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临沧茶叶增长

找到约27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两个经典普洱沱,半部临沧茶叶史

说起临沧茶,有茶友很不屑,他们对临沧普洱茶的认知通常是,有名有姓的茶庄鲜有耳闻,没有大名鼎鼎的贡茶,兴旺繁荣的茶市不知在哪里,叫得响的普洱茶厂知之不详,至于茶,印象中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冰岛和昔归!

茶友们对一个地区茶叶的认知,往往是从它的产品开始的,由产品追溯到茶厂,由茶厂溯源到产地。比如易武,由一片宋聘号老茶,追溯到老字号茶庄,追溯到古六大茶山,再溯源到贡茶之乡的易武茶区;再比如勐海茶,由一片历史上经典的7542七子饼,追溯到勐海茶厂,再由勐海茶厂溯源到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的勐海茶区。

那么,临沧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经典的普洱茶呢?

有!那就是两款普洱沱茶——银毫沱和健身沱!

银毫沱和健身沱,是临沧茶厂生产的两款经典老茶,又是两款说不清道不明的普洱茶,原因在于年代不明、商标模糊、厂家混乱。

一、先说银毫沱与临沧茶厂

对银毫沱茶,目前市场上争议较大的有两点:

一是它的年份,有的说最早的一批是是70年代生产的(如邓时海的《普洱茶》一书),有的说是80年代生产的。关于年份,曾任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的邹家驹在其著作《漫话普洱茶·普洱茶辩伪》中有详细的说明,大意是“87年以前不可能有银毫沱的出现”。

二是它的厂家,茶包装上落款有“临沧茶厂”、“临沧双江外贸公司”、“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临沧分公司”、“云南茶苑集团临沧分公司”等等,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看来,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临沧茶厂的历史了。

1956年完成对私营茶叶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茶叶全行业公私合营,扩大红茶产区,由原来凤庆、勐海两县扩展到昌宁、云县、双江和临沧四县,筹建临沧茶厂以适应红茶产区扩大、产量增长、加工任务增大的需要。

1957年双轨评茶计价法在凤庆试行。即:收购红毛茶按内质外形分别定级,各半计价的方法。“省茶司”直属的凤庆、勐海、下关和临沧茶厂的人事管理权下放到专州、县分级管理。省农产品采购局滇会财办电报通知:“省茶司”下属思茅、临沧及昭通支公司,由采购系统移交给合作系统管理。

原进岀口公司临沧分公司,茶苑集团临沧分公司经理杨思义(中)

可见,1987年以前,这个时间段临沧的茶厂通称临沧茶厂,87年以后,临沧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两个茶厂,临沧县茶厂和临沧地区茶厂:

1、临沧县茶厂

成立于1987年。自1980年云南茶界商标觉醒之作——“吉幸”牌商标后,自主商标成为潮流。著名的有临沧茶厂生产的“银毫”牌商标沱茶和南涧茶厂生产的“土林”牌商标的沱茶。

据1977年到昆明茶厂工作的薛梅回忆,国务院下文后,临沧茶厂为争夺市场,开始制作沱茶,临沧沱茶,分为生、熟沱茶,习惯称临沧银毫沱。1985年,临沧茶厂用1984年的一级茶菁做了生茶,1987年用1985年用三级为主的原料做了熟茶,皆为100克。并为两款茶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六角型的小包装。生茶的包装以绿色为主,熟茶的包装则以褐红色为主。因银毫沱用料和工艺较考究,1987年后临沧银毫沱名声渐起,成为与下关沱和勐海沱齐名的沱茶。以后,临沧银毫沱投入大量生产,在包装上用五个一筒的简包装。精包装的银豪沱再也未生产。

这段时间的银毫沱,应该就是临沧县茶厂生产的,虽然有的包装上未落款,有的包装上用的是“临沧茶厂”。“银毫”牌商标的最早使用时间未确定,但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测是在1985年以后。当然,使用“银毫”商标的还有后来的临沧地区茶厂和临沧银毫茶厂(04年创办)。

