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望红阳茶山致富千亩茶园助力乡村振兴

阳春时节,暖阳普照大地,正是种植茶叶的大好时节,走进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红阳村张红运的白茶产业基地,记者被这个场面震撼了:100多位村民排成一行,正在种植茶苗。“这是‘白叶一号’茶叶基地的三期,计划种植250多亩,加上一期和二期,目前茶叶基地面积已有500多亩。”正在旁边指导茶苗种植的安徽韵阳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运告诉记者,一期种植的50亩白茶到今年已经三年了,谷雨前后将开始采摘,根据茶叶的长势看,估计收成还不错。“今年底将继续流转500亩山地,其中200亩我手把手指导村民种植,争取将茶叶基地打造成千亩白茶产业园。”

“乡村振兴必须靠产业来支撑,红阳村别的优势没有,就是山坡地多。但是多年来这些山坡地粮食产量低,农民无法靠种地致富。”红阳村党总支书记邰能康说,村里邀请在浙江安吉制茶多年的红阳村人张红运回乡考察,请他牵头帮助乡亲们致富出谋划策。经过调研,通过对当地的气候、山坡地的土壤和水源检测,这里适宜种植白茶。2019年,张红运在博望镇和红阳村的帮助下,流转50亩复垦山坡地进行试种,长势较好。2021年,张红运又流转200亩山坡地种植白茶。根据一期和二期的茶叶生产情况,今年初张红运开始三期茶园建设。

3月7日下午,正在茶园栽种茶苗的水娣子说,她今年67岁了,照顾儿孙的任务已经完成,乐得休闲,就到家门口的茶园来务工,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中午还有午餐提供,工作时间灵活。“我们红阳村通过种植茶叶,改变了传统低效的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人勤、民富、村美、山青的农村新气象。让昔日的荒山变成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红阳村党总支书记邰能康说,短短三年,这些年龄偏大的村民通过在茶叶基地务工就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据了解,在乡村振兴中,从2019年起,博望镇支持红阳村从浙江安吉招商引进“白叶一号”项目,大力发展茶叶种植,采取“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模式,由韵阳茶业公司进行管理,负责营运投资、技术指导和销售,带动当地群众以劳务投入方式积极参与,同时预留200亩,通过免费提供茶苗、茶肥料、技术等方式,指导村民自己种植,帮助村民搞精品“小茶园”。

“目前在茶园务工的110多人均为老年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千亩茶园建成后,可年产白茶2万公斤,年销售白茶收入1600万元以上。不仅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的收入也将大幅提高。”张红运表示,目前基地茶叶加工厂已建成,后期公司还计划将智慧农业引入茶园,利用大数据让茶园实现精准种植、智能决策、高效管理,对茶叶加工技艺进行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着力提高特色茶叶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水平,逐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茶叶生产经营体系,推动茶叶产业快速发展,带动更多农户通过茶叶基地增加收入,源源不断“造血”,有效开拓出一条前景广阔的乡村振兴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慕继平 朱一全 聂园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