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银杏春芽茶的作用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刘心武:古典名著中的茶香

 

刘心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曾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等,并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

中国古典小说里,三国演义在生活细节的描写上是点到为止,比如刘备三顾茅庐,经历多次误会,又立候多时,方才终于见到真佛诸葛亮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什么茶?不再交代,茶具用水更略而不提。

水浒则进了一步,对生活场景的描摹,有粗有细,拿写茶来说,就相当细致了水浒中的王婆贪贿说风情等情节里,写到王婆的茶肆,那其实应该算是一个冷热饮店,不仅卖茶,也卖别的饮品,如王婆就主动给西门庆推荐过梅汤与和合汤作者写这些细节,不光是留下了社会生活的斑斓图象,有助于展拓读者阅读时的想象空间,也是揭示人物心理,丰富人物性格的巧妙手段。

梅汤,即酸梅汤,应是用酸梅合冰糖熬煮,再添加玫瑰汁桂、百合等辅料,放凉后,再拌以天然冰碎屑,兑成的夏日上等冷饮王婆向西门庆推荐梅汤,是看穿了西门庆想勾搭潘金莲的野心,以此来暗示自己可以为其做媒后来西门庆踅来踅去,傍晚又踅进王婆的店来,径去帘底下那座头上坐了,朝着武大门前只是顾望,王婆道:大官人,吃个和合汤如何?和合汤应是用百合红枣银耳桂圆等炖煮的甜饮,一般用在婚宴上,作为最后一道菜,象征夫妻百年和好,王婆向西门庆推荐和合汤,是进一步向他暗示,自己有帮助他和潘金莲成就好事的能力。在水浒接下来的文本里,还写到了姜茶宽煎叶儿茶,以及点道茶,撒上些白松子胡桃肉,等等,可谓茶香渐浓。

中国古典小说,彻底摆脱三国式的讲史,以及水浒式的英雄传奇,长篇大套地讲述俗世中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描写最常态的衣食住行七情六欲生老病死,始作俑者当推《金瓶梅》里有不少露骨的性描写,不但少儿不宜,就是对成年人,如果心性不够健康者,恐怕也确会产生出诲淫的负面作用但那生动而细腻地描摹日常生活场景,镶金嵌玉般地铺排出令人目不暇接的种种细节,至少作为一个艺术流派的翘楚,是值得我们肯定赞叹的。

金瓶梅从水浒中王婆贪贿说风情前后的情节生发出它的故事,借树开化,起头的文字不仅是模仿,而且是爽性完全照搬,但在那嫁接的过程中,它也有了若干微妙的变化,比如写王婆点茶,水浒是点道茶,撒上白松子胡桃肉,《金瓶梅》就直书胡桃松子泡茶了。

 

在《金瓶梅》里,不仅写到王婆茶肆的茶,也写到市民家中自饮的茶与待客的茶比如福仁泡茶,福仁即福建所产的橄榄仁,可以用来泡茶;盐笋芝麻木樨泡茶,盐笋应是盐渍过的笋干,这茶肯定有咸味;梅桂泼卤瓜仁泡茶,有专家指出梅桂即玫瑰,这茶大概是甜的;江南凤团雀舌芽茶,这是一种产量很小,极名贵的供品茶,宋朝已值二十两黄金一饼,而且还往往是有价无市,想买也买不到;蜜蜡香茶,把蜜蜂窝压榨后可提炼出蜜蜂蜡,但俗话把根本出不来味道形容成味同嚼蜡,不知怎么当时有人用蜜蜡沏茶,怪哉!榛松泡茶;木樨青豆泡茶;咸樱桃的茶;土豆泡茶;芫荽芝麻茶真是茶香阵阵,袭鼻催津。

但是,看到如许多的关于茶的描写后,我们不禁要问:怎么当时(著书人所处的明朝,或前推到书中所托称的宋朝)人们饮茶,除了茶叶外,往往还要往茶盏里搁那么多其它的东西?又为什么,到清朝以后迄今,这种饮茶习惯竟几乎湮灭无存?

