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思茅王霞普洱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盘点从勐海茶厂出来创业的大人物大品牌

这个世界,也许没有一个普洱茶厂家能被赋予如此多的期望,没有一个普洱茶品牌能被寄予这么多的希望。大益,普洱茶的大风大浪前行,其的艰辛相比只要那些曾经这里工作的人、曾经深爱大益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勐海茶厂——她就如普洱茶行业里面的一所黄埔军校,很多人这里找到了人生的起点,也有很多人从这里出去开启了一个人生的高点。68年的勐海茶厂,多少茶人为她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多少爱茶人赋予了她殷切希望。今天,已是大益而立之年,而她仍旧还有许多未的事宜,大益还有许多的路要走,祝大益一路走好。现如今勐海茶厂下的蛋已经普洱茶行业孵化。此摘录一些资料,以飨读者。

一、原勐海茶厂高层干部职务的人员创办或担当主要职务的茶厂

1、安宁海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10月,由云南资深普洱茶专家邹炳良先生和卢国龄女士领纲指导。自20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两位老先生一直为云南茶业的展壮大辛勤工作,两位老先生均曾先后任过勐海茶厂厂长一职。1997年两位老先生从勐海茶厂退休后,受聘于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担任普洱茶的生产总顾问。1999年,两位老先生联合四个投资人,合作组建了安宁海湾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公司占地面积13亩,并于当年10月份建成投产。

2、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设云南昆明,现有员工总数为1009人。公司以纯天然、高品质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叶原料为依托,以分布于凤庆、勐海、宜良的三个高标准、现代化的生产加工基地为基础。阮殿荣1998年出任有“普洱茶第一品牌”之称的勐海茶厂厂长、党委副书记,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为云南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3、云南思茅王霞普洱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王霞独资组建,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霞18岁就进入了勐海茶厂,她的青春岁月仿佛注定了与普洱茶息息相关,是茶成就了她的事业和人生。勐海茶厂,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位主管普洱茶生产加工的技术人员。1999年至2004年,王霞任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04年辞职。

4、云南西双版纳勐养国艳茶厂成立于2004年,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勐养镇农场,目前主要的品牌有“象树牌”和“国艳牌”。董国艳女士任厂长

5、西双版纳勐海大昌号普洱茶业有限公司2006年注册成立的,位于勐海县城,距西双版纳景洪市区仅25公里,交通便利。完全按照国家q认证标准建造。原勐海茶厂“益”牌商标设计人制茶工程师余正才原勐海茶厂分管生产技术的副厂长、党委书记现为本公司的制茶总监。

6、云南天润祥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经理卢云

二、原勐海茶厂层干部职务人员创办或担当主要职务的茶厂

1、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兴海茶厂于2002年6月1日正式投产。该厂现有固定资产80多万,简易房12幢,有职工80余人,年生产能力800吨。该厂厂长张建丽1980年10月3日被勐海茶厂分配勐混茶叶组,曾任会计、组长,1994年5月调昆明勐海茶厂经营部,任副经理,1999年5月又调辽宁省大连市勐海茶厂经营部,任经理,2000年从勐海茶厂退职后协助77200部队副食品生产基地销售茶叶,2002年3月22日创办勐海兴海茶厂。

2、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健民茶厂,建于2005年2月,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从业人员120人,技术人员20人,专家及顾问6人,主要生产“吉益”牌普洱茶系列产品,年设计生产加工精制茶叶1500余吨,是一家民营型企业。厂长左建明。

3、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双溢茶厂由原勐海茶厂酵车间主任白雄创办。白雄厂长勐海茶厂工作了22年,于00年离开勐海茶厂,先后被福海茶厂,兴海茶厂,临沧的某厂聘用指导酵工作,02年与朋友一起创办了天地人茶厂。州内被业界誉为”普洱茶酵第一人”,后自己创办了双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4、云南西双版纳勐海杨记天缘茶厂成立于2002年3月,厂长杨坚林参军转业后,继承父业父亲周尚忠,母亲杨保珍都是五十年代初进勐海茶厂工作的老职工,都紧压茶车间工作30余年,于1983年12月进勐海茶厂压制车间工作,历任车间班组长、记录员、车间副主任等职。2000年被聘任为勐海县福海茶厂厂长。

5、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云海茶厂,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城郊。企业法人毛云生,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理事,是勐海茶厂上世纪70年代初就进厂的老职工,曾任原勐海茶厂普洱茶车间技术工人、昆明经销部经理、茶厂供销科科长等职。2002年初,与国企改革退出勐海茶厂的同伴创办精制茶厂;2003年春,独资创办了勐海云海茶厂。

