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桔普茶难喝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柑普茶为什么能迎合年轻人?

中国用柑橘皮配茶的喝法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提及到“加入橘皮煮茶”的饮茶法。逾越千年至今,自2014年以来,柑普熟茶以“小巧玲珑、呆萌可爱、口味独特”等与众不同的特点逐渐为人们熟知。

至2017年甚至强势突破30亿的销售额,一度引发媒体、茶人们的关注。异军突起、冲破陈规,一路强势闯进年轻人的市场的柑普熟茶究竟如何?众茶友们且先泡上一杯小青柑,下文将为大家细细道来。


一、什么是柑普茶?


柑普的定义:采用纯天然的广东新会柑皮和云南普洱茶为原料,无任何添加剂,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茶。狭义的来讲,柑普茶多指柑普熟茶,其滋味特点是融合了柑橘的果香与普洱熟茶的醇厚,具有独特品饮风味。



(注:由于柑与桔长期以来叫法较为混乱,在此暂且以皮肉分离程度来进行区分,皮肉紧密难分离为柑,皮肉松弛易离为桔。在普遍的消费群体中,柑普易被称为桔普,在笔者看来便是因为“柑”与“桔”的叫法过于混乱而导致的,为了文体清晰,在此把它们区分开来,请勿纠结于“柑普又被称为桔普”这个概念。)


在采制柑普茶产品时,其普洱茶的用料也是千差万别。其中,多以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发酵的普洱熟茶为原料。从产品分类来看,柑普的种类主要以柑皮来进行区分,若按“柑”与“桔”来分,则分为柑普与桔普;若按柑果不同的成熟阶段来分,主要分为柑胎、小青柑、青柑、二红柑、大红柑。



二、上乘柑皮的产区


犹为上乘的柑果,行业内普遍认为,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地区的新会柑,品质为佳。其皮肉兼用又药食同源,明清便盛行于一时,并被列为“贡品”岁岁进贡。


据说李时珍当年效仿神农遍尝百草,在其济世之作《本草纲目》中便对新会柑颇有赞誉:“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即新会)采者为胜。”


随着时间推移,新会柑的产区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核心产区与外围产区的柑果往往价差悬殊,主要核心产区有天马、茶坑、梅江、东甲。相传新会茶坑村灵气聚郁,凡能眺望到茶坑凌云塔,皆可产出质量上乘的新会柑果。



传言,看似玄而又玄却又不乏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天马、茶坑、梅江、东甲四地处于咸水和淡水交界,两岸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特殊水质及肥沃土地里的无机盐、矿物质等微量元素自然含量丰富,三山环抱自成天然屏障,天灾也难以为害。


有“天时”“地利”相助,“人和”便自然水到渠成,使得核心产区的新会柑品质相较于其他产区遥遥领先。不过近年传闻核心四区中,天马产区逐渐有独占鳌头的趋势,这却又是后话了。



三、柑普的种类


(一)柑胎


柑胎又名柑仔。采摘5-6月份的柑果,一般为小指头或拇指头大小,内不含普洱熟茶。自然晒干制成后,颜色一般为呈墨绿色或灰黑色,手感硬而扎实。又因柑苔内无果肉,内涵物质及芳香物质主要集中于果皮表面。泡水喝有一定的减肥功效,轻嗅又可提神醒脑,又因其可助肠胃消化,因此也有不可忽视的药用价值。



(二)小青柑


采摘时间在7-8月份左右,柑果相对较为青涩,小青柑芳香物质含量大于二红柑和大红柑。小青柑外皮多呈深绿色,柑味强烈,有苦涩感而果香馥郁,口味独特,皮质硬而软,加工工艺因其个体较小而难度较大。


(三)青柑


小青柑再生长1-2个月变成了青柑,此时柑果的柑皮和果肉均未完全成熟,表皮颜色和品饮口味与小青柑差异不明显。



(四)二红柑


采摘柑果于11月左右,此时的柑皮介于青果与熟果之间。经加工后的二柑红表皮褐绿中带有微红,皮质硬软,油室凹孔较大,品饮口感较于小青柑有丝丝微甜。

(五)大红柑


大红柑采摘12月左右的柑果,柑皮已完全成熟,果皮表面一般为橙红色或褐红色。油室凹孔较大而明显,质软厚而柔软,茶性较为温和,因糖份较高显得口感香甜而润喉。


大红柑开陈皮普洱成品之先河。由于柑皮陈放三年以上才能称之为陈皮,故而陈皮普洱需要用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成熟大红柑皮来制作。


