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央视《非遗中国》

找到约143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非遗里的中国,新时代下中国茶如何活态传承?

近年来,央视聚焦中国茶,围绕中国茶文化、制作技艺等延伸出多档文化类节目,记录数千年的茶叶历史,人文风情,挖掘中华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探寻茶叶传承之路,让世人领略中国茶的独特魅力,从而实现传统且古老的茶与新时代融合交汇。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亮相CCTV-1,该节目通过展现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非遗创新秀演、文化解读、沉浸体验等新颖玩法,带领观众深入体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来源:央视一套

《非遗里的中国》叙述了多少中国茶?该节目是如何助力非遗中国茶的焕新传承?面临新时代的高速发展,茶行业又是怎样推动非遗文化与茶的破圈开拓?

新时代,非遗如何活态传承?

一览央视镜头下的“中国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赢得世界的广泛关注,且入选的项目堪称我国历次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共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和径山茶宴、赶茶场等相关习俗。

《非遗里的中国》第一期、第二期走进浙江与福建,观赏嘉宾们沉浸式体验非遗传统与创新的表达。

径山茶宴玉环火山茶制作技艺

《非遗里的中国》探访浙茶风采

跟随央视的镜头,我们看到径山茶宴中点茶环节,径山茶宴是中国古代茶宴礼俗的存续,包含了张茶榜、击茶鼓、煎汤点茶等十多道仪式程序。

△图片来源:《非遗里的中国》

不同于其它茶,《非遗里的中国》第一期呈现的玉环火山茶种植于浙江省玉环火山万年前喷发后的火山灰之上,依托于中国唯一海岛火山遗址的特色产地优势,成就了玉环火山茶鲜明,颇有记忆点的茶叶标签。

△图片来源:《非遗里的中国》

透过《非遗里的中国》

寻见福茶与多元创新的“最优解”

“都说到了福建不喝茶,等于没来过福建”。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中涵盖了福建省6个项目,在《非遗里的中国》第二期节目中,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漳平水仙茶、福州茉莉花茶、福鼎白茶、坦洋工夫茶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图片来源:《非遗里的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节目在诠释茶的基础上,融入茶与美食的碰撞,将非遗白茶宴搬至荧幕前,令人耳目一新。

△图片来源:《非遗里的中国》

悠久的茶叶需要传承者的弘扬,《非遗里的中国》邀请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梅相靖,为观众普及白茶历史文化、展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让福鼎白茶深层次触达不同群体。不仅如此,节目运用科技技术手段,牵手非遗与艺术使秀演焕发新的活力。


△图片来源:央视一套

自《非遗里的中国》持续热播以来,引发了观众对非遗中国茶的关注,及主流媒体矩阵的发文盛赞,也正是借助这个窗口,在茶文化与节目的交融中,实现多群体的深层次表达,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国茶文化,传递中国茶带来的民族自信与自豪感。那么,在时代的进步中,茶品牌塑造了哪些新兴的表达方式来传达非遗与茶的深度?

非遗热度崛起

茶品牌以创新方式传承非遗文化

中华茶文化传承数千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延伸出新的方式加以表达。

八马茶业发起茶文化节目,《了不起的中国茶》第二季第一期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传承人樊生华对话,寻访非遗匠人的精彩茶事,多维度展现中国茶故事。

△八马茶业《了不起的中国茶》第二季

华祥苑携手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陆金喜共同推出建盏盲盒,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并在创新中实现良性传承,创造文化与产品相得益彰的非遗传播玩法。

△图片来源:华祥苑茶业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纪念“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茶福建公司推出“老树白”系列——“人间生草木”纪念白茶产品。

△“老树白”系列——“人间生草木”纪念白茶产品

中茶厦门公司推出的代代香承,产品包装采用民间韵味浓厚的非遗纸雕设计,呈现传统精巧手艺与海堤茶代代相承,体现非遗与茶与艺术的碰撞,促使文化赓续传承。

△海堤茶叶旗舰店

除此之外,各行各业也彰显出对非遗文化的多元表达,譬如,贵州茅台酒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产品;安慕希携手雕塑艺术家任哲用非遗徽墨创作作品《钰》,并运用在安慕希包装上;广西茶饮品牌浅茶与壮族五色糯米饭非遗民俗传承人潘红华联合推出山上有好料·五色糯米系列产品……

△图片来源:茅台时空


△图片来源:食业家(左);浅茶QIANTEA(右)

