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

找到约44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福建安溪:一片茶叶,拓开万千百姓致富路

作为安溪县的支柱产业,茶业也是该县的重要富民产业,全县120万人口中有80%从事涉茶产业,农民年均纯收入有56%来自茶产业。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接受采访时表示:“安溪以茶为媒,持续发展壮大富民产业,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茶产业链条从‘一叶’向‘大业’转变,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茶农增收、茶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安溪县拥有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量6.2万吨,涉茶总产值191亿元,连续10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连续五年位居中国茶叶类第一位。此外,安溪铁观音还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合作协议产品清单;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选名录。

图文无关,仅供参考

生态厚植,成就一杯好茶

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包揉、烘干……每一泡安溪铁观音茶都要历经十道传统工序、三十六小时连续制作,被称为最精湛、最独特的制茶技艺。

近日,记者走进安溪县虎邱镇双都村,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都是翠绿的茶园,山坡上、沟壑间,层层叠叠地。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师李金登从十五六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在村里学习制茶,几十年来日日与茶相伴,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独特,比如耐泡、味醇等。“一壶香茶,茶汤清澈,细饮慢呷,茶香里不仅有怡人的香气,更饱含着制茶人的艰辛与执着。”李金登说。

不过,在李金登看来,一泡好茶,除了精湛的制作工艺外,更重要的还是源于茶青的好品质。

如何提升茶青品质?近年来,安溪县推行“3+1”模式,为茶叶上好生态底色,提升茶青品质。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志明告诉记者,“3”即县域大生态、茶园小生态、土壤微生态,“1”即绿色生产技术推广,通过这四个层面立体推进,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35万亩以上。

比如,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茶园去化学农药和茶园喷灌、滴灌等。同时,还推广虫害防治等绿色防控新技术,推行“两留”(茶树留高、梯壁留草)、“两禁”(禁用“非准入”农药、禁用除草剂)、“两减”(减农药、减化肥),每年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5万亩以上。

不仅如此,实施“生态提升”工程,推行“山长制”,持续推进茶山生态修复工程,每年实施茶山生态提升3万亩以上,治理茶园水土流失8000亩以上……

质量安全是茶叶的生命线。安溪县通过实施茶园信息化、数据化监管模式,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在位于安溪龙涓乡的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记者随手拿起一盒茶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商品编号、茶园管理项目、采摘日期、上架时间和农残检测报告等等,立马显现。

“这样的农事记录,我们坚持好几年了。”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金龙说,手机一扫,从茶园到茶杯,每一泡茶的“前世今生”一览无遗。

为了一杯好茶,安溪还制定推行《地理标志产品 安溪铁观音》等“四个标准体系”,还设立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办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打造产业创新引领阵地。

近年来,安溪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全国首开先河举办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百万元重奖制茶大师,目前已选拔8位大师、26位名匠、近200名优秀制茶能手,并建立“传帮带”机制,使匠人精神得以传承。

安溪铁观音大师王清海说,县里通过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茶农、家庭农场”的产地利益共同体,提高茶园管控比率,提升质量安全和组织化水平。据悉,目前,全县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085个,家庭农场531家,茶园生产合作、质量联控比例达95%以上。

近年来,安溪每年随机抽检茶农、茶企的茶品样本2000多个,接受国家、省市茶叶监测抽检,合格率均达100%,茶叶出口连续14年通过输入国官方检测。

根据最新的评比结果,安溪铁观音以1426.86亿元位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第一,连续第五年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华祥苑、八马等品牌茶企成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一系列重大外交、经贸活动的茶叙用茶。

茶旅融合,从“一叶”向“大业”转型

这些年,安溪茶产业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动茶产业向二、三产延伸融合,实现从“单一、单层”的茶业生产经营,向“多元、立体”的全产业链转变。

山、水、茶、林、园一体化,绿线、水面、园貌、慢道、天际线……人之所至,移步皆景,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手笔。

