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龙井茶叶机器

找到约300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龙行天下,大龙井品牌时代来临



2019年4月11日下午,首届龙井茶(新昌)峰会在新昌万怡酒店隆重举行。值此2019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十三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隆重开幕之际,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媒体以茶为媒,齐聚新昌,共襄首届龙井茶(新昌)峰会,围绕“龙行天下”,即“龙井茶品质品牌行天下”的主题,商讨龙井茶创世界一流品牌之路,共谋龙井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龙井茶,是中国绿茶扁形茶品类的杰出代表,它代表一种炒制技术工艺,有着千年的传承,也是浙江省依法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井茶,既是商品名,又是依据地理证明商标保护的品牌名,包括西湖龙井在内的18个县(市、区)龙井茶产区单位代表,一致认为培育龙井茶为省级跨区域公用品牌的时机已经成熟,打响龙井茶品牌,是做强做大浙江绿茶品牌、实现浙江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据悉,本次活动邀请了包括西湖龙井茶产区在内的龙井茶产区18个县(市、区)有关单位代表,这是首次18个县(市、区)齐聚共商龙井茶发展大计,共创世界一流品牌。



浙江省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王建跃,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徐云焕,新昌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旭荣,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浩萍,新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国军,新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吕田,新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章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龙井茶品牌管理办主任陆德彪,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会长、浙江省茶叶集团董事长毛立民,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秘书长刁学刚,国家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姜爱芹,国家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龚淑英,天福集团副总裁李胜治,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王秀兰,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勇等领导以及龙井茶产区产业主管部门代表、知名生产经营企业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参加了本次峰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与宣传部副部长于良子主持峰会。


新昌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旭荣致辞


黄旭荣县长在致辞中提到,新昌已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先后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十大最美茶乡”等称号。“大佛龙井”品牌价值从2009年的17.34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38.23亿元,排名全国第五。茶产业链总产值超74.6亿元。目前“中国茶市”成为全国最大的龙井茶集散市场,充分体现了新昌在中国茶产业界的重要地位和领先优势。新昌茶产业发展成功经验一直被茶界誉为新昌模式,2018年茶叶总产量5200吨,茶叶总产值8.9亿元;2018年中国茶市交易总量为1.67万吨,交易总额达到52亿元,交易量交易额双双创新高。


浙江省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王建跃致辞


王建跃副主任在致辞中讲到,龙井茶是打响浙江绿茶品牌、传承发展浙江茶产业的排头兵。首届龙井茶(新昌)峰会是谋划龙井茶未来、共创世界一流品牌的群英会。国家对龙井茶实施保护十年来,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为重要抓手,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实现了龙井茶市场拓展、品牌提升、茶农增收。除西湖龙井外,新昌大佛龙井、嵊州越乡龙井、磐安生态龙井、淳安千岛湖龙井等龙井茶“区域子品牌”已强势崛起,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龙井茶“品牌板块”,龙井茶品牌影响力在全国茶界进一步稳固和提升。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品牌强农的大背景下,“创建世界一流品牌”已成了龙井茶的新追求、新目标。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与宣传部副部长于良子主持此次会议


龙井是中国的金名片,龙行天下,势在必行。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龙井茶品牌管理办主任陆德彪作《龙行天下:龙井茶人的荣耀与使命》主题报告


陆德彪主任在题为龙行天下:龙井茶人的荣耀与使命》主题报告,他从龙井茶人的历史荣耀和当世使命两个方面进场阐述。龙井茶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中国十大名茶之首,是中国绿茶代表,是浙江名片,是国家礼品茶;而我们的当下使命便是传承龙井味道;提升商品质量;规范市场经营;做强企业品牌;创建世界一流。


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作《龙行天下:我们共同的担当》主题报告


何关新会长发表了题为《龙行天下:我们共同的担当》主题报告,在当下以龙井为代表的绿茶风生水起的时候,我们尤其需要对“龙行天下”的格局做一个战略的思考和定位。他提到,龙井茶源自西湖群山中的佛教名刹,杭州是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文化的表徵之一。由西湖龙井向浙江龙井再向全国龙井的发展壮大,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趋势,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催生了龙井茶竞相开花的局面,我们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同时,面对百舸争流、百鸟朝凤的新气象,作为龙井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我们有责任在新时代的进程中砥砺奋进,不负众望,共同守护龙井在绿茶中的历史地位和未来导向。因此需要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要努力做好传承保护,自觉延续历史遗产;要永远深怀感恩之情,始终心存敬畏之心;要大力倡导勠力同心,携手互助共创未来。


