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的目标

找到约2,367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普洱茶的社会革命

2015至2018,普洱茶加的库存杠杆与价格杠杆有多大?这是普洱茶第二个堰塞湖时期!

相比2006至2007形成的第一个堰塞湖,更诡异的是“温水煮青蛙”。许多茶企被高端短期收割红利制造的温水严重误导,错过了最佳的战略调整期。2015到2018,可是四年的调整黄金时间,别人早已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实行战略大转移,开辟面向未来十年的普洱茶第二战场,奈何你还在南方高端市场坚持三年游击战?2018,许多温水中的青蛙茶企终于醒悟过来了,在接下来的去库存与价格杠杠运动中,你将如何调整,应对接下来的惨烈的普洱茶大众市场争夺战,以及质优平价普洱时代?

未来十年,拼的是技术、组织、制度与文化,几千来人类的文明史,就靠这四个东西推动,从而不断进步。你做不了大众平价市场,不等于别人做不了。接下来,能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茶企,将发动一场国民普洱茶运动,也就是普洱茶的社会革命,让普洱茶真正走进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健康时代的真正健康饮料。高端市场,如同蒋介石的民国,只解决了中国政治革命问题。按下来是社会革命时间,我们要将普罗大众有效组织起来喝普洱茶!

未来好产品供给的第一车间不在古树,而在于生态茶园改造。古树是好茶的存量市场,有远见的茶企要布局好茶的增量市场——生态茶园建设。台地茶园改造的红利在于,大众市场的放量,尤其是质优平价的放量。

台地茶园的生态化改造,可借鉴1988年雀巢在云南推广的基地建设模式。雀巢只做品牌、渠道建设、全球采购与精深加工,而在咖啡种植与初加工方面,输出技术与管理模式,以及咖啡干豆收购标准,大力扶持咖农与咖啡种植初加工企业,也就是自己不亲自建基地与初加工厂,而是输出高效整合模式。

大众市场的超级红利,其实能惠及高端市场。现在的普洱茶市场,是畸形,缺乏根基的高端市场,大众市场做起来了,才能真正形成消费的金字塔结构,高端市场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高端小众市场畸形热,造成大家都在小圈子里牛逼,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我们众生,在人类文明史中,不过沧海一粟而已,何必抱着一点小成就,鸣鸣自得!

不靠茶叶本身的消费属性,片面做高茶叶的文化价值、金融价值,靠击鼓传花的圈层营销,最终是死路一条。

圈层营销,2015年下半年就废了,一个终端到处是接盘侠的市场,圈层营销怎么玩?

真正消费属性,是让消费者没多少购买决策压力,也不需要被过多引导与教育。

许多人说现在的营销主流模式是圈层营销。既然玩高端圈子这么好,为什么大家都卖货难?其实,大家都在抓圈层营销的时候,高端圈子已经到处是接盘侠了,这意味着进入红利期的尾部市场。

圈子营销最火的时候,其实是招代理商最火的时候。2012到2014年,为什么会有代理加盟热、专营店加盟热,其实是代理商、店主能非常容易开发身边的高端熟人圈子,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单子不少见。2015年下半年,为什么代理商、专营店模型会废掉,其实是圈层营销进入了长尾时间,也就是终端碎片化的时期。建立在圈子营销基础上的代理商、专营店体系才废掉。2016年的春天,我写告别行业老三篇一文,表明的是,圈层营销是窄门,为什么大家都去挤呢?

每个人都想把高价茶卖给身边的所谓高端人士。但你想过没有,高端人士天天被各种茶企、茶商忽悠买贵茶,他会怎么想?高端人士很多时候买贵茶,是对等交换,切记不是经常行为。

不能把因利益交换关系,照顾你几单生意,或者被忽悠冲动性购买,当成长期正常生意来做。一些老板说,招来的业务员无用,卖不了茶。说白了,你混的圈子,当然只有你能卖了,不过也卖不了多少。

正常的生意,应该是,品牌要有认知度,目标人群消费得起,消费者基数大,购买频次高,购买便利化。其他的,大体扯淡多……

许多人说小罐茶忽悠,不过小罐茶做的是正常生意。虽然定价高,但人家传播与渠道厉害,总之人家卖掉了许多……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普洱茶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前几天,版纳的彭哲先生转发了一篇文章,内容是茶叶板块的公用品牌价值榜,普洱茶排第一,仔细看榜,普洱茶的价值只有64.10亿元,云南的红茶的品牌价值21亿。红茶我不懂,仅仅就普洱茶来看,我感觉是远远低估了。

