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立顿茶利润

找到约128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市面上哪些品牌的茶叶最好?暖莘茶品牌,高端中国茶新生派


中国茶的历史有4700多年,中国茶和丝绸以丝绸之路把茶带到世界,茶不仅仅是解渴,更是健康,也更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而中国现7万茶企竟不如一家立顿,中国名茶,品种,产地很多,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乌龙,铁观音,白茶,黑茶,云南普洱,但是中国却没有一家知名于世界的茶品牌,资产上亿的全国仅有86家,上十亿的仅有8家,要说那个品牌的红茶好,那个品牌的绿茶好,这大部分人就不知道了。

因为茶行业的不变准化,透明化,使得茶行业也难于发展,也呈现了很多炒茶而不是卖茶,消费者很难辨别,也很难喝到品质稳定,性价比高的好茶。

同时呢,也充分说明了茶行业产业链的分散,技术水平的差异不大,大多传承手工制作,产量有限,这也是众多有志之士也纷纷看好加入茶行业。

如分众江南春加入的华祥宛,8848,背背佳杜国楹的小罐茶,以及目前市面上新生派品牌暖莘茶,都是值得瞩目的。

为什么要选择茶行业

一,市场容量大三千多亿的市场容量,而且是不断提升的。

二,茶的历史有四千多年,几乎茶是家中必备品,没有酒可以,但是却不能没有茶,在生活中有开门七件事之说,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只是没有注意,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以看出茶在生活中的刚需。

三,茶属于三农产品,属于农业也是国家重视的领域。同时也是消耗品,也是日常生活中送礼的三大品类,具有社交属性。

四,烟国家,酒成格局,茶还没有,机会很多,利润高,一斤茶几元到几十万。

五、茶与酒,咖啡,都属于瘾性产品,而茶还同时具备健康品,美国杂志报道,经常喝红茶的好处是抗衰老效果强于大蒜头、西兰花和胡萝卜等。 在健康保健方面喝红茶的好处是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在美容方面喝红茶的好处是能够有效排除体内毒素。



小罐茶网上备受质疑,大师作,贴牌代工等言论满天飞,其实这并不影响小罐茶的品质,代工也好,贴牌也好,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标准,很多进口品牌,很多行业其实也同样的代工生产,如苹果,代工厂就是富士康,这很多人都知道,小米前期同样的组装生产。所以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自身的标准。

如暖莘茶,同样是代工生产,但是在代工的过程中,也对茶企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标准,暖莘茶以期说是卖茶,到不如说是卖标准,卖梦想。

暖莘茶希望未来能打造一个世界级中国茶品牌,希望能对茶行业产业链的整合再造,提升茶农的收益,茶企的收益,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把中国茶带向世界,为中国民族复兴崛起而努力。如果说,茶农收益低,种茶不如外出打工,谁还会好好种茶,管茶,采茶,茶企无法获得好的收益,又如何能提升研发,更新设备,制出好茶,没有标准化,这些规范,消费者又如何能购买的性价比高,合理的好茶。

暖莘茶意味着一叶好茶来之不易,富含了茶农的辛苦,也富含了暖莘茶万里苦寻,品茶无数,才能将一杯暖心茶送到您面前。

小罐茶的大师作,暖莘茶的高手在民间,其包装手法差异在于小罐茶大师是明面,而暖莘茶这是掩藏于民间的高手制茶,高人往往隐,而不屑于名利,这其中想必就是暖莘茶的用意与不同之处。

而小罐茶在于总裁办公室内的茶,而暖莘茶开始则主打总裁办公室外的茶,以中国5亿工产阶级为主,蓝领白领,一开始定位就在一杯奶茶的钱。


关于暖莘茶品牌

以兴趣为始,以使命为终,暖莘茶始于2011年,由一群中国茶叶爱好者,从最开始的初心:品尽中国茶,万里探寻中国茶文化,交天下茶友的兴趣爱好出发,十年不间断的万里苦寻,品茶无数,后于2021年注册创建中国茶品牌:暖莘茶的品牌是这群中国茶友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是对于价值观,使命,愿景的从新认识确立而形成,而诞生。