国家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姜爱芹作《龙行天下:龙井茶品牌基础与市场潜力》专题报告


姜爱芹研究员在题为《龙行天下:龙井茶品牌基础与市场潜力》专题报告中指出,龙井茶具有产品力强,品牌影响力大,市场形象鲜明等优势。但品牌管理不能懈怠,应完善现有区域公共品牌治理制度,推动母子品牌向子母品牌模式转变,建立公共品牌退出机制,明确企业品牌管理与培育的主体地位,无论品牌的过去曾经如何强大,品牌的底线是不能经受劣质品牌的管理。姜爱芹表示,龙井茶的市场潜力巨大,找对人群,有针对性满足和引导消费需求是关键。可以从产品定位、产品定价、渠道变革、营销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化。从而提高龙井茶的品牌力与市场力。


随后进行的是品茶达人寻找中国好茶——龙井茶品鉴会。来自西湖、钱塘、越州产区的20支龙井茶进行现场展示并冲泡,芳香四溢在整个会议厅,让人久久留恋。



接下来是由姜爱芹研究员主持的以从“传统”破茧,自“品质”脱颖为主题的“龙井茶创世界一流品牌”圆桌会议。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龚淑英、浙江省茶叶集团董事长毛立民、天福集团副总裁李胜治、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名誉董事长王秀兰、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勇围绕品行天下、互联网+新营销、创世界一流茶叶品牌之路等主题的圆桌对话,主题层层递进、嘉宾对话妙语连珠,共同探讨如何让千年“龙井茶”品牌价值从“传统”破茧,自“品质”脱颖。


国家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姜爱芹主持“龙井茶创世界一流品牌”圆桌对话

国家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龚淑英


龚淑英教授提到龙井的机器加工和手工加工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机器加工能够让龙井茶在外形上更加匀整美观,而手工加工则会让口感滋味更具风味,机器加工和手工加工相结合的方式会是一个完美组合。而龙井茶标准参考样会解决龙井茶大标准大方向问题,在大标准下再鼓励企业创造自己的企业标准,形成特有风格。


天福集团副总裁李胜治


李胜治总裁在对于消费诉求偏向于手工还是机器结合天福茗茶作出解答:每个人的口味追求不同,因此需要寻求多方位的产品构架以满足需求,天福茗茶推出“一县一店”政策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


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王秀兰


王秀兰董事长则是用张一元的亲身经验告诉来宾们龙井是中国的名片,她提到消费者对于是否手工炒制并不太关注,他们更关注产品质量,因此张一元更喜欢采用机械加手工结合的龙井茶应对整个消费市场。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勇


金勇总经理在如何满足消费者对于优质低价诉求方面这样说到,企业不能以牺牲品质的成本赢得消费者价格的需求。所以追求质量是企业的首要目标,其次才是通过减少中间成本等降低价格。


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会长、浙江省茶叶集团董事长毛立民


毛立民董事长就龙井茶如何针对不同区域做开发提出自己的想法:中国绿茶在茶叶出口占有重要比重,世界绿茶看中国,中国绿茶看浙江。但我们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以文化为输出核心,以文化背景为龙井茶出口价格做保障。


随后各位嘉宾都表示品牌是企业的灵魂,质量是品牌的灵魂,要想发展产业,必须发展品牌,首要点就是提高品质,把自己作为龙井茶的粉丝去实践去宣传龙井茶,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提升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做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实现龙井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宣读《龙井茶经营诚信公约》


品牌要完成华丽蜕变,离不开所有从业人员的共同维护。为进一步规范龙井茶生产经营行为,今天在在会场由天福集团、杭州顶峰茶业有限公司、杭州茶厂、浙江诚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浙江清承堂茶叶有限公司、杭州千岛玉叶茶业有限公司、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浙江省磐安县玉峰茶厂9家企业共同签署《龙井茶经营诚信公约》并由罗列万研究员宣读公约。



《龙井茶经营诚信公约》

 

龙井茶是中国茶叶品牌的代表,是传承千年的“浙江名片”,是依法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受法律保护。为进一步规范龙井茶生产经营行为,共同维护行业利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龙井茶品牌美誉度,促进龙井茶产业高质、高速发展,从事龙井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广大企业达成《龙井茶经营诚信公约》,内容如下:

 

