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怎么推销茶叶怎么说

找到约82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先生驾鹤西归去,天国增添一茶仙丨深切怀念著名茶专家曾云荣

中国著名茶人曾云荣先生于2021年4月5日凌晨一点二十五分不幸逝世,享年79岁,他一生为云南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勐海县劳动模范、西双版纳州劳动模范、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觉农勋章获得者,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他的去世,是我国茶业界一个重大损失。

在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人们经常见到一位活跃在勐海重大茶事活动中的茶界闻名、精神矍铄、年逾七旬的老茶人,他就是人称老茶树的曾云荣研究员。


曾云荣这位生于1942年9月澜沧拉枯族汉子,1961年从云南大理农校茶叶班毕业后,被分配到勐海这个“普洱茶之乡”从事茶叶科技推广、研究工作数十年。长期担任勐海县茶办主任,兼任国家级、省级茶叶协会顾问、副会长、理事等职,几十年辛勤耕耘、事茶不倦,为勐海的茶叶发展、财政增收、茶农脱贫致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后被评为云南省 “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人文科学优秀专家学者”和“西双版纳科技带头人”,200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7年被评为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获茶马奖,2013年获得了“吴觉农思想贡献奖”和吴觉农勋章。2019年8月,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茶是我的灵魂,茶汤浸透了我的每个细胞;我崇尚茶树带给人类健康的自然属性,崇尚茶叶所蕴含和折射出来的人生哲理”。这是老茶树曾云荣对茶的诠释,践行着他对茶的热爱和执着,谱写了他绚丽多彩的茶叶人生。

一、推广茶园丰产栽培技术,铸就云南第一产茶大县建功勋

1961年中秋,毕业于云南大理农校茶叶班的曾云荣,身背简单行李和茶叶书籍,只身来到勐海县农科所报到,被分配做技术员工作。为了摸清勐海县的茶叶历史、古茶山分布,茶叶品种和传统种植等情况,他利用上山下乡的机会深入古茶山调查研究,获得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并被勐海悠久的茶叶生产贸易历史和独特丰富的民族茶文化深深吸引。同时他看到由于历史和科技等原因,群众在茶树种植管理上还沿袭着刀耕火种、粗放经营,让茶树靠自然地力生长,重种轻管、重采轻养,造成茶树长势差,茶叶单位产量很低的现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要恢复茶山的生机,大面积发展茶叶,造福社会,造福茶农。首先要从发展新茶园,改造老茶园,提高茶叶产量入手。拉祜汉子说干就干,他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制定周密计划,克服重重困难,投入到茶园改造实践中。为了给勐海发展新茶园建立样板,他连续八年亲自到景真村蹲点,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属社队企业的茶山“勐遮公社景真大队茶山”,茶山面积达521亩,实施了规格化育苗和新茶园开挖种植沟新技术等,并依托景真茶山试点为全县培养了56个茶叶辅导员和大批农民技术人员,带动全县发展了74个大队茶山,6个公社茶山,共种植3.2万亩茶园,成为全县的主要茶园。78年到81年,在勐阿公社南朗河进行了茶树丰产栽培试验,经过三年时间,使茶园单产由原来的60斤增到10亩平均单产333.8~521.3斤。82年利用该技术对勐海公社景竜大队近于荒芜的164亩茶园进行改造,投产后单产由9斤提高到174.1斤,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他的努力使人们看到了勐海茶叶发展的潜力和希望, 1986年,国家农业部、外贸部给勐海下达了改造万亩低产茶园、建成出口基地的建设任务,他被任命为出口基地建设办公室主任兼技术总指挥,经过三年的努力,在该县8个乡20个村,共改造10248.8亩,超额完成了改造1万亩的任务指标,单产由原来的42斤提高到138.96斤,5年共增产2.7万担,茶农增收696.8万元,县财政增收218.9万元。


1990年,勐海县人民政府根据出口基地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制定了10万亩单产100斤的“101”基本茶园建设工程计划,他“一人设计,带领多人施工”,到2000年为止,完成了100648亩的改造,超额完成计划,全县产量达24万担,使勐海县茶叶生产登上新台阶,成为云南省第一产茶大县,这一项目被省政府评为出口创汇一等奖,为茶农增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 茶树品种繁育多样化、优化茶叶产业结构,提升科技服务质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勐海茶叶品种混杂和品质不佳的问题亟待解决。曾云荣跑省上,去州上争取项目,1992年创建了西双版纳州茶树良种场,基地面积达400亩。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思茅、临沧等地引进云抗十号、云抗十四号、长叶白毫、矮丰、云梅、云瑰等10多个国家级、省级茶树良种。定植了53亩母本园,建立了20亩苗圃,每年繁育扦插苗百万株,逐渐替换了产量和效益偏低的老化品种。为了加快全县茶叶产业发展,他组织建立了茶叶技术辅导站、茶叶技术推广站、茶叶生产示范站等示范推广机构,健全了全县茶叶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提升了全县茶叶科技服务质量和水平。他设计和组织了实施“茶樟间作”、“茶园综合技术栽培实验示范”等科研课题。培训了一批农民技术员,培养了95名职业中学茶业专业毕业生及38名茶叶辅导员,为勐海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输送了大批茶叶科技骨干和基层技术人员,使勐海茶叶的品种、品质、制茶工艺有了质的飞跃,提升了勐海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该县后期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和全国普洱茶知名品牌创建区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三、非洲植茶 播撒友谊 为国争光

中国是世界茶树的故乡,世界各国的茶树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中国,茶叶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又一重大贡献,是连接世界各国的纽带和桥梁。上世纪60年代,党和政府播撒友谊,援助非洲。1969年8月至1972年5月,曾云荣被国家农垦部选派到非洲参加中国援助马里共和国专家组,承担建设100公顷法拉果茶场任务。出征前他激动的说:“能被国家选派到非洲去帮助种茶,承担这么光荣重大的任务,能代表国家去尽一点国际主义义务,我感到非常荣幸!请党和政府放心,我一定努力工作,为中国人争光争气!”。

马里气候酷热,由于长期受殖民地统治影响,这里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在马里法拉果茶场,他主要负责茶苗繁育和协助管理20公顷生产茶园,这里本来不是茶树繁育生长最适宜区,在这里种茶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难题。马里气候条件能不能育出优良的茶苗,让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怀着为国争光的政治责任感和发展中马友谊的历史使命感,克服气候环境不适、生活习惯迥异、语言不通、交流不畅、思念家人等重重困难,积极迎接挑战,直面压力,不辞辛劳,一心一意扑在援助马里种茶这项伟大事业上。经过反复推敲设计、测算实验,他选择搭棚遮荫以降低温度,改良土壤以保持水分,采用茶枝条扦插繁殖办法累计育苗500余万株,在当地创造了历史奇迹,受到了马里政府和中国驻马大使馆经济参赞的肯定和赞扬。


在非洲的第二年,有关方面又把定植80公顷面积所需300万株茶苗的任务交给了曾云荣,他带领当地黑人员工一起从事茶苗繁育工作,在实践中他言传身教、手把手传授当地员工技术和要领,不但如期超额完成了300万株茶苗的繁育任务,而且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为当地茶树栽培种植储备了人才。19 71年,非洲遭遇大旱,流进马里锡卡索的东法拉果和西法拉果两条河的水流量锐减,马里恶劣的沙漠气候立刻加剧,严重影响着已经移栽成活茶苗的生长,出现了成片的枯萎濒临死亡,眼看着自己和马里兄弟一年多的辛劳将被无情的恶劣气候所摧毁,曾云荣感到心如刀绞一样难过,他寝食难安,焦躁万分,个人荣辱事小,祖国和人民的荣辱事大,不行!他骨子里拉祜族那种坚韧刚毅、不服输的个性迸发了,他决定用自己的智慧与恶劣气候搏一搏!他急匆匆到河边去勘察,查看河水流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河里一小股水流,使他产生了智慧的亮光,他决定堵坝蓄水,引水灌溉茶苗。他立即带领当地兄弟砍伐木料、下水堵坝,把河水积存起来导引到茶园,久旱的茶苗得到了水的滋润,渐渐地复活,并重现了勃勃的生机。

