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临沧茶业

找到约1,30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关于茶文化的人物:杨行吉:从临沧茶业的开拓者到普洱熟茶的发酵大师

我喝熟茶比较挑剔,市面上一般的熟普很难入眼,一次偶然的机会,喝到一款难得的口感醇厚柔棉,温和甜润润的普洱熟茶,细问来源,才知道这款熟茶大有来历,制作这款熟茶的茶人更加了得:

杨行吉,安徽人,高级农艺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1963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响应祖国的号召:“到边疆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自愿报名,由国家统一分配,来到了祖国大西南云南临沧主产茶区,一年年斗转星移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在茶叶事业上,奉献着自己的知识和青春,迄今从事茶叶工作已是44载。

1963年被分配到临沧地区农水科(现市农业局)生产技术组,任茶叶技术员,经常身背行李,日行20—30公里(当时县、乡、茶区多数不通公路)到县、乡、村初制所,调查茶叶生产情况,帮助茶区规划茶园发展,用自己所学的茶叶知识理论,教茶农科学种茶、制茶,还教他们如何提高茶叶品质,实现增产、增收,六十年代大多数茶区农民只会简单地做点晒青毛茶,红茶很少做,炒青、烘青更不会做,为此,每到一处就教他们做红茶炒青和烘青茶,从此,在全区逐步地推开了红、绿茶制造。

1980年被地委任命临沧地区茶科所所长,在一座荒山坡地上,带领了几位同志创办了临沧地区茶叶科学研究所,建盖茶叶初、精制车间400平方米,茶叶生化室一间,150平方米,四层职工宿舍一幢,购买茶叶机械设备一套,还租用附近生产队荒地100亩,作为茶叶栽培试验基地,边建所、边生产、边科研,仅用了两年时间,紧张、快速的工作,很快在租用的土地上,栽种了茶叶良种,三年后初见成效,亩产达百斤,同时还在茶科所附近生产队几十年的老茶园里,进行老茶园改造试验、台刈修剪试验,试验基本成功,在2—3年内,使几十年的老茶树返老还童,变成了青年茶园,亩产达百斤以上,以点带面,试验成果在全区推广使用,对改变临沧茶园面貌,增加产量,增加茶农收入,起了重要作用。

从提高茶叶品质,增加收入这一课题,1981年开始了新的试验课题,大胆革新红碎茶,取消单独萎凋工序,进行“红碎茶初制新工艺及新机具”试验项目,经过三年日日夜夜地多批次不断试验,1983年经全国有关茶叶专家、学者等20余人现场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试验是成功的,在同行内属全国首创。新工艺彻底改变了原经萎凋老工艺的茶叶品质,新工艺制出来的红碎茶品质,突出浓、强、鲜,经生化测试结果,茶黄素、茶红素,水浸出物、氨基酸等均比老工艺制出的红碎茶多,同时还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老工艺必须经过8—10小时萎凋,才能揉切、发酵,而新工艺现采下的鲜叶及时就可以制造,既省时又省工。

1983年“红碎茶初制工艺及新机具”试验成果,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载入全国名人词典,同年被评为高级农艺师,1989年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光荣称号,颁发三等奖。从1992年获国务院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84年,调临沧地区外贸局任副局长,主管全区茶叶产、供、销工作,在任期间,多数时间仍到全区各个初、精制茶厂帮助他们工作,为了加快全区经济发展,搞活经济,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除完成省茶叶公司调拨任务外,组织全区各个茶厂和其他茶厂的部分工夫红茶、红碎茶直调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使各个茶厂增产、增收,多创外汇,加速了全区的经济发展。

1985年调临沧地区茶叶局任副局长,在地委、行署直接领导支持下,在一块空地上盖起了办公室、宿舍、试验车间,同时还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20亩茶地上进行茶树快速高产试验。三年成园投产,亩产达200公斤,成为全区的样板茶园,在茶叶局下设临沧地区茶叶公司,成为产、供、销一条龙实体单位,专门为全区各个茶厂服务,同时帮助公司茶叶技术人员和工人,在试验车间里,进行各类茶叶试验,其中普洱茶继茶科所为重点试验,经过多批生产试验,初步获得成功,并在全区推广生产普洱茶。

