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立顿红茶茶包价格

找到约76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茶业新品牌中,能诞生「中国的立顿」吗?

网红新茶饮正在用数据证明自己。

奈雪的茶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抢占“新式茶饮第一股”;年前,喜茶发布了《茶势喜人灵感永驻喜茶2020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喜茶已在海内外61个城市开出695家门店。

这也再一次印证了:不是年轻人不爱茶,是年轻人要有自己的茶。

无独有偶,近十年内基于茶叶产生了一批新品牌,既有传统企业的如茶π、东方树叶、小茗同学、淳茶舍等品牌,也有基于互联网的一包生活、CHALI茶里等冲泡茶品牌,以及燃茶饮料品牌,以及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线下茶饮店品牌。

茶叶市场愈发繁荣,这也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重新考量起这个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品类。新茶饮带来的茶饮消费习惯也带动了冲泡茶市场的发展。传统企业该如何抓住这波红利,创新品牌又该如何打造差异化的产品?

01
千亿茶市场,缘何有类无名?

品茗谈天地,赏花品人生。

茶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形成了浓厚的茶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和消费国,囊括了黑茶、白茶、青茶、绿茶、黄茶、红茶六大茶类。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茶叶产量约600万吨,超过四成产自中国。2016年,我国茶园面积287万公顷、产量240多万吨,种植规模世界第一,消费量超过200万吨。

但同时,国内的茶市场也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有品类无品牌。人们对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安徽毛峰、武夷岩茶等名茶及产地津津乐道,但却不能说出每个茶叶品种的知名品牌。这也导致了我们虽然是产茶大国,但更多集中在原料初加工阶段,品类溢价低、从上游到下游,大家都很辛苦,但得到的收益却很少。甚至出现了七万茶厂,利润不及一个立顿的说法。

中国茶为何面临如此尴尬境地,我们需要从中找到哪些问题所在?

1、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无巨头。

2018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但从整个的茶饮市场来看,头部茶企数量少且规模有限,没有形成强的品牌效应。据统计,90%以上的茶企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全国百强茶企销售额仅占全国茶叶销售总额的12%。即使是创始于1993年的中国茶叶企业老大天福茗茶,经过了25年的发展,2017年的销售额仍不到16亿元,不足整个市场的1%[1]。

缺乏行业领头羊的引领,直接造成了品牌间的竞争低阶化。不同企业间的竞争集中在基础农产品的加工,产品同质化严重。而且小企业很难吸引到资本的青睐,只能靠自身造血发展,难以带来行业巨变。

2、标准化程度低,产品波动大,品质不稳定。

立顿品牌产品端成功的核心因素在于:将茶叶这一非标产品进行标准化。立顿发明了拼配茶这一茶叶标准化模式,让茶叶得以从农产品变为标准化商品。以立顿红茶茶包为例,其原料来自于斯里兰卡、肯尼亚、中国等不同的国家,立顿用多个产地的茶叶拼配,以保证不同年份的茶叶口感高度相似,从而维持产品口感与品质的稳定。

中国茶叶的成功之路,避不开标准化步骤。品牌需要通过标准化的模式,统一茶叶的口味、规格、饮用方式,从而为消费者带来稳定、便捷的消费体验。

3、重加工轻营销,品牌优势难以显示。

中国茶叶的悠久历史与作坊式的运营模式,也导致大部分茶企没有形成品牌化的意识,仍然集中于产品层面的竞争。从多家茶叶品牌的天猫旗舰店详情页上可以看出,茶叶企业宣传点仍然集中于产地、品种、风味等属性,集中于色、香、味、形的宣传,在宣传策略和包装形式上大同小异。

作为基础农产品的茶叶,其价格、质量透明度低,普通用户很难区分优劣。品牌力不强,不能帮助用户快速决策,难以在用户心智中形成印象。消费者无从建立品牌的消费场景、消费体验,这就导致茶叶只能在小众人群内消费,难以出圈,而众多品牌的竞争导致品类“内卷”。

只有建立了品牌化,才能在用户心中建立起筛选标准,让对茶叶了解程度不同、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也可以快速的做出选择。

4、渠道的限制性,也影响了茶产业的品牌化、规模化。

传统茶叶销售集中在传统通路与专卖店渠道,这也限制了普通消费者与茶叶的接触机会,不利于品类推广与品牌传播。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行业没有及时关注消费群变迁带来的消费需求变化。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茶叶市场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变化。