曾云荣在非洲种茶的故事,充满着辛勤智慧和传奇,也是他人生最光彩的一笔。中国专家的身体力行、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作风,令受援国的官员专家和民众刮目相看,深为敬佩。我国驻马里大使馆经济参赞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不久他积劳成疾,祖国和人民关心他的健康,决定让他提前离开非洲回国治疗。当听到他要回国的消息,那些与他一起共同为茶叶事业流血汗的马里朋友,不约而同聚集在一起,依依不舍地欢送这位为他们繁育茶苗、教他们茶叶科技的中国专家,至今当地人还在传颂着中国专家教他们种茶的故事。这是令他永远难以忘却的一段异域情怀,他的工作得到受援国肯定,为祖国和人民争光添彩。

四、替代种植,以茶代罂驱毒魔

毒品是全人类社会公敌,禁毒斗争是世界人民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少仁人志士为之付出了可贵生命,毒品一日不除,世界难得安宁。为此,联合国制定了帮助毒品产地实施替代种植,发展当地经济,驱除毒魔的战略。


一提到“金三角”,让人不由自主想到毒品,它成为了毒品、毒源和罪恶的代名词。1992年受缅甸禅帮东部第四特区政府的邀请,曾云荣一行到离勐海县边境不远的缅甸边境地区进行考察,寻找以农业种植替代罂粟的办法,看到一片片美丽妖娆的罂粟花,他们的心里都沉甸甸的。深知毒品危害的曾云荣住在色勒县政府铁皮瓦房招待所里彻夜难眠。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地把用种植茶叶来替代罂粟的设想提了出来,他认为缅甸的色勒、大勐养、帮角等地适宜种茶。考察完毕,勐海县与禅帮东部第四特区政府签订了《合作建设百亩茶园协议书》,协议规定:由勐海县出专家、技术、种籽、工具等,帮助缅甸东部禅帮第四特区种植建设茶园100亩,产量指标每亩达到100斤,3年投产。协议签订后,曾云荣奉命率领茶叶科技工作者,带着茶树种籽出境,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出国种茶之旅。


在缅甸色勒山区的一片罂粟地,他和他的同伴在那里安营扎寨,带领当地“烟民”开垦种植示范茶园。为了验证茶叶替代罂粟种植在色勒地区的可行性,他们根据不同地形、土壤、气候特征,分别在勐养种了3亩,帮角种21.6亩,色勒种近100亩,并对三个试点茶园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规划,制定了技术规程。茶苗种下后,曾云荣安排技术人员负责茶园和茶树幼苗的日常管理,自己每隔一两个月都要到境外去看一次,亲自到三个试验点细心的查看茶苗的生长情况,与缅方人员会晤交流,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中国工作组的辛勤工作及缅方的积极配合,小茶树一天比一天长高长大,不满三年就成园了。1996年投入开采,按照当时茶叶价测算,1亩茶叶鲜叶收入达到700元,比种植一年生的罂粟经济收益要高出许多,项目取得成功,“烟民”转为“茶农”,再不想种那害人、被诅咒的“罂粟”了。中缅双方认为:茶园建设过程中,密切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此后这种替代种植方式被广泛推广到西双版纳州与周边国家传统毒源区的各类农业技术合作中,出现了“水稻替代”、“甘蔗替代”等模式,被联合国和中国政府定为“中国云南勐海禁毒模式”,为人类社会最终驱除毒魔奠定了基础。

五、资源普查立新功,言传身教育后人

澜沧江中下游是茶树的源产地中心地带,这里曾经生长着闻名世界的野生茶树王和栽培型茶王树,它们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化石和悠久产茶历史的见证,勐海是当之无愧的茶的老家,历经千年,一直在中国茶史、世界茶史上默默的书写着厚重的民族茶文化传奇。


为加强古茶树保护利用,1991年曾云荣被勐海县任命为古茶树保护委员会主任,具体负责实施对古茶树的保护工作,为古茶树保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古茶树保护利用开发,造福茶区各族群众。2002年6月,在州茶业协会与他的积极协调下,西双版纳州政府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云南省茶业协会在景洪联合成功举办了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180多名茶界专家学者出席,为中国普洱茶产业的复兴起到了“正名”和极大推动作用。


为了挖掘西双版纳州资源优势,做强做大普洱茶产业。2004年3月至7月,西双版纳率先组织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州古茶园古茶树资源普查工作,他作为该项工作的领导小组成员兼任勐腊普查组组长,他虽然年逾六旬,但带领年轻组员一起翻山涉水考察、征集古茶树资源,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他与人合作编写出版了《历览西双版纳古茶山》一书,成为人们了解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茶叶发展史和茶文化的工具性书籍,同年该项目被评定为西双版纳州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10月,年逾古稀的他依然被西双版纳州古茶树资源普查保护领导小组聘请为专家顾问,他走进古茶园、见到古茶树似乎变年轻了,高山陡坡均被他踩在脚下,雄姿勃发,精神抖擞。


曾云荣常常回忆起自己为茶叶事业奋斗走过的历程,有苦有乐,有悲有喜,然而他想得更多的是把一生积累的茶叶科技知识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多年来他不仅积极实践,他还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书写下来,供茶叶科技工作者参考学习,先后在《云南茶叶》、《普洱茶论文专辑》等书刊上发表了《澜沧江茶山论古今》、《缅甸掸邦东部的春天》、《发展茶樟间作园,振兴勐海茶业》、《浅析勐海的茶叶生产发展》、《建立南糯山万亩茶场的初步设想》、《勐海县茶园生产栽培试验示范》、《勐海茶叶四十年》和《普洱茶的功效作用》等。2003年前后,他先后创建了茶樟间作示范基地和曾氏老茶树茶厂,在他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下,一大批年轻科技人员迅速成长起来,有的已经成为省厅领导,有的已经成为茶叶产业发展带头人和高级专家,儿子、儿媳在他的影响下也加入了茶叶行业,并成为行业专家和科技骨干。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在勐海县从事茶叶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的100余名茶叶专业人员获得了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技术职称,大大增强了各茶企技术骨干的信心,提高了大家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使普洱茶加工工艺不断得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勐海普洱茶在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勐海茶叶产业得到了发展,据统计,截至2020年,勐海县共有茶园总面积90.7万亩,干毛茶总产量 3.17万吨,精制茶产量1.58万吨,综合产值超百亿元,使勐海成为名副其实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和全国普洱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08年,在勐海茶办岗位上奋斗了近半世纪的曾云荣光荣退休了,但这匹立志终生为普洱茶事业而奋斗的老马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市场经济发展给普洱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他更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茶叶的文化交流、科普宣传及品牌推介上来,把自己的生活和茶叶紧紧联系在一起,一刻也不能分离。


随着科技和检测手段的发展,优质、生态普洱茶的保健功效越来越被世人所接受、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在追崇着普洱茶,普洱茶蕴育着无限商机,有些有战略眼光的商家和爱茶人士接踵而至来到云南考察,寻求发展机遇。勐海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丰富的茶树资源吸引了行家眼球,纷纷组团来这里考察,他们到勐海首先想到的是拜访老茶树曾云荣,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指点和建议。对来访者,曾云荣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热情接待他们,对他们的问题一一作答,从他谦和的态度和淳朴的话语中,人们悟出了普洱茶的真谛,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一些到访者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当场拜他为师。


2007年在广东从事茶叶生产经营近40年的老茶人陈升河率领自己的团队到云南各主产茶区考察,最后听取老茶树曾云荣的建议,决定扎根勐海发展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在勐海建立了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2008年曾云荣和著名茶企陈升茶厂的陈升河董事长、时任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会长彭哲、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汪云刚研究员联手发起成立了老班章茶研究会,以一个村茶叶成立研究会的,这在全世界是一个创举,聚集了全国茶叶界知名专家和茶叶爱好者,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一下声名远播,稳坐勐海数千家茶叶企业第二交椅,年销售额达数亿元,茶厂基地老班章村茶农收入从2010年户均收入20万元,到2014年人均收入达20万元,成为全国少有的以茶扬名的古茶村,在陈升茶业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老班章村容村貌发生面目一新的改变,户户建起了小洋楼,人人买起了小汽车。几年来,作为专职副会长的曾云荣带领他的专家团队深入老班章开展生境调查和品质形成机制研究,指导当地茶农对老茶树进行科学管理,努力维护老班章这个普洱茶品牌和普洱茶标杆,持久造福当地茶农群众。如今,勐海各个古茶村争相要求与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与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合作,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才有希望。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初制加工基地建到哪里,那里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弘扬民族茶文化,助推勐海茶产业发展,老茶树曾云荣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参加勐海茶叶茶文化协会活动。几年来他热心于茶叶协会工作,不顾自己年高多病,有时在医院输液,他刚拔掉吊针就走进茶山为茶农授课,普及茶叶知识和茶文化,在勐海的西定、苏湖、南糯山、勐宋、勐满及澜沧的景迈等古茶山多次留下他活跃的足迹,中国国际普洱茶节、勐海茶王节、茶叶品鉴会等重大茶事活动留下他矫健的身影。同时,他深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撰写了珍贵史料“勐海茶叶百年”和“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等,还把多年来从事茶叶推广研究的经历经验整理发表在相关报刊杂志上,被广大读者广为传颂和学习。2015年他被中国茶叶学会评为“全国学会工作积极分子”。


