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庄茶具图

找到约55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器物非金玉 品洁自生华:茶叶罐的百年图景

过了腊八之后,年味儿逐渐浓厚了起来。这时候京城的茶叶店,也迎来了一年当中的旺季。不少老字号茶庄的门前,又排起了选购茶叶的长队。老百姓为什么在年根儿集中采买茶叶呢?一方面是留着招待来家里拜年的高亲贵友,另一方面则是准备把它当作过年串门儿时的伴手礼。

但送礼的茶,不仅要考虑质量,还牵扯到包装的问题。长久以来,我们有一种误解,仿佛包装太朴素的茶叶自己喝还行,要是送礼就差点意思了。为了迎合这样的消费心理,市面上的茶叶包装真可谓琳琅满目花样频出。就拿茶叶罐的材质来说,金属的很常见,硬木的不新鲜。有的为了凸显档次,还在茶叶罐外面包上真皮,更有甚者还要镶嵌上玉石。实话实说,这路茶叶罐的成本,都超过了茶叶本身,是名副其实的买椟还珠。咱老百姓喝茶,还是务实点好。

比起现在浮夸的礼品茶包装,百年前老茶庄的茶叶罐,就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噱头了,可以说是简单实用又不失美感。新春之际,笔者结合自身收藏的各式老茶罐,聊一聊当年茶叶包装的讲究与趣事。

清钱慧安《烹茶洗砚图》,一个小童正站在火炉边,拿着蒲扇,对着红泥小火炉扇风烹茶。炉子上架着一把东坡提梁壶,炉边还放有一个色彩古雅的茶叶罐。

自古好茶需珍存

一只小小的茶叶罐,其实担负的任务还挺重。既要包装茶叶,方便顾客馈赠亲友,也可宣传字号,帮助商家推广品牌。但归根到底,茶叶罐的第一要务还是保证茶叶的风味与口感。再好的茶一旦串味变质,那可就全报废了。因此关于茶叶罐的研究,也一定要从中国茶文化中对于好茶的保存思路说起。

我国古代由于茶树培管技术的限制,基本上只能在春季采摘制作佳茗。物以稀为贵,春季生产的新茶便成为了人们珍视的礼物。唐代诗歌中,便有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萧员外寄新蜀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等诸多咏诵新嫩春茶的名篇。

由于产能的低下,春茶古时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奢侈品。产茶的地区,多集中在中国的南方。饮茶的人群,却遍布全国各地。数量的稀少与运输的不便,使得古人对春茶格外惜爱。茶叶的保存,也就自然成为了爱茶人们自古关注与研讨的课题。

新嫩珍贵的春茶霉变,往往是因保存不善而受潮,从而导致含水量过高。为了防止茶叶变质,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其中的含水量。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该书中就已经详细记录了对于细嫩春茶的保存方法。换言之,中国古人早在一千三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茶叶的存储问题。

《茶经》“二之具”章节中,记载用于茶叶干燥的工具就有五种之多,包括“棨”、“朴”、“焙”、“贯”和“棚”。其中最为主要的工具是“焙”,《茶经》原文中这样记载: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焙上面再架上“棚”,用以搁置烘干茶饼。这便是文献中,关于储存茶叶方法的最早记载了。

焙茶

陶瓷茶罐讲究多

特别要指出的是,唐宋皆以蒸青绿茶饼为茶界主流。至于如今主流的散茶,是明代初年朱元璋提出“废团改散”后才开始盛行的。茶叶形态的变化,自然也会导致保存方式及用器的流变。自明代初年至今,各类散茶皆改以茶叶罐为主要存储容器。

