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肉桂茶的特点

找到约471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肉桂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肉桂是武夷岩茶中著名花色品种之一。肉桂又名玉桂,原为武夷名丛之一。在清朝中已负盛名。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香而备受人们的欢迎。  

  肉桂茶的加工工艺

  1、采制工艺

  肉桂茶的茶树盟芽期是在每年的4月份下旬,然后到了五月份就开始采摘了,一般每年只采摘一季,也就是春季采摘,以春茶为主;春季采摘肉桂茶,必须是晴天,采摘标准为新梢伸育成驻芽顶叶中开面时,采摘二三叶,俗称“开面采”。不同地形、不同级别的新叶,应分别付制,采取不同的技术和措施。

  采摘:驻芽中开面3~4叶采摘。根据肉桂品种营养生长较强、驻芽新梢形成较慢的特性。在大生产中,为了及时采摘,前期少量采小开面,中期大量采中开面,后期少量采大开面。采摘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以晴天午后3时采摘当天完成晒青,制茶质量最好。

  2、制作工艺

  肉桂茶的制作,是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茶叶经过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十几道工序。鲜叶萎凋适度,是形成香气滋味的基础,做青系岩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做青时须掌握重萎轻摇,轻萎重摇,多摇少做,先轻后重,先少后多,先短后长、看青做青等十分严格的技术程序。近年来做青多以滚洞式综合做青机进行

  3、晒青

  晒青以均匀薄摊为原则。具体时间及程度“看青晒青”而定,以叶面光泽消失,叶质柔软,顶二叶下垂(或一叶下垂),青气消失,减重8%~12%为度。随即移入青间摊凉0。5~1小时,目的是散发热气和使叶肉、叶脉间水分分布均衡。  

  4、做青(摇青及凉青)

  决定肉桂品质的关键性工序。做青间的环境温度22℃~25℃,相对湿度约70%,保持新鲜空气。做青既按“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的武夷传统方法,又按肉桂茶青叶的特点,多次摇青(5~8次)。每次摇青次数由少到多,依次递增;摊叶厚度,依次拼筛加厚,使香气缓慢而充分地发展。凉青时间(即每二次摇青之间的相隔时间)先短后长。具体时间及程度依靠手、鼻、眼感官综合观察,标准为青叶手握如绵的弹性感;鼻闻青气消失,由清香转花果香;眼看红边程度三红七绿。整个过程约需8~12小时。

  5、杀青和揉捻

  做青结束即投入杀青,要求最后一次摇青后40分钟内进行杀青,不宜堆放过久,以免堆叶发热引起发酵过度。锅底温度以250℃为适度。杀青程度掌握以香气显露、折梗不断为准。此时乘热揉捻至叶片成条。

  6、烘干拣梗

  分毛火、拣梗、足火三个步骤。毛火温度约130℃,时间12~15分钟。毛火后拣梗。足火温度约90℃,烘焙至茶叶含水量约6%~7%,即成毛茶。

  7、复火(炖火)

  足火后的毛茶是否需要复火,依不同销区消费习惯而定。如广东潮汕和山东北京部分地区,要求成品茶火功较足,毛茶须进行一道或二道复火(俗称炖火),第一次炖火80℃~90℃,6小时;特殊要求情况下,于第一次炖火后半个月进行第二次炖火,火温70℃~80℃,7~8小时,烘至茶叶含水量约5%。炖火后的成品茶具有焦糖香和耐冲泡的特点,但足火所产生的香味型物质,经炖火后丧失殆尽!

