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绿茶的描述

找到约1,097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抛开迂腐的教科书套话,以喝茶人的角度看几种黄山绿茶的特点

我很烦那些介绍茶叶的套话

特别是绿茶

10个茶叶9个都差不多

所以我真实的想法

就是写一篇茶叶介绍的文章

然后提醒你们

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教条主义......

很多时候,大家介绍茶叶是有范本的,很多专业课老师教学生的时候,也会按照固定的套路告诉大家各种茶叶一定是啥味道,香气什么的很多也是看书上教的去硬套,不知道这算是严谨还是迂腐?可是大家都没在意,教材是十几二十年前的,现在的市场工艺和品种早就变的更丰富了。

我TM烦死那些套路了,我就想客观的好好聊聊茶叶,然后你们好好看看、然后多买点、我多挣点、我再多喝点不同的茶叶、然后再多给你们客观的介绍茶叶.......

多好的良性循环

1

如有雷同,并非巧合

如果说卖茶有套路,那么很多人形容茶叶就有范式,比如说绿茶里面。鲜爽,回甘,香高,味醇 ,几乎所有茶叶都这么形容。其实这是一种看似专业,但是对消费者不怎么友好的词汇,因为你一看上去,全国五湖四海都这么形容,不看产品名称你都不知道你买的什么茶。要是我自己买茶叶,一看上去都这样,我也会有一种骂娘的感觉。

你去买龙井:鲜爽,香高,味醇

去买黄山毛峰:鲜爽,回甘,香高

去买信阳毛尖:鲜爽,回甘,味醇

去买安吉白茶:鲜爽,香高

......

拜托各位茶企大佬们,写介绍能否走点心呢?

2

是“专业压制”还是“同流合污”?

其实一直以来,销售文案对茶叶的介绍过于范式化,包括我自己网店产品介绍写的还是不够友好,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绝大部分是无法站在单一描述角度去理解茶叶特点的。例如很多时候我们所谓黄山毛峰的香气高,仅仅是相对毛峰的高,大多数时候,黄山毛峰的高香和龙井的高香不是一回事,所以这样的介绍一定很容易让客户理解有歧义,商家往往是给自己埋雷。

所以我认为,在跟客户介绍茶叶的时候,并不是真的要显示出自己的专业性,而更是要说客户听得懂的东西。

所以借此机会,也想简单来聊一下黄山几款茶之间的异同,这样有助于各位茶友去选择。

3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烘青茶,毛峰比较适合口感清淡的客户,特别早期的毛峰,强度不是很高,耐泡度一般,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香气

毛峰因为是烘青,大部分还是清香,嫩栗香之类的香气,也会有一些近似花香。当然,也有人说毛峰有兰花香,有没有呢我现在觉得不需要纠结,每个人的感受真的不一样。但是毛峰的清香,花香,都是属于比较清幽的,其实跟高香扯不上关系,所以追求浓厚香气的朋友,可能炒青工艺会比黄山毛峰更合适,当然,部分火工较高的毛峰,也可能会出现栗香,炒豆香的。

滋味

一般现在为了追求外形的好看,很多高档毛峰都是不揉捻的,所以也导致现在很多明前毛峰滋味比较清淡,所以毛峰从滋味和香气上来说,整体走的都是清雅一条路线的,当然好的毛峰鲜爽度也会很好,同样会口齿留香,但就算这样,整体的感觉还是偏柔的。

另外针对这个毛峰的问题,我们高端的有分两种工艺,一种传统的古法制作的毛峰增加揉捻的,相对于普通的毛峰,滋味会浓厚不少。一种是理条的,头采的滋味会相对淡一些,但是胜在外形优,同样还是具备绿茶的鲜醇。目前已经开启预售,有需要加文末那个卖茶的微信。

外形

此外,黄山毛峰作为烘青嫩采绿茶,还有一个特点是高等级茶叶芽叶成朵,泡在水中会有很不错的悬浮感,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在中国绿茶消费习惯中,外形占比因素很高,这也是一个不值得过于吹嘘但客观存在的优势。