围绕云南省打造千亿元茶产业,让云茶走向世界的宏伟目标。老茶树曾云荣老当益壮不仅到广东、北京、上海及省内茶叶展销会宣传茶文化、推销茶品牌,还亲自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宣传、推广普洱茶文化,提高普洱茶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影响力、知名度,促进云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老茶树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19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曾云荣获得这一至高荣誉。纪念章使用铜胎镀金材质,通径为50毫米,主要元素为五星、“70”飘带、团锦结、如意祥云和光芒,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核心部分为五星,代表国家荣誉。


老茶树曾云荣是茶叶界的旗帜和标杆,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楷模!我们永远怀念他!


以上内容转至勐海县茶业协会。


2020年10月22日,我们在考察南糯山之际,到勐海县城曾云荣家中,现场采访了曾老师,当时曾老师身体状况就不是很好,身体虚弱,腿脚不灵便,还一直在咳嗽。在我们表明来意之后,曾老师仍是强打精神,非常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专访,我们感动之余,内疚万分。




 今天惊闻曾老师噩耗,不胜悲恸和惋惜,刚刚还在收听采访他的录音,呜呼!音容尚留,斯人已去!从此人间少了一位专家,天国多了一位茶仙。相信有茶相伴,天国不会寂寞,惟愿曾云荣老师一路走好!


以下是我们采访曾云荣老师的部分内容:

作者:曾老师,您好,很荣幸来采访您,我们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是,南糯山的“南糯”是什么意思?

曾云荣:傣语中,“南”是水的意思,“糯”是竹笋的意思。之所以叫南糯山就是因为以前的哈尼人用山上产的竹笋招待傣王,傣王吃过后很满意,就用它来命名了。


作者:那棵800多年的茶树王,是您们最先发现的吗?

曾云荣:你说的是半坡老寨的开才家认养的2号树吧,是我们发现的,当时邹家驹、黄炳生一些专家还来鉴证,就住在山上,还搭了帐篷,记得他们还和寨子里的哈尼人一起唱歌跳舞。因为路比较难走,从寨子里到茶树王那里要1公里多,路宽也就1公尺左右,当时他们提出来要修路,我说不能修,如果小车、摩托车和拖拉机都进去,生态就完全被破坏了!


作者:那么1号树又是哪一棵?它的树龄又是怎样鉴定的呢?

曾云荣:1号树呢,就是沙归捌玛茶厂上去的那棵,也就是1995年死掉的那棵,这棵树的树龄争议很大。因为1953年专家们最先发现这棵1号树的时候,旁边还有一棵大茶树,就砍了一棵,经过数年轮测算出它的树龄为800年以上,再根据哈尼人父子连名制推算,按第一代栽种这棵茶树沙归,平均每一代按20岁估算,到当时正好是55代,作出1号树的树龄也在“800年以上”的结论。


作者:曾老师当了30多年的茶办主任,请您介绍一下勐海的茶资源。

曾云荣:我是1974年开始当的茶办主任,一直到2008年,干了33年的茶办主任。根据2008年的统计,勐海的茶资源共有24万多亩,现在已经有87.6万亩了。从1957年云南省茶叶工作会议在西双版纳召开,根据当时勐海茶科所的老所长蒋铨和勐海茶厂的厂长唐庆阳普查的古茶树资源,按每亩240株的密度统计,勐海的古茶园面积共有8.8万多亩,这个数据一直沿了好长时间。现在统计测量的勐海古茶园,共有4.8万亩。实际上不止这个数,在打洛曼夕到勐板这片,茶园跨度有几十公里,我估计至少也有1万亩。


作者:南糯山1号茶树王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曾云荣:天灾人祸,可以说是和人有关,虽然年老体衰是自然规律,但是我们为了延续它的生命,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用了水泥,在树下铺了水泥造成,可以说是好心办了坏事啊!千家寨那棵2700年的茶树王,也有这种情况,人们为了观赏方便,把它围起来,还修建了石埂和石碑。当年为了保护这棵树让我发言,我就讲了南糯山1号茶树王的教训,说人为使用了水泥保护不当,才让它过早死去。为这个事云南省茶叶协会的邹家驹还发了文,质疑台湾茶商建亭立碑伤害了茶树,结果人家还和他打了官司。


作者:南糯山上以前有没有茶马古道?

曾云荣:有的,在从多依寨到丫口老寨,往景洪嘎洒方向,这条古道现在还可以走,它的历史很久了,可以说和南糯山得名的时期相同,因为当年傣王命名南糯山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茶马古道。

从丫口老寨出发,有3个条路线:

一条是走嘎洒到景洪再到普洱。

一条是从南拉、小乎拉到佛海,从佛海又分2条,1条经糯扎渡往勐往方向到普洱。1条从打洛到景栋到缅甸仰光,从仰光一边前往印度的加尔各答到尼泊尔最后到西藏;一边到香港和东南亚国家。

一条是从格朗和、帕沙、勐混到打洛。

作者:南糯山以前的南糯白毫为什么那么出名?用的是什么工艺?

曾云荣:关键是原料,做好的用捌玛的原料,采摘的时候必须用一芽一叶的半开叶,现在说南糯白毫是烘青绿茶,实际上还是用炒锅干燥的,应该属于炒青绿茶。


作者:南糯白毫是用机器做的还是手工做?

曾云荣:手工的,84年的时候我们用云南茶拿去评奖,因为是云南大叶种,苦涩味重都没有中奖,只有勐宋那卡的竹筒茶,因为形状独特,被评了一个造型奖。

作者:南糯山以前做的红茶是红碎茶还是红条茶?

曾云荣:红条茶。


作者:勐海这里有很多河流,有几条是从南糯山留下来的,由于这些河里的沙子闪闪发光,勐海的地下水也有这种情况,有人称之为白沙水,经过这种白沙水发酵的熟茶,滋味特别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曾云荣:这应该和勐海的地理特点有关,我怀疑南糯山上有矿石,才会形成这种白沙水,南糯山比较大的河就是流经多依寨、半坡老寨和石头寨那条河了,现在叫南糯河。

采访团队:今逸堂、企业外脑、新茶媒、勐海县茶业协会

记录、文字整理:刀哥

图:王磊

资料提供:勐海今逸堂茶业有限公司

更多好文及茶文化知识,请关注新茶媒,关注刀哥说茶



关于乌龙茶发源地的几点思考

乌龙茶发源于福建无可置疑,但具体发源于闽南安溪还是闽北崇安(今武夷山市),尚有争议。福建省安溪县农业农村局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蔡建明,安溪中国茶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国家一级评茶师吴小猛,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办公室主任陈志明共同完成了《关于乌龙茶发源地的几点思考》一文,从大量的、权威的文献资料出发,结合茶叶传统命名方法的逻辑考证、早期实地走访调查报告、民间传说等为辅助,就厘清乌龙茶发源地问题展开探讨。

当今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同乌龙茶发源于福建,而具体发源于何地?是闽南安溪,还是闽北崇安(今武夷山市)或是闽南漳州?尚有争议。针对乌龙茶起源问题,进行以下思考:

武夷山发源说及其佐证史料的考辩

武夷山发源说主要出现于解放后,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相关著述渐多,一度几乎盖过闽南安溪说,此说的佐证材料几乎都是阮旻锡的《武夷茶歌》、《安溪茶歌》和陆廷灿《续茶经》里引用王草堂《茶说》里的相关记述。反观著名茶叶专家在谈起乌龙茶发源时则审慎得多,并不妄下结论。