金瓶梅第七十二回,写到潘金莲为了讨好西门庆,从新用纤手抹盏边水渍,点了一盏浓浓酽酽,芝麻盐笋栗系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西门庆刚呷了一口,美味香甜,满心欢喜这盏茶,除正经茶叶六安雀舌芽茶外,竟一古脑加入了十种辅料!其中一看就懂的有芝麻盐笋(干)瓜仁核桃木樨(桂花)玫瑰泼卤(玫瑰浓汁)六种,其余四种,栗系应是栗子切成的细丝,核桃仁里所夹的春不老应是一种剁碎的腌咸菜,海青可能是橄榄,天鹅可能是银杏即白果,海青拿天鹅可能是橄榄肉里嵌着白果肉这哪里是茶,分明是一盏汤了!而且酸甜苦辣咸诸味齐备,固体多于液体,西门庆呷了一口后会觉得美味香甜,大概是醉翁之意不在茶吧!

红楼梦承袭了金瓶梅写日常生活的艺术传统,但是,它起码在两点上极大地超越了金瓶梅,一是文本里浸透了浪漫气息与批判意识,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文情怀与社会理想;一是基本上摆脱了艳情的描写套路,虽然也写性,却大体上是**描写(**与**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容当另文阐释)红楼梦里写茶的地方也很不少,但往茶汤里配那么多辅料的例子一个也没有了。

第三回写林黛玉初到荣国府,饭后丫头捧上茶来,林黛玉也算大宦人家出来的了,颇为纳闷她家从养生角度考虑,是不兴饭后马上吃茶的啊到后来才悟出,荣国府饭后那第一道茶是漱口的,盥手毕,那第二道,才是吃的茶一个关于茶的细节,对展示贵族府第气派和揭示人物心理特征都起到了作用。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不仅写到茶本身,还写到种种珍奇的茶具,以及烹茶所用的水,旧年蠲的雨水已然令人感到何其讲究乃尔,谁知那妙玉给林黛玉等人吃体己茶时,更用了从太湖边上的玄墓蟠香寺里,梅花上收的雪是储在鬼脸青的花瓮里,埋在地下五年后,才开出来的!在这一回关于品茶的描写中,不仅凸现出妙玉偏僻诡奇的性格,也通过成窑五彩小盖钟这个道具,草蛇灰线绵延千里,为八十回后妙玉的命运结局,埋下伏笔我的红学探佚小说妙玉之死,便由这盏成瓷杯推衍开去,圆己一说

红楼梦里还出现过一盏枫露茶,是用香枫嫩叶,入甑蒸之,取其凝露,几次泡沁而成,这碗茶后来竟酿成丫头茜雪无辜被撵,而八十回后,茜雪又在贾宝玉陷狱时,出现在狱神庙中,我在妙玉之死中,写到了那一场景古典名著中的茶香飘缈,既助我们消遣消闲,又为我们提供了多么开阔的想象空间,融注进了多么丰富的思想内涵啊!

桥上熙熙攘攘,桥下川流不息,我呢!只是等着,

你呢!好久不见,我在茶馆阅《中国茶叶市场》。

 

《中国茶叶市场杂志

 

茶行业内重要的推广和资讯平台

我们最新的杂志《中国茶叶市场》133期也将新鲜出炉了哟,以心待茶,以茶养性,给自己一次与茶对话,与自己对话的机会,借由《中国茶叶市场》杂志,以心驭茶,以茶融心,欢迎订阅!!!

【版权信息】

图文来源于历口茶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为什么喝陕茶?

陕西地处中国版图的西北,是中国产茶区的北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陕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一江春水流京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条件,成就了陕西产好茶的必然!陕南茶区茶叶孕育期长,内质好,内含物丰富。“香高、味浓、形美、耐泡、富含锌硒、营养保健”,这是陕茶普遍的特点。“我的家乡位于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句话开启了中国茶事外交的黄金时代,也开启了陕茶发展的历史新纪元。

陕南茶区在地域上包含秦岭深山、秦岭南麓、汉水流域和巴山北麓四个板块,在行政上包括汉中、商洛、安康三市20余区县。汉中的西乡县、南郑县、宁强县、城固县、勉县、镇巴县,安康的紫阳县、平利县、岚皋县,商洛的商南县、镇安县、山阳县等为陕茶的主产区。咸阳市,特别是泾阳县,是泾阳茯砖茶较为集中的生产区域。