02
有颜有内涵,才是年轻人爱的茶

我们回顾一下近几年茶饮市场的变化。曾经的茶被认为古板、守旧,不受年轻消费群的待见;但茶的变形产品,无论是古早期的旭日升冰茶、康师傅的冰红茶和冰绿茶,还是迎合新一代年轻消费的茶Π、小茗同学,以及主打纯茶的东方树叶和元气森林燃茶,都在各自的时代掀起味觉浪潮。年轻人不拒绝茶。

而随着喜茶、奈雪的茶等现制茶饮品牌的爆火,茶这一元素再一次被点燃热情。围绕茶的产品开发,仍大有可为。

年轻的消费群体并非不喜欢喝茶,而是不希望和父辈一样的喝茶。他们对茶有新的要求。他们希望通过喝茶来定义全新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因此,他们对于茶的要求具有群体专属的印记。

1、爱茶也爱新鲜

茶对于年轻的消费群来说,是众多饮品选择中的一个,他们或许不那么了解茶的历史与种类,也不了解不同的茶制作工艺对口味口感的影响。与那些茶之老饕相比,他们更关注的是产品的口味是否新鲜有吸引力,让人喜欢。追逐新鲜感是年轻群体消费的动力之一。

与传统茶叶产品相比,采用拼配工艺可以丰富茶叶的口感,这也是当前花果类茶大行其道的原因。以近两年流行的CHALI茶里蜜桃乌龙茶为例,产品中加入福建乌龙茶叶、桃干、苹果干等原料,融合了乌龙浓厚甘醇与桃子的清香甘甜,这样具有新鲜口感的产品能很好的获得年轻用户的喜爱。

同时,新鲜的加工工艺,也会吸引消费者购买。一包生活品牌推出的浓缩茶原液,采用鲜活萃取工艺,茶原液可以与牛奶、燕麦奶等不同饮料进行结合,产生更多奇思妙想的组合口味。

一包生活茶原液

图片来源:一包生活YIBAOLIFE

2、爱茶也爱便捷

当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更需要一份快捷的选择。尤其是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快速的泡制一份好茶会很方便。一包/盒形式售卖的独立包装茶饮可以很好的满足消费需求。这也是近两年小包装茶快速增长的原因。从天猫平台销售数据来看,独立小包装茶增速高于散装、罐装产品,也是90后、95后更喜爱选择的形式。

天猫平台不同茶包装销售表现

图片来源:CBNData消费大数据

对于便捷还有一个体现点,就是冷泡茶。冷泡茶的成功,拓宽了茶饮的消费场景与饮用体验。用户对热水的依赖进一步降低,赋予了产品更多可能。不只是用水冲泡,还可以用牛奶、苏打水等等,去挖掘出新的玩法,降低季节的影响。

3、爱茶也爱高颜值

高颜值包装也是当前年轻消费者购买的一大关键因素。峰瑞资本副总裁黄海曾提出一个“成图率”的概念。指每一百个购买产品的用户,百分之多少会自发地拍照分享,这个指标能够侧面反映新人群的审美倾向。

高颜值的包装不仅能够引发视觉上的愉悦,还可以成为年轻消费群体中的“社交货币”。用户通过在社交平台发布产品照片,来传递自己的审美与生活态度,打造个人“人设”,同时通过分享也可以吸引志趣相投伙伴,找到社交话题融入某一社交圈。CHALI茶里等品牌的包装贴合年轻消费需求,打造时尚度高的设计,吸引用户消费。

CHALI茶里蜜桃乌龙

图片来源:CHALI茶里

4、爱茶也爱健康

产品主打天然、健康,告别各类糖分、添加剂的束缚。天猫平台发现近三年无添加茶的消费件数快速提升,其增速远超整体茶品类;从人群来看,新锐白领与精致妈妈消费占比及增速均名列前茅,小镇青年消费热度提升明显,未来值得关注。

天猫平台无添加茶消费趋势

图片来源:CBNData消费大数据

茶市场反映出来的年轻化、健康化等变化,是品类年轻化消费而带来的行业发展必然趋势。新的消费群体崛起,给创新品牌以弯道超车的机会,也给了传统品牌开发第二增长曲线的机会。

03
乘风破浪的茶饮新品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看到了茶市场的新变化。结合销售表现,选择了茶里、一包生活、小罐茶(彩罐系列)及中茶品牌进行分析,找到产品及运营上的亮点。