说起明代人存茶,还有一段奇闻逸事。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时,在遂安县的一处古塔内发掘出一只大缸。考古工作者通过缸的形制和上面的题刻判断,这是一只明代的大缸。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密封的缸盖,只见一缸黑乎乎的木炭。起走木炭,再掀起一层薄薄的桃花纸,一股茶香扑鼻而来。满缸的绿茶历经四百年,不仅没有腐败变质,竟然还清香依旧。古人到底是用怎样具体的技巧和方式,才可以使得如此细嫩的春茶得以数百年不腐?今天已经不得而知。想必总是要耗费相当的财力与精力才可以办到吧?可能也正是因为不便于普及与推广,明代的神奇存茶方式也最终失传。

就像那口出土的大缸一样,明代茶叶罐的主流材质一直都是陶瓷。在诸多陶瓷茶叶罐中,宜兴紫砂又因透气性极佳而成为上品。明代文人徐渭《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一诗中,便有“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青箬旧封题谷雨,紫沙新罐买宜兴”的诗句。诗中的“紫沙新罐”,便是如今“紫砂茶罐”的旧称。

清代除去陶瓷茶叶罐之外,也开始逐步流行锡制的茶叶罐。但不管是陶罐、瓷罐还是锡罐,其造价都相当昂贵,而且使用和养护的方式也较为繁复。作为达官显贵的府邸用品,或是文人雅士的案头清供,当然不在话下。但若是茶叶店铺用来包装商品,显然成本就太高了。所以旧时只有极其高档的茶叶,茶庄才会用紫砂罐、青花罐或锡罐包装出售。

清雍正青花福寿纹茶叶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竹质茶罐更亲民

相较之下,竹质茶叶罐因价格低廉而得以更为广泛地应用。民国以来,竹质茶叶罐多是直接取材自竹节,利用其外表坚硬内心中空的特点来放茶。工匠将竹节内外打磨光滑,在外壁涂以红漆打底,接着手写茶庄字号、地址、电话以及宣传用语,再手绘仙鹤、博古等传统纹样。最后施以清漆保护图文不易磨损,再配上盖子便可装茶。

成熟的竹子外壁才厚实耐用,所以竹质茶叶罐一般体积较大。又因选材是自然生长的竹节,所以高矮粗细会有微小的差别。但以笔者收藏的数只民国“北京西鸿记茶庄”竹质茶叶罐来看,外壁花色图案虽有不同,高度都在24厘米上下,直径都在8厘米左右。同一字号的几只竹质茶叶罐,高矮粗细之间的差别皆在1厘米以内。竹质茶叶罐的规格大小可保持基本相同,也应是制作工匠在选材时的用心之处。

上世纪三十年代北京西鸿记茶庄竹质茶罐(作者自藏)

除去竹质茶叶罐,还有一种纸质茶叶罐。两者的规格大小几乎相同,只是选材从天然的竹节换成了人工的纸筒。由于纸的防潮性能不好,所以外面还要涂以厚漆。工匠在漆面上直接书写与绘画后,不再施以清漆保护。因此从质感和质量上,纸质茶叶罐都比不上竹质茶叶罐。这种纸质的茶叶罐,从民国一直沿用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笔者收藏有一只“北京市丰台区供销合作社”的纸质茶叶罐,与民国时期的纸质茶叶罐大小制式完全相同。笔者另收藏有一只北京“王府井百货商店”的大号纸质茶叶罐,可见纸质茶叶罐可不是小茶店的专利,像王府井百货商店这样的综合性商场也有使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王府井百货商店纸质茶罐(作者自藏)

不管是竹质或是纸质茶叶罐,虽然造价低廉但却不够坚固耐用。更为重要的是,存储细嫩茶叶的首要问题就是防潮,而竹与纸的防潮效果都不算理想,一旦周遭空气湿度过大还是有可能影响内中存放茶叶的品质。因此,民国时期竹质与纸质茶叶罐多在北方茶庄中小范围使用。新中国成立之后,竹质和纸质的茶叶罐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又因为竹与纸都不便于长期保存,以致如今留下的竹质或纸质茶叶罐也显得弥足珍贵。