杨行吉同志不愧是临沧茶业的开拓者。

1989年调到省农业厅下属单位省农工商实业公司任经理。1990年省农业厅领导要办一个茶厂,从此他被抽调筹办茶厂,用20万元资金在省农业厅生产基地大普吉,建了简易厂房400平方米,购置了茶叶机械设备,在一年内筹备基本就绪,1991年正式成立,取名为昆明花园茶厂,他被任命为昆明花园茶厂厂长,主要研究加工普洱茶系列产品,经全厂全体职工的努力,茶厂逐年扩大,生产也逐步走向正规化,一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量逐年不断增加,收入也逐年增多,在这基础上,厂房扩大到2000平方米,机械设备也增加,职工宿舍盖了400平方米,每个职工都住上了新房,1998年退休时,茶厂拥有固定资产400万元左右,产品资金80多万元。

1998年退休后,没有休息,继续普洱茶研究,接替他爱人朱月华1992年与他人合伙创办的昆明西山顺德茶厂的一切事务(现改名昆明云普茶厂),担任厂长法人代表,继续进行普洱茶生产研究,原西山顺德茶厂产量仅有60—70吨,花色品种也不多,到2000年产量翻了一番。花色品种逐步增多,现已达二十余个花色品牌,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大,在有一定规模、经济实力下,租用普吉农民的山地七亩多,建盖新厂房,办公室等4000余平方米,2000年与云南农业大学周红杰教授合作,进一步深化普洱茶研究,从事生物化学变化与普洱茶的品质的关系研究,该厂成为农大的普洱茶研究教学基地,云普茶厂提供生产工艺研究,农大对普洱茶工艺中微生物参与进行分析试验研究,找出那些微生物有利品质的形成,经2—3年多批次反复试验研究,普洱茶加工工艺更进一步地向前发展,克服了过去普洱茶带酸、涩味,陈香气平淡的缺点,现在制作出来的普洱茶批批品质基本稳定,并且具有一种特殊的陈香味,得到许多客商的好评,正如华南农学院茶叶专家、教授戴淑贤对该厂生产普洱茶品质的评价,她说:“从来都没有喝到这样好的普洱茶,既陈香回甘,又爽口滑喉,喝了还想喝。”

品韵熟饼(357克饼,云普茶厂出品,普洱茶吧定制)

绵韵熟(357克饼,云普茶厂出品,普洱茶吧定制)

木香熟砖(250克砖,云普茶厂出品,普洱茶吧定制)


行吉普洱熟茶最难得的是新茶就没有堆味,还有标志性的陈香,也许在品饮者看来,这仅仅是口感滋味的改变,而这背后,却是杨老付诸毕生心血探研技术革新的精华,从临沧茶业的开拓者到普洱熟茶的发酵大师,退而不休的杨老完成了这一次无比华丽的转身。

为了后继有人,不把一辈子辛辛苦苦创下的茶叶事业断了线,从思想上考虑,一定要把茶叶事业巩固发展下去,就把在单位工作的儿子杨伟叫来接他的班,为了扩大销售,1995年成立了“红吉茶业有限公司”,公司经理、云普茶厂厂长法人代表全由杨伟承担,老杨现在已退到第二线,担任云普茶厂顾问,传授、教导如何掌握各个工艺技术环节、指导管理、经营等,杨伟没有辜负老杨的期望,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方方面面,基本掌握要领,现在基本可以独当一面,2005年创下了“红吉”、“行吉”两个品牌,并在工商局里注了册。

普洱茶吧定制云普熟茶系列:品韵熟饼、绵韵熟饼、木香熟砖

杨行吉:从临沧茶业的开拓者到普洱熟茶的发酵大师

我喝熟茶比较挑剔,市面上一般的熟普很难入眼,一次偶然的机会,喝到一款难得的口感醇厚柔棉,温和甜润润的普洱熟茶,细问来源,才知道这款熟茶大有来历,制作这款熟茶的茶人更加了得:

杨行吉,安徽人,高级农艺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1963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响应祖国的号召:“到边疆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自愿报名,由国家统一分配,来到了祖国大西南云南临沧主产茶区,一年年斗转星移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在茶叶事业上,奉献着自己的知识和青春,迄今从事茶叶工作已是44载。

1963年被分配到临沧地区农水科(现市农业局)生产技术组,任茶叶技术员,经常身背行李,日行20—30公里(当时县、乡、茶区多数不通公路)到县、乡、村初制所,调查茶叶生产情况,帮助茶区规划茶园发展,用自己所学的茶叶知识理论,教茶农科学种茶、制茶,还教他们如何提高茶叶品质,实现增产、增收,六十年代大多数茶区农民只会简单地做点晒青毛茶,红茶很少做,炒青、烘青更不会做,为此,每到一处就教他们做红茶炒青和烘青茶,从此,在全区逐步地推开了红、绿茶制造。