1、CHALI茶里

CHALI茶里是中国时尚高端茶饮品牌,专业的茶品及茶服务供应商。品牌理念是“这一代爱上这一袋”,表达了CHALI茶里对这一代影响力的决心。做为茶产业的新秀品牌,经历六年增长,CHALI茶里表现不俗。

在产品端,CHALI茶里打造了原叶三角袋泡茶这一核心产品,利用真材实料的原叶茶与立顿形成了差异化,占据了袋泡茶升级的领先地位。在品质上也做了精进,保证0添加,并且每袋茶都耐三次冲泡,提升冲泡体验。

针对年轻的消费群体,推出多种形式的产品,占据消费者多个时段、场景的饮茶消费。比如,其推出的每日茶,通过打造“早餐元气、饭后解腻、下午怡神”三个具体场景,占据了用户生活的多个时间点。以场景定制的模式,减少了用户选择难度。品牌还推出了好玩的棒棒奶茶产品,作为限制奶茶替代品,帮助用户实现“奶茶自由”,双十一期间推出一万份新品预售,两个小时即售罄。

CHALI茶里每日茶

图片来源:CHALI茶里

在运营上,除电商平台外,CHALI茶里和结合目标群体的特征,在餐饮酒店、线下便利店、专卖店等渠道推广产品,形成多维触达。比如,CHALI茶里曾和世茂喜达旗下的新酒店品牌凡象进行联名合作。凡象是专为中国“千禧一代”设计的新品牌,CHALI茶里通过与凡象合作,采用国潮风格的包装设计,发力酒店新零售,将品牌传递给更多高契合度的年轻群体。

CHALI茶里与凡象联名款设计

图片来源:CHALI茶里

除了传统媒体,品牌还在大众点评、小红书、B站等平台借助KOL进行品牌传播,吸引目标消费群。并通过跨界联合,拓展消费群体接触场景,带来更多传播机会。

2、一包生活

一包生活是新锐茶饮国货品牌,倡导健康生活,品牌定位:即围绕"一杯有味道的水",做以茶为基底的高品质健康方便冲饮,覆盖生活、工作中的各个场景。品牌以高品质赢得消费者喜爱,2020年11月,天猫双十一数据统计,一包生活全网冲饮品销量超过900万袋,全网袋装奶茶、组合型花茶类目TOP1。

一包生活的产品除茶叶、茶包外,还在原液茶、牛乳茶等产品,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茶形式。产品在品质上也考虑到健康要求,去除不健康原料。以其牛乳茶产品为例,摒弃了传统奶茶常用的植脂末,采用新西兰进口的乳粉,强化健康成分,和传统的冲泡奶茶形成明显区分。

一包生活牛乳茶

图片来源:一包生活

一包生活选择在下厨房进行产品冷启动。借助收集用户意见、评论,来不断调整产品,实现迭代升级,积累了首批种子用户。在天猫旗舰店成立后,完善社群运营,从社群中收取用户反馈意见,持续改善产品。

3、小罐茶

与上述两个品牌不同,小罐茶从品牌诞生之日就带着高举高打的品牌属性。其品牌运营模式也颠覆了中国茶传统的营销模式,让茶产品以消费品形态快速进入国人视线中。据官方数据显示,小罐茶销售额已超20亿元。

在金罐等高端产品推广成功后,小罐茶结合茶饮年轻化趋势,在2020年4月推出了年轻版产品。产品5罐定价79元,平均喝一杯15.8元,和1杯奶茶的价格相当,产品价格进入了茶饮主流消费带。

在造型上延续了高端小罐茶的罐型,但颜色上采用更符合年轻群体审美的粉、黄、绿等糖果色系,弱化商务风,增添更多属于年轻群体的清新气息。茶叶品种上选择了大红袍、铁观音、茉莉花茶、普洱熟茶4种普通用户认知度高的产品,降低接受门槛。

小罐茶彩罐系列

图片来源:小罐茶

本次的彩罐系列主打“0基础喝好茶”,罐底还有冲泡提示,介绍每一次的冲泡时间,降低新手操作难度。在详情页上,通过为用户提供“茶+N”方案,引导用户开发创意饮用方式,扩大产品消费机会。

在传播端,签署了《三十而已》的女主角顾佳为品牌首席教育官,借势电视热度,触达年轻消费群,建立时尚、自信、向上的品牌形象。产品通过联合艺术类IP,产品线从个人消费拓展到年轻群体的礼品市场。

