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专家

找到约4,293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德凤千亩茶园有机认证启动仪式及年份普洱茶专家审评会圆满举办

专家审评专场 年份普洱茶权威品鉴

近日,德凤举行了千亩茶园有机认证启动仪式及年份普洱茶专家审评会。

活动特别邀请了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老领导,云南省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茶叶专家组组长吕才有教授,云南省农业大学二级教授邵宛芳老师,云南省茶科所何青元所长,云南省茶叶专家、冰岛长叶发现者、命名者及推广者徐亚和,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李家华副院长,云南省认证认可协会杨海惠会长,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蓝增全教授及云南德凤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凤美出席德凤年份普洱茶专家审评会。

此次年份普洱茶审评,采用“五因子审评法”,以专业审评方式品鉴了2007年老树茶(生普),2009年古树春蕊(生普),德昂古茶(熟普)以及芽皇四款茶。

德凤年份普洱茶专家审评组

在此次审评中,各位专家对于德凤年份普洱茶的品控、仓储、转化非常认可。市场上好用料、好工艺的茶数不胜数,但是喝到这种科学仓储、细心藏养的中期茶确实难得。

德凤年份普洱茶的优势

德凤作为在云南普洱茶界耕耘多年的品牌,有扎实的仓储技术作为保障,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甄选”、藏养各类精品中老期茶。无论是产品原有的原料、工艺,还是后期的仓储,以及售后服务,为茶客提供了十足的保障。

经过10多年转化,德凤中期茶的口感风味、仓储水平以及后期陈化潜力均较为明朗,转化走向可预判。

一年一味,普洱茶除了品饮的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这是因为普洱茶随着时间的沉淀,会有惊喜的转换。

德凤将保持初心,同各位茶友一起探索时间的味道。

一球茶业:答对这10道题,你也是普洱茶专家!

  浩荡中华史,千年茶瑰宝

  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与发展传承

  茶,已渗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茶为国粹,为国饮,为国礼

  客来敬茶以洗尘,友人叙旧共品茗

  So,不了解点传统茶文化常识

  如何在茶桌上谈笑自若呢?

  传统茶知识误区测试题

  出题&监考员:一球君

  ☆ 考前须知 ☆

  请聚精会神,三思而后答题

  测测自己对传统茶文化知多少?

  答题时长:1分钟,得分统计:10分/题(满分100)

  1、世界上最早的茶叶著作是?

  A、陆羽《茶经》

  B、宋徽宗《大观茶论》

  C、朱权《茶谱》

  D、刘源长《茶史》

  答案

  ▼

  A

  一球君科普:

  《茶经》是唐代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茶书,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对后世茶文化发展影响巨大。

  2、据前人考证,我国茶树选种活动开始于?

  A、汉朝

  B、晋朝

  C、南北朝

  D、唐朝

  答案

  ▼

  B

  一球君科普:

  据前人考证,我国茶树选种活动始于晋朝(公元265-420年)。史料记载:晋武帝(公元265-290年)时,安徽宣城人秦精即在今湖北省鄂城县武昌山采集大叶种茶树。

  3、有着 “中国普洱茶第一县” 美誉的是?

  A、保山市施甸县

  B、临沧市双江县

  C、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D、普洱市景谷彝族傣族自治县

  答案

  ▼

  C

  一球君科普: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之一,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和滇缅通关的重要驿站。

  4、据茶史考证,最早利用茶的为神农氏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因此,茶叶最早的用途是?

  A、药用

  B、祭品

  C、菜食

  D、饮料

  答案

  ▼

  A

  一球君科普:

  茶在中国,最早不是饮用,而是药用。最早关于茶的传说,是关于神农氏为了救治百姓的病,亲自采药遍尝百草的故事。当他尝到一种青绿色的滚山珠中毒昏死在树下时,树的汁液滴入他的口中,因而得救。那棵树就是茶树。

  5、下令 “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 ,使中国人的喝茶方式发生巨大转变,从团茶走向散茶的一位皇帝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朱元璋

  D、乾隆

  答案

  ▼

  C

  一球君科普: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朱元璋下令停止龙凤团茶的制作,“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 ”,并下令撤除皇家茶园。

  6、“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首广为传颂的《七碗茶歌》,写出了品茶带给人的美妙意境,它的作者是?