综合来说,毛峰更适合喜欢清淡的人。

4

大方茶

大方是一种扁炒青,算是黄山的一种小众茶,紧跟着毛峰写主要是这个茶在某种程度上是跟毛峰走的两条路线,更适合喜欢口感偏浓的人。

机制大方

机制大方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能算是传统大方了,其整体路线因为市场的要求,其实都更倾向于如今的龙井风格,因为大方目前很多都是批发往浙江,充当龙井茶高价销售。但实际上大方和龙井虽然接近,但是滋味会更浓一些(感觉还是多酚类物质更多)。

香气

机制大方一般都是明显的栗香,这一点都不需要想象,买到茶一闻就知道,在黄山的绿茶种类中,已经可以算是香气特别高浓的绿茶了。但是缺少毛峰和猴魁的那种清花香的感觉。

滋味

还是相对于毛峰和猴魁,会感觉滋味更浓厚,强度也会更高,对口腔的刺激感也越强,其带来的回甘和生津也更持久。特别适合喜欢喝浓茶的人。

手工大方

我为什么大方这个小品种我还分两个类型做,客观说并非是手工工艺上有多突出,我觉得手工工艺对其滋味香气风格会带来很大的不同,并且生态才是其真正的卖点,实际体验就是能喝的出来生态环境特别好,茶叶一进嘴就是甜的。

香气

鲜嫩香,清香,并非是机制的浓厚的板栗香,其实手工因为比较难做到机器那么高的温度炒制,所以香气整体没有那么高长,所以跟机制大方来比,手工的大方在香气高,浓的程度要低很多。整体会走的嫩香,清香的风格。

滋味

甜爽,鲜醇,润厚,欠爽。手工大方的滋味也是优点和缺点非常明显的,滋味上能喝的出来生态真的很好,比较甜,一进嘴就甜,而且那种鲜度也非常强烈。但是因为是手工人加茶油炒制,不知道是不是师傅做的时候,刷的油没控制好,在2020年的手工大方滋味厚但是欠爽是我的切身感受。希望在2021年我能够跟师傅多多沟通,解决这个问题。

5

太平猴魁

猴魁最大的特点就是厚,而且因为品种持嫩性好,几乎是中国唯一的以大为美的绿茶,而且更难得的是,大叶子提供了非常不错的滋味丰富性,同时因为持嫩性好还不苦涩。

香气

猴魁也是属于烘青,但猴魁因为品种特征的关系,香气除了嫩栗香,甜香外,部分品种确实会带有比较明显的兰花香,但是猴魁香气可以用高而且长来形容,依旧不能算浓香。

滋味

猴魁真正出彩的是其滋味,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厚,其实客观说猴魁真的是需要好好称赞一下的,不仅普绿茶常规该有的鲜、爽、醇、回甘等特点都有,而猴魁还有一个与其他绿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厚,有一些猴魁甚至会感觉倒茶汤的粘稠感,而且这么大叶子一般也不会苦涩,所以猴魁的滋味,真的可以在绿茶里面独树一帜的。

那客观来说,我觉得猴魁是香气,滋味,都比毛峰会更浓厚,同时又不带有苦涩。站在喝茶人的角度,我会觉得好的猴魁能给人带来回味更好,特点也更加明显。而且从市场层面说,猴魁几乎可以算是黄山最拿得出手的绿茶了。

6

滴水香

圆炒青工艺,命名是因为茶树品种而非商品名称。

滴水香这个树种是我在喝黄山绿茶里面,我个人感觉,唯一除了猴魁外清晰兰花香的绿茶。

香气

因为是炒青工艺,所以滴水香一般会有比较好的甜香,嫩栗香,同时不知道是不是品种的原因(这个品种我了解的也少,猜测)有时候会有兰花香。所以香气上可以算高,长了。

滋味

滴水香我觉得是介于大方和毛峰之间的一款绿茶,有着适中的口感,再加上其炒青工艺带来的高香也并没有掩盖本身的清花香,所以也是非常不错的一款绿茶,而且相对耐泡,所以特别适合办公室牛饮。

7

喝绿茶的三个进阶过程

其实简单介绍完我自己销售的这些黄山绿茶,我只站在喝茶人的角度,绿茶大概我认为进阶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其实先搞清楚不同工艺之间的特点,第二个阶段弄清楚不同茶叶品类直接的区别,第三个阶段弄清楚品种和山场之间的特点。