1980年被地委任命临沧地区茶科所所长,在一座荒山坡地上,带领了几位同志创办了临沧地区茶叶科学研究所,建盖茶叶初、精制车间400平方米,茶叶生化室一间,150平方米,四层职工宿舍一幢,购买茶叶机械设备一套,还租用附近生产队荒地100亩,作为茶叶栽培试验基地,边建所、边生产、边科研,仅用了两年时间,紧张、快速的工作,很快在租用的土地上,栽种了茶叶良种,三年后初见成效,亩产达百斤,同时还在茶科所附近生产队几十年的老茶园里,进行老茶园改造试验、台刈修剪试验,试验基本成功,在2—3年内,使几十年的老茶树返老还童,变成了青年茶园,亩产达百斤以上,以点带面,试验成果在全区推广使用,对改变临沧茶园面貌,增加产量,增加茶农收入,起了重要作用。

从提高茶叶品质,增加收入这一课题,1981年开始了新的试验课题,大胆革新红碎茶,取消单独萎凋工序,进行“红碎茶初制新工艺及新机具”试验项目,经过三年日日夜夜地多批次不断试验,1983年经全国有关茶叶专家、学者等20余人现场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试验是成功的,在同行内属全国首创。新工艺彻底改变了原经萎凋老工艺的茶叶品质,新工艺制出来的红碎茶品质,突出浓、强、鲜,经生化测试结果,茶黄素、茶红素,水浸出物、氨基酸等均比老工艺制出的红碎茶多,同时还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老工艺必须经过8—10小时萎凋,才能揉切、发酵,而新工艺现采下的鲜叶及时就可以制造,既省时又省工。

1983年“红碎茶初制工艺及新机具”试验成果,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载入全国名人词典,同年被评为高级农艺师,1989年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光荣称号,颁发三等奖。从1992年获国务院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84年,调临沧地区外贸局任副局长,主管全区茶叶产、供、销工作,在任期间,多数时间仍到全区各个初、精制茶厂帮助他们工作,为了加快全区经济发展,搞活经济,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除完成省茶叶公司调拨任务外,组织全区各个茶厂和其他茶厂的部分工夫红茶、红碎茶直调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使各个茶厂增产、增收,多创外汇,加速了全区的经济发展。

1985年调临沧地区茶叶局任副局长,在地委、行署直接领导支持下,在一块空地上盖起了办公室、宿舍、试验车间,同时还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20亩茶地上进行茶树快速高产试验。三年成园投产,亩产达200公斤,成为全区的样板茶园,在茶叶局下设临沧地区茶叶公司,成为产、供、销一条龙实体单位,专门为全区各个茶厂服务,同时帮助公司茶叶技术人员和工人,在试验车间里,进行各类茶叶试验,其中普洱茶继茶科所为重点试验,经过多批生产试验,初步获得成功,并在全区推广生产普洱茶。

杨行吉同志不愧是临沧茶业的开拓者。

1989年调到省农业厅下属单位省农工商实业公司任经理。1990年省农业厅领导要办一个茶厂,从此他被抽调筹办茶厂,用20万元资金在省农业厅生产基地大普吉,建了简易厂房400平方米,购置了茶叶机械设备,在一年内筹备基本就绪,1991年正式成立,取名为昆明花园茶厂,他被任命为昆明花园茶厂厂长,主要研究加工普洱茶系列产品,经全厂全体职工的努力,茶厂逐年扩大,生产也逐步走向正规化,一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量逐年不断增加,收入也逐年增多,在这基础上,厂房扩大到2000平方米,机械设备也增加,职工宿舍盖了400平方米,每个职工都住上了新房,1998年退休时,茶厂拥有固定资产400万元左右,产品资金80多万元。

1998年退休后,没有休息,继续普洱茶研究,接替他爱人朱月华1992年与他人合伙创办的昆明西山顺德茶厂的一切事务(现改名昆明云普茶厂),担任厂长法人代表,继续进行普洱茶生产研究,原西山顺德茶厂产量仅有60—70吨,花色品种也不多,到2000年产量翻了一番。花色品种逐步增多,现已达二十余个花色品牌,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大,在有一定规模、经济实力下,租用普吉农民的山地七亩多,建盖新厂房,办公室等4000余平方米,2000年与云南农业大学周红杰教授合作,进一步深化普洱茶研究,从事生物化学变化与普洱茶的品质的关系研究,该厂成为农大的普洱茶研究教学基地,云普茶厂提供生产工艺研究,农大对普洱茶工艺中微生物参与进行分析试验研究,找出那些微生物有利品质的形成,经2—3年多批次反复试验研究,普洱茶加工工艺更进一步地向前发展,克服了过去普洱茶带酸、涩味,陈香气平淡的缺点,现在制作出来的普洱茶批批品质基本稳定,并且具有一种特殊的陈香味,得到许多客商的好评,正如华南农学院茶叶专家、教授戴淑贤对该厂生产普洱茶品质的评价,她说:“从来都没有喝到这样好的普洱茶,既陈香回甘,又爽口滑喉,喝了还想喝。”