  A、唐代卢仝

  B、唐代李白

  C、宋代苏轼

  D、宋代辛弃疾

  答案

  ▼

  A

  一球君科普:

  《七碗茶歌》又称《七碗茶诗》,是唐代诗人卢仝的作品,也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最精彩的部分。它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

  7、普洱熟茶的诞生是在哪一时期?

  A、唐朝时期

  B、清朝时期

  C、民国时期

  D、20世纪70年代

  答案

  ▼

  D

  一球君科普:

  由于工艺制作、运输条件的限制,1973年以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发酵茶(普洱熟茶)。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他存有民国时期的老熟茶,是真是假你自有分晓啦~

  8、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 )设为 “国际茶日” ,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

  A、5月19日

  B、5月20日

  C、5月21日

  D、5月22日

  答案

  ▼

  C

  一球君科普:

  将“国际茶日”确定为5月21日,是由我国主导推动的,这是世界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同,将有助于我国同各国茶文化的交融互鉴、茶产业的协同发展,共同维护茶农利益。

  9、我国云南省西南部群山,一直是世界古茶树的 “聚集区” 。据专家学者研究评定,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为树龄已超过3200年的 “锦绣茶祖” ,它位于?

  A、保山

  B、临沧

  C、昆明

  D、香格里拉

  答案

  ▼

  B

  一球君科普: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先生,采用同位素方法推断 “锦绣茶祖” 树龄超过3200年;2004年,日本农学专家大森正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博士,都对其进行测定认为其树龄超过3200年。

  10、云南大叶种茶树中,茶多酚、叶绿素、维生素C等多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要比普通茶树更高。有临床试验表明,常喝普洱茶可以明显降低体内甘油三脂(诱发肥胖和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变量)的含量。

  A、正确

  B、错误

  答案

  ▼

  A

  一球君科普:

  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普洱茶的后发酵是一系列酶促氧化和微生物活动复杂的变化过程。《本草纲目拾遗》中亦有关于普洱茶“解油腻牛羊毒,刮肠通泄" 的记载。

  恭喜你,坚持到最后一刻!

  可戳每道题下方空白处核对答案哦~

  每题10分,共100分

  天凉好个秋,喝杯熟茶暖暖胃

  一球君愿你与茶相伴,健康常在

  原标题:答对这10道题,你也是普洱茶专家!

普洱茶定律的由来:我被传统文化狠狠地打了一巴掌,普洱茶定律的建立过程

我是个出生在上海的80后,或许是冥冥注定,我走上了一条传播传统学问的路,这条路走得玄之又玄,就我而言,两边都是民科,传统没人带,科技走完了大专没有继续,因为我发现人生由于认知走错了。科学技术发展很迅猛,并没有给我的身体带来健康,当时一个28岁到32岁,还能每天35个引体向上能做3组的普通人来说,相信身体素质应该是高于很多人的。生病了就去医院,上海的医疗设备应该说是全国公认的先进的。


从小学3年级后,我开始认知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的特长就是善于发现与解决问题,并做出解决方案。只要科技的成分对了,抗生素也好,化学物质也罢,他们是可以让身体健康的。因为有很多食品最后都有可能成为药丸,因为传统都是这么玩的,科技先进,化学最终可以代替食物,只要成分对就可以。然而,科技在医学上的发展,并没有让我感觉到对身体的健康有任何改善,反而是每况愈下。

那时候我陷入迷茫,科技发达,居然无法让我健康,反思了很久,开始小心翼翼地接触传统文化,毕竟在我的观念里,小时候我莫名坚信过传统,质疑过科技,可我找不到理由反驳。长大后由于种种,这些被认为是迷信不可触碰的,因为有很多例子能说明,这些是故弄玄虚的,而且有意思的是,当我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只要口若悬河的人说传统文化,怎么说都是对的。但是30岁之后,我已经无路可走了,西药的抗生素基本没用,中成药的剂量比如复方甘草与某枇杷膏后来可以当饮料一样,但有一点,比西药管用。在非典那段时间,这两种药我基本每天都带在身上,就像保心丸一样。


我是怎么接触传统文化的呢?我并不是去找名人,因为早年的经历告诉我,能说不等于能演示,能演示并不一定是真的。但这些演示可以当参考,因为,任何东西都有原理,都可以反过来求证。书,是最好的参照物,但是资料多了,根本找不到北。最终,只能在书里根据理论结果,自己玩演算。幸运的是,我找到了,经过自学,找到了一种排列组合,这个排列组合根据卦,可以预示未来的结果,准确度在50%——70%。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的震撼,我被传统文化打了一巴掌。为什么呢?