6、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鹏程茶厂,2005年初开始生产,厂长杜琼芝是原勐海茶厂技术部主任。她从勐海茶厂下岗以后,艰苦创业,任劳任怨,不但向其他茶叶人士提供帮助,又自己创办了鹏程茶厂。

7、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叶庄双丽制茶厂,2004年成立。叶庄双丽的创办人——庄晶丽退休前曾勐海茶厂长期担任质检科科长,她上世纪50年代进入勐海茶厂,95年退休的时候是勐海茶厂的质检科科长,任命人是时任勐海茶厂厂长的“云南普洱茶一代宗师”的邹炳良先生,庄老师是少数全面掌握勐海茶厂传统拼配技术和酵工艺的老茶人之一,其后接任她的是当今名满江湖的普洱茶“女豪杰”王霞女士,可见庄老师不仅承前启后,且功力相当深厚!

三、原勐海茶厂茶艺工作人员创办的茶厂

1、西双版纳滇韵茶业有限公司属下核心企业勐海云山茶厂,成立于2004年3月,该厂由原勐海茶厂著名茶艺师陈金秀出任厂长,前后为勐海多家知名公司收茶制茶两万多吨。北京奥运会倒记时500天暨云山茶厂成立3周年之际,经与自治州政府有关领导蹉商,我们选址西双版纳景洪市国银行大厦合资成立了“西双版纳滇韵茶业有限公司”。

2、勐海天普茶化有限公司、勐海布朗山茶厂,成立于2004年,总经理、厂长拉祜茶女娜卜汉族名字叫崔琳。娜卜的父亲抗美援朝结束后,从云南省公安厅被派到勐海茶厂,担任保卫干部,母亲杨美珍是勐海茶厂的工人。1980年,娜卜高毕业后,顶替母亲进了勐海茶厂,先后初制车间、普洱茶车间、红茶车间工作,做过工人、采购、会计。阮殿蓉担任厂长后,建勐海茶厂茶道馆,娜卜是茶道馆的负责人之一。1998年,勐海茶厂成立初制所,娜卜通过竞标,承包了勐混弄养初制所,收售毛茶的过程,跑遍了勐海县所有的茶山,包括班章老寨。2004年,娜卜从勐海茶厂办理了内退;12月24日,她拿到了“布朗山茶厂”的营业执照。

四、原勐海茶厂退休员工、老师傅参与主要职务的茶庄、茶厂

1、云南西双版纳勐海春海茶厂,始建于2003年。春海茶厂与勐海茶厂隔山相望,近几年来,春海茶厂聘请勐海茶厂知名普洱茶师傅指导普洱茶加工。

2、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同兴古茶厂成立于1998年,茶厂建厂以来,多位原勐海茶厂退休老师傅的带領下秉承普洱茶传统的加工工艺,精心生产各类优质的普洱茶,熟茶的酵及生茶的拼配均由勐海老师傅亲自监督主理,并原有制茶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创建了“老勐海”、“同兴古茶”系列品牌普洱茶。2005年茶厂搬迁,址位于勐海高速公路五公里处,交通便利,2006年注资成立同兴古茶业控股公司并加大对茶厂的扩建工程。

3、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博友茶厂创始于2005年,年产优质标准普洱茶1000吨。注册商标:博友。企业于2007年01月通过a级q认证。企业于2007年4月被评为国普洱茶十大知名企业。聘请了1957年就进入勐海茶厂的黄安顺老师傅,现年已73岁。

4、沙归拔妈茶庄,位于勐海县的南糯山,茶庄的主人叫确康。这位慈祥健朗的哈尼老人已经70多岁了。确康曾经是勐海茶厂的一名职工。2005年6月,“沙归拔妈茶庄”的牌子终于南糯山寨竖了起来。到现,茶厂已经生产出了金瓜贡茶、茶花饼、云南七子饼茶等10多个品种,全部采用传统手艺制作。5、2007年春“老职工”普洱茶品牌问世。该茶制作人王二师傅,1952年17岁入勐海茶厂,2001年退休,制茶四十年,现年66岁,这期间曾勐海茶厂三任厂长手下掌管车间生产技术,几十年里他踏遍了所有茶山乡镇,为茶厂收购生产原料,评定等级。

