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四大国礼茶

找到约6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黄山名茶,让国茶更璀璨

  中华拥有五千年茶文化,获得“中国名茶之乡”荣誉称号的地方有很多,争当"世界茶叶发源地"的地方更是不少,就连“中国茶都”也有好几个。但“中国名茶之都”的称号,只花落黄山。

  黄山之美,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早已写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俗话说,香气是茶叶之魂。黄山茶拥有天生高雅的香:黄山毛峰,清香冷韵;太平猴魁,兰香悠长;祁门红茶,妙不可言的香。如花似蜜又似果,用语言不可描述,于是国际上专门定义为“KEEMUN CHARACTER”。


黄山毛峰原产地-富溪乡

  

祁红核心产区-祁门县历口镇环砂村生态茶园

  

太平猴魁原产地猴坑村

  休宁松萝,炒青鼻祖;老竹大方,扁形茶之父;太平猴魁,尖茶之冠;祁门红茶,镶着金边的女王;黄山毛峰,鱼叶金黄亦天下名扬。


松萝茶核心产区 松萝山


老竹大方茶 歙县三阳镇竹铺村

  黄山茶远不止以上三五个。屯绿,当年与祁红“一红一绿”征战全球,被誉为“来自中国的绿色金子”。黄山绿牡丹,工艺造型绿茶之“国色天香”,曾经和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一起赠与时任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加上祁红多次重任担当一市“四大国礼茶”,不愧中国茶界传奇神话。

  

歙县滴水香(歙县溪头镇)

  

珠兰花茶

  

屯绿主产区

  

黟县石墨

  

徽州白茶 歙县富堨镇青山村

  

安茶核心产区-祁门县芦溪乡芦溪村茶园

  

黄山绿牡丹

  

古黟黑茶 黟县

  当然,有名茶没能列进来,也有新的名茶正在创制中。

  黄山有多美,黄山茶就有多香,勤劳智慧的黄山茶人,将永不停歇地走在创新之路上。

  谢谢你,黄山,让国茶如此璀璨,这是一群上海专业茶人由衷的表达和感叹。


内容来源:新民晚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龙润茶,百姓茶:云南龙润茶业集团发展历程

领军人物

1994年,创建盘龙云海集团

2001年,创建龙润集团

2005年,创建云南龙润茶业集团

2012年,创建理想科技集团


2004年,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

2004年,中国投资协会农业与农村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2006年,中共中央党校客座教授

2006年,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名誉院长等职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董事会董事

2008年,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

2010年,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

2015年,云南省食品安全协会会长

2015年,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常务副会长、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6年,第三届十大“中国青年创业奖”

2009年,五一劳动奖章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2011年,全国劳动模范

2015年,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

2014年,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

2017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企业介绍



云南龙润茶业集团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茶文化教育和推广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化集团。坚持“理论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同时运作的发展战略,携手云南农业大学联合创办龙润普洱茶学院与云南普洱茶研究院,将茶叶的真实性、科学性、权威性建立起来。以“用制药的经验制茶”,借助云南、福建、浙江、湖南等中国核心产茶区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不断创新的模式和国际化的视野打造中国茶产业。



好茶是种出来的。龙润茶将茶园设为“第一车间”,种植基地集中位于东经98度~102度,北纬22度~25度的澜沧江流域核心产茶区。采用“记录本”式管理,携手200万茶农建立了“企业+市场+标准化生产”的产业链,实施溯源机制。率先推行茶叶“物联网”技术,打造精准化绿色种植和生产,并相继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ECO)、雨林联盟认证(RA)、美国有机认证(NOP)、日本农产品有机认证(JAS)、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中国有机认证(CNAS)等机构认证,铸就茶叶原生态品质,惠及百万茶农。


欧盟有机认证(ECO)


雨林联盟认证(RA)


日本农产品有机认证(JAS)


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


中国有机认证(CNAS)