  如今这样类似的排行榜比较多,半官方的、民间研究机构的都有,榜单是浙江大学的一个研究机构所作的报告,未知其计算的方法,可以推算的是,这个估值也是经过一些公开数据的考证,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品牌的价值到底如何计算,没有统一的方法,比如另一份榜单的普洱茶价值是600多个亿。一般而言,品牌估算以无形及有形两块来计算,一个是现在发生的,一个包含了未来发生的。

  普洱茶的估值严重偏低,这与如今的普洱茶市场有关。

  中国的喝茶人口约为5亿,毛茶产量是280吨左右(各个口统计数据有差异),普洱茶2017年约为14万吨左右,按此推算,普洱茶占比5%,但是,普洱茶有绝大部分是进仓转化,或者进仓等待增值的部分,抛掉这一部分,普洱茶真实的消费人口只会占据1%左右。

  为什么这个比重这么大,其实是可以通过算账来解决的。我们前面算过账,普洱茶的客单价如果是500元,做10个亿,覆盖的人群就是20万。但是,实质上如果是炒茶线路的商家和个人,远远不止500元的客单价,炒茶都是按件来计算,很多人一炒都是几十件,甚至几百件,有次有个商家坐庄,甚至收了几千件茶,这样的客单价就是上万、十万、百万、千万计算。

  客单价一高,传递到产业的各个端口就形成了消费者众多的假象。所以,现在勐海又新建了好多精制茶厂,表面上,这一次升级很多是初制茶厂到精制的升级,实际上是信息滞后的一个结果。当然,个性化需求导致小茶厂的催生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

  这是其他茶类无法理解普洱茶的地方,普洱茶无疑拥有超过的知名度,然而,市场的普及度却并没有想象的如此高。

  这与市场流行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要说专业藏家,普通的消费者没有藏几件茶,都不好意思开口说自己喝普洱。

  市场是无情的,客单价过高,直接影响的就是消费者的培养都跟不上产能的需求。

  这有点像挖矿。

  也许是云南矿多,所以做起其他产业来,也都类似挖矿。一开始,没人挖,有人一挖,都发财,发财效应一有,跟进来很多人挖,都发财,到了高峰点停一会,虽然短暂又起落,然而一看市场,挖矿还是发财啊,于是,涌进来更多的挖矿人。于是,齐心协力,大挖特挖,结果,闷头挖矿结果是,大家抬头一看,满山头都是挖矿人,满市场都是矿,满仓库也都是矿。

  这和普洱茶一样,翻翻手机通讯录,五年前跟着喝茶的有一大半不是家里堆满了茶,就是已经转行做了茶商。

  这个结果也表明了一点,就是,普洱茶的营销线路很狭窄。

  普洱茶,现在属于一种“专业茶”,很显然,不专业如何做收藏,这道理如同收藏古董字画,都是懂行的才去收藏。当然,这里面到底哪个专业,其实不太说得清,但是,不入门者不收藏,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落实到普洱茶,市场现在就异化为,要么把消费者训练成“专家”;要么自己胆子大,百年宋聘、百年同庆的故事照编。一般人都会说谎,但是,撒小谎而不敢造弥天大谎。卖老茶的,利用的就是这种超高的心理术。迅速的用惊人的天价达到惊人的传播速度。谁敢质疑你2000万一筒的茶是假茶呢?在这个假茶、真茶的基础上争论,个人品牌、茶品牌都可以迅速达到一个高度。

  这两个的通道显然都狭窄,所以结果是现在卖茶的越来越多,茶叶却越来越难得买。

  当所有人都挤到一条船的时候,船就会翻。

  表面上,传统经销、直销、连锁、电商、直播等等,各种各样的营销模式,好像是百花齐放,但其实质都是一样的,目标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甚至无论高、中、低端想的都一样,都是希望你买点,你多存点。

  大家忽略了一点,无论线上线下,渠道也好,门店也好,网店也好,都是工具。

  把工具琢磨得透透的,有任何意义呢?

