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兄弟友谊藏茶

找到约46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藏茶之旅(六):雅安藏茶的生产与加工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四川输入西藏茶叶的生产加工方法曾经引发了英印的极大兴趣,1905年3月11日,哈奇森作为他们的“特使”,从加尔各答乘坐一艘名为“格里高利•阿皮亚”(Gregory Apear)的轮船出发了,他于16日到达马来西亚的槟榔屿,19日到达新加坡,在那里转乘“中国皇后”号(Empress of China)轮船,并于4月1日到达上海。从上海沿长江而行抵达雅安,去探求藏茶的秘密。

  哈奇森在他1906年的报告《供应西藏的印度砖茶:四川任务报告》(Indian Brick Tea for Tibet:report on a mission to Su-chuan)中归纳了他发现的藏茶的生产加工要点,他共列出了19条,从茶树栽培的选址、茶树管理到采茶、焙火至篾包、标示商行等无所不包,对哈奇森而言,可能每一点都充满了新奇,但或许,他并没有发现藏茶生产加工更精细的工艺。


图为2019年雅安藏茶文化旅游节上的各类藏茶产品 摄影:赵国栋

  据《雅安市志》中的相关记载,传统雅安藏茶的加工工艺有传统工艺与新工艺之分,二者均指粗制过程。传统工艺主要包括18道工序,简称为炒、三蒸三蹓、四扎堆、四晒茶、二拣梗、一筛分。新工艺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包括:一蒸、二揉、一发酵、二拣梗、二干燥等八道工序。粗制茶未成型也未装篾打包,不利于运输,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工,这一过程称为精作或精制。经过冲包(按包分甑定量,倒入木架篾篼内,筑压成砖)、倒包(以草纸、黄纸和商标分甑包好,叠放入篾篼,加盖封口,以长细篾条捆扎)即成为了商品茶包。李朝贵先生在《藏茶》一书中把藏茶加工工艺归结为32道。


图为李朝贵、李耕冬先生所著《藏茶》书影(图片来源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

  岁月流转,现存雅安藏茶的生产和加工是怎样的状态呢?笔者在雅安的调查似乎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雅安茶厂不但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茶企,而且是一座雅安藏茶文化的博物馆,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珍贵藏茶以及各类生产加工原料。在“藏茶印象”展厅中,沿着200米的空中参观走廊,存放着数年至数十年年份不等的藏茶原料,它们都是以藏茶的传统技艺生产的。譬如“82撒面茶”产于1982年,产地海拔1200-1600米的蔡山(周公山)。在“藏茶密码”展厅中,陈列着各种条茶和生产辅料,它们代表着生产工艺不断改进的步伐。“80条茶”是1980年代生产的金尖和康砖茶,每条10公斤。“92条茶”是1992年生产的金尖和康砖茶,该茶在2013年香港拍卖成交价为每条(10公斤/条)22.8万港元。陈列的辅料包括2006年的茶果,2011年的红苔绿梗,等等。


图为雅安茶厂“藏茶密码”展厅一角 摄影:赵国栋

  如果说我们从雅安茶厂感受到的还有些内敛含蓄,那么“四川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即“兄弟友谊藏茶”)则更为直观地反映了藏茶生产加工上的变化。在兄弟友谊的藏茶生产加工谱系中,呈现了一种明显的藏茶换代取向:第一代为康砖,第二代为金竹,第三代为甘弘。康砖和金尖类采用的是紧压式的大型茶包,一般康砖每砖重1斤,每条茶包共20块茶砖,金尖则为每砖重5斤,每条4砖。生产康砖的原料茶采摘于红苔之上,工艺仍属于传统工艺。金竹是康砖、金尖的延续产品,形式为小竹条包装,原料采摘于青苔之上,工艺则是该公司的甘氏工艺。甘弘是第三代产品,原料采摘于舒叶之上,工艺也是其自有的甘氏工艺。主打产品和主导工艺的转变显示了兄弟友谊公司在藏茶上的不断探索精神。


(图为兄弟友谊公司的甘弘藏茶 摄影:赵国栋)

