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六大茶种

找到约3,814条结果 (用时 0.025 秒)

雅安:中小学生茶研学引领茶旅融合

4月16日,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们来到雨城区多营镇中国藏茶村,开展“探寻茶马古道•非遗小传人”研学实践活动”。

5000多公里茶马古道的沧桑历史、因茶而盛也因茶而衰的古道背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古法藏茶制茶技艺等深深吸引生活在茶文化故乡的孩子们,54名非遗小传人犹如穿越历史时空,跟随雅安文旅熊猫西游的研学导师探索“中国非遗•千秋藏茶”的奥秘,茶文化根植于心。

为期半天的课程中,同学们进入世界茶种园,寻百茶、识百茶,了解中国六大茶种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藏茶)制作技艺,在专业老师带领下,背篓组队体验采摘乐趣。

最有意思的课程内容当属“以茶作画”,茶与美学艺术相结合,小传人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创新创意制作出手工作品,行走的课堂中加深课程记忆。同时,在研学手册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研学日记,知识点得到巩固。参加活动的李淑望同学开心的告诉记者“很开心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学习了藏茶的历史,还锻炼了动手能力。”随团一位家长还编起了顺口溜“户外研学活动好,摘茶能手满山跑,老师个个业务精,学生听完记忆深。学校组织有保障,各位家长来护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实践课程是课堂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研学实践的过程中多样化多渠道多方面地吸收知识,补充课本内容的不足,让学生在游览玩乐的同时兼备体验的乐趣。负责组织本次研学活动的雅安外国语实验小学王婧老师认为:“此次让小传人们感悟深蕴其间的脉脉茶香和悠悠茶文化,丰富知识,拓展能力,开阔视野,增强热爱家乡的健康情感,有助于从小树立文化自信,积极参与传承非遗文化,成为一名真正的“非遗传承小传人“。

随着研学旅行的逐步普及,雅安市依托丰富的茶叶资源本底和茶文化底蕴,先后创建蒙顶山、蒙顶山茶史博物馆等一批省市挂牌研学实践基地,开设以“寻茶蒙顶山”为主题的系列研学旅行课程,根据不同学龄组织市内外学生开展“千名学子蒙顶山采茶”“小小茶博士研学之旅”“蒙顶山‘寻茶探秘’研学之旅”等主题茶文化研学活动。今年以来,先后吸引成都、眉山等市外学校和市内雨城四小、成实外等学校规模研学活动,让茶文化与茶知识成为行走的课堂,茶研学引领茶旅产业融合。

摄影:陈春军

中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国际标准发布

记者18日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由该校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20715:2023《茶叶分类》近日发布。该国际标准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成为国际共识,这也是中国在茶叶标准国际化领域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1979年,中国茶学高等教育创始人之一、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陈椽在《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文章中正式提出六大茶类的茶叶分类方法。该类方法奠定了现代茶叶科学分类的基础,并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但未以标准的形式进行规范。

在中国GB/T30766-2014《茶叶分类》、GB/T35825-2018《茶叶化学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宛晓春团队联合来自印度、英国、德国、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31位茶叶技术专家,按照ISO标准制修订规则共同协商制定,将中国六大茶类的分类体系上升为ISO国际标准。

该项国际标准根据茶叶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将茶叶分为红茶(传统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绿茶(炒青、烘青、晒青、蒸青、碎绿茶、抹茶)、黄茶(芽型、芽叶型)、白茶(芽型、芽叶型)、青茶(乌龙茶)、黑茶(普洱熟茶、其他黑茶)六大类。同时规定了茶叶关键加工工序的名词术语,如做形、闷黄、渥堆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关键工序名词。

该项国际标准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安徽省科技厅的支持下,由安徽农业大学牵头,联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完)

来源:中新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如何辨识中国六大茶类的叶底?丨知识

鉴品上,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常会被遗漏,这就是对叶底的关注。叶底会直接告诉你茶叶的品质,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叶底主要靠视觉和触觉来判别,根据叶底的老嫩情况、均乞程度、色泽好次、整碎程度和开展与否等来评定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


  叶底也并非要泡到最后一道才能看,其实从冲泡一开始就可以关注它。那么下面我们大致来看看中国六大茶类的叶底何如?

  六大茶类之绿茶叶底


  鲜亮:色泽新鲜明亮。多见于新鲜、嫩度良好而干燥的高档绿茶。


  绿明:绿润明亮。多用于高档绿茶。


  柔软:细嫩绵软。多用于高档绿茶。


  六大茶类之红茶叶底

  鲜亮:色泽新鲜明亮。多见于新鲜嫩度良好的高档茶。


  柔软:细嫩柔软,多用于高档红茶,如一级祁红外形细嫩,叶底柔软。


  单薄:叶张瘦薄,多用于生长势欠佳的小叶种鲜叶制成的条形茶。


  叶张粗大:大而偏老的单片、对夹叶。常见于粗老茶的叶底。红匀:红茶叶底匀称,色泽红明。多见于茶叶嫩度好而制作得当的制品。


  摊张:摊开的粗老叶片,多用于低档毛茶。


  猪肝色:偏暗的红色,多见于发酵较重的中档条形红茶。

  六大茶类之白茶叶底


  对于新白茶而言,叶底的颜色是嫩绿、浅杏黄或是浅黄绿,呈现的是一种鲜活,润泽、饱满的状态。若是老茶冲泡后的叶底,那其整体的颜色就会偏向于深沉,老茶的颜色是棕褐色、黄褐色等,便是正常的白茶叶底。


  六大茶类之黄茶叶底


  黄茶的叶底以嫩黄为主,黄中带绿或黄中带白,是所有茶类中相对叶底不怎么复杂的茶叶。


  六大茶类之青茶(乌龙茶)叶底

  彤色:标准铁观音的发酵特点,绿叶红镶边


  缁色:此处发酵程度更高,转化强所形成的紫红色。


  乌金:或许是因为叶片鲜嫩,这片茶叶才泛黄。


  缃色:茶叶的脉络把叶片撑出了不同的色调,缃色似乎就在脉络处较多。


  六大茶类之黑茶叶底

  茶色:发酵程度较高的黑茶,会呈现出红色系的效果。


  秋香:会泛绿是因为发酵不均匀,但从色系来看挺美。


  琥珀:偶尔一片没被捡出的黄片,却反倒成为了颜色中的焦点。


  煤黑:发酵程度较高的叶片部位,尤其在茶汤覆盖后更深,下次记得叫它煤黑色。


  以上就是中国六大茶类的叶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鉴别茶叶的品质,但不能完全以此来作为评判的标准,因为中国六大茶类的品鉴标准是由多方面综合而成的,以单一的一方面有失偏颇。

整  理丨茶 小 小

摄 影丨西 卡(部分)

找到约3,738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