  这不是你原本就应该要做的吗?

  当所有人都挤到一条战船上的时候,内耗就开始了。大厂看不起小厂,老茶看不起新茶,品牌茶看不起山头茶,山头茶看不起台地茶,如此种种,都是最好的例证。

  因为所有人都只知道一个目标,而不知道更多的目标在哪里。

  如果把视野放大,看看白酒市场的估值,估计会有一些启发。我查阅了一下白酒的数据,茅台酒公共品牌的价值是3000个亿(2015年),茅台酒品牌是1000个亿,这个数据很有参考价值。

  茅台酒(公共品牌)依托的是白酒文化的大背景,普洱茶依托的是茶文化的大背景。可以说明,茅台酒和普洱茶都同样具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基数的依托。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挖矿不需要技术,人人都来挖了,矿堆了满仓库,满市场,买矿的人却就是那几个。好处在于,金属矿会枯竭,普洱矿却是年年再生,当普洱茶的估值到达3000亿的时候,站在风口上的猪,真的可以飞。

 

普洱茶的传统工艺究竟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说“传统工艺”这四个字,似乎是一种标榜,一种匠心。但实际上,什么是普洱茶的传统工艺,却并不容易说清,很多人所谓的传统工艺,恰恰是近些年形成的新工艺。

普洱茶真正引起重视并成为贡茶是在清朝,本文聚焦清朝至民国乃至建国后的普洱茶工艺,大家看过之后会发现,和一般人的理解大不一样,但的确有大量的史料和实物证明。

喜欢普洱茶的朋友可以收藏一下,工艺是大家迟早要面对的问题。了解历史可以开阔视野,吸收经验,从而为我们今天工艺的创新和改进提供重要的启发和思路。正本清源,也可以让茶友们避免被忽悠,同时多一点喝茶时的谈资。

清代:普洱茶的关键时期?

普洱茶在成为贡茶之前,作为一种边疆番民的土产,虽然有零星记载,也进入药用,但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并没有存在感,当时提到明代云南的名茶,也是说太华、太平、感通等等(关于感通茶可看讲座全文),普洱茶是“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谢肇淛《滇略》)。真正引起上流社会的重视,是在清代成为贡茶。普洱茶成为贡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背后是有一个很大的历史背景。

普洱茶成为贡茶的背景就是改土归流,也就是把边疆少数民族的土司改成流官,加强中央政府的统治,完成这件事的关键人物就是云贵总督鄂尔泰,普洱茶成为贡茶也和他直接相关。


鄂尔泰是雍正朝的重臣,有多重要呢?雍正和乾隆前期,甚至可以说是排名第一的重臣,他之所以被如此倚重,就和改土归流这件事有很大关系。云南贵州四川两广湖南湖北的安定都涉及到这个问题,云南靠着边境,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鄂尔泰的确很有手段,较好的完成了这个影响整个中国历史的使命,他把普洱茶作为贡茶,其实上也是一种象征,代表了边疆对中央的顺服,代表他个人对皇帝的忠心,同时也有某种媚上的祥瑞意义。这个时候普洱茶的采制必然不能太粗放,所以有了一定的等级规范。

所以清代也是普洱茶工艺形成的关键时期。

清代普洱茶产品的分类?

梳理整个清代史料,总的来说,这个时候普洱茶是分为几大类:

第一类是散的芽茶

这种一般是毛尖茶、蕊茶,或者说比较嫩的芽茶。这个是等级最高的,比如曼松的贡芽。这种芽茶采摘时间很早,最早的要到立春,所以也特别珍贵。

第二类是高级紧压茶

包括各种规格的团茶,圆茶,还有女儿茶这些,这类原料也比较嫩,等级比较高,以上两种都是充贡茶的。


第三类是制茶的副产品

特殊的茶。比如黄片,顶级的黄片当时叫金月天,并不算是很低端的茶。还有疙瘩茶,是很难打散的茶,如果没有发酵怎么可能无法打散?这个谜底我们后面揭晓。如果是发酵后就好理解了,有点像茶头。

第四类是比较粗老的,等级低的

可以制成紧压茶,也可以是散茶。当地老百姓消化了,进入中原低端市场或者流入藏区等其他少数民族地区。

还有一种就是茶膏了,这个功效非常神奇,只要是咽喉类的疾病,一般含上一块茶膏很快就见效了。


清代普洱茶的工艺?