陈皮普洱茶素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美誉,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新会大红柑。上等的陈皮普洱用新会柑皮与云南陈年熟普洱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陈皮色泽为棕红色至棕黑色。



(六)桔普


桔普以桔子皮与普洱熟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作而成。桔皮薄,果皮与果肉分离较为容易,无论是内涵物质还是芳香物质含量较柑果都相对较低。使得桔皮的药用价值低于柑皮,而桔普的品饮价值较柑普也有所不如。


四、柑普的功效简述


柑普茶的另一种原材料是陈皮。民间一直流传着“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一说。据古医典记载,陈皮的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

即:一破滞气,二益脾胃。现代科研也进一步证实,陈皮中含有大量芳香油、橙皮苷、柠檬烯、维生素等对人体颇益的微量元素,可促进肠胃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郁积浊气。

储存三年以上的陈皮,理气化痰功效优于一年的陈皮,也证实了古人所说的“陈久者良”并不是空穴来风。

红柑口感较为甜润,对胃肠刺激性性也相对较弱。在品饮柑普茶时,不同的茶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身体状况,选择功效、口感有所差异的柑普。但单从养生的角度来谈,口感较为甜润的红柑较为适合;若独钟爱于青柑的辛香馥郁,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酌量而饮

茶香列国,韩国:五谷花果皆入茶

分享世界各产茶区的故事,

通过“茶”这一国际化的文化名片,

周游茶香列国!

今天,来说说韩国茶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韩国的饮茶历史也有数千年。茶文化作为中韩文化交流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虽说茶礼源于中国,但是并不是简单的照搬、移植。而是把中国的禅宗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韩国的传统礼节融于一体形成的。

受中国启发的韩国茶文化

图片

韩国的茶叶最初是朝鲜三国时期从中国引入,历史上曾盛行,融合了儒家思想文化,经历了新罗统一、高丽王朝、朝鲜、以及现今世四个时代。

根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记载:

“冬十二月,遣使入唐朝贡,文宗召对于麟德殿,宴赐有差。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命植于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有之,至于此盛焉。前于新罗第二十七代善德女王时,已有茶。唯此时方得盛行。”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新罗时期,兴德王三年(公元828年)使者金大廉,出使大唐,带茶种回来,开始在地理山种植茶树,这就是韩国饮茶风气流行的开端。

自陆羽的《茶经》问世以来,煎茶法已经成为唐朝的主流品饮方式、新罗当时的饮茶方式是大唐正流行的煎茶法。

新罗统一时期,接受了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

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

他们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这个时期,有一个叫崔致远的新罗人在大唐留学。

这个人后来成为朝鲜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被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之称。

他自幼赴唐留学,科举及第成为官吏,专心向学。

上司以茶作为膳物赐给他,于是崔致远写了《谢新茶状》。

与此同时他预支三个月俸禄,全部用于购买茶叶与药物,托归国使臣带给故乡的父母亲。

崔致远通过这种形式让饮茶风俗在新罗百姓间普及开来,让茶文化在朝鲜半岛深入人心。

高丽时期(公元918年-1392年),正是中国茶文化巅峰期的宋朝时期,也是朝鲜半岛茶文化的黄金年代。

宋式点茶道大行其道,上至帝王宫廷,下至凡夫走贩,人人热衷点茶,斗茶。

朝鲜半岛一直都是中国文化的附庸之地,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宋式点茶法和宋代的品饮思想也在这一时期传入,风靡了整个高丽。

高丽时期,上至王宫贵族、百官,下至百姓在冠礼、婚丧、祭祖、祭神、敬佛、祈雨等典礼中均用茶礼。

高丽时期维持了几百年的相对稳定,在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开始形成了本民族特色的高丽茶礼。

