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老陈仓新会陈皮茶

找到约122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对不起,你的新会陈皮已经“死了”

最近道听途说一件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话说一位来自北京的陈皮爱好者不远千里到了新会,在一个叫“新会陈皮交易中心”的地方相中了一箱放在标准仓的里面陈化了至少5年以上的新会陈皮。这位朋友的如意算盘是借着这波热度炒作一翻陈皮,于是掏了几十万埋单,并带了几两半斤样本兴高采烈地回去北京找行家们一起鉴赏。

那料他带着新会陈皮回到北京后,就当即被多位行家认为其购买的陈皮是”死皮“,即失去了陈化价值的陈皮。

定温定湿的陈皮标准仓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会问“死陈皮”是什么玩意?是新概念吗?非也。

我一直强调,不管是否是新会陈皮,但凡是属于“陈皮”的,都应该是可以随着时间推移,慢慢通过自身 物质的氧化来达到“陈化”的目的,并提高其自身的品质之物,才能够称之为“陈皮”。

这个道理跟某些白酒、普洱茶一样,随着时间的陈化,其品质会出现“质”的飞跃。

那么为什么白酒、生普洱茶、陈皮等可以通过时间的作用来改变其口感呢?其实,无论是酒还是茶,都是需要通过自身的“活化作用”来达到陈化、醇化的目的,而这些“活化”的物质,就是其自身所具备的特有条件。

“量产”新会陈皮,大多需要进入风干房快速处理

导致变化的原因,可以是某些醇类、脂类甚至是菌落等等,这些物质有些喜光、有些厌氧、有些爱潮、有些欢暗,于是各种都有其各自的陈化门道,而这些好东西,往往需要通过时间的催化才能达到某些特定的口感,成为某些人口中的饕鬄美味。

而“死陈皮”就跟不能存放陈化的白酒、普洱茶一样,是“失活”的东西,即无论你放多久,怎么放,都不会再发生改变了。

我不懂酒,也不懂茶,除了用嘴巴品尝好坏,也说不出酒和茶的道理,所以还是回到新会陈皮上吧。

“死陈皮”,也是我发明的一个词汇,跟读者们在交流过程中,特别此前入手过“假陈皮”的朋友,都会发现自己陈化多年的陈皮依然原封不动,其表现为原有的味道不断地消淡,而煮泡的口感却毫无变化。

一般来说,新会陈皮的陈化是有“临界值”,按照这些年收藏的经验,新会陈皮在陈化6年到8年以后,其自身香味会经过陈化而转为“脂类”,并从“挥发油状”转化成“固体状”,紧缩在油胞内。

生晒皮的内囊质感比较丰富

因此很多朋友会说新会陈皮不是“越陈越香”?为什么香味放了几年还不如新买的?新会陈皮的越陈越香,不是只物理挥发上,而是在老皮在煮泡时的“茶汤”味道是香醇的,而不是自身的挥发。

所以新会陈皮的越陈越香,指的是口感,而不是挥发出来的味道。

我手上现存的就有1980年的新会陈皮,其色、香、味在外观上都不及5年陈皮,但一旦煮泡后,其出汤时间、挥发的香味、口感都不能同日而语。当然,能够品尝一口30年以上的老陈皮,也是老李的运气罢了。

但“死陈皮”,就不具备这样越陈越香的口感特征了。

活陈皮:内囊开裂,油胞渗出明显

那么什么是“死陈皮”呢?“死陈皮”就是柑皮在制作陈皮的过程中,早期进入烤箱快速风干,或者期间受潮被高温烘干处理,又或者被人为泡水染色后风干从而导致油胞破裂的陈皮。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油胞破裂”。

死陈皮:内囊结实,油胞干结

无论是不是新会陈皮,凡是柑橘的皮肤都有一点点的“细胞状”的油室,这些小小的油室,就是陈皮陈化过程中的“宝藏”。这些小小油室中各种苷类元素,通过氧化后慢慢转化为脂类醇类等挥发油,从而改变了原先果皮的苦涩口感,继而变得醇香。

橘子皮上一点点类似毛孔状的孔,就是柑橘皮的“油胞”

如果一旦这些油室被风干机或者烤箱破坏,那么陈皮就会变成“死皮”。

回到文章开始那个北京朋友购买的陈皮被认定为“死皮”,就是行家通过煮泡其陈皮后发现其陈皮的油胞成分已经所剩无几,喝不出醇香味,因而得出结论!