上面这几类中,茶膏的工艺和现在的理解也不一样,我们另文再说,这里只说一般普洱茶的工艺。

第一大类:白茶类工艺

这类主要集中在嫩芽散茶方面,所以我们放在前面。

这也就是鄂尔泰所谓的“生晒为佳”。当然单凭这四个字还不好判断,更准确的资料我们看:

“茶尖即雨前所采着,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

——清张泓《滇南新语》

颜色“嫩绿”更可能是萎调日晒而非炒青的结果,云茶一般炒出来的颜色要深得多。当然嫩芽按绿茶工艺也不是不能做出嫩绿的效果,不过比较复杂,以当时云南的制茶工艺水平来说,更可能的制法是白茶工艺。味道淡淡的清香带一些荷香,这也是白茶银针的特点。所以特别嫩的茶芽,很可能用的是白茶工艺,具体工艺细节还不好说。

我们今日云南白茶月光白(夜光白)其实代表了云南一直以来的一个白茶传统,并非是近些年忽然出现的,从工艺来说,也和福鼎政和白茶不太一样。在清代普洱茶重镇古六大茶山地区,老辈中也流传着类似生晒的做法,这些可以作为旁证。

另外我们看到清代普洱茶文献中常见“生芽”和“熟芽”的叫法,有一种观点认为,生熟是指茶芽的生长阶段不同,很嫩的小芽是生芽,而成熟的大芽是“熟芽”。但以生熟称似乎不太自然。有可能是,生芽是指没有经过火的(蒸或炒),熟芽是经过火的。但是因为生晒的做法一般只应用于嫩芽,而只有成熟的大芽才过火,所以最后就把嫩芽称作生芽,而大芽称为熟芽。

第二大类:蒸青工艺

我们来看一些记载

“采而蒸之。”

——道光《普洱府志》引《思茅厅采访》

采后面接的是“蒸”,如果不是误记,或者省略了制法,那应该指的是蒸青。

“坝夷所种,蒸制,以竹箬成团裹”

——《清稗类钞》引《孙月泉饮普洱茶》

这个没有提到其他的制法,直接说是“蒸制”,有很大可能就是蒸青。

更有力的证据我们看

“经过蒸、揉、搓、烘焙等之手续”

——民国《新纂云南通志》

把蒸放在最前面,而且列出了接下来的一系列步骤,是一个完整的蒸青制法,应该没有争议了。后面的“烘焙”是一个干燥的步骤,我们今日的蒸青茶比如恩施玉露,仍然大致延续这种制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记载也非常明确:

“制茶法以种茶人自行制造。先采摘,以甑蒸或锅炒熟后揉之成团,形成方形,即成茶叶。”

——民国《云南墨江县地志资料》

墨江的地方志说蒸青和炒青这两种方法在当时是并行的,应该说是很明确的,不存在混淆或误解的。而且从现存文献来看,这个蒸青制法并非个别,应该是主流制法之一。

第三大类:炒青制法

这个就和现在的工艺很接近了,因为这方面没有争议,这里不再繁琐引用文献了。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当时的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发酵。我们知道现在所谓的生茶,在制作过程中是没有发酵的,如果发酵,甚至被认为是加工失误,但我们从历史上看,应该是有发酵的。

?关键问题: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发酵?

首先补充说明一下,发酵这种用法本身不太科学,但是约定俗成大家都好理解,这里仍然沿用这种说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关于普洱茶功用和饮用习惯的描述。

“焖了一茶缸子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

——《红楼梦》

“熬得透、瀼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

——《儿女英雄传》

无论是闷一缸子,还是熬的方式,似乎发酵茶更加适合,而类似绿茶的生茶并不适合这样饮用。

“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

——《宫女谈往录》


除此之外,溥仪的口述也有“夏饮龙井,冬饮普洱”的说法。这些清宫的饮用习惯也更像是发酵茶的描述。当然这里面要看是嫩芽还是一般的团茶,如果是强调喝新茶的嫩芽,很可能不是发酵茶,而是绿茶或白茶的工艺。但那个相比较来说是少数,大多数还是指的发酵的团茶。

