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疆说普洱:100万吨的普洱存茶及几组数据

  前一段在茶山,遇到一个老领导,领导很爱茶,也是茶学专业出身,自然也很懂茶,领导言,普洱茶的库存估计有100万吨。
 
  100万吨的数据来源我不清楚,但我想,与领导身边的谋士有关,谋士大部分都是专家,都喜欢坐而论道。关于普洱茶的数据,我也非常感兴趣,我这人做事较真,如果有人告诉我存茶有1000吨,甚至几千吨,我会让人打开仓库看。事实上,结果令人失望,号称上千吨的藏家,要么抬出一堆毫不知名的品牌,要么藏量根本没有这么大。
 
  不知道有人算过一笔帐没有,如果按照传统的15公斤一件计算,3000吨饼茶等于多少件呢?
 
  答案是:20万件。
 
  存茶3000吨,需要存放200000件茶,每件按15公斤计算。
 
  试问,有几个人有如此大仓储?
 
  试问,需要的投入的茶叶成本和仓储成本是多少?
 
  我参观过云南普洱茶集团的3000吨仓储,有毛茶有散料,大大小小需要7-8个仓库存茶,仅仅是维护费用都是一笔大数字。所以,那种动辄几千上万吨的藏家的说法,未必可信。当然,这种情况在东莞一带有所区别,东莞的本地居民几乎全民存茶,这样藏茶数字总体就比较大,藏家几百上千件茶的比较多,但是,要说以千吨计算的,也是屈指可数。
 
  普洱茶的产量真正上量是2005年马帮进京之后的事情,之前的03、04年虽有抬头的迹象,但是,实际的产量微弱,主要是集中于下关和勐海两个大厂,05年之后,厂家迅速增加到1000家,产能也急速扩张,基本上,历年来产量徘徊在5.5万吨左右,07年和14年到达顶峰,都超过平均年产量的一倍,但是,都逃不掉盛极而衰的经济规律,随后下调。
 
  按照此推算,12年来的总产量也不过约70万吨,即使是大部分都是进入仓储,刨掉熟茶消费及历年来消耗的生茶,全中国的总存量最多也不过三四十万吨。
 
  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云南省农业厅行业统计,2016年全省茶叶总产量37.5万吨其中普洱茶产量达13万吨;红茶产量达7万吨;绿茶产量达16万吨。全省毛茶平均单价基本保持稳定均价仅30元/公斤;成品茶平均单价90元/公斤,全省产值千万元以上茶企达170多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30家;产量5000吨以上企业10家;产量1000吨以上企业达60多家,产量达22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60%。全省涉茶人口(含一二三产业)约一千万人,茶农人均来自茶产业收入达2900元
 
  这一组数据可以表明,云南茶产业还是绿茶、红茶、普洱茶三分天下的局面。
 
  30元一公斤的毛茶总产量表明,其实,所谓山头纯料茶对于茶产业的贡献几乎为零,而这组数据同时表明了有多少企业在盗用古树茶的名义合法造假。
 
  30元一公斤的毛茶成本,而销售单价高达90元,这也可以表面,做云南茶,其实比做白粉更有利润。
 
  产值上亿的约为30多家,占行业的60%%。在实际调查中,可以发现,实际上云南茶产业的产量大企业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而并不是仅仅占到60%。七彩云南、大益、下关、中茶、海湾、龙园、澜沧古茶、勐库戎氏,这些企业生产量占据普洱茶产业的绝对份额。
 
  而生产熟茶低端消耗的厂家又占据了一大块,中间数百个厂家生产量,其实可怜,比如,代加工古树的企业能做到几十上百吨,已经是天量。
 
  我们可以从代工厂的加工费一窥究竟,代加工费从15到50元不等,根据工艺的复杂性决定,平均按25元一公斤计算,如果是一个代加工厂号称做1000吨,那就接近2500万的加工费,能赚的盆满钵满。
 
  事实上呢?
 
  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情况即使不能用哀鸿遍野来形容,也绝对好过不了哪里去。
 
  最后一组数据,1000万的涉茶人口,云南省总人口也才4300万,差不多每4个云南人当中有一个人必然与茶产业有关,或茶农,或茶商,或卖茶小妹,或大师,或专家等等等等。1993年,云南省的涉茶人口更是高达1300万,07年之前,云南人几乎不出门打工,茶产业崩盘后,就业人口才发生部分转移,08年涉茶人口滑落到800万左右。
 
  这组数据表明,云南茶,政治的意义远远大过于经济的意义。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