1.0工艺优先

江南茶区的绿茶,工艺上对香气影响在很多时候是凌驾在品种之上的。所以,对于消费者,如果喜欢香气高浓的,选择炒青工艺的绿茶,喜欢清爽清淡的,选择烘青。

2.0品类差异

当明白炒青和烘青等之间的区别后,其实是可以喝喝不同品类之间的区别的,比如同为炒青的碧螺春和龙井到底有什么不同,同为烘青的毛峰和猴魁有什么区别等等。

3.0追核心小产区

我认为绿茶选择进阶终极角度,还是要会懂得品种和产区的特征,如果你喝茶懂得抛开工艺去看品种和地域,任何一种工艺只是决定了茶叶的大致走向,茶叶品种不同,地域不同,其实内涵物质不同,协调出来的香气滋味综合看,还是有很明显的差别的。所以如果你已经大概了解清楚了炒青和烘青工艺带来的区别,那么确实可以去看看品种和地域的区别了。

虽然我第一段讲的工艺对香气凌驾在品种之上其实主要还是香气和风格,而绿茶往往又是一种很吃原料的茶类,所以好的产区的鲜叶做出来的优点和普通产区(包括品种也是一样)之间,还是会有一定差距的。

不过有一点,这里所谓的核心小产区我指的是有明确优质特征小气候,这一点有时候跟市场上追捧的小产区包含会更大,而不是简单市场追的产区概念。举个例子,黄山毛峰一般都认为休宁的品质一般,但是有个叫做流口的地方,海拔不高,但是出来的鲜叶有着明显的高山韵。所以我这里讲的核心小产区会比市场火热的概念产区范围要大的多。

简单来说,当你真正喝茶喝到一定的水准,是完全可以去追山场的,这里面是有很多微观的区别是可以明确感知的。那这里仅仅适合很小很小一部分人,其实对小产区的具体差别,如果没有盲品分辨的能力,就不必追求核心产区,但是绿茶相对简单,喝茶人的基数也很大,很多时候喝茶有个三五年的茶客基本都能喝出来的。

绿茶的口感五重描述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绿茶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清汤绿叶,下面为大家介绍绿茶的口感五重描述。

