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草木人间普洱

找到约53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景迈秋韵 茶香弥漫的烟火人间

秋冬季节来到景迈山,“云”是必定要去看的。一场秋雨过后,山间草木的气息随着雨水蒸腾而上,云雾在远山间穿行,景迈山似已超脱尘世,如同置身于仙境之中。或早起,或晚睡,行至高处,看云层汇聚成海。


△景迈山.秋季云海

清晨,太阳蓬勃而出,阳光气势磅礴地撒下来,云层翻滚如金色海浪;夜晚,月亮悬挂其上,月光泠泠,清冷幽静。经过几个月的休养生息,云海之上的古茶林再度苏醒,景迈山进入了金色丰收季。

不问冬夏只追春秋

景迈山的秋,雨季退去,长满青苔的茶树,嫩芽尖上透着点点金黄,迎来一年中的又一个黄金采摘期。春秋是景迈山较为繁忙的季节,其实夏天也有茶叶,为了避免过度采摘,景迈山对古茶树采取春秋采摘、夏茶留养的方式。

因此,秋茶不像春茶那般热闹,秋天做茶,是安静的,也是随心的。


△景迈山·秋茶

古茶林经过夏季阳光和雨露的润养,秋茶苦涩度低,映衬着茶汤甜度更高,整体滋味较为平和,再加之秋茶香气柔,使得秋茶凝练出不同于春茶的独特滋味。

景迈山民玉调说:“我们只采摘春茶和秋茶,给茶树更好地储藏养分,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古茶林。”


△秋茶采摘

景迈山人对山林自然的爱护之情是刻在基因里的,走进大平掌古茶林,耸立着几十米高的乔木大树,大树下是成片的古茶树林,古茶树上披挂着苔藓、藤蔓、野生菌和石斛等附生物。

茶树下还有许多低矮植物,形成立体分层的生态系统,大平掌古茶林见证了林下茶种植的传统。

古茶林中高大乔木的根部,总能看到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树木名称、产地与用途;有些木牌还详细记载了树径、树冠、树龄等信息以及养护责任人的名字。


△景迈山·林下古茶树

秋天古寨茶香弥漫的烟火人间

景迈山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民族村寨当属翁基和糯岗。

古寨以茶为生,延续着古朴的干栏式建筑,木质结构房屋和青瓦屋顶映衬着草木,转角间,就能遇到盛开的蓝紫色石斛花。


△景迈山·屋顶上的石斛花

这个季节在寨子里闲逛,寨心空地的簸箕盛满了晾晒的茶叶与茶花,山林茶寨与烟火人间,刚好于此自然融合。


△晾晒茶花

山民在自家门口捡拾着刚晒好的新茶,漫步在村寨小路上,时不时会被主人热情邀约,喝上一杯自家的普洱。

暮色降临时,翁基寨子里的布朗人家,火塘渐渐明亮起来。晚饭过后,大家围坐火塘边,喝一碗景迈山烤茶。


△火塘烤茶

将普洱干茶放入一个特制的葫芦瓢里,再迅速抓几块热炭混入茶中,上下翻动,顿时茶香扑鼻,最后将茶叶倒入罐中,注入水,放在火塘上熬煮片刻。这便是景迈山布朗族的传统喝茶方式。

秋天山里的夜晚已有些微凉,一碗热乎乎的烤茶喝下,全身都暖和起来。此刻屋外,漫天银河垂直倒挂在天上,这亦是景迈山秋夜里的盛景,经雨季洗礼后的天空干净澄澈,特别适宜观星。


△山里观银河

新闻链接

景迈申遗新进展

2022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迎检工作完成,景迈山接受了国际专家团队的考察与评估,申遗工作进度条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景迈山申遗核心区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历经世代变迁,仍保留着完好的茶林景观与和谐的人地关系,记载着茶树的演化史,也见证了普洱茶兴衰更替的历史缩影,如同它的根与魂。

1000多年以来,山与人互渗互融,而申遗的进行,正是对这种生态环境最好的保护和延续。


△景迈山·拉祜族姑娘

2022年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的第12年,无论结果如何,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景迈山、古茶林、古村寨得到了很好地保护。如今,景迈山上延续千年的茶叶、人文、历史已经被更多人知晓和传播,它们都将如山脚下的南朗河与南门河一般潺潺流动、生生不息。

如果说景迈山的春茶,是用鲜香唤醒一年的开端;秋天,古茶林的秋茶,则是用成熟芬芳带来悠远的景迈韵味。


这里的山与云、云与林、林与村、茶与人存在着一种非常紧密的关系,千百年来始终遵循着古老的自然法则。时光亦偏爱地在这里放慢了脚步,留下注脚,使得景迈山成为云南普洱茶茶区标志性意义的一座古茶山。

记者 罗霞  文

茶马古窖供图

来源:文旅头条,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沏一壶柏联普洱,静待2021年的美好生活

  新春将至,

  终于有时间,

  给身心放一个假。

  我们在意人间烟火,

  那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们在意人间风月,

  那是茶酒香花诗书画,

  把“闲居”留给自己,

  是生命的另一种奢侈。

  