下面,来认真考究支撑闽北武夷山说重要佐证材料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严密性。

目前,持乌龙茶起源于闽北的人士,其主要依据是对阮旻锡《武夷茶歌》、《安溪茶歌》和王草堂《茶说》、陆廷灿《续茶经》的解读而后引而为据。但仔细研读这些史料,都没有提及乌龙茶制作技艺的起源问题。

阮旻锡《武夷茶歌》与《安溪茶歌》的

文意解读

阮旻锡(1627—1712),字畴生,僧名释超全。福建厦门同安人。阮旻锡师从工部尚书曾樱,与之共患难。顺治五年(1649),清军攻袭厦门,曾樱战败,殉节自尽,阮旻锡冒险为其收尸。顺治十二年(1655),郑成功在厦门设储贤馆,阮旻锡为其幕僚之一。其后阮料抗清无望遂弃家行邀,奔走四方,留滞燕云二十余载。甲戌年(1694),阮慕茶名至武夷山,入武夷山天心禅寺为僧,与闽南籍僧人在寺庙研习茶艺,品茗论道,以茶论佛,以茶说经。阮旻锡大致在1694—1703年期间写下《武夷茶歌》,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厦门写下《武夷茶歌》的姐妹篇《安溪茶歌》。

《武夷茶歌》:建州团茶始丁谓,贡小龙团君谟制。元丰敕献密云龙,品比小团更为贵。无人特设御茶园,山民终岁修贡事。明兴茶贡永革除,玉食岂为遐方累。相传老人初献茶,死为山神享庙祀。景泰年间茶久荒,喊山岁犹供祭费。输官茶购自他山,郭公青螺除其弊。嗣后岩茶亦渐生,山中借此少为利。往年荐新苦黄冠,遍采春芽三日内。搜尺深山栗粒空,官令禁绝民蒙惠。种茶辛苦甚种田,耘锄采抽与烘焙。谷雨届其处处忙,两旬昼夜眠餐废。道人山客资为粮,春作秋成如望岁。凡茶之产准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平洲浅渚土膏轻,幽谷高崖烟雨腻。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岩阿宋树无多丛,雀舌吐红霜叶醉。终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积雨山楼苦昼间,一宵茶话留千载。重烹山茗沃枯肠,雨声杂沓松涛沸。

《安溪茶歌》: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阴长湿生丛茶。居人清明采嫩叶,为价甚贱供万家。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真伪混杂人聩聩,世道如此良可嗟。吾哀肺病日增加,蔗浆茗饮当餐霞。仙山道人久不至,井坑香涧路途赊。江天极目浮云遮,且向闲庭扫落花。朝夕几焙茗香迷,无暇为君辨正邪。

《武夷茶歌》讲述了武夷茶区茶的发展历程、采摘、制作、品类以及武夷山特有的祭祀、喊山习俗等文化信息。但并没有提到乌龙茶制作工艺的起源问题。

《安溪茶歌》的文意是:安溪适宜种茶,这里的居民于每年清明时节采摘茶叶,廉价卖给普通百姓;近来在武夷山做出了紫毫、白毫两种茶;外国的商船年年前来买茶,价格却全由牙行定价。武夷茶在西洋畅销,安溪茶模仿武夷茶;此时作者的肺病加剧,无法分辨真假!这只是当时的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在如今的茶叶市场上也是比比皆是的!),只能说明武夷茶在西洋市场的欢迎程度,并不能说明乌龙茶起源于闽北。而且,茶歌中所描述的茶叶“紫毫”和“白毫”是两种红茶而不是乌龙茶。

著名茶学家、茶教育家、茶史学家陈椽在《新中国茶业科学论》中指出:青茶(作者注:青茶即乌龙茶)起源于安溪,茶农逃乱,先到沙县而到武夷山。青茶制法也传到武夷山。安溪茶农到武夷定居后,仿效小种红茶先炒后揉的制法,改进安溪青茶制法,提高香气,品质大大提高,销路很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安溪青茶仿武夷岩茶样,这是很自然的,也是改进制茶技术的一般规律,不足为奇。并不是武夷岩茶先于安溪青茶。

由此可见,阮旻锡的两首茶歌只是对武夷和安溪两地茶的采制、品类、技术改进、销售等的描述,而与乌龙茶的创制发源无关。仅仅以《安溪茶歌》中“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来作为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而后传入安溪,是解释不通的。

《茶说》与《续茶经》的文意解读

陆廷灿《续茶经》(成书于1734年)中引用王草堂《茶说》(清康熙、雍正年间)的记载。王草堂《茶说》载:“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渐薄,且带苦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为秋露,香更浓,味亦佳。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之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越发即炒,过或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气也,汰之以存其精力。乃盛于篓而鬻于市”。

陈椽指出:《茶说》论述制焙方法很详细,不是乌龙茶的焙制方法,而是小种红茶的制法。从阳羡岕片和松萝、龙井的绿茶制法发展到小种红茶的制法。“过红锅”的技术,没有掌握好,半青半红正是表明红茶的花青严重。武夷岩茶制法是摇青,边红中青,旧称三红七绿。小种红茶制法的特点,是经过晒青(雨天烘青),过红锅后初焙,摊放拣梗,再焙。


△余泽岚2016年10月摄于武夷山星村镇九曲码头

显而易见,陆廷灿《续茶经》引用王草堂《茶说》的有关记载,只是记述了小种红茶(而不是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并没有提及起源一说。如今的引用者以此为据说明乌龙茶发源于闽北武夷山,但也都忽略了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茶说》只是对茶叶制作工艺的总结性记述,并非是对茶类起源的记述,这是不足以得出乌龙茶起源于闽北的论断的。

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的民间传说

据西安瓦库2014年7月22日《瓦库茶事·乌龙茶的起源与影响》一文中记载:关于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形成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清朝年间,有一队官兵经过武夷山,当时正值采制季节,厂主及工人们仓惶躲避,士兵们就睡于茶青之上。官兵走后,厂主见茶青已变软,部分边缘发红,痛心不已。无奈之下,将其炒、揉、焙,结果意想不到其茶不但香高、味厚,而且比之松罗茶更无苦涩。笔者认为,士兵们在茶青上睡觉时压迫、滚动,这种无意识的简单“做青”,却起到了部分发酵的效果,真是“歪打正着”。厂主、茶师们喜出望外,逐渐揣摩而为之,终于摸索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这当然是初级阶段的乌龙茶。有人将此引证为红茶起源,笔者认为欠妥。因为红茶主要在揉捻后发酵,而乌龙茶是在炒揉之前发酵,士兵不可能睡在粘乎乎的红茶茶胚上。这种偶然的巧合是有它的前因的。

△说茶编辑2020年4月在武夷山拍摄

但在武夷山地区广为流传的这则民间传说,更多人讲的却是红茶起源的传说。由福建农林大学等编写的《丝路闽茶香——东方树叶的世界之旅》一书中指出:传说,它的诞生纯粹是源于一个美丽的错误。武夷山民把它从茶树上采下,原本是要做成绿茶的,可是因故没有及时付制,芽叶全都发热变红,“变质”了!这可愁煞了山民们,无奈只好将错就错,并砍来松柴熏焙。这些“变质”的青叶做成茶后,乌黑的茶色看起来不甚美观,甚至还有些丑陋,与鲜翠的绿茶不可同日而语,但它却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松香,而且尝起来隐约间有类似于桂圆汤的味道,这便是世界上第一泡红茶——正山小种。小种红茶在桐木关问世后,最先是葡萄牙人发现了它的美,然后又于1610年被荷兰人最先把它装进了商船输往欧洲,武夷红茶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自1684年清政府首度解除海禁以来,武夷茶几乎已经传遍了欧洲。到了1689年,英国商船首次停靠厦门港,直接收购武夷红茶运回国。

乌龙茶闽北发源说的人士为了说明乌龙茶起源于武夷山也有民间的传说,却把众所皆知的红茶发源的民间传说套用在乌龙茶上,这也是说不过去的。

武夷茶不同于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姚月明论文集》中“武夷岩茶之崛起”讲到: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只能称“武夷茶”,而不能称“武夷岩茶”,因两者有根本区别,前者应解释为武夷之茶,包括蒸青团饼茶、炒青散茶以及小种红茶、龙须茶、莲心等诸茶;后者是专指乌龙茶(青茶)类,即生产加工在武夷的半发酵茶。

综上所述,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或者是所谓的民间传说,都无法说明乌龙茶起源于闽北武夷山的。

漳州发源说的质疑

经查,极少数认为乌龙茶发源于漳州的人士的观点,其依据也是对阮旻锡《武夷茶歌》和《安溪茶歌》进行解读而得出的结论。漳州市芗城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陈侨森在《乌龙茶工艺源于漳州》一文中主要是对《武夷茶歌》中“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安溪茶歌》中“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进行解读分析,认为:按两首茶歌和有关资料分析,明末清初,漳州茶叶商在武夷经营茶业,使漳州的乌龙茶制作工艺传入武夷。安溪的乌龙茶制作技术则是学习武夷,故说乌龙茶的半发酵制法源自漳州。不过那时不是叫乌龙茶,漳州茶商标名“漳芽、漳片”。当然乌龙茶工艺的“发明”不是偶然,而是漳州人讲究品茶、精心研制,逐渐改进的结果。由此得出乌龙茶工艺源于漳州,太过于武断和牵强,也许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吧!