铁皮茶罐应用广

民国的茶庄、茶店与茶栈中,盛放细嫩春茶最常使用的还是铁皮茶叶罐。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接触日益增多,一种叫做“马口铁”的舶来品材料开始出现,使得铁皮茶叶罐最终得以普及。

马口铁,正式名称为镀锡钢片,是一种表面镀有一层锡的铁皮。马口铁最早产于波希米亚(今捷克境内),该地自古就有先进的金属工艺。

17世纪,一些欧洲国家都曾希望建立自己的马口铁工业,但由于需要大笔资金,所以迟迟未得到发展。直到1811年,英国人布莱恩·唐金和约翰·霍尔开办马口铁罐头食品业之后,马口铁制造才大规模发展起来。因为是舶来品,所以民间也称其为洋铁(Tin Plate)。中国第一批洋铁是从清代中叶始自澳门进口的,“马口”二字,便来源于澳门的外文名称“MACAU”的译音。

由马口铁制成的铁皮茶叶罐,非常利于保护细嫩茶叶的品质与风味。首先,铁皮茶叶罐避光效果良好。上等的春茶中,维生素C的含量颇高,维生素C若受到光线照射,会与其他食品成分发生作用以致大量流失。其次,铁皮茶叶罐密封性绝佳。要知道,防止茶叶受潮和串味,是中国古代爱茶人最为头疼的问题。宋代的爱茶人,甚至因此发明了奢侈且怪异的存茶方式。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是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他的家乡是宋代著名的茶区,盛产一种名曰“双井茶”的名优茶。欧阳修《双井茶》一诗中“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的名句,就透露出了宋代那种特殊的存茶方式:头春满布白毛的嫩茶,不仅要放在精细的丝质囊袋中保存。同时为了防止其受潮和串味,还要用十斤普通茶拱卫在一两春芽外,作为挡箭牌,吸附外界环境中的潮气和异味。中国古人对于春茶的爱护与珍视,几乎到了极端的状态。

综合以上诸多优点,铁皮茶叶罐在晚清民国茶庄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笔者收藏的扬州景吉泰茶庄茶叶罐上,印有如下文字:“茶叶用纸包最易走味,本号有鉴于斯,特制五彩铁罐装储,可使历久不变。凡居家旅行送礼均极相宜。”

铁皮茶叶罐成为了民国茶庄盛放高档春茶的必选包装,例如笔者自藏老北京东安市场天盛茶庄的马口铁茶罐,历经近百年密封性仍然极佳,表面光洁如新,甚至还闪露着金属的光泽。您家里如果有那种老式铁皮茶叶罐,只要干净卫生没有长锈,其实完全还可以继续用来存茶。时至今日,马口铁也仍是茶叶罐的主流材质。

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东安市场天盛茶庄马口铁茶罐(作者自藏)

其实不难看出,不管是竹质、纸质还是马口铁,旧时的茶叶包装都是以简单实用为主,兼具美感和宣传性。相较而言,我们如今不少奢华的礼品茶包装,既不实惠也不环保,是到了该被市场淘汰的时候了。清代郑板桥在《李氏小园》一诗中,曾谈起自己选择茶器具的标准是“杯用宣德瓷,壶用宜兴砂,器物非金玉,品洁自生华”。这里的洁,一是讲干净清洁,二是讲品味高洁。

一件茶器具,是不是名家所做,有没有投资潜力,有没有升值空间,这都不是郑板桥这样真正的爱茶人应该关心的事情。其实过年给亲友选购茶礼时,对于茶叶包装不妨也采用板桥先生这两句诗为原则:器物非金玉,品洁自生华。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北京日报、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亚运会杭城开幕!杭州的诗意浪漫,是茶里泡出来的?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将于今晚举行。

杭州奥体中心灯光夜景氛围感已拉满,

网友神评论:

亚运的光,从奥体照到了“天庭”……

杭州颜值再次飙升!

“亚运风”吹来了城市里的小惊喜,

也吹来了氤氲千年的茶香。

作为南宋古都、茶都的杭州,

一半诗意都是茶给的。

杭州与茶的渊源究竟有多深?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

千年杭州有哪些名茶?