小罐茶艺术联名款设计

图片来源:小罐茶

4、中茶

中茶是中粮集团旗下的茶叶品牌,成立于1949年。公司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天然、绿色、健康、安全的高品质茶叶产品。

关注到茶叶年轻化趋势,中茶联合故宫推出故宫小主私藏系列。以年轻女性为消费群体,产品口味涵盖了茶叶乌普茶、桂圆红枣茶等产品,切合女性养生滋润的消费需求。以荷叶乌普茶为例,采用普洱熟茶、乌龙茶、荷叶、陈皮等原料,配方温润柔和,适合女性饮用。

产品包装借鉴了故宫馆藏名画元素,设计灵感便源于十二美人图。借势故宫IP,打造专属女性的国潮茶饮产品。

中茶×故宫小主私藏系列

图片来源:中茶

04
展望

随着国潮文化的发展,茶饮迎来新机遇。对年轻群体茶市场的挖掘,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未来,茶饮这一中国古老的产品,焕发新生机,诞生出“中国的立顿”品牌,带领中国茶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品途商业评论,《深度解读中国茶:七万茶企,一个立顿》,2019年1月24日,品途商业评论

[2]天猫美食×CBNData,《2020天猫茶行业趋势报告》,天猫美食×CBNData

[3]《品牌如何逆势增长?深度拆解CHALI茶里的增长密码》,2020年11月11日,首席品牌官

[4]邱邱,《一包解决喝水问题|几何专访「新消费品牌TOP50」》,2020年12月10日,品牌几何

[5]政雨,《小罐茶推出“年轻版”:15.8元/罐,价格相当于1杯奶茶》,2020年4月19日,咖门

作者:刘云

图文来源:中粮我买网,信息贵在分享,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HALI茶里、一包生活、中茶......茶叶品牌为何都在年轻化?

近日,茶饮市场消息频出。

年三十,奈雪的茶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抢占“新式茶饮第一股”;年前,喜茶发布了《茶势喜人 灵感永驻 喜茶2020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喜茶已在海内外61个城市开出695家门店。

曾经被视为网红的茶饮又一次用数据证明了自己。也再一次印证了:不是年轻人不爱茶,是年轻人要有自己的茶。

无独有偶,近十年内基于茶叶产生了一批新品牌,既有传统企业的如茶Π、东方树叶、小茗同学、淳茶舍等品牌,也有基于互联网的一包生活、CHALI茶里等冲泡茶品牌,以及燃茶饮料品牌,以及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线下茶饮店品牌。

茶叶市场愈发繁荣,这也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重新考量起这个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品类。新茶饮带来的茶饮消费习惯也带动了冲泡茶市场的发展。传统企业该如何抓住这波红利,创新品牌又该如何打造差异化的产品?

01

千亿茶市场,缘何有类无名?

品茗谈天地,赏花品人生。

茶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形成了浓厚的茶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和消费国,囊括了黑茶、白茶、青茶、绿茶、黄茶、红茶六大茶类。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茶叶产量约600万吨,超过四成产自中国。2016年,我国茶园面积287万公顷、产量240多万吨,种植规模世界第一,消费量超过200万吨。

但同时,国内的茶市场也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有品类无品牌。人们对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安徽毛峰、武夷岩茶等名茶及产地津津乐道,但却不能说出每个茶叶品种的知名品牌。这也导致了我们虽然是产茶大国,但更多集中在原料初加工阶段,品类溢价低、从上游到下游,大家都很辛苦,但得到的收益却很少。甚至出现了七万茶厂,利润不及一个立顿的说法。

中国茶为何面临如此尴尬境地,我们需要从中找到哪些问题所在?

首先,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无巨头。

2018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但从整个的茶饮市场来看,头部茶企数量少且规模有限,没有形成强的品牌效应。据统计,90%以上的茶企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全国百强茶企销售额仅占全国茶叶销售总额的12%。即使是创始于1993年的中国茶叶企业老大天福茗茶,经过了25年的发展,2017年的销售额仍不到16亿元,不足整个市场的1%[1]。

缺乏行业领头羊的引领,直接造成了品牌间的竞争低阶化。不同企业间的竞争集中在基础农产品的加工,产品同质化严重。而且小企业很难吸引到资本的青睐,只能靠自身造血发展,难以带来行业巨变。

