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国内优秀的茶叶包装

找到约258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讲好中国茶的正统传承,故宫贡茶图典

消费者越来越懂茶,年轻人也越来越被中国茶、中国文化所吸引。这就要求茶饮人提升对茶的认知,品牌更会讲中国茶的故事。今天是周末,我们来分享一本和中国茶有关的书,了解一下宫廷贡茶以及“皇帝喝什么茶”。

《故宫贡茶图典》

皇帝喝茶到底有多讲究?

近几年,故宫IP火遍全国,文创零售、角楼咖啡、修文物的纪录片,古老的文明通过各种形式和这一代年轻人交流对话。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这本《故宫贡茶图典》,就是中国茶史上第一部有关宫廷贡茶的实物图录。

在故宫沉重厚实的地库门内,有数百件“皇家老茶”存放在案架上。这些老茶存放了数百年,见证了王朝的兴衰繁荣和沧海桑田。

它们就是“贡茶”。在故宫蕴藏的深厚文化中,贡茶文化独树一帜。贡茶从初生就被赋予了沉重的使命,从国土四方汇聚到皇室的贡品。

皇帝喝茶到底有多讲究?

皇家茶宴是个什么样子?

皇室宫廷的茶都是哪来的?

所谓贡茶到底长什么样?

那些自称是百年贡茶产区的茶园到底是真是假?

…… ……

在这本《故宫贡茶图典》中,沉睡百年的皇家贡茶秘密就此揭开。

书中有图有典,图文并茂,十分传神地把故宫贡茶的秘密展现在读者面前。

《故宫贡茶图典》后记

张朝斌:茶产业的发展

需要对传统的继承

从事茶叶国际贸易、生产研发及运营管理多年,我曾探访世界多个产茶地区和国家,如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越南等国,与非洲多国、俄罗斯和美洲国家等都有茶叶贸易往来,与这些国家的茶叶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人士也多有交流。

对方一方面持有对中国作为历史悠久茶叶大国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对众多的中国茶品种表示困惑,不知该如何区分、如何评判。

我们在国内传统茶叶市场,包括在对新兴调饮茶市场的运营服务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类似的困惑。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发源地,有众多的产茶区,有上千种各具特色的地方茶品种、茶产品,可是却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一款来自某个地方的特色品种茶、成品茶到底该是什么样子?到底该是什么味道?

又比如中国茶依照加工工艺区分的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茉莉花茶等,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某款传统地方名茶,它在历史中到底是用什么品种、什么工艺做的?正宗的传统加工工艺赋予该款茶叶成品的香气、滋味等特征到底是什么?

由于文献记录的缺失和不精准,造成上述以及其他一些存在于中国茶产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不确定问题很多。

这使得我们的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甚至包括不少茶叶科学与茶文化的研究者,都很难对传统茶叶品种的特征与传统工艺特征形成统一的标准和共识,造成大量的行业从业人员,不清楚本地传承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茶到底该是什么样子,该用什么品种和加工工艺,该是什么香气和滋味。

没有这些来源于传统的标准和共识,市场上出现很多趋于短期利益的扭曲信息,对广大茶业从业人员产生不良影响,让他们做出令人痛心却又无法弥补的行为。

比如挖掉已经在本地水土生长了几生几世的传统老品种茶树,改种一些来自外省外地的受市场热捧的品种;比如改变传统的制作工艺,省掉可能会比较耗时耗工的传统工序,片面追求成品茶好看、产量高,在这些既不符合传统要求又不符合科学方法的折腾中,导致本地优秀传统品种的形状、味道、香气乃至味道丢失殆尽,甚至某些传承了数百年的优秀传统茶树品种永远的消失了,优秀的传统工艺不再有人记得。

这些情况,让人痛心。

一直希望能有一部较为权威的书籍,能够帮助我们茶行业从业人员和广大消费者正本清源地了解中国优秀茶叶品类的历史、文化以及真实的传统工艺,我和好朋友李飞先生为此进行过多次认真的探讨。李飞先生多年从事茶叶审评和生态庄园茶的建设和生产实践,对传统茶叶及茶文化都有很深入的研究。

我们的倡议有幸得到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先生、原副院长陈丽华女士的认可,以及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严勇主任、郭福祥副主任、万秀锋研究员等故宫专家的支持。

在诸位故宫文化、文物研究专家与我和李飞先生邀请的刘栩先生,陈兴武先生、徐青子女士、王晓杰先生等茶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本《故宫贡茶图典》得以成书。