陕西省目前生产的茶类有绿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也有再加工茶类中的紧压茶和花茶。此外,陕西还有许多非茶之茶品种,如平利绞股蓝、太白山药王茶、延安连翘茶、洋县黑米茶、大荔枣芽茶、商南菊花茶、银杏茶、文冠果、杜仲茶、茵陈茶等等,生产区域覆盖三秦大地。

| 陕西茶区分布图

为什么喝陕茶?| 第一生态环境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全线开通。这项长1400多公里、历时10年的巨大工程,正向“京津”输送“南水”。陕西位于这项宏伟工程的起始端,不仅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汉、丹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70%的“蓄水者”。为了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原本就属于经济落后地区的陕南三市(汉中、安康、商洛),作为水源涵养地区,付出了巨大代价。同时,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则是,在日渐严苛的环保标准面前,这些原本就落后的地区,能否找到合适的治理模式和发展方式,摆脱原本就落后的面貌?茶产业顺应了这一历史抉择,成为陕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陕南本来就是全国茶产区屈指可数的尚未受到严重污染到的地方。对生态环境最敏感的大熊猫、朱鹮等珍稀保护动物都在这里繁衍栖息。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陕南生态条件改善越来越得到政策保障,陕南茶园生长环境和陕西茶叶品质越来越好。要说为什么喝陕茶?这条最核心!一下子把其他产区甩开几条街,且具有唯一性。“一江春水流京津”,成就了陕西持续产好茶的必然!

以前陕南茶叶品质好,是因为地理偏僻,污染所以小。这是中国所有优质茶适生区的共同特征。但历史上的地理偏僻挡不住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对大多数茶叶产区而言,生态衰落是发展带来的副产品,这是必然的结果。“一江春水流京津”,从政策上保障了陕南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这在全国茶区是唯一的。

| 秀美陕南茶园

为什么喝陕茶? | 第二茶叶内质好!

陕西地处中国茶区的北缘,茶叶孕育期长,所以内含物丰富,这奠定了陕茶内质普遍优秀。尤其是明前春茶,更具备这种特征。用陕南茶原料加工的红茶、白茶、乌龙茶、茯茶,香气充沛,回味甘甜。陕南茶孕育期长,这直接和茶叶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水浸出物”相对应。在目前,茶叶还是主要通过冲泡来饮用,水浸出物就表明了茶叶营养物质的释放程度。

陕茶首席科学家肖斌教授的原话这样说的:

“陕南22个产茶县都处在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国家不允许有重度农业污染,所以这个地方生产的茶叶,我们从重金属含量也罢,从农药污染也罢,或者其他的工业污染都不存在。所以,这个地方生产的茶叶从理论上来讲应当很好。为什么说陕茶是最好的,我们陕西茶从水浸出物来讲,全国平均水平就是国家标准要求的36%,那么咱陕西茶平均可以达到43% ,高的可以达到45%,最高的可以达到51%。所以我认为陕茶在内质上可以征服全世界。”

这是对于陕茶品质最基础的物理描述。注意,只是个基础,还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茶树生长而言,海拔可以弥补一些纬度,云雾可以弥补一些海拔,所以具备“香气馥郁”特征的好茶,在全国茶区还是很多。所以在这一点,陕茶和全国名茶基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领先还不是很多,差异优势还不明显。

| 硒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形成比较明显的差异优势的是,陕茶富含锌硒营养保健。

硒能提高人体免疫,硒对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越来越为各国科学家所重视。各国根据本国自身的情况都制定了硒营养的推荐摄入量。陕南安康、商洛、汉中三地区是全国少有的富硒带。陕西紫阳是全国仅见的富硒密集区,被誉为“世界硒源”、“中国硒谷”。紫阳境内广泛分布着我国少见的富硒岩层,含硒量高达5.66—32.06ppm。陕南茶天然富含有机硒,饮用陕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又无任何副作用的补硒方法。

| 汉阳陵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茶叶,这是分离后的茶叶标本。

为什么喝陕茶? | 第三可以喝的中华文明!