一个卦,是阴阳两个符号组成,能看到这么多信息,谁信?问题是,我们的祖先的确把这两个符号做成了点,线,面,体,时空等信息,结果准确度还比较高,我傻了。难道中医,风水都是真的么?于是,我开始用我学过科学知识的认知,不断搜寻传统的信息。


我曾经认为,文化是文化,文明是文明,当下科技的发展,文化已经不实用,只是尊重,它所表现的文明具有欣赏价值,而科学的文明是时代的趋势,是经过各种演化的结果,是人类所有认知的结晶。但事实结果是,我被传统文化狠狠地打了一巴掌,这个巴掌就像小说里有人给我在运功一样,浑厚而又劲道,但不疼,有恨铁不成钢的爱等等。或许,我们从小学到博士只是为了用科技揭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相而已。我们小学到成年所用到的知识,创造的任何东西,如果有一个完全懂并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或许只是小儿科。怎么说明呢?

四大发明就不说了,被人还反咬一口,说说其他的。宋代的《洗冤集录》,这本书奠定了国外法医尸检的基础,我傻了。有一本修仙的书,又奠定了心理学升华的基础,由于明确说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的,所以争议很大。为什么一说是中国来的就会被怼?因为这不科学。但是就心理学,催眠等等,我们会发现,有些东西真的很不科学。


比如,我们在建筑上,要找懂风水的人,这点很不科学,但多少人在用?关于风水,我们说不科学,可是很多人在用,这是迷信么?通过研究,我才知道了皮毛。根据科技的说明,磁场有无形的吸引力与排斥力。从科学实验中,我们知道有磁力线、磁通量、角度等等,这些都会产生“力”。我们科技发达,可以发现很多力,引力,压力等等。这些都是看不见的,但我们能计算出来的。于是,我们的风水形成了,因为这些都是自然之力形成的。估计理科生会骂我偷换概念。或许我们的体感,冷热可以给理科生们一些启示。因为力的产生,有高低,有冷热,有体感,这些是我们五官感知获得的。问题是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吗?如果是地震我们被埋在下面,我们怎样分清楚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于是我们要借助风水。找地平,耳朵听风,眼睛找光,皮肤感知危险与冷热等等。科技目前也是这样,我们不能保证它是对的,因为地球环境已经告诉了我们问题,而这个就是——风水。

也许我们认为科学技术证明了风水,技术已经很牛了,我们可以使用它了。且慢!冷热是怎么产生的?摩擦为什么会让我们可以产生冷热感知力?为什么我们会有冷热感知的信号?会不会还有别的?冷热信号给了我们感觉,意味着什么?光是热胀冷缩的简单认知吗?这些冷热产生的结果有没有好坏?还是在一定剂量下有好坏?又或是在没有剂量的情况下,也能说明是一直好的呢?这些是我在了解传统文化后,产生的种种认知,也就是我思考的结果。我被传统文化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由于那时候需要健康,要找的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东西,并不是什么符咒那些乱七八糟的,找了半天,找到的居然是茶,为什么是茶?因为,(1)只有茶被继承下来了。(2)普洱茶那时候还没有完完全全被科技沦陷。(3)传统古籍的医书,还有那时候的日本学说,还有茶学专家教授茶书做背书。只要找到对的茶就可以了,最难的是,需要落实做实践,只要实践出来,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用的,到目前为止没有落伍,当然,如果证明这个,也就是说,我们这几十年的书可能是白读的。我被传统文化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因为《你所不知道的普洱茶定》律这篇文章证明了祝由术是确实存在的。


根据这几年体验了普洱茶带来的效果,我被传统文化狠狠地打了一巴掌。我的书是白读了。因为风水一旦承认,就可以在某些场合证明场对人体的作用,而喝普洱茶的时候,能感觉到“灵”的存在,在我的28小时入门普洱茶之后,有些微弱的力,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这些微弱的气息,或者力,我把这些笼统的称之为“灵”或者说灵力,因为他们对人体是有好,有坏的结果,长期喝不好的茶,住在不好的环境,吃什么我们都容易生病,而食物的品质又可以影响人的五脏六腑,因此这不得不对我们传统文化重新评估,我被传统文化狠狠地打了一巴掌。通过实践以及许多茶友按照我要求喝普洱茶,证明了生茶新茶可以有养生效果,不伤胃,不对肾结石造成危害已经了然于心,它并不会减少药性。因此,普洱茶定律由此而生。

找到约4,19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