使命:

用一杯有温度的中国茶温暖世界,让地球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中国茶的暖心。

愿景:

成为具有全球整合力的世界级中国茶品牌,发扬振兴中国茶文化,让世界爱上中国茶。

产品主打理念:

以一叶茶诠释中国茶文化,以一叶茶诠释各种情绪,以一叶茶诠释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场景,以一叶茶温暖每一个人的心。

经过上述的介绍,无论的小罐茶,还是暖莘茶,他们都有着同样的梦想,期望为中国茶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与努力,希望将中国茶文化发扬光大,誉满世界,在此由衷的祝愿他们未来在同一领域下,为中国茶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放心的高品质好茶,也期待更多有识之士加入中国茶行业,为之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立顿被弃,但中国袋泡茶的好时候刚刚开始

导读:联合利华茶业务(除去即饮茶)要被出售,其中就包括全球茶包巨头品牌立顿。一年可以贡献20亿欧元收入的这一板块,预计将在2021年底完成出售,正在引发各界关注。

年销售接近30亿美元的立顿即将被转手,将会给全球茶饮格局带来新的变数,更为中国式茶饮带来思考和启示。有人因立顿被出售而质疑中国袋泡茶市场的价值,但其实这片市场在中国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被巨头身份反噬,立顿被卖不是茶饮市场的“锅”

事实上,中国袋泡茶年消费量占全国茶叶总消费量仅5%左右,远低于全球23.5%的占比,提升潜力巨大。所以,甩锅给茶饮市场是不应该的。立顿被卖最重要的原因是立顿自己的品牌老化和联合利华的发展策略调整。

立顿茶包虽然营收相对稳定,但是缺少了持续增长的能力,显然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联合利华在2019年财报里提到,国际市场上茶业务销量出现下滑,原因是发达市场消费者对红茶的需求下降。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乔安路(AlanJope)在2020年初表示,茶业务影响了联合利华的业绩增长和利润。

自2015年以来,联合利华的收购重点一直是护肤品和化妆品。在过往价值共计110亿欧元(约合852亿元人民币)的30笔交易中,美容个人护的交易额占据了近四分之三。这个利润率更高的板块,或将成为联合利华下一步的重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增长乏力的茶业务,自然容易被摆上货价。

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便捷且标志西方生活方式的立顿仅用五年就在中国茶包行业销售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28年过去,目前立顿依旧是中国袋泡茶市场的老大。但立顿显然没有为消费升级的市场做好准备。

荣光已经褪去,我们已经很少看到或者想起立顿茶包了。2010年,立顿还出现在电影《杜拉拉升职记》里,作为都市白领职场生活的背景。10年过去,对现在的消费者来说,立顿成为了传统、老牌的标志。

来自上海的新式茶饮缇柰创始人吴剑青认为,就茶产品来说,企业和个人消费者都存在消费升级的趋势,廉价的立顿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而在全球消费都在更迭,中国市场更是热闹非凡的时代,已经有130年历史的立顿似乎停滞不前。

缺乏创新和品牌老化,使得立顿长期以来除了传统的黄牌红茶之外,似乎难有真正成为品牌标志的产品。从品牌形象上,也离年轻人越来越远。

虽然立顿曾签下流量艺人吴磊作为代言人,也曾与热门综艺《拜托了冰箱》达成合作,还曾在新品上启用视觉效果更活泼的包装,但这些活动没有形成整体品牌形象的逆转,显得治标不治本。

截止9月29日晚,在天猫渠道上,立顿前三销量的产品是哆啦A梦联名奶茶、茉莉花茶包和黄牌红茶,月销分别是1.4万、8615和6881件,其中单价最贵的是奶茶,不到50元。而2013年创立的中国品牌CHALI茶里的销量前三分别是月销1.7万的中秋茶包礼盒、1.2万的组合装和1万人付款的蜜桃乌龙,其中最高单价88元,最低25元。立顿在中国市场的龙头地位已经面临巨大危机,中国新兴袋泡茶正在崛起。