品韵熟饼(357克饼,云普茶厂出品,普洱茶吧定制)

绵韵熟(357克饼,云普茶厂出品,普洱茶吧定制)

木香熟砖(250克砖,云普茶厂出品,普洱茶吧定制)


行吉普洱熟茶最难得的是新茶就没有堆味,还有标志性的陈香,也许在品饮者看来,这仅仅是口感滋味的改变,而这背后,却是杨老付诸毕生心血探研技术革新的精华,从临沧茶业的开拓者到普洱熟茶的发酵大师,退而不休的杨老完成了这一次无比华丽的转身。

为了后继有人,不把一辈子辛辛苦苦创下的茶叶事业断了线,从思想上考虑,一定要把茶叶事业巩固发展下去,就把在单位工作的儿子杨伟叫来接他的班,为了扩大销售,1995年成立了“红吉茶业有限公司”,公司经理、云普茶厂厂长法人代表全由杨伟承担,老杨现在已退到第二线,担任云普茶厂顾问,传授、教导如何掌握各个工艺技术环节、指导管理、经营等,杨伟没有辜负老杨的期望,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方方面面,基本掌握要领,现在基本可以独当一面,2005年创下了“红吉”、“行吉”两个品牌,并在工商局里注了册。

普洱茶吧定制云普熟茶系列:品韵熟饼、绵韵熟饼、木香熟砖

雅茶藏茶组团,共赴北京“两展一节”茶业盛会

       【亚太茶业网】讯: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湖南省益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北京国际茶业展、2020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2020安化黑茶(北京)文化节”(简称“两展一节”)为期四天,将于10月22日在北京展览馆和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同步开幕,整个活动将持续到10月25日,届时将为京城百姓带来一场“茶之盛宴”。作为四川地区茶叶产销“中心”的雅安也将组团,启程,共赴这场首都的茶业盛会!

  据悉,此次展会展览面积共计22000平方米,设有1000个标准展位,展馆分为两层,特装展位占90%以上,分设包含西城区展区、益阳市展区、云南展团、台湾展团、黄茶展团、紫砂展团,黄山、梧州、咸阳、铜仁、临沧、雅安、日照、安顺等地级市展团,以及福鼎、福安、横县等十余个主产茶县展区,还设有精品茶具区、茶包装区、媒体直播室、网红带货区等集传统与时尚于一体的多个展区。内容囊括绿红黑白黄青六大茶类及花茶、茶食品、茶具、紫砂、茶包装、茶机械、茶深加工产品、茶席、茶服、香道等,汇集了中茶集团、浙茶集团、大益集团、竹叶青、武夷星、品品香、张一元、吴裕泰等众多国内百强企业参展。

  生态雅安,至美雅茶

  雅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叶种类丰富,品质优异,这些都源于雅安特殊的地理环境,这座位于神奇的北纬30°金腰带上的城市,多山、多雨、多雾,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充沛、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一,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是“一座最滋润的城市”,素有“天然氧吧”和“天府之肺”的美誉。良好的生态气候加上“五朝贡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孕育出了“形美、色润”、“性温”、“味独珍”的蒙顶山茶和“红、浓、陈、醇”的雅安藏茶。

  本届“两展一节”,雅安市组织了7家本土企业参展:

  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

  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原国营四川省雅安茶厂)始于公元1546年,距今已有473多年不间断制茶的历史。是藏茶产业唯一上市企业,总资产近2亿,股票代码832057。

  公司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大兴国家农业高科技园区1号,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藏茶生产基地,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保护和传承企业;是中国砖茶标准制定管理企业;是唯一通过国家认定的“四川老字号”藏茶企业;并获得有机藏茶认证的企业。公司生产的“康砖”、“金尖”“雅细”“双环”四大系列品牌,是目前藏茶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集生产、文化、产量、品质、科研、销售、信誉过得硬的百年老厂和龙头现代化企业。

