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景迈山烤茶

找到约8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以史为起 以情结尾,又读《景迈山拾茶记》

一日,杨嵩老师到访杂志社,大包小包拎着走进来,打开来一看,原来是他带来了烤茶的全套家伙事儿。他挑选的陶罐、电陶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景迈茶。大家在杨老师的指导下七手八脚地干了起来,一会儿烤茶的焦香弥漫……一时间我们好像离开了都市,置身于村寨火塘边。

现在,当我翻开这本《景迈山拾茶记》的时候,总是不由得想象,或许那股烤茶的焦香就是景迈山的味道之一,而这种贴近真实生活的味道也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吧。

《景迈山拾茶记》被有些读者称为一本“景迈山人文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了“史”“景”“茶”、“赏鉴”、“迷情景迈”。会有一点点奇怪,这本围绕着景迈山茶展开的书以“史”为开头。我们想了解一座山、一处茶,为何要从理解和认识历史开始呢?

掩卷之后,我想这也许就是因为它是景迈山吧。

我们认识景迈上往往停留在一些名头上,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它“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试点”,它“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如果你不能走进它、品尝它、呼吸它,这些名头就只是一些冰冷的概念。

在第一章节“史”中,作者详细讲述了景迈村傣族、芒景村布朗族与茶相伴的历史。他们从哪里来,曾隶属哪里管辖,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甚至事无巨细地列举了取名方式、节日的缘由等等。

这些是什么?我试图这样去理解它们,这些是景迈山的精神土壤。作者的视角似乎有些独特,但是他显然抓住了景迈山的根与源。作者用忠实记录的笔触带领着我们从泥土中找到它壮硕的根系,找到它丰厚的营养。但是,从历史中走来的景迈山如今又是什么样呢?

第二章“景”,作者以景为点,以移步换景为线,勾勒出一张景迈山地图。从守望台出发,经过大金塔的影子,景迈大寨、糯干古寨、翁基古寨……灰色的屋顶层层叠叠,静卧在森林之中,那些略带神秘感的茶祖庙、茶魂台、寨心,仿佛于无声处诉说着景迈山的古老往事。

如果你仅仅把它理解成一种静止的复原景观或遗迹,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些“景”在作者眼中是如此鲜活、明亮、生机勃勃。因为就在我们翻开书页的此时此刻,傣族与布朗族村民们就在这些村寨中生活,他们制茶、烤酒,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庆祝每一次丰收和节日,它们以时令和遗训为指引祭祀、纪念、回忆或追寻。他们的美食、他们的禁忌……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所以,书中的景不仅是山中的景,更是心中的景,是日复一日蓬勃不息的生活。而这生活的样式也同样是从景迈山这片土壤中生长出来。

终于,我们在第三章遇见了茶。从宏大的山林、村寨聚焦到茶,需将第三章、第四章一气通读。从古茶园到茶的鉴赏,作者用笔墨将自己十余年制茶的经验和盘托出,不仅有生茶、熟茶制作的各个环节,还有拼配的细节,还有冲泡赏鉴的要诀,还有新近热门的古树晒红与古树白茶的部分。这些都是基于作者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专注的视角,因为他只是扎根景迈山,将景迈山、景迈茶钻研透彻,足矣。

走过两章“技术流”的文字,作者将全书归结于一个情字。我愿意这样称呼最后一章:这是写给景迈山的情书。作者仿佛被茶的因缘深深引诱着,步步深入,最终扎根在了景迈山。长期在景迈山生活,成家立业,制茶琢文,深入景迈山茶的点点滴滴,最终形成这本《景迈山拾茶记》,我想它不仅是景迈山的人文百科全书,更是是一颗心灵与一座山、一片林的交响诗。

来源:普洱杂志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景迈山拾茶记》 这本景迈茶的百科全书,你一定要看

没去过景迈山,但看过景迈山云海、万亩古茶园,也喝过很多景迈茶,云海、万亩古茶园、景迈山好茶,都是对景迈山的好印象。如果说给自己向往的茶山排序,景迈山应该能名列前茅。

读完杨嵩老师的《景迈山拾茶记》书稿,对景迈山的向往,又增添了许多。杨嵩做茶十余年,在景迈山成家立业,常年驻扎在景迈山制茶,对景迈山的一草一木,每一块茶园都无比熟悉。

《景迈山拾茶记》是一本景迈山、景迈茶的文化百科全书,是了解景迈山、景迈茶制作加工和品鉴的百科全书,文字精简、内容全面、作者长期实地调研,质量保证。

01、《景迈山拾茶记》是景迈山人文百科全书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史、景、茶、赏鉴、迷情景迈,其中的史和景的部分都是对景迈山的历史文化做一个全面的梳理。

“史”的部分重点梳理了景迈、芒景村的历史,千年万亩古茶园的由来,全面解析了景迈山历史悠久而独特的茶文化。

“景”则是对景迈山的相关名词做了解释:云上仙台、大金塔、茶王树、茶魂树、茶祖节、开门节、关门节、帕哎冷遗训、布朗族的日常生活、婚嫁丧葬、烤酒烤茶都做了详细全面的解释。

02、《景迈山拾茶记》是景迈茶制作百科全书

看茶制茶,不同区域的茶,因为鲜叶特性,在茶类制作的大框架下,会有一些细节差异。景迈山制茶,也会根据景迈茶的不同特性,有一些不同的制茶细节。

作者常年在景迈山制茶,所以对景迈山的制茶工艺及相关细节比较熟悉,有丰富的制作普洱茶、红茶、白茶的经验,并且用图文清晰准确地记录下来。通过阅读本书,就可以了解到景迈山如何制作古树普洱茶(生、熟)、古树晒红和古树白茶。