就像诺基亚在成为大巨头之后没有预判到市场趋势的变化,130年的立顿,也是船大难掉头的代表。在巨头位置上安安稳稳地坐了几十年,如果丢失了进取心、创新力和危机感,将会被巨头的身份反噬。

新式茶饮多场景全面升级,袋泡茶领域的喜茶和三得利在哪里?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5-2018年,中国茶叶总产量稳步上升,到2018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2157.3亿元,增长率为10.7%。

茶叶一直被视作健康、清新的象征,不管是三得利、燃茶成为爆款,还是喜茶、因味茶等在门店内展示茶叶原料来为品牌形象加分。伴随着健康化是成为大家消费的共识,茶消费场景会在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茶饮在中国,主要有四个场景:1.线下茶饮店;2.瓶装茶;3.中国传统的,在客厅、会客厅、茶室里正襟危坐的泡散茶;4.即冲即饮的袋泡茶。

在所有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的时代,中国新式茶饮的所有场景都在升级。过去五年,前三个场景已经跑出了喜茶、奈雪の茶;三得利、东方树叶、燃茶。在袋泡茶市场,还尚未有严格意义上的大品牌,但已经有CHALI茶里、大益茶这样的行业标杆。

国外最大的市场数据分析网Statista预测,未来5年,茶叶消费场景将持续5年在“室内”(Tea,athome)和“室外”(Tea,outofhome)平分秋色。

当咖啡行业蓬勃发展时,速溶咖啡始终能在中国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因为便捷这件事,永远无可替代,会有巨大的需求,而在茶具、温度、仪式都有复杂规矩的中国茶上,更是如此。

每一个场景下的价格区间不同,线下茶饮店客单价约10-35元、瓶装茶饮3-6元,每100g铁观音散茶价格在3-2500元不等,而袋泡茶单包覆盖1.0元-8元。每个价格区间意味着不同的覆盖力,袋泡茶便捷实惠的特性,决定了它的覆盖力广泛,具大众消费属性。

根据艾媒咨询的《2020上半年中国袋泡茶行业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袋泡茶具有携带方便、泡茶便捷、轻奢时尚的特点,适应了年轻消费群体生活节奏快、追求简单生活的消费习惯。在消费升级风潮下,这个广泛群体又对袋泡茶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产品更优质、形象更年轻的品牌。

所以,不论是从市场发展和行业规律角度,中国的袋泡茶市场,一定能出现受到市场、资本青睐的大品牌和大公司。但前提是要首先要解决标准化问题,并且实现产品升级。

中国传统的六大茶叶品类,一直因缺少标准化、工业化被人诟病。中国前100名茶企加起来,总量还不到市场份额的5%,高度分散。十年前《人民日报》发出的“万家中国茶企,为何利润不及一个立顿?”之问,现今依然是行业之痛。

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曾表示,茶叶的市场很大,但企业没有标准化、爆款的思维,如果大家想买铁观音时,能想到一个品牌,铁观音的消费都往这个品牌上集中,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中国新兴的袋泡茶CHALI茶里实现了从茶园到采摘再到制作、精加工整个过程的标准化分级,推出独有的“CFDS四觉评审体系”,通过嗅觉、味觉、感觉、视觉去把控品质,每一觉还会再向下拆分出起码5余条评审标准。除了茶包产品,CHALI茶里还提供配套硬件和整体茶饮解决方案。

在产品和原料上,以立顿为代表的传统袋泡茶,几乎和低端挂钩。CHALI茶里用原叶茶来替代碎茶,并且采用植物玉米纤维三角茶包形式,并且推出拼配茶种,对传统茶包产品进行升级。

同时,为了加强品控稳定和研发优势,加大对上游供应链的把控也是一大策略。比如喜茶有自己的茶园,加强与上游茶叶供应商的深度“绑定”合作,甚至愿意加大投入改良土壤,改进种植和制茶工艺。而CHALI茶里,在全国拥有7家跨省茶园,137家供应商,不断加大投入研发更优质的袋泡茶原料。

