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船古道”寻迹:风潮变幻难预料,一壶六堡不可少(上)

近一百多年来,六堡茶通过茶船古道在东南亚地区的延伸线持续输出,深深地融入当地华人的日常生活中。

九月的季风拂过马来半岛西海岸,为马六甲的夜晚增添了一缕凉意,茶叶收藏家巫昆仑家门前的简易茶寮里,十多名茶客围坐一起,就着六堡茶的氤氲茶香,品茶聊天,气氛融洽。

这样的茶叙已持续了十多年,参加茶叙的人大多是六堡茶爱好者。多年来,大家因茶结缘,共同品茶、聊茶、购茶,六堡茶成为他们聊之不尽的话题。

对于很多东南亚的茶客来说,在这小小茶杯里的,不仅是醇厚香浓的六堡茶,更浓缩着社会百态和故乡情怀。因为,六堡茶通过茶船古道在东南亚地区延伸线的输出,在一百多年间见证了整个南洋地区的时势变迁,同时也深深地融入当地华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如今的马六甲河上只通行游船

晚清时期南洋地区种植园里的华工

消费脉络能触摸

相比港澳地区,六堡茶在东南亚的消费模式及其形成发展的过程更具历史感。

学者陈烈甫所著的《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与华裔》一书记载,早期,“下南洋”谋生的华人主要来自福建和两广地区。因此,东南亚的华人主要是福建人、两广人和客家人。受地域传统因素的影响,东南亚华人的饮茶习惯至今仍然泾渭分明:福建籍华人主要饮用乌龙茶,两广籍华人主要饮用六堡茶或普洱茶,客家人则两类茶都饮用。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东南亚当地的茶庄茶行曾经必须同时备有这些茶叶,才能应付顾客的需要。

回望过去,六堡茶在东南亚的消费史可分作几个阶段,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19世纪中期,华工“下南洋”风潮掀起,大量来自两广地区的华人进入南洋各地,随船带去六堡茶。这一时期,六堡茶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种植园、矿区和建筑工地等华工密集区,六堡茶被作为消暑解渴、化食祛滞的保健凉茶来使用。

到了20世纪初期,华人社区在新加坡、吉隆坡、怡保、雅加达等城镇中形成并不断扩大,六堡茶随之扩展到东南亚的城市生活当中。这一时期,在东南亚的城镇里,六堡茶多见于街边的小吃摊档,主要作为社会底层的食客们饱餐后解腻消食的饮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南亚的种植业用工模式发生转变,大量华工散去,六堡茶在种植园里的使用逐渐弱化。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随着东南亚锡矿业开发高潮再起,华工高度集中到矿区,六堡茶也紧随而去。在这个时期,随着东南亚华人阶层的壮大,六堡茶在华人聚居区里成了华人家庭和消费场所的日常用茶。

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尼时局骤变,割断了当地华人社会饮用中国茶的文化传承,六堡茶在当地逐渐销声匿迹。但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六堡茶的消费层面继续深化推进,六堡茶成为茶楼酒楼必备用茶,等级高的甚至成为高档用茶。

晚清时期印尼邦加勿里洞的华人矿工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东南亚锡矿业逐渐衰败,六堡茶在矿区的消费与使用也告一段落,但此时的六堡茶已经深深扎根于东南亚,尤其是新马两国的华人社会里。

20世纪80年代至今,时代的巨手不断扭转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依然将六堡茶作为日常生活用品……

不胜唏嘘“矿工茶”

发端于19世纪中期的华工“下南洋”风潮,拉开了六堡茶大规模“下南洋”的序幕,使得茶船古道输出线路向东南亚地区快速延伸。

《东南亚之华侨》一书所援引的数据显示,1860年至1900年间,进入南洋各地的华工超过200万人。这些华工主要集中在加里曼丹、爪哇、苏门答腊等地的种植园,邦加、勿里洞、马来半岛的锡矿区,以及新加坡、槟城、雅加达等港口城市的开发区,尤其是在锡矿区,华人矿工高度集中。