银毫茶厂

临沧县茶厂1997年破产后,临沧当地茶人许晓红在原临沧茶厂老工程师杨兆飞等支持下又重新创建了老临沧茶厂有限公司,即沿用了“银毫”商标,也使用“环山”商标。

2、临沧地区茶厂

1991年成立,使用两个品牌,分别为“银毫”和“健身”,1998年至2001年间称:“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临沧分公司”,01年至04年为“云南茶苑集团临沧分公司”,位置在临沧茶科所,04年改制后,当时有茶厂合伙人杨智洁,自己新办临沧市银毫茶厂,“银毫”商标沿用至今。

临沧地区茶厂遗留下的老设备

二、再说健身沱的离奇经历

银毫沱的光辉历史讲完,小编已经绕晕了,别急,咱先吃口茶,咱再说说更曲折的健身沱的故事。

98年健身沱(茶苑集团)

前文所述,健身沱是由临沧地区茶厂最先使用的,1998年至2001年间健身沱包装上的落款应为:“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临沧分公司”,但有较真的茶友拿了一个落款为“云南茶苑集团临沧分公司”的健身沱来怼,说这是98年的,为啥落款不一样?我瞬间懵了,又不敢贸然说这是假茶,本着学习和求真的态度,走访了98健身沱茶(生沱)的创始人,普粹茶厂的普国忠先生,终于弄清楚这款茶的来龙去脉。

1993年至2003年这期间,普国忠先后任国营勐库华侨农场茶厂厂长、临沧地区茶叶公司副经理、临沧地区茶叶加工试验厂厂长、云南茗香茶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临沧分公司副经理、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临沧分公司副经理。2003年11月公司改制下岗后,次年创办“临翔区健身茶叶加工厂”,经过两年艰苦奋斗,2005年“健身”牌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2006年成立“临沧普粹茶叶有限公司”在国企与私企担任领导的过程中,他先后打造出两个茶叶著名商标——“健身”与“普粹”。这份摆资历在眼前,相信没有人能比他更能说得清健身沱了!

健身沱生沱创始人,临沧普粹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普国忠

以下是现场采访普国忠先生的内容:

刀:普厂长,请问临沧健身沱茶最早是什么时候生产的?

普:据我所知,“健身”商标的注册时间是1994年,当时模仿了风靡一时的饮料健力宝,之前用这个商标的有可能是一些小试验厂,因为那个时候人们对商标的意识不全,大量加工是因省茶司下单后才做的。

刀:您最早做的是哪一批?

普:98年的健身沱。之前的健身沱,做的都是熟茶,97年,有个湖南茶商找我做生沱,要求做得像下关沱茶一样,技术难点是里面有个特殊马蹄印记,我们用了很多办法,试验了好多次才成功。到98年时,才开始使用“健身”牌商标,可以说,第一批健身牌的生沱就是98年这一批。

刀:98健身沱当时用的是哪里的原料?

普:用的是临沧料,我们有一个专门的配方,有临翔区、勐库和镇康的料,具体的配方就不公开了。

刀:最后一批的健身沱是哪年?

普:最后一批是06年,因为选料上乘,工艺也比较成熟,我认为是最好的一批健身沱了。

刀:健身茶厂又是怎么回事?

普:最早命名的就是我之前的厂,叫临翔区普粹健身茶叶加工厂(2004年),就是我这个厂的前身,位置被高速公路征用了,后来我把商标还给他们(临沧茶科所)后,他们才成立了临沧市健身茶叶有限公司 (2006年)

临沧市健身茶叶有限公司

刀:98年的这个版本,为什么有的是“云南茶苑集团临沧分公司”,有的落款为“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临沧分公司”,哪一个是真的?

