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金芽贡饼熟茶图片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18 秒)

普秀2018蓁味 有机大树(熟茶)品鉴

沉甸甸的小饼白绵纸包装,正面为品牌,茶品,类别,批次,克重等各种信息介绍!茶饼正上为商标配图,配图下边为“普秀”二字及英文。左侧“普洱祖庭”右侧“贡茶之源”可见普秀的历史沉淀份量!!!商标下面为银色点针的“茶叶”图案,有一种气势磅礴的姿态!类别为“蓁味”拼音及一个茶壶配图,这样的设计简洁干练又不失风雅!有机大树熟茶更能衬托出它的与众不同,批次1801,克重200!

  背面各类信息及“产品索源二维码”,包装压制手法工整干练,普秀商标封口!

  茶饼压制较紧实,饼面条索清晰粗壮,金芽很多!内飞入饼!

  边缘匀整,紧实度较高!干闻茶饼有微堆味,熟香浓郁饱满!

  图片描述产品简介内票及冲泡方法!


  茶饼撬取也较容易,嘎嘣脆声响!金色芽头较多,里外一口料!

  准备用具:品茗小杯,盖碗,茶滤,公杯,家用100度过滤纯水!取茶8克!

  洗茶两遍5秒出汤,图为洗茶汤色!湿醒1分钟!

  1泡:秒出,正式开始品尝:汤色为酒红色,红浓油润明亮。闻茶汤无杂味,入口微堆味稍纵即逝而后熟香糯香饱满,口腔充实度较高!落喉后甜润顺滑细腻,不燥!汤体粘稠度不错!

  2泡:秒出,汤色加深,酒红明亮!入口微堆味儿稍停留即消失,熟香饱满度较高,汤含口时糯香即现!层次感较丰富多彩,持久的香气铺满整个口腔,待落喉后闭口呼吸气时甜润之气又出现,层次感的变化特别棒!

  3泡:油润粘稠,香气较上次区别不大!金圈宽厚明亮!这泡时已无入口的堆味!变得香气较浓郁!

  4-6泡:较以上变化不多,唯一变化的是落喉入口稍有些木香出现!

  7-9泡:从7泡时汤体的口感香气就开始回落,渐序有致的回落,虽然色还在,但口感下降了!熟茶往往从高峰回落后更加好喝,本人也最喜欢熟茶的尾段,因为尾段的茶汤甜润度更高,汤体也更加细腻回味,前段和高峰的任何不适感和杂味在尾水时都没了,剩下的就是甜润和细腻,尾水美哉呀!

  10泡:口感寡淡了起来,结束饮泡!其实还能泡几下的,只不过口感不怎样了!

  茶底清晰不糜,柔软有弹性,茶梗较多而粗壮,叶片厚实!

  总结:这饼茶从收到就感觉多彩,包装的细腻度和简练的风格特别讨喜!从试饮开始茶汤就是油润的酒红色,内含物质浸出度较高以至于都是秒出,就这样汤色都有点深。堆味只有在入口时的那一下而后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变化多彩的熟香,糯香,到后期微微的木香都是渐序的出现,层次感特别丰富!用料方面这饼茶大家都能看出等级较高,金芽较多条索清晰,茶芽及茶梗都比较肥厚和粗壮以至于浸出度较高出现。待这饼茶再给它一段时间的转化真的是难以想象的美味!好茶就该高度赞誉!!!好茶呀!!!


作  者丨毅 然 花 开

摄  影丨毅 然 花 开

来 源丨新 茶 网

普洱茶是饼形好,还是散茶好?

历史上把普洱茶紧压成饼、成砖、成沱等,是有一定原因的。

普洱茶兴起于明清时期,那时候的交通状况比较落后,为了打开和扩张普洱茶的销路,制茶人开始尝试把普洱茶制成紧压茶,储存和运输都更为方便。

后来人们发现紧压茶的仓储转化与散茶会有不同。紧压过程需要加温加湿加压,在最开始的两年内,紧压茶其的化速度会快过散茶;而三五年之后,散茶的转化速度就会逐渐追上并赶超。

一般而言,紧压度越高,但茶质较易保存,陈化后易出花蜜香;但紧压过度时,又容易出现茶心焦心现象。

散茶也自有它的优势,茶条完整而少断碎,能够清楚地看到原料的品质。因为没有再加工,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清香和鲜甜,取用方便,非常适合日常饮用。

普洱茶的品质优劣要看原料等级、加工工艺、储藏年份三个方面。紧压茶不见得就比散茶好。

有些过于细嫩的原料就不适合紧压比如这一款普洱贡芽,之所以制成散茶,是为了最大程度保存它的鲜。

单芽加工的,其香气类型往往是“嫩香形”、“毫香型”;

一芽一叶加工的,其香气类型多为“清香型”、“嫩花香”,带日晒味;

一芽二、三叶加工的,其香气类型多为“花香型”和“果香型”两种。“花香型”的如荷香、兰香等;“果香型”的如栗香、豆香、苹果香等;

一芽四、五叶加工的,其香气类型多带有“粗老气”(类似于干稻草香)和日晒味。

这款普洱贡芽,原料采自云南临沧云县白莺山,此为头采单芽晒青普洱茶原料精制而成,芽头肥壮饱满,满披茶毫,呈现柔和的灰绿色光泽。

热水一冲,颗颗嫩芽在水中尽情绽放,汤色清澈透亮。

有着单芽茶特有的鲜嫩清香毫香明显,还能闻到日晒香,像是晒谷坪上飘散的气味。

芽头的氨基酸含量远高于老叶片,入口不苦不涩,初以为淡,不一会一股甜润的甘鲜就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口舌生津。

原料好不好,看叶底就知道。叶底完全再现了特级芽头的精贵优美,匀嫩柔亮,富有弹性。这样的芽,幸好没有压成饼!

