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银杏茶叶

找到约167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贺龙故里白茶飘香 一片茶叶带富一方乡亲

正值春茶采摘时。驱车来到“云上茶园”桑植白茶银杏塔基地,绿油油的梯田茶园里,错落有致的茶树正抽芽吐绿,当地白族村民身穿民族服装,三三两两,忙着采茶。

白族村民走进茶园采摘茶叶。杨华峰 摄

位于湖南西北边陲的张家界桑植县,是贺龙、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也是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根据地的中心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万里长征出发地。由于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峰峦叠嶂,虽风景秀丽,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村民在加工厂将茶叶摊青晾干。杨华峰 摄

近年来,桑植县利用生态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改良老茶园,引进新品种,扩建了茶叶生产基地。为把控品质,桑植县建成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白茶地方标准体系,并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基地+农户”的绿色发展之路。

古稀之年的刘珍元是土生土长的桑植人,2013年作为致富能手被引进到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银杏塔村发展茶产业。“这里海拔高,一年有200多天云雾缭绕,种出来的茶品质好。”刘珍元指着“云上茶园”的标识介绍说,当时这里基本是荒山,她带着几个人、租用了4台挖掘机开荒、整地,历时8个月开垦出近千亩茶园。

“目前公司拥有包括‘云上茶园’在内的1万余亩白茶基地,覆盖洪家关乡的9个村。”刘珍元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桑植县自有茶园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3000余人实现增收。在白茶产业的带动下,当地村民钱包鼓了、盖上了新房,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

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也能在茶园找到务工岗位。杨华峰 摄

连日来,银杏塔村的不少妇女都在“云上茶园”基地采茶,其中不乏六七十岁的老人。“只要你有劳动力,就能在茶园找到工作。”银杏塔村党支部书记苏亿胜告诉记者,茶园提供除草、采摘、管护等多种岗位,一年四季都有务工需求,手脚麻利的老人一年采茶也能赚上一万多元。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茶旅融合’,将银杏塔村打造成‘茶旅融合示范村’。”苏亿胜说,村里的游步道、观光亭、停车场、卫生间等旅游服务设施已基本修建完成。今年还将进行白族民居改造,计划发展民宿,开设茶产品展示区、采茶制茶体验区等,“力争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

“茶旅融合”也为刘珍元的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公司旗下的万宝山茶庄2020年创收约30万元,推出的凉拌白茶、白茶饺子等美食深受游客喜欢。

茶产业的潜力和前景吸引着年轻人来乡村实现梦想,“90后”易寻迅便是其中之一。2020年底,他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召集6个小伙伴来到万宝山茶庄,寻找桑植白茶的“出圈”密码。“易寻迅团队加入后,我们在策划营销、茶旅融合、打造品牌上有了更多新的尝试。”刘珍元说,他们计划推出一系列高端茶品和茶旅融合业态。

桑植白茶成为贺龙故里名副其实的“致富茶”。杨华峰 摄

如今,“养在深闺”的桑植白茶已成为湖南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的“五彩湘茶”区域性公用品牌之一,成为贺龙故里名副其实的“致富茶”。

统计数据显示,桑植县是湖南8个茶叶重点县之一,现有茶叶种植面积7.95万亩,产茶2700吨,产值达3.54亿元,从事茶业人员7.45万人,覆盖16个乡镇102个村;拥有规范加工主体56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桑植白茶专营店80余家。“十四五”期间,“桑植白茶”将力争实现“双十”目标,即茶园面积达到10万亩,产值达到10亿元,实现产业整体升级。

“地是刮金板啦,山是万宝山呢,树是摇钱树,人是活神仙……”随着红土地与绿产业的有机融合,革命老区产业优、茶农富、生态美的幸福画卷,将和这首脍炙人口的《桑植是个好地方》一起越唱越远。(完)

来源:中新网张家界,作者 邓霞 张雪盈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重庆石柱河嘴乡:“茶娘”忙采摘 茶企忙加工 茶叶产业发展好

连日来,随着气温回暖,重庆石柱县河嘴乡银杏堂村的生态茶叶基地内,一行行茶树抽芽吐绿、生机盎然。3月2日,该村10多名“茶娘”身挎茶篓,娴熟地采摘着一片片新鲜的茶叶,打响了河嘴乡春茶采摘的“第一枪”。

据介绍,自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以来,河嘴乡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引入重庆银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在银杏堂、同心、富民等村共种植乌牛早、黄金牙、紫鹃、安吉白茶等茶树4000余亩,产业扶贫覆盖180户建卡贫困户。

春节以来,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经过一个冬季雨雪和土壤的滋养,银杏堂村先期种植的300亩乌牛早、黄金牙等茶已进入可采摘 期。