△说茶编辑2019年8月在漳州诏安拍摄

论安溪发源说

相较于闽北武夷山或闽南漳州起源说,乌龙茶发源于闽南安溪的可能性更大,且有着权威、翔实的史料可以佐证。对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文献资料

关于乌龙茶的起源问题,实际上从解放前后以及多年来大量的文献资料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佐证。下面以目前能够查询到的有关乌龙茶发源地记载的文献出版时间为序进行阐述:

《建瓯县志》(民国18年出版)记载:“乌龙茶叶厚而色浓,味重而远,凡高旷之地,种植皆宜,其种传自泉州安溪县”。福建省政府建设厅编印的《福建建设报告》(民国25年5月出版)记载:“第三节茶之命名法及其由来”“甲,依制造命名者有,一,乌龙茶——乌龙茶始于安溪。清光绪初各县工夫茶就衰,逐渐发明一种非红非绿之半发酵茶,因其来自乌龙树,故曰乌龙茶。”《崇安县新志》(民国29年出版)记载:“至于乌龙、水仙虽亦出于本山,然近代始由建瓯移植,非原种也。”“乌龙茶产于安溪,清代由詹姓者移植建瓯。”福建省政府统计处民国30年出版发行的《福建之茶》(上册)记载:“可见当时茶叶贸易之盛,及影响于福建之民生者。其时闽南之茶叶,亦臻极盛,乌龙茶之发源地安溪,以铁观音驰誉海外。”“闽北青茶中尚有乌龙一种,相传百余年前,有安溪人姓苏名龙者,移植安溪茶种于建宁府,繁殖甚广。及其死后乃名曰乌龙。其产量在青茶类中为最多,产地亦最广,即在茶叶市场亦极有名。海内外皆用乌龙茶,以分别红茶与绿茶间之半发酵茶。沙县昔亦产乌龙,近已绝迹。崇安之乌龙于清道光年间由安溪人詹金圃先移建瓯而再移往者。”1956年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茶业传习所印刷发行的《乌龙茶及包种茶制造学》指出:“清嘉庆三年(1798年),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把乌龙茶制作技术加以改进,创制出台湾包种茶,并在台北县茶区大力倡导和传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制茶学》指出:“青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朝世宗胤禛雍正三年至十三年(公元1725年至1735年)创制发明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张天福教授主编的《福建乌龙茶》所表明的观点:“闽南安溪在历史上选育和繁殖了不少适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并在制作技术上精益求精,虽然缺乏较早的有关历史文献,但亦不能就此认为安溪与乌龙茶的创制无缘。”“武夷岩茶卓著的声誉,除了优越的品种和自然环境因素之外,能工巧匠的精工细作是重要的因素。历史上,武夷茶工大多来自江西上饶,其中做青师傅多为闽南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指出:“闽南是乌龙茶的发源地,由此传向闽北、广东和台湾。产于福建南部的乌龙茶,最著名、品质最好的是安溪的铁观音”陈椽在《武夷茶三起三落——武夷茶起源考证》一文中指出:“历史上记载的武夷茶都不是指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青茶的发展。武夷岩茶的创制,是从闽南安溪居民先逃至沙县而后逃来武夷山定居,所以沙县很早也生产青茶而改进的。武夷山居民至今是安溪人,亦是制岩茶的高手。武夷岩茶的采制者都是逃难的安溪人的后代。”“武夷岩茶茶工,除定居的安溪人,大部均为逃难到江西的闽南人,于春茶前由上饶、河口一带来山,茶季终了,除留少数为长工外,余均清算工资返回江西,现在还是这样。”“抚今追昔,安溪难民在困苦的生活中,振奋精神,发挥无穷的智慧,发明武夷岩茶的巧妙制法,流传后世,留下了千古不灭的功绩。”“安溪难民来武夷山后,在闽南青茶制法和闽北青茶制法的基础上结合武夷山小种红茶制法,创制发明武夷岩茶的高超的制茶技术。如安溪铁观音午后晒青,改为早上晒青,两晒两晾是小种红茶的复式萎凋,控制萎凋程度。安溪大笳蒌摇青改为水筛筛摇制法。控制所谓“发酵”程度,制成三红七绿的非红非绿的高超品质。双炒双揉改进红茶过红锅炒揉不匀,半红半青的花青。”

“考古学家、厦门大学教授庄为玑在《安溪县的发展历史》一文中说:安溪到了宋朝的时候,已有很大的发展,潘田的铁矿和仙苑的乌龙种,就在这个时候生产的。庄为玑教授把潘田的铁矿和仙苑茶联系在一起,可见仙苑的茶叶在宋初的发展已非一般。而制作茶叶手工业出现,则表明安溪茶叶的发展在宋初已具产业的雏形。”陈椽在《茶业通史》中指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1735年)创制的青茶首先传入闽北,然后传入台湾。”武夷学院教授李远华主编的《第一次品乌龙茶就上手》的“导论”中指出:“福建安溪在清朝接连发生了几件震撼中外茶界的重大事件,如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发明和定型、名茶铁观音的发现、茶树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的发明、乌龙茶制作技术和铁观音茶苗传入台湾等。”中国茶叶学会编著的《茶知识108问——今天您喝茶了吗?》一书中的第14问“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有乌龙茶?”答:“乌龙茶,又称青茶。乌龙茶创制于1725年前后(清雍正年间),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广东和台湾。”


△说茶编辑2019年4月在安溪拍摄

关于闽南、闽北之乌龙茶制法孰先孰后的问题,2022年8月出版发行并获得业界广泛好评的《近代以来中国茶叶研究及图鉴》的作者郭红军、郭楚嘉,通过查阅大量的史实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比对,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乌龙”这二个字,既是茶树品种名,又曾作为品质上佳的红茶花色之一外销,是众多外销茶“字号”中的一员,如今还是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

乌龙茶制法之演变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初创时期——18世纪初,闽南地区安溪及邻近各县茶农,可能是基于耐冲泡等方面因素考量,从当地名为“乌龙”的茶树上采摘较为成熟的叶片制得一种青茶(或于每年春天红绿茶采制工作完成后),即以“乌龙”命名;最初主要为自用,后因经济实惠,受到老百姓普遍欢迎,渐渐成为本地市场商品之一。

演变时期——嗣后这种饮用乌龙茶的习惯及其制法随着当地人口迁徙等原因,向东传播至我国宜茶地区之台湾文山、淡水等地,发展出与闽南制法相同而制作上佳的“台湾乌龙茶”;向北则流传至邻近福州口岸之沙县、武夷一带,制法逐渐改良,清咸同年间并出产乌龙品质更为优良之“红边茶”,亦为现今武夷岩茶制法之雏形,“奇种”等花色得于光绪年间推销粤沪等地。

定型时期——20世纪初,清政府力图商业之振兴,措施频举,我国与南洋一带之华侨联系日益密切,商务渐趋发达。华侨多为闽粤人士,于是厦门乌龙茶绝处逢生,乃积极拓展侨销市场,运销香港、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复以制作更臻完善、品质堪称优异之武夷岩茶,满足上层人士所需。嗣后闽省又相继有茶务讲习所之成立、制茶机器之推广、茶业改良场之设置、茶叶出口之检验、茶树更新之运动等等,闽省青茶遂为民国时期侨销华茶之翘楚,而其制法在通过长期的生产和市场检验后最终得以确立。