  绿茶的口感五重描述

  【外形】

  『显毫』:有茸毛的茶比例高,茸毛多代表原料等级高,采摘时间早,是高品质茶的特征。

  『细紧』:茶叶细嫩,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锋苗好。

  『卷曲如螺』:条索卷紧后呈螺旋状,是碧螺春等高档卷曲形绿茶的特征。

  『匀净』:茶叶条形均匀、完整并且干净。

  『油润』:色泽鲜活、光泽度好。

  【汤色】

  『浅绿明亮』:绿茶汤色通常呈浅绿色,以明亮为上,浑浊为下,但是如果原料等级高,茶汤中悬浮茶毫则是品质好的表现。

  【香气】

  『馥郁』:馥郁是一个六大通用描述词,代表茶的香气优雅丰富,芬芳持久。

  『鲜爽』:香气新鲜愉悦,是高品质茶的特征,通常意味着茶叶采摘等级高,采摘时间早。

  『板栗香』:类似熟栗子香,常见于炒青绿茶,如龙井茶中。

  『花香』:类似鲜花的香气,新鲜悦鼻,常见于优质的绿茶如碧螺春、龙井等茶中。

  【滋味】

  『鲜醇』:鲜甜醇爽,苦涩感弱,代表茶叶内质丰富且比例协调。

  『浓醇回甘』:内含物质丰富,收敛性强,饮后口腔内有甜感并有滋润的感觉。

  『生津』:饮后舌底分泌唾液,强烈持久的生津往往是高品质茶的表现。

  【叶底】

  『柔嫩』:柔软并且细嫩

  『匀整』: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均匀一致。

  绿茶的滋味特点描述

  1、浓醇型

  浓醇型绿茶的茶汤在入口后,会感受到丰富的内含物,虽然有一定的刺激性,但是比较小,刺激性弱于浓厚感,却又高于醇厚感,回味甘甜或甘爽。

  2、清鲜型

  清鲜型绿茶质地细嫩多毫,滋味清爽,鲜爽感强,清香味较为浓郁,入口有淡淡清香,能给人较爽朗的感受,如同喝了一碗鸡汤一般鲜美。

  3、浓烈型

  浓烈型绿茶的香气主要分为清香和熟板栗香两种,香气清香的绿茶茶汤较浓,内含物丰富,熟板栗香的绿茶茶汤显得较为清澈,味道浓但不苦,茶汤有收敛性但不涩。

  4、醇厚型

  醇厚型绿茶的滋味浓度并不是很高,有刺激性但是很小,回味略甜或爽,似喝牛奶一般浓醇的感受,并且其厚度也是极其饱满的,回甘好生津快。

  5、浓厚型

  浓厚型绿茶鲜叶嫩度较高,叶片厚实,有似喝汤舌面挂有茶汤的特征,入口内含物丰富,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收敛性,茶汤入口后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收敛性,滋味浓醇,回味甘爽。


文化历史:以乾隆竹炉加工针型绿茶的方法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为恢复各地传统名优绿茶工艺而不断努力摸索。针型绿茶是名优绿茶的代表,因手制加工产率低而弥足珍贵,其历史悠久,享誉海外的代表茶品有信阳毛尖、开化龙顶、雨花茶等。目前随着现代加工机械技术提升,针型绿茶产量逐年提高,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对于传统工艺的关注度也逐步增加。近来关于针型绿茶传统工艺的体系研究以河南信阳毛尖较为丰富,其中实操工具有茶把圆帚、生锅、熟锅等,但是对于其他针型绿茶传统工艺器具历史成因的研究,相比较卷曲型绿茶、扁平型绿茶非常欠缺。文章则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试图从较为广阔的背景中通过对乾隆竹炉的构造研究,对针型绿茶传统工艺配套器具存在的多样性以及提升品质作出一种新的审视。

背景1:

文章探讨的技术时代背景为清朝乾隆时期

(1)茶叶外贸从明清时期开始保持持久增长期,清朝时期的皇室,非常重视茶业生产,特设立漕运茶公所专门管理和研究制产办法,全面推动茶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全民上下对于茶叶加工品质精细化管理的技术和意识相较于前朝历代得到全面的提升;

(2)针型绿茶因加工难度大,成品率低,生产者甚少,其工艺的发展受到乾隆时期“精于加工,型质名优”制茶理念的影响而有所发展;

(3)展现针型茶最佳的品饮冲泡方式为冲瀹撮泡形式(“瀹”,浸渍的方式),受明代茶叶加工技术革新影响,开始广泛应用,于清朝时期兴盛,风靡南北。

背景2:

文章探讨的技术地域背景为太湖流域地区

一方面,江浙一带兴盛的各类“茶会”“文会”,清代文士相比前朝,热情多是投入到钻研新茶道、切磋造茶技艺,前后有十余位文士分别对“唐宋元明”四朝的茶业专著进行汇编整理,最甚者收录多达上万字,对于历朝历代专著记载的技法进行试验、探索、传播的过程,有利于引领名优绿茶茶品审美,以及促进名优绿茶精细化“试茶”的需求;

另一方面,明朝时期开始,随着社会发展,交通枢纽的不断开拓,市井乡里也开始涌现茶馆、茶楼、茶社,清代更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余年的盛世发展,促进了“商会茶馆”新业态的形成,如江苏、浙江一带,一小城因为行业商会的发达,茶馆茶社多达百余家。

背景3:

文章探讨的技术器具,选择清朝乾隆时期的乾隆竹炉为研究对象(图1)

(1)乾隆竹炉由多个部件多种材质构成,设计精妙,是惠山竹炉的代表。乾隆竹炉为上下分体式,下为方形火灶并开长方形风口,上为一配有铜制铸纹铫座的圆形配件,接口处均有红铜护圈,边框以竹作架,并以宽细竹丝编织六角篾纹包裹,做工细巧精致,也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流传于世的竹炉实物样,具备研究参考价值;

