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寿宁高山红茶价格标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郭相茹:寿宁县茶产业考察心得

2023年7月我在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治国理政暑假调研实践中,对福建寿宁县进行了详细的田野调查。在深入开展田野调查过程中,我对寿宁县的一些茶园进行了考察,参观和走访了一些茶园,也与地方经营茶产业的相关人士进行了访谈,在考察与交流的过程中,对当地茶产业的生产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寿宁,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寿宁高山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明代著名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所著《寿宁待志》中记载:“三甲:南门,住初垄,出细茶。十甲:南门,住葡萄洋村,出细茶。茶出七都。”[1]寿宁高山茶总体上分为红茶和绿茶两大类。红茶条索紧结,色乌润,香气鲜浓、带有花果香,汤色红亮,滋味浓醇,具有高山韵,叶底肥嫩、红亮;绿茶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锋毫显,带嫩香或栗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爽,具有清香、清醇、清爽的高山风味。[2]通过这次近距离的考察,使我对寿宁茶产业的茶产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寿宁县出好茶得益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寿宁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势呈西北—东南倾斜之势,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一书中,留诗“县在翠微处,浮家似锦棚。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3]形象地描绘了寿宁山高林多雾重谷深的地理环境。寿宁境内山地土壤以黄、红壤等最多,一般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2~3%,大部分茶园pH值在5.0~5.5之间,适宜寿宁高山茶树生长。[4]寿宁县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合茶树的生长和发展。也是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使得寿宁茶叶独具地方特色。

图1:当地茶园概貌

二、除了气候之外,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助力于品质提升。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对下党乡的茶产业、托溪乡坪坑村的最美茶园“灵秀茶园”、武曲镇梅洋村的茶园、进行了参观考察,与寿宁县臻虹茶业的经营者进行了访谈。可以看出寿宁县茶产业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家庭经营模式。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中,公司与村集体合作社以及茶农进行合作。公司主要是负责定制茶园、客户订单的签订、包装、销售等环节。合作社由村里面的茶厂组合而成,负责茶园的管理、茶青的采购、社员管理等。茶农则根据自己的需求,自愿加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的要求采摘茶叶,配合合作社统一生产管理等;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中,村党支部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引进公司资金的同时,参与对茶叶的生产和经营。茶农则是按要求管理茶园,进行采摘;家庭经营模式,则多是以家族企业和家庭作坊为主。在这种经营模式中,经营人员主要掌握制茶技术和销售渠道。他们与农户签订简单的协议,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对茶叶进行种植、管理和采摘。这种模式多是经营人员直接和茶农进行价格商谈,有时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茶青甚至会高于市场价进行收购,这些小微企业在增加茶农收入的同时,也带动茶农积极性。此外,寿宁县将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高级合作社模式也随之出现。

图2:当地茶树长势

三、茶叶品质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在对茶园进行了解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茶叶口感的好坏与茶叶质量关系十分密切,然而造成这种影响绝非是单一的。首先是在品茶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茶叶的质量判断。茶叶的质量可以通过五个因素来判断即:香气、滋味、汤色、外观和茶底。茶叶在加工时根据发酵的时间、泡出的汤水颜色、以及发酵的程度呈现出不同的口感。因此,根据上述五个因素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其次是茶叶的质量可以从采青的时间判断。一般来说,质量比较好的就是一尖茶(芽头茶),也就是头茬茶,质量高,数量相对少,因此在一颗茶树中,一尖茶是价格最高的。其次就是一芽两叶,次之是中开面,再次之是大开面,随着茶叶可采摘面积的增加,茶青的价格也随之降低。最后是茶叶制作的技术影响茶叶的质量和口感。茶叶制作的工序繁多,采青之后还要经历摇青、揉青、炒青、烘干、娄凋等过程。最后,才能制作出口感良好的茶叶。这个过程对温度、空气适度、气候等要求较高,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影响到茶叶的口感。因此,能否拥有好的制茶技术不仅是茶产业竞争的核心要素,还是影响茶叶质量的重要因素。

图3:当地精制茶

四、茶文化与茶产业需要互相通融,合力推动茶产业经济。在对茶产业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文化”的传承和应用是打造寿宁茶品牌的重要因素。寿宁产茶历史悠久,明代文学家冯梦在寿宁做知县时对寿宁茶叶赞不绝口,在任期间,鼓励当地茶叶的发展,留下“九峰山上紫茶殊,香漫甘回嫩厚舒”。“他日堂中酬客友,仙茗盛誉满姑苏”。[5]的千古佳作。茶界泰斗张天福曾说,“寿宁是他的第二故乡”。寿宁茶产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也将文化因素融入到茶品牌的创造中。例如,托溪乡坪坑村挖掘传承数百年的“耕读文化”和“贡生文化”,将村庄中的文化特色“十八贡生故里”(清顺治八年至道光十五年的185年间,取贡生18名)与东山“灵秀茶园”相结合,延续崇文重教优良传统。围绕‘贡生’主题打造高档茶叶,在延续崇文重教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增加了村庄的整体收益。此外,还将茶叶与张天福、红色下党相结合,不断打造更多的文化品牌,利用茶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