其次,标准化程度低,产品波动大,品质不稳定。

立顿品牌产品端成功的核心因素在于:将茶叶这一非标产品进行标准化。立顿发明了拼配茶这一茶叶标准化模式,让茶叶得以从农产品变为标准化商品。以立顿红茶茶包为例,其原料来自于斯里兰卡、肯尼亚、中国等不同的国家,立顿用多个产地的茶叶拼配,以保证不同年份的茶叶口感高度相似,从而维持产品口感与品质的稳定。

中国茶叶的成功之路,避不开标准化步骤。品牌需要通过标准化的模式,统一茶叶的口味、规格、饮用方式,从而为消费者带来稳定、便捷的消费体验。

再次,重加工轻营销,品牌优势难以显示。

中国茶叶的悠久历史与作坊式的运营模式,也导致大部分茶企没有形成品牌化的意识,仍然集中于产品层面的竞争。从多家茶叶品牌的天猫旗舰店详情页上可以看出,茶叶企业宣传点仍然集中于产地、品种、风味等属性,集中于色、香、味、形的宣传,在宣传策略和包装形式上大同小异。

作为基础农产品的茶叶,其价格、质量透明度低,普通用户很难区分优劣。品牌力不强,不能帮助用户快速决策,难以在用户心智中形成印象。消费者无从建立品牌的消费场景、消费体验,这就导致茶叶只能在小众人群内消费,难以出圈,而众多品牌的竞争导致品类“内卷”。

只有建立了品牌化,才能在用户心中建立起筛选标准,让对茶叶了解程度不同、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也可以快速的做出选择。

最后,渠道的限制性,也影响了茶产业的品牌化、规模化。传统茶叶销售集中在传统通路与专卖店渠道,这也限制了普通消费者与茶叶的接触机会,不利于品类推广与品牌传播。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行业没有及时关注消费群变迁带来的消费需求变化。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茶叶市场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变化。

02

有颜有内涵,才是年轻人爱的茶

我们回顾一下近几年茶饮市场的变化。曾经的茶被认为古板、守旧,不受年轻消费群的待见;但茶的变形产品,无论是古早期的旭日升冰茶、康师傅的冰红茶和冰绿茶,还是迎合新一代年轻消费的茶Π、小茗同学,以及主打纯茶的东方树叶和元气森林燃茶,都在各自的时代掀起味觉浪潮。年轻人不拒绝茶。

而随着喜茶、奈雪的茶等现制茶饮品牌的爆火,茶这一元素再一次被点燃热情。围绕茶的产品开发,仍大有可为。

年轻的消费群体并非不喜欢喝茶,而是不希望和父辈一样的喝茶。他们对茶有新的要求。他们希望通过喝茶来定义全新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因此,他们对于茶的要求具有群体专属的印记。

爱茶也爱新鲜。茶对于年轻的消费群来说,是众多饮品选择中的一个,他们或许不那么了解茶的历史与种类,也不了解不同的茶制作工艺对口味口感的影响。与那些茶之老饕相比,他们更关注的是产品的口味是否新鲜有吸引力,让人喜欢。追逐新鲜感是年轻群体消费的动力之一。

与传统茶叶产品相比,采用拼配工艺可以丰富茶叶的口感,这也是当前花果类茶大行其道的原因。以近两年流行的CHALI茶里蜜桃乌龙茶为例,产品中加入福建乌龙茶叶、桃干、苹果干等原料,融合了乌龙浓厚甘醇与桃子的清香甘甜,这样具有新鲜口感的产品能很好的获得年轻用户的喜爱。

同时,新鲜的加工工艺,也会吸引消费者购买。一包生活品牌推出的浓缩茶原液,采用鲜活萃取工艺,茶原液可以与牛奶、燕麦奶等不同饮料进行结合,产生更多奇思妙想的组合口味。

天猫平台不同茶包装销售表现

图片来源:CBNData消费大数据

对于便捷还有一个体现点,就是冷泡茶。冷泡茶的成功,拓宽了茶饮的消费场景与饮用体验。用户对热水的依赖进一步降低,赋予了产品更多可能。不只是用水冲泡,还可以用牛奶、苏打水等等,去挖掘出新的玩法,降低季节的影响。

爱茶也爱高颜值。高颜值包装也是当前年轻消费者购买的一大关键因素。峰瑞资本副总裁黄海曾提出一个“成图率”的概念。指每一百个购买产品的用户,百分之多少会自发地拍照分享,这个指标能够侧面反映新人群的审美倾向。