陕茶始于神农,载于商周,盛于隋唐,繁荣于明清,腾飞于当代。上下五千年连绵不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典型的事件和伟大的人物。这是一个纵贯历史的时间轴,同时体现为四个侧重点:一、秦茶始祖;二、帝都;三、西北桥头堡;四、主席家乡的茶。这四个侧重点是对不同时代陕茶地位的具体总结。

华夏文化本质是农业文化,茶文化就是农业文化的产物。早期的茶文化都产生于黄河农业文化的中心区域——陕西,以秦岭山脉为资源依托涵养地,以渭河流域的宝鸡,汉江上游的汉中(含安康)为茶文化源头地而发生发展的。五千年前,一个叫神农的部落首领在秦岭大巴山这一带发现了“茶”这种树叶,在宝鸡渭水的支流姜水一带开启了人类利用茶的历史。四千年前的周朝,宫廷已经设立了专门负责收集茶草的官职——“掌荼”,巴人把茶作为贡品进贡给周王室,这时就有了“茶园”的概念。三千年前,秦王统一六国,把茶叶的使用推广到了全国。学者顾炎武说,“自秦灭楚,始有茗饮之事。”两千年前,汉景帝时期已经把茶叶单独储存,收放在皇家的粮食库里,作为生活的必需品,汉武帝时期陕西城固人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茶之路”。一千四百年前,文成公主带茶入藏民族交融,中唐的陆羽创作了《茶经》,皇室官员文人雅士都为茶而着迷,后世在宝鸡法门寺出土了世界瑰宝皇家茶器。一千年前的宋朝,“斗茶”的游戏走上了街头,深入民间,在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挖出了“孔雀化茶”茶叶化石,同时朝廷为了巩固边防,开启了“以茶易马”的国策。六百多年左右,明清时期“以茶易马”最为繁盛,陕西泾阳作为“南茶西运”的转运地,检运的工人多达上万人,已经具备现代产业的雏形。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陕茶又迎来了新的风口,“我的家乡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开启了陕茶发展的新纪元。陕西有很多历史文化遗迹,最出名的莫过于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和兵马俑一样,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也是在陕西西安被发现的,这个地方是汉景帝阳陵,也叫“汉阳陵”。汉阳陵发现的茶叶距今已经有2150年。其实在陕西的各个博物馆、名胜古迹,都能找到茶的影子,如法门寺、陕西历史博物馆、黄帝陵、大雁塔、青龙寺等等。

用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余悦教授的话来说:“陕西是不可忽视的产茶省,更为中国茶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陕西是中国最早的茶产地之一;陕西是最早主导贡茶制度化的地方;陕西出土的文物,弥补了唐代陆羽《茶经》记载的不足;陕西饮茶习俗丰富了中国茶俗的内容;陕西是茶马交易的重要地区,留下了许多宝贵文献;陕西是中国“茶马古道”和“茶叶之路”的重要枢纽之一。陕西不仅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始之地,也是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腾飞之地。”

| 香高味浓形美耐泡

陕西省茶业协会会长纪晓明总结说:“茶不是一般的农产品,茶叶的价值在未来的市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态价值,一个文化价值。那么陕茶,在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都是顶尖的。”

这就是陕茶的独特之处。喝陕茶你在喝什么?是输送京津的一江春水,是萦绕世界的汉唐雄风,是绿水青山的一枚灵芽,是丝绸之路上的友谊使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法器,是深山茶农的笑颜。这就是陕茶!

茶始于翠山,高山云雾,是山孕育了茶,也是山孕育了人类。这座山,它可能是秦岭,可能是巴山,它是茶树生长的任何地方。秦岭是父亲山,汉水是母亲河。山比河更有力量,比起依赖天时,比起农坊制作,茶业发展还要更依赖于科技。这座山可能是嵯峨山,也是黄帝陵的桥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每个企业都在筑一座山。杯口茶汤,生态为基。

目前是中国茶,包括陕西茶,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黄金发展期。一方面,由于一带一路和多次茶事外交,在世界范围内唱响了中国茶,具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形象。其中陕西是受益最多。另一方面,由于地缘政治的契机,陕西的发展备受瞩目,陕茶也被多次带入国际场景。还有,“一江春水向流京津”,陕南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贡献了70%的水源,陕西在京津地区的影响力日益提升,拉动了陕西形象和陕茶的消费。陕茶就是陕西发展和陕西生态改善的产品和符号。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贵州黔东南:遍地天然茶飘香

