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老陈白茶

找到约3,498条结果 (用时 0.02 秒)

老陈白茶产品

喜讯|乔治白“老陈表白”新品推介会圆满举办

       8月3日,由福鼎市山海川茶业有限公司(乔制白)主办,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作支持单位的福鼎磻溪白茶与新会陈皮品鉴交流会——暨乔制白“老陈表白”新品推介会在东莞莞万茶仓举行。

  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游国红执行副会长,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杨锋秘书长,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员及陈皮白茶爱好者、媒体等近百人出席本次交流会。

乔制白品牌创始人 翟国坚

  自普洱茶与陈皮结合出小青柑后,市场也有企业尝试用白茶和陈皮结合冲饮,但乔制白第一次系统的把陈皮文化和白茶文化融合在一起。这款产品背后到底还有哪些惊喜呈现呢?主办方乔制白负责人翟国坚先生详细介绍了磻溪白茶及新会陈皮的产地、历史文化、功效。从产品原料优势、品质特色、产品研发理念以及收藏价值等方面解读了“老陈表白”的核心亮点与独特魅力。

  2007年新会陈皮+2018年福鼎寿眉

  “老陈表白”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相遇,而是经过多次不同的年份不同产区的搭配对比,最后,福鼎磻溪白茶和新会陈皮的美丽邂逅,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它不是简单的1+1,而是相互的水乳交融,是左手与右手交握时给人带来的力量与平衡,不仅具陈醇茶香,又有清新陈皮香气,沁人心脾,茶味的甘醇和陈皮的清甜,交织一起,入口细腻滑爽,回味甘甜,饮之口齿生津。

  只有3年以上的柑皮,才能称为陈皮

  陈皮从宋代开始已经入食入药。陈皮的功效与作用早在医书上有记载,其主治脾胃肺,有理气健脾、消滞胃气、行散肺气的功效。而世间有川陈皮、广陈皮等,以广陈皮为上品;广陈皮中以新会产的陈皮为上品,更以陈年老陈皮为珍品。“老陈表白”选用的陈皮就是新会核心产区10年以上的老陈皮。

  白茶,源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福鼎磻溪

  “老陈表白”选用的寿眉产自福鼎磻溪,白茶源自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是福鼎白茶公认的最优质的生长地,是福鼎白茶最为正统、最为原始的发源地之一。磻溪海拔较高,平均海拔高度在500到800米之间,区域日照充足,气温比低海拔地区低2—4℃之间。山地气候条件一般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大,昼夜温差也大,非常有利于白茶生长和养分的积累。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形容的便是山地气候和海拔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因此,磻溪镇出产的茶叶品质优异,茶香高显,茶汤绵软香甜,入口嘴里就能感受到回甘。“老陈表白”选用的白茶,就是磻溪镇两年的寿眉白茶。

  老陈表白,表的是心意,陈的是健康

  中医讲究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老陈皮主治脾胃肺,既减少脾肺对心血管的败泄,又对肾功能有扶助作用。而民间传言白茶具有平肝益血解毒等功效,尤其针对烟酒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熬夜引起的虚火上升、眼干口燥等症状,具有独特灵妙作用。所以,老陈表白,表达的是心意,陈述的是健康。本次品鉴交流会现场品饮的茶品“老陈表白”,为在场的参与者带来新会老陈皮与磻溪白茶结合的全新感受。毫无疑问,“老陈表白”系列的发布,为陈皮白茶市场增添了新活力。

为什么越老的白茶越珍贵?

  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称号。近年来,追求老白茶、品饮老白茶、市场热捧老白茶、老白茶的价格被逐渐抬高,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年份越长的白茶越珍贵!

  为什么越老的白茶越珍贵?