高颜值的包装不仅能够引发视觉上的愉悦,还可以成为年轻消费群体中的“社交货币”。用户通过在社交平台发布产品照片,来传递自己的审美与生活态度,打造个人“人设”,同时通过分享也可以吸引志趣相投伙伴,找到社交话题融入某一社交圈。CHALI茶里等品牌的包装贴合年轻消费需求,打造时尚度高的设计,吸引用户消费。

CHALI茶里蜜桃乌龙

图片来源:CHALI茶里天猫旗舰店

爱茶也爱健康。产品主打天然、健康,告别各类糖分、添加剂的束缚。天猫平台发现近三年无添加茶的消费件数快速提升,其增速远超整体茶品类;从人群来看,新锐白领与精致妈妈消费占比及增速均名列前茅,小镇青年消费热度提升明显,未来值得关注。

天猫平台无添加茶消费趋势

图片来源:CBNData消费大数据

茶市场反映出来的年轻化、健康化等变化,是品类年轻化消费而带来的行业发展必然趋势。新的消费群体崛起,给创新品牌以弯道超车的机会,也给了传统品牌开发第二增长曲线的机会。

03

乘风破浪的茶饮新品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看到了茶市场的新变化。结合销售表现,选择了茶里、一包生活、小罐茶(彩罐系列)及中茶品牌进行分析,找到产品及运营上的亮点。

1、CHALI茶里

CHALI茶里是中国时尚高端茶饮品牌,专业的茶品及茶服务供应商。品牌理念是“这一代爱上这一袋”,表达了CHALI茶里对这一代影响力的决心。做为茶产业的新秀品牌,经历六年增长,CHALI茶里表现不俗。

在产品端,CHALI茶里打造了原叶三角袋泡茶这一核心产品,利用真材实料的原叶茶与立顿形成了差异化,占据了袋泡茶升级的领先地位。在品质上也做了精进,保证0添加,并且每袋茶都耐三次冲泡,提升冲泡体验。

针对年轻的消费群体,推出多种形式的产品,占据消费者多个时段、场景的饮茶消费。比如,其推出的每日茶,通过打造“早餐元气、饭后解腻、下午怡神”三个具体场景,占据了用户生活的多个时间点。以场景定制的模式,减少了用户选择难度。品牌还推出了好玩的棒棒奶茶产品,作为限制奶茶替代品,帮助用户实现“奶茶自由”,双十一期间推出一万份新品预售,两个小时即售罄。

CHALI茶里每日茶

图片来源:CHALI茶里天猫旗舰店

在运营上,除电商平台外,CHALI茶里和结合目标群体的特征,在餐饮酒店、线下便利店、专卖店等渠道推广产品,形成多维触达。比如,CHALI茶里曾和世茂喜达旗下的新酒店品牌凡象进行联名合作。凡象是专为中国“千禧一代”设计的新品牌,CHALI茶里通过与凡象合作,采用国潮风格的包装设计,发力酒店新零售,将品牌传递给更多高契合度的年轻群体。

CHALI茶里与凡象联名款设计

图片来源:CHALI茶里天猫旗舰店

除了传统媒体,品牌还在大众点评、小红书、B站等平台借助KOL进行品牌传播,吸引目标消费群。并通过跨界联合,拓展消费群体接触场景,带来更多传播机会。

2、一包生活

一包生活是新锐茶饮国货品牌,倡导健康生活,品牌定位:即围绕"一杯有味道的水",做以茶为基底的高品质健康方便冲饮,覆盖生活、工作中的各个场景。品牌以高品质赢得消费者喜爱,2020年11月,天猫双十一数据统计,一包生活全网冲饮品销量超过900万袋,全网袋装奶茶、组合型花茶类目TOP1。

一包生活的产品除茶叶、茶包外,还在原液茶、牛乳茶等产品,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茶形式。产品在品质上也考虑到健康要求,去除不健康原料。以其牛乳茶产品为例,摒弃了传统奶茶常用的植脂末,采用新西兰进口的乳粉,强化健康成分,和传统的冲泡奶茶形成明显区分。

一包生活牛乳茶

图片来源:一包生活天猫旗舰店

一包生活选择在下厨房进行产品冷启动。借助收集用户意见、评论,来不断调整产品,实现迭代升级,积累了首批种子用户。在天猫旗舰店成立后,完善社群运营,从社群中收取用户反馈意见,持续改善产品。