侗家姑娘采茶。(通讯员 石伟昌 摄)

黔东南,境内山地纵横,峰峦连绵,沟壑遍布,地形地貌奇异复杂,景象万千,雨量充沛,这里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之一,有优质独特的茶叶。境内森林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民族风情浓郁,种茶、制茶、喝茶、吃茶的历史悠久,古茶树、茶礼、茶食品、茶故事、茶习俗等多样多彩。

野生古茶树和古茶园遗址

据《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中规定:古茶树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树龄100年以上的原生地天然生长和栽培型茶树。经过100年以上风风雨雨的古茶树不仅是珍贵的茶种质资源,也是茶历史文化进程的见证者,有“茶文化活化石”之称。云贵高原是世界茶树的源产地之一,黔东南州是云贵高原向丘陵地带过渡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是全国28个重点林区之列,黔东南境内茶树资源丰富,至今发现留存有大量的原生态野生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及古茶园遗址。据调查了解,初步确定在雷山县的雷公山、凯里市的香炉山、镇远县军坡和两江、从江县西山、黎平县的老山界、太平山、弄相山、五龙山等次原始森林中,以及黎平县雷洞、水口、地坪、龙额、洪州、德凤、高屯、顺化、德顺等乡镇(街道)还保留有一定数量的野生古茶树和古茶园遗址;在黎平、从江、榕江、锦屏等县喜爱“吃油茶”(一种茶饮食)的乡镇村寨中、或菜园边、田边地角及周围山坡保存着一定数量的野生古茶树或古茶园;在原建过的或现遗存的寺庙周边也会保存着一定数量的野生古茶树或古茶园;在一些村寨保存完好的风水林中或森林中也会发现一定数量的野生古茶树。这些茶树主要是中小叶树种,但也有大叶种和中叶种。

在茫茫的大山森林中,在漫长岁月相伴中,树木成为黔东南人民相依相靠的好伙伴,作为生产有保健作用的茶树在社会发展中,也与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结下深厚的情感,当地群众很早就认识茶树的独特性,就有移栽野生茶树,保留野生茶树,或采摘选留茶籽种茶,修剪茶树,制茶、饮茶、用茶等习俗,茶叶成为当地老百姓们的生活用品。许多村寨有“本寨风水林或自家山林留养茶树”、“田边地角留或种茶”、“以茶入药”、“春夏秋时节制茶”、“客来敬茶”、“一日四餐油茶”、“以茶祭祖敬神”等茶礼茶习俗。

茶产品丰富多样

据初步统计,黔东南历史有文字记载过或百年以上茶叶产品有:思州绿茶(岑巩)、黎平洞茶、黎平老茶、黎平藤茶、香炉山贡茶(凯里)、镇远天印茶、黄平旧州回龙茶、从江滚郎茶、油茶饼、潭溪家茶、土司贡茶、虫茶、藤茶等茶产品。岑巩、黎平、镇远都有关于土司向元朝贡茶的记载。《岑巩县志》载:“大历五年(公元770)思州被列为全国六大茶叶产区之一。茶味极佳,纳为贡品。宋、元继之”。

近代,产品比以前多了,主要是,黎平县有:黎平古钱茶、雀舌茶、侗乡毛贡茶、翠针茶、红碎茶、炒青茶、桂花茶、藤茶、虫茶、潭溪家茶等;雷山县有:银球茶、天麻茶、云雾翠绿茶等;黄平县有:东坡毛尖、东坡银螺等;岑巩县有:思州剑雪、思州银钩、天仙毛峰等;丹寨县:毛尖、毛峰、苗岭玉剑等;台江县:苦丁茶。

