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贡茶的盛衰

  宁波茶文明的前史,有其光辉的极峰,也有销声的低谷,而宁波贡茶盛衰的轨道尤为典型。
  贡茶是古代朝廷用茶,专供皇宫享受。据《中国茶叶通史》和《全国当地志茶叶出产资料集》记载,古代宁波盛产贡茶,以慈溪县区域为主,其他省、府简直难与它对抗。
  这贡茶还得从范文虎说起。
  宁波早年有个范文虎,是民国时闻名的中医。而本文所述的范文虎则是宋末元初人。据《元史》记载,范文虎深得元世祖忽必烈信赖,曾任两浙大都督,官至中书右丞。元朝统治者来自蒙古游牧部落,因多食牛羊肉,所以对有助消化油脂的茶叶非常垂青。范文虎原为南宋朝廷的殿前副指挥,任两浙大都督后,对宁波望族史氏尊敬有加。史氏家世出过史浩、史弥远、史嵩之三位丞相,受过宋朝敕封,民间就有“一门三丞相,代代两封王”之说。范文虎在车厩岙内史嵩之墓园访得佳茗产地,就在墓园旁建筑开寿寺,并建立制茶局,监制贡茶。制成的贡茶,先在墓园祭祀史丞相,再解送到京城。
  贡茶产地车厩岙原属慈溪县统辖。在明嘉靖四十年(1561)的《浙江通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的《宁波府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慈溪县志》中都有记载,以车厩岙南宋丞相史嵩之墓园为中间的开寿寺、三女山、冈山一带盛产贡茶,尤以“资国寺傍冈山所产称绝品”。
  宁波贡茶的盛况出现四个特色:
  时刻悠久。志书记载,宁波贡茶从元(1271———1368)初开始,到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停止,历时长达300余年。
  数量很多。“每岁额贡茶芽二百六十斤。”据清人《棘林杂俎》记载,出产名茶的江西九江府贡茶岁额也不过120斤,而宁波府的慈溪县竟超越九江一倍多;若以县论,浙江茶叶产地桐庐、建德,每县贡茶不过5斤,而分水县仅为1斤。
  制造考究。在制茶局担任监制贡茶的,为当地知县。每年清明前一天,知县从县城来到车厩岙,至谷雨才干回衙门。所采全为茶芽,采摘的人多为黄金时代的处子。
  质量优良。贡茶原产地在车厩岙及其邻近,车厩为越王勾践泊车秣马之地,地处四明山北麓、河姆渡南翼,那里群山叠翠,山泉汩汩,气候湿润,构成共同的产茶小气候。时至当今,西起陆埠,经车厩、大隐,直至乌岩瞭舍,仍有名茶迭出。
  可是,事物开展的进程,往往从一个极点走到另一个极点。到了明代万历年间,贡茶隐姓埋名了。其时曾在县署仪门前立过一块明顾言的《贡茶碑记》,具体记叙了宁波贡茶的盛衰始末。
  岁月流逝,石碑早已化为乌有,但碑记收录于清雍正八年(1730)的《慈溪县志·卷十四》,全文有两千字。依据碑铭所记,慈溪县“原额贡茶,岁该二百六十斤,例于每年清明后收采,选差县吏一名经手管解,限五月内到京投纳,掣批回缴,此定制也”。而烘焙二百六十斤洁净茶芽,需求“每鲜茶四斤,烘作一斤,合计该鲜茶一千四百余斤,着执行产茶之家出备前数,以供上用”。可是当地无力承当,所以“及茶将起解,潜往鄞、象、定各产茶当地轻价收购,复指烘焙之虚名,而骗领工食柴炭银两”,因为“征收押送,规矩纷歧,公私赔累,年年称苦”,慈溪知县照实上报朝廷,恳求敕免,总算得到“恩准”。这就是宁波贡茶不见的缘由。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后,纵然贡茶不再,但四明山北麓茶叶在前史上一向享有声誉。