五、原勐海茶厂职工后代创办的茶厂

1、勐海那卡山古茶原料加工厂,厂长王红。她的父亲是勐海茶厂的退休职工。2002年,父亲的影响下,王红开始做茶。2006年,大型化工程马帮万里行活动展开,王红的厂获得冠名权,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马帮贡茶”品牌,并深圳古玩城祥瑞茶行设立了总代理。

2、勐海庆阳茶业有限公司是由原勐海茶厂老厂长唐庆阳之孙唐家斌及部分国内外合作伙伴与2007年兴建的较大规模的制茶企业。

六、原勐海茶厂厂长弟子担当主要职务的茶厂

云南省澜沧县古茶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澜沧县古茶山景迈茶厂,1966年建厂,1975年茶厂迁县城后改名澜沧县茶厂,1978年开始生产普洱茶。工程师李美英是原勐海茶厂邹炳良厂长的弟子,经多年探已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澜沧味熟茶产品。

七、原勐海茶厂部分技术骨干参与的茶厂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福海茶厂的前身是勐海县星火茶厂。1983年,由勐海茶厂抽调部分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组建星火茶厂专业生产t红碎茶、功夫红条茶等红茶,生产红茶的半酵工艺过程逐步展完善了普洱茶的全酵工艺。1998年,为适应普洱茶市场展的需要,名福海茶厂专业生产普洱茶。2004年,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原厂房设备已不能满足生产所需,隧投资2600余万元风光秀丽的西双版纳勐海县城东三公里处建立厂。

八、相关人员勐海茶厂学习过的茶厂

1、云南双江县沙河乡精制茶厂,1987年开始,厂长朱卫东澜沧供销社走上了四年的种茶之路,也爱上了普洱茶。这期间,到精制普洱茶历史老的勐海茶厂学习,让他初步掌握了制茶技术。师傅领进门,修行个人,嗜茶的他,不断摸不断领悟深奥的制茶技术,为他日后的普洱茶事业打下了深厚的技术基础。2000年开始生产普洱茶。

2、临沧茶厂1985年派人到西双版纳勐海茶厂学做普洱茶,1989年始才成批量生产普洱散茶和普洱沱茶。1939年云南中茶公司董事会,作出创办“佛海实验茶厂”的决定,委任范和钧先生为厂长;1940年实验茶厂正式开始建厂;1941年完成基础厂房建设试验生产第一批滇红;1942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终止生产;1944年曾一度复业而又立即停产;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由军部接管本厂;1952年重命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佛海茶厂”;1953年重命名为“中国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1954年重命名为“云南省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1959年重命名为“思茅专区勐海茶厂”;1961年重命名为“勐海县茶厂”;1963年重命名为“云南省勐海茶厂”;1973年昆明茶厂研制出普洱茶加温渥堆工艺,勐海茶厂也转入此类产品生产;1976年云南省召开普洱茶生产会议,要求加大生产渥堆熟茶,并决定茶品标号,勐海茶厂标号为2;7452、7572已开始投产;1985年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开始向省茶司定制8582青饼,由勐海茶厂制作;1988年勐海茶厂大益牌商标正式启用,此时只生产砖茶;1989年该年6月10日获“大益”牌注册商标证书;1994年大益牌七子饼茶开始生产,并逐步筹备股份制公司;1996年按照国企改制的要求,新设立了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该年11月勐海茶厂由博闻集团成功收购,并于该年底完成改制,生产逐步恢复。

做仓、退仓:揭秘做旧老茶批量生产线

3年前方舟子发表文章,宣称“普洱中含有大量黄曲霉菌,对人体危害极大。”在普洱界掀起滔天巨浪,一时间茶客们谈茶色变,市场风声鹤唳。

后来陈宗懋院士等多方牵头,发起一波大规模的普洱茶物质检测,结果显示,饮用正品干仓的普洱茶,完全不必担心会危害人体健康。

那这些霉菌超标,危害极大的普洱茶,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篇文章,陆离就来为茶友们揭秘,危害极大的做仓、退仓。

01做仓

做仓,一般指人工催化普洱茶,通过把温湿度控制在一个较高的范围,从而加快普洱茶的转化效率和陈放效果,以达成短时间牟利的目的。

像业界人人喊打的湿仓普洱茶,就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做仓手法,关于湿仓的危害性和成因,陆离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详细讲解,这里不过多赘述。

知识延伸:湿仓:普洱茶致癌论的罪魁祸首

而高湿密闭做仓,就是大幅提高仓储环境内的湿度,有些甚至会在紧闭门窗的同时,再让仓内湿度达到90%左右,这种极端环境下人都不敢久留,简直像是在养蛊!