一、合法经营。龙井茶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商标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规范龙井茶产销活动和品牌使用行为,做到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二、诚实守信。创造“诚信”氛围,开展“诚信”服务,不做虚假广告,不欺骗消费者,不制售假冒伪劣龙井茶,不短斤少两,做到明码标价、质级相符、货真价实。严格执行GB/T 18650《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国家标准,按标生产,对标定级,杜绝“虚标产区(地)、以假乱真”和“虚标等级、以次充好”等现象发生。严格执行《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规范使用“龙井茶证明商标”和“中国地理标志”等标志标识。

 

三、保证质量。增强茶叶质量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国家对农业投入品的相关规定,规范用肥用药,切实把好源头关。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市场准入要求,实行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加工,不生产、不采购、不销售不合格产品,确保向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龙井茶产品。

 

四、公平竞争。严格遵守国家批准的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自觉服从产区管理的相关规定。不贬低或影射同行及其他茶区。

 

五、自律规范。维护龙井茶声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自觉遵守龙井茶品牌管理“五统一”,即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许可程序、统一编号管理和统一标识使用。全面推行“三位一体”商标使用模式,即在产品包装上同时标注龙井茶证明商标、企业商标和中国地理标志专用标识,接受市场监督。对于委托加工企业,应当落实龙井茶产地备案制度,有效规范委托加工行为,抓好生产源头与市场终端的有效对接;完善龙井茶经营台账制度,保证龙井茶“来源正宗、产品可追溯”。

 

六、接受监督。自觉接受政府、舆论和全社会的监督,自觉配合和服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执法检查,自觉接受龙井茶商标管理机构的日常监管。

 

七、文明经商。保持经营环境的整洁、卫生,礼貌待客,恪守职业道德,树立行业新风,维护龙井茶金字招牌。


签约企业:

签约人:


本次峰会围绕龙井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产区跨区域合作、争创世界一流品牌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集成真知灼见,凝成智慧结晶,形成了龙井茶(新昌)峰会共识。



《创世界一流品牌——龙井茶(新昌)峰会共识》

 

首届龙井茶(新昌)峰会于2019年4月11日在浙江新昌举行。峰会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绍兴市人民政府主办,龙井茶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的18个县(市、区)产业主管部门代表、产学研相关单位专家及知名生产经营企业代表共100余人参会。峰会就龙井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争创世界一流品牌等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达成共识如下:

 

一、龙井茶是中国绿茶品牌的杰出代表。它历史悠久,品质卓越,公认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是依法注册的地理标志产品。培育龙井茶区域公用品牌,是实现浙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的重要内容。

 

二、龙井茶是最具特色的“浙江味道”。龙井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四绝品质,源于龙井茶产区优越的自然环境,源于传承千年的炒制工艺,源于十八个县(市、区)的风土人文。传承传统工艺,拒绝区外原料,坚守和传承龙井味道,是未来龙井茶品牌“品行天下”的立足点,应当成为龙井茶从业者的坚信与追求。

 

三、龙井茶是一种需要坚守的美誉。共同维护龙井茶千年铸就的品牌声誉,是所有龙井茶从业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生产经营企业坚守诚信公约,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种植、加工、流通全过程的监管,保护合法诚信经营者,打击市场假冒伪劣行为。

 

四、龙井茶是一种传承的文化符号。以龙井茶西湖产区及其西湖龙井为源,各个产区要在传承中弘扬自己的地域文化,谋求以区域文化为特色的茶旅融合发展。

 

五、龙井茶要实现产销两端合法对接。在做实做好龙井茶生产端的同时,支持国内外工商资本、龙头企业、茶界知名品牌合法参与龙井茶的生产、加工和经营。对在龙井茶产区内建立生产基地,或开展委托加工业务的产区外注册企业,可以按相关规定取得龙井茶证明商标许可使用资格。品牌企业是龙井茶做强做大的中坚力量,是实现龙井茶产销两端有效对接的生力军。

 

六、龙井茶品牌要争创世界一流。更大程度争取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谋划龙井茶走向世界的重大抱团营销、宣传推广活动。龙井茶相关主体抱团发力,共同承担龙井茶品牌创世界一流的责任与担当!