清代闻名文学家、史学家全祖望在《十二雷茶灶赋序》中写道:“吾乡十二雷之茶,其名曰区茶,又曰白茶,又曰野山茶,园中所植,曰园茶,惟车厩、三女山所产者为最……元始入贡之。”并有夜制新茶诗曰:“高岗茗草并兰生,制茗当如兰馥清。今夜运营调火候,全家揉焙到天明。老夫倦睡两三觉,小鸟喝彩千百声。起煮天泉香进口,建溪沽诸浪垂名。”四明十二雷茶原产地为三女山,至于为什么以“十二雷”作为茶名,在当地流传着一个秀美的传说:车厩岙有三位姑娘去深山采茶,山岙中有条蓝溪,她们被洁白似镜的溪流所招引,忘情地在溪流中嬉浴。不料,被十二声雷电击中,随之化作三座相连的山峰,永驻溪边。从此以后,每年春雷隆隆之时,山上就会长出又嫩又香的茶叶,大家就称之为十二雷茶。这秀美的传说当然没有科学依据,黄宗羲的《四明山志》就指出:“此臆说也。”而三女山风光秀美、茶叶上乘则为现实。黄宗羲曾为此写有楹联:“清溪千倾开妆台,晴虹万丈做缠头。”但长期以来,终究哪几个山峰是三女山无所适从。近期,笔者经实地考证,承认三女山在余姚市陆埠镇干溪村,有旧时留下来的三峰庙匾额可作佐证,原庙址已办茶厂,新修葺的三峰庙和原址相邻。三女山面向陆埠水库的右侧,左侧群山叠翠处,即为贡茶绝品产地冈山。那条蓝溪被水库大坝所截,呈一湖碧波,反照座座青山,成了亮丽风景线。
  古代出产的贡茶,好像事物一分为二,虽增加了茶农的担负,但也促进了茶叶出产,提高了茶叶质量,挑选和扩展了宁波出产名优茶的产地。“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从古代贡茶到传承和宏扬茶文明,如今宁波名茶纷呈,闻名品牌有瀑布仙茗、望海茶、东海龙舌、奉化曲毫等;在贡茶的产地车厩还有古址曦茗新秀。上世纪末,浙江省政府有位领导到那里调查,发现四周山青水秀,没有污染,是块可贵的天然净土。其时,中国农科院研究出一套有机茶栽培技术,苦于找不到契合条件的有机茶栽培基地。经这位省领导穿针引线,科研单位和当地山民一拍即合,通过数年艰苦创业,如今在茶园的大路旁边竖着一块宏大的指示牌:《余姚市河姆渡有机茶演示基地》,并指明“1999年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实地勘测证明断定,计划面积300亩”。种下茶苗时先开沟埋下足够的农家肥,绝对不施农药、化肥,还专门从上海定购有机茶园专用肥料。有机茶的档次比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要高,其栽培、办理、采摘、加工等,每一道工序都严厉依照中国农科院教授的指令。这一有机茶命名为“古址曦茗”,其茶汤色泽明澈,香气温文,呷上一口,齿颊留香,在全国性的名优茶评选中屡次取得金奖、银奖。山中还有印雪白茶、丞相绿、四明十二雷等名茶。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教授曾于2004年春到贡茶绝品产地冈山调查,冈山地处车厩岙旁,也属陆埠镇干溪村,原是个100多户人家的山村,分为里冈山和外冈山,如今山民迁至山下,山中仅留下10多位白叟。冈山群峰翠绿,山塘水库黛碧,置身冈山,好像绿色海洋,遥想河姆渡文明演绎的茶文明,从这里得到印证。历代贡茶与当今名茶辉映,正在编写新的茶文明华章。山中四明十二雷茶也在康复中,有位海外游子品味过试制的四明十二雷茶,作诗赞道:“四明特产十二雷,飘洋过海销港台。饮后一杯云雾水,口中自有暗香来。” 
责编: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