现代茶产品更多,除六大基本茶类都有外,还有再加工茶类及非茶类茶,主要是,黎平县有:黎平香茶、黎平古钱茶、黎平雀舌、黎平翠峰茶、黎平毛尖、黎平毛峰、黎平白叶茶、黎平翠叶、黎平108、黎平红茶、黎平白茶、黎平黑茶、黎平桂花茶、黎平藤茶、黎平虫茶、黎平乌龙、黎平边茶、黎平茯苓保健茶、黎平银杏茶、黎平金球茶(红茶)、黎平甜茶、黎平老鹰茶、黎平青钱柳茶等;雷山县有:雷山银球茶、雷山白茶(白叶茶)、雷山清明茶、雷山红茶等;黄平县有:东坡毛尖、东坡银螺等;岑巩县有:思州绿茶、思州毛峰等;丹寨县:丹寨硒锌毛尖、丹寨硒锌毛峰、丹寨硒锌白茶、丹寨硒锌红茶等;凯里市:香炉山贡茶、香炉山翠芽茶、香炉山雀舌茶、凯里黄金茶、凯里金秋茶等;镇远县:镇远天印贡茶;榕江县:榕江白茶(白叶茶)等;台江县:台江苦丁茶;麻江县:麻江茶;加上茶企业自己的产品名,种类更多。

以茶入食成为一种饮食习惯

茶食饮品在黔东南有较久远的历史,《黎平府志》记载:“夏月余闲,或取瓜缕成花卉之形,溅以糖蜜,并制一切茶食”。现黔东南茶食品种类较多,在黎平、从江、榕江、锦屏等地区的“吃油茶”,在黎平、天柱等地的“吃糊米茶”、“喝送亲婆茶”、“喝家茶”、“吃米花茶”、“新娘认亲茶”、“送亲婆茶”,还有“三朝茶”、“满月茶”、“周岁茶”等传统习俗。其中油茶、糊米茶就是以食茶为主,更甚的是在黎平县顺化乡、雷洞乡的群众有一日四餐油茶的习俗,即早晨一餐油茶,中午饭前先喝油茶,才吃午饭,下午4时左右劳动回家吃一餐后再上山劳动,傍晚回家在晚饭前也要先吃油茶,才做晚饭吃的传统饮食习惯,他们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餐无茶”的传统习惯。

油茶食品保留了较早的蒸青饼茶制法,一般是在每年谷雨时节后,当地老百姓会到自家管理茶树、茶山上采摘茶树的嫩芽、嫩叶和新梢,放入有蒸汽的木甑子中,通过高温蒸汽破坏茶鲜叶中的氧化酶的活性,取出阴干,然后用秤称1-1.2斤干茶放入木甑中,用禾草隔离,再入称放茶叶,再用禾草隔离,依次放满后放上木盖,木盖上压上石头,蒸压制成圆形茶饼,取出茶饼并晾干或烘干,最后保存以作煮油茶主要原料用或等到赶场(集)时拿到集市出售,增加收入作为补贴家用。

还有些群众会将茶叶入菜,如“茶叶凉辣椒”、“茶香鸡”、“茶香排骨”、“茶香稻花鱼”、“茶香米花”等。

茶故事、茶歌、茶诗词、茶谚语比比皆是

把茶叶与文学娱乐有机结合,在古代有一定反映,《黎平府志》记载“上元前后数夕,城市备鼓乐,制龙灯装故事填街充巷。又有以童男扮女装,唱采茶曲,谓之‘花灯’,俱至十六日止”。还有古老的“抬故事”、侗戏、侗歌、唱山歌、敬茶歌、拦路歌等中含有茶文化。

在侗族地区流传有许多以茶为素材的歌,主要以敬茶歌、山歌、侗歌等形式。有的男青年在恋爱中猜疑对方有新欢,但又不便直说,而借歌表达。如黎平高屯就唱有:妹心杂,包谷地里夹棉花,又想棉花织细布,又想包谷打油茶。黎平山歌有唱“茶叶绿荫万里绸,不见阿妹摘茶头(芽),只想阿妹哪里去,整天心里乱了头”等。如黎平敬茶歌中有:(客人唱)这杯茶来味道佳,因为喜事到你家。来到你家样样好,果是果来茶是茶。多种糖果摆不下,吃得肚口变淡化。(主人接)你莫夸,一无果来二无茶。果在地里正生长,茶在园中发嫩芽。要等果长熟了,要等茶叶采回家。恭请贵客耐烦等,那时才有好果茶。

注:内容来源黔东南身边事,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