传承非遗文化的精神散发各行业,茶品牌对非遗的积极表达,一方面在于文化自信,在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非遗的认知、热爱,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非遗产品在市场上有了更高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在于突破茶品牌自我,期望让非遗文化产生突出影响力,实现品牌价值持续增长。

未来,希望有更多的茶品牌加入非遗赛道,不断融入传统文化,以匠心和创新传播,拓宽产品边界,为茶品牌高质量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说茶”将于5月份亮相茶非遗系列专题,与茶界同仁一同探索茶非遗的奥秘。万众瞩目,敬请期待。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全球近400家中外媒体报道,曝光量超2.6亿!非遗好茶飘香世界,中国茶何以引热潮?

自联合国大会设立“国际茶日”以来,我们已经共同度过了4个属于全球茶人的专属节日。在联合国官方网站,四年来仅有两篇关于“国际茶日”的专题报道。深入解读这两篇专题文章,四年来中国茶在世界上的地位变化可见一斑。

△2023年联合国网站关于“国际茶日”的专题报道

△2020年联合国网站关于“国际茶日”的专题报道

2020年,虽然联合国网站关于“国际茶日”的专题报道首图封面图选择了福建的茶园,但是如果没有图片注解,并没有特别的代表性。而今年的专题封面,东方面孔的茶艺师,千里江山、只此青绿的旗袍服饰,整套的功夫茶具及茶席布置,以及极具标志性的中国瓷罐产品……无不将东方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从完整的现场图片来看,这是八马茶业受邀亮相联合国总部的展位。

无独有偶,5月23日,央视报道的《意大利 中国4处农业文化遗产获粮农组织授证》新闻中出现的向世界展示来自中国的独特茶韵和精湛茶艺的茶艺师,同样来自八马茶业。而这位茶艺师已不止一次在重要外交场合荣登央视了。

随着大国文化的崛起,如今,极具中国特色的东方元素,总能在不经意间惊艳世界。这些在外交茶叙中出现的最美的茶仙子,便是祖国强盛、民族自信的代表和缩影。

△曾服务东湖茶叙的八马首席茶仙子姜雨桐荣登央视新闻专题报道

△八马首席茶仙子姜雨桐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进行茶艺展示,向世界敬呈来自中国的精湛茶艺 |图源:新华社

△2018年,八马首席茶仙子姜雨桐(右)服务东湖茶叙,荣登央视新闻专题报道

据了解,5月19日-24日期间,八马受邀亮相联合国总部、中国驻美大使馆、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三大重要国际舞台,分享非遗茶技艺,传播中国茶文化,不仅受到了联合国各国代表及嘉宾的赞誉,更是引起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290家外媒、全球近400家媒体对此争相报道,预估曝光量超2.6亿。

△八马茶业受邀亮相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吸引全球近400家媒体争相报道

非遗好茶飘香世界

八马何以再引热潮?

中国是茶的故乡。众所周知,茶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那么,八马茶业又是如何从众多茶品牌中脱颖而出,频频代表中国茶站在国际重要舞台上,享受世界的瞩目与赞誉?

或许,我们可以从联合国专题文章中,再窥一二。

在《2023年国际茶日:“一片神奇的叶子”走出可持续发展之路》专题文章中,联合国强调重点关注小农茶叶生产者,他们占全球茶叶产量的 60% 以上,“国际茶日”这一天旨在提高全球对茶叶的文化、遗产和经济意义的认识。不仅如此,此次联合国还重点提及了中国泉州的绿色茶产业和中国非遗茶。

无疑,八马茶业走过的每一步,都踩在了联合国对中国茶的期望之上。

从东湖之光到世界之光

5月1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发言中强调了茶的文化价值。他认为,茶可以跨越时间和边界,在人与人之间提升互信与友谊,并且促进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存。

八马茶业源自百年制茶世家,如今已发展成为行业龙头品牌,对于茶文化价值的坚守与传播,早已成为其品牌发展的传统基因与使命担当。从联合国总部、中国驻美大使馆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八马向世界展示来自中国的独特茶韵和精湛茶艺,获得了国际一致的认可好评。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向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及联合国官员、多国常驻代表介绍中国茶产业发展历程

△在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八马首席茶仙子姜雨桐受邀在活动现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的风韵与魅力,获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 (右三)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 (右二)高度认可

凭借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八马茶业还多次代表中国茶,服务重要国际活动,如2017年金砖厦门会晤、2017年海丝国际艺术节、2018年东湖茶叙、2020年迪拜世博会等,助力东方之美闪耀世界。

