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仓:普洱茶致癌论的罪魁祸首?

2017年6月,方舟子的《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一文,发表在了知名杂志《科学世界》上,文中声称陈化时的普洱,会生成一种名为黄曲霉菌的强致癌物。

一文激起千层浪,文章发出后,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国家级高校,联合教育部直属的普洱茶学实验室,云南省生物大数据实验室等专业科研团队。

使用目前最先进的“液质串联法”来检测,结果显示正规的普洱茶上,没有所谓的致癌物质。

普洱茶致癌一说,源头到底在哪里?普洱茶在发酵时究竟会不会霉变?那今天的这篇文章,陆离就来好好讲下普洱茶致癌论的罪魁祸首——湿仓。

黄曲霉素

霉菌是一个很大的家族,里面有根霉、毛霉和红曲霉等等,像方舟子提到的黄曲霉菌,就是其中危害比较大的一种。

霉菌一向以生存力顽强而著称,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十分广泛,而普洱茶叶上也有它活跃的身影,虽然杀青和晒青等环节,能杀死茶叶上99.99%的霉菌。

但总有一些漏网之鱼,能侥幸逃过一劫,一直潜伏到普洱茶的陈放环节。

这种霉菌最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活动,普洱茶富含的大量营养有机物,也会为霉菌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普洱茶仓储要求清洁避光,防潮无味,特别是专业大仓内,更是把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和菌种做到了极致。

这种环境不适合霉菌繁衍,那为什么还会有大量被曝光的霉变茶呢?

——因为一些无良奸商为了牟利,使用了湿仓!

湿仓

湿仓,是指把普洱茶放置在高温潮湿的仓库中,让普洱茶在高温和高湿的同时作用下,使茶叶迅速氧化红变,汤色变红,以达成快速催熟,并以此牟利的不法手段。

由于湿仓中缺乏对温湿度的有效控制,这些从湿仓中出来的茶,很多都带有挥之不去的仓味。

环境过于极端的湿仓,普洱茶甚至会产生霉变,其中就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黄曲霉素。


方舟子文章中所指的普洱茶致癌论,其实就是在揭露湿仓茶使用人为形式催熟做老,导致发酵过程不可控,产生了大量黄曲霉素。

这种言论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撕开了普洱茶界某些奸商的遮羞布,普洱茶界迅速回应。

中国茶学领头羊,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先后多次发表声明,证明正品干仓普洱茶上的各类菌种,对人体构不成任何威胁。

云南农业大学联合数所高校,发表检测论文,抽取了湿仓普洱茶样本,送由专业实验室检测。

结果所有样本都查出了大量黄曲霉素,其含量远超人体可承受的安全值,经过这场风波后,湿仓茶最易滋生黄曲霉素这一事实,再次被业界和消费者广泛提起。

检测普洱茶内黄曲霉素的专业论文索引

杀鸡取卵的港仓普洱茶

湿仓的名声臭了后,那些奸商们又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试图瞒天过海,那就是和湿仓大差不差的港仓。

当你去茶市场问什么是港仓时,老板为了避人耳目,一般都会说湿仓就是在香港的仓库中陈放的茶,但实际上市面上凡是被叫做港仓茶的,大都带有仓味和仓储问题。

“港仓大多高温高湿,会使普洱茶快速陈化,但也会透支普洱茶的内含物质。”有人曾如此解释,陆离不妨将这句话说的更明确:港仓就是在杀鸡取卵。

不管是危害极大的湿仓,还是透支品质的港仓,都是非常消极的仓储方式,无论是从食品安全角度,还是品饮价值角度,陆离都不建议茶友们购买和饮用这类普洱茶。

说到这里,一些茶友可能会担心自己会买到假茶甚至毒茶。但实际上港仓和湿仓,在业界都是人人喊打的对象,现在茶友们在正规渠道购买的,都是干仓普洱茶。

陆离参观过的东莞大型专业茶仓

干仓

宏观意义上讲,在自然环境下陈放,不用人为手段的普洱茶,都可以称作干仓茶。

但我国各地气候不同,衍生出了各具特色的地方仓储,比如云南仓和东莞仓,纯干仓和自然仓等等。

其中东莞等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微生物活动,转化效果也会好一些,而云南北京等地区的温湿度都比较低,微生物活跃程度低,转化效果会慢一些。

现在的普洱茶干仓,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五大仓储系统的科学划分、恒温恒湿的茶仓环境,全循环的仓内通风、精确的微生物菌群把控,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知识延伸:双陈普洱:二十年茶仓进化史。

进茶仓前需要先在无菌室进行杀菌处理

入仓退仓

为了牟取巨额利益,让普洱新茶快速拥有老茶的韵味,有不法茶商想出了更加隐蔽的催熟法,那就是入仓催化,退仓去味。

这些人先将普洱茶陈放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等普洱茶快速转化后,在将其放入正常仓储环境中快速去湿除味。这就是入仓退仓催熟法。

为了能骗过更多消费者的眼睛,甚至会将以上过程重复好几次,也就是反复湿仓-干仓-湿仓-干仓,这种方式出来的“老”茶,迷惑性更强,卖出的价格也更高。

但无论再怎么掩盖,湿仓茶也无法成为干仓茶,早在第一次湿仓时,这类茶的内质就已经被损坏,入口寡淡,耐泡度极差,丧失了普洱茶的真意。


总之,任何拔苗助长的人工催化法,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严格控制陈放环境,才能保持普洱的真味,唯有尊重陈放规律,才对的起大自然的馈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方舟子所谓的“普洱茶致癌论”,再次让普洱茶站在了食品安全的风口浪尖,重新被大众所审视。

但从好的方面来讲,这种锋利言论能提升大众认知,让鱼目混珠的假茶,危害极大的毒茶在市场绝迹,最终实现良币驱逐劣币,还大家一个安全放心的普洱茶。

来源:陆离茶寮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