更有趣的记载来自清末蒙自海关的记录,当时出口的普洱茶被归为红茶“blacktea”。对于外国人来说,两百年进口茶叶的历史,绿茶(greentea)和红茶(blacktea)是完全分得清的,不会混淆。而当时普洱茶并没有单独的门类,那究竟是归于红茶还是绿茶,就值得玩味。


从现在的角度,无论工艺、茶汤还是滋味,普洱茶生茶都更接近绿茶,当时归于红茶类,说明普洱茶很可能是发酵茶,从汤色到滋味都更接近红茶。

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有没有可能年深日久普洱茶后发酵产生的现象呢?

应该这样说,当时并没有长期存茶的习惯,大多数时候都是喝新茶或者短存期的茶。在宫中品饮的芽茶都是新茶,熬奶茶用的团茶可能会有一些存期,但也不会太久。直到民国,提到有的茶庄存十年以上的老茶,也是最为一个特例提出来的,并不是普遍现象。至于运茶路上最多一年半载,也不会有本质性的影响。

民国:普洱茶工艺中确定无疑的发酵?

清代的史料比较简略,而且一般很少涉及工艺,到了民国就不同了,现存大量的文献和实物资料可以确定,当时普洱茶加工工艺中是有发酵的。

我们看民国末期的昆明市茶商业同业公会的一份资料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在民国末期,当时(1948年)普洱茶的汤色从绿汤,淡黄,淡红,到深红都有,大部分是发酵汤色,未发酵的绿汤反而是少数。而这些绿汤都是高等级的嫩芽茶、蕊茶,包括沱茶也是只有等级最高的才是绿汤。这也证明了我们前面说的,高等级芽茶有可能不发酵,一般的普洱茶都是发酵的。


颇为经典的号级茶“同庆号”(龙马同庆)内票上也明确写着:

“叶色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芬香。”

过去对这句话有争议,有人认为红浓指的不是汤色,但从现存大量的旁证来看,当时很多圆茶标准汤色就是红汤。

更为准确的描述来自李拂一先生的《佛海茶业概况》,里面讲到的所谓“筑茶”或者“潮水”工艺,也就是加水发酵的工艺,不过没有后来熟茶发酵程度那样重。文中后面说:

“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

——李拂一《佛海茶业概况》

加水发酵历史上是常见做法?

我们如果有机会讲熟茶会提到,茶叶不同程度的加水发酵在黑茶类中历史上是常见做法,主要原因就是便于运输存放和直接饮用,这个也是前面说的筑茶的目的。并不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解放后由香港人发明,然后传回大陆,七十年代才有了熟茶工艺。中国这么多产茶制茶地区,这种做法并不鲜见,不可能留到几十年前才由香港人发现。

之后这个黄汤和红汤的发酵普洱茶传统其实是一直延续的,我们看五十年代的一些文献,都明确提到普洱茶加水发酵的制法,汤色也是黄汤红汤都有。建国后到现在的历史,我们下次讲座再继续说。

除了潮水发酵,黄汤的普洱茶也有可能在炒过之后有类似闷黄的工艺,不马上摊开,而是闷一段时间再摊开,这种茶汤色较一般普洱茶深。茶山中的老辈中流传这样的做法,并非毫无来由,应该也是历史的一种延续。

对我们的启示?

了解了这些,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对于普洱茶的工艺应该有开放的视角,科学的态度,而不能因为某些人想象出来一个和历史不符的“传统工艺”,就不能越雷池半步。比如现在很多人看到叶底稍微黄一点,梗子稍微红一点,汤色稍微深一点,就觉得不符合定义,不是好茶,而完全不知道民国时期黄汤红汤茶的存在。这都是过于教条的认知,并不可取。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得到更好喝的茶。我理解好茶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有益健康,一个是好喝,就这么简单。

在普洱茶这个领域,不仅仅是要当前好喝,我们也希望能随着岁月的积累,不断转化升华。满足前一个目标,就可以叫好茶,满足后一个目标则是好的普洱茶。

至于是不是符合某种定义,符合某个教条,对于学术派系可能有意义,对于我们喝茶人来说,没什么意义。

来源:明洲 茗寿堂,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295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