  藏茶产业与技术的创新平台建设为雅安藏茶的生产与加工提供了强大保证。“四川省藏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在四川省科技厅指导下的科技创新平台,专门针对的是藏茶产业和藏茶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由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茶叶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和蒙顶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导建设,参与企业有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吉祥茶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中心下设生产加工技术研究所、文化与品牌研究所等7个分支机构。在中心的参观长廊里,可以清楚看到藏茶的主要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

  还有“雅安市现代茶业科技中心”,位于“牛碾坪清乡茶田度假区”内,那里除了有关于“四川蒙顶山茶种植基地联盟”的详细介绍和展示外,还有“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的建设与导览介绍。而最重要的是,那里还有担负着茶树育种改良重任的“茶树杂交育种园”,被称为“西南最大茶树基因库”。作为2013年“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重点项目,中心在建成后,引进了福鼎大白、乌牛早、龙井长叶等茶树品种260余个,收集茶树种质资源1100余个,加强对茶树新品种和藏茶新技术的推广和转化,切切实实为雅安茶树种植、改良以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做出了贡献。


(图为“雅安市现代茶业科技中心” 摄影:赵国栋)

  若把藏茶作为一种文化来看,那么无疑,它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而若把藏茶作为一种产业,那么它也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传承和创新是文化、产业,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精义所在。

  在雅安,我们看到了,并且深刻感受了藏茶产品与工艺上的这一取向。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无疑包含了数代雅安茶人们的艰辛探索和巨大付出。当我们毫不费力就能选到不同口感的藏茶,喝上让人心静神怡的茶汤时,或许,我们应该把最富情感的词句送给那些为了藏茶产品和工艺而默默奉献的人们。

 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雅安茶人们虽然普通,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奋斗出了越来越好的藏茶。奋斗,让藏茶走得更远,让茶人显得更美!(中国西藏网 文/赵国栋)

雅茶双璧,翱翔出川系列报道之十二中国非遗,兄弟友谊


如果说雅安藏茶见证了汉藏同胞的生死同党的情谊的话,那么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则是雅安藏茶最坚定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中国非遗,兄弟友谊”。这是当我参观完牢牢记住的八个字。厂区就位于普通的交通运输线的一侧,面对着隐隐青山,没有宏伟的门面和豪华的装修,在普通的外表之下却有着不一样的“非遗特色”。


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座镌刻着《兄弟友谊赋》的大石碑——
茶马古道第一站,出雨城涉水宋村渡,新开店洒泪别亲人。牵出来的是马,背进去的是茶。八千里路云和月,一年半载血与泪。青石板上拐子窝密密麻麻,背夹子里大茶包重重叠叠。吼一声山歌啃一口玉米馍馍,洒一路汗水换一碗稀饭汤汤。


新开店甘氏一家,岁岁年同唱一首歌,代代人同走一条道。茶庄到茶厂,新旧两重天。滴水见太阳,央视来见证。千年背夫文化传承情深兄弟,万里茶马古道书写汉藏友谊。昔日人背马驮一步一歇千年一叹,今天车轮滚滚一日千里天涯咫尺。


从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这家企业浓厚的历史韵味与企业独有的文化情趣。果不其然,走进展示馆,你只能用惊讶与赞叹来表达自己此刻的情绪。


满室铺满了用竹篾装的小长条形的藏茶,更令人称奇的是竹篾上都是书法作品《论语》《茶经》等名篇都是创作的素材。据引领我们参观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还正在进行《唐诗三百首》的创作,在展示馆我们也能看到已经完成了的《望岳》等名篇。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或许绘就这样一个“浩瀚”场景的国家级藏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甘玉祥对于雅安藏茶的期盼就是拥有这样的胸怀的。

甘玉祥其人,出生于边茶世家,秉承父辈对边茶业和对西藏民族的特殊感情,以自己对边茶制作的热爱和执著,经过十多年不懈的努力,将边茶长期以来永不改变的两个品种——康砖和金尖,在短短的四年内增加到了50余种,并将“边茶”改名为“藏茶”,提出“藏茶汉饮、边茶内销、粗茶细作”的思路,彻底改变了一千多年来藏茶只供藏区饮用的历史近几年来,“藏茶汉饮”成了雅安藏茶行业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思想,“藏茶”也成为雅安城市一张新名片。