(2)乾隆竹炉大量的诗句书画和文史资料,为当代研究古代惠山竹炉类的“火灶”器具,提供丰富的人文依据。

01

乾隆竹炉诞生的背景

乾隆皇帝极好茶事,对惠山茶会十分向往,特别认同竹炉文会文化,对惠山历代竹炉的研究可谓是达到痴迷的程度。自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第一次南巡驻跸无锡古刹惠山寺,特地请人精心制作两具竹炉携回北京,之后乾隆对竹炉的热情从未停止,使用于各处茶舍和宫室之中,更是在北京玉泉旁仿制竹炉山房一座,留下数十首竹炉诗歌和三十五首竹炉山房诗歌。乾隆竹炉的诞生主要和以下三个背景有关。

▲ 清乾隆十六年 / 竹炉底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刻有乾隆十六年御制诗《仿惠山听松庵制竹炉成诗以咏之》一首

1、“惠山茶会”的孕育

惠山从唐宋时期开始,就成了引领文化潮流的不二圣地。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撰《游惠山记》中诉说着对惠山文化“流连阁中,信宿始去”的眷恋,宋代诗人苏轼曾两次游无锡惠山,留下了“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吟唱,惠泉试新茶的故事和斗茶谈心得的笔录在历史长河中如璀璨星光,如数家珍。

▲ 今日的惠山泉泉井

元明时期开始,文人吟诗结社的现象远胜于前朝,曾记录着众多名人之松风明月心、衣被苍生情的惠山则成为广众文士高怀山谷、寓情于茶的首选之地。无锡的惠山又名九龙山,处于太湖茶区和吴门文化圈内,因其泉石清幽,数百年的茶会持续,使得惠山的茶会传统更得进一步发展,形成以“泉”“茶”“炉”为主要特色主题,吸引着无数高人逸士前来悠游隐居、茗茶论文,给后人留下无数的人文瑰宝,直接提升了太湖茶区在全国的影响力。

▲ 明 文征明 《惠山茶会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竹炉文会”的兴盛

竹炉文会的渊源始于洪武年间,惠山听松庵主人性海真人及明初文人王绂(1362~1416)等人不仅有深厚的友情,而且还共同创制竹炉,同时也是惠山竹炉文会及竹炉图卷的原创人。前有无锡籍画家王绂、中医潘克诚借炉抒情为缘,后有僧人性海邀约大学士王达所作《竹炉记》,表达创制竹炉的理念及意旨,充分赞扬了竹炉品高质素。随之性海遍征惠山竹炉题咏为始,竹炉文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先后有秦夔访炉征咏,盛颙制炉引咏,唐寅与祝枝山的围炉文咏,顾贞观寻炉新咏,宋荦搜集题咏诗画刊刻,以及乾隆帝持续数十年的竹炉题咏等,“竹炉题咏”则成为明清之际涉及众多文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会事件,直接启发了无锡当地其他文会及诗社(如碧山吟社)的兴起。

▲ 明 沈贞《竹炉山房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该图描绘惠山寺竹炉山房中性海和尚、王绂、潘克诚三人竹炉煮茶的场景

▲ 明 王问《煮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斑竹茶炉,炉侧附有一小出烟口,主人端坐蒲团于炉前调火

3、古代江南地区“试茶活动”的蓬勃发展

自唐宋起,“试茶”便是造茶活动和饮茶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代文士们对于茶叶品质的重视程度,多少笔墨连绵不绝;对试造加工的兴趣程度,也可谓是有增不减。北宋蔡襄在《茶录》中表达:“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南宋陆游也特作三首《试茶》诗流传于世;明代陈继儒也留下“绮阴攒盖,灵草试奇;竹炉幽讨,松火怒飞;水交以淡,茗战而肥;绿香满路,永日忘归”的试茶感受。

清朝时期,随着各地设立“茶公所”“改良场”,茶叶品质变化多样性,在官家机构更为系统的“试茶活动”中得以发现,茶叶加工工艺的多样化发展,茶叶贸易需求的不断扩大,痴茶的乾隆皇帝更是全面带动了社会各层对“试茶”的热情。清朝马曰璐特诗《汧江太史斋中品泉盛青嵝同作》:“清晨同过太史家,不比试茶閒自啜”;清朝张岱在《陶庵梦忆·禊泉》总结:“试茶,茶香发,新汲少有石腥,宿三日,气方尽”;更有著写饮食经典《随园食单》的袁枚用二十四句的长篇诗文感叹试茶体验。

