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正山小种传统工艺

找到约1,013条结果 (用时 0.04 秒)

正山小种传人讲述红茶鼻祖的“前世今生”

享誉400余年的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凭借“松烟香、桂圆味”征服了全世界。早在十七世纪初,正山小种便凭借其独特的韵味,掀起整个欧洲皇室贵族的红茶文化。

近日,正山小种第二十四代传人、金骏眉创始人之一、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江骏发走进说茶直播间,对GB/T13738.3《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带领大家探索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前世今生”。

直播中,江骏发老师详细介绍了正山小种红茶的由来、历史传播、标准制定的背景及标准内容。

红茶鼻祖的标准化之路

事实上,红茶一直是世界饮茶的主流茶类,西方市场以消费红茶为主,近年来国内红茶消费市场也逐渐兴起。

目前,大约80%的红茶出口国采用ISO-3720《红茶——定义和基本要求》。

虽然,作为所有红茶类的鼻祖,正山小种至今盛名不衰,却直到2012年才有了国家标准——GB/T13738.3《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


△资料来源:江骏发《小种红茶国家标准解读》PPT

根据小种红茶国家标准的定义,按照产地、工艺、品质的不同,小种红茶分为正山小种和烟小种两种。正山小种是指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域内的茶树鲜叶,用当地传统工艺制作,独具似桂圆干香味及松烟香的红茶产品。

也就是说,只有正山范围内的茶青原料,经过传统工艺加工而成才能成为正山小种。而小种红茶也不能都被称为正山小种。

近年来,随着正山小种热度的持续飙升,仿制者甚多。GB/T13738.3《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还对“正山小种”“烟小种”的定义、感官品质进行了规范。根据产品质量,正山小种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4个级别。

△正山小种感官品质

独一无二的工艺,曾是清朝的国家机密

早在16、17世纪,正山小种便经由桐木关传往欧洲并迅速风靡。清朝时期,正山小种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彼时,英国东印度公司为摆脱对中国茶叶的依赖,派罗伯特?福钱到中国窃取茶叶制作机密。

桐木村是“正山小种发源地”,位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至今不对游客开放。

根据国标制定的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标准,它分为初制工序和精制工序。

初制工序包括:茶青→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火→毛茶;精制工序包括:毛茶大堆→烘焙→筛分→风选→拣剔→松柴熏焙→匀堆→装箱→成品。

其中,萎凋和熏焙是正山小种独特品质形成的关键工艺。在传统制作工艺中,这两道重要的工序都在“青楼”中完成。

青楼对于正山小种传统工艺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今,桐木村的青楼只有少数遗存,GB/T13738.3《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标准的出现,对于青楼保护与利用以及正山小种传统制作工序的传承与研究,意义非凡。

同样,红茶国家标准的制定,对全国范围内红茶产品生产以及市场消费的作用,意义重大。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春节限定——正山堂非遗正山小种,经典圆罐装礼盒上市

中国茶中遗成功作为重要的非遗技艺

正山小种红茶是中国红茶发展的见证者和活化石

正山堂以传承百年的正山小种传统工艺

再现世界红茶员祖传奇真味

世界红茶之源

正山小种

正山堂·正山小种红茶

不是所有的红茶,都能叫正山小种

正山正宗经典品质

北纬27°,东经117°这里是中国首批国家公园之一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桐木

亦是正山小种发源地正山小种作为世界红茶之源只有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桐木天然森林体系内所产的茶树鲜叶为原料

用当地传统工艺制作

具有独特松烟香和桂圆干香方可称为正宗正山小种红茶

非遗技艺百年传承
自公元1568年
正山堂江氏先祖的一次妙手偶得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就此诞生
它于静谧山野走向世界
风靡于欧洲皇室
成为无数贵族争相品饮的珍饮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文化
推动中国红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发展


2017年,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离不开江氏家族的世代传承与坚守
历经四百余年发展
24代匠心传承
正山小种红茶在新时代焕发“非遗”活力正山传人始终秉持着一脉相承的红茶初心
延续传统正山小种制茶工艺
致力为世界制作最好的红茶