始建于1958年的昌宁茶厂,已有60多年发展历程,再有30多年就是百年品牌。龙润茶在昌宁、凤庆、云县、昆明4大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将新建普洱、西双版纳2大生产基地,建有西南最大的两条CTC生产线和100多条先进的茶叶生产线,年加工茶叶能力突破50000多吨。龙润茶始终敬畏和关怀每一个生命,以用制药的经验制茶,“86道质量把关”贯穿生产全程,构建了龙润茶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体系。



茶是生活的底色。龙润茶以“好吃、好喝、好用、好玩”开发理念,不断科技创新,攻克了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新技术和产业转化,创新研发出普洱茶、红茶、绿茶、白茶、青茶等六大茶类500多款产品


龙润茶,百姓茶。一个产业、一个民族的兴盛,必定是从文化的繁荣开始。基于中国茶文化和姓氏文化共同的特性、共同的载体,龙润茶借助工业4.0的定制化生产模式,成功打造了“百家姓茶”定制IP,旨在对中华姓氏文化的追寻,解读中国人的家族密码,解析中国人的宗亲文化,唤起人们同根同源,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情感和文化认同,真正体现“和为贵,龙润茶”的品牌精神和价值。



龙润茶始终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去解读和营销中国茶。2009年5月18日,龙润茶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2898.HK),成为中国茶第一家上市公司,为龙润茶国际化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个企业的成功,是构架和模式的成功。龙润茶在开设1500多家专卖店的基础上,全新以“百家茶合伙人、家庭茶室、连锁专卖店、精品茶定制特通”构成四大动力引擎,深度整合专属定制、连锁专卖、社交电商、新零售等渠道,打造“大连锁”航母,协同发展,从而发挥龙润茶行业品牌、生产基地和营销终端的集群优势,引领中国茶市场。



企业荣誉


龙润茶在做好构架、产品和市场的同时,也不遗余力的打造“龙润茶”品牌。龙润茶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自主品牌十大创新企业、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北京奥运会特许生产商、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等200多项殊荣,铸就龙润茶口碑。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中国驰名商标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中国普洱茶十大品牌


北京奥运会特许生产商


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


中国茶叶行业十大领军(推荐)企业


中国自主品牌建设十大创新企业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龙润茶技术总工程师卫宗成荣获“普洱茶传承工艺大师”称号


龙润茶制茶大师徐文军荣获“云南茶区十佳匠心茶人”称号


云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龙润茶“楚兰”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


龙润茶先后成为“G20”峰会国礼茶、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国礼茶、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国礼茶、APEC峰会国礼茶、中布友好国礼茶、“感知中国·美丽云南”国礼茶、中尼友好国礼茶、中马友好国礼茶、中泰友好国礼茶……龙润茶多次作为国宾礼品赠送外国元首,彰显了国茶龙润的典范。


茶为国饮,这是一叶民族崛起、天下至和的茶,也是一叶安康富足、生态文明之茶。龙润茶,将以“健康地球,健康人类”为己任,为中国茶业崛起而不懈奋斗!

茶二代戚英杰:守护一脉龙井清韵

  茅家埠,杭州里西湖腹地,这里悠闲野趣,江南景致,韵味十足,也是杭州西湖龙井的著名产地。青山绿水间,是层层叠叠起伏的茶园,山脚路边,绿意绵延至远处。

  从喧闹繁杂的都市森林穿行到其间,心情就忽地静下来了。山野风光,人文自然和谐地共处,茶园间的民居诗意地居住着,这里的人们多数世世代代以茶为生。谷雨时节,坐人家凉亭里,热情的茶农泡上一杯清冽的龙井,香气氛氲在指尖,吸一口春天的气息,沁人心脾。  

  里西湖这一带的建筑,有烟火气的要么是原著居民的山村,或者是静谧的名人故居,企业或公司是不多见的。龙井路十五号,是独一份的显眼的处所。路边白墙黛瓦的两层楼房,看起来有些年头,这里便是戚英杰先生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  

  龙井茶和龙井村人的生活天然是融在一起的,从小生长在龙井山园,谈起西湖龙井,戚英杰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从与龙井相关的西湖的名人掌故,到龙井茶炒制工艺,以及龙井成为国礼的历史,戚英杰如数家珍。