这种方式下快速陈放出的普洱茶,茶叶细胞结构中的角质层白化脱落,并形成大量霉菌,茶叶的里里外外,都有难以计数的白霉菌落。

这种做仓手段门槛低,对人体的危害也极大,好在也容易辨别,首先茶叶的色泽暗淡无光,并呈现出“病恹恹”的灰褐色。

湿仓茶表面的白霉太过显眼,这些人会用热蒸汽稍微蒸一下茶叶,然后用牙刷把白霉轻轻擦去,但无法触及里面,因此将茶饼拆开,仔细观察内层有无白霉,即可判断。

而这一点,也是区分霉斑和白霜的辨茶方式之一,二者形态有些相似,但性质好坏上却有着本质差别,具体可学习下列文章。

知识延伸:入门必知丨发白霜说明普洱茶霉变了

湿仓茶表面光泽暗淡,这些人会用熟普泡几份茶汤,再用小刷子沾上这些汤水,均匀地涂抹在茶叶表面,这样茶叶表面就会油亮不少,香味也会增加。

但人为涂抹上的茶汁会十分生硬,而且一份茶汤往往会涂很多湿仓饼,所以有时明明种类和年份不同,茶饼油光却神似,因此仔细辨别也能识破。

相比于饼身上的各种伎俩,做仓茶还有一个显著标志——仓味。

02仓味

仓味,是一股非常沉闷的负面味道,有茶友形容仓味既有泥土的腥气,又有发霉的沤味,让人闻了就想倒胃口,更别说去品饮带有仓味的普洱茶了。

这类有仓味的茶,很多都是做仓导致的,其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当时不完善的普洱茶仓储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普洱茶方兴未艾之时,香港茶商就已经发现了一个现象:在低温高湿的防空洞内陈放的普洱茶,反而发酵地更快。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得益于微生物的广泛参与,但在防空洞等地下环境中,微生物生长繁衍时所产生的气体,由于通风不畅,会一直滞留在空气中。

而更糟糕的是,由于茶叶吸附气味的特质,这些杂味会被普洱茶重复吸附,还会鸠占鹊巢,影响普洱茶的芳香类物质的生成。

总之,由于仓储环境的通风性不足,普洱茶上的杂味不仅无法散去,还会发生新的化学反应,形成的庞杂异杂气味群体,就是仓味。

正品干仓的普洱茶,完全不会有仓味,如果茶友手上的普洱茶,总有一股阴魂不散的仓味,且无法通风去除,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这些茶很可能是以次充好的做仓茶。