杭州产茶,初见于南北朝时期,

饮茶之风开始在钱塘江两岸盛行,

灵隐寺建成,

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活动逐渐盛行,

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

杭州茶文化渐渐兴起。

先后诞生了西湖龙井、径山茶等名茶。

让我们来细数那些杭州名茶: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其产于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

具有1200多年历史。

西湖龙井茶与西湖一样,

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

曾到龙井狮峰下的胡公庙品尝龙井茶,

饮后赞口不绝,

并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经过茶农世世代代的辛勤培育,

精益求精,龙井茶誉满全球。

千岛玉叶

产于淳安县青溪一带,1982年创制,

原称千岛湖龙井。

1983年7月浙江农业大学教授

庄晚芳等茶叶专家到淳安考察,

品尝了当时的千岛龙井茶后,

根据千岛湖的景色和茶叶粗壮,

有白毫的特点,亲笔提名“千岛玉叶”。

九曲红梅

九曲红梅,又称“九曲乌龙”,

是西湖区又一名茶。

种植始于清朝时期,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传承,

已经成为杭州红茶的代表之一。

其口感独特,散发糯米香气。

“宋韵点茶鼻祖”

古代茶文化最兴盛的地方

点茶在唐宋时期是被记载和使用最多的,

杭州作为南宋的皇城,茶文化氛围浓厚。

大宋皇帝个个爱茶,

高官雅士更是点茶斗茶附庸风雅,

民间不可一日无茶,

临安城茶楼鳞次栉比,茶艺风韵无限。

《文会图》(局部),宋徽宗皇帝赵佶绘,轻政重文,一生爱茶,嗜茶成癖,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有时兴至还亲自动手烹茗、斗茶取乐。

宋代点茶,将茶饼经炙烤、碾磨成末后,

投入茶盏调膏,

然后以沸汤点注的一种茶品冲沦方法。

蔡襄《茶录》记载,将茶碾成细末,

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

先注少量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

边注边击拂,使之产生汤花,

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佳。

点茶以蒸青团饼茶为主,

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

称"龙团","凤团"。

《撵茶图》,南宋刘松年绘,宫廷画家。浙江杭州人,擅长人物画。此画描绘了磨茶、点茶、挥翰、赏画的文人雅士的茶会场景。

宋代点茶的茶具繁多,

有风炉、汤瓶、茶碾、

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审安老人把这套常备的茶具绘成《茶具图赞》,

又称“十二先生”。

《茶具图赞》

宋代,城市中茶坊到处可见,

就像今天的咖啡馆。

寄闲情、赋诗意、享雅趣,

如今在杭州也可以体验点茶美学,

让你在浓郁的江南人文氛围中

梦回大宋,学习茶文化。

茶汤沫饽是茶的精华所在,

啜一口含在口中,

随着气泡破裂,茶香乳香在口腔一齐迸发,

世间怡然心情,尽在这一盏茶汤中。

“日本茶道之源”

人类非遗径山茶宴

说起抹茶,

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日本茶道。

但其实杭州,

才是日本茶道的故乡。

杭州余杭径山寺与径山茶,

始于唐代,盛名于宋。

天宝元年(742),

法钦禅师到径山结庵种茶,

以奉供佛祖、接待宾客;