当然,作为仓储方的交易中心只承担着交易和存放的职能,并没有给北京朋友一个“交代”。而按照习惯,当陈皮的交易完成后,这位朋友也只能认栽了。

死陈皮:烤箱风干陈皮,没有陈化的价值和意义

我一直认为,陈皮的陈化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过程,一旦其中被破坏,那么陈皮的生命就不会继续延续下去。

这更是一个天人合一的过程。很多朋友在陈皮的过程中设置温度计、湿度计、加温加湿等等现代化设备,其实,自古传统无非是生晒而已。

生晒陈皮

跟其他地区陈皮炮制所用的“三蒸三晒”等操作不同,新会陈皮是“三藏”和“三晒”,其实“三”不是说明藏和晒的数字,而是“多次”的意思。

新会陈皮晒太阳,一是也可以杀灭陈皮上的霉菌、虫卵等,其次起到了“干燥”的作用,而太阳的照射还可以加热和激活油胞里面的有效成分(醇脂苷类等成分),让陈化过程加速。

一般来说,只存不晒的皮内囊,会因为陈化缓慢而没有明显的脱落,厚重的内囊也是陈皮的物质没有有效转化的一个特征,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厚重的陈皮一般没有薄皮陈皮的香味好!在外观上,没有翻晒的陈皮即使是同一批皮的皮色,也会有明显色差。这个色差不是同一个颜色的深浅,而是完全不一样的颜色呈现。

没有翻晒新会的陈皮,暗哑无光!

对于八年以上的老陈皮而言,只存不晒的老皮香味就只剩下浓浓药味,而特有的新会陈皮醇香不见了,这就是老李说的没有了“灵魂”香味的陈皮。

新会陈皮是不是每年都要翻晒多次?

对于陈皮的翻晒不能一概而论,主要看年份,不同年份的新会陈皮有不同的翻晒技巧。以陈化期为“3年”作为临界点,3年以上的柑皮,我们才能被称之为“陈皮”

3年以内的新会柑皮,需要视情况多次翻晒(6次左右),每年的立夏开始需要翻晒3天到一周,因为经过整个春天的湿气浸润,需要在盛夏的高温天气之前把陈皮的潮气去掉,以免在夏天发生蛀虫和烧皮。到了立秋和冬至之间,有需要翻晒2-3次,每次晒的程度,就是“硬而不脆”即可。

3到5年的新会陈皮,由于性状基本稳定,但果囊纤维还在,容易受潮,因此,翻晒次数可控制在每年2-3次。

5到8年的新会陈皮,因为其陈化期已过,果皮的性状已稳定,也无需在进行多次翻晒,一年只需在定期翻晒 1 次,甚至不晒都可以。

8到10 年以上的新会陈皮,由于性状十分稳定,内囊已经基本消耗掉,所以无须翻晒,直接封存即可,但仍需要定时检查陈皮的状况,注意霉变和蛀虫的情况即可。

10年以上的老皮,非必要就不用翻晒,因为这时候的陈皮硬而脆,容易导致陈皮的断裂,如果没有明显的陈皮发霉、虫蛀、变软等现象,就不用拿出来翻晒,如发生上述情况,则需要及时拿出来翻晒,晒1到2小时即可。

新会陈皮翻晒

老李认为,新会陈皮的“道地”出身,只是占了30%的先天优势,剩下的70%后天培养,即翻晒藏陈等陈化的环节,才是决定新会陈皮品质的关键所在!而学会了“晒”陈皮,就是陈出好陈皮的关键的一步。

——作者:李嘉图,资深媒体人,新会陈皮收藏爱好以及研究。

老陈皮一直“有价无市”,为什么不像普洱茶那样能炒得起来呢?