  1、茶性的改变

  白茶属微发酵茶,新制当年白茶,茶性偏凉。

  存放两三年以后,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茶叶内部成分开始缓慢地发生变化,香气逐渐转陈,汤色也逐渐由浅色转化成再深一些。茶性也由凉转平渐温。

  茶性的渐次转化,茶口感更加适应多数人的体质。

  2、茶味的改变

  新制白茶,口感淡雅接近绿茶,清香纯爽。

  随着年份越来越久,白茶会变得越来越醇厚,而与陈香并存的依旧是那白茶特有的清香。茶汤颜色呈琥珀色,红亮透明。茶汤香气醇和,滋味渐柔。随时随心随地,有一杯温润醇和的老白茶真真是件幸福的事。

  3、更耐泡可煮

  新制白茶,由于制作不揉不炒,清香,酚类物质保留量较多,清新淡雅,适宜水温较低慢冲泡,高温宜出苦涩。

  而老白茶在存放的过程中,白茶内在的活性酶会持续不断的起作用,把白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等这些物质转化为芳香类物质、茶黄素、茶褐素等,使白茶的滋味与汤色不断出现变化,也使白茶更耐泡可煮,并且老白茶煮出来特有的糯香枣香药香陈香木香,特别诱人,讨人喜欢,更有了一种家的味道。

  同时由于老白茶更耐泡可煮,就相当于单泡茶的品饮成本节省降低了。

  4、老茶量的稀有

  白茶产量近年虽然显著增长,但相对于中华茶的很多品类来说,产量及市场占有率依然较低。

  老白茶更加稀少,物以稀为贵,由于量的稀有,价格的追高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5、人情的关怀

  老白茶愈发珍贵,对于很多喜欢老白茶的友来说,除了品饮时的滋味口感和耐泡可煮节约成本外,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的愉悦、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甚至是茶友朋友间的认同感。

  能追求珍贵的老茶,自然更多的不是追它的物质功用了,而是精神上的契合,与己心的契合,与家人朋友间的情感契合。

  6、功用的改变

  老白茶茶多酚含量降低,苦涩味减少,所以甘甜明显,汤色加深,更加耐泡;咖啡碱含量降低,喝老茶不易失眠;黄酮含量明显增高,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效果明显。

  黄酮含量,陈年白茶比当年白茶含量高的多。陈20年白茶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年份的白茶,是当年新白茶的2.34倍。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是茶叶发挥保健作用的重要功能成分。陈年白茶中黄酮类含量较新茶中高,也为民间俗语“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


松溪白茶史寻迹

福建松溪白茶历史悠久,以药用为先,逐步过渡到饮品,再发展为贸易。笔者多年按其脉络轨迹查证,将史料初步整理,以《松溪白茶史寻迹》为题发表于《中国茶叶》2019年第一期。现以同题将继续挖掘的史迹作进一步整理,意在抛砖引玉。

一、遂应场茶之缘

遂应场位于松溪县城东南路60 km,自古以来属松溪县辖地。这里山川奇秀、山高谷幽、怪石嶙峋、峻壁峭岸、云雾缭绕;下辖里村、吴家村、村尾、上碓村、叶家村、殷村6个自然村。据志书载,1941年10月松溪县遂应场面积26 km²,划政和县一区管辖。该地有座仙岩名山,因此该地所产的茶称为仙岩茶,原是野生小菜茶品种,多生长于岩层石隙之中。

唐宋年间,仙岩茶归建茶亦称北苑贡茶。经过蒸压制成团茶、饼茶类作为贸易所用;也有把仙岩茶进行晾晒作为民间药用。当时没有把茶按加工进行分类,通常把有茸毛显白毫的茶品种称为白茶。1115年,皇帝宋徽宗喝了关隶县送来的极品野生白茶,称赞不已,故把政和年号予以赐名。遂应场仙岩茶与朱熹之父朱松也有茶缘故事。1118年,朱松任政和县尉期间,爱茶如命,常饮仙岩茶。1120年,其父朱森病故,故选址与遂应场近在咫尺的政和铁山风林村护国寺西下葬。朱松在此为其父守制3年,题下“久知喧寂两空华,分别应缘一念邪;为问脱靴吟芍药,何如煮茗对梅花”。此诗以煮茗之感慨寄表思念,也说明茶叶药用价值可与芍药媲美。南宋遂应场开采银矿至明朝末封矿,鼎盛时期,成为福建历史上最大的银矿。这加速了仙岩茶生产和采制的技术交流,激活了茶叶产品贸易。清同治三年(1865),由松溪县商民《恒利和》商家一次性发往延平分局码头茶叶有大箱117件,小箱159件,达5205 kg。经延平的水门码头转到福州港再出口国外。这批茶经松溪水路从梅口埠码头上船,顺松溪河沿建溪、南平运抵福州。