能参与其中,我个人倍感荣幸,也心怀感恩。

《故宫贡茶图典》对故宫博物院清代贡茶、茶具等院藏文物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对历史中最优秀的成为宫廷贡茶的一批中国传统茶品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发掘和研究,展示了贡茶的茶叶及包装原貌,列举了对应该茶品的宫廷档案记录和检索到的地方文献内容,邀请国内优秀的茶叶审评专家对贡茶进行了专业的品质审评,汇总、概括了该产品所在地区省份的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历史现状。

相信本书会对中华传统茶文化和中国茶产业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正本清源、启发后来者的良好作用。

它的价值也一定会越来越为更多热爱中华传统茶文化以及关心、从事中国茶产业的朋友们所认可。

精选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贡茶文物书中较为系统地对清代贡茶进行了发掘和研究,展示了贡茶的茶叶及包装原貌,列举了该茶品对应的宫廷档案记录和索到的地方文献,邀请国内优秀的茶叶审评专家对贡茶进行了专业的品质审评,汇总、概括了该产品所在地区和省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目 录

007 / 贡茶故事多

——《故宫贡茶图典》序 王亚民

017 / 盛世清尚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茶器述略 陈丽华

034 / 紫禁茶香

——清代宫廷贡茶的制度、品类与文物 万秀锋

056 / 第一章 安徽

070 / 第二章 福建

106 / 第三章 贵州

112 / 第四章 湖北

118 / 第五章 湖南

124 / 第六章 江苏

136 / 第七章 江西

142 / 第八章 陕西

146 / 第九章 四川

194 / 第十章 云南

222 / 第十一章 浙江

238 / 第十二章 产区待定

259 / 后记一

茶产业的发展需要对传统的继承 张朝斌

261/后记二

故宫贡茶文物与现代茶叶品质审评的创新结合实践 李飞

来源:茶贵人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2020年茶叶连锁经营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现状分析报告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目前中国每天有3亿多人在饮茶。目前我国人均消费茶叶还比较低,仅0.6kg,而世界年人均消费2.2kg以上,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人们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从国际需求来看,中国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目前世界上120多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和消费茶叶。有30多亿人在饮茶和消费茶饮料,年均消费量达到400万吨以上。


  茶叶连锁经营市场规模


  2018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到191万吨,同比增幅为5.1%,市场内销额达到2661亿元;出口总量达36.5万吨,同比增长2.66%。国内市场是拉动中国茶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市场潜力巨大。然而,茶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集中度偏低。去年中茶营销额30亿元,如果整个中国茶叶市场以4000亿来计算,那么,中茶的市场占比不到1%。一个企业如果能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5%,影响力是非常显著的。茶产业如要发展到这一步还需要一个过程,这至少还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我国茶行业生产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茶叶连锁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行之有效的进行茶叶市场的营销,已经成为茶叶行业投资者的热门话题,只要创业者解决了这些问题,茶叶连锁店面的经营业绩就一定能够上升一个档次。


  据中研研究院《2019-2025年中国茶叶店连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0年茶叶连锁经营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现状分析报告


  茶叶连锁行业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对机械制造、包装运输以及第三产业的带动,将直接受惠于国家的惠农政策。中国茶叶细分产品主要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以及普洱茶等,茶叶产销量的提升,一方面有助于中国茶叶经营连锁市场的产品供应,同时也体现出中国茶叶市场的成熟发展。中国茶叶产销量的增长直接使保障中国茶叶市场和产业连锁企业规模扩张的动力,而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则是增加茶叶连锁市场成熟的成长空间。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2013年中国茶叶产量已达192.4万吨,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截止至2017年中国茶叶产量增长至258万吨,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进入2018年底中国茶叶产量达到了261万吨,跃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产量的45%。


  2019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茶园面积为4597.87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3690.77万亩,超过300万亩的省份是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2019年,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79.34万吨,比上年增加17.74万吨;全国干毛茶总产值达2396亿元,增幅为11.06%。其中,干毛茶产值最高的四个省是贵州、福建、四川、浙江。


  从销售数据来看,2019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202.56万吨,增幅为6.02%;内销均价为135.25元/公斤,同比下降2.9%。其中,各类茶中,红茶均价最高,达178.98元/公斤;黑茶均价最低,为93.73元/公斤。