非遗联合,共谋世界遗产发展新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5月24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代表企业八马茶业,携手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朗格罗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园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与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协议,共建中意·茶酒文化推广中心。

此次双方缔结合作关系,不仅让中意绵延千年的友好交往焕发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茶酒文化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共享遗产保护经验,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更进一步开拓了中国非遗好茶走向世界的新思路。

△八马茶业与意大利朗格罗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园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签订共建中意茶酒文化推广中心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双方交流互动

茶,在中国的传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八马先祖王士让发现铁观音并初创铁观音技艺,传承至今已历经13代近300年。为了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中国好茶千年的韵味,多年来,八马茶业董事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文礼分别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梅相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传承人樊生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省级传承人谢一平等非遗大师强强联手,打造非遗好茶。

△八马茶业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传承人樊生华联袂

非遗好茶,以口感征服全世界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继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后,已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世遗茶文化系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载体。在这几场重要活动上,八马赛珍珠铁观音作为中国非遗茶代表亮相,并最终以其独特口感和香气征服了联合国各国贵宾及国际友人。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品鉴八马东湖之光·赛珍珠铁观音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夫妇(左一左二)、泉州市副市长苏耿聪(右一)品鉴八马东湖之光·赛珍珠铁观音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 (右四)/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赛梅多 (右一)及众多国际友人品鉴八马东湖之光·赛珍珠铁观音

△各国代表品鉴八马东湖之光·赛珍珠铁观音

事实上,今天的赛珍珠,已不仅仅作为东方独特韵味的茶叶让国际人为之倾倒迷恋,更作为中国茶的代表,让世界多国领导人们重新认识、领略着中国茶文化的魅力与自信。诞生至今已15年的八马赛珍珠,早已创造了铁观音市场史无前例的“赛珍珠现象”。凭借过硬的品质,八马赛珍珠屡次荣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国内外大奖。并屡屡亮相各大重要活动现场,至今已走过24国、69座城市、款待192国贵宾,向世界展现一片叶子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风度。

如果说各类奖项和重大茶叙服务殊荣都是八马赛珍珠作为中国茶代表的直观构成,那么来自各国茶友的赞誉和销量数据,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着八马赛珍珠作为中国茶代表所具备的民意基础和永恒魅力。数据显示,2009-2022年,八马茶业安溪铁观音产品连续14年全国销量领先,据安溪县政府提供的纳税证明显示,八马茶业已连续10年获得安溪铁观音原产地茶企纳税第一,为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力量。

△安溪县人民政府授予八马茶业“安溪铁观音原产地连续 10 年茶企纳税第一”牌匾

与此同时,在赛珍珠铁观音等明星产品带动下,八马茶业从安溪出发,深入全国茶叶原产地甄选好茶,在众多茶叶产区践行“以茶助农”的理念,构建中国茶产业协作体,打造产区、茶农、消费者的畅连通路,并携手各方力量,推广中国非遗茶文化,助力中国茶闪耀世界,勾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三茶统筹”全面创新升级

打造非遗茶文化产业传承成功样板

事实上,八马茶业早已在数百年的传承发展中,为世界打造了一个非遗茶文化产业传承成功样板。

正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所言,国兴茶兴,与祖国一同崛起的中国茶必将诞生伟大的品牌,八马茶业也将持续打造优秀民族品牌,代表中国茶走向世界。

△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受邀参加联合国总部举办的“国际茶日”系列庆祝活动,分享非遗茶技,传播中国茶文化

与联合国重点关注的茶叶的“文化、遗产和经济意义”相对应的是,中国提出的“三茶统筹”理念。八马深知,助力非遗中国茶成为真正顶流,下一阶段一定是产业的升级、技术的领先和文化的超越。聚焦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或许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八马茶业的发展历程与硬核实力。

茶文化上,八马茶业多次作为中国茶代表登上世界舞台、礼献茶叙外交,在国际交流场合呈现中国茶的高端品质,以茶为载弘扬国粹。

茶产业上,八马茶业多次主导或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形成从茶叶采摘加工,到仓储、物流、销售等一系列标准化体系;连续7年上榜中国品牌价值500强,2022年品牌价值达247.25亿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八马茶业全国门店超2800家;登顶“2023大众喜爱的中国茶企品牌”第一名,并荣登“2023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品牌”榜单,成为唯一入选茶企品牌。