  与一路从苦辛时代走来的父辈不一样,这位为人敦厚务实的“茶二代”对茶文化的推广有着独特的理解。他打好传承和创新两张牌,既发掘传统,海内外广为收纳文物,建立西湖龙井茶博物馆,保护一脉龙井清名,又守正创新,与时代接轨,引入电商直播等新型营销手法。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断为西湖龙井茶注入新的活力,茶艺匠人与互联网的共生共存让戚氏父子择一事终一生之时,也能留一抹芬芳,扬一世美茗。

  茶香溯源

  南方有嘉禾。从盛唐到明清,龙井茶从无名之璞到名誉天下。这本厚重的龙井茶的历史都烂熟在戚英杰心里。

  “龙井茶名气很大,但是好在什么地方,很多人都说不上来;历史很悠久,悠久在什么地方,也说不上来。”从历史资料上,现在可以追溯龙井历史的是唐代上元初年。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而北宋时期,高僧辩才法师晚年归隐时,带寺僧、弟子开山种茶,将茶树从灵隐种到龙井,龙井也是他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一同品茗吟诗之地,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写“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颗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

  到了清朝,就有了龙井茶的第一代言人——乾隆皇帝。他六次下江南,四巡龙井,品茶赋诗,钦点十八颗茶树作为御茶,将龙井茶推向了至尊的巅峰。

  清朝康熙年间,戚氏族人来到龙井村,世代传承制茶技艺。戚英杰说,戚家与茶文化渊源颇深,《戚氏宗谱》中记载,戚氏先人戚舜畴在康熙年间迁至龙井村,其后代戚衮荣在附近山岭种茶数百株。庄晚芳大师写的《从葛岭到龙井》里也提到戚衮荣善于制茶品茶,待客忠厚,故而声名远扬。  

  龙井村在地理区位范围包括,往东到凤凰岭,南至九溪,西面一直到灵隐天竺,北面是翁家山,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挡住西北寒风的侵袭,而春夏季的东南风则易入山谷,为龙井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而龙井村世代以茶谋生,到现在龙井茶主产腹地的龙井村有600多人口,村民都以茶为生,村中分王、李、汪、戚四大姓。龙井村的牌坊所在之处叫戚家岭,就是戚氏族人聚居的地方,现今到戚英杰这一辈已是第12代。

  龙井茶分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而西湖龙井则是以龙井村为核心,依傍西湖而生,有着适宜的土壤和山体结构,再加上北纬三十度黄金线独有的气候条件,为茶树量身打造了一个完美的生长空间。经历代茶人对茶艺的孜孜追求,得天时、地利、人灵,使得西湖龙井品质超群。从朝廷贡品到国家礼品,享誉中外。

  茶礼甄选

  龙井村戚氏祖上制茶的荣光,代代相传,声名远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戚英杰的父亲戚国伟成立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开始,其创立的“贡牌”西湖龙井就成为浙江国礼龙井的唯一指定生产企业,连续三十多年不变,可见品质过硬。

  “1985年江泽民担任上海市长,招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就是用的我们的西湖龙井;前几年默克尔访问天津,想喝西湖龙井,找了我们在天津的一家专卖店;还有普京60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国家给他送了一份西湖龙井茶,外交部还为此给我们发了一个贺信。”戚英杰介绍道。

  戚英杰算是半路出家,子承父业。2013年进公司,从基层做起,他潜心钻研制茶工艺。“以前家里觉得做茶农很辛苦,所以我读完大学以后就到体制内工作。后来我父亲年纪大了,另外自己对茶叶也是真感兴趣,就辞职回来接我父亲的班。”

  这期间对非科班出身的他来说,是“跨专业学习”的几年。2017年从父亲手里接过国礼茶的采制工作到现在,他已成为龙井茶的行家里手,龙井茶的生长环境、土壤结构和茶树栽培,戚英杰早已烂熟于心。

  “为什么我们这边茶特别好,主要是因为土壤是白沙土。茶树的树根很不耐涝,它如果长在平地上、平坡上或者是黏土上,都长不好。而白沙土透气性很好,在山坡上渗水性也很好,再加上它的营养物质适合茶树生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品质上乘的西湖龙井。”  