  绿茶、红茶、其他茶(指茶、马黛茶的浓缩精汁及以其为基本成分或以茶、马黛茶为基本成分的制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实现双增长;乌龙茶和普洱茶出口量小幅下滑,但出口额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花茶出口下滑。绿茶仍是最大宗出口茶类,出口量达30.39万t,比上年增长0.34%,占出口总量的79.78%;出口额为13.18亿美元,增长7.8%,占出口总额的60.61%。红茶为第二大出口茶类,出口3.52万t、3.49亿美元,分别增长9.24%和16.06%。乌龙茶为第三大出口茶类,出口量1.81万t,比上年减少4.31%;出口额2.36亿美元,增长30.83%。其他茶出口1.44万t、1.55亿美元,分别增长13.76%和19.70%。花茶出口0.65万t、0.65亿美元,分别减少6.18%和2.39%。普洱茶的出口额增幅最大,为0.52亿美元,增长84.23%;出口量0.28万t,减少6.21%。


  图表:2019年中国茶叶出口产品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茶叶店连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行业企业愈来愈重视对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行业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茶叶店连锁行业中的翘楚!

来源:中研网

田先进:话说茶叶的产与销

茶叶的产与销,即茶叶的生产与销售,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茶叶的内销难、外销难、代销也难;过去难,现在难,将来还是难。需要有对策,需要有措施,需要有开创。茶不能以产定销,也不能以销定产,只能双向努力,齐抓共管,统筹兼顾,争取双赢。

茶叶只是生活中的饮料,不是必不可少的饮食品。古人说:“茶是万病之药”,那是对少数人的建议性劝勉,茶对人类有的病症只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说茶可以防癌、治病,长期饮用而可能有效。人都怕死,什么都可以有,不要有病,若说谁有病,那是犯忌讳,以此作为茶的推销,人们宁可决不喝茶也不会承认有病。茶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消费及饮用,只是生活优化的方式之一。真正要让茶叶消费及饮用走进家家户户,那才是茶叶生产与销售的目的。饮茶有不少好处的大力宣传是必要的,终归要家家户户认可,自觉自愿才行。茶叶的销售,应当让茶叶质量很好,价格适中,服务温馨,才会吸引消费者,形成消费热。如国内的茶叶销量约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国外的茶叶销量约占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每年茶叶的库存量在百分之二十以上。为了有“突破”性推进,有的茶业企业会到一些大城市、大地方、大场合搞茶叶推销会展,各产茶地的政府也积极支持,然而会展期一过之后,又回归原先如“守株待兔“一般地等客来购。公认的历史名茶或新创名茶,也不能坐等来客。应当从自身努力做起,从现在着手做起,从创新拓展做起。放眼外地,立足本地,狠抓质量,持续前行。

全国的茶叶区域品牌有200余个,想要打开市场销路,势必在推销中出现“价格战”。有的茶叶批发市场未能因地因茶因市制宜,商铺林立,却有批无发。茶叶产品的过度包装,喧宾夺主,这对茶产业不是正确的导向。茶叶店里的名茶零售价500克标价几百元,上千元,甚至几千元!走的是市场炒作的短路,据“陕茶网”2020年7月上旬发表的《上有天价茶下有滞销茶》中说:记者调查发现,(武夷)正岩产区岩茶中近年来火爆的牛栏坑肉桂茶,每斤售价数万元乃至一二十万元不等。按一公斤茶叶十万元来算,一克茶叶一百元,泡一杯茶用干茶叶三克,需要300元。这只能是高级别的人或者大款摆阔才会如此消费,请客饮用或送客为礼,以显上档次,以便做某事。这与广大的普通消费者的收入经济水平大相径庭,不敢奢思。价格是一把“双刃剑”。茶叶储存期有限,有的地方死拼价格,没有考虑和实施长效的市场优化机制。茶叶营销忽视科学冲泡方法的推广,应有的售后服务缺位,回头的顾客少,这好比走进死胡同,进有限度,退无光彩。

茶叶市场在普遍饮用茶的茶杯上,不在待价而沽的买卖茶叶的台面上。价格适中,卫生保证,质量上乘,才是茶市的方向,才是茶业的前途。应当不回避问题,不叹息问题,不夸大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用切实有效的办法让茶叶产销出现皆大欢喜的新局面。

中国茶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世界知名大品牌,历史悠久的名茶,世界欢迎的茗饮,远销到国外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近些年来,由于国外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制约,中国茶叶外销量低抑,而且,中国茶叶销到了国外之后,有的被重新包装,甚至被重新“定义”。