普:进出口公司在先,茶苑集团在后。进岀口公司为真正98沱茶,上面有类似下关沱"G"字型印记,共生产20吨,以后生产的也就没有印记了,茶苑集团的确不是98成立的,你接触的可能是98年料,成立集团分公司后压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真的。

98健身沱(“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临沧分公司”)

98健身沱(“云南茶苑集团临沧分公司”)

感谢普国忠先生的答疑解惑,终于让我们弄明白了临沧健身沱这曲折迷离的身世。真假老茶的鉴别,必须有依据,但面对似是而非的历史资料,您真有可能会迷失,不忽视客观背景,不违背基本常识,才有可能接近真相,探明真实历史。

普洱茶历史上,沱茶曾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段时期和饼茶、砖茶分庭抗礼平分秋色。而沱茶历史上影响力大的有下关沱茶、南涧凤凰沱茶,以银毫沱和健身沱为代表的临沧沱茶也曾闪亮登场,与下关沱、南涧沱共同上演一时瑜亮的好戏,合力推动着云南普洱茶的朝蓬发展。

银毫沱和健身沱,堪称临沧普洱茶的绝代双骄,可以说银毫沱和健身沱的历史,就是临沧茶厂的历史,也是半部临沧茶叶史!之所以说是半部,是因为贵为天下茶尊的临沧,还有很多可以说道:无以伦比的巨量古树资源、举世无双的香竹箐古树茶王,历史悠久的凤庆茶厂、驰名海内外的滇红、惊鸿一瞥的蒸酶…这些,我们将在临沧茶史的下一篇幅中详尽呈现。

来源:刀哥说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云南临沧:乡村振兴路上茶飘香

滇西临沧,地处世界茶树地理起源中心和栽培起源中心,也是中国最大产茶市、最大红茶生产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辖区茶叶素以“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分量重”特点冠绝省内外。2021年,全市栽培茶园种植面积173.4万亩;毛茶产量15.38万吨,其中,红茶3.33万吨、普洱茶原料晒青毛茶10.59万吨;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达257.91亿元。目前,在全市的225.8万人中,茶农超过了100万人。

一叶兴衰,关系万民福祉。茶叶产业,成为临沧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也是临沧市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的重要依托。

凤庆和双江,一个是滇红茶主产地,一个是临沧古树茶和普洱茶原料的重要产区,茶叶综合产值均超过70亿元。当下,全国范围的茶产业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云南茶叶版图也是群雄逐鹿竞争激烈,临沧茶产业如何突围胜出?从凤庆和双江两地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探索中,可以领略到临沧茶叶产业的发展路径。

云遮雾绕,青山吐翠。

春分过后,云南临沧迎来了春茶采摘的季节。

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勐准村腾龙小组村民正在采摘春茶。人民网记者符皓摄

早上天刚亮,在双江县勐库镇公弄村大寨小组的茶园里,70岁的布朗族大妈叶自琴已挎着箩筐开始忙碌。

“这些年茶园管理精耕细作,不打农药,茶叶价格很好,生活也大变样。”说话间,年迈的叶子琴并没有减慢手速,不一会儿,茶叶已满筐。

“今年茶价比往年高了好几块。”3月22日这天,是凤庆春茶开采的第一天。中午卖茶回来,一进屋,该县凤山镇红塘村塘报营小组村民王文卫就向妻子报喜。

当天上午,王文卫家采摘的两公斤高品质茶叶单芽,单价高达75元一公斤。

“我下午再去摘点。”正在做饭的妻子加快了速度,随后吃饭也是狼吞虎咽,她生怕上涨的鲜叶价格稍纵即逝。

叶自琴和王文卫,只是临沧百万茶农中的普通一员。

春生万物,春茶长势一天一个样。连日来,在临沧170余万亩茶园里,随处可见茶农忙碌采摘的身影。

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野生古茶树。师云生摄

科技助力绿色发展

说起禁打农药这件事,2013年刚上任安石村村党总支书记那会,陈维菊跟好几位村民红过脸。

“不用农药,人工杀虫除草成本高,产量也低。”有村民还专门到村委会理论。

“祖辈留给我们这么好的茶叶资源,要好好珍惜,不然会自毁前景。”陈维菊的回应有根有据。2007年茶叶价格疯涨后,之后几年陷入一个低迷期,农残超标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陈维菊所在的安石村,位于凤庆县凤山镇,被誉为“中国滇红第一村”。

1938年,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辗转来到凤庆后,研制的第一份滇红茶,就诞生于安石村。

