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具图赞12茶具

找到约4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这些不常用的茶具,是喝茶时的小小仪式感

什么是仪式感?

《小王子》里有个很好的解释,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生活总难免琐碎和庸俗,内心不够强大的我们,偶尔也需要一点仪式感,让清风拂过心海,漾起新鲜的波澜。

茶,可以雅,可以俗。用茶给生活增添仪式感,上限很高,又简便易行。

唐代陆羽的《茶经?四之器》有茶具28种。

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有茶具图12幅。

现代茶具不下二十种,然而我们生活中用到的不过寥寥数种。

那些不常用的茶具,都是增添生活仪式感的好帮手。

公道杯

家居饮茶,公道杯未必用得上,不过个人认为,公道杯的仪式感极强。

公道杯是用来分茶的茶具,茶汤出到公道杯里,先后出的茶汤混合在一起,浓淡一致;斟茶时,可以做到每杯茶量一致,饮茶之人没有亲疏远近的差别,很是公道。

在行“公道”时,以手应心,手上的动作自然而然引动心里的感觉,仪式感满满。

茶夹

茶夹,用来夹取茶杯,既卫生,又防烫,也可以夹取壶里的茶叶,观察叶底。

茶夹在茶艺中经常用到,生活中用得比较少。

它是手的延伸,使用全程手不触碰茶杯等茶具,动作优雅,似乎让人的气质都与往日不同了。

茶荷

茶荷,用来暂时盛放少量干茶,以便观赏干茶的条索和色泽。它有收拢的引口,方便倾倒茶叶。

茶荷在生活中用到的机会更少,这是喝茶不必要的步骤。

看干茶怎么不能看?倒在手上看,在杯子里看,在盖碗里看……

但将干茶放到茶荷中,特意去看,就成了欣赏。

闻香杯

工夫茶里,杯子分两种,一种是品茗杯,用来品饮茶汤;一种是闻香杯,顾名思义,用来闻香,欣赏茶汤的香气。

闻香杯杯身一般是圆柱形,杯口小,茶汤香气不易扩散出去。

生活中,可以用杯口较小的杯子代替,也不拘喝乌龙茶,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甜香,白茶的鲜香,黑茶的陈香,黄茶的嫩香,只要有心,都可以欣赏。

斟茶到杯中,端杯到鼻端,茶香入鼻,沁人心脾,不亦乐乎?

茶宠

茶宠,爱茶之人摆放在茶桌上的小物件,对茶的色香味没有任何实质影响,不能让你泡的茶更香更有滋味,但作为一种装饰性的东西,可以增加生趣,改变喝茶的氛围。

茶宠一般会淋“养”,如同“盘”珠子,增加茶宠人气,让它呈现柔和怡人的色泽。

有人嫌弃这种行为,觉得非但不雅,而且不洁。

不喜欢自然可以不淋茶,选个有寓意的茶宠,或者某个中意的小摆件,摆在茶桌一角,两人对饮,它是陪坐,一人独饮,它可以陪饮。

茶盘

茶盘是陈放茶壶、茶杯的茶具,茶艺中不可或缺,生活中可有可无。不过有一个别致的茶盘,显然感觉就不一样了。

就像人要有茶桌,才方便喝茶,茶具要有茶盘,才会显得更正式,“煞有介事”,仪式感自然出来了。

能提升仪式感的茶具还有很多,比如茶针、茶则、茶匙、茶滤、盖置……

总之,实用的东西,是生活必需品,太常见了,没了新鲜感。

那些没什么实质作用的东西,或许才是让生活艺术化的钥匙。

无用之用,或有大用。

来源: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宋代点茶④点茶必备12茶具,你有几个?