笔者在银杏堂村大梁组茶叶基地看到,满山的乌牛早茶叶在春风的吹拂下,尽情伸展嫩绿的枝芽。“茶娘”们采摘下来的茶叶,芽头粒粒饱满,单芽片片分明。

“茶娘”秦绪芳高兴地介绍说,村里发展起茶叶这项富民产业以来,她在基地务工,每月收入2000余元,年收入比起以前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加了好几倍。

“茶娘”忙采摘,茶企忙加工。随着春茶开采,而在银杏堂村大梁组占地8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内,在第一条已组装好的生产线上,数台炒茶机在徐徐运转,揉捻、烘青、压扁、脱毛……来自浙江绍兴的炒茶师在忙碌着加工茶叶,炒制干茶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鲜嫩的茶叶经过加工后变成干茶,厂内洋溢着阵阵浓郁的茶香。

据了解,该茶叶加工厂由重庆银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修建,还将上马六条茶叶加工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后,日加工干制茶叶可达1吨左右,在采摘和加工茶叶期间,每天可吸纳300余村民务工增收。

“茶叶产业发展好了,可以延伸出多个产业。”河嘴乡党委负责人表示,将不遗余力打造好茶叶产业,配套发展旅游项目,吸引各地游客来茶叶基地赏茶、采茶、品茶、购茶,通过茶旅融合发展,让“以茶助脱贫、以茶促增收、以茶保生态、以茶促振兴”的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通讯员 王晓明)

【原标题】石柱河嘴乡:“茶娘”忙采摘 茶企忙加工 茶叶产业发展好 

来源:华龙网、重庆二三里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1湖南茶叶乡村振兴“十大领军企业”之宝盖绿康:绿康惠及乡邻 宝盖绽放芬芳

一片叶,静静地等待着花期。千年之前,衡南县就兴起了茶叶种植和茶叶贸易。走在衡炎盐茶古道上,仿佛能听到时间深处的蹄声。

一盏茶,袅袅地洇开了清香。及笄之年,宝盖绿康展露了少女般的芳华。“宝盖”茶叶,随着缕缕芬芳,赢得了播于遐迩的美名。

从一株茶开始起步,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宝盖绿康已经成长为集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茶叶育苗与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家禽、家畜、渔牧业养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水稻、油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现有茶叶种植面积4200亩,年产茶叶180吨,产值接近2000万元。

在衡南县这盏巨大的茶盅里,宝盖绿康,招展着茶叶振兴、乡村振兴的“茶旗”。

打开“宝盖”:宝盖绽放芬芳

尽管已是秋天,衡南县宝盖镇有机茶场却还是春意盎然。片片绿叶随风起舞。每一片绿叶都在明媚的秋光中舒展着身体,憧憬着即将漂洋过海的崭新旅程。

“我们每年有五六十吨茶叶销往欧盟,主要是英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宝盖绿康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汉民洪亮的嗓门透着些许的自豪。从藏于衡南一隅,到香飘欧盟诸国,“宝盖有机茶”拓展了新的“茶马古道”。

之所以能远征重洋,在于它的优秀的基因和优良的管理。

衡南县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宝盖镇地处优质绿茶产区衡阳天光山脉,这里气候温润,土质肥沃,适宜种茶,且是省级农业生态旅游区,无任何污染,为发展有机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这里生产的有机茶全部是省级优良品种,经中国茶叶研究所检测,14项主要指标均无残留,被欧盟瑞士生态研究所认证为有机食品——有机茶。”李汉民说起宝盖有机茶一脸自豪。

尤其是其幸福有机茶场更是得天独厚,土壤以四纪红壤土为主,是衡阳市最大的高标准连片、全良种的有机茶园。茶园内还间种了紫薇树、樱花树、金丝楠木、杉树、银杏树、桂花树以及各类水果树等10万余株,构建起了极佳的生态。

为保证茶叶品质,茶园的土壤和水源都严格检测,采用180米深的地下水灌溉,通过使用茶园粘虫黄板、安装诱蛾灯等物理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从源头上确保茶叶纯天然、无污染。同时,茶叶加工过程中使用国内先进加工设备,经现代先进工艺精工细作,并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不落地”原则,防止茶叶中带进泥土等杂物,使有机茶具有很好的纯天然品质。

大地的珍藏、人文的灌溉、时代的培育,宝盖,终于掀起了“盖头”:茶场荣获了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茶叶)产业园称号,成为了湖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湖南省出口茶基地。“宝盖”牌有机茶在2018年年底通过中国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认证机构检测认证后,2019年被欧盟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IMO)和由美国ECOCERTS.A.双重认证为有机茶。注册的“宝盖”牌商标经中国管理科学院、中国市场调研中心评定为“中国著名商标”。

所生产的宝盖牌“福红7号”有机红茶2019年第十一届省茶博会“神农茶祖杯”名优茶评比荣获金奖,宝盖牌“雪芽”绿茶、“翠芽”茉莉花茶荣获2020年第十二届省茶博会“神农茶祖杯”金奖。