  戚英杰还向记者透露,龙井村为制作国礼茶的茶树品种——龙井茶群体种保留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种源,这样优良的种子库一方面保证了口感上乘的茶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则是为培育龙井43这样产量大、经济效益好的茶种打下基础。

  既得龙井村得天时、地利,戚英杰也从未怠慢过龙井茶的采制工作。戚英杰对甄选环节层层把控的细致程度丝毫不亚于父亲。“茶叶采摘我们要求是2.8公分到3.2公分,青叶采摘一定要符合我的标准,达到要求价格就会给高一点,达不到我就不收了。”

  而制茶方面,为了保证醇正的龙井品味,戚英杰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抓、抖、搭、拓、捺、推、扣、甩、压、磨”十字诀在口,精心炒制。即使高峰期生产期,也先用杀青机器统一杀青,然后让老师傅挥锅,把机器炒制和手工精加工的优点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国礼茶对于“贡牌”西湖龙井来说,既是一项郑重其事的政治责任,也是沉甸甸的一份荣誉。每年国礼茶的筹备过程,如其父亲一样,戚英杰必亲力亲为,从采摘到加工到打包运送京城,成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我要等到回复说‘今年的茶是好的’,心里的石头才算放下来。”

  茶韵流传

  2019年,由戚英杰和收藏家赵大川共同担任馆长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于龙坞茶镇·九街落成。这座青砖白墙、别具风味的建筑先后耗资四百多万,占地1600平方,目前藏有1300余件文献文物资料,显现着西湖龙井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这家以龙井命名的博物馆是戚英杰公司独家投资建立的。其契机,还要回溯到他刚刚进入公司的那一年。

  2013年,戚英杰跟随杭州市农办到欧洲考察,一家专供皇室的酒庄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酒庄里有个很小的展览室,里面放满了书册,当时负责人随手抽了一册出来,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历代的酒标,每一个酒标都有着与皇室相关的故事。  

  “这些酒标一拿出来就很让人信服,大家都会觉得这个酒庄有历史、有文化内涵,这个酒肯定也很好。”欧洲之行,促动戚英杰要为西湖龙井茶建造博物馆的初心。更令戚英杰下定决心保护西湖龙井茶文化的,是龙井茶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戚英杰发现,中国一年的西湖龙井茶消费数据为一万吨,而真正的西湖龙井产区产量其实只有约550吨,两者有将近20倍的差距。

  西湖龙井历史悠久,茶文化荒芜,市场混乱无序。这些问题摆在他的面前。尽管杭州已经有中国茶叶博物馆,但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首,西湖龙井茶也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博物馆。

  戚英杰立刻着手收集龙井茶的文史资料,从民国时期的茶盒茶具到五十多年来人民日报对龙井茶的报道,他收集的资料越多,越意识到龙井茶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民国时候一些老的茶庄在很多方面都比我们现在做得好,尤其是商标意识,他们还跑去国外把商标注册了,商标上清清楚楚写了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亩茶园、范围是什么、电话是多少,全部都有。”

  北宋年间的茶碾、杭州出土的铜折叠火铲、道光三十年的布政使司牙贴,还有见证了杭州一带一路茶叶史的方正大茶庄红木茶箱等,都被戚英杰收入博物馆,用来纪念那些充满茶香的历史时光。

  传承是为了更好发扬,也是为了茶文化在多个维度有更大的伸展,使其更加亲民接地气。对茶文化的弘扬,茶营销手段等方面,戚英杰在父辈的基础上,也有着更多的创新意识。  

  今年4月,戚英杰参加了浙江省农业农村宣传中心和抖音官方共同主办的“抖音有好货县长来直播”龙井茶专场直播活动,这是他首次以龙井茶传承人身份直播带货,在向网友们简单介绍了关于西湖龙井的品鉴知识的同时,当天销售额将近200万。他更雄心勃勃,主动对接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准备将“贡牌”龙井营收更上层楼。

  (来源:贡牌西湖龙井)

找到约6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