国内有名的茶叶产销企业想要标新立异,万变不离其宗,形式有些直观变化,本质没有推陈出新。有的茶叶及其茶叶企业为了参加国内举办的某个茶叶品评会,就换个制茶叶的方法,换个新产品名称,试图取得大奖,以此抬高身价,便于在上市销售时有可以”闪光”的说法。其实,这只是外表好看一些而已。有些茶叶企业有时候参加茶叶品评会,只是自吹自擂一番,请几个专家说说优点,发个奖牌,回去把照片在网络上晒一晒,年终总结时吹嘘一番,罢了。有的茶叶企业等着本地政府给了补贴才去参展,政府不给钱就不想去。当然,能去参评也好,茶叶产品能拿出手,能在展评中亮相,起码可以有一些儿存在感,能让更多一些的人见到这一款茶,或许有兴趣了会想品尝这一款茶。也或许会有代为销售的想法,让这一款茶多一些买家,多一些消费的人群。政府的脸面上多少也有点儿光彩,会觉得茶业建设上又有了新成就。倘若这样的长此以往,只怕是多虚而少实,最终会贬值。

国内的茶业界目前还是缺少能够走出国门的名家,但不缺只想着赚钱,赚到一些钱就自以为是的茶商。即使一些历史名茶或新创名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市场炒作,在价格战中较劲,难免患得患失。这里面思想方法和实际操作的问题都存在。核心的问题是只注重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的前程和想不到应当努力的方向及事务。诚信是最具品牌效应的品格标志和营销名片,有了诚信才会让人尊重,货真价实了才会有更多的回头顾客和不期而遇的新的市场份额。茶业产销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茶树到茶杯,不是价格决定优劣,重要的是对消费者的充分尊重。普通消费者面对众多的品牌茶,搞不清哪样茶叶真正好。好茶有很大一部分是“礼品茶”,有权的人、有势的人、有钱的人才买得起,喝得起,却也不免会买到或收到一些冒牌的名茶,心知肚明却不了了之。这些年,“礼品茶”减少很多了,公款买茶送茶的很少了,高档茶的销售大都待价而售。

国内的茶业界目前还是缺少能够走出国门的名家,但不缺只想着赚钱,赚到一些钱就自以为是的茶商。即使一些历史名茶或新创名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市场炒作,在价格战中较劲,难免患得患失。这里面思想方法和实际操作的问题都存在。核心的问题是只注重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的前程和想不到应当努力的方向及事务。诚信是最具品牌效应的品格标志和营销名片,有了诚信才会让人尊重,货真价实了才会有更多的回头顾客和不期而遇的新的市场份额。茶业产销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茶树到茶杯,不是价格决定优劣,重要的是对消费者的充分尊重。普通消费者面对众多的品牌茶,搞不清哪样茶叶真正好。好茶有很大一部分是“礼品茶”,有权的人、有势的人、有钱的人才买得起,喝得起,却也不免会买到或收到一些冒牌的名茶,心知肚明却不了了之。这些年,“礼品茶”减少很多了,公款买茶送茶的很少了,高档茶的销售大都待价而售。茶叶的销售季节性很强,春茶的销售争先恐后,如果积存一年就会让卖茶的人很感焦虑,即使冷藏,也有期限。除了黑茶或白茶,可以存放较长时间,其他茶叶久存,就好比看着银子化成水。

我们应当用时新的眼光看待茶业的产销走势,拿出新的办法,打开新的销售市场。应当想出好办法,用诚恳的心意,优良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饮茶的团体中来,形成庞大的年轻人茶叶消费圈层。让茶叶进入年轻人的生活中,开启美好的茶生活。年轻人天天都拿起茶杯畅饮,国内的茶叶销售就会火爆起来。驰名的主产茶叶的地方和大量消费茶叶的城区,都应当建立研究茶叶消费的工作机构,产出与销售两手齐抓,饮用与传颂排头并进。消费的事情做好了,必将会拉动茶叶的生产,保证茶叶产品卫生与内在品质上乘,提高茶叶品牌的知名度。消费者的满意及需求是茶叶最好的推手,是最大的四季不衰的茶叶饮用普及广告。

茶叶的销售直观上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口感、包装、健康功效、绿色环保、具体价格。我们应当着重考虑特定的喝茶场景,进行适当的饮用定位和市场推广。办公、休闲、商务、快速即饮,年轻人聚会等,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应当实体店面与线上销售结合,平台渠道共享、加强互动体验、促使快捷购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重。线上销售要做好引流,明确客户从何处而来。社区便利店、智能售货机、新式零售店、社群与微商、视屏购物等,多方位布局,内容展示,直播带货、粉丝推介,以社群为基础,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培养双方的忠诚,树立更好的口碑。提高销售与消费的链接效率。