近年来,安溪在全国最早探索茶庄园业态,学习法国葡萄酒庄园经营模式,发展集生产、加工、休闲、旅游和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茶业综合体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走进位于安溪县尚卿乡的国心绿谷茶庄园,记者放眼望去,只见群山环抱,云蒸霞蔚,层层茶园,青翠欲滴。这里有种茶、采茶、制茶体验区、品茗室、茶文化馆、茶艺表演区、农产品交易区、观光木屋、特色农家菜餐饮区等等,还有高空玻璃观景台、悬崖秋千、花岗岩滑道……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们这里人山人海,客房爆满,庄园收入持续增加,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许多游客表示来了就不想走、来过就忘不了。”国心绿谷茶庄园负责人黄清平兴奋地说,庄园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

泉州游客曾先生感慨地说:“在国心绿谷茶庄园里,可以喝到上等安溪铁观音、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还可以看日出、茶园登山、茶艺比拼、休闲烧烤、轻松舞会等,休闲娱乐HIGH翻天。”

茶庄园也成为带动农民发展茶叶生产的引领者。位于安溪桃舟乡的添寿福地茶文化庄园就是一个集生产、加工、深加工、客商定制、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庄园。这个庄园带动周边2100多户农民建设绿色食品标准茶园万亩,从业农民每人平均年收入达3万元。

“自家的茶园也成了茶庄园建设的一部分。”对于村民吴秀春来说,随着茶庄园游的兴起,带动山茶油、土鸡鸭等农村土特产的销售,收入年年增加,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如今,随着茶旅的不断发展,茶庄园已成为海内外游客的主题游目的地。以“茶庄园+”为开发模式,安溪目前已建成华祥苑、高建发、国心绿谷、添寿福地、中闽魏氏等22家茶庄园、茶业综合体,各类茶事体验载体、体验活动广受追捧,蓬勃发展。

云之下,岭之上。在云岭茶庄园,茶园还套种着樱花、桃树、梨树、桂花树等观光树种。每到花开时节,一树一树繁花似锦,映照着绿油油的茶园,为庄园平添几分诗意,吸引各地游客前来。

云岭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加勇接受采访时说,庄园里的茶文化博物馆、制茶技艺体验中心、“茶香人家”农家乐、开茶节、铁观音大师赛……如今,云游大美茶乡,可听茶人说茶、看非遗技艺,寻名山佳茗、品茶香茶韵,尽享茶趣。

“安溪‘海丝茶源 茶旅圣地’刚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我们将进一步打响这个文旅品牌,打造乌龙茶圣地,让‘茶庄园+’茶旅新模式辐射更广,让更多茶农共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红利。”安溪县县长吴毓舟说。据统计,“茶庄园+”每年吸引消费者120万余人次,年旅游收入12亿元。(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林清锻)

【原标题】安溪:一片茶叶,拓开万千百姓致富路

注:内容来源台海网,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安溪:一片茶叶,拓开万千百姓致富路

作为安溪县的支柱产业,茶业也是该县的重要富民产业,全县120万人口中有80%从事涉茶产业,农民年均纯收入有56%来自茶产业。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接受采访时表示:“安溪以茶为媒,持续发展壮大富民产业,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茶产业链条从‘一叶’向‘大业’转变,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茶农增收、茶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安溪县拥有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量6.2万吨,涉茶总产值191亿元,连续10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连续五年位居中国茶叶类第一位。此外,安溪铁观音还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合作协议产品清单;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选名录。

生态厚植,成就一杯好茶

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包揉、烘干……每一泡安溪铁观音茶都要历经十道传统工序、三十六小时连续制作,被称为最精湛、最独特的制茶技艺。

近日,记者走进安溪县虎邱镇双都村,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都是翠绿的茶园,山坡上、沟壑间,层层叠叠地。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师李金登从十五六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在村里学习制茶,几十年来日日与茶相伴,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独特,比如耐泡、味醇等。“一壶香茶,茶汤清澈,细饮慢呷,茶香里不仅有怡人的香气,更饱含着制茶人的艰辛与执着。”李金登说。