03退仓

为了掩盖做仓茶的表面缺陷,使其能蒙混过关,进入市场。这群人又“发明”了退仓。

退仓的主流手段,是把茶叶放置在一种特质的铁皮屋内长期通风,并保持30℃以上的高温,和75%以下的低湿度。

这种退仓法的起源于一种土办法——如果茶叶的白霉和土腥味特别严重,可以先把铁皮放置在太阳暴晒的环境下,再把茶叶放到铁皮里,各种异味和霉菌会褪去很多。

退仓利用了茶叶本身的一些特质,做过仓的茶再经过退仓,会更加阴险隐蔽,但也有方法能识别。

首先,这种方式虽然能去除茶叶表面的白霜,但茶饼背面往里凹的圆圈内壁,是一个晒不到的死角,所以还是会留下白迹。

此外,这种铁皮仓里温度非常高,茶叶内含水分会蒸发地特别快,等级较高的嫩叶,会呈现不自然的青黑色泽,而等级较低的老茶梗,会变得一碰就碎,甚至碳化。

04辨茶

从做仓的那一刻起,这些茶就打上了一个个烙印,在开汤时,可以从汤色、叶底、口感和香气等方面来分辨。

做过仓的茶,茶汤浑浊不堪。不够清亮,但入仓时间短,退仓时间长的普洱茶,普通消费者难以通过茶汤甄别,所以还需要再看另外几个方面。

做过仓的茶,叶底色泽斑杂。弹性也比较弱,手指稍加施压就会脆裂,尤其是一些老叶,会呈现明显的碳化。

做过仓的茶,口感表现差劲。虽然有的能做到汤滑水甜,但滋味单薄,而且从头泡到结束,锁喉感都很明显,喉咙干涩,空咽一口口水,能感受到喉咙里像有东西卡住一样。

做过仓的茶,汤色落差明显。一般只有头三泡会有较浓的汤色,但变化单一,一般从第五泡开始,汤色的表现就会一泻千里,不仅迅速变淡,而且没有茶气。

做过仓的茶,香气嗅感异常。香气是作假重点,所以一些茶香都还算明显,但香气下降的速度异常地快,到了最后几泡,甚至能隐隐觉察到没掩盖好的霉味。

如果将来作假手段能魔高一丈,做仓并退仓的普洱茶,能够在口感上鱼目混珠,让开汤辨茶失效的话,那也还有这些方式能够甄别:绵纸包装、背面包法、印刷细节。

知识延伸:老茶鉴定纪实:抽丝剥茧,辨明真身。

受限于当年生产时的造纸机器,中期茶的绵纸包装千差万别:纸张材质、薄纸厚纸、有无加浆、黄旧程度、纸纹走向...可以说,每一批次老茶的绵纸,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年生产时还没有流水线的概念,普洱茶都是由师傅手工封装的,为了方便快捷,通常两手拿住一份绵纸,往茶饼上一套,在握住纸边用力一抓,一份普洱茶饼就包装好了。

在包装时绵纸会受到人为的握力,产生不规整的褶皱,由于力量不一,通常呈现出自然散乱的外观,而且茶饼中心的折痕不太规整。

而市面上的大多数假货正好与正品相反,由于是机器统一压制,所以褶皱会更加整齐,呈放射状散开,虽然很美观,但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就是勐海茶厂独特的”两手一把抓“式包装手法。在大益第一代防伪标签制作之前,老茶客们就以此来识别真假,当年落后的人工,现在已成为难以伪造的技术门槛。

当年生产普洱茶时,印刷经常出现错印漏印等细节错版,现在却成了各种批次防伪的细节,细节形式多样,需要根据具体茶品具体分析,仅陆离茶寮在售产品中,就有:

1999年海湾茶厂事业青,“业”为错版字,这也是其得名原因;

2001年思茅王霞方砖,经久耐泡的“经”字,错版出头;

2003年富华定制十二中青砖,内飞“YN0883”细节;

2003年红大益版面7572,314批次咬七版本,云南七子饼茶中的“七”印刷不规则...

现在的普洱茶市场中,作假售假层出不穷,陆离揭秘这些作假技巧,不是希望大家都能成为鉴茶专家,而是能够保持最基本的判断能力,买到货真价实的好茶。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巾帼茶人】濮女赵华琼和她四十年的制茶岁月


说起云南普洱茶的历史,不得不提普洱茶的四大茶厂。

说起云南普洱茶人,不得不提那些四大茶厂改制、变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这些亲历者和见证者中,更有一批倾注毕生心血,与茶相伴一生的巾帼茶人,它们中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阮殿蓉、王霞、董国艳等勐海茶厂“五朵金花”,也有普洱茶厂的中流砥柱,濮女赵华琼。

今天我们的主角,便是有着特殊经历的濮女赵华琼。

赵华琼经历了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普洱县公司、国有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普洱茶厂有限公司三个历史阶段,事业主线由此贯穿。濮女赵华琼是一代巾帼茶人的优秀代表,是国有茶企历史转型期一代经营管理者为茶叶终生奋斗的典范。过往的历史选择了濮女赵华琼,特殊的经历造就了濮女赵华琼。。她站在产业的高度,在当时起到了引领茶产业发展的作用。

赵华琼一生用心做好茶,与茶叶不离不弃制茶四十余年,特发此文向老一代茶人致敬。

时间的沉淀成就了一片普洱茶,也成就了一批老茶人深沉、厚重的生命。在时间的无涯里,他们与茶相伴,相互照亮,彼此温暖。茶的一生,就是一个人的一生;而一个人,也就是一片茶在世间的存在。

在云南,普洱茶就是一批批老茶人生命的不断累积。那些普洱茶殿堂里的巾帼茶人们则是水,是灵木,是一朵朵盛开的金茶花。濮女赵华琼无疑是最耀眼的一朵,她用生命表达对普洱茶最诚挚的爱,用诺言践行“净心素手做好茶”的最高追求。

一、濮乡之女赵华琼

云南做为世界茶源中心和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茶与这片土地上世居的民族紧密相联。云南土著民族布朗族、佤族的祖先古濮人开创了茶叶种植的先河,让茶成为全球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让饮茶之风盛行全球。