凡是有利可图之物品,皆有炒作的空间。如果一个东西“炒”不起来,不代表这个东西不能“炒”,而是傻子还不够多,因此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傻子。

——尼古拉斯·老李

一位土豪老板朋友曾跟老李说,要用当时黄金的“克价”来换老李手上一瓶2005年的新会梅江陈皮(大概一罐子有400克左右)。

当时的老李迟疑了一下想着如果卖掉了,可能一辈子就换不回来,但不卖呢,老李还做不到视钱财如粪土啊,应该咋办?

在回复他给我半天的考虑时间后不久,土豪朋友便电话我说已经在朋友那里购买了一斤装的XX堂30年陈皮,从发来的图片看出,这款陈皮的包装十分精美,素雅的玻璃瓶里静静地躺着沉睡了“30年”的新会陈皮。

从他开心的神情上,老李看到他久违的如获至宝的喜悦。于是,我摸着良心说了一句:“恭喜,恭喜!”然后默默地收好了那个准备拿去换“黄金”的陈皮罐子。

老李手上没能换成“金子”的2005年新会陈皮

话说这个“XX堂”呢,是一个新会当地比较有规模的陈皮品牌,虽然家喻户晓,但也受尽新会人的冷落(具体原因老李就不说了,说多了会挨板子)。

但也没关系,大品牌就是大品牌,该赚的钱一分钱也不含糊,因此连土豪朋友这种不懂陈皮的人,也愿意花钱买开心。

2019年新会陈皮拍会,一份57年陈的新会皮以166g合计50万元成交

为什么土豪朋友要说买老陈皮呢?说来话长,要从新会的“陈皮文化节”说起。

从N年前开始,新会就开始大力举办“陈皮文化节”,其目的当然是推动新会的陈皮文化宣传,也顺带把新会陈皮的价格向前推了一大步。老李没参加过这些活动,但从新闻和朋友圈上都能看见每年的新会陈皮拍卖会上,在拍卖台上的玻璃罩中宣称价值上百万元的“陈皮皇”,其成交的价格让人惊艳之余,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51年陈的老新会皮(约150g重,价值30万人民币)

在每年的各种陈皮活动中,空气里弥漫着的除了陈皮的醇香味还有炽热的商业炒作气息。而上文说的土豪朋友,就是其中一位感受到这份气息的人。

毕竟,万物皆可“炒”。

得知各种炒作陈皮消息的朋友们也会向老李发问:新会陈皮的价格是否虚高了?是不是商家炒作是不是推手?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呢?而囤货的经销商,往往又担当着陈皮鉴别行家的角色,那么裁判和运动员都是他们,这样何以自律?

老李本期内容就说说,一个借文化搭台蓬勃发展的产业背后,有哪些暗涌和投资套路吧。

青柑壳

新会陈皮价格:一路涨、涨、涨!

一个地区以一个农产品孕育出文化底蕴,“新会陈皮”就是一例。

自宋朝在新会的崖山灭亡后,新会陈皮驰名了南北。有着600多年种植历史的新会柑和新会陈皮文化,因为诸多历史的原因一度沉寂多年,直到2000年后才渐渐被兴起,并快速崛起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养活了不少新会陈皮产业链条上的人们。

老李记得几年前到过的农博会,在一个新会陈皮的专场看见人头攒动,因为马上就有一场别开生面的老皮拍卖了。而最引人注目台上写着“陈皮皇”的一团“黑物”,宣称价值上百万元。

台上庄严肃穆,台下窃窃细语。

“上百万?鬼买啊?”一位台下吃瓜的大叔托了托眼镜,扶了扶松垮的皮带,端详了一番“陈皮皇”后跟隔壁的老伴说。

“你说是一百年就是一百年,真假谁鉴别?”另外几位吃瓜大叔大妈也议论陈皮行情,“我得新会人,以前吃陈皮是用来煲汤煮菜,现在这么贵,鬼有人舍得买来煲汤咩?”