03、《景迈山拾茶记》是景迈茶品鉴参考书

茶品品鉴有个性和共性,要对景迈茶进行品鉴,需要掌握茶山信息、茶品制作特点以及不同茶类的特点,只有做好基础知识准备,才能构建起品鉴体系。

另外,品鉴又受到口感偏好等诸多因素影响,只能求同存异。关于景迈茶品鉴思路,景迈茶滋味特点本书都有了详尽地阐述。另外本书还对冲泡、品鉴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对研习景迈茶有很高的参考性。

如果你对景迈山、景迈茶感兴趣,《景迈山拾茶记》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是学习景迈茶很好的教材。

新书一览

注:内容来源普洱杂志,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布朗族古稀老人传承景迈山古茶林文化

18日清晨,古朴静谧的景迈山上,被森林与古茶林环抱的芒景村在翻腾的云海中若隐若现。古稀老人苏国文点燃家里的火塘,烤煮一壶清茶,来到布朗族“茶祖”帕哎冷塑像前,敬献上一杯普洱茶,“告祭‘茶祖’,景迈山申遗成功了,我们会永续保护好古茶林。”

9月15日,云南普洱景迈山茶农在古茶林里采茶。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景迈山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佤族、汉族5个民族世居于此。北京时间17日晚,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例茶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布朗族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主要缔造民族之一。今年77岁的苏国文出生在景迈山芒景村,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他曾助澜沧县近10万人识字认字。

“父亲临终前嘱托我,一定要恢复和继承好布朗族文化。”苏国文其父苏理亚是景迈山布朗族最后一位世袭头人。苏国文在2004年退休后,从澜沧县城回到家乡,完成父亲的遗愿。

9月16日,云南普洱景迈山布朗族芒景村翁基小组(无人机照片)。中新社 记者 刘冉阳 摄

当时,景迈山布朗族文化保护传承并不理想。苏国文统计了村里懂史料的老人,只剩下6位,年龄最小的已经83岁。“我立刻召集老人们开会,记录整理下老人口述的史料和文化。”

2005年,苏国文无意中在与澜沧县接壤的缅甸边境地区发现以布朗文编撰的《芒景村志》《布朗族大事记》等古籍。他欣喜若狂,用近一年时间,全部抄录,带回景迈山。

2006年,他在芒景村寺庙中,寻到有1000多年历史的布朗族古碑。他如获至宝,一小块、一小块地搬回家,认真清理,精心拼接,并将之作为历史见证竖立在芒景村。

9月16日,云南普洱景迈山布朗族村寨中的一块茶叶浮雕。中新社 记者 刘冉阳 摄

“芒景村的布朗族文化,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苏国文全身心投入到布朗族文化挖掘和传承之中,先后编写《芒景布朗族简史》《布朗族与茶》等书籍。其亲手修建的布朗文化园中,陈列着茶祖塑像、传统压茶工具、祭祀所用的面具、古老的布朗族日历等,现已成为人们了解当地布朗族历史和茶文化的重要资料。

此外,在他和村里人共同努力下,芒景村于2006年恢复了布朗族传统节日“山康茶祖节”“开门节”“关门节”,布朗族的“茶魂”理念逐步复苏,每家茶林中都设一棵茶魂树,作为自家的茶神予以祭祀。“茶有魂,茶人有敬畏,制作的茶叶方有精气神。”

如今,苏国文已是云南省级非遗项目“普洱祭茶祖习俗”传承人,他说“景迈山的茶祖信仰是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结合。”

千年前,布朗族首领帕哎冷带领部落迁徙到景迈山时遭遇瘟疫,被当地茶树叶所救,遂在此定居,并率族人到森林中找回野生茶苗、茶籽,在寨子周边种植,驯化野生茶树,开创了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

9月16日,云南普洱景迈山布朗族人在火塘边制作烤茶。中新社 记者 刘冉阳 摄

“帕哎冷留下遗训:要留下牛马,怕遭自然灾害死光;要留下金银财宝,也会吃完用完;就留下这片肥沃的茶林,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苏国文说,布朗族把帕哎冷尊为“茶祖”,每年四月礼祀,献上一年中最好的春茶,在茶魂台呼唤茶魂,祈求茶祖保佑茶林村寨。“茶叶,自古就是我们主要经济来源。如今景迈山年人均纯收入约2万元人民币,其中90%来自茶叶。”

茶祖祭祀连接着景迈山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景迈山维持社会秩序与强化茶农道德规范的传承。苏国文说,“我们要在祭祀仪式上兑现对茶祖的承诺,对祖先神和自然神宣誓:保护好古茶林生态环境,保证不让个人信誉蒙受污点。”

9月15日,苏国文站在由其策划绘制的布朗族历史墙壁绘画前。中新社 记者 刘冉阳 摄

景迈山人利用山地环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合理分布,经由祖祖辈辈的建设,形成了“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近年来,苏国文每月15日坚持在景迈山开设茶文化课堂,为当地人讲授景迈山古茶林文化的历史、内涵、价值等。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表彰其为农村社区学习中心(CLC)建设、促进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只有认识到我们与茶的历史文化关系,才能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苏国文说。(完)

来源:中新社记者 缪超,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