在矿区,华工面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极度恶劣。《光绪朝东华录》有这样的记载:“邦加地方华人在锡矿各厂工作,苦不可言。矿工大半在山洼,山水下流,厂主不设抽水机,华工日在水中,既患潮湿,又系枵腹,故染病最易,天气异常,时症不息,死者枕藉。”

这样的恶劣环境,迫使华工将随身带去的六堡茶当作“救命茶”。马来西亚茶人赵美玲说,在恶劣的环境中,矿工们长时间劳作又得不到健康保障,会无心工作,因此,矿主往往会准备六堡茶无偿供给矿工饮用。正是因为在矿区使用量最大,价格低廉又具有保健功效,六堡茶被称为“矿工茶”。

马来西亚马六甲鸡场街至今仍有茶馆

新加坡广珍茶庄昔日销售的六堡茶

随着使用量的增大,华工随船带去的六堡茶满足不了需求,上规模的茶叶贸易成为必然。六堡镇英记茶庄的后人邓炳强曾提及,20世纪初期,英记茶庄曾通过广州的广元泰茶庄,向南洋地区大量销售“矿工茶”。

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东南亚掀起新一轮锡矿开采高潮,六堡茶在马来西亚、印尼矿区的使用量再一次被推高。20世纪70年代,巫昆仑曾在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的锡矿场工作,那时,六堡茶是他每天必喝之茶。回忆过去,巫昆仑说:“当时霹雳州有大大小小几百个锡矿场,数万人在矿场工作,矿业公司每天都会免费给矿场的工作人员提供伙食和茶水,使用的茶叶就是六堡茶。”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东南亚锡矿业跌入衰落轨道,六堡茶在矿区的使用也随之逐步消减。但是,在许多老矿工的家庭中,关于“矿工茶”的记忆却始终是那样深刻。

来源|《茶船古道》 作者:赵洋、龙天传、苏爱清、杨麦

来源:中国六堡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

产品:
御品原茶系列六山御品原茶生茶 御品原茶系列六山御品原茶熟茶 六大茶山臻品陈香熟茶 秋韵 班章五寨 秋韵 易武 纯古术系列纯古术和润生茶 纯古术系列纯古术流芳生茶 秋韵 冰岛 纯古术系列纯古术鸣泉生茶 纯古术系列纯古术如虹生茶 号级茶系列号级普洱茶熟茶陆号 号级茶系列号级普洱茶熟茶壹号 贺开庄园系列禅境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秘境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意境生茶 布朗老树圆茶 班章(珍藏品) 贺开庄园系列阮殿蓉藏贺开班盆古树纯料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三味茶心甘知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三味茶心苦品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三味茶心无明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贺开古茶庄园有机普洱茶生茶 纪念饼系列六山古茶庄园成立纪念饼生茶 经典系列阮茶红印生茶 经典系列阮茶黄印熟茶 佳茗 兴意 秋韵 困鹿山 经典系列阮茶蓝印生茶 秋韵 翁基 秋韵 小户赛 秋韵 百花潭 百年特制金砖 百年特制银砖 铜箐河 经典系列六山远年茶王饼五星茶王生茶 如珪 俊昌号系列俊昌号生茶 俊昌号系列俊昌号熟茶 礼品茶系列3kg羊羊得意饼生茶 老班章岁黄金 老班章黄金叶 礼品茶系列人文普洱澜沧之韵熟茶 老班章 老班章全家福 六大茶山系列班章正山普洱茶生茶 六大茶山系列邦崴正山普洱茶生茶 中茶孔雀方茶 卓越版班章老树生态饼茶 创新版云南老树生态饼茶 创新版云南老树生态饼茶 布朗山早春老树饼茶 班章生态熟饼熟茶 老班章橡皮筋 老班章橡皮筋大金沱 老班章橡皮筋大金饼 笋壳青砖 春和 寻味古树普洱 六大茶山系列南糯正山普洱茶生茶 六大茶山系列倚邦正山普洱茶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