老李随即跟大叔们一起吃瓜,并解析了:“这个陈皮皇啊,肯定不是拿来煲汤的啦,它是拿来炒的!”

听完老李的解析,吃瓜大叔大妈们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异口同声说:“新会陈皮除了煲汤,还可以炒着吃?”

仅存的“百年陈皮”

老李翻看最近十年的媒体报道,不难发现在新会回城镇的“环城”产区,从2009年鲜果价格是1.5-2元/斤,到了2011年已达4元/斤左右,一直到2019年的鲜果继续上涨,8元到10元一斤鲜柑比比皆是,继而带动新会陈皮的价格全面上涨。

近年来,新会陈皮产业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产量、产值、品牌价值等逐年攀升。2019年新会陈皮(柑)茶产量近1万吨,产值达32亿元,新会陈皮全产业产值达85亿元,全区新会柑种植面积约10万亩,新会柑茶品牌价值高达126亿元。

虽然大多数“小青柑”与“新会”关联不大,但仍旧被看作陈皮市场的“头部流量产品” 

谈“广西柑”色变:“新会柑”与“搅局者”

很多人在网上问老李:新会这么大,哪里出产的新会柑品质最好啊?

按照传统说法,以会城镇“环城”至茶坑村的凌云塔(ni子塔)可望及的地区,都是定义上的新会柑传统产区。

老李在年少时曾有幸登过凌云塔,放眼望去是一大片的柑田产地连绵数十里。但近年来,由于新会城市的基建和发展扩张,耕地已经减少很多。

新会柑场

从2010到2020年间,新会柑的种植区已纷纷往西迁到双水或或者南移到古井等,让双水、大泽、古井、崖南等镇街成为新会柑的“新产区”。

那么这些产区的新会柑,历年来都流向何处?

每年的10月开始,新会本地人们都有买柑自晒陈皮的习惯,加上珠三角周边城市和外地客商的长期购入囤货以及本土陈皮企业的收购等等,每年的新会柑流向是“有迹可循”的。

然而,市面上,特别是电商平台上源源不断的各种年份“新会陈皮”又从何而来?而且动辄10年20年的老皮更是越卖越多,究竟有什么玄妙之处?

实际上,新会茶枝柑(大红柑)虽为新会原产,但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等也有种植,价钱相比新会地区更是便宜非常多。

业内人士说,移植到广西等地的新会制作出来的陈皮,虽然外观上跟新会陈皮很像(99.99%的相似度),但味道上就与新会本地的有很大不同。

老李也曾经在新会某水果批发市场购入数十斤广西柑(大概1元一斤)自己陈化,再对比真正的新会陈皮,新会皮是越久越清香,而广西皮出来的陈皮却是越陈越苦。

黄色框为“广西柑”,蓝色框为“新会柑”,相似度99.99%

掺假与否,只能靠商家的“自律自觉”

无奈的是,新会柑的价格数倍于高于广西柑,也导致了“新会陈皮”价格高于“广西陈皮”,于是掺假与不掺假,是成了很多商家的自律问题了。

有经营陈皮的业内人士告诉老李,如今市面上从种植到销售“一条龙”的经销商极少,基本都是要从别人手里收购回来再卖出去,每过一道手,都是一道风险。

而新会产的新会陈皮价格向来高企,一般消费者以普通果皮也评估新会柑皮,会有难以接受的“反差感”,因此这样的行情倒是给了“守信”的商家带来极大的生存威胁。

左边为某知名陈皮品牌10年新会陈皮,右边为笔者自己晒的5年陈皮

以新会当地某些大品牌为例,特别是占据了市场头部的销量,却直接从外地采购外地皮到新会陈化,那么对本地柑农的生存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自然也让本地柑农不得不加入到“售假”的行列。

其实早在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并公告新会柑和新会陈皮这两个产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通过了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新会柑》和《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

当时业内人士一致乐观地认为,这意味着以后凡是用低价购入的外地柑制做的陈皮将不能冠以“新会”二字,一经发现将依法查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是“新会陈皮”的“护身符”。

但可惜的是,时间过去了13年了,“假新会皮”如何鉴定、识别并且如何维权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新会会城镇的“环城产区圈”

“炒陈皮”不赚钱?因为私人收藏陈皮不具备流通属性!