伴随着产品的升级,是客单价的提升。喜茶把传统的路边茶饮店10元左右的客单价提升至25-35元;立顿最招牌的红茶茶包,100包42.9元,定位中高端的CHALI茶里,旗下爆款产品蜜桃乌龙49元15包,平均每包价格提升超过7倍,但消费者依然乐于买单。

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CEO冯卫东认为,茶饮行业,此前大家还都在讲小产地与小产区的故事,碎片化严重,很难成大器,只有走到标准化的路径上,再加上与服务相结合的体验,才能讲述大故事。

突破“有品类无品牌”行业弊病,唯有抓住年轻人

在喜茶、奈雪、燃茶、东方树叶已经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品牌时,中国茶叶企业还在面临多年来“有品类无品牌”的困境。

中国茶叶企业超过7万家,但九成以上的企业销售额都不足500万元,一直没有出现一个消费者能够记得住的知名品牌。包括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在内的中国十大名茶,均已“地区名+茶”种类命名,而非企业品牌。

散装茶叶在中国由来已久,但中国袋泡茶还是新玩家。袋泡茶的产品形态可以使茶叶成为一种快消产品,天然就能弱化消费者对茶产地和品类的执念,更有利于形成品牌差异化。

根据CHALI茶里的行业报告,中国茶叶消费人群分为专业型和大众型,70%以上的消费属于日常消费需求型,他们认为茶叶是一杯有味道的健康饮品,是特定场景下的情绪调节剂,对茶叶知识和所谓文化内涵无感无诉求。这是最被多数茶企忽略的群体,是蓝海市场。而中国茶叶消费的增量空间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年轻人消费群体的增量,二是轻量饮茶人群的消费频次提升。

这意味着现今的茶饮品牌,必须是年轻的、具有生活方式属性的。产品口味、供应链都是基础,真正能够拉开差距、体现格局,拓宽想象空间的,就是品牌力。只有在年轻群体中建立起了鲜活的“人设”,才能在新消费的浪潮里突破传统茶行业的弊病,建立起品牌调性。

首先在产品包装设计上,新式茶饮品牌们都花了大心思,依靠更独特的设计,在外观上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产生第一步的品牌联结。

奈雪の茶针对女性白领群体设计出符合女性易握手感的“奈雪杯”。日本品牌LUPICIA,将五颜六色的袋泡茶装在外观像书一样的定制盒里,打造出“茶书”话题,走红社交平台。CHALI茶里天猫旗舰店里月销最高的水果茶礼盒“亚当的果园”,有包括蜜桃乌龙、荔枝味红茶、菠萝白茶、椰香乌龙茶四款,四种标志性的水果都以清新甜美的风格画在礼盒表面,定位“高颜值粉嫩少女茶”。并且,他们还推出组合茶,按照早餐元气、下午怡神、饭后解腻三个功能,一个星期每天三包进行搭配,为消费者解决每日在不同场景的需求。品牌通过不同的场景设定,加强产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代入感,起到持续教育市场的作用。

这些各具特色的场景设计,都是年轻人愿意拍照打卡分享的“社交货币”,在彰显了消费者个性的同时,又能帮助品牌扩大影响力。

联名也是获取年轻人关注、打响品牌的重要手段之一。2018年,CHALI茶里把旗下的蜜桃乌龙产品和阿里影业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做了联名IP,不到两个星期卖出180万的销量。喜茶更是联名大户,与近60个品牌有过联名,其中包括奥利奥、七喜、好利来等二十多个食品品牌,和耐克、回力、太平鸟等10个服饰鞋包品牌,还曾咖啡品牌%ARABICA联名快闪店。