02

乾隆竹炉特色设计的启发

根据后人论证,惠山竹炉经历多次波折和复制,仅明清时期五次的“竹炉文会”,文士们所创作数以百计的诗文和书画,皆饱含着对于竹炉的喜爱之情。后人可以在众多古画作品中看到相似度很高的竹炉身影,乾隆竹炉的形态非常特别,参照前人的竹炉基础上又有了一定改进,通过对所增设的“黄铜灶眼”“特制配件”“便携手提”的功能推敲,发现乾隆竹炉不仅能满足烧水,更是具备了小型“火灶器”的基本功能,可以满足一定程度“茶叶试制加工”“茶叶精制加工”的需求,对现代小型“火灶器”的研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黄铜灶眼盖配件设计——有助于火功的稳控性操作

人的燃料,有芦、竹、柴、木、炭,这些燃料因含有水分在燃烧过程中常会出现火力不足且不稳定。烧开沸腾一铫壶水,需要大量燃料提供热量,然而燃料在狭小空间的堆放燃烧,极有讲究,特别是火苗极易突猛,一下子可窜高五六十厘米。故控制火力,哪怕只是一铫壶水(古代一种金属制的出远门可以随身携带的小锅),若缺乏专注和技巧,也非易事。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古籍在制焙茶叶或烧水烹茶的篇章中,多次强调必须安排专人专项负责“火功”;为什么那么多古画中多数炉子的炉身多呈现出“高腰”品相。

乾隆竹炉的特制灶眼盖(图2),黄铜质地,21个小眼,配合“矮方无腰”的改良尺寸,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控火苗、稳定火力、加强热能,还具备一定的燃料节能效果和“网布”“盖灰”“围炉烘烤”的兼用功能。受该灶眼盖的设计启发,若是实际加工情况在工位设计、器具布局方面受场地约束,可设计采用小型火炉,搭配增设灶眼盖,可实现“一灶多用”的效果,可应用于不同茶类所需工序,提升制茶师对小批量的把控,同时达到节约燃料成本用尽温度。比如“炒制杀青”操作适合采用“炉中明火+圆底锅”的方式;“赶条紧条”操作适合采用“炉中明火+平底锅+茶把圆帚”的方式;“加温加湿”操作适合“炉中覆厚灰+灶眼盖+网布”的方式;“初烘开焙”操作适合采用“炉中覆薄灰+灶眼盖+网布”的方式;“复焙提香”操作适合采用“炉中明火+灶眼盖+盖灰”的方式;“围炉烘烤”操作适合放置一切可以烘烤的食物,如红薯、玉米作为茶点补充。

▲ 当今的灶眼“盖灰技法”操作

2、特制筒型配件设计——有助于茶叶试制的多层面需求

乾隆竹炉的上部分是一个呈圆筒形的配件(图3),内壁陶土质地,外壁竹编,上下两端口均有红铜护圈,其中一款还加配铜制的炉座,铸有纹饰。目前,这个配件的用途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如果是借鉴古画的描绘,多数是表达了搁置烧水壶的功能层面,但若进行仔细推敲,无论是经过茶船或茶马运输而来的成品干湿茶、初制毛茶(未加工完全的茶)干湿茶,或是就近的原料鲜叶,其成品茶的品质修复、毛茶的后加工、精加工、再加工以及受到历朝历代文士茶会喜爱的名优原料现场加工,都逐步成为重要的工艺技术课题。若是从茶叶加工思维以及对茶品的实用需求角度去看待这个配件,会发现有别于单层面品饮思维带来的解读,不难发现,该配件的筒身高度与黄铜灶眼盖的搭配使用,可以达到对于火力温度更精准的控制,美观且不烫手,小巧且功能多,不仅满足不同容器烹泉煮茶的需要,匹配“筛、匾、箩、瓦、铛、锅、板、壶、碗”等器皿,完全可以集“萎、蒸、熏、炒、焙”功能为一体,满足多样性的试茶需求的“火灶器”。