五、茶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寿宁独特的地理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茶产业的发展优势。但是,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制约因素。第一,劳动力外溢和专业技术缺乏。受限于受教育水平和专业技术的指导,部分农户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水平不够,尤其是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出,留守在村庄中的大多是老年劳动力,其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影响茶叶种植技术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茶叶种植的质量和产量;第二,是茶叶质量安全体系需要完善。寿宁县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园大部分归农户所有并负责种植,这个环节增加了茶叶种植的监管难度和成本。第三,是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提高。受到地形的影响,寿宁县的茶园海拔相对较高,面对温度和气候异常变变化时,很容易影响茶叶的产量和产量,此外,野猪、老鼠等病虫生物也对茶叶的生产造成威胁。

总体来说,寿宁茶产业带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寿宁县独特的地理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精湛的工艺造就了寿宁高山茶“香气浑然天成,滋味清爽甘甜,品韵道骨仙风”的特殊韵味。现代化经营模式探讨,乡村振兴与现代化的经营模式的结合,形成了带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通过这次考察我对寿宁的茶叶和茶产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丰富自身阅历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关于茶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明].冯梦龙.《寿宁待志》[M].陈元度注译,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寿宁高山茶.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查询系.

[3][明].冯梦龙.《寿宁待志》[M].陈元度注译,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4]寿宁高山茶.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查询系.

[5][明].冯梦龙.《寿宁待志》[M].陈元度注译,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来源:茶道哲学研究 RUCteaism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摆脱贫困》看闽东茶业


《摆脱贫困》全书共29篇,12万字,本书中有八篇12处说到茶叶,从中可见茶在闽东山区的重要性。

《弱鸟如何先飞》之《怎样丰满羽翼》一章中两处说到茶叶:“在农业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吃山’,要抓好林、茶、果。闽东是多山地区,发展茶业是提升经济的重要途径。蘑菇、茶叶都是城郊农民脱贫的重要项目,各县有关部门要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服务。要发展好茶业需要科技,农民摆脱贫困需要科技。


《把握新的机遇》提到:“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制定本地区的发展战略总体还是以发展农业为主,充分开发山海资源,先把农业这个基础培养起来,发挥好乡镇企业和林、茶、果以及水产品生产三个方面的优势,使广大农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脱贫致富,进行基本的积累,稳步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生产体系。”茶叶是闽东地区的优势产品,发展农业离不开茶。


《闽东的振兴在于“林”》一篇中两处说到茶叶:“今年全区重点抓的‘五大基地’(用材林基地、油料林基地、名特优商品基地、毛竹基地和茶叶基地)和两条线(沿海防护林体系和以福温公路线为主的公路沿线的造林绿化)的建设结合起来,作为年终有关县市和乡镇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战略性提出发展茶叶基地,为闽东可持续发展经济提供保障。“在产业结构上,实行‘林、茶、果、药’结合”。针对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气候种植适合的产品。


《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一篇中两处讲到茶叶。“比如办好庭院式经济,按户创建小果园、小茶园、小山村、小池塘,大力发展乡村企业等。”“我走了几个地方,像巴地、崇儒等地都是靠蘑菇、食用菌、生猪、茶叶等项目发展起来的。”闽东是畲族聚居地,畲族群众早就种植茶叶,茶叶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支柱。


《困境的突破》说到:“一些乡镇企业对茶、果、竹以及海珍品等山海资源进行加工开发,生产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产品”。茶叶既是第一产业,又是第二产业,对茶叶进行开发加工,在20多年后的今天,就有福鼎白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红茶,天山绿茶、寿宁高山乌龙等多品种的茶类。


《发挥人大作用,把闽东的事业推向前进》讲到:“1990年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区不稳定因素还相当突出,热点问题还很多,如库区移民、民间标会、地下宗教活动、企业停产停工以及虾、蘑菇、茶叶等支柱产品价格下跌等。”习近平明确指出,茶叶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民生。


在《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一篇中说到:“拿山地来说,就有林、茶、果、牧多层次的利用问题。”闽东多山地,应充分利用不同山区的特点开展不同的产业,以达到效用最大化。


《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一章中,三次讲到关于茶叶生产。“山区要重点发展林、果、茶和饲养业。”“对那些基础较差,刚开始搞开放性生产的乡村,每个乡(镇)起码也要有200亩林、100亩茶和50亩果。每个村要有100亩林,50亩茶、果。”“对集体办的林、茶、果场或其他厂、场,凡承包合同不明确、不完善,或承包基数过低的,要依照经济合同法予以完善。”集体经济发展、村财收入需要发展茶叶,正是当时的政策,使得今天许多村经济收入靠出租茶园所得。


一直以来我国的茶叶是二类物资,茶叶按计划生产经营,1984年茶叶市场才完全放开。习近平的敏锐目光盯住闽东茶叶以及茶业的发展,也正因为他重视,才会多次讲到茶叶,才会有闽东今天茶业的稳步发展。



文:白杨  整理:汤圆



《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书中12次提到茶

7月5日,《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在福州召开。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茶产业发展,《摆脱贫困》中共有8篇12处讲到茶叶。你都读到了吗?