正山堂·正山小种红茶以
东方意境和西方典雅作为礼盒美学表达
礼盒主画面以中式扇形窗棂中再现正山堂江氏先祖始创正山小种之景以正山小种同时期传统纹理—明清青花瓷器的菊花纹作为扇窗背景填充同时绘有正山小种发源地——武夷山桐木关
“正山小种发源地”石碑
武夷山珍稀物种、国蝶——金斑喙凤蝶等元素
隐喻正山堂正统正源地位
礼盒搭配丝印金色、烫金击凸等工艺
画面层次丰富,质感极佳


探秘桐木关“青楼”,找回正山小种的松烟桂圆香

世界红茶源于中国,明朝中后期(约公元1568年),正山堂江氏先祖始创红茶,开创世界红茶之源,名正山小种,被公认为红茶鼻祖;后流传于世,方才有红茶漂洋过海而成世界统饮名茶。因红茶的兴盛,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世人生活的下午茶风尚。

全世界很多人都喝过正山小种,但知道并去过它发源地的人很少。东经117°,北纬27°,福建省武夷山最北端的桐木村桐木关,位于闽赣交界,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云雾缭绕,这里就是正山小种的唯一原产地。

这里属于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进入需要当地人带领,报备后方能通过关卡。

茶山上植被繁茂,毛竹遍布,茶树便不规则地隐藏在毛竹的下方,它们肆意生长,少人打扰,一切皆来自地孕天养。

武夷山常年潮湿多雨,地处大裂谷核心的桐木村更是如此。每年桐木人的做茶季节,也正是雨水丰沛的时节。

所以,这里的茶人更能深刻地理解“看天做茶”的含义,也更能理解为何要在青楼中用烟熏,完成正山小种传统工艺中尤为重要的两道工序:萎凋和烘干。

在桐木村,你会发现木质结构、阁楼造型、错落有致的连排房屋,或伫立在村落之中,或隐映于茶山之间,因其专用于茶青萎凋和烘干,当地人俗称为“青楼”,也是我们所说的萎凋楼。

“青楼”是用来制作正山小种红茶的初制厂房,主要用于摊晾、萎凋、烘焙和存放。“青楼”上下共有三层半,除底层外,每层有一人多高。

底层有灶膛,设有火坑和烟道,用于松木燃烧,传递热量及松烟。

一楼为烘焙间,将盛茶的圆竹筛斜插入顶部烘焙架上用于熏焙;

二楼为缓冲层,通过开关木门调节“青楼”的温度;

三楼为萎凋间,将茶青均匀摊晾在竹席上萎凋。

而且“青楼”前通常会堆放马尾松柴,因为茶叶制作过程中,不仅是焙干工序才燃烧松木,一开始就要松木加温萎凋了,因此传统工艺的正山小种红茶能品出淡淡的松烟香味。

如今,因桐木一带是武夷山国家公园,当地的马尾松无法砍伐。所以,桐木一带现在用的这些马尾松都是从外面购买运回,而且必须相关手续齐全才能购买。

萎凋时烟熏、摊晾和烘干时还要烟熏,几次反复烟熏后,松烟香才能入茶骨髓。

传统正山小种特有的烟熏味就是在这“青楼”里完成的,因而泡出来茶汤有松烟香、桂圆味,回甘清甜、润口绵长。

“青楼”作为木制阁楼式建筑,其设计和建造凝聚着祖辈们的智慧,后又吸纳了茶界专家张天福的改进建议,对“青楼”进行了改造提升。

茶叶烘焙由明火改为暗火,增设火坑和烟道,让热量通过坑道送入室内进行烘焙。该传统茶叶初制车间不仅杜绝了火灾隐患、灵活的调节萎凋及烘干,而且“青楼”独特的建筑结构能充分利用松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及松烟,这在茶厂建设史上可谓一项创举。

如今,传统烟熏的正山小种仍被老茶客喜爱,创新型的金骏眉亦广受爱茶人追寻。亦有正山堂·正山小种红茶,风味醇厚,具有独特的松烟香和桂圆干香,香气纯正高长,俘获了无数茶友的味蕾。

每到制茶季节,青楼的松烟,袅袅升起,见证着,四百五十余年来,正山茶人对传统红茶技艺的坚守和传承。

找到约984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