茶科技上,八马茶业先后建立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以现代科技的力量推动产业发展;秉持“智慧八马”理念,八马茶业成功打造智慧茶园、智慧仓储、智慧生产的综合体,引领传统茶行业数字化转型。

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守正创新,八马茶业在不懈探索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的前沿路径的同时,也在引领非遗中国茶走向世界。

来源:说茶ShowCha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四川雅安:南方有嘉木 非遗爱雅茶

茶园
制茶刘敬忠摄
绿茶
藏茶
蒙顶山甘露井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我市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榜上有名。

这是继2008年6月南路边茶(雅安藏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我市茶业获得的又一国家级“非遗”殊荣。

南方有嘉木,雅安出好茶。蒙顶山茶是绿茶的代表,雅安藏茶是黑茶的代表。

一“绿”一“黑”在手,问天下茶叶谁是英雄?

发展壮大,雅安茶名扬四海

采摘在谷雨与清明之间的蒙顶山茶区本地品种,精心遴选出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叶为制作原料,制作时,鲜叶先通风摊晾,减少水分;将铁锅烧至发白,暗光下锅底略显红,再将鲜叶倒入锅中,抛撒翻炒,行话称为“红锅杀青”。整个过程均徒手操作,制茶师凭经验和手感观察锅内茶叶温度、颜色、软硬及香气变化,适时控制火候。当鲜叶水气大减,清香四溢之时起锅,迅速在簸箕里摊开降温,后而开始推揉,先轻后重,力道适中……

这正是蒙顶山茶“蒙顶甘露”的制作技艺,以“红锅杀青,三炒三揉”为技艺核心。

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艺严谨细腻,工序讲究,形成了色、香、味、形兼具的特质,制茶师纯手工制作的同时,须与火丹师默契配合。蒙顶山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艺,和普通的绿茶相比,滋味更加鲜嫩醇爽。

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能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单,除了它特殊的制作工艺,更有它深厚的历史底蕴。

唐朝白居易的“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对蒙顶山茶给予了很高评价。《四川通志》说:“自唐朝列为贡茶,建立御茶园”。明代蒙顶贡茶,改制芽茶进贡。蒙饼制艺,开始改为炒青,重色、香、味、形。所制的黄芽、石花、芽白、雀舌驰誉全国。明朝创制的“甘露”名茶,质量超过唐、宋时代的“石花”。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疾。”清代时,蒙顶山茶成为皇室祭天祀祖专用之茶。

蒙顶山茶是中国众多名茶中唯一多品类茶,包含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五种代表性茶品。1950年后,蒙顶名茶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蒙山茶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了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1980年还创制了名茶“蒙山春露”,1985年又恢复了传统芽黄、白兔、元枝、雨前春等产品。

2004年,《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在蒙顶山发表,明确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确立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蒙顶山茶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荣获“中国茶事样板十佳”称号;2020年7月,蒙顶山茶荣获全国茶叶首个“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2020年7月,蒙顶山茶地理标志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是雅安茶人在制茶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体现,入选国家级“非遗”的背后,是千年来历代雅安茶人的传承、坚守和付出,以及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

除了绿茶(蒙顶山茶)和黑茶(雅安藏茶),雅安还有红茶、黄茶、青茶、白茶。雅安红茶,是雅安茶企以雅安茶为原料不断发展创新的成果;而黄茶,以蒙顶黄芽为代表,曾在2008年入选“奥运五环茶”;青茶,以乌龙茶为代表,是以雅安当地种植的青心乌龙鲜叶为原料制作的……

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投产茶园面积81.75万亩,同比增长1.5%;鲜叶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8.9%;干毛茶产量10.49万吨,同比增长3.3%;综合产值达190亿元,同比增长5.56%;茶叶产量全省第一、茶园面积和产值全省第三。

传承非遗,历经千年的积淀

除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单外,2008年6月,南路边茶(雅安藏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茶、揉茶、搓茶、溜(蹓)茶、蒸茶、晒茶、捡茶、打包……