而快消品对于渠道的选择和占领,将决定产品的想象空间,是产品、供应链、设计、营销最后的检验。

CHALI茶里创始人谭琼认为,在目前袋泡茶市场中,流量固然重要,但标准化的中国茶产业路径更为重要。CHALI茶里的C端受众是以年轻、时尚、女性为主的、过着精致生活的人群,也与李佳琦、薇娅直播间的受众相匹配。2020年2月,他们的蜜桃乌龙在李佳琦直播间一晚上卖出8万盒。目前,CHALI茶里的天猫旗舰店拥有123万粉丝,超过立顿的120万。除了顺应市场变化,抓住直播红利以外,CHALI茶里全渠道销售,已经形成覆盖B端和C端的营销网络,并建立起四大业务渠道:线上全网销售、B端大客户、商超卖场+便利店以及零售体验。

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潘攀认为,伟大的品牌首先是受消费者欢迎的,要能覆盖全球;其次是有机会成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最后必须能持续创新和变化。

立顿一度引领行业,但现在除了市场占有率还是最大这个地位,已经尽显疲态。包括袋泡茶在内的中国新式茶饮,显然在产品、供应链、营销、渠道等方面,更具创造力、更贴近消费者。未来五年内,他们不仅有机会瓜分立顿的旧有市场实现赛道突围,更有机会在全产业链上突破更高的想象空间。

虽然联合利华要放弃立顿,但中国袋泡茶的好时候才刚刚开始。

来源:新消费内参(作者:张思琪),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对话:国际茶日是全球茶人的节日

怎样看待中国茶企“不敌立顿”的说法?

传统茶产业如何开辟新赛道?

中国茶如何在世界舞台香远益清?

今年的5月21日是第三届“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文化是数千年中华农耕文明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茶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加速融入双循环的重要风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时指出,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中国茶应怎样在世界舞台上进一步打响品牌?本期对话邀请鲁成银、魏有、王岳飞、李乐骏四位专家,在国际茶日到来之际共话中国茶。

对话嘉宾

鲁成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资深首席科学家

魏有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创新院常务副院长

王岳飞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

李乐骏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弘益大学堂校长

主持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彭瑶赵新宁见习记者刘知宜

#1

中国茶产业发展有五大核心优势,但还存在劳动力短缺、机械化率不高、茶消费增长缓慢等挑战

Q

主持人: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产茶国。当前中国茶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如何?有哪些独特优势?又面临哪些困境和挑战?

鲁成银:我国茶产业有五大核心优势。一是作为茶树的原产地,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为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世界上最为丰富的遗传基因。二是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传统制茶技艺,形成了六大基本茶类和相关习俗。三是我国茶区生态环境多样,形成了江北、江南、华南和西南四大茶区,出产种类繁多、极具地域品质特色的名茶,如普洱茶、五指山红茶、凤凰单丛茶、武夷岩茶、西湖龙井、六安瓜片、信阳毛尖、汉中仙毫茶、安康富硒茶等。四是我国茶叶具有品质和特色优势。五是有产业链完整和规模大的优势。

王岳飞:当下中国茶产业已迎来几千年来最好的黄金时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茶年产值到了超过5000亿元、近1万亿元时代。未来几年内,茶行业在中国市场的体量一定会超过酒行业,几十年内也会超过烟草行业。二是中国人均年消费茶叶量到了超过3斤时代。过去数千年中国人均年消费茶叶量从未超过100克,直到从2010年人均年消费茶叶约800克开始,几乎每年增长100克,到2019年人均年消费茶叶已达到1600克。三是中国迎来人人想学茶的时代,即便是不经常喝茶或不了解茶的人,也能随口说出喝茶对健康的几个好处。

魏有:近十年中国茶产业高速发展,茶园面积和产量突飞猛进,出现了产销两旺的现象。2021年全国茶园面积约为4906.53万亩,同比增长1.69%,开采面积约3902.87万亩,同比增加2.81%;茶叶产量约为313万吨,同比增长6.76%;茶叶产值约为2162亿元,同比增长约10.3%。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劳动力短缺、机械化利用率不高,疫情这两年表现尤为突出,出现了采摘不及时、鲜叶下不了树的情况。出口增长缓慢,单价偏低,茶类单一,以贴牌和大宗茶为主,名优茶出口非常少。此外,茶消费增长缓慢,尤其是新的饮茶群体培养困难。茶产业整体上产大于销,供过于求。

