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国际茶日 来云南花式喝茶

茶,是人与天地对话的语言

茶,是人与自然邂逅的菁华

茶,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

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茶日”

云南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独特的地理环境

造就了云南茶叶的不同风味

普洱茶、滇红茶

是云南的瑰宝

“三道茶”“酸茶”“凉拌茶”“油茶”

“竹筒茶”“青竹茶”

……

都是云南人独特的饮茶习俗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云南人是怎么花式喝茶的

三道茶

大理白族三道茶制作要求极为严格,有“三道”“六则”“十八序”之说,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

(周磊摄)

第一道称“苦茶”。在白族人家的堂屋里,把黑陶罐放在火塘上,用文火烤制,其间不断抖动翻烤,最少也要抖百来回,将茶叶烘烤至黄而不焦,这时香气浓酽,冲入开水后茶罐里隆隆作响犹如响雷,所以这一道茶又叫“百抖茶”“雷响茶”。

(周磊摄)

第二道曰“甜茶”。以核桃片、乳扇丝与红糖沫为辅料,甜而不腻,嚼饮滋味醇厚饱满。这时用到的茶杯大若小碗,足以痛饮。人生就像是经过岁月的浸泡,终得硕果,此为生活的快意,也是付出的回报。

(周磊摄)

第三道是“回味茶”。用蜂蜜加上花椒、姜、桂皮,兑上茶水煎制,甜麻香辣,回味久长的“回味茶”就做好了。桂皮性辣,在白语中,“辣”与“亲”同音,“姜”与“富”同意,此道茶饱含祝福之意。

三道不同性味的茶水,暗含人生哲理,与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人生“三境界”不谋而合。

酸茶

德昂族酸茶分食用茶和饮用茶两种,食用茶一般当作菜来食用,是难得的德昂美食;饮用茶酸涩回甘,其汤色金黄透亮,年份久的有橄榄香、桂花香、奶香等。

(德宏州委宣传部供图)

制作酸茶每道工序都需要十分用心。首先把新鲜茶叶均匀地撒在木桶里,放在火上蒸20分钟,蒸茶的火候非常重要,蒸好后取出茶叶铺在簸箕上打散,让茶叶充分冷却。

(董有湘摄)

茶师会亲自挑选挺拔修长、大小适中的成熟竹子,砍下来锯成竹筒,将竹筒内壁清洗干净,把晾好的茶叶揉搓成团装到竹筒里,一层层压实。

(董有湘摄)

茶叶填满后,用新鲜芭蕉叶封口,选一处阴凉的地方挖一个深坑,垫上芭蕉叶,再将封好的竹筒埋起来,让茶叶在地下以纯天然的方式慢慢发酵。根据光照雨水的变化,大概需要30至50天。

竹筒开封后,把茶叶取出,经过精心挑选,上好的酸茶会呈金黄色,发酵后的茶叶放在石臼中,用传统的脚碓舂烂,揉成小团,压成饼状,晒2天左右,剪成小块,接着再暴晒5天就能得到成品。

酸茶可以用陶罐、铜罐和新鲜竹筒来煮,煮出来的口感会有不同,具有天然的苔味、岩味,带有特殊的微酸和回甘,层次感很强。

凉拌茶

基诺族的“凉拌茶”是一种古老的吃茶方法,也是基诺族最具特色的茶文化遗产之一,被称为“腊攸”。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供图杨佳杰摄)

制作“凉拌茶”,只需将嫩茶叶、大蒜、野八角、辣椒、盐、柠檬叶、香叶等佐料与香料舂碎后,再放入茶叶舂碎,最后加入水,一道独具特色的基诺族“凉拌茶”便制作完成。茶汤鲜香,稍稍凑近,茶香便扑鼻而来。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供图杨佳杰摄)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供图杨佳杰摄)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供图杨佳杰摄)

油茶

“油茶”是丽江市永胜县的特产。“油茶”并非“酥油茶”,“油茶”的味道与制作方法,都跟“酥油茶”有着天壤之别。

(丽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制作油茶时,可先将茶罐放在火塘边预热,放入一小把米,文火煎烤至微黄,再放入香油,也可以放些油渣,随后,手持茶罐边烘边抖,待米粒焙烤至金黄色,再放上一撮茶叶,稍作煎烤。此时需快速搅拌以防茶糊,烤至茶叶香味出来时,接着冲进开水。

永胜油茶还可根据个人不同口味,加入如红糖、麻子糊、生姜、核桃米、糯米花、鸡蛋、米干皮等其他辅料食用,加入辅料后的永胜油茶便成了一道十分爽口的风味小吃。

竹筒茶

傣族喜欢饮用“竹筒茶”,“竹筒茶”在傣语里称为“腊跺”,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饮茶方式。将晒干的春茶放入刚砍回的香竹筒,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烘烤6—7分钟后竹筒内茶叶软化,用木樟将竹筒内茶叶舂压后再装进茶叶,随后边装、边烤、边舂,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舂紧为止。待茶烤干后,削开竹筒取出圆柱型的茶叶,掰少许茶叶放人碗中,冲入沸水,约5分钟后即可饮用。这种竹筒茶,既有竹子的清香,又有茶叶的芳香,非常可口。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供图闫风亭摄)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供图)

竹筒茶

布朗族的“青竹茶”以新鲜香竹作为煮茶和饮茶工具,煮茶的鲜竹筒,长约30厘米,其制作时先将装满山泉水的长竹筒靠在火塘上烘烤至沸腾,再投入茶叶(多为毛茶),煮7—8分钟后,将茶水倒入短竹筒内送客人饮用。这种青竹茶,山泉水、鲜竹青香与茶香味融为一体,滋味十分浓烈,在吃了竹筒饭和烤肉后饮用,非常爽口。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供图闫风亭摄)

土锅茶

哈尼族的“土锅茶”是一种古老的饮茶方法,其制作时,先用大土锅将山泉水烧开后,放进烧香的茶叶,煮5—6分钟后,将茶水装入用竹子制作的茶盅内。这种茶水清香可口,回味无穷。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供图闫风亭摄)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供图)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供图闫风亭摄)

腌茶

“腌茶”是景颇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以茶做菜的食茶方法,喝茶可以解渴,但吃这种茶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佐食。

将茶鲜叶用锅煮或蒸,再放在竹帘上搓揉,然后装入大竹筒里,用木棒舂紧,筒口用竹叶堵塞,将竹筒倒置,滤出筒内茶叶水分,两天后用灰泥封住筒口。经两三个月后剖开竹筒,取出茶叶晾干装入罐中,加香油浸腌,可以直接当菜食用,也可以加蒜或其他配料炒食。


(图源:“云视新闻七彩云”微信公众号)

云南人民不仅有花式喝茶方式

还有独特的制茶技艺

2022年11月29日

我国申报的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这个申遗项目中云南有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位列其中

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

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

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

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

茶俗(白族三道茶)

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供图杨佳杰摄)


品一盏清茶,享一刻慢时光

初夏,就让我们

来云南花式喝茶

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来源:文旅头条

综合整理自云南发布、光明日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云视新闻七彩云”、“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世界De香格里拉”、新华社、央视网、云新闻客户端、文旅头条新闻网等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