  武夷肉桂茶的特点

  肉桂为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成品干茶,外观条索紧实扭曲,中等大小,色泽乌褐或蛙皮青,油亮有细白点。好的干茶常有一层极细白霜。肉桂的香气相当奇异,事实上,武夷山茶农之所以将其名为肉桂,是因为此茶的叶片和香气类似于武夷山中一种名为“玉桂”的桂科树。此树叶状如鸡卵,叶尖细长,叶肉肥厚,纵脉明显,蜡质感强。有一股浓郁的清香。山民常常采来用棉线穿成串,晾干后用作烹调佐料。有时也会挑到集市上出售。作调料时一般在热炒或者红烧时使用。先将干叶放火上焙烤片刻,香气溢出后再投入锅中。如今一些宾馆酒家也在使用。最有名的一道菜,可能要数桂香田螺。无论热炒,红烧,味道都极佳,犹其是那种奇特香味,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细辨之下,还是可以发现肉桂的香型与玉桂叶的香型的区别。玉桂的香是一种甜香,而肉桂的香是一种辛香。一些专家将其形容为“桂皮香”或者“姜母香”。除此其实还有一点“菖蒲香”。菖蒲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武夷山溪涧旁,到处都有生长。外形有点像阔叶兰草,但不是兰科而是天南星科。有一股辛烈的香气。民间常于端午节时采来,与艾草一起挂在门前驱秽避邪。而据科学研究,菖蒲可提取香精,根具有健胃作用。肉桂的香不仅奇特,而且极为高锐。冲泡后细细闻之,便会感到热气茵蕴中那股奇香,缕缕不绝,游丝般地直往脑门顶里钻,不觉使人精神为之一振。有的极品肉桂,每一道汤水的香型都有变化,相当迷人。正因为肉桂的香气特别强劲,胜过其它品种岩茶,所以又有人形容肉桂的香“霸气十足”。

  武夷山市场上的肉桂成品茶,有浓香型和清香型两种。浓香型即是传统型。重发酵足火功。干茶外观色泽较深较黑,冲泡后的茶汤金黄带红,有焦糖味,香气沉郁持久。清香型则在传统工艺上进行一些改进,突出了肉桂的香气。冲泡后茶汤颜色淡黄,香气纯粹,特浓特锐。

  肉桂茶汤的滋味虽然在醇厚度方面略逊水仙,但也同样具有甘鲜滑爽的感觉。有的肉桂初入口时会有轻微苦涩,但是一般很快回甘,而且留韵长久,回味无穷。

冲泡武夷肉桂茶的最佳水温是多少?

  武夷肉桂,属乌龙茶类。被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以肉桂树品种的茶树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紧结呈青褐色,汤气香味刺鼻。肉桂茶其品质优异,性状稳定。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

  想要喝上一壶好喝的肉桂茶,那么大家必须要掌握好相关的冲泡方法,尤其是水温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只有合适的水温才可以泡出好茶汤哦。哪冲泡武夷肉桂茶的最佳水温是多少?

  武夷肉桂茶的最佳冲泡水温

  一款好茶,那么适当的水温才可以把肉桂茶的茶汁、茶香、茶味给冲泡出来。那么,冲泡肉桂茶的最佳水温,这里建议大家是采用98度左右的水温去冲泡。因为肉桂茶采用的原料是比较细嫩的,成品茶品质方面是比较娇嫩的,但是因产地环境方面的原因,促使肉桂茶内质营养丰富,香高味长,所以有耐冲泡的特点,可以冲泡八次以上,依然有余味、余香味,那么第一次的冲泡时间,建议是在1分钟,接下来的每一泡,可以适当延长半分钟的时间,这样才可以很好的平衡茶汤,才可以品尝到最佳的茶汤滋味。