清·同治年间赋税后“给商执照”(图中的铁茶实为红茶,照片由收藏家魏水才提供)据《松溪县志》记载,1892年全县产茶235 t,半数以上仍是白茶。即使因内战影响,1934年松溪茶山仍有1280 hm²,白茶销售67.5 t,占总产105 t的64.5%。松溪管辖遂应场历经1681年,1941年10月才划属政和县管辖。遂应场在松溪茶业发展史上起到不可磨灭的、卓著的牵引作用。

二、西北路白茶起源

松溪县西北路花桥乡的圹边、路桥、寺坑、大浦、源尾等行政村是松溪县主要老茶区之一。客家族人入驻松溪县花桥乡源尾村马窝自然村有300多年,将客家文化中的“山歌”带入,形成了松溪地域的“马窝山歌”,距今已有280年历史。

花桥乡与毗邻建阳樟墩吉坑毗邻。吉坑在清乾隆中叶(1772—1782),创制不炒不揉的工艺白茶,是中国白茶最早发源地。由于花桥与樟墩两地紧邻,言语与民间习俗一样,相互贸易与嫁娶频繁。清道光年间(1821—1861),这里就已传入白茶工艺。随后松溪郑墩的青山、双源、梅口等地也相继制白茶,利用当地菜茶制成的小白茶称为“白仔”。光绪初年(1875),又从水吉一带引种水仙品种制作水仙白。

91岁高龄的郭小奴解说老白茶的来历

百年老陈白茶至今仍可为药用

根据诸多史料分析,同治至光绪年间,是松溪白茶与红茶的盛产期。清代末至民国中期,白茶生产比重占据优势,性价比高销路广。

三、松溪茶迎来新发展

由于战乱影响,松溪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猛降。1949年,全县茶园只剩53 hm²,产量13.5 t。新中国成立后,松溪茶业发展的历程呈现了三大显著特点。1. 茶园建设恢复快

据全县毛茶采购统计资料,1956年8月20日,全县收购茶叶总量19.48 t,其中红茶为8.97 t,占总量46.0%;白茶为8.23 t,占总量42.2%。据1962年茶叶泰斗张天福老先生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记载:1961年全省白茶收购总量为157.5 t,松溪白茶为28.5 t,占全省18.1%,列全省第2位;建阳列第1位,福鼎列第3位,福安与政和分列第4、5位。其中全省大白收购为35.7 t,水仙白为3.5 t,松溪达26.65 t,居福建第一位。

张老与松溪茶企山之韵公司高敦顺合影

2. 茶叶产量增长快1975—1982年,松溪县连续8年茶叶亩产超百斤,故有“南有安溪,北有松溪”的美称。全省各兄弟县纷至沓来学习参观,推动了福建省茶产业的发展。3. 松溪九龙大白茶成了“白马王子”1963年,郑墩双源村茶业队在九龙岗上开辟生产茶山时发现有3棵老茶树发芽特别早,芽梢肥壮且白毫特多,遂用压条方法繁殖了20多株,经研究初步掌握了其品种特征,并将双源村引种的大白茶取名九龙大白茶。后该品种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后被认定为省优良种(编号:闽审茶1998001号),为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松溪白茶产业落后于福鼎、政和等地,近几年才开始迎头追赶。为此,松溪县把助推松溪九龙大白茶发展作为促进白茶产业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2021年,松溪引进福建省级龙头熹茗茶企建立白茶产业园,批给基建用地4.9 hm²,目前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22年5月完成一期精制车间和仓储建设,从而带动松溪白茶的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464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找到约3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