宋 代

点 茶

2022年,电视剧《梦华录》热播,一时间把人们拉回宋朝,掀起了一股宋代点茶热潮。剧中出现了北苑贡茶、青凤髓、紫苏饮子、灵隐佛茶、十二先生、茶百戏,光这些名字就足以令人心驰神往。

为了帮助茶文化爱好者了解宋代点茶的方方面面,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特邀8位专家、学者,重磅推出“宋代点茶”专辑。专家、学者围绕宋代点茶的历史、文化、流程、器具、审美等展开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今天为“宋代点茶”专辑第四篇内容。

点茶之器——十二“茶具先生”

作者:观 合

由 来

……

茶器具是茶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茶器具不仅是茶汤的载体,是器物功能的呈现,还因其制作工艺的差异而产生了不同的美学价值。茶器具通常会重复使用,有些因被名人使用过,或在某个特定场合中出现过,从而被转化为精神层面的信息附着体,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茶器具的发展变化与行茶方法息息相关。陆羽把茶器具分为两大类,茶叶采制加工的工具归为“具”,用来品饮茶的工具则归入“器”。“具”有7类19种,“器”有8类28种。茶器具的材质也十分多样,有木、竹、石、丝、葫芦、金属、漆器等。

唐代晚期,点茶法出现。由于行茶方法的改变,点茶器具也发生了变化。北宋仁宗(1022—1063年)时期,点茶法基本成型。蔡襄在皇佑年间(1049—1053年)撰写了第一本系统论述点茶的书籍——《茶录》。此书分上下两篇,下篇“论茶器”中记载了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近十种茶器具。点茶法在北宋徽宗时期发展至巅峰,点茶器具发展亦臻于完备。至南宋时,一位托名“审安老人”所著的《茶具图赞》记载了十二种点茶具,是第一部绘本茶具专著。此书中不再以采制加工和品饮来分类茶器具,将其统称为茶具。审安老人用拟人手法为这些茶具起了姓名和字号、封了官职,甚至撰写了评传,绘制了画像。这些茶具在审安老人的笔下被描述为:“韦鸿胪——茶焙笼,木待制——茶槌及捣臼,金法曹——茶碾,石转运——茶磨,胡员外——研磨器,罗枢密——罗合,宗从事——茶刷,漆雕秘阁——盏托,陶宝文——茶盏,汤提点——汤瓶,竺副帅——茶筅,司职方——茶巾。”

图为十二“茶具先生” 。资料图

这十二位“茶具先生”的姓,是指他们的材质或工艺,如“石转运”,说明茶磨的材质是石头;“金法曹”,说明茶碾的材质是金属。他们的官职或使用其谐音,或借用其工作职能来说明这件茶器的功能,如“韦鸿胪”是指职掌朝祭礼仪之赞导的鸿胪寺学士,鸿胪与烘炉音相近,所以“韦鸿胪”是一件焙笼。点茶法的茶具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储藏、作茶、煎水、冲点。

储 藏

……

《茶具图赞》中的“韦鸿胪”,是一种藏茶用具。藏茶最怕受潮和异味。蔡襄在《茶录》中把藏茶用具分为两类,即茶焙和茶笼。

茶焙分上下两层,茶饼用箬叶包裹起来放在上层,下层则放置看不见火焰的木炭余火,以低温火气除掉湿气并防止吸收异味。不焙火时,把密封好的茶放入茶笼置于高处,远离湿气。

在北宋来华日僧成寻的笔记中提到用“筥”来装茶。磨好的茶末通常会放入一种叫“合”的茶具中储藏。

作 茶

……

宋代点茶,需要将茶叶或茶饼先研磨成粉末状,制作的工具有捣臼、碾子、石磨、罗、棕刷等。唐人煎茶的茶末只需细米大小即可,而宋人点茶的茶末则越细越好。在《茶具图赞》中,作茶的器具占了一半。

“木待制”的功能是捣臼。古人最早粉碎茶的工具是茶臼,这种工具一直沿用到唐代。“木待制”在使用时要先将茶叶或茶饼放入木臼中间的空心中,再插入木柱,然后以木槌击打木柱粉碎茶叶。随着人们对茶末加工细度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和茶臼配套使用的茶碾。茶碾在《茶具图赞》中被称为“金法曹”,通常是将木臼砸碎的茶再放入茶碾中碾磨。

“石转运”即茶磨的出现要晚一些。如果要达到茶末飘如粉尘的细度,必须要使用这种“终极武器”。茶磨一般都是石头做的,石头的导热效果差,可有效防止研磨时茶叶升温影响品质。