不过,在李金登看来,一泡好茶,除了精湛的制作工艺外,更重要的还是源于茶青的好品质。

如何提升茶青品质?近年来,安溪县推行“3+1”模式,为茶叶上好生态底色,提升茶青品质。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志明告诉记者,“3”即县域大生态、茶园小生态、土壤微生态,“1”即绿色生产技术推广,通过这四个层面立体推进,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35万亩以上。

比如,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茶园去化学农药和茶园喷灌、滴灌等。同时,还推广虫害防治等绿色防控新技术,推行“两留”(茶树留高、梯壁留草)、“两禁”(禁用“非准入”农药、禁用除草剂)、“两减”(减农药、减化肥),每年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5万亩以上。

不仅如此,实施“生态提升”工程,推行“山长制”,持续推进茶山生态修复工程,每年实施茶山生态提升3万亩以上,治理茶园水土流失8000亩以上……

质量安全是茶叶的生命线。安溪县通过实施茶园信息化、数据化监管模式,(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在位于安溪龙涓乡的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记者随手拿起一盒茶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商品编号、茶园管理项目、采摘日期、上架时间和农残检测报告等等,立马显现。

“这样的农事记录,我们坚持好几年了。”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金龙说,手机一扫,从茶园到茶杯,每一泡茶的“前世今生”一览无遗。

为了一杯好茶,安溪还制定推行《地理标志产品安溪铁观音》等“四个标准体系”,还设立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办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打造产业创新引领阵地。

近年来,安溪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全国首开先河举办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百万元重奖制茶大师,目前已选拔8位大师、26位名匠、近200名优秀制茶能手,并建立“传帮带”机制,使匠人精神得以传承。

安溪铁观音大师王清海说,县里通过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茶农、家庭农场”的产地利益共同体,提高茶园管控比率,提升质量安全和组织化水平。据悉,目前,全县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085个,家庭农场531家,茶园生产合作、质量联控比例达95%以上。

近年来,安溪每年随机抽检茶农、茶企的茶品样本2000多个,接受国家、省市茶叶监测抽检,合格率均达100%,茶叶出口连续14年通过输入国官方检测。

根据最新的评比结果,安溪铁观音以1426.86亿元位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第一,连续第五年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华祥苑、八马等品牌茶企成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一系列重大外交、经贸活动的茶叙用茶。

茶旅融合,从“一叶”向“大业”转型

这些年,安溪茶产业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动茶产业向二、三产延伸融合,实现从“单一、单层”的茶业生产经营,向“多元、立体”的全产业链转变。

山、水、茶、林、园一体化,绿线、水面、园貌、慢道、天际线……人之所至,移步皆景,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手笔。

近年来,安溪在全国最早探索茶庄园业态,学习法国葡萄酒庄园经营模式,发展集生产、加工、休闲、旅游和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茶业综合体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走进位于安溪县尚卿乡的国心绿谷茶庄园,记者放眼望去,只见群山环抱,云蒸霞蔚,层层茶园,青翠欲滴。这里有种茶、采茶、制茶体验区、品茗室、茶文化馆、茶艺表演区、农产品交易区、观光木屋、特色农家菜餐饮区等等,还有高空玻璃观景台、悬崖秋千、花岗岩滑道……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们这里人山人海,客房爆满,庄园收入持续增加,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许多游客表示来了就不想走、来过就忘不了。”国心绿谷茶庄园负责人黄清平兴奋地说,庄园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

泉州游客曾先生感慨地说:“在国心绿谷茶庄园里,可以喝到上等安溪铁观音、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还可以看日出、茶园登山、茶艺比拼、休闲烧烤、轻松舞会等,休闲娱乐HIGH翻天。”