武夷山实地调查访谈和游客的游记

武夷山实地调查访谈

1982年,承担省科委科技情报研究所编写《福建土特产》之《安溪乌龙茶》篇。为调查了解安溪乌龙茶史,笔者(作者注:谢志群)与安溪县科委副主任谢德保同志前往省图书馆、崇安县、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公社等地历经10多天进行调查、探访。

6月9日往崇安县茶叶局调查,谈到乌龙茶的制造史,当时崇安茶叶界的干部就有两种观点,有的认为武夷山的乌龙茶制作方法是从安溪传过来的;有的认为安溪乌龙茶制作方法是从武夷山传去的。后来他们介绍到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公社进一步调查。据他们说,崇安乌龙茶制作多集中在武夷山区域内。

到了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公社查阅了一些资料,又介绍到天心大队,说武夷山区域的乌龙茶产地集中在天心大队。到了天心大队,大队程书记介绍了一个情况,说天心大队制作乌龙茶技术掌握在天心一陈姓家族手里。

拜访了陈书省老茶师。到了陈家,见到陈茶师是一位稳重、经过沧桑的人,康健、个子高高,70多岁。他边泡茶边问:你们是哪里的?调研团队说:我们是安溪的。这一下陈茶师高兴了起来表示自己也是安溪祖的。可巧了,找到老乡了,话投机多了。调研团队就问:您们是安溪哪里的?他说:是安溪(蓬莱)彭格的。调研团队问:怎么到武夷山来了?他说,早前祖上陈姓两兄弟从彭格跑到江西上饶落户,后代又从上饶迁居到武夷山来做茶。调研团队又问:出来多久了?他说,从安溪搬往上饶已有十三、十四代左右,大约有300多年。调研团队问,有没有回安溪过。他说:很早前祭祖、续族谱时有回过安溪。

闲谈了一会儿,话题回到乌龙茶制作技术上。调研团队表示,被一路介绍过来,听说武夷山制作乌龙茶的技术掌握在天心大队陈姓家族手里,这是怎么回事?他说:确实是这样。调研团队又问:其他人家为什么不懂呢?他说:家族有很严的保密传统。我们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乌龙茶的制作技术只传子、传媳、不传女。调研团队很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他说:如果传女,出嫁了,会把技术外传。调研团队又冒昧地问:那万一儿子身故了,儿媳妇不是也要再嫁出去吗?陈茶师说:祖上族规如果丧夫只允许儿媳妇招赘进来,不能让儿媳妇再嫁出去,以防制茶技术外传。所以长久以来,世世代代相传制茶技术都没有外传。

一路调查,武夷山掌握乌龙茶制作核心技术的竟是移居到武夷山的安溪人(祖籍),而且此技术传男不传女。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情节。

福州游客的游记——武夷山上的安溪小村

清初,安溪曾有许多制茶高手被武夷山聘为制茶师傅,传授乌龙茶制作技术,其中不少人就在武夷山定居下来。现在武夷山的天心洞、水帘洞等产茶区一带操闽南话的安溪籍村民上千人。多年前,旅居福州的陈民先生到武夷山旅游,在游览大王峰后,过幔亭,经三姑,欲睹鹰嘴岩风采,于马头岩下一个小村落的路边农舍里喝茶时,意外地遇到了一位操闽南话口音的老阿婆,为此特撰《武夷山上的安溪小村》。文中记述:

上得屋前,一位年老的阿婆十分热情地问调研团队从哪里来?调研团队说:“从省城来。不过,是闽南人。”阿婆表示自己也是闽南人,祖籍安溪,世代种茶为生,来武夷已经三代人。现在全村20来户人家,还全都讲闽南话哩。“真的?”见调研团队惊讶不已,阿婆索性用闽南话和我攀谈起来。那口音,与泉州方言太相似了。她说:“只是出来久了,闽南腔调有点变了,不过,还是闽南话,听得懂吧?”调研团队说:“听得懂,听得懂。”一种完全不同于当地崇安话的闽南方言,怎么会听不懂呢?阿婆又重泡了一杯“武夷岩茶”,并到厨房生火为我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坐在闽北农家的阳台上,抬头可见奇异的马头岩风光,听着阿婆讲述从闽南到武夷的故事以及近年来武夷山旅游的话题,“孤独”的游人大有“他乡遇故人”的感受,心情十分激动。

茶叶传统命名法的逻辑

在按照鲜叶氧化程度和制作工艺不同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和青茶六大类之前,各地所产茶叶基本是按照“地名+品种”,或直接以茶树品种进行命名,每一种茶叶各自对应着相应的产地和制作工艺,并没有进行系统细分。六大茶类分类法在得到广泛认可后,方将各地茶叶按照工艺和氧化程度归类汇总,乌龙茶才与青茶完全等同起来。也就是说,乌龙茶一开始只是茶树品种名,或一种茶叶制成品的名称,它对应着相应的制作工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首先诞生于安溪。闽北的乌龙茶树品种由安溪传入,也就是乌龙茶首先产于安溪,而后闽北因移植安溪的乌龙茶树,才开始生产乌龙茶。同时,闽北最开始并没有称为乌龙茶而是称为武夷茶、武夷岩茶。

我国开始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武夷山市被认定的项目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而安溪县被认定的项目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由此可见一斑。


△说茶编辑2021年4月19日在安溪开茶节拍摄

在安溪西坪流传了几百年的民间传说

关于乌龙茶的发源地,历来有闽南、闽北之争,莫衷一是,没有定论。但在安溪人看来,乌龙茶的发源地为安溪无疑。因为这里的民间数百年来就流传着一段“苏良与乌龙茶”的传说。

相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安溪县崇信里(现在的西坪镇)南岩村,山高林密茶茂,村民以种茶为主,狩猎为辅。村里贺厝半岭湖有一位茶农苏良(1440——1515),不仅善于种茶制茶,还是位狩猎能手。这位茶农因长年累月风吹日晒,长得健壮黝黑,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乌龙”(闽南方言中“苏”“黑”和“乌”,“良”与“龙”谐音)。有一次采茶返回途中,苏良忽然看见一头山獐从前方跑过,他端起猎枪,击中山獐。受伤后的山獐夺路而逃。苏良便背着茶蒌一路追赶抓捕。由于天色已晚,又忙于宰杀品尝,竟然把炒茶的事给忘了。第二天清晨要动手炒茶时,没想到搁置一夜的茶青已经变得柔软了,叶缘也呈现出红镶边,并散发出阵阵香味。全家人随即动手炒制,香味越发馥郁。做好的茶叶冲泡品尝,浓浓的花香扑鼻而来,滋味也更加醇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苏龙和家人欣喜若狂,连忙邀请左邻右舍的乡亲前来品尝。大家品后纷纷啧啧称奇。苏良细细琢磨,终于悟出了其中缘由:茶青在茶蒌中经过抖动,叶缘互相摩擦,从而形成红边,这样制出来的茶叶最终形成天然的花果香味。经过反复实践,苏良将摸索出的一整套新的制作技艺,传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大大地提高了茶叶品质。苏良过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便将依照此法制作出来的茶叶称为“乌龙茶”,并在他原来居住的地方兴建了一座“打猎将军庙”。苏良与乌龙茶贺厝人世代相传的这一则故事,兼有法师承传佛事辅证,因而为世人所认同。

乌龙茶如今已成为中国六大茶类中的佼佼者,虽然乌龙茶工艺的发明早些时候只有民间传说,缺乏更早的史志文字佐证,但这并非空穴来风。作为一个茶农,在偶然中发现并加以完善的新的制茶工艺,不但是茶农长期茶作智慧的结晶,更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历史上有很多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人们在偶然中发现,加以总结、完善、提高、推广并且被接受和应用、传播的。

虽然民间传说不能等同于史料,但传说往往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实践。民间传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才使得我国诸多的古代历史得以代代相传,较好地保留下来。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中逐渐产生一种新的技术并世代相传,这也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

乌龙茶发源于闽南安溪

得到全球业界专家的认同

据《泉州府志》记载,五代越王钱俶幕僚黄夷简于北宋时退隐安溪时有诗云:“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可以说明公元960年以前安溪就已种植茶叶。安溪阆苑岩寺始建于唐朝,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明朝嘉靖《安溪县志》中记载:“茶,龙涓、崇信出者多”“安溪茶产常乐、崇善等里,货卖甚多”。明朝万历《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清水、圣泉为安溪两大历史名岩。另据《清水岩志》记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和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经焉”。

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年7月26日发布了以《福建安溪铁观音: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为主题的完整视频,播放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先德副主席向公众推介的“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李先德介绍说:这个农业系统是在今年的5月20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国有了普洱茶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统,那为什么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还能够被认定为世界级的农业遗产,想来,与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具有的三个重要特点有关。一是培育了安溪铁观音茶树良种;二是发明了“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法”技术;三是发明了乌龙茶“半发酵”制作工艺,生产出有别于“不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的另外一种独特的茶类,也就是“青茶”,也叫它乌龙茶。


△说茶编辑2020年10月在安溪铁观音大师赛拍摄

李先德明确指出,在我国已有两个涉茶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情况下,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还能够入选世界级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具有的三个重要特点有关,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发明了乌龙茶“半发酵”制作工艺。从而为乌龙茶发源于安溪提供了世界级的认同。

从乌龙茶的中、英文发音

进行考证乌龙茶发源于安溪

乌龙,闽南话的读音为woliong(乌龙、黑良),乌龙茶的英文单词为oolongtea,与闽南话的读音基本一致,可见乌龙茶出口时的叫法(读音)就是闽南话的读音。假设乌龙茶发源于闽北,其读音会是闽南方言的发音吗?