 

龙井茶(新昌)峰会

2019.4.11


未来智能机器也能炒出好茶叶

最近,一帮浙大的学生每天都到龙井山头的一家茶企准时“打卡上班”,他们拿着专业的设备,穿着统一的工作服,严谨细致地工作着。

原来,学生们正在试验最新的科研课题——“龙井茶加工过程中理化特性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和装备研发”。通过这项最新的技术,以后龙井茶品质检测或许将更加智能和便捷。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参与西湖龙井茶产业相关的技术与产品研发,学生们的活力与热情,让茶科技、茶文化更有想象力,也为中国茶文化事业发展增添了更多可能。

春茶季检测近千次记录各种茶样精准数据

“接下来检测的是牛背脊茶园的茶叶,大家准备一下。”张玉莹是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浙大生工食品学院”)的学生,也是此次科研项目的小组长。

从今年春茶季开始,她和同学们就每天在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驻点,进行茶样检测。虽然是高科技的检测流程,但是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耐心去执行,繁琐而枯燥。狭小的空间里,几个学生挤在一起,分工明确,耐心地完成着自己手头的工作。

记者看到,在同学们的身边摆放了众多西湖龙井茶样,它们分别来自不同的茶地,有群体种也有早熟种“龙井43号”。每检查一个茶样,他们就需要重复一遍相同的流程。整个春茶季,同样的工序他们已经重复了950次。

在检测开始之前,张玉莹先将茶样放在了传送带上,然后利用光谱仪进行数据检测。在光谱仪旁边,另一位学生则实时监测着数据,了解茶叶含水量、茶多酚含量等情况,最后进行数据记录与整理。每一份茶样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袋”,上面有对应的编号,以便后续研究。

张玉莹说,经检测发现,不同种类、不同茶地、不同炒制手法、不同时间采摘的茶叶数据都有差别。而这细微的差别,却是实验最珍贵的数据样本,也是影响茶叶品质和口味的重要因子。

数字化技术革新智能炒茶将不是梦

这些年来,浙大生工食品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晓丽一直在从事农业信息化、茶园精细化管理和生产加工装备智能化研发。在她的科研项目中,许多都与茶行业相关,如茶叶品质快速检测技术与系统研究、茶叶生产全过程品质安全管控及加工关键技术和设备、名优绿茶生产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成套设备研发等。

“以前的技术只会对成品茶进行检测,但是却无法了解到,通过炒制工艺,为茶叶带来哪些变化。现在尝试对茶叶摊青、一次杀青、二次杀青、辉锅、回潮等加工过程及成品茶理化特性(颜色、水分、化学成分等)进行数据分析,将有助于推进茶叶品质在线快速检测的技术的产业化,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数据的积累,还将为茶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基于茶叶加工工艺参数和茶叶品质在线检测信息,开展茶叶加工实时信息感知与检测关键技术研究,有助于智能炒茶机器的研发。有这些数据做基础,通过人工智能构建智能决策系统,将它们作为机器的智能大脑,通过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来调整炒制手法与炒制温度,进一步推进茶叶加工工艺数字化、设备智能化发展。”李晓丽说,通过对数据的精准控制,未来用智能机器炒出好滋味的茶叶将不是梦。

茶企“牵手”高校培养“实战”人才

今年4月4日,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战略合作与捐赠签约仪式在上海湖心亭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了707777元。未来,捐赠款项将用于支持浙江大学茶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包括人才的培养与引育、学科的发展与研究、国际交流和基本建设等。

而这个因茶结缘的“牵手”,也为西湖龙井茶产业注入了更新鲜的活力。

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英杰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龙井人,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传统产业与时俱进。“这个产业,太需要年轻人才与先进的技术注入了,新鲜血液的注入,才能让茶科技不断创新。”戚英杰表示,浙大茶学专业1952年成立,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是国内一流学科,有着茶学领域顶尖的科研人才,希望西湖茶村与浙大牵起手来,一起保护好“西湖龙井”这片珍贵的金叶子,让茶行业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

据了解,在未来五年内,浙江大学茶学系将培养70名茶学专业的博士及博士后,把茶学科研和教学推向更高水平。接下来,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也将成为浙大茶学系的教学科研基地,让学生们可以在龙井茶村“实战”研究。

来源:杭州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二代戚英杰:守护一脉龙井清韵

  茅家埠,杭州里西湖腹地,这里悠闲野趣,江南景致,韵味十足,也是杭州西湖龙井的著名产地。青山绿水间,是层层叠叠起伏的茶园,山脚路边,绿意绵延至远处。

  从喧闹繁杂的都市森林穿行到其间,心情就忽地静下来了。山野风光,人文自然和谐地共处,茶园间的民居诗意地居住着,这里的人们多数世世代代以茶为生。谷雨时节,坐人家凉亭里,热情的茶农泡上一杯清冽的龙井,香气氛氲在指尖,吸一口春天的气息,沁人心脾。  