李乐骏:中国茶产业发展最大的特色在于,中国茶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名茶品类资源,几乎县县有好茶、乡乡有好茶、村村有好茶,这是中国形成独特茶产业的历史文化大背景。中国茶产业链超长,涉茶人口众多,全国形成了庞大且比较稳定的内销市场,一片小叶子已经成为拉动民生的大产业。

但中国茶产业总体品类多、品牌少,不少名茶的有效宣传半径不能脱离一个县、一个市,打造品牌的决心与能力明显滞后。中国茶从农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的步子太慢,行业主体仍然停留在低效率的农业初级阶段,还没有摸索出一条高效的、适应信息化投入产出的、可持续、生态化的新路。

#2

中国茶属于“地缘茶”产品,应建立金字塔结构的消费体验,打造自身独有品牌

Q

主持人:有人说,中国几万家茶企年利润“不敌一个立顿”,但也有人说“中国茶不需要成为立顿”。对此您怎么看?中国茶应怎样打响品牌、提升竞争力?

鲁成银:“不敌一个立顿”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茶分为地缘茶与非地缘茶。地缘茶是指,标示茶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产品,所形成的是一种具有公有性、集体性和永久性知识产权的区域公用品牌,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因此,我国茶叶品牌建设走的主要是“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模式。地缘茶产品既是大众化饮品,也可做成礼品茶,与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和文化结合生产出顶级茶;还可以与当地自然和人文结合,打造茶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立顿茶则属于非地缘茶产品,茶叶原料来自众多产地,然后经过工业化生产,销售到世界各地,产品易同质化,是一种大众化饮料,产品的礼品性和文化性不足。

中国茶业品牌建设要充分考虑自身优势,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基础,建立“大众茶-礼品茶-顶级茶”的金字塔结构的消费体验,融合第三产业的发展,突出地域文化、健康等概念,打造自身独有品牌。

李乐骏:中国茶产业需要虚心学习立顿在品牌塑造、营销传播、国际化视野、产品效率生产与品控等方面的优势特长。当然,因为历史发展基础的大背景不同,中国茶产业的模式和立顿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产业链的价值分享机制。中国茶产业是自然形成的由数以千万计的茶农、茶工、茶师、茶人构成的共同体,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品牌,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价值分享链条,每个环节都公平分享利润,数千万的涉茶人口因此有了生活保障。立顿模式的主要品牌能力建立在英国本土和发达地区,利润分享的主体也在极少数人和地区中,而涉及人口最多的加工生产环节,则大份额外包到斯里兰卡等地。立顿模式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养活如中国茶产业般如此大基数的涉茶人口。

当下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大幅提升中国茶种植者、生产者、投资者、经营者等茶产业涉茶人口在职业技能方面的整体专业度,筑牢筑实中国茶产业的未来发展之基。

#3

疫情给茶叶产销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但也加快了产销方式转变

Q

主持人: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对今年春茶产销各环节造成了哪些影响?各产业发展主体可从哪些方面着手减轻影响?

王岳飞:一是春茶上市受阻。春茶采摘的最佳时期一般在3-4月份,疫情给春茶生产经营和产能带来了一些影响。二是工人返工受阻,劳动力不足。熟练技工紧缺加上产能不足,导致茶叶品质不稳定;部分名优茶不能及时按标准采摘、加工,以致特级茶、上档茶产量比例下降;对于茶叶批发零售和进出口贸易的经营企业,因员工不能完全正常复工,茶叶品质和产量不能满足既定目标,客观上影响了订单和销量。

鲁成银:各地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茶区采摘、加工、茶叶流通和销售等环节造成较大影响。茶叶生产面临的主要难题首先是用工难。季节性采茶和制茶人员出行遇到困难,部分茶叶生产务工人员取消外出计划,茶企减少外来用工人员数量。其次是茶叶流通和销售等环节受阻。外地茶叶经销商无法去茶产地交易市场、企业或茶农手中直接收购茶叶,然后转运至各大城市门店和茶叶市场销售;快递等物流受阻,包裹揽收困难,无法保证茶叶按时投递送达;疫情下消费者减少出门,进店客流减少;受经济环境影响,居民消费力下降,消费意愿降低。

