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139万亩小茶树 写出百亿茶文章

10月31日至11月3日,以“三茶融合·绿色共享”为主题的第11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正在成都举办。乐山作为本届大会的主题市,首次设置了面积达3000㎡的乐山专馆,以“峨眉山茶·世界共享”为主题亮相茶博会,集中展示峨眉山、犍为、夹江、沐川、马边等特色茶叶及竹叶青、峨眉雪芽等知名企业品牌,全面展示乐山茶产业发展优势和悠久茶文化,进一步擦亮“峨眉山茶”金字招牌,促进招商引资,向全国茶业发展强市迈进。

挖掘文化打造茶旅新经济

茶之于乐山,不只是一种特产,还是一个文化符号。

乐山产茶史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是中国茶叶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峨眉山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茶文化与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共存发展,唐、宋时期,峨眉山茶更是成为了皇室贡茶。


犍为县茉莉花茶现代农业园区乐山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凭借独特的茶文化和生态茶园,乐山吸引了一大批游客,不仅带动了茶叶品牌的推广销售,也促进了茶文化与休闲旅游的深度融合。

依托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三大“世界遗产”资源,打造峨眉雪芽黑水基地、天福观光茶园、世界茉莉博览园、嘉峨茶谷等茶文旅体验、研学基地;推出“万年祈福·峨眉问茶”“遗产揽胜·天福品茗”等4条茶旅精品线路;举办“犍为茉莉花文化节”“中国绿茶出口论坛”“小凉山采茶节”“沐川竹乡采茶节”等茶文旅宣传活动。年吸引游客350万人次,助推全域旅游,为全市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集群成势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秋的茶山中,三五成群的茶农穿梭在万亩茶园内修枝、施肥,为来年春季萌发新芽做足了准备。

乐山境内气候温润、林木苍翠、云雾缭绕,是茶树生长最适宜区,荣膺“中国绿茶之都”与“中国茶乡”美誉。这里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孕育出了品质独特的“峨眉山茶”,弥香久远、誉贯古今。


马边彝族自治县第三届小凉山采茶节乐山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近年来,乐山市围绕“一核两带两区”的茶产业发展格局,以峨眉—夹江50万亩高质高效茶叶产业带、犍为—沐川—马边80万亩绿色生态茶叶产业带,打造峨眉山“全国高山绿茶产业核心区”、夹江“精制川茶出口引领示范区”以及犍为“全国茉莉花茶产业优势区”,并差异化发展出了马边“中国彝茶”、沐川“富硒紫茶”等地方特色茶。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39万亩,干毛茶年产量14.5万吨,综合产值260亿元。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综合产值均居全省第一。

同时,打造培育了竹叶青、论道、峨眉雪芽等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41.76亿元,在全国126个茶叶公共区域品牌中排名第14位。

2021年,乐山市茶叶直接和间接出口量达3.5万吨,出口货值11亿元。今年,夹江县1250吨出口绿茶直接出口乌兹别克斯坦,成为四川历史上首个直接出口中亚的茶叶专列,“峨眉山茶”出口量和出口额占据全省的“半壁江山”。“峨眉山茶”正凭借独有魅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秉承创新让茶香飘得更远

峨眉山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嘉峨茶谷北区内,偌大的茶园,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高清摄像设备等穿插于树丛之间。“茶园采取可视化监控技术,可以接入农安监管大平台,也能接入业主的手机APP,对茶园日常管理作业进行全程监控、精准分析,切实提高了茶叶生产管理水平。”据嘉峨茶谷项目负责人马丽萍介绍,今年园区建设了14个可视化监控茶叶基地,方便园区管理。

技术创新固本培元,乐山市主推“茶-林、果、药、油、粮”间种模式,实施绿色防控、种养循环、药肥“双减”等关键技术,建成数字化智慧茶园12个。

位于沐川县的省级茶树品种繁育推广中心,年可繁育特色良种茶苗3000多万株,可供1万亩以上的茶园用苗,新培育的特色茶树良种比原推广的良种每亩可增收2000元以上。

发挥科技支撑力,推进种业创新,乐山依托“省级茶树新品种繁育推广中心”和犍为“西南茉莉花良种繁育中心”,先后选育出“峨眉问春”“金犍茉莉”“紫嫣”等9个茶树(茉莉花)新品种,全市茶园良种推广率达85%。

与此同时,乐山市连续与中茶所、省茶科所、川农大搭建合作平台,成立博士工作站5个,完善“峨眉山茶”“出口绿茶”“犍为茉莉茶”等系列标准14个,培养“中国制茶大师”2人,获得茶叶相关专利213项。开发速溶茶、茶食品、茶饮料等系列精深加工茶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赵径)

来源:乐山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