  四川康润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康润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在雅安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下成立的雅安首家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由四川农业大学何春雷教授领衔运营。

  公司现有厂房与仓储面积20000余平方米,拥有全自动化红、绿茶兼制生产线1条、清洁化藏茶生产线1条,以及全套的茶叶精加工与自动化包装设备和5000立方米气调冷库1座,拥有四川省藏茶工程技术中心的全套茶叶质量检验检测设备,具备绿茶、红茶及藏茶的初、精制加工及茶叶质量检测与控制能力。

  公司秉承“科技先行、质量至上、产销协同、互惠共赢”的理念,依托雅安丰富的茶叶资源,联合茶叶初加工企业,稳定以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毛茶资源,并依托以毛茶为原料的茶叶精深加工技术,搭建茶叶精深加工共享工厂平台,通过为茶叶品牌营运商提供“产品的合法性、质量的可靠保证、周到细致的服务及公道透明的价格”方式,构建茶叶产销联盟新模式,共同打造“产、制、销”一体化的茶叶命运共同体。以此助推“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公用品牌的建设,为雅安茶产业发展探索一条新的路径,以此促进雅安茶产业的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地发展。

  四川省雅安义兴藏茶有限公司

  四川省雅安义兴藏茶有限公司源于1995年建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于2007年成立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康砖、金尖、青砖等边销茶为主。多次评为市级龙头企业。公司产品远销西藏、青海、内蒙、四川甘孜、阿坝、凉山州等地,得到广大藏族同胞一致好评。

  公司在硬件和软件设施方面作了很大的技改投资,新建两条边销茶生产线、两条青砖茶生产线、多条先进的藏茶生产线,生产车间结构均按QS标准设计,防蝇、防鼠、防蚊虫等设施建全,洗手更衣程序化。在藏茶研发、检测化验设施、生产设施方面作了较大改进,公司具有自主质量检测能力。

  公司运用现代营销理念与策略,加强 “义兴”、“藏家宝”、“雅龙”的品牌建设,迅速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把绿色藏茶、健康藏茶等新理念、新时尚,带进都市生活圈!

  雅安市山雅茶业有限公司

  雅安市山雅茶业有限公司,位于的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水津村,注册资金一千万元。 公司的“雨城”牌注册商标已成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公司自有茶园种植总面积2800多亩,具备年产2000吨名优绿茶、红茶、藏茶等各种茶叶的生产能力,并辐射带动当地30万余亩茶园。 公司的“雨城”牌茶系列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食品(茶叶)认证;是首批获得国家QS认证的企业,2015年10月获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雅安市蔡龙茶厂

  四川雅安市蔡龙茶厂是生产边销藏茶的大型私营企业,拥有多条先进的边销茶生产线,2006年率先通过了“QS”质量安全认证。我厂生产边销茶历史悠久、品质上乘,所生产的“德仁”牌金尖、康砖茶、特制茶系列产品,畅销四川、西藏、青海、宁夏、云南、北京、广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四川省雅茗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凤之彩”绿茶,因产自凤鸣乡,绿润与银白相间的色泽,像凤凰振翅欲飞,兼甘露和龙井之甜香口感。

  “凤之彩”藏茶系列,具有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加工工艺,制作出“丹凤朝阳”、“凤之瑰”、“凤之珠”等特色藏茶。  

       四川又几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又几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名:又几制茶),创立于2016年,诞生在蒙顶茶源沃土之中,是产品极客思维下应运而生的现代制茶者,和集研发、生产、销售、品牌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创新整合型新兴茶业品牌。

  经过几年的发展,又几制茶已形成完备的产品体系:“早春蒙顶”名优茶、“平山海”黄茶、“晚春”黑茶等产品系列,覆盖黑茶、黄茶、绿茶、红茶、花茶等不同风味特点和历史来历。

  又几制茶致力于成为以黄茶、黑茶类为主的茶叶消费品服务商,在制茶上传承古法、创研新茶,立足蒙顶,布局四大茶产区,原创出口感鲜明的珍稀黄茶、精细便捷的黑茶类产品;在饮用上坚持便捷创新,采用充满现代设计感的包装风格,让茶真正“好”喝,更加契合当代生活。

  雅安市此次组团参展目的在于巩固对外宣传推介“雅安藏茶”区域品牌的成果,并推动雅安藏茶品牌的持续发展,进一步扩大雅安藏茶知名度,拓宽雅安藏茶销售渠道,提升雅安藏茶整体品牌形象,最终达到茶农小康,茶友健康的目的。

找到约1,28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