因其品质卓越,公司还拥有自营出口权,茶叶远销英德等欧盟国家。

种下“幸福”:绿康惠及乡邻

经过一段蜿蜒曲折的小路,山丘上一大片茶园映入眼帘,葱郁翠绿的茶树令人心旷神怡。茶园深处,三五成群的茶农们正忙着除草。如今的宝盖绿康有机茶业产销专业合作社,可说是兵强马壮。入社茶园面积达3000亩,带动茶农1400多户,每年助农增收4200万元。茶叶,是宝盖特色农业产业,是实施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茶企,一头连着茶农,一头连着市场。宝盖茶成为了全面脱贫的“致富茶”、乡村振兴的“功夫茶”。

通过参股、订单、合同、包销等利益联接方式,专业合作社为茶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形成“外与市场对接,内与农户相连”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改变了农民传统的自种、自销的模式,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提高了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茶业专业合作社免费提供优质种苗给村民种植,大力从技术、资金上扶持发展茶叶种植,并保价收购茶青,解决社员的后顾之忧。还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作用,新建有机茶基地2000余亩,确保村民既增产又增收,使茶叶生产成为了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宝盖镇宝盖村村民廖宏飞说:“以前出门打工很辛苦,如今在种好自留田之余,在家门口栽茶叶每年就能赚几万块钱,还能照顾娃娃读书,比出门打工强得多。”

村民除了自栽茶树获得收益外,还可到有机茶基地打工挣钱。茶场一年到头都有许多农活如除草、施肥、松土等,为当地农户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每年的3月到11月,都需要大量人员上山采茶,最多的一天有五六百人。

近年来,宝盖绿康通过不断扩大茶园产能,助力实现“一叶”脱贫、“一叶”致富。

在幸福村,一片新开发的400亩茶园迎来了第一年春茶采摘。作为省级扶贫车间,茶园不仅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难题,还吸纳了10个村民小组的160多户贫困户入股分红。现在,投资近300万元的茶叶生产车间已经建成,技术人员正在忙着安装生产设备。

“这是我们的新基地,厂房建设及配套已经完工,都是按欧盟标准实施的,明春就可以大干快上了。”站在高大、宽敞的厂房里,李汉民有种指点江山的激昂。

新基地采用种植、加工与现代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用市场化、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致力于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农业、特色农业,实现土地集约化、产供销一体化。

由此,宝盖绿康成为衡南县人大代表扶贫基地,省重点扶贫示范基地,衡阳市龙头企业,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技术支撑企业,中国绿色产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国家综合标准化示范企业。

迈向“未来”:茶旅富裕家乡

8月30日上午,来自中央、省、市媒体共30余名记者走进宝盖有机茶场,领略了一片茶叶流淌的春光。

“了解的人都知道,宝盖的茶叶、烟叶、银杏叶几片叶子最有名,其中第一就是茶叶。”宝盖镇党委副书记贺遥介绍。

春暖花开的季节,便是春茶采摘之时。每年2月中下旬,茶园开始采摘春茶,前来采茶、品茶的游客络绎不绝。随着茶园周边农家乐和相关接待设施的不断完善,宝盖有机茶园已逐渐成为衡阳地区最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景点之一。

茶园也是旅游地,宝盖绿康找到了乡村振兴的又一推手。宝盖绿康积极融入“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产业圈,依托良好的乡村生态和区位优势,立足于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如今的宝盖镇,乡村游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打卡地。其核心景点有“两文保三园区”,即省文保单位宝盖古民居群,市文保单位衡炎古道、五甲祠堂,宝盖银杏文化园、宝盖有机茶园和黄金海公园。

由此,宝盖镇成为“湖南省生态旅游示范点”、“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等殊荣,并被评为“记忆中的乡愁”原味乡村最佳好去处。

目前,宝盖镇正在抓紧“4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打造以康养带动旅游、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现代农林特色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满足广大游客的文、旅、教、康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宝盖镇拓宽了景区主要道路,改造升级了银杏广场等景区配套设施。同时,培育了2家星级农庄投入营运。

宝盖镇乡村文旅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三年来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40多万人次。来自省内的衡阳、长沙、郴州、株洲等地和省外的广东、江西、广西等地的自驾游游客络绎不绝。

宝盖绿康再发新枝。占地面积一千多亩的新基地一片新绿,上千平米的高标准现代化厂房一派轰鸣,科研楼以及茶艺体验馆正在拔地而起……茶叶飘香的旅程,会越来越惬意。

“浙江有西湖龙井茶、福建有安溪铁观音、云南有普洱茶,宝盖绿康,能不能代言衡阳?”在李汉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茶叶的梦想。

下一步,宝盖有机茶将扩大种植面积,发展上万亩茶园,加大推进品牌战略力度,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把衡南的茶叶打造成响当当的品牌,逐步实现茶叶产业规模化、运作规范化、服务设施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

掀起盖头,惊艳的,必是“中国神叶”时光,不负宝盖绿康!

来源:湖南茶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