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座山读懂四川茶!

一片树叶,传承古今,承载着千年中国茶香。在数千年的中国茶叶发展历史上,四川是植茶、饮茶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川茶飘香四海,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四川雅安“大地指纹”茶山 。

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雅安藏茶、碧潭飘雪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优茶源于四川,享誉全国。而早在3000多年以前,巴蜀先民就已经发现野生茶树的叶子可以食用。2004年,在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上确立了四川雅安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的地位;2021、2022年“川茶”连续2年实现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跻身全国“千亿茶产业省份”。

4月7日至12日,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茶季,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茶人,踏入四川这片沃土,探寻川茶的深邃,感受川茶的魅力,领略“天府之国”的瑰丽山川、丰富人文。

学员们抵达成都集合后,首先走进的是四川蜀茶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体验店。蜀茶集团副总裁缪国平开场,介绍了川茶的整体情况,品鉴了多款四川代表性名优茶品,让大家一“饱”川茶口福。

在四川蜀茶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交流、体验。

成都宽窄巷子里的“可居茶介”茶馆。

傍晚时分,学员们走进宽窄巷,打卡全国百佳茶馆“可居茶介”,在闹中取静中感受传统文化和当下现实生活相融的生活方式。首日的“前菜”过后,游学的饕餮美餐正式“开宴”。

蒙顶山

盏盏香茗,最负盛名

在中国数千年的茶叶史中,四川蒙顶山是令人瞩目的存在,这里有中国明确文字记载的最早人工植茶地,是巴蜀茶文化起源与发展的地理坐标。

蒙顶山万亩生态茶园。

游学团队首先进入的是四川雅安的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陈开义领队讲解。陈开义介绍,“这里拥有四川唯一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西南地区最大的茶树基因库,同时也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全国首批万亩茶园示范基地”。

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中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

学员们行走在浅丘间连片蜿蜒的茶园中,欣赏茶涌绿波,茶园与远处层层叠叠的山丘交织在一起,宛如进入了童话世界,蔚为壮观!畅游在这样的美景中,大家不禁诵读起《茶经》片段,于是朗朗“茶声”回荡在这茶海之中,一场有颜值、有内涵、有深度的游学之旅徐徐展开。

学员们畅游在万亩茶园中,诵读《茶经》片段。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初识茶园后,步入的是茶文化蒙顶圣山。陈开义说,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茶祖”吴理真在此种下了7株仙茶,由此开启了中国人工植茶的先河。

学员们登上蒙顶山。

蒙顶山最高海拔1456米,蒙顶山由西向东,主峰的5个小山头形似莲花,皇茶园正落于莲花心而成“风水宝地”,茶祖吴理真植下的“灵茗之种”七株便在此地。“皇茶园”以石栏围绕,正面双扇石门,传说,清时这里为皇室祭祀太庙的“仙茶”专采地,园后有白虎巡山护茶。

蒙顶山茶:千年贡茶

领略了蒙顶山的茶文化,赫赫有名的“蒙顶甘露“蒙顶黄芽”即将登场。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参观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了解了蒙顶甘露的基本制作流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跃华,现场带领大家实操蒙顶甘露制作要点。只见张跃华徒手在铁锅里翻炒鲜叶,随着鲜叶水分的挥发,香味也从涩涩的嫩香转变为清新的茶香,萦绕在整个体验间。

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跃华,现场带领大家实操蒙顶甘露制作要点。

蒙顶黄芽是中国黄茶类不可多得的珍品。它的传统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一直是蒙山贡茶系列中极为珍贵的贡茶。张跃华介绍,蒙顶黄芽属轻发酵工艺,原料为单芽,清明前采摘,色黄绿,成茶芽条壮硕;制作之时,采用当地所产黄纸进行闷黄工艺发酵,一斤干茶需要4万至5万个芽头。其成茶色泽黄亮,油润有金毫,开汤后淡黄明亮、底芽嫩黄。

学员们在跃华茶文化体验馆合影留念。

张跃华自幼随父亲学习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是他的心愿。他说,蒙顶黄芽享誉盛名,却很少被大众喝到,让蒙顶黄茶的技术提起来,产量增起来,让更多人感受到的黄茶的独特魅力是他下一步的目标。

雅安藏茶:友谊之花

在雅安,除蒙顶山茶外,还有雅安藏茶。雅安是我国传统边销茶重要的生产基地。《西藏政教史鉴》记载,“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涉藏地区饮茶之风盛行,唐宋以来更是实行“以茶易马、以茶治边”的政策来维护民族团结。

兄弟友谊茶厂内的藏茶技艺传习所。

雅安作为当时茶马交易的主要集散地,雅安藏茶是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也是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藏汉团结的“友谊之茶”。