自此,种茶、制滇红茶,成为安石村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一定要把茶园管好。”在陈维菊的推动下,村两委达成共识,引导村民引进太阳能杀虫灯、黄色粘虫板等绿色防治技术,推行零农药、零化肥,对茶园实行标准化管理。

这还不算,村委会还推行了“农户联保”措施。一片茶园涉及的农户是一个联保区域,一家茶园打农药,整个片区农户都将受牵连,将告知收购商不再收购片区内农户的茶叶。

临沧市永德县忙肺茶区。师云生 摄

推行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安石村的茶叶现在还比其他地方贵。”这些年,得益于茶叶品质的提升,靠种茶、制茶,59岁的安石村新寨小组村民李映华抚养三个孩子读书、成家立业,并在村里盖起了两栋洋气的楼房。

“洋房小时候只看见城里人住,现在我也住上了。”茶价好,李映华止不住儿女的劝,干得起劲。春茶季,他早上天不亮就起床采茶,下午收村民鲜叶,晚上萎凋,凌晨揉捻、发酵……

截至目前,安石村共发展生态茶园6664亩,认证有机茶园1618亩,总产值达3000多万元。

在双江县勐库镇公弄村,布朗山寨的古老茶园也享受了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

叶自琴坦言,因为布朗族种茶、做茶、喝茶历史悠久,囿于传统,前些年村民在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叶加工和储存方面,基本上都处于粗放状态。

比如,茶叶采摘老嫩不分,炒菜锅和炒茶锅混用,初制加工场所离牲畜圈太近等。再好的茶叶生长环境,也因粗放的管理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从公弄村走出去的干部叶自平,一直心系家乡茶叶产业发展。从脱贫攻坚战开始,挂钩联系公弄村的他就发动村民成立合作社,按照有机标准规范茶园管理,将茶叶修剪技术、茶园中耕管理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技术标准宣传到每家每户,提升茶园科学管理水平。

“我们世世代代都这样做,何必改变。”做有机茶园,管理琐碎,耗时费力,有村民嫌麻烦。

但在茶叶收购时,看到其他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按照有机管理标准产出的茶叶价格高出自家好几块,原来还嫌麻烦的农户,选择了从善如流。

2021年6月,公弄村所在片区的2.92万亩茶园,有2.62万亩获得有机认证。

“因为有机认证得到消费者认可,去年在干旱减产30%的情况下,产值较上一年度却增长了40%,全村人均增收1600多元。”叶自平笃信科技投入对茶叶品质的提升作用。

“公弄村的所有家畜场所已搬离了茶叶加工区,眼下正在引进茶叶加工机械设备,对村里的初制所进行升级改造。”叶自平透露,不久前,在上级有关部门牵头下,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和业内知名的茶叶专家,专程到公弄村进行调研,筹划在公弄打造一个绿色有机的普洱茶示范园。

据临沧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临沧市有机认证及转换认证茶园达28.8万亩,获得雨林认证茶园5.8万亩,绿色有机茶园13.8万亩。

临沧市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制茶师傅正在人工揉捻加工滇红茶。人民网 记者 符皓 摄

文化赋能茶旅融合

好山好水育好茶。好茶产地,风景自然宜人。

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的路上,安石村和公弄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茶旅融合的发展路子。

茶旅融合,如何“融”?招徕游客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看风景,吃喝玩乐?似乎还不够。

在安石村,坐享滇红茶诞生地的殊荣,自然在滇红茶历史的挖掘上下足了功夫。

滇红茶在抗战时期诞生后,在产业救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在中央有关部委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建在安石村的安石精制茶厂,引进了马歇尔式揉捻机和当时全国第一台生产红茶的大型机械CTC红碎茶机。在当时,马歇尔式揉捻机一次性可揉500公斤茶,CTC红碎茶机每台每小时可处理1600公斤鲜叶,极大提高了滇红茶生产能力。

产能的提升,进一步提升了滇红茶的出口创汇能力。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滇红茶一度创造了“一吨滇红换十吨钢”的辉煌成就,在创汇兴国方面功勋卓著。也正因为如此,滇红茶还被称为“抗战茶”“爱国茶”。