3、小罐茶

与上述两个品牌不同,小罐茶从品牌诞生之日就带着高举高打的品牌属性。其品牌运营模式也颠覆了中国茶传统的营销模式,让茶产品以消费品形态快速进入国人视线中。据官方数据显示,小罐茶销售额已超20亿元。

在金罐等高端产品推广成功后,小罐茶结合茶饮年轻化趋势,在2020年4月推出了年轻版产品。产品5罐定价79元,平均喝一杯15.8元,和1杯奶茶的价格相当,产品价格进入了茶饮主流消费带。

在造型上延续了高端小罐茶的罐型,但颜色上采用更符合年轻群体审美的粉、黄、绿等糖果色系,弱化商务风,增添更多属于年轻群体的清新气息。茶叶品种上选择了大红袍、铁观音、茉莉花茶、普洱熟茶4种普通用户认知度高的产品,降低接受门槛。

小罐茶彩罐系列

图片来源:小罐茶天猫旗舰店

本次的彩罐系列主打“0基础喝好茶”,罐底还有冲泡提示,介绍每一次的冲泡时间,降低新手操作难度。在详情页上,通过为用户提供“茶+N”方案,引导用户开发创意饮用方式,扩大产品消费机会。

在传播端,签署了《三十而已》的女主角顾佳为品牌首席教育官,借势电视热度,触达年轻消费群,建立时尚、自信、向上的品牌形象。产品通过联合艺术类IP,产品线从个人消费拓展到年轻群体的礼品市场。

小罐茶艺术联名款设计

图片来源:小罐茶天猫旗舰店

4、中茶

中茶是中粮集团旗下的茶叶品牌,成立于1949年。公司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天然、绿色、健康、安全的高品质茶叶产品。

关注到茶叶年轻化趋势,中茶联合故宫推出故宫小主私藏系列。以年轻女性为消费群体,产品口味涵盖了茶叶乌普茶、桂圆红枣茶等产品,切合女性养生滋润的消费需求。以荷叶乌普茶为例,采用普洱熟茶、乌龙茶、荷叶、陈皮等原料,配方温润柔和,适合女性饮用。

产品包装借鉴了故宫馆藏名画元素,设计灵感便源于十二美人图。借势故宫IP,打造专属女性的国潮茶饮产品。

中茶×故宫小主私藏系列

图片来源:中茶天猫旗舰店

04

展望

随着国潮文化的发展,茶饮迎来新机遇。对年轻群体茶市场的挖掘,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未来,茶饮这一中国古老的产品,焕发新生机,诞生出“中国的立顿”品牌,带领中国茶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品途商业评论,《深度解读中国茶:七万茶企,一个立顿》,2019年1月24日,品途商业评论

[2]天猫美食×CBNData,《2020天猫茶行业趋势报告》,天猫美食×CBNData

[3]《品牌如何逆势增长?深度拆解CHALI茶里的增长密码》,2020年11月11日,首席品牌官

[4]邱邱,《一包解决喝水问题 | 几何专访「新消费品牌TOP50」》,2020年12月10日,品牌几何

[5]政雨,《小罐茶推出“年轻版”:15.8元/罐,价格相当于1杯奶茶》,2020年4月19日,咖门

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假茶”泛滥的原产地!论茶叶真产地的重要性?

这是个好问题,触及到如今茶行业本质的东西。

如今茶花开两表,一枝商品茶,一枝没名字,我们姑且叫小众茶(其实私房茶也不准确,还是大众称呼)。

商品茶,是不讲产地,或者即便讲产地也多是噱头。

这得从建国前说起,建国前姑且分三类茶:百姓茶、文人茶(士大夫茶)、贡茶,后两种有交叉,贡茶未必就比文人茶好(这个跟本题关系不大不展开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要发展经济,作为茶独一无二大国的,当然首要发展,而且是可以打破封锁的发展。

但当时茶行业百废待兴,年产量低到历史低点。

多低呢?我举岩茶的例子。

武夷山在光绪年间,仅核心产区天心村一地,就能产150吨。而到1949年,武夷山全市也就58吨。

怎么办?这得感谢当年福建、广东、安徽、浙江的大佬们,没错,就是现在大多仙逝,你们耳熟能详的那一波。

他们先是极力恢复种植、采制、精加工等工艺,而后又想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工业化路子,开始大规模无性繁殖、工业化生产等,这大概是明朱元璋废团兴散的又一次大跨越。

这么发展到了改革开放初,武夷山可以达到350多吨。

这些都是为了质量换产量,否则经济如何发展,茶叶大国如何重起,茶农怎么生存呢?