陈开义介绍,北宋时,蒙顶山茶是战马最重要的交换物,因此设立茶马司,成为宋代以来承办与藏族等各民族进行茶马互市的茶政机构。茶马司遗址始建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坐北朝南,大门上用汉藏两种语言写有“茶马司”三个大字,大门两侧有青石壁画,主题分别为 “汉藏一家”和“以茶易马”,表现了汉藏人民互易茶马的繁荣景象。

茶马司遗址。

1992年,甘家藏茶第五代传承人甘玉祥在“茶马古道第一站”建立起了兄弟友谊茶厂,将世代传承的藏茶制作技艺带入工业化生产。2010年,甘玉祥成为南路边茶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了使藏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他在藏茶制作与发展的过程中都强调着“工匠精神”。交流中,甘玉祥讲述了产品经历了三步跨越——康砖、藏茶、甘弘,在制茶理念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制茶技艺方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让学员们深受感动。

在雅安兄弟友谊茶厂,与国家级藏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甘玉祥交流。

与传统藏茶相比,由雅安供销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四川康润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国内首条年产1000吨的藏茶清洁化生产线,以及全套的茶叶精深加工技术、自动化包装设备及配套仓储条件。

四川康润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博现场为学员讲解雅安藏茶。

学员们走进工厂,走进实验室,深入了解雅安藏茶的奥秘。总经理王博现场为学员讲解雅安藏茶的历史,并带领大家对不同等级的藏茶进行品鉴,直观感受藏茶风味特征、等级品质变化;四川农业大学何春雷教授现场分享茶叶冷冻保鲜技术,助推产区鲜叶走向销区体验制作、加工转变。

四川农业大学何春雷教授现场分享茶叶冷冻保鲜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成立于2022年10月的雅茶集团,目前已进入投产阶段。雅茶集团副总经理刘麟,带领大家参观了敞亮的生产加工车间,介绍了雅茶集团的基本情况。学员们参观后感叹:这里俨然不见传统加工车间摩肩接踵的拥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标准化的高效率生产流水线,在科技的加持下,整条生产线有了全新的面貌。

走进四川雅茶集团茶业有限公司,感受藏茶标准化、“一键式”生产。

茶叶品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包装设计的必要程度则可以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产品格调的定义。在雅茶集团文化体验空间交流时,学员们看到包装结合了传统藏式元素,在色彩上则选择具有沉稳感的棕咖色作为主色调,古朴、内敛,在一张一弛间,向外界传达着雅茶积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气息,展现出“大国”之饮、“大雅”之茶的品牌理念。

峨眉山

茶中有禅,异于天下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山,茶历史悠久绵延、茶文化源远流长。

峨眉山景区。

想要了解峨眉山茶,首先就要登顶峨眉山。为此,游学为学员们安排了一次亲临峨眉山的机会,深度感受峨眉文化。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脉巍峨、蜿蜒曲折,主峰金顶海拔3099米,是中国最高的佛教山峰。景区以其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天然的博物馆,人类的文化遗产”。

“一山一茶,峨眉雪芽。”峨眉雪芽有机茶园基地位于峨眉山脉位于北纬30°附近,是世界黄金产茶区。依托峨眉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拥有近3万亩高山标准生态茶园。低云、多雾、雨量充沛,形成了峨眉雪芽独特的品牌优势,历经岁月沉淀,儒、释、道文化相渗相融,更形成了峨眉山茶的独特内涵,禅茶文化博大精深。

品鉴峨眉雪芽代表产品。

作为高端品质的代表,竹叶青春茶年年都备受消费者期待。竹叶青负责人带学员们参观了智能化工厂,介绍了竹叶青制作技艺之长,并创新了独有的杀青工艺——“高效快速杀青技术”,通过将高温加湿热风杀青与滚筒杀青相结合,快速实现均匀、透彻的杀青效果,锁住茶叶的鲜。

走进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学习、交流。

参观结束后,学员们惊叹:如此一体化、智能化的加工系统,几乎做到全自动、零污染,让我们可以更加放心地喝到一杯干净、安全、鲜爽的茶,也在一杯茶中,感受到了竹叶青的“黑科技”。

在满满的“学茶”之余,主办方还为大家安排了丰富的茶艺观赏、景区游览,走进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雅安碧峰峡熊猫基地,可以说一次游学,基本搞定四川茶的“必备知识点”。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

自2016年起,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与廊坊市吾逸尚古文化传播公司联合主办的“踏阅茶乡”游学活动带领茶友们踏遍大江南北,先后深入到福建、安徽、云南、浙江、四川等多地开展游学,走进丰富多彩的核心茶区,在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的指导下,学深悟透,正本清源。

未来,“踏阅茶乡”游学活动还将继续……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