唐樊绰《蛮书》卷四载:“扑子蛮,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扑子蛮,即濮人。南诏时的开南、银生、永昌、寻传等地,即为今普洱、临沧、西双版纳、保山、大理、德宏等地,这些地方均沿袭着种茶的传统,而普洱、临沧、西双版纳更组成了云南普洱茶的三大茶区。世居于云南边陲的古濮人,他们用勤劳和智慧,成就了普洱茶辉煌的历史。

“濮人所在,必植普洱”,古代濮人是驯化培育过渡型古茶树的历史主人。在云南广阔的大地上,每一株茶树,都是古濮人依然活着的灵魂。

生于茶乡,长于茶乡,情定茶乡的新一代濮女——赵华琼,继承濮人遗风,以传承普洱茶文化为使命,将一生的时光奉献给一片茶叶。

而在1975年,当从哈尼山村基层供销社调至普洱县外贸公司(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普洱县公司)开始从事茶叶贸易工作时,当时还是懵懂少女的赵华琼不会知道,自此,她将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她的一生都以茶为业,与茶为伴。

二、濮人有女初长成

1975年,外贸站主要工作是茶叶收购,其中1—5级茶调供当时的省公司出口,8—9级茶调供下关,制作边销茶。除此之外,外贸站还肩负着组织发展全县茶叶生产的重任。70—80年代,普洱茶产业化程度不高,茶农重视程度不够,作为站里的主力成员,赵华琼每个月都要拉着宣传展板,深入全县种茶乡镇,对茶农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速生密植高产、土烘灶等技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得到全面推广,大幅提高了茶叶产量和质量。

正是那时,赵华琼跑遍了原思茅全县所有茶山,跑遍了所有村村寨寨。一颗茶叶种子深深地在赵华琼心里扎下根,并渗透进她的血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因为对茶的执爱,她深深迷信着一个关于古茶树的传说:在深山密林里生长着一棵千年的古茶树,是万茶之王,是万茶之祖,但云遮雾罩,它又若隐若现,神秘就如同在眼前,但又没人亲见过。一次,听说有人找到了那棵神秘的古茶树,赵华琼内心一阵激动,她也想一睹茶王风采。赵华琼备好鸡、香火等,心怀虔诚地走向大山深处,她要在古茶树脚下深深地叩拜。而传说只是传说。寻遍整座山,赵华琼并没能找到那棵千年古茶树。

时至今日,赵华琼谈起当年的传说,表情敬畏而庄严。

也许从那时起,茶成了赵华琼生活和生命里最坚实的信念,成了她一生不懈追求的精神图腾,不管一路如何艰辛,饱尝心酸,从没有放弃过。

三、茶浓于水因为爱

在时代的洪流里,赵华琼的人生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经时间的磨砺,她已由一个青春懵懂的少女成长为坚毅干练的女强人。

90年代后,茶逐渐由外销转为内销,为扩大内销,原外贸公司开始实行国有民营化。1994年,赵华琼带着3个姐妹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她欣然承包了茶叶分公司,出任分公司经理,人生角色向管理者转型。

从茶叶收购、加工、销售,到努力扩大内销市场,赵华琼亲力亲为。做茶这件事对于赵华琼来说已是轻车熟路,唯一让她犯难的是资金问题。没有资金,厂子就无法正常运转,员工生活就无法得到保障,为筹集资金,赵华琼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在困境中求生存,艰苦创业,赵华琼每天早出晚归。她做起了农副土特产的买卖,每次出远门,半夜还要搭货车回家,路上随便靠着车厢里的油桶就睡着了,回到家已是每天凌晨两三点。

在赵华琼和姐妹们奋力拼搏下,分公司逐渐打开了国内茶叶市场,产品远销西安、甘肃、新疆等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之前的1990年,家里的顶梁柱,相濡以沫的丈夫,生命里最坚强的后盾,撒手离开了自己,赵华琼的世界坍塌了,家庭和工作的两人幅重担落在了她一个弱女子的肩上。未来的路她需要一个人走,不可预知的艰险她需要独自面对,赵华琼感到茫然和无力。她躲在黑夜里流过泪,甚至想过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她怎么能丢下年幼的女儿呢。丈夫离开后,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不让女儿受苦,工作之余,赵华琼在农贸市场卖过莲藕圆子、猪肘子等,以换取微薄的收入。对丈夫的思念,转化成了没日没夜的工作,唯有工作能让她感到充实。

家的概念在赵华琼生命里变得越来越模糊。长时间来,赵华琼将大部分心血和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工作成为一个巾帼茶人生命的主旋律,或者说是赵华琼生命能量释放的主要出口。(未完待续)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