一道道工序完成后,雅安藏茶被运送到青藏高原和全国各地。

这样的工艺传承,雅安已经历经了1300多年的历史沉淀。

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乌茶、边茶、边销茶、大茶、雅茶等别名,属黑茶一类。

自古以来,茶与藏族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民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深切体会。历史上,雅安出产的边茶,年年送往藏区。据史料记载,清代每年输入西藏的茶叶,有80%以上来自四川,其中主要为雅州所产边茶。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无论从工艺流程还是工具器械等方面,都展示出古代典籍文献中记载的制茶原貌,是中国制茶史上的活化石。”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陈书谦说,“它不仅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茶史增添活态的例证,也对继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2013年,雅安南路边茶商会正式成立,多家茶企自愿组织抱团,形成合力,传承“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促进南路边茶产业健康发展。如今,雅安南路边茶商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据雅安南路边茶商会统计显示,商会企业在全国建有销售网点217个,产品销往北京、广州、西藏等全国各地,产品还间接销到了美国、加拿大、肯尼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

目前,雅安藏茶的科研创新产品已初现端倪,藏茶酒、藏茶粉、藏茶膏已相继研发成功。同时,“互联网+”融入“雅安藏茶”全产业链条,让藏茶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现在,雅安众多藏茶企业正继续沿着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茶旅融合发展思路,不断努力作为,真正让茶乡旅游迈向新征程。

升级转化,擦亮“国字号”金字招牌

黑茶、绿茶、黄茶、红茶、青茶……

雅安品类众多的茶里,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是雅安茶的金字招牌。

在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蒙顶山茶”品牌价值达37.14亿元,全国排名升至第七位,并入选“最具品牌经营力品牌”,持续名列四川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一。“雅安藏茶”品牌评估价值达19.90亿元,位列全国第43位,位列四川黑茶第一,进入中国黑茶第一方阵。

拥有如此好的资源,我市是如何发展的?

“两个国家级‘非遗’,是我们的优势资源,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传承好发展好!”陈书谦说。

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又称“一会一节”)确立了雅安茶的地位,也提出了“让蒙顶山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

十余年来,雅安茶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正走在“加快提档升级,做强龙头,做响品牌,做大市场,做出特色”的路上,努力扛起川茶振兴的大旗。

“抓单品突破和蒙茶开发,是我们现在主要做的事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始终聚焦“一绿(蒙顶山茶)一黑(雅安藏茶)”,实施单品突破,“一绿”主推蒙顶甘露,“一黑”主推雅安藏茶。

在推广蒙顶甘露方面。2020年,我市主动担当第九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主题市,制作了“蒙顶甘露”宣传片,举行了“蒙顶山茶·甘露专场推介会”“抖音、淘宝直播蒙顶山茶·甘露购茶节”“蒙顶山茶·甘露进万家”等系列活动;组织茶企参加了雄安新区第二届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第27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博览会等茶博会,举办了“蒙顶山茶·甘露”品鉴推介会,极大提升了蒙顶甘露品牌知名度。

在推广雅安藏茶方面。我市与西藏自治区民委、供销社等相关部门开展互访,组织茶企参加“2020年中国拉萨雪顿节名优商品交易暨展示展销”活动;举办了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2020学术年会暨“荥经茶马古道与藏茶文化高峰论坛”,扩大了雅安藏茶和雅安茶马古道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此外,我市还在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方面下功夫。

据介绍,2020年,我市先后举办第十六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组织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开市暨早春蒙顶山茶品鉴活动,开展“蒙茶仙子”全国征集活动,张国立来雅拍摄了庆祝首个“国际茶日”宣传片,举办了第五届“蒙顶山茶杯”中国黄茶斗茶大赛,召开“蒙顶山茶品鉴暨招商引资推介会”;组织茶企参加“2020年川货新春大拜年暨四川扶贫产品及名优特新商品深圳行活动”等活动,提高了蒙顶山茶、雅安藏茶的市场占有率。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我市将品牌宣传线下活动调整到线上,以网络直播为主,联合央视新闻等13个平台同步开展“淘宝第一网红”薇娅直播带货等活动;举办了主题为“天猫春茶山河行”的2020年蒙顶山茶第一背篓上市直播活动。央视二套、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湖南卫视茶频道等媒体先后对雅安茶产业进行专题宣传报道,有力提高了蒙顶山茶、雅安藏茶的品牌知名度。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品牌建设为引领,聚焦“一绿(蒙顶山茶)一黑(雅安藏茶)”,集中发展以蒙顶甘露为代表的绿茶,以雅安藏茶为代表的黑茶,实施单品突破,提质量、延链条、强龙头、响品牌、拓市场,促融合,推动雅茶全产业链整体提升,不断提高雅茶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按照“立足川渝、辐射全国、走向国际”的总体营销战略,促进蒙顶山茶、雅安藏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把雅安建成全国首屈一指的茶叶产销集散地。

来源:雅安日报,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4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