该配件可搭配黄铜灶眼盖,可实现蒸笼作用(图4)。首先在黄铜灶眼盖上搁置一个陶制碗具,碗具中盛放一定水量,然后将该配件罩住碗具,则炉座就具有聚拢水蒸气之效果,且炉座口精妙的平面设计,可以放置平面竹筛,配上蒸布,从而实现“气蒸”效果。明代王绂所作《题真上人竹茶炉》所录:“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其中的“气蒸”二字,推测古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形式多样,不免有借竹炉燃烧所产生的热气来促进茶叶内质发生变化的可能。

该配件可单独搭配炉身作火笼,使用可实现火笼作用(图5)。烘焙茶有很多讲究,烘焙时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都会对茶叶的口感和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当配件发挥火笼作用时,搭配瓦片、陶罐、瓷盘,结合焙火时间的长短,可以产生轻火、中火、足火三种不同程度的试茶火候。

该配件符合美学需求。自明朝开始,文士们的审美,相较于前朝大有不同,提倡保持茶叶之真味,因时而异,因地制宜,顺其自然。清代的茶事更注重至精至美的茶“道”之境,“道”本就存在于事物之中。论制茶技术和饮茶方式发展,一定是与人之真实需求相结合的,自明朝朱权自创了“茶灶”一具,在《茶谱》中有了“古无此制,予于林下置之,烧成瓦器如灶样”的记载后,启发了很多文人对于“火性”器具的研究和创制。明朝张源在其《茶录》一书中就率先提及“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的观点,并成为影响后人试茶最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从保留下来的这个乾隆竹炉套件实物(图6),可以体会到乾隆皇帝对于茶事之用心,以及对“精、燥、洁”茶道审美之追求,对于当今茶艺环境、家庭环境、产品研发环境的火灶器具开发提供了指导方向,以满足未来更多样更丰富的茶人需求。

3、便携手提茶篮配件设计——有助于火灶类器具的携带

自茶圣陆羽在所作茶具二十四篇章中提出“以都篮贮之”,而后流传于世的古籍记载均尚未对茶具的收纳器具进行详细的描述。搭配乾隆竹炉的手提茶篮配件实物样形式(图7),展示的不仅是茶盘、茶具、茶壶的收纳功能,更是实现了火灶类器具便于携带,可加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茶叶试制的可能。

鉴于以上对乾隆竹炉特色茶篮配件的探讨,乾隆皇帝对竹炉的喜爱,逢茶事必用,很大可能是竹炉配件之间的灵活搭配,更让茶品得以多样性展现,在每次的茶事活动中增添令人期待的不确定性,让茶叶的品饮多了风味好风趣。若参照乾隆竹炉手提配件功能进行设计,对诸多茶叶传统工艺的演示传播、教学试制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减少场地空间的约束,一改“鲜叶必须跟着器具跑”等瓶颈,不仅增加了名优绿茶加工技艺现场演绎的可能性,还大大方便技法传授的便携性和实操性,有利于名优绿茶传统工艺文化的发展,值得我们后人进一步研究探讨。

03

乾隆竹炉加工针型绿茶的操作探索

本技术旨在研究恢复一种适合文人雅集的场景为前提,对鲜嫩芽叶进行现采、现炒焙、现品饮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利用乾隆竹炉的独特造型,匹配独特的炒杀方式和揉焙紧条环节,向宾客现场展示明前茶从鲜叶到干茶,以及冲泡后紧实成朵、乳香馥郁、醇和持久的风味,助力感官全方位体验,感受江南明代才子祝枝山所记录的“露芽数朵和甘泉,雅称筠炉漫火煎”的竹炉春芽功夫茶的美妙。