甘玉祥也在介绍中说起非遗的意义,在他看来,非遗首先是一份责任,既然已经上升到国家级非遗,那就是一份为国家负责,为民族负责的神圣职责;其次是一份信任,国家给与的肯定与荣誉将激励着他们用功、用心、用情将非遗技艺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同时非遗更是一份保障,技艺的本质是生产制作过程,过程决定结果,技艺决定品质,优良的产品品质正是来源于国家非遗制作技艺。


品牌的背后是品质,品质的背后是品格。这是企业家的胸怀和初心,也是甘玉祥和兄弟友谊之所以能立足于藏茶产业之林的不二信条。
在经历多年的摸索之后,兄弟友谊的主打产品也由第一代的康砖升华为现在第三代产品“甘弘”。


甘弘,顾名思义是蕴藏着传承人弘扬非遗技艺的茶人情怀——
生生寰球,茶茗独生吾华,九六方土,茶品数以千计,六大类别,黑茶受宠尤甚,藏茶家族,甘弘独秀于众,鹤立于群,独尊于我……兄弟友谊,非遗传人,怀大国工匠之志,扬祖辈传世技艺,炒之、蒸之、揉之、酵之、焙之、道道真功,显国家非遗权威,抒传人爱茶情怀,匠心独运,精工妙笔,终成甘弘佳作……甘弘之弘,与众不同,甘守清贫但求真,弘我国粹须务实。酒亦干红,茶亦甘弘。
马帮西来,踏过万千山水;锅庄鼎沸,放歌兄弟情谊。蒙茶康砖,滋润一方百姓;酬神调膳,撑持半幅云天。

这是兄弟友谊的赞歌,更是雅安藏茶的腾飞之歌。
中国非遗,兄弟友谊;友谊弟兄,藏茶中国!



荥经古茶树惊动虞富莲教授

28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虞富莲敎授受邀参加蒙顶山首届国际禅茶大会,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巴蜀古茶树资源的优势与价值》主题演讲。下午,虞富莲敎授应邀到雅安市中国藏茶第一村参观考察,并作了《巴蜀古茶树资源的多样性与开发和保护》的主题演讲。四川农业大学、雅安市茶办、茶企负责人参加,认证聆听虞敎授演讲内容后组织讨论交流。

 

演讲完后,虞敎授马不停蹄前往兄弟友谊藏茶厂考察,对于一家几十年从事藏茶生产销售的龙头企业,这是他非常关注和称赞的工厂。兄弟友谊董事长甘玉祥全程陪同,详细向虞教授介绍兄弟友谊企业文化和藏茶生产过程,并仔细品尝了兄弟友谊藏茶。从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到首届国际禅茶大会,再到兄弟友谊藏茶厂参观,此行对蒙顶山文化和茶企深入了解,很值得一来。

 

3月29日上午,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孙前陪同虞富莲敎授首次到雅安荥经县考察古枇杷茶树。在荥经县当地茶农和相关部分的带领下,一行人前往枇杷茶、大黑茶、老川茶古树茶保护基地考察。

 

看到12米高的乔木大叶茶、300多年的小乔木大叶种和众多的灌木茶时,虞富莲敎授大感意外。每到一棵古茶树前,虞教授都会亲自拿出卷尺测量茶树胸径和高度,记录每棵树的资料,并向当地茶农详细询问茶树的来历和生长过程。“没有想到四川荥经还有这样高大的乔木古树,感觉发现新大陆一样,收获很大,不虚此行,此次荥经古茶树考察行彻底改变我以往对川西茶树和茶资源的认识。”虞教授有点激动的说。

作为国内知名的茶树专家,虞教授在考察完荥经古茶树后,从古茶树保护、优势和价值等方面对荥经古茶树提出中肯而独到的意见。

 

 

距离专题讲座还有2天,你想聆听虞富莲敎授此次四川古茶树考察行的收获,他对四川古茶树的中肯意见,四川古茶树的未来是什么?

 

 

找到约4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