《茶具图赞》中的“胡员外”被许多人认为是水瓢。我国自古就有用葫芦作为容器的习惯。但葫芦在彼时是研茶的器具,“胡员外”是辅助型研磨器。

茶被粉碎后,要使用“罗枢密”即茶罗来筛取其中极细的部分。茶罗以绝细为佳,罗面通常使用丝织物。北宋名相吕公著家备有三种茶罗,如果待客时用银罗待客,则是普通常客;用金罗,则是宫中近侍之臣;如果用棕榈,那必是宰执重臣了。

煎 水

……

燎炉是宋人的加热火源。在皇帝临朝的大殿上,常备有燎炉,以便随时加热茶酒等饮料。燎炉一般用铸铁、石、泥较多,而到宋徽宗时,亲王们开始使用银质茶燎。《清波杂志》中提到一种金燎炉,“靖康乱后,汴河中多得珍宝,有获金燎炉者。以尚方物,人间不敢留,复归官府”。火炉用黄金打造,宋朝巅峰时期的奢靡可见一斑。

《茶具图赞》中提到的煎水器是“汤提点”,即汤瓶。瓶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器型。《礼器》上说它是“炊器”。古人多用瓶来和水打交道,比如取水、运水、储水、烧水。这种器型的特点是口小肚大,我们经常说“守口如瓶”,就是借以表达嘴巴要小、说话要少。汤瓶在唐代就已经出现,“茗瓶”顾名思义是用作茶事的瓶。《茶录》中写道:“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

宋徽宗推行的点茶法又称七汤点茶法,在点茶过程中,需要向建盏中注水七次。因此,每次注水的多少、位置、速度、角度等都需要严格控制。

冲 点

……

冲点的茶器主要有茶盏、盏托、茶匙、茶筅等。

茶盏多为斗笠状,口大底小。茶盏在《茶具图赞》中被称为“陶宝文”。一般使用黑釉瓷。宋代点茶追求白色沫饽,所以深色茶盏更能衬托茶色,以建盏最为著名。宋元时期,烧制黑釉瓷器的窑场在福建省分布有700余处,遍布福建全省。其中,首屈一指的属建阳的建窑,这里烧制的盏最符合皇家的要求,被称为“建盏”。

盏托是一件为盏而生的器具,作用是避免烫手、稳定茶盏、便于献茶。茶盏及盏托可称“托盏一副”。

茶筅是点茶必不可少的茶具,也是最不像茶具的茶具。茶筅的主要作用是击拂茶汤,令其生起雪沫乳花。这件茶具是点茶发展过程中变化最大的。陶榖的《清异录》中记载,点茶发展初期的五代时期是以茶匕为工具。书中还记录了一种被称为“搅银公子”的小分须茶匙,带有细细的分叉,可以看作是多穗茶筅的雏形。宋初林逋在诗里写“箸点琼花我自珍”,这是拿筷子点茶。宋仁宗时,蔡襄在《茶录》里说“茶匙要重,击拂有力”,这是用茶匙击拂茶汤。宋徽宗时,茶筅才在典籍中正式出现,《大观茶论》中提到“茶筅以筯竹老者为之”。在《茶具图赞》中,茶筅被称为“竺副帅”,还有了雅号“雪涛公子”。南宋时期,茶筅盛行,用量极大,甚至出现了专门卖茶筅的生意人。

随着废团兴散的影响,点茶渐渐没落,为点茶而生的茶筅也渐渐消失。明末时,有茶人已不知茶筅为何物了。茶筅的材质是竹子,不利于保存,今天我们几乎没有看到茶筅实物留存。

随着点茶法在明中期衰落乃至消亡,点茶器具失去使用情境,也逐渐淡出舞台。那些曾缔造了许多文人雅事、温暖身心的器物,因再无用武之处,而被尘封甚至损坏,留下更多的是那些精美的字画,让今天的我们在向往中回味。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九七茶翁心声:我们对于中国茶文化事业寄予厚望!