但也带来一些问题。

核心产地就那么一丢丢大,1989年核心产地也就1000来吨,做商品哪够?于是只能拼配。母树不够就无性,内山不够就洲茶。

与之而来的,就是很多产地的原生种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长得快、卖相好、滋味讨喜的品种,很多产区也开始了茶树种群交流。

产地概念,对于商品来讲就模糊多了。因为绝大部分人喝不出来拼配,年份拼、树龄拼,不同产地的同树种拼,哪怕是一批洲茶加丢丢坑涧,那也是坑涧气息。

就好比,现在很多人觉得锡兰红茶好喝,立顿红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味道,人家拼配牛,我们其实也不差。

简而言之,就是现在的岩茶商品茶,更多代表一种工艺,甚至为了赶时间…不往下说了…

如果看客们喜欢看舌尖中国、美食中国之类,就明白中国传统美食讲究一个慢工出细活。其实西方也一样。

好的美食,工序极为繁杂,食材要求苛刻,等待时间长。

茶也如此。普洱讲原料,岩茶讲工艺。现代公认的两个到极致的茶,都是时间堆出来的。

普洱是靠原料的生长时间,喝的是原生态,制茶工艺相对简单。而岩茶的工艺复杂,所以家家卖弄“隔年陈”,指得是工序做完得2-3年。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产地都是XXX,比如普洱都是班章冰岛,而且动不动千年古树。

可能嘛??现在公认的三大古树王,也就是勐海南糯的800多年栽培型茶树王,勐海巴达树龄1700多年,别说古树了,你能喝到勐海县而不是其他滇毛青的就不错了。

滋味不够,不是正常嘛?同样出价格,人家真爱茶的或者内部贸易的,几十万包一颗树,从采摘到炒制全过程,数班倒吃喝拉撒寸步不离,就怕抓一把出去或者掺其他毛茶进去,老百姓喝个几百上千或者几万就是原产区了?

所以这个没办法,不理解我们看清人张潮写的《中泠泉记》,喝真正天下第一名泉的路子。

中泠泉,当时在镇江金山寺附近,名气太大很多人趋之若鹜。张潮写道:摩肩连袵,不下数万人,茶坊满不纳客。凡三往,得伺便饮数瓯。细啜之,味与江水无异。

像不像我们“双十一”?

于是他奇怪,说天下第一名泉不过如此,后来碰到一道人,带他跋山涉水,到郭璞墓附近的真泉眼取水,喝完感受是:就道人瘿瓢微吸之,但觉清香一片,从齿颊间沁入心胃。二三盏后,則薰风满两腋,顿觉尘襟涤净。

喟然曰:“水哉水哉!古人诚不我欺也!嗟乎,天地之灵秀,有所聚必有所藏,乃至拔而为山,穴而为泉,山不徒山,而峙于江心;泉不徒泉,而巽乎江水层叠之下。而顾令屠狗卖浆、菜佣伧父,皆得领兹山、味兹泉,则人人皆有仙气矣!今古以来,真才埋没,赝鼎争传,独中泠泉也乎哉?

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众喝的就是大众喝的,要是人人都喝到精华的东西,那人人都有仙气了。

产地也是如此,所谓真才埋没,赝鼎争传,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只是日常喝茶,别太较真,一分价钱一分货,滋味喜欢就好。

你以为你喝到的,或者曾经喝到的,就一定是原产地的?你以为在原产地喝到的,甚至在山上喝到的,就一定是产自山上的茶青?

不好举茶,我举个别的例子。

新疆出和田玉,但是现在很多高级造假用俄料,真正的和田玉早就流往一线城市私人藏品了。

林芝松茸比香格里拉长白山品质还好,但当地市场卖的,大多数是从四川甘孜连夜大卡车送过去的。

怎么分辨?当地熟人带你采,林芝的松茸药香浓郁、有土腥味。

其实,往往原产地才是假货最泛滥的啊。

最后,产地太重要了,但商品茶别纠结产地,当然绿茶红茶会好很多,但也多数不是原生种了。

倒也不是橘生北为枳一言能尽的。

其实还有些别的感慨,总而言之一句话,探头往茶门里看,很多路早就有牛人走完了。

玩剩下的,没人带也够琢磨一辈子。大佬们只是把低端体系拿出来建个成龙配套,供世人耍玩而已。


找到约7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