茶庄园也成为带动农民发展茶叶生产的引领者。位于安溪桃舟乡的添寿福地茶文化庄园就是一个集生产、加工、深加工、客商定制、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庄园。这个庄园带动周边2100多户农民建设绿色食品标准茶园万亩,从业农民每人平均年收入达3万元。

“自家的茶园也成了茶庄园建设的一部分。”对于村民吴秀春来说,随着茶庄园游的兴起,带动山茶油、土鸡鸭等农村土特产的销售,收入年年增加,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如今,随着茶旅的不断发展,茶庄园已成为海内外游客的主题游目的地。以“茶庄园+”为开发模式,安溪目前已建成华祥苑、高建发、国心绿谷、添寿福地、中闽魏氏等22家茶庄园、茶业综合体,各类茶事体验载体、体验活动广受追捧,蓬勃发展。

云之下,岭之上。在云岭茶庄园,茶园还套种着樱花、桃树、梨树、桂花树等观光树种。每到花开时节,一树一树繁花似锦,映照着绿油油的茶园,为庄园平添几分诗意,吸引各地游客前来。

云岭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加勇接受采访时说,庄园里的茶文化博物馆、制茶技艺体验中心、“茶香人家”农家乐、开茶节、铁观音大师赛……如今,云游大美茶乡,可听茶人说茶、看非遗技艺,寻名山佳茗、品茶香茶韵,尽享茶趣。

“安溪‘海丝茶源茶旅圣地’刚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我们将进一步打响这个文旅品牌,打造乌龙茶圣地,让‘茶庄园+’茶旅新模式辐射更广,让更多茶农共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红利。”安溪县县长吴毓舟说。据统计,“茶庄园+”每年吸引消费者120万余人次,年旅游收入12亿元。

来源:福建日报,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安溪:一片茶叶书写茶乡巨变

暮春时节农事忙,又是一年春茶香。在茶乡安溪,垄垄茶树阡陌纵横,畦畦茶田满目葱翠。

相对湿度80%以上,千米高山近3000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安溪铁观音“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素有“安溪铁观音 香韵最耐寻”之誉。

2017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20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选名录;2021年,连续六年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一个个成色十足的荣誉彰显着安溪铁观音千年茗品的价值和尊严。

茶山还是那座茶山,安溪人对茶的理解和追求早已不同。时值春茶采摘季,我们来到安溪,一探安溪铁观音品牌的发展“密码”。

内练品质保生态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围绕茶园生态,安溪对茶叶主产区、核心产区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为品牌发展涂好生态底色。

“在茶园中套种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以及油菜花,可以作为茶园的绿肥,大大提升茶叶产量与品质。”走进龙涓乡一处生态茶园,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态画卷随处可见。茶园负责人刘金龙表示,茶园里的生物多样性,还能使生态系统自然调控发挥作用,茶树上的病虫害减少30%以上。

要想茶叶好,先得生态好。在茶园小生态上,安溪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水肥一体化”等模式,实施生态修复和农艺改良,提高茶园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茶叶品质。同时,推广绿色防控新技术,每年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5万亩以上。

茶园小环境优化了,大环境也要“绿”起来。在全域生态上,安溪县实施茶叶主体功能区规划,探索茶叶产区分级管理,落实“山长制”。每年实施造林和林分改造2万亩以上,实施茶山生态提升3万亩以上。

为了将质量观念写进茶叶基因,前不久,“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卫星具有高分辨率、高集成度和智能化等特点,能够从高空轨道进行茶树长势和病虫害检测,对茶树周期进行质量溯源。”安溪县有关负责人自豪地表示,这是我国第一颗以茶叶品牌冠名的遥感卫星,将为茶园信息化、数据化建设插上“翅膀”。

传承匠心育人才

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每一泡铁观音都要经历10道传统工序、36小时制作,才能醇厚甘鲜、齿颊留香。