尽管疫情给茶叶产销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但也加快了茶叶产销方式转变,茶叶行业借助互联网优势,通过直播带货等新方式,显著加快了线上茶叶营销的步伐。通过举办网上茶叶推介会等活动,扩大了茶品牌的影响力。

#4

茶文化不是一味的复古,当代中国人应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茶文化表达

Q

主持人: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您认为,应如何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魏有:文化是魂,产业是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挖掘、培育、推广,让消费者不仅喝茶,更要爱上茶,爱上茶文化,通过文化助力产业发展。而产业的发展根本就是科技的发展,所以要重视和大力推进茶叶科技研发和创新驱动,让茶科技成为茶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让茶叶真正融入科技。

李乐骏:在“三统筹”中,茶文化排在首位,要发挥更大的创新引领作用。首先是要尽快创新发展出适应新时代的中国特色茶文化。茶文化不是一味的复古,当代中国人应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茶文化表达。其次,茶文化需要更加广泛的学术研究基础,全国高校和研究团体应考虑设立规范的茶文化专业与研究机构,为中国茶文化的高层次发展打下学术基础。最后,茶文化的未来在于青少年。当前,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呼吁中小学生走进厨房劳动,希望各地号召青少年端起茶杯,学茶知茶,培育好中国茶文化的接班人。

鲁成银: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要在茶生产过程和茶产品中注入文化内涵,统筹茶产品的物质性、文化性与科学性。重点围绕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产品三大载体赋能,提高茶产品文化内涵,提高美誉度。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需求,扩大茶叶消费,实现产业增效,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Q

主持人:目前很多地方将农旅融合作为茶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也存在同质化、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您认为,今后应怎样破题推进茶业农旅融合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魏有:有些地方的茶旅融合雷声大、雨点小,多年来还处于发展的初级层面。一些茶乡旅游缺乏政府政策的引导,也基本没有纳入到地方大旅游规划圈,发展中出现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自身造血功能弱、运营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茶民宿、茶庄园、茶餐饮等基本以茶农或者茶企自由发展为主,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推进茶业农旅融合发展,要在政策层面予以支持,积极挖掘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还要引进和扶持有实力、有能力的运营企业,吸引游客停下来、留下来、住下来,让茶乡旅游成为地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乐骏:农旅融合的核心是特色茶文化的展示与体验。农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特色发展。同时,要做到文化引领,要舍得为当地的特色茶文化做投入、做研究、做宣传,在茶文化上花一分钱,可以为茶产业增十分色。最后,要相信时间的沉淀,不少文旅项目开始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就草草收场,就在于没有坚持去沉淀。农旅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旅游,当地特色的茶文化需要一批茶农、茶师、茶店在当地不断碰撞,才能生根发芽。

#5

更加贴近生活,重塑消费情境,是未来新茶饮品牌提振国内消费市场的必修课

Q

主持人:近年来,新茶饮、新袋泡、花草茶、混搭风味茶等新赛道崛起,您如何评价这种新业态以及它与传统茶产品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如何进一步提振国内消费市场,培养新消费增长点?

魏有:我国茶叶的市场拓展一方面是出口,另一方面就是开拓新的消费群体。传统的饮茶群体基本比较稳定,多年来大家一直在探讨如何吸引年轻人关注茶、喝茶,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是增长还比较缓慢。新茶饮、风味茶、调饮茶等新业态出现后,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消费群体,让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茶、了解茶。虽然他们喝的不是原叶茶,但是也是茶的一个品类。市场是多样性的,产品更应该是多样性的,所以我认为这种新业态与传统茶之间是非常好的互补和促进。

茶叶消费市场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增长幅度并不大。如果想培养新的消费增长点,就要挖掘茶叶消费未触达或较少触达的人群,也就是“95后”“00后”,这就需要茶企认真研究这部分人群到底需要怎样的产品,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怎么吸引他们关注茶产品。