  里西湖这一带的建筑,有烟火气的要么是原著居民的山村,或者是静谧的名人故居,企业或公司是不多见的。龙井路十五号,是独一份的显眼的处所。路边白墙黛瓦的两层楼房,看起来有些年头,这里便是戚英杰先生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  

  龙井茶和龙井村人的生活天然是融在一起的,从小生长在龙井山园,谈起西湖龙井,戚英杰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从与龙井相关的西湖的名人掌故,到龙井茶炒制工艺,以及龙井成为国礼的历史,戚英杰如数家珍。

  与一路从苦辛时代走来的父辈不一样,这位为人敦厚务实的“茶二代”对茶文化的推广有着独特的理解。他打好传承和创新两张牌,既发掘传统,海内外广为收纳文物,建立西湖龙井茶博物馆,保护一脉龙井清名,又守正创新,与时代接轨,引入电商直播等新型营销手法。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断为西湖龙井茶注入新的活力,茶艺匠人与互联网的共生共存让戚氏父子择一事终一生之时,也能留一抹芬芳,扬一世美茗。

  茶香溯源

  南方有嘉禾。从盛唐到明清,龙井茶从无名之璞到名誉天下。这本厚重的龙井茶的历史都烂熟在戚英杰心里。

  “龙井茶名气很大,但是好在什么地方,很多人都说不上来;历史很悠久,悠久在什么地方,也说不上来。”从历史资料上,现在可以追溯龙井历史的是唐代上元初年。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而北宋时期,高僧辩才法师晚年归隐时,带寺僧、弟子开山种茶,将茶树从灵隐种到龙井,龙井也是他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一同品茗吟诗之地,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写“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颗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

  到了清朝,就有了龙井茶的第一代言人——乾隆皇帝。他六次下江南,四巡龙井,品茶赋诗,钦点十八颗茶树作为御茶,将龙井茶推向了至尊的巅峰。

  清朝康熙年间,戚氏族人来到龙井村,世代传承制茶技艺。戚英杰说,戚家与茶文化渊源颇深,《戚氏宗谱》中记载,戚氏先人戚舜畴在康熙年间迁至龙井村,其后代戚衮荣在附近山岭种茶数百株。庄晚芳大师写的《从葛岭到龙井》里也提到戚衮荣善于制茶品茶,待客忠厚,故而声名远扬。  

  龙井村在地理区位范围包括,往东到凤凰岭,南至九溪,西面一直到灵隐天竺,北面是翁家山,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挡住西北寒风的侵袭,而春夏季的东南风则易入山谷,为龙井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而龙井村世代以茶谋生,到现在龙井茶主产腹地的龙井村有600多人口,村民都以茶为生,村中分王、李、汪、戚四大姓。龙井村的牌坊所在之处叫戚家岭,就是戚氏族人聚居的地方,现今到戚英杰这一辈已是第12代。

  龙井茶分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而西湖龙井则是以龙井村为核心,依傍西湖而生,有着适宜的土壤和山体结构,再加上北纬三十度黄金线独有的气候条件,为茶树量身打造了一个完美的生长空间。经历代茶人对茶艺的孜孜追求,得天时、地利、人灵,使得西湖龙井品质超群。从朝廷贡品到国家礼品,享誉中外。

  茶礼甄选

  龙井村戚氏祖上制茶的荣光,代代相传,声名远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戚英杰的父亲戚国伟成立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开始,其创立的“贡牌”西湖龙井就成为浙江国礼龙井的唯一指定生产企业,连续三十多年不变,可见品质过硬。

  “1985年江泽民担任上海市长,招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就是用的我们的西湖龙井;前几年默克尔访问天津,想喝西湖龙井,找了我们在天津的一家专卖店;还有普京60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国家给他送了一份西湖龙井茶,外交部还为此给我们发了一个贺信。”戚英杰介绍道。

  戚英杰算是半路出家,子承父业。2013年进公司,从基层做起,他潜心钻研制茶工艺。“以前家里觉得做茶农很辛苦,所以我读完大学以后就到体制内工作。后来我父亲年纪大了,另外自己对茶叶也是真感兴趣,就辞职回来接我父亲的班。”

