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投资分析:大品牌靠什么茶存活?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同样是做茶,有的茶企做1000片茶就能赚100万,有的茶企做10000片茶才只能赚10万。关键两者的工艺几乎一模一样,时间久了是个茶企都想做第一种茶,当然这也包括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厂。

在过去这几年的时间里,但凡有点知名度的茶企都在追求高利润,一开始还好,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把常规产品与高利润产品做了区分,对于高利润的产品开辟出了新的产品系列。但后来一些茶企就发现,茶客们认可的还是以传统产品为主,因为大部分传统产品所对应的老茶已经成为许多茶客心中不可替代的对象。于是就有茶企把常规产品也就是口粮茶的价格给提了起来。这一提不要紧,茶客集体蒙了。

大厂茶之所以被一众茶客当做口粮茶,就是因为其超高的性价比。既能拿来日常消耗,又能存起来一部分,虽说这些茶的后期无法与名山古寨相提并论,但最起码有珠玉在前,多年后这些茶也是市场内中等偏上的存在。这一提价,茶客集体被整不会了。

以往百元不到的产品,若按照正常的思维,在水电人工原料都上涨的情况下,其涨幅应该在相对合理的范畴内。但实际上,好多产品的价格几倍几倍的往上窜。站在茶商的角度,因为这些茶有着广泛的受众,虽说涨价会流失一部分消费者,但是相比整体利润的暴增,这种流失属于可接受的代价。

短期来看的确如此,一旦把时间放大到一个比较长的范围,问题就会彰显出来。涨价带来的茶客流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消费端会处于一个长期萎缩的状态。按理说当这种情况出现后,茶企应该及时调整策略,但实际并没有。因为收藏市场的缘故,当新品价格开始大幅上扬,对应的中老期茶也顺势而起,这会极大刺激收藏市场对新茶的推崇。消费端流失的份额被收藏市场拾了起来,我估计茶企对此也没有深究。于是就在涨价这条路狂奔下去,当消费者数量下滑到一定程度,当收藏市场接近饱和,两条时间线在某一刻开始交叉后,各种负面效果就会显现出来,茶企突然发现消费者不爱了,属于那种促销都难以挽回的不爱,收藏市场发现茶根本落不了地,一切的追高都是在自我催眠。当真相摆在所有人面前,众人才恍然大悟。

原来支撑市场的永远是大宗的口粮茶,没有足够的消费群体,高利润产品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

文:天火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