以滇红茶的历史文化为魂,安石村的茶旅融合之路,走出了历史感。

走进安石村,在品味滇红茶的同时,在遗存的老茶厂体验滇红茶制作技艺,感受滇红茶荣光背后的历史印记,接受一次朴素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众多游客青睐的乡村旅游路线。

2019年,安石村获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名村和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

2018年退休后,回乡支援乡村振兴的叶自平没有赋闲在家。他四处奔走,找资金在村里的一座山头上建设了公弄布朗古茶文化园。该文化园集半山酒店、茶精制加工体验区、勐库大叶种茶基因库、布朗文化传习馆、民族餐饮、康养中心等功能为一体,已于今年1月拿到了运营许可资质。

2021年,依托万亩古茶园,公弄村获评为国家3A旅游景区。公弄布朗古茶文化园的建设开业恰逢其时。

开春以来,受疫情影响,景区游客不多。只要有游客到访,叶自平都会寻机地推介自己家乡的糊米茶、酸茶、竹筒蜂蜜茶、古法红茶等特色茶饮。

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冰岛古茶园。李贞涛 摄

酒香也怕巷子深。必要的营销宣传,也必不可少。

看到叶自平搭建的平台,之前他那一心想走出大山的外孙女赵正娇,在沿海省份读完大学后,也选择于2021年回到了公弄村。

带着专业的市场营销知识,回乡的赵正娇一改长辈们坐等客户上门的心态,通过精准广告投放和宣传推广,将家乡的茶叶卖到了美国、瑞士、韩国等多个国家。

“虽然通过国际平台才卖了900公斤,但把布朗山深山里的茶叶买到国外,感觉有点魔幻。”赵正娇相信,随着知名度打开,会吸引更多游客到景区,自己在这个广阔空间一定能大有作为。

春日里,晨雾散去,古老的布朗山郁郁葱葱,生机焕发。

“以茶为媒介,通过布朗族文化发掘和植入,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公弄村村民年收入在现在人均1.8万元的水平上,还有至少50%的提升空间。”对公弄布朗古茶文化园的未来,叶自平信心满满。

精深加工产业联盟

双江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和勐海大叶种,是云南三大大叶种茶树品种。其中,临沧就占了两个。

“临沧的茶叶内质外形都很好,是世界茶叶的黄金产区,临沧产茶叶在业内素有‘茶之精华素’之称。”临沧市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江鸿键解释称,“茶之精华素”是指临沧茶叶与其他普洱茶产区茶叶拼配,无论在外形还是品质上,都能得到提升,达到最好的性价比。

话虽如此,好品质的临沧茶叶,也面临一些尬尴的境况。

“现在我们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小、散、弱还比较明显。”双江县委书记甄鹏直言,双江作为原料供应地的地位还十分明显,企业和农户与市场衔接不够,品牌打造有待加强。

相较于历史上的荣光,凤庆滇红茶传承80余年后,也面临着“小、散、弱、乱”的局面。

“同一种产品,如果有一百种不同的选择,经销商和消费者根本没有时间在眼花缭乱的产品当中鉴别试错。”凤庆县委书记陈礼军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凤庆滇红茶厂家主要以家庭式作坊为主,在“小圈子”生意中志得意满,没有扩大生产规模的决心和条件,营收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极差、财税贡献极少,都是打着“凤庆滇红茶”的旗号榨取冯绍裘老先生创制的“滇红”的最后一点剩余价值。

肩负临沧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重要使命的茶叶产业,如何做大,让农户、企业、政府三方受益?