01

《弱鸟如何先飞》之《怎样丰满羽翼》一章中两处说到茶叶:“在农业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吃山’,要抓好林、茶、果。”

“蘑菇、茶叶都是城郊农民脱贫的重要项目,各县有关部门要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服务。”

02

《把握新的机遇》提到:“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制定本地区的发展战略总体还是以发展农业为主,充分开发山海资源,先把农业这个基础培养起来,发挥好乡镇企业和林、茶、果以及水产品生产三个方面的优势,使广大农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脱贫致富,进行基本的积累,稳步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生产体系。”

周宁的云端茶乡

03

《闽东的振兴在于“林”》一篇中两处说到茶叶:“今年全区重点抓的‘五大基地’(用材林基地、油料林基地、名特优商品基地、毛竹基地和茶叶基地)和两条线(沿海防护林体系和以福温公路线为主的公路沿线的造林绿化)的建设结合起来,作为年终有关县市和乡镇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产业结构上,实行‘林、茶、果、药’结合”。针对不同环境、不同气候种植适合的产品。

04

《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一篇中两处讲到茶叶。“比如办好庭院式经济,按户创建小果园、小茶园、小山村、小池塘,大力发展乡村企业等。”

“我走了几个地方,像巴地、崇儒等地都是靠蘑菇、食用菌、生猪、茶叶等项目发展起来的。”闽东是畲族聚居地,畲族群众早就种植茶叶,茶叶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支柱。

柘荣的醉美茶园 (魏发松 摄)

05

《困境的突破》说到:“一些乡镇企业对茶、果、竹以及海珍品等山海资源进行加工开发,生产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产品”。茶叶既是第一产业,又是第二产业,对茶叶进行开发加工,在20多年后的今天,就有福鼎白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红茶,天山绿茶、寿宁高山乌龙等多品种的茶类。

06

《发挥人大作用,把闽东的事业推向前进》讲到:“1990年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区不稳定因素还相当突出,热点问题还很多,如库区移民、民间标会、地下宗教活动、企业停产停工以及虾、蘑菇、茶叶等支柱产品价格下跌等。”习近平明确指出,茶叶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民生。

07

在《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一篇中说到:“拿山地来说,就有林、茶、果、牧多层次的利用问题。”闽东多山地,应充分利用不同山区的特点开展不同的产业,以达到效用最大化。

农妇晒茶忙(魏高鹏 摄)

08

《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一章中,三次讲到关于茶叶生产。“山区要重点发展林、果、茶和饲养业。”

“对那些基础较差,刚开始搞开放性生产的乡村,每个乡(镇)起码也要有200亩林、100亩茶和50亩果。每个村要有100亩林,50亩茶、果。”

“对集体办的林、茶、果场或其他厂、场,凡承包合同不明确、不完善,或承包基数过低的,要依照经济合同法予以完善。”集体经济发展、村财收入需要发展茶叶,正是当时的政策,使得今天许多村经济收入靠出租茶园所得。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茶,是福建的特色产业、惠民产业,也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助推实现“两个确保”、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梦的过程中,福建以深入贯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基础,积极探索尝试,形成一套丰富且独具闽茶特色的发展经验,为全国“因茶兴业,饮茶致富”提供了具现实意义的成功范本。

过去,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是福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而今,福建各地正通过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把茶产业发展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闽中茶品天下高。”福建地理条件优越,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古就是适宜茶叶种植和生产的地区。

2012年,福建省农业厅便出台《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

2018年又制定出台《关于绿色发展质量兴茶的八条措施》,聚焦建设生态茶园、推进科学种茶、推行清洁加工、强化科技支撑、保障质量安全、提升茶叶品牌、加强政策扶持等,推动茶产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

寿宁县南阳镇寿宁县张天福生态茶场

经过多年培育,茶业已成为福建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2018年,闽茶全产业链产值成为全国首个突破千亿产值的省份,成为农村经济的强大支撑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

2021年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发表《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全省茶叶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目标。

2021年,福建茶全产业链产值超1400亿元,毛茶总产量、单产、茶树良种普及率、毛茶产值、全产业链产值、出口额增速持续领跑全国。

2019年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日报社首倡主办,《茶道》《闽声》杂志全程策划承办的“闽茶海丝行”匈牙利站,匈牙利共和国首任总统絮勒什·马加什认真倾听福建茶企代表的讲解

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正山小种、坦洋工夫、福州茉莉花茶……好茶有口皆碑,共同构成“多彩闽茶”版图。

与此同时,福建茶叶不断拓展海外影响力,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茶叶消费者中享有盛誉,并在“茶叙外交”中多次用于接待外国元首。

依托“闽茶海丝行”活动,福建累计在海外设立12个“闽茶文化推广中心”。打造“走访一个国家,留下一个平台,结出一片硕果”的永不落幕的“海丝行”。

来源:茶道CN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