近日读余悦研究员撰写的茶书,其中有《大美中国茶》图说系列四种。该系列2014年11月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前面的序言是王家扬先生撰写的。王老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创始会长、现为名誉会长,为新时期中国茶文化发展与推动世界茶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14年,王老97岁,现已101岁高龄。王老序言的题目是:《中国茶文化图书的新佳作》。序文不仅是对著作的首肯,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老一辈的心声:"中国茶文化也应与时俱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对于中国茶文化事业寄予厚望,深信必将持续历史的辉煌成就和未来的灿烂前景!"对于前辈的期待,我们心生感念,更加努力奋发!现将序言全文转发,以響读者。

中国茶文化图书的新佳作

——《大美中国茶》图说系列序

一直以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各种知识,似乎是科普的“专利”,不同学科知识挂图往往成为科普推广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乐而轻松地阅读成为一种“时尚”,于是,各方面内容的以图释文的图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内容的“图说”一类的书籍,也就应运而生,甚至大行其道。


当然,这种做法并非仅从科普借鉴而来,也是传统的一种“回归”。因为,历史上“插图本”之类的书籍,或者“绣像”小说之类的读物,都曾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如今,当我读到著名茶文化专家余悦教授的《中国茶·图说中国茶文化》一书时,深感这是中国茶文化图书的新佳作,为她厚重而耐读的内容,大气而典雅的装饰所吸引,也引起了一些关于知识普及图书的联想。



其实,在中国茶文化史上,运用“图说”来宣传和普及相关知识,是一种传统和特色。早在唐代,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本茶书——陆羽《茶经》,就明确指出要用挂图的形式来介绍其内容。宋代,有《茶具图赞》,更是以茶具的图画,再加以赞语,达到了最佳的宣传效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余悦同志的这本书,自然是接续了这些传统的。同时,又吸取了当代的“时尚”元素,无论是文字内容,还是装帧设计,都给人以现代气息,更为精彩、精典、精美,这又是超越传统,容易受到当代社会欢迎的。


用“图说”的形式,并非仅仅与普及、普通和浅显相伴,同样可以是提升、精致和深刻的品牌;不仅仅由初涉此道者写作,同样需要高水平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记得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就曾积极主持和热心写作《历史知识小丛书》。现代著名的文史专家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至今仍然是治中国文学史的经典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义先生的《中国古典文学图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同样精彩纷呈,受到学界的好评。



而余悦同志的《大美中国茶》“图说”系列也是自成风格,颇多妙趣。概括起来,我想起码有三方面的特色:


一是严谨的写作态度。我推动和主持的首届国际茶文化学术研讨会,余悦同志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风华正茂的参加者之一。2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的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影响深广。他秉承着学者的良知和严谨治学态度,写作每一本著作,这次同样如此。


二是在研究基础上的普及。中国茶文化普及有两种态度:一是率而操笔,东拼西凑;二是深有研究,再做普及。余悦同志的这本书,无疑属于后者。他同样吸取学界的成果,但是经过自身的思辨和消化。他更多地是在精心研究和深思熟虑之后,再向社会和大众介绍自己的创见。


三是优美而耐读的文字。文喜不平,语当惊人,这是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本书的文字是优美鲜活,具有张力,别有韵味,犹如上品的乌龙茶,所谓“七泡有余香”,经得起细细咀嚼。上述特点,再加上图书编辑的匠心和精美的设计,更使这本书锦上添花。


韶华终易逝,岁月催人老。自从改革开放后,我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茶文化事业,不觉已是20来年。我也从古稀之年,进入耄耋之期。在我年事渐高之际,能够为中国茶文化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诚如古人所说是“平生快事”。余悦同志也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积极投身者,是以自己的学术为之作出贡献的人士。



我向来认为:中国茶文化也应与时俱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如今,我虽然从第一线退下来,依旧关心中国茶文化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茶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各方面形成的“合力”,需要坚持不懈的开拓进取,需要高深的研究,也需要不断的普及。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元帅的诗句,此刻正好表达了我的心境:我们对于中国茶文化事业寄予厚望,深信必将持续历史的辉煌成就和未来的灿烂前景!


王家扬 年九十七

2014年11

找到约4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