今天想要介绍的另一款普洱熟茶,同样也是散茶,那么就跟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这款茶也没有压成饼吧。

这款茶以一芽二叶为原料,茶条紧细黑褐,依稀可见金色的茶毫,故名为金质普洱茶。

对于熟茶而言,散茶由于能更多地与空气接触经过合理陈放,后发酵的效果更好。

这款2009年的普洱熟茶,呈现出典型年份熟茶的特点。经由干仓条件存储至今。专业的干仓存储条件,更保证了这款年份茶的品质与安全,让我们喝得踏实、放心。

茶香下沉内敛,木质香明显,开杯即可闻到,还带着浅浅的药香,非常舒适宜人。

琥珀红汤色晶莹剔透,呈现出老熟茶特有的清晰和油亮,产品陈化良好,茶汤稠滑、细腻。饮后口中滋润甘甜,有层次,耐人寻味。

茶底呈黑褐色,金毫毕露,优质熟茶的特征。木质香明显,干净毫无杂味,叶底依稀可见饱满芽头。

了解了这些以后,就可以知道紧压茶不一定比散茶好了,关键还是要看采摘的原料、制作工艺好不好以及怎样仓储。

图文:来源网络,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END

易武古树熟茶,七彩云南高端古树熟茶又一力作

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易武茶,“兼得磅礴、幽雅两端,奇妙地合成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冲击力,弥漫于口腔胸腔。”

易武茶的后韵和后劲是难能可贵的。

特别是易武的古树茶,随着时间的沉积,茶汤的品质与饱满程度可以用丰韵细腻、沉稳厚实、蜜韵柔长来形容,时间越久,越能带来味蕾上香扬水柔的惊喜感受。

无数茶人,在这一份“柔”情之中,接受普洱,爱上普洱。

△ 易武古树熟,2023头春古树茶,点击图片 了解更多 ☝︎

△ 很多老茶客收藏易武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易武茶品质出众,更是因为易武茶的转化已经被历史时间证明

01 / 班章为王,易武为后

普洱茶圈有流传这样一句话:“班章为王,易武为后。”

提到老班章,很多人会马上联想到“霸气王者”的形容,茶气饱满刚劲,滋味浓烈霸道,这就是老班章带给人的感觉。

而易武的茶是以“香高水柔”闻名天下,水性细腻、温和甜醇,相比之下,多了几分柔情,陈化后的茶韵更让人赞不绝口。

说到皇后,我们自然会想到“品性端柔”几个字。与王者之气截然不同的是,茶后体现出的柔美绵长之气,是万凤之仪,是柔而广纳天下。

△ 干茶,饼形圆润饱满,条索紧结显芽,金毫显露

02 / 为后者,自是具有令人惊叹的力量

茶后虽代表柔和之美,却并不是毫无实力可言。

她虽无茶王表现出来的刚强雄浑,可她骨子里,流淌着的,绝对是茶王一样的“血液”。为后者,自然是充满内质,且本就具有令人惊叹的力量。

易武是茶马古道的始发地,著名的“贡茶之乡”,曾位列古六大茶山之首。据《普洱府志》记载:“云南迤南之利,首在茶。而茶之产易武较多,茶味易好”。

易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海拔差异大,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植被丰富等特点,使得易武古树茶内含物质丰富。

制成的古树茶,条索黑亮,汤色金黄,苦涩较轻,以“香扬水柔”著称,水性细腻、温和甜醇,存放之后茶气愈强,更是成为不同时代普洱茶爱好者的心头好。

△ 汤色,红浓透亮,陈香显露;滋味,有层次,果香高,甜韵绕齿,喉韵甘润

02 / 易武古树熟茶,高端古树熟茶又一力作

从普洱熟茶诞生至今,勐海作为核心产地一直备受瞩目。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想法:只有产自勐海的熟普才是正宗的?

答案也许不然。

易武古树熟茶(2023),摒弃了传统的勐海产区熟茶择料选择,打破传统熟茶取料的固化性和局限性,选用了茶味更显柔润清雅的经典贡茶产区,古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

甄选易武核心山头古树,精挑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古树春茶原料鲜嫩茶菁,精细发酵而成。陈化后的茶饼醇厚甘滑,芳香浓郁,丝滑甜怡,在无声间便能将人征服。

△ 叶底,褐红嫩匀,柔软、油润鲜活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