“万里茶路”为创意核心,演出以“奇缘”“离乡”“险途”“塞外”“异国”“天下”六幕传叙事展现,过程曲折,扣人心弦。剧中男主角阿轩作为安化最大的茶行少东家,在资江龙舟赛上和女主角依兰一见钟情,他面对心上人许下“闯天下、赢天下”的承诺,毅然舍弃安逸生活,带着马帮兄弟驮着安化黑茶跋山涉水,经历中蒙俄万里茶道,开启了中国茶文化传播到异国的万里征程。《天下茶道》还原了安化黑茶千年传颂的传奇佳话,将天下故事与儿女情长串联,生动演绎了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马帮的兄弟情谊,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湖南安化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质和这片土地上人们深沉的家国情怀。

【书写浓厚的神韵安化元素】

据了解,《天下茶道》在内容上完全遵照历史溯源,有典有据,融合了古老的梅山文化、历史悠久的赛龙舟民俗文化,在这部剧中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黑茶千两茶踩制工艺以主题文化艺术形式呈现,并将原生态的采茶号子编成采茶舞,深度还原至舞台,极情尽致地展现了安化黑茶和神韵安化的无穷魅力。在舞美视觉效果方面,综合运用舞台声、光,3D成像,多媒体全天候模拟系统,复合式机械舞台装置等高科技手段和舞台技术,呈现出一台具有国际化水准的舞美创意和高度艺术审美追求的大型茶文化舞台剧作。

《天下茶道》的演出场地天下黑茶大剧院更是深具特色,极尽运用和发挥安化及黑茶元素,地理位置优越,临资江而建,依山傍水、山景秀美,剧院外观呈深咖色,风帆造型,线条简约流畅,寓意为“茶”;总建筑面积47800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拥有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软硬件设施,是一座可以容纳1800人的湘中地区最新建成的甲级特大型剧场。

这部舞台剧不仅仅拥有独家打造的场地,创作团队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据官方资料显示,《天下茶道》是由湖南黑茶印象文化公司投资出品,联合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团队倾力打造,国家文化艺术界顶尖级的创编团队深度参与创作,阵容实力相当强大,均为业界强手。现场可以看到,整台剧的舞台细节、道具、服装以及台词、歌词等均相当讲究,渗透着浓郁的当地文化特色。《天下茶道》品牌运营负责人介绍,当初写下这台故事的时候,所有主创团队成员包括文学编导、音乐编导、舞台舞美编导等都经历了近一年的调研,充分走访了安化的山山水水,汲取了非常多的安化本地元素,这才有了如今呈现的这部原汁原味的、能引发共鸣并带给观众巨大视觉冲撞和心灵震撼的茶文化舞台剧。

【助力“茶旅文体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化作为中国黑茶之源、茶马古道和万里茶路源点,安化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挖掘传承千年的黑茶文化资源,加快推动“茶旅文体康”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天下茶道》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

作为根植于安化的一家新型文旅企业,湖南黑茶印象文化有限公司致力于中国黑茶产业的文化创新、产业传承与传播。“天下茶道”的正式上演,正是该公司在发展黑茶产业,助推安化“茶旅文体康”一体化发展,向全世界展示黑茶、展示安化的文化载体和成果展示。该剧的发展经历了10年的酝酿和呈现,未来,其将继续以演出为基,以发展为要,依托专业团队的管理与运营,在大型文体活动的策划与执行、黑茶文化教育培训、黑茶文化产品的创意与出品、黑茶产业互联网整合传播等多个领域多元发展,创造更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而天下黑茶大剧院亦将与茶马古道、茶乡花海、中国黑茶博物馆、雪峰湖景区等安化县域旅游景点线路实现融会贯通,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安化、湘中乃至湖南文旅产业的新地标、新窗口。黑茶印象还将以黑茶产业为核心要素,以文化赋能为助推动力,加大旅游行程产品的开发,以体育赛事或文体活动为引爆点,助推安化文旅市场的强势成长,助推安化打造“茶旅文体康”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在安化全域旅游方面,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湘中福地,世界茶乡;山水小城,最美安化’,希望大家能通过这部舞台剧,切实感受到安化有一片花海、一台大戏、一个茶庄,更好地体验24小时健康茶生活和茶乡慢生活,能对安化心生向往。”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黑茶印象团队对其经营策略的期盼愿景,更是站在安化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文旅产业所能赋予茶产业乃至全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构想。