综上所述,在大量的、权威的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茶叶传统命名方法的逻辑考证,以及早期实地走访调查报告、民间传说等作为辅助,通过甄别、比对,调研团队认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起源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起源地是闽南安溪西坪南岩村。

来源:说茶ShowCha 《福建茶叶》刊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五年拟开万家社商茶店:信茂堂定义国饮新零售!

2019年11月12日滇学君对话鲁保铸(右)


  五年拟开万家社商茶店:


  信茂堂凭啥夸如此海口


  滇学君VS鲁保铸


  2019年双11一大早刷屏阅微,就在朋友圈群看到这样的豪迈宣言——【重磅发布:信茂堂重新定义茶叶新零售】


  1、茶叶驸马购:不用实体店,一部手机传播、分享、销售,低成本获取财富。2、茶叶社商:以社区为中心,打造体验店,服务附近周围人群,再通过其社交媒体辐射全球。3、商业模式:做中国茶界的立顿或开市客!


  这则信息的发布者,是云南信茂茶业集团创始人鲁保铸!


  滇学君私信他:看到你在朋友圈群到处散发这类信息,有朋友问莫非是成功学大师陈安之转战中国茶叶行业了


  鲁保铸坦然作答:如果陈安之也来坐贾行商卖茶叶,以他口若悬河的煽动力,我确保他一定能借信茂堂茶叶新零售模式发大财!


  滇学君表示对其所谓茶叶新零售模式很感兴趣,问他是否愿意面谈答疑,鲁保铸自然很爽快就接受了。以下问答是滇学君和鲁保铸2019年11月12日,在其位于新亚洲体育城的云南信茂茶业集团营销中心展开的对话实录,特此整理编发以供读者参考。


  优质茶叶库存过剩是个伪命题!


  滇学君:听茶圈朋友说现在茶叶很难卖,因为消费市场降维,全国各主要茶区库存积压严重,很多茶企茶商都快撑不住了。


  鲁保铸:消费市场降维是清清楚楚的事实,不少茶企茶商处境艰难也是明明白白的现状,但我以为优质茶叶库存过剩的问题值得商榷,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会过剩。


  当年彩电冰箱洗衣机为了扩大销售市场,有的利润降到每台几元钱。但中国的茶叶呢?前些年经济形势烈火烹油,大家都习惯把茶作为一种准文化产品(或者说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来推销,无形中让茶叶的定价严重偏离了作为一种生活饮品的实际价值。


  本来随行就市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行为,可中国茶业界有些茶商似乎不以为然。很多商家宁可厚利少销,也不愿意放弃已经习惯的暴利模式。比如建立在古树茶资源稀缺概念上的普洱茶,尤其是那些已被过度神化的高品山头茶,因为产量有限价格不降反升。这自然就让不少茶商试图心存侥幸,期待用各种手段运作,伺机制造下一个老班章、冰岛、昔归这样的传奇品牌,以延续天价茶叶的市场神话以轻松坐享超级红利。


  我觉得茶商们如果愿意转换观念薄利多销,中国的优质茶叶一定供不应求,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库存积压。价廉物美的东西,哪个消费者会拒接呢?中央一直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觉得让消费者都能买到价廉物美的消费品,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不知道我的理解对还是不对。


  传统实体茶店为何难以为继


  滇学君:好像现在茶店生意不太好做,我观察过所住小区的茶店,顾客门可罗雀,是否因为电商冲击实体店太厉害所致


  鲁保铸:电商冲击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中国标准茶店的售卖模式有别于其他商品,酷爱喝茶的消费者,一般都会选择场景消费体验式购买,这其中有近20年来国茶消费文化的广泛普及之功。现在家境殷实一点的市民家庭,没有套标准茶具泡茶待客,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茶。


  这种体验售卖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比如普洱茶,资深茶客很容易在品鉴后判断出你茶品的档次。但这种售卖模式的短处也显而易见,只适合售卖中高端茶品,才能通过优品优价抵消诸如店租等相关成本。如经济烈火烹油高歌猛进,大家都不缺钱,赚钱不是问题。但一旦国家经济下行消费降维,这种售卖模式就很难持续。


  信茂堂茶品在全国的不少代理销售商,近两年就遇到这样的困境。我们的营销团队今年走访了国内各线城市的不少茶店,发现商业形势远比我们此前预估的要严峻得多。某普洱茶大品牌在某大区的数十家加盟店,只有两家勉强盈利,其中一家盈利还不是来源于茶叶销售。我们不得不很痛苦地接受这样的结论:优品厚利的茶叶店售模式,已经很难生存下去了。


  现在靠电商卖茶为何难于登天


  滇学君:我认识云南一家做电商模式的普洱茶公司,好像5年前还卖得挺不错,每年过亿元的销售额。现在茶叶电商行情如何


  鲁保铸:由于传统电商流量费越来越昂贵,导致很多中小店家利润少得可怜,如果没有资本烧钱提高权重、抢占排名,新店想赚钱可以说难如登天。


  信茂堂在淘宝和京东都尝试过,但我很快就搞清了其游戏规则。为何如今满大街都是京东天猫的招商广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中小商家都成了电商流量经济商业模式的牺牲品,需要不断忽悠不明真相的商家前赴后继充当流量炮灰。


  拼多多看似后来居上风头正劲,但以我的判断并不看好。因为拼多多并没有实质上颠覆淘宝天猫京东的流量型商业模式,加上腾讯主导的社交生态圈通过不断创新和持续挖角,估计拼多多无论上市融资多少,都无法支撑起其长效盈利模式。所以我更看好腾讯社交生态圈在茶叶零售方面的商营价值。

信茂堂社商联盟体商业模式图解

  信茂堂为何创立茶叶社商联盟


  滇学君:所以信茂堂才决定在全国率先创新茶叶零售商业模式,按我理解是不是“社区体验+驸马购运营”这样的两结合商业模式


  鲁保铸:大概就是这样吧。信茂堂之所以倡导重新定义中国茶叶零售模式,是因为此前在传统零售模式方面已经交了不少学费。从2016年开始,信茂堂发起了“千人代言驸马茶”“中国十万茶商行”商业扩张,并通过高铁、机场、楼宇电梯、社区滚屏等广告载体进行了地毯式广告轰炸,试图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优质普洱茶品代理销售体系。但人算不如天算,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国内消费急剧降维,很多代理商先后陷入困境。


  信茂堂随即对此前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刻反思,有两个国际商业案例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一是英国立顿红茶,在全球拥有众多铁粉;二是中国的瑞幸咖啡,在中国城市商务区跑马圈地疯狂开店,大有和星巴克一举高下的势头),让我们重新思考中国茶叶零售模式的创新可能。经过广泛市场调研和反复探讨推演,我们才下定决心改变此前的商业模式,全力以赴打造茶叶社区体验店销售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计划在未来3-5年内,在全国布局1万家社商,打造覆盖全国城市20万个小区2亿消费者的茶叶社商联盟体,通过“社区体验+驸马购运营”的商业模式,让价廉物美的茶叶和健康优雅的茶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


  传统线上社交电商为何声名狼藉


  滇学君:感觉社交电商名声不是太好,听说很多搞传销的团伙利用微信生态圈,专门搞各种变相传销。信茂堂的茶叶驸马购什么逻辑


  鲁保铸:过去很多社交电商和直销公司,不注重产品给终端客户的体验,不把实惠给到消费者,只注重用模式赚钱,大家疯狂拉人头,获取高回报,产品在终端无人使用,甚至很多成为废品。信茂堂108款茶,每款都是物美价廉,只卖78元,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让大家开心消费、忠诚消费、重复消费、带动消费!