“茶叶生产工作的核心是品牌建设,品牌建设的根本在于长久稳定的产品质量。”陈礼军给出了凤庆的答案。

2021年10月,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在政府、茶企和茶农的期待中应运而生。该联盟旨在实现茶叶生产经营主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滇红茶产业联盟成立后,先是统一了凤庆滇红茶对外输出形象,联盟企业产品都打上了凤庆滇红茶地理标识。接着统一了技术标准,明确茶园管理技术规程、鲜叶标准、初制生产技术规程、毛茶原料验收标准、精制加工技术规程、成品茶品质标准、产品包装规范等技术规程。

“通过品牌重塑,向市场要利润,而不是向茶农压成本。”春茶开采前夕,滇红茶产业联盟成员达成共识并表决通过:成员企业在2022年茶叶鲜叶收购价格上,较去年同期平均收购价格提高10%以上。

鲜叶价格上涨,凤庆7.5万余户茶农奔走相告。

3月22日春茶开采当天,夜幕降临后,位于凤庆城郊的大摆田茶厂灯火通明,附近村子前来卖茶的村民络绎不绝。

“春茶开采当天收购鲜叶16038.9公斤,支出收购资金465049元,涉及茶农867户。”带领员工忙碌到深夜的大摆田茶厂总经理张国琴特意算了算账。

不过,收购价涨了,张国琴并不担心成本。

“通过产业联盟,滇红茶有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避免因等级混乱、各立山头带来的无序竞争,帮助滇红茶企抱团发展,迎来上升空间。”张国琴对产业联盟充满期待。

自成立以来,滇红茶产业联盟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成员企业数量已增加至87个,与联盟企业建立利益联结的初制所也增加至250个,凤庆县超过半数的初制所进入滇红产业链条。

临沧市凤庆县香竹箐古茶树。马娟 摄

再看双江,以市场为导向,做强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也是该县茶叶产业发展壮大紧盯的方向。

甄鹏透露,从2021年开始,双江四套班子领导便带队,对全县茶叶采摘、加工、销售、消费等整个产业链作了深入调研,还委托相关机构在全国7个城市的茶叶消费市场作了市场调查,在摸清茶叶产业生态链基础上,明确了双江茶叶产业的着力点。

“乡村振兴最关键的一个点就是要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关键要实现茶农、村集体与茶企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其次,企业要做好市场开拓,通过品牌打造,提高产品附加值,把市场份额做大,让农户与村集体从中受益。”甄鹏表示,双江通过试点,2021年全县村集体经济的平均年收入达到了35万元,最高的村已经做到了100万元。预计到“十四五”结束,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平均年收入将达到50万元以上。

“临沧推进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茶叶产业的作用无可替代。”江鸿键指出,按目前的产值估算,临沧农民来自茶叶的人均收入在6500元左右。到2030年,茶叶占农民人均年收入将达到1.2万元。

“收入要突破万元大关,主要还要在打造品牌、强化市场推广、推进工业化上下功夫,上下游联动,通过下游发力,带动上游增收。”江鸿键说。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临沧2024年春茶订货会暨精品名茶咖啡展启动

11月24日,临沧2024年春茶订货会暨精品名茶咖啡展启动仪式在临翔区人民政府广场举行。

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杜建辉宣布活动启动,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宇出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志厅介绍临沧茶叶产业和咖啡产业发展情况。

本次展会由市茶业协会、市茶叶商会、市电商直播协会、市古树茶协会、市茶叶研究院主办,展会时间为11月24日至26日。期间将举行天下茶尊·云南临沧精品名茶咖啡展、天下茶尊·云南临沧精品名茶咖啡直播推广活动、临沧精品咖啡专场推介会、推介展演等活动。展会以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加快推进临沧茶叶、咖啡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加大临沧茶叶、咖啡产业宣传推广,扩大招商引资,开拓临沧茶叶、咖啡市场,传播临沧茶叶、咖啡品牌,努力把临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茶叶咖啡生产中心、加工中心、贸易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成为中外闻名的“天下茶仓·红茶之都”“天下茶尊”和世界精品咖啡圣地,把临沧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让临品出村、进城、上网,推动临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加速发展。

启动仪式上,出席活动领导为10户五星级茶叶初制所代表授牌。武夷山市厚隆堂茶业有限公司、东莞市万江诚昌茶行、西安市辛杜瑞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市新荣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外企业与本地24户茶叶企业达成合作订货协议,并举行现场签约仪式,协议资金达2.48亿元。

其间,出席活动的领导、企业家、嘉宾进行了巡展。

市领导蒋世良、赵贵祥、冯卫庆、李祥生出席。

来源:今日临沧,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6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