  武夷肉桂茶冲泡方法

  (1)肉桂茶的泡法:将二茶匙的干燥肉桂加入一杯热开水中,浸泡约十分钟后,过滤即可饮用。

  (2)调味:可添加蜂蜜增加口感。

  冲泡肉桂茶的时候茶量、水量、水温是关键点。

  (3)茶量:以容器(壶或盖杯)大小而定,一般为容器量的半数量。

  (4)水量:以茶量为准,一般一克茶叶20-25毫升水。

  (5)水温:应达初沸98摄氏度以上,特别是第一次冲泡。

  (6)浸泡时间:第一次以1分钟,第二次1.5分钟,第三次3分钟较适宜,以后逐渐时间接近加倍延长,尽量保持汤色与第三泡一致,优质武夷岩茶可以冲泡六次以上。

  武夷肉桂茶在福建农林大学提交的研究报告中,被誉为“健康之宝”,国际茶界评价武夷肉桂茶是“万物之甘露,神奇之药物。”福建中医学院盛国荣教授说:武夷茶,温而不寒,久藏不变质,味厚不苦不涩,香胜白兰、芬芳馥郁,提神消食等功效。

武夷肉桂茶有几个香型?

  武夷肉桂的最大特点和优点,就是香气高锐,香型独特。它属于是乌龙茶中的极品;而乌龙茶一般都是采用碳焙的方式烘干的,不同的火候工艺所制作的茶叶香型是不同的,其中香型分为:花香、果香、花果香、奶香、桂皮香;其中桂皮香表现的是一种辛辣感,可以让人感受到那独特的烈性和霸气。

  武夷肉桂茶有几个香型?

  1、花香—轻中火肉桂

  第一种轻中火肉桂,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清香味,而且这股清香味很明显,主要表现出有兰花香、玉兰花香、栀子花香、肉桂的兰花香,这些香气甚至比水仙的兰花香都要高扬、鲜锐一些;并且从喉咙发上来的花香微带清甜感,如同是一枚文艺小青年一般。

  2、果香—中足火肉桂

  第二种表现出来的香气是非常饱满的,并且果香很明显,其香沉水低,果香和水融合得好的情况下,茶汤是非常饱满的,其中以牛栏坑肉桂茶就是一个典型得到代表;高火的肉桂也会表现出果香,足火的果香是鲜果香,高火的果香是刚刚入锅炒制的坚果熟香,很明显,饱满,值得一试。

  3、花果香—中足火肉桂

  花果香很独特,是花香和果香的融合,一般在中足火工艺的肉桂茶中会表现出来;前面几道茶汤的水果香明显,随着后面几泡是比较显著的草木鲜香;不过,花果香交融的时候,那么很多时候往往表现在喉底上。

  4、奶香—中高火肉桂

  奶香也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但这奶香并不是那么的明显,且表现得也是比较单独的,大家需要用心细细品尝才可以感受得到。其中以中火的肉桂常见花香和果香中,都有小部分是表现出奶香的;奶香无法从茶汤中剥离,它融在汤水里面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和花香、果香为伍,带有一丝丝甜润的脂粉香。

  5、桂皮香

  桂皮香是肉桂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相信了,主要表现辛辣,且烈性;肉桂香和香水中的基调是类型的,就如同是生活佐料“桂皮”,所以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款带有桂皮香的肉桂茶。

  武夷肉桂茶的口感特点

  1、醇厚甘爽、茶味甘香馥郁,岩韵味明显,尤其是在2-3泡以后,岩韵味是最为明显的时候,满口韵味,芳香无比。

  2、肉桂茶,茶汤醇厚,顺滑,甜美。

  3、香气浓郁,带花香,香气非常持久,甚至冲泡至第10次以后,依然有余香,滋味浓郁,耐泡度好,水中香显,有回甘。

  4、肉桂茶冲泡后,滋味非常的浓郁,桂皮香显,挂杯香好,虽是肉桂香,但完全没有辛辣味,饮用回甘,口感非常的舒适,回甘持久,岩韵强。

  肉桂外形条索匀整卷曲;色泽褐禄,油润有光;干茶嗅之有甜香,冲泡后之茶汤,特具奶油、花果、桂皮般的香气;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茶汤橙黄清澈,叶底匀亮,呈淡绿底红镶边,冲泡六七次仍有“岩韵”的肉桂香。

找到约46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