1、鲜叶原料要求

采用无锡地域生长的茶树鲜叶,优先惠山山脉环境的茶树鲜叶,嫩度限为一芽一叶初展状态,长度为一拇指宽的鲜叶,不采露水叶、雨水叶、病虫叶、不含蒂头和鱼叶。

2、重要传统工序

林间薄摊微凉(摊凉):利用惠山松林间的阴凉架设篾席竹架进行薄摊微晾,厚度不超过3 cm,叶表温度控制不超过20 ℃,随时协调好鲜叶进行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所需的良好环境,鲜叶失水率达到30%~40%,以鲜叶质柔软、韧性为佳,时间约6 h以上。

竹炉筅帚炒杀(杀青):黄铜灶眼盖上,附上圆形薄片铁板,提升炉炭温度约140~180 ℃时,早春鲜叶进料约60~80 g,可筅帚对鲜叶进行翻炒杀青,保持叶面温度约90 ℃左右,杀青后叶面含水率为55%左右。

温炉柔焙紧条(做形):将杀青后的青叶迅速抖散,助力叶面降温,适当配合指掌的揉搓力,有利于茶叶的叶型挺秀,以及特色香气与滋味的形成。与此同时,竹炉不再加炭开始控温,撤去黄铜灶眼盖,上架筒身配件,搭配圆形薄片铁板。待火力调整适当,投入凉透的杀青叶,对茶叶进行边紧条、边烘焙的翻动。这个环节过程中,叶面温度保持在50 ℃左右,炉炭温度在70 ℃之内逐步降温,若降温快,可适当调节炉口风门或适当加炭进行控温调节。

添炭盖灰提香(干燥):当茶叶含水率在20%~30%之间,进入烘焙提香操作。炉膛添加炭火,配用黄铜灶眼盖,盖上适当堆盖薄灰,再架上筒身配件,将茶叶摊放在桑树皮纸上,连纸放置于筒身配件上,文火烘至足干。(桑树皮纸的燃点高于普通纸张130~180 ℃的燃点。)

围炉入器瀹泡:茶叶收纳于桑树皮纸上,置于一侧降温。此时可撤去筒身配件,黄铜灶眼盖以及薄灰,直接将水壶置于灶眼上,加炭煮水进入瀹泡品饮阶段。(现代可采用玻璃壶,更利于针型绿茶的形态展示。)

3、 造茶物具

燃料:松木炭、果木炭、果壳炭。

筅帚:总长约25~28 cm,柄长约12~15 cm,帚面扇面直径约10~15 cm。筅帚翻炒技法的要领:“点推、顿抖、回勾、腹翻”,有助于避免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粘锅”和“贴面”现象,也可以助于灵活调整对茶叶所产生的揉压力量,同时更好地保障受热均匀,使内质可以得到充分反应、而茶色和茶毫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且均匀。

炉具:目前技术实验操作所用的竹炉器具,外形尺寸依据乾隆竹炉的大小,进行了1∶1.5的仿制,其结构增加了耐火材料的空间,整体材质款式均效仿乾隆竹炉,其炉膛和铜件分别于宜兴和南京厂家进行定制,基本功能均能达标实现,仍有部分铸铜配件(炉座、红铜护圈)还有待工艺提升。

铁板:所配用的铁板为铸铁无涂层工艺,直径36 cm,设有两耳一沿口,板底特定制环形纹路,纹圈凸起处相应加厚,手触可感受纹圈有起伏,且光滑,此设计不仅有助于茶叶“针型”的聚拢挺秀形态,同时有助于提升温度的稳定性。

04

结论与展望

重视与惠山竹炉茶会文化重塑工作的呼应,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科研方法的学习,审视延续百年的古茶书和古画,走近古人的内心世界和实际情况,体会一定限定条件下的文字表达和绘画记录,帮助我们能在理论的高度开展研究,这样在应用研究结果时可以更加切合实际,将最小的干预理念贯穿研究的全过程,发现“竹炉”文化所具有的更深意蕴,期望对当前茶艺器具和生产器具的研发有所启发和指导。

在研究工作中,详尽的文字材料十分重要。完备明清时期古文中关于制茶技术方面的注释,做好“一字多意”的补充扩充工作有利于日后资料的查询,以及进一步详细技术复兴研究方案,为后续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文章所述的技术方案探讨仅是对曾经实验操作过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竹炉”制贮茶叶工艺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复兴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欢迎研究技术人员对工艺的技术方案作出变型和改进。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60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