相关的一个问题,我们也需要注意。国外的一些茶叶生产已经实行工业化操作,茶叶的包装在车间里工业化,茶园管理互联网上操作,茶叶的销售广告宣传别出心裁。这是可以借鉴的方式,但是,我们的传统制茶工艺就不一定都要全程工业化,中国茶的魅力还是在自然生态和传统工艺上,有特色才更有市场竞争力。

茶树优良品种是茶叶品质的先决条件之一,也不是唯一的标准,良种的培育和科技的运用是高品质的基本保障,消费者喝茶的感觉是评判茶叶好与差的最直截的反映,感觉喝着舒服就好。适宜的地理环境和优良的茶树品种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珍惜更应当好好利用和创新。

产茶是为了自己消费和市场销售,说白了是为了享受与挣钱。但是,不要直白地奔着钱去植茶与产茶,首先要怀着一份责任,把挣钱当作应有的合理的回报。正如茶道的最好境界不是独自享用,而是好茶分享,让茶文化扩散,这才会快乐而自得。我们不敢坐井观天似的,总认为唯有自己生产的茶是最好的茶。茶叶品牌很多,消费群体不少,一部分茶只能适应一部分人,不可能适应所有人。即使是几千元乃至几万元一斤的茶叶,也不会人人都喜欢喝。在全国茶叶评比中得了什么奖项,也不值得过分骄傲与吹捧。永远去努力,才有好前景。茶产业的发展中,地方政府要营造更适合茶企发展的环境,努力培植名符其实的清洁卫生的龙头企业,以带动其他企业乃至整个茶产业的大发展。我国的茶叶一个基本规律,即“南红北绿”。茶叶企业不要跟风,不能似乎什么茶好销售,就跟着制什么茶以及卖什么茶。有些地方的茶种,只适合做某一类型的茶,并不适合“六大品类”齐上!适当地做一些给特殊人群喝的茶,即使获得了一些称赞,没有生态环境、气候和品种等因素的匹配,很难形成规模效应,也很难真正“红“起来”。

茶叶本来就应当是大众饮品,高档产品及饮用方式是期望,更大范围的饮茶群体的欣赏与受用才是正确的市场定位,高端、中端和低端的茶叶与饮茶群体都应当兼顾。大众化的产品不等于低端产品,多去市场上调查研究,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策略及成绩。

努力复兴茶馆,做到风清气正。这是一条可以抵达广泛消费市场的方式。茶馆是专门卖茶水、买茶水、喝茶水的地方。茶馆是地域性的消息集散处,消费聚会处,社会交际功能与经济效益的追求有其文化特色。四川的茶馆生意历史悠久,颇有特色,喝茶聚会、议事、消遣,“摆龙门阵”,人们乐此不疲。各地应当都把茶馆业当作责无旁贷的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好好地加以复兴,遍地开花,必定能够收获茶叶内销的新成果。

复兴茶馆的同时,应当推崇茶礼。买茶送礼,延续人情。用茶叶送礼比以糖果酒食为礼品更为实惠也更环保且利于保健,也有利于公务廉政。发扬优良传统,传播优秀文化,可从茶事更新。

茶产业经历了亲冠特大瘟疫的侵袭,茶叶有利于健康的意识更加增强,茶叶的需求量一定会更大。茶业界随之会出现思想方法、生产方法、茶叶产品、销售策略的一系列“洗牌”。茶叶的产与销应当洗心革面,找到双赢的突破口,奋力冲击。国际市场将逼迫中国茶叶企业符合他们制定的生产标准及生产方式,挑剔地选择中国茶叶新产品。这很严酷,也有好处。我们只能自强不息,锲而不舍,从茶树到茶杯都努力满足国际标准,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投其所好,别无选择,不会有优待,只能靠自强,市场如战场,拼搏是必然。

各地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激励下,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引下,大家都在积极想办法,搞宣传,促销售,茶叶会有欣欣向荣的光彩。

国内茶叶市场和国外的茶叶市场都应当重视,争取更大的销售份额。好比要用两条腿走路,协调进步才会好。茶叶是21世纪乃至更长时期的健康饮料的首选,全球化销售是大方向,大趋势,我们需要急起直追,早着手,早用功,早开拓,早得益,这是我们为人类健康做出新贡献的责任。

习主席近日在察看武夷山春茶长势时,明确地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号召,是中国茶产业上的大喜讯。我们应当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在茶产业上做大文章,大做文章,让茶叶的产与销在世界上大放异彩,大获丰收!

来源:陕茶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50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