南宋时,径山茶被列为贡品。

宋代“斗茶”蔚然成风,茶宴盛行,

禅院僧人以茶礼佛、以茶敬客,

形成一套完整的仪式规程,

径山茶宴应运而生。

径山茶宴从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

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

说偈吃茶到谢茶退堂 ,有十多道仪式程序。

以茶参禅问道,是径山茶宴的精髓和核心。

“茶宴”有专门的道具,

程序包括烹点、献茶、举盏、闻香、

观(汤)色、品味、叙事、叙景、迎送等程序。

由于径山寺是东南名寺,同时“茶宴”出名,

吸引了众多日本禅师

先后到径山寺留学研修佛学。

他们回国时把有关的

茶文化和茶科技传播到日本,

与其本国的文化结合,加以改进,

演化为今天的日本“茶道”。

位于杭州余杭区的径山,产茶历史悠久,

山上坐落着距今1200多年的径山寺,

有“江南五大禅院之首”的名誉,

曾是日本高僧向往之地。

日本僧人圆尔辨圆和南浦绍明

先后来到径山寺学习禅法,

回国时带去茶籽和饮茶器皿,

并把种茶制茶技术、碾茶法

和中国禅院茶礼传回了日本,

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日本茶道。

杭茶人,杭茶事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与杭茶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 陆羽《茶经》

在余杭径山,茶圣陆羽撰写了《茶经》,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

不但为中国茶文化的繁荣兴盛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杭州成为“茶都”提供了

切实的历史证明。

南宋建都杭州,茶文化中心南迁,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这句诗就是东坡先生两度杭州任官时

对西湖龙井的描述,

恰如其分地描绘了

杭城温婉秀美的茶都气质。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

曾四次亲临茶区,

就为了赶上亲自观看茶叶采摘加工,

并且把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赐为“御茶”,

由此可见他对龙井茶的痴爱程度。

梁实秋原籍浙江杭县(今余杭),

在其小品文《喝茶》中就道,

平素喝茶不是香片就是龙井。

梁先生有着一个秘传饮茶法,

就是以一半香片和一半龙井茶混合沏之,

这样既有香片的浓馥,

又有龙井茶的清苦甘美,

梁家称其为“玉贵”,并以秘传。

除了名人,杭州也有着自己的“茶人”。

著名茶人王旭烽将自己对茶文化的研究和感悟

写成了《茶人三部曲》,

讲述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

描述了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跌宕命运,

从茶的精神、茶人精神进行透视,

展现杭茶人的气韵。

杭州的诗意,

一半都是在茶里泡出来的。

茶文化是杭州人文精神的映射,

茶文化生长之处需要

淡泊清雅、自然和谐的环境,

而能够静得下心的人才能品出真正的茶味。

杭州人对于喝茶的仪式感不是很强,

并不像潮汕、广府人那样,讲究功夫茶。

杭州人更多地是用玻璃杯喝西湖龙井,

一把茶叶,一泡热水,

汤色嫩绿明亮,滋味清爽甘甜。

无论是梅家坞还是龙井村,

每天往来茶客不断,

那一片山水环抱的连绵茶园,

是杭州老茶客们心中最佳的饮茶之地。

在杭州亚运会期间,

茶文化将是杭州市向来自世界各地的

运动员和游客展示中国魅力的重要方式。

好茶美景,怎不值得一品一赏呢?

茶已备好,在杭州等你!

来源:茶道CN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借力良种,松溪茶业再扩版图

  

茶农正在采摘茶叶。

“茶发芽咯!茶发芽咯!”春分时节,茶树新芽已在枝头亭亭玉立,松溪县层层翠绿的茶山上,身着传统服饰的采茶女言笑晏晏。伴随着清脆的铜锣声和喊山声,新一年的九龙大白春茶开采在清明节前正式拉开序幕。

作为当地生态茶的代表品牌,片片九龙大白茶氤氲香气背后,不难窥见松溪茶产业的广阔版图。

良种出“深闺”

九龙大白茶的采摘期短暂,讲究轻采轻放。走进松溪郑墩镇双源村泊宏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园,茶农们的双手在茶树枝丫间起落跳跃,熟练地将细如银毫的九龙大白茶新芽掐下、装篓,马不停蹄地送往茶厂加工。

“九龙大白茶因其芽壮毫显,氨基酸平均含量达4.7%,是制作高端白茶的优良品种。”泊宏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吴荣标经营茶叶收购加工多年,对茶种选择颇具心得。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基地利用靠近母树种质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九龙大白茶种植,目前面积已达200亩。