用心做茶是安溪茶人一直以来的坚守,讲好安溪茶故事则是时代的新要求。区别于传统斗茶赛,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举办了四届,不仅在制茶、评茶等环节上的标准难度不减,还将讲茶、答题、茶园管理纳入赛事评选过程,开创全国茶叶赛事先河。大师赛也成了热爱安溪铁观音的茶农茶友们津津乐道的文旅活动。

在当地茶人看来,大师赛不仅关乎输赢之争,更重要的是制茶技艺的切磋、匠心精神的传承。在大师赛的引导下,安溪各乡镇的制茶工艺在传统之上求进创新,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同时糅合新消费趋势和理念,茶产业“攒齐”了农文旅三张名片,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选名录顺势纳入怀中。

技艺和文化的传承,是农业品牌最大的禀赋。如何使新一代茶人掌握传统制茶技艺,实现代代相传?安溪的实践表明,关键是念好人才“育”字诀。

2012年,安溪县政府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建成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学院以茶产业链为主线,实现涉茶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中国乌龙茶之乡的地位强强结合,培养了一大批集产、学、研为一体的茶产业适用人才。

融合发展强产业

茶产业见证了安溪人的致富梦。作为曾经福建省最大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依靠茶产业,安溪实现了由贫困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国百强县的三大历史跨越。

目前,安溪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年产量6.2万吨,80%人口从事涉茶产业,茶产业收入一直占到安溪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左右。依靠这一民生产业、支柱产业持续助农增收,是安溪突围破困的动力,也是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2016年起,安溪以茶庄园为基本形态,率先引进葡萄酒庄园经营模式,发展集生产、加工、休闲、旅游和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茶业综合体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在庄园里不仅可以采茶,还能在庄园的茶技术研究中心体验茶叶制作过程,定制专属茶品,真是不虚此行!”在安溪县龙涓乡珠塔村,游客们对村景茶香赞不绝口,独特的制茶体验也为茶乡之行增添不少色彩。

庄园建起来,村民也跟着富起来。“自家的茶园也成了茶庄园建设的一部分,山茶油、土鸡鸭等农村土特产深受游客喜爱,收入年年增加。”村民吴大姐脸上笑开了花。

一业兴则百业兴。随着茶产业的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茶文化旅游、茶叶包装、茶叶机械、茶叶食品、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等快速发展。几年来,安溪已先后研制出罐装茶水、保健茶、速溶茶、奶茶、桂花乌龙、茶叶深加工提取物等系列茶叶深加工产品。2021年,安溪全县涉茶总产值已达280亿元。

塑造形象护品牌

安溪铁观音声名鹊起,品牌冒用也随之而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对安溪铁观音的品牌信赖度。为此,安溪从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出发,建立标准,维权打假,绝不让劣币驱逐良币。

在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内,笔者随手拿起一盒茶叶,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商品编号、采摘日期、上架时间、茶园管理项目、农残检测报告等信息立马呈现。近年来,安溪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打造“优质、健康、安全”的放心茶。

商标是品牌的一道保护线。安溪通过完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准入使用,推动品牌保护进入了“区域公共品牌+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的用标管理新阶段。

截至2021年12月,国内45类产品已全部注册成功“铁观音”商品商标。同时,安溪也在加强商标的国际延伸注册和防御注册方面发力,已在欧盟(27个国家)、俄罗斯、马来西亚、沙特、日本等46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安溪铁观音”商标。

此外,安溪还先后出台了《安溪铁观音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和规定,对准用企业生产初制、精制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实行全方位动态监管,一旦发现质量抽检不合格或者采购其他茶冒充安溪铁观音,立即吊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准用资格。

“我们还聘请律师团队网上打假,借助外力,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打击各种假冒伪劣行为。”安溪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安溪建立了农产品地理标志打假维权队伍,与各地的茶叶经销商联合组成品牌保护监测网络,维护安溪铁观音区域公用品牌的美誉度。

来源:泉州晚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