  茶至无味仍余香,

  人若无妄心自清。

  心境如禅,

  般若清栏,

  自若自清。

  人间草木,是最风雅的事,

  生命的另一层境界,

  是如何把时间留给闲情,

  借茶言志、发抒情怀,

  以闲自居,是一种心境,

  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让我们放弃纷扰的杂念,

  重拾最初的样子,

  触摸最真实的自己。

  

  一茶一禅,两种文化,

  有同有别,非一非异。

  一物一心,两种法数,

  有相无相,不即不离。

  品茶,便如品人生般,

  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

  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

  茶在禅意里衍生。

  

  有事无事吃茶去,

  从“禅”中闻“茶”香,

  从“茶”中品“禅”味。

  人生如茶,茶亦如人生。

  它们,或浓烈或清淡,

  或香甜或苦涩,或沉或浮……

  禅茶一味,

  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

  

  岁月蹉跎融入茶禅一味,

  浮浮沉沉阅尽千山万水,

  苦涩甘甜都在清茶一杯,

  放下所有才懂此中真味。

  茶间一席,炉火细细 ,

  茶器如玉,茶香如醉,

  风尘俱静,禅味悠长,

  柏联茶园有宁静致远的格局,

  有清风自来的淡泊,

  有返璞归真的绝俗,

  有身心寂静的归宿。

  

  追求繁华三千,

  终会等来尘埃落定,

  心中太多牵挂,

  终会归于宁静。

  时光真的很短,

  岁月蕴含了数不胜数的美,

  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的品。

  

  可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人间的好时节,与三五好友分享,

  亦是生活的开心。

  佳节将至,柏联普洱为您甄选好礼,

  选择柏联普洱茶,选择健康。

原文标题:沏一壶柏联普洱,静待2021年的美好生活

云南产业新动能:草木含金 云南茶叶强省进行时

为加快推动产业强省建设

云南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实施

《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

(2022—2024年)》

明确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谷、

光伏之都、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

烟草、新材料、生物医药、

数字经济、文旅康养、

现代物流、出口导向型产业

等12个重点产业

由云南省广播电视局指导

云南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的

云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

创新创优扶持项目、

系列短纪录片

《云南产业新动能》

聚焦云南十二大产业中的典型行业

讲好云南产业振兴的故事

展现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的奋斗精神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地

云南大叶种有得天独厚的品质特征

作为世界茶树核心发源地之一

云南如今茶叶年综合产值逾千亿元

茶,不仅深深融入百姓日常

更是云南产业发展中一抹璀璨的色彩

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作为我国重要的茶产地之一

截至2022年底

云南有茶园面积740万亩

约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5%

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全国第一

从2018年起

云南连续5年开展“10大名茶”评选

2021年、2022年

“普洱茶”公用品牌价值

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二

采摘、萎凋、杀青、

揉捻、烘干、压饼……

一片鲜叶蜕变为一杯茶汤

在时间的沉淀中

云南的优质茶叶

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2021年

云南全省有茶农450余万人

茶农来自茶产业人均收入达到4708元

人间草木生态有机

茶字拆开,就是“人行草木间”,草木即自然。这里藏着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茶农董祖祥成功的秘诀,“有机茶的生产不打农药,施有机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这是茶的本质所在。”他说。

截至2021年,云南有机茶园认证面积105.7万亩、获证产品1406个,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和获证产品数自2015年以来稳居全国前列。

云南制定了

《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工作方案(2023—2025年)》

根据规划,到2025年

云南茶叶种植面积、产量

分别稳定在740万亩、50万吨左右

新增绿色有机茶园面积150万亩

保持有机认证茶园面积

有机认证茶产品数量

全国第1位

力争全产业链产值实现翻番目标

努力实现

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的转变

云南有全国90%以上的古茶树资源

数百万年前,野生茶树从云南起源

三国时期

茶叶种植在云南地区已经形成规模

唐宋时期

云南普洱茶就通过“茶马古道”走出大山

云南拥有全国90%以上的古茶树资源

云南省内的古树茶

是云南作为茶树起源中心的有力佐证

是茶树演变的“活化石”

1997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以茶为主题的

特种邮票,其中这张是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

2022年,云南景迈山的

千年万亩古茶林文化景观

被国务院批准

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为加强古茶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云南从今年3月1日起

正式施行《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

标志着云南以地方立法方式

对古茶树资源开展保护工作有了新突破

西南林业大学里的世界茶树原产地古茶树资源展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

更是一种文化

云南茶文化历史悠久

德昂族酸茶、傣族竹筒茶等特色技艺

以其独特的魅力

为云南茶文化增添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云南省农业现代化茶叶产业专家组组长、云南农业大学茶学教授吕才有

要通过科技的创新,文化的创新赋能,使云南茶保持领先优势,特别是保持普洱茶的特色和特点。讲好我们云南的故事,使更多的人深入云南,通过一杯茶了解云南,爱上云南,爱上云南茶。

醇香云茶飘香世界

续写着绿色发展新篇章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