李乐骏:中国茶可以时尚,中国茶应该时尚,中国茶本来时尚。一杯中国茶,从唐煎、宋点到明冲泡,从来都是时代的弄潮儿。历经千年演化,既有传承更有创新,中国茶的传统工艺就是要守正创新,做到新中有旧,旧中有新。

新茶饮仿佛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口粮茶”,将好喝、好玩、好看做到极致。当然我们必须正视,新茶饮当下正在经历从快车道到慢车道的转型,大批新茶饮品牌发展遇到严重挑战。新茶饮行业仍然需要加大对茶文化底蕴投入,只关注产品,没有很好地看到产品和消费市场之间的文化共性,没有其自身茶文化特色的茶品牌,无论新旧,都不能走得太远。新茶饮品牌如何更加贴近生活,重塑消费情境,以精炼的茶文化内涵作为产品支撑,呼应国人的精神需求,是未来新茶饮品牌提振国内消费市场、培养新消费增长点的必修课。

#6

要加大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去

Q

主持人: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大会第74届会议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这是由中国政府首次推动设立的国际日。“国际茶日”的设立对进一步提振全球茶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哪些促进作用?

魏有:茶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很多产茶国家的农业支柱和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贫困家庭的主要谋生手段。“国际茶日”是全球茶人的节日,推进了全球茶产业的融合发展,搭建了全球茶产业交流、合作、互动、研讨的机会。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全球性的流动,但由于“国际茶日”的设立,大家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这个节日中,通过各种形式来庆祝和推动全球茶产业的发展,真正让茶成为了友谊的使者,达到了“茶和世界,共品共享”。

鲁成银: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Q

主持人:为促进全球人均茶叶消费量的提升,推动全球茶叶市场与贸易的持续繁荣,政府、行业组织及企业应从哪些方面强化国际合作?

魏有:政府作为管理者,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茶叶生产国政府部门、出口国政府部门的交流与信息沟通,积极传递本国茶叶的有关信息。行业组织要加强与各国的行业组织交流与合作,举办丰富多样的涉茶活动,同时加强在国外媒体平台传递中国茶的声音,积极关注主要出口国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动。企业要有国际视野,积极关注国外涉茶行业的信息和市场变动,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

鲁成银:可以从四方面加强合作。开展国际茶叶科学研究与交流,让更多人了解茶给身体健康带来的益处。开展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作与互认,可通过地理名称保护并宣传茶叶,向消费者传达地理、生态、海拔和气候等对茶品质成分形成的影响。开展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如茶传统手工技艺、茶戏、茶歌、茶舞、茶曲等。开展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这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Q

主持人:“十四五”期间,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加快重塑,我国茶产业进入全面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窗口期。中国茶产业要着力从哪些方面提质升级、强化国际竞争力?

王岳飞:首要是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实施“一药一码一册”的溯源管理,同时通过政策性补贴,鼓励企业使用新设备进行生产。其次,通过引导扶持,帮助国内的认证机构建立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推进茶叶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融合。第三,借助海丝茶文化溯源、国际级茶博会等,打造中国茶文化体系,推广茶文化影响力。第四,通过品牌建设等全方位促进发展举措,对在国外重要城市推广和开办相关项目或品牌店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奖励和扶持,减少企业国际推广成本。

魏有:要加强质量提升,密切关注主要出口国的标准制定,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要加强科技研发,加强创新驱动,大力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去,逐步树立中国茶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深化国外消费者对中华饮茶习惯和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部分国家对我国涉茶及茶制品降为零关税或者大幅度降低了关税,统一的原产地规则和区域累积有利于发挥区域内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这将为中国茶叶走出去和引进来带来更多便利。

主持人:中国茶不仅密切关系着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传承着文明古国的优秀文化,更搭建了国际合作的重要舞台。全面认识当前我国茶产业的现状、优势和短板,才能积极应对,进一步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中国茶持续在世界舞台绽放精彩。感谢四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分享精彩观点!


来源: 农民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2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