“从2010年开始,民间收藏新会陈皮的人多了许多,特别是来自中山、佛山、东莞等地的老板们,都喜欢自己过来摘,很多人甚至雇了小货车来新会买上千斤柑,现场剥皮拉走。”在新会东甲经营多年果园的老陈告诉老李。

目前新会环城产区的很多柑场果园,都会有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别说给我介绍新客户了,就算旧客户想要多一些,我也答应不了。”老陈说,因为产区的产量是恒定的,当你买得越多,价格反而越贵。

为什么这些人会越买越多呢?老陈认为,很多人有“炒皮”的想法,所以不少人大量买入,想着等着将来升值赚钱。

其实早在2006年开始,新会陈皮产业就开始被资本关注,特别是以“普洱热”为契机,大量炒作普洱资本流入新会陈皮的行业,也使得普洱茶商也加入到收藏者行列。

后来,收藏队伍越来越大,从原有的珠三角地区扩大到北京、上海等,而一些果农也转变为中间商,到处收购新会柑再请工人剥皮,卖给各地客商。

老李一直说,从购买新会青柑开始投资,到成为陈皮需要“三年”甚至更多时间,而再到卖得起好价钱的第六年,这样“长周期”让投资风险倍增。

若是直接投资成品新会陈皮,长期以来充斥市场的外地柑假冒新会柑的现象难以杜绝,湿仓做旧等手法,也非一般人能鉴别,而且只有随着年份增加,非新会产陈皮才会逐渐从品质上区别开来,那时发现假陈皮,已经为时已晚。

2019年新会大红皮

这里还有更大的问题,就是你收藏的陈皮顺利熬过了5年并且是真货,但是否具备“流通属性”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很多人在收陈皮之前并没有考虑“转手”的问题,即你买的陈皮再陈化数年后,谁买你的呢?

如果一个投资标的物没有流通的属性,那么对你而言是宝物,对市场来说就是废物,而新会陈皮正好就是这样的商品。

很多人也许不信老李说的,那么很简单做一个假设——当你扛着一袋子10年陈皮到商家的门店问别人要不要收时,你大概率会被当做是“收卖佬”从而被撵走!

作者:李嘉图

手把手教你辨别真假新会陈皮!

  众所周知,正宗的新会陈皮陈化得好的话,其价值可媲美“黄金”。巨大的价值驱使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假冒陈皮欺骗消费者。

  ——“怕买到外地皮”

  ——“怕买到冒充的新会陈皮”

  消费者纷纷吐槽假冒新会陈皮充斥市场。如今,如何辨别真假新会陈皮已经迫切成为一种需要。

  为避免购买到假冒新会陈皮,真的需要掌握一些鉴别方法。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细细讲解如何鉴别真假新会陈皮。

  鉴别新会陈皮真伪,常用到“新会陈皮四断法”,不过在讲解之前,需要先来了解一下市面上已存在的几种陈皮,这有助于我们辨别真假新会陈皮。目前上,市面上现有的陈皮有三类:

图|来源网络

  三类陈皮,三种不同品质

  第一类:新会陈皮

  在金字塔顶端,具很高的食用、保健和收藏价值。挥发油成分多达24种以上,黄酮类成分远高其他产地的陈皮。

  第二类:广陈皮

  处于金字塔中间,挥发油种类有10种左右,与新会陈皮的保健收藏价值相比,则要逊色不少。

  第三类:陈皮

  金字塔底端,和上面两类陈皮相比,它的成分最少,保健和收藏价值最低。

  有些商家,以次充好,不懂的顾客很容易买到假冒的新会陈皮,那么如何辨别真假新会陈皮呢?鉴别的步骤如下:

  -1-

  【颜色】

  新会陈皮:年份短的新会陈皮,内表面呈现黄白或雪白色,外表面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有猪须纹。年份长的陈皮内囊会风化自然剥落,内外表面呈褐色甚至黑色,猪须纹明显。

  猪须纹明显。茶枝柑种出来的皮都带猪鬃纹,但就算同是茶枝柑在离开新会以外的地区也显猪须纹。有猪鬃纹的陈皮不一定是正宗的新会陈皮,但没猪鬃纹的陈皮就肯定不是新会陈皮。

图|来源网络

  新会陈皮无论多陈,外表都是干净油亮通透,纹理清晰、有光泽感。

  纯干仓皮陈者呈棕褐色,显皱缩,纹理呈龟裂纹,质较柔软,有光泽;湿仓皮颜色偏暗沉,色泽均匀

图|来源网络

  外地陈皮:不同产地的外地陈皮,颜色不统一,有黄、红、青等颜色,或深或浅。内囊光滑没有脱离感,皱纹不均匀。

  上边是外地陈皮,内囊光滑没有脱离感;下边新会陈皮,内囊有脱离感。

图|来源网络

  【皮形】

  新会陈皮:规则三瓣状,片张反卷。经过数十载的陈化后陈皮的形状依然为完整的三瓣状。

  外地陈皮:片状多不规则,零碎型者居多。

图|来源网络

  【油室】

  新会陈皮:表面有无数排列整齐、紧密相连、大小均匀、规律分布且凹入的油点。透光可见油室凹凸感明显,与周围上凸的纹路组合在一起。

▲油室对比:青皮油室

图|来源网络

▲油室对比:微红皮油室

图|来源网络

▲油室对比:大红皮油室

图|来源网络

图|来源网络

  外地陈皮:油点分布不匀,数量较少,大小不统一。

  【茶色】

  新会陈皮:年份短的陈皮,茶色呈青黄色甚至是青色。而年份长的陈皮茶色呈黄红色甚至是红色,茶色金黄通透亮。

  外地陈皮:用不同成熟程度的陈皮泡茶,茶汤的颜色也不相同。而且颜色通常比较浅,若是遇到染色陈皮,茶色会特别的深,像普洱茶冲泡的茶色。

图|来源网络

  -2-

  【气味】

  新会陈皮:挥发油种类最多,香气独特、不同年份有不同香气,富有层次感,属于复合型香气。

  3—8年新会陈皮,刺鼻的果香味;

  9—20年的新会陈皮清香扑鼻,没有糖酸味;

  20—40年的新会陈皮陈香醇厚;

  50年以上的新会陈皮弥足珍贵,闻气味,有药香、老药材的味道,陈香醇旧。

  外地陈皮:挥发油种类比新会陈皮少,香气相对要微弱很多、气味单一,或甜,或酸,或苦,或涩,香气随陈化年份长短发生的变化并不明显。

图|来源网络

  -3-

  【质地】

  时间赋予了新会陈皮特殊的质地。新会陈皮质感轻、硬。遇到梅雨天时,用手触摸新会陈皮,年份越短皮身越软,年份越高皮身的手感越硬,而且容易碎裂。外地陈皮:皮硬,容易折断、碎裂。

图|来源网络

  【表皮】

  新会陈皮用指甲刮一刮表皮,刮过的地方会有泛油光。年份短,陈皮的油光稍多;年份长,则陈皮油光稍少。而外地陈皮油胞略少,无油润感。用手指轻刮表皮,无明显油光。

图|来源网络

  -4-

  【味道】

  年份短的新会陈皮,口味略苦、酸、涩;而年份长的新会陈皮口味甘、香、醇、陈。外地陈皮不同,它的味道不随年份增长而改变,大部分外地陈皮的味道是单一的,或是苦的,或是酸的,或是涩的等。

图|来源网络

  以上就是“新会陈皮四辨法”,鉴别真假新会陈皮,大家学会了吗?

  注:文章综合自网络。以上文字、图片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更正。

找到约11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