(来源:湖南理想华莱科技有限公司)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持偈不如“吃茶去”

她和我是邻居,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老公是教委的主任。

现在是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代,那就可以想见教委主任是一个多么重要吃香的角色。

但起初,我并不知道她老公是教委主任,她天天到山上拾柴禾烧水煮茶,每天我下班回来,她都会招呼我:“兄弟,来,来喝杯茶!”

有时候,我碍于面子就应了,坐那儿喝几杯,很多时候,我碍于面子,随便答应一声,说回家还有事儿,谢谢啦,改天再喝。

不管喝与不喝,我都很少和她说话,也就对她的老公知之甚少。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朋友找我办事儿,说要请教委主任,并说他就和我住在一个楼上。到这时候我才知道,那个天天叫我喝茶的女人的老公就是教委主任。

因为住一个楼的原因,我也没有把教委主任当领导,没拿什么礼物,就去找了。教委主任的媳妇,也就是那个天天喊我喝茶的女人很高兴,给我煮了壶好茶,喝一碗倒一碗,我很激动,但教委主任黑着脸,一板一眼,很较真,事儿到底还是没办成,让朋友把我好一顿埋怨。

从那后,我和他再见面就平添了几分尴尬。

但她没有觉察出我们的尴尬来,无论他在与不在,她仍然是热情地招呼我喝茶。经常地,他回来很晚,但不管多晚,她都坐在一个木质的小矮凳上等着他。

但他并不待见她,整天不给她好脸儿。

我觉得她很好,这么朴实,可有了解的人对我说,她傻瓜,差心眼,她老公身居要职,花天酒地,根本就不想要她了,她还整天上山拾柴禾给他煮茶喝有啥意思?

邻居们老这么说,也不知道她听没有听见,可她不变的是,天天上山拾柴禾给老他煮茶,天天见了面邀我去喝茶。

邻居们说,她装傻,其实她啥都知道。

我觉得也是。

后来,我们小区的路不好,邻居们给领导反映多次让修都不成,就觉得他是当官的,能够给领导说句话,把路修一下,可他就是不说。邻居们就暗地里骂他,说他当这么大的官不办人事儿。后来,邻居们实在受不了,就自发担砂子挑石子铺路,当天晚上他没有说话,可第二天一早,他就找来了施工队铺路,路修好了,邻居们也没有说他的好。

后来,邻居们在新修好的路边凉快,看到了很多拿着东西来找他办事儿的人,大家都翻白了眼。她给来的客人们煮茶,很少说话,偶尔说一句,也被他嚷回去:“你懂啥,烧你的火吧,别瞎说!”

马上她就不说了,蹲在穿心壶旁默默地添柴煮茶。

后来,因为孩子上学,我搬离了那个小区,没有了他们的消息。可等六年后,孩子上完学我再回到那个小区,惊诧了。

他变了,瘸瘸拐拐,不会走路,磕磕巴巴,不会说话。他右手执着一个拐杖,像两岁的孩子一样练习走路;见了人主动磕磕巴巴,练习说话。

我赶紧给熟知他的朋友打电话了解情况。朋友说,他呀,在当官的位置上,天天胡吃海喝,生病了,十有八九这一生就废了。

她倒是没有变化,还是那个样子,天天上山拾柴禾烧水煮茶。见到我,她没有顾及他歪歪瘸瘸的模样,依旧开心爽朗地大声喊:“兄弟,来,来喝杯茶!”

我看到炉火正旺山水鼎沸的穿心壶,回话说:“好好好,喝一壶!”

还是和以前一样,她坐在那个木质的矮凳上,我喝一杯她倒一杯,边上还满着一杯,是给在一旁学走路的他留的。

嫂子大字不识一斗,不懂茶文化,可我品着她煮的茶,却嗅到了内里散发出的“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的了然之味。

【摘自2015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杨福成(山东济南)】

找到约24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