  信茂堂如何整合社交电商、社区体验店联合体


  滇学君:把社交电商和社区体验店合二为一,还真是一个茶叶零售创新。信茂堂准备如何将这两种销售模式对接,建立全国性的社商联合体


  鲁保铸:驸马购对信茂堂新零售模式而言,更多是一种社群服务方式。信茂堂社区体验店的店家,通过建立精准的目标客户微信群,进行关于茶品消费指导之类的服务;通过朋友圈发布关于茶生活方式的高质量文章视频,推广信茂儒茶文化。总结为两句话:朋友群卖茶品,朋友圈玩文化。


  信茂堂会对加盟的每一家社商店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和培训指导,同时还会通过社区楼宇广告为社商导入目标客户群。信茂堂社商体验店东家必须遵循信茂堂的经营纪律,通过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活动,维护好所服务区域的客户,让他们成为信茂堂茶品的忠实消费者。


  加盟信茂堂社区体验店,我们会设定一整套基本条件,争取发展一大批人品诚信、和气生财的有志之士成为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通过优质优品优服务薄利多销,迅速把信茂堂社商事业做大做强做久远,在中国茶叶领域成为像英国立顿红茶或中国瑞幸咖啡那样的国饮一线零售大品牌。


  信茂堂为何把茶价定为每盒78元


  滇学君:信茂堂把所有茶品都定价为每盒78元,想必也是想把这些年茶叶市场的价格泡沫刺破做价格杀手吧


  鲁保铸:的确是这样。中国茶叶经过这些年烈火烹油锦上添花式的发展,作为一种高尚的茶文化生活方式,走进不少城市富裕家庭,带动了茶叶种植、茶艺培训、茶具制造、茶叶储存甚至茶业金融,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利益链。


  比如说云南的普洱茶就极具代表性。因种质资源天赋和存储工艺独特,让其具备了文化加持和资本炒作的可能。物以稀为贵的高品山头古树茶,一直通过神秘营销成为富豪阶层竞相追逐的对象。但无论怎么讲故事说体验,茶终究不过是一种利于身体健康的饮品。


  但中国茶叶迄今仍没有相对统一的价格标准,比如说高端茶、中端茶、大众茶分别应该是什么价位,这和烟酒糖等日常生活快消品形成了极大反差。信茂堂通过广泛市场调研,发现每盒78元定价的中端优质茶品,是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乐意接受的。

信茂堂社商加盟体系图解

  信茂堂为何把旗下茶品定为108款


  滇学君:信茂堂准备为社商联盟体量身定制108款茶叶,是否足以覆盖中国所有茶类茶品,满足所有消费者需求


  鲁保铸:信茂堂选择108这个吉祥数字,是对中国传统术数文化的尊重,蕴含了36天干和72地支,已足以涵盖目前中国的优质茶品。


  信茂堂的108款茶品包含中国六大茶类。从健康角度考量,我们推荐不同的消费者饮用不同的茶品——比如肠胃不好的人群推荐喝普洱熟茶,高血糖、糖尿病人群推荐喝普洱茶黄片,容易感冒咳嗽的人群推荐喝陈皮加老白茶,防寒怕冷的人群推荐喝古树红茶,容易上火的人群推荐喝绿茶。


  我们的社区体验店未来向各小区消费者普及推广茶文化生活方式,更多的是从健康角度介绍各大茶类的茶品。至于有消费者追求高端茶品的神秘品饮体验,信茂堂目前研发的如驸马茶、将军茶等高端茶品也可满足这类家庭顾客的需求。


  信茂堂还有超级智能防伪芯片加持!


  滇学君:信茂堂把所有茶品都定价为每盒78元,怎样才能让习惯了高定价的消费者相信这些茶品名副其实物美价廉


  鲁保铸:对很多习惯了“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高品茶叶消费客户,你几乎没有办法说服他们相信780元的茶我们卖78元还有10%的利润,但我们相信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会自己对比得出结论,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此外信茂堂还有一个独门暗器,我们会和国内唯一一家研发生产超级智能防伪芯片的高科技芯片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建立完整的质量检测溯源体系,让消费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自己购买的每一盒茶,均来自可靠的产地和厂家。


  信茂堂用最笨的办法做市场!


  滇学君:感觉信茂堂做统一价格茶叶市场的做派,既明智又笨拙。这种商业模式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是否很容易被人复制


  鲁保铸:这个我们想过了。但我们78元一盒的定价策略,很多传统茶商都很难跟进。我们选择了市场运营组合成本最低的发展扩张战略,团结更多愿意和我们同心协力闯出一条生路的千千万万茶商。更关键的是,我们相信资本市场一定会有对我们的创新商业模式感兴趣类似孙正义之类的投资人。


  茶界一直有所谓“口粮茶”之说,但那不过是一种纡尊降贵的托辞而已。信茂堂78元一盒的茶才是凭良心整合资源的“口粮茶”,要让“茶为国饮”名副其实,最终让至少10亿国人都能喝得起。让国茶在“琴棋书画诗酒”系列和“油盐柴米酱醋”系列之间,找到最恰如其分的位置。

信茂堂78元定价部分茶品


  信茂堂非常欢迎资本市场给力!


  滇学君:业内有“4万家中国茶企不如一个英国立顿”之说,信茂堂理想远大,但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加持恐怕难以兑现吧


  鲁保铸:的确如此。中国茶农茶厂茶商一直各自为阵,所有茶产业从来就没有被有远大抱负的产业资本真正青睐过。烟酒糖茶四大生活快消品中,烟酒是成瘾性较强的消费品,烟酒糖的终端消费时间成本都很低。只有中国茶因为文化加持分量过重,终端消费的繁文缛节太多,仪式感很强,所以消费时间成本比较高,这无形中阻挡了茶饮成为咖啡类速饮品。


  茶界人士为了把茶饮变成一种速饮快消品,这些年做了很多努力。从泡茶杯具的革新到袋茶、茶膏等产品的研发,但一直无法让茶饮真正成为一种商务型快消品。信茂堂认为,国茶最适合的消费场景应该是以家庭为单元,让茶饮成为家庭健康和谐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既能感受到茶饮作为“琴棋书画诗酒茶”七雅文化的一部分,又可把茶饮作为“油盐柴米酱醋茶”七俗生活的一部分。


  要快速做到这一点,有资本市场给力信茂堂,当然是大好事。我们在传统行业做创新商业模式,一定会面临很多方面的挑战,如果有扶持实体产业的睿智资本愿意和我们进行战略联盟,我想“信茂堂万家社商联盟”一定会开花结果惠及中国广大消费者,成为中国版立顿或国饮版瑞幸。


  信茂堂弘扬儒茶文化初心不改!


  滇学君:很赞成你说的国饮当以家庭为消费单元的商业理念,想听你详细阐述一下信茂堂弘扬儒茶文化的初衷和具体内涵。


  鲁保铸:我曾经在云茶流通协会组织的一次专题分享会上做过一个主旨演说《用儒家文化加持信茂堂品牌》,说的就是信茂堂作为一家茶企的使命和抱负。茶为国饮最早是和佛家道家发生文化关联的,所以有禅茶一味、茶道同源之论。但信茂堂却从和谐家庭邻里的儒家伦理文化切入,提出了“读圣贤书,喝信茂茶”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茶是大雅大俗浑然一体的独特商业存在,而每个家庭也都是大雅大俗的人间生态存在。茶饮完全可以成为和谐家庭、敦睦邻里、增进友情的一个理想社交质介,相比烟酒糖有伤身折寿嫌疑,安全茶(不包括那些不良商家的劣质茶)对人的身体健康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弊。能让质优价廉的好茶走进中国千家万户,应当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儒家强调为人要忠孝仁爱,待人要亲诚惠容,这些都是信茂堂一直秉持不变的信念。我们倡导的儒茶文化,核心是追求和谐——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和谐人类。信茂堂一个高端普洱熟茶品牌驸马茶有两句广告语,最能体现我们的儒茶文化本质——和谐生活你我他,幸福人间驸马茶。


找到约7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