  这期间对非科班出身的他来说,是“跨专业学习”的几年。2017年从父亲手里接过国礼茶的采制工作到现在,他已成为龙井茶的行家里手,龙井茶的生长环境、土壤结构和茶树栽培,戚英杰早已烂熟于心。

  “为什么我们这边茶特别好,主要是因为土壤是白沙土。茶树的树根很不耐涝,它如果长在平地上、平坡上或者是黏土上,都长不好。而白沙土透气性很好,在山坡上渗水性也很好,再加上它的营养物质适合茶树生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品质上乘的西湖龙井。”  

  戚英杰还向记者透露,龙井村为制作国礼茶的茶树品种——龙井茶群体种保留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种源,这样优良的种子库一方面保证了口感上乘的茶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则是为培育龙井43这样产量大、经济效益好的茶种打下基础。

  既得龙井村得天时、地利,戚英杰也从未怠慢过龙井茶的采制工作。戚英杰对甄选环节层层把控的细致程度丝毫不亚于父亲。“茶叶采摘我们要求是2.8公分到3.2公分,青叶采摘一定要符合我的标准,达到要求价格就会给高一点,达不到我就不收了。”

  而制茶方面,为了保证醇正的龙井品味,戚英杰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抓、抖、搭、拓、捺、推、扣、甩、压、磨”十字诀在口,精心炒制。即使高峰期生产期,也先用杀青机器统一杀青,然后让老师傅挥锅,把机器炒制和手工精加工的优点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国礼茶对于“贡牌”西湖龙井来说,既是一项郑重其事的政治责任,也是沉甸甸的一份荣誉。每年国礼茶的筹备过程,如其父亲一样,戚英杰必亲力亲为,从采摘到加工到打包运送京城,成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我要等到回复说‘今年的茶是好的’,心里的石头才算放下来。”

  茶韵流传

  2019年,由戚英杰和收藏家赵大川共同担任馆长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于龙坞茶镇·九街落成。这座青砖白墙、别具风味的建筑先后耗资四百多万,占地1600平方,目前藏有1300余件文献文物资料,显现着西湖龙井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这家以龙井命名的博物馆是戚英杰公司独家投资建立的。其契机,还要回溯到他刚刚进入公司的那一年。

  2013年,戚英杰跟随杭州市农办到欧洲考察,一家专供皇室的酒庄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酒庄里有个很小的展览室,里面放满了书册,当时负责人随手抽了一册出来,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历代的酒标,每一个酒标都有着与皇室相关的故事。  

  “这些酒标一拿出来就很让人信服,大家都会觉得这个酒庄有历史、有文化内涵,这个酒肯定也很好。”欧洲之行,促动戚英杰要为西湖龙井茶建造博物馆的初心。更令戚英杰下定决心保护西湖龙井茶文化的,是龙井茶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戚英杰发现,中国一年的西湖龙井茶消费数据为一万吨,而真正的西湖龙井产区产量其实只有约550吨,两者有将近20倍的差距。

  西湖龙井历史悠久,茶文化荒芜,市场混乱无序。这些问题摆在他的面前。尽管杭州已经有中国茶叶博物馆,但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首,西湖龙井茶也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博物馆。

  戚英杰立刻着手收集龙井茶的文史资料,从民国时期的茶盒茶具到五十多年来人民日报对龙井茶的报道,他收集的资料越多,越意识到龙井茶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民国时候一些老的茶庄在很多方面都比我们现在做得好,尤其是商标意识,他们还跑去国外把商标注册了,商标上清清楚楚写了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亩茶园、范围是什么、电话是多少,全部都有。”

  北宋年间的茶碾、杭州出土的铜折叠火铲、道光三十年的布政使司牙贴,还有见证了杭州一带一路茶叶史的方正大茶庄红木茶箱等,都被戚英杰收入博物馆,用来纪念那些充满茶香的历史时光。

  传承是为了更好发扬,也是为了茶文化在多个维度有更大的伸展,使其更加亲民接地气。对茶文化的弘扬,茶营销手段等方面,戚英杰在父辈的基础上,也有着更多的创新意识。  

  今年4月,戚英杰参加了浙江省农业农村宣传中心和抖音官方共同主办的“抖音有好货县长来直播”龙井茶专场直播活动,这是他首次以龙井茶传承人身份直播带货,在向网友们简单介绍了关于西湖龙井的品鉴知识的同时,当天销售额将近200万。他更雄心勃勃,主动对接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准备将“贡牌”龙井营收更上层楼。

  (来源:贡牌西湖龙井)

找到约296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