2022年,九龙大白春茶单芽鲜叶价格最高每斤达200元。然而,松溪尝到良种“甜头”的时间并不算太长。

“九龙大白茶母树最早于1868年在双源村九龙岗被发现,长期以药用为主。”松溪县茶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泉告诉记者,尽管一直是产茶大县,但由于松溪早年生产的茶叶在绿茶、茉莉花茶、红茶之间更迭,导致九龙大白茶的品种优势迟迟未被发现。

转机发生在全国白茶市场兴起的最近十年,随着2009年入列省级优异种质资源保护目录,越来越多的茶从业者注意到九龙大白茶的独特价值。当地政府亦乘势而上,不断推动九龙大白茶自主选育和制作工艺提升,找准了茶产业的提升方向。

据了解,《松溪九龙大白茶》《松溪九龙大白茶栽培技术规范》《松溪九龙大白茶加工技术规范》三项团体标准以及实物标准样已在2020年正式发布。松溪县委、县政府正全力推广九龙大白茶新改植,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到1.2万亩,为当地茶产业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充足的“原料基础”。

“一片叶”成就“一条链”

“改种九龙大白茶以后,茶青每斤能卖到150元左右,比原先翻了3倍多哩!”走进松溪渭田镇东边村,记者从村民裴先财口中了解到,去年村里有60多户村民改植九龙大白茶共160多亩。随着收入的增长,村民们入股的合作社决定投资建设茶叶加工生产项目,这些天刚投入使用。

今年采茶季,在松溪开竣工的茶产业项目还有不少:总投资2.1亿元的熹茗白茶加工及产业技术基地,规划建设智能化白茶工厂、检测中心、专家服务站和中国白茶贸易博物馆,预计5月完工;总投资2亿元的龙坛茶业标准化厂房已建成主体工程,下半年投用后将年产茶叶6000吨;新开工的九龙大白茶庄园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包含九龙大白茶种质资源圃、节水灌溉示范区、观景平台等设施,助力茶文旅融合发展……

“充足优质的茶叶供应是茶加工企业增资扩产的底气所在。”周泉告诉记者,当地6位专家组成顾问团常年问诊茶产业发展,并支持茶企、培训机构和涉茶组织培养茶叶加工经营人才,使九龙大白茶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销路持续拓宽。

受益的不只是茶叶加工企业,作为我省茶产业链较为完整的县域,近年来,独具当地特色的瓷器、茶盘、茶刀和百年蔗茶点也借势发展,全县茶具类电商销售已超亿元,形成了“一产接二连三”的良好局面。

数据显示,松溪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合计8万亩,全县共有注册茶叶加工企业(含合作社)248家,2022年茶农人均茶叶收入11000元,茶叶加工总产值10.8亿元,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23亿元。

品牌即“王牌”

在北京国际茶城里、在上海的大武夷文旅推介会中,许多地方均能看到松溪九龙大白茶的身影,这正是当地不遗余力推动茶叶公共品牌创建、发展的真实写照。

“品牌的力量不可小视,可以说是松溪茶产业提质升级的一张王牌。”福建茗博茶业董事长李光发长年从事九龙大白茶推广工作,见证了该品牌逐渐为人所知的历程。在李光发看来,无论是考虑到白茶具备销区广、受众丰富的特点,还是为了发挥优良品种冲击高端市场的优势,都亟须注重品牌的运营。

为了牵住品牌这一茶产业的“牛鼻子”,松溪一方面推动九龙大白茶参与各级茶叶赛事,斩获了诸多荣誉,另一方面依托遍布全国各地的2000余家松溪籍茶庄、零售批发公司开展品牌推广,已成功举办三届松溪茶商大会。2022年,松溪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九龙大白茶核心产区”称号,并于同年成功注册九龙大白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建日报记者赖昊拓通讯员范鑫琳林云洁周燕兰文/图)

来源:福建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