朝鲜王朝中后期茶叶茶开始在朝鲜半岛衰退。目前在韩国喝茶叶茶的人很少。不过1980年代以来,茶叶茶开始在韩国复兴。

茶礼是一门必修课

韩国的茶礼侧重于礼仪,强调茶的亲和、礼敬、欢快,席间的坐姿、烹茶的手势、言谈交流中的语速、穿梭茶席的步态等举止细节,皆道出谦和恭敬的茶礼印象,以及内外兼修的人格魅力。

茶礼的过程,从迎客、环境、茶室陈设、书画、茶具造型与排列,投茶、注茶、点茶、喝茶到茶点等,都有严格的规矩和程序,力求给人以清静、悠闲、高雅、文明之感。

韩国把茶礼贯穿于各阶层之中,以茶作为团结全民族的力量。

成人茶礼是韩国茶日的重要活动之一。韩国向来都有“礼仪之邦”著称,韩国人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礼节。其中成人茶礼是通过茶礼仪式,对刚满20岁的少男少女进行传统文化和礼仪教育。

高丽五行茶礼,形式和日本的茶道有些相同,茶礼基本说的是对茶的冲泡和品饮,五行茶礼的核心主要是祭祖韩国崇敬的中国“茶圣”炎帝神农氏。总的来说高丽五行茶礼是一种古代茶祭的仪式的延续。

高丽五行茶礼献茶时,由五行献礼祭坛的祭主,一名身著华贵套装的女子宣读祭文,祭奠神位毕,即由十名五行茶礼行者向各位来宾送茶并献茶食。

韩国的典型茶文化景观

韩国的茶文化景观数量多于人们通常所知。朝鲜半岛的许多地区都有传统的茶叶种植区。在许多地区,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在屋后的山上或附近发现茶树,这些人们就地种植的茶树,加工后以便自己享用。

宝城

韩国最著名的茶叶产地是全南宝城郡。宝城位于韩国全罗南道,是韩国最大的产茶县,茶叶产量占韩国茶叶总产量的40%左右。

而且韩国的名优茶都缘于宝城。宝城临海,所以形成高温而多湿的风,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种植茶树。

河东(位于庆尚南道河东郡)

河东郡因其千年栽培茶树而闻名。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野生茶树种和以采用传统手工制茶法的小型加工厂产茶的模式独树一帜,不同于其他茶产区。河东郡生产的高品质绿茶,正努力从其他本地绿茶产区中脱颖而出。

河东绿茶很难商业化,是因为各茶园的茶叶都是特有的,且产量有限。此外,该地区的茶叶生产也没有明确的标准。然而,河东绿茶得到了普遍认可,人们对这种手工生产的传统绿茶青睐有加。

济州岛

济州岛茶叶生产发端于一家私营公司——欧雪绿(O’sulloc),它在济州岛建厂,并由此开始生产茶叶。

济州岛地区拥有韩国唯一一处有机质含量非常丰富 的黑色火山灰土壤地,适于茶树生长和优质茶叶的生。

此外,由于济州岛的亚热带气候,茶树的生长周期更短,比其他地区早一到两周,这使得能在 每年4月5日前采摘的明田茶(Myeongjeon cha)成为济州岛独一无二的茶叶。

特别要提及的是,济州岛由于大面积种植柑橘, 导致产量过剩,农户受损。自2001年起,政府发起了将柑橘田改造成茶园的运动。

政策落实初期,茶树数量自2005年以来有所增加。由于该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大大小小的茶馆和茶叶生产作坊也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中得以兴盛。

五谷花果皆入茶

与原叶茶不同,韩国本地“传统茶”在韩国非常流行。“传统茶”和中国茶不同,可以不放茶叶,其他材料。比较常见的是五谷茶,像大麦茶、玉米茶等。药草茶有五味子茶、百合茶、艾草茶、葛根茶、麦冬茶、当归茶、桂皮茶等。

水果几乎无一例外都可以制成水果茶,包括大枣茶、核桃茶、莲藕茶、青梅茶、柚子茶、柿子茶、桔皮茶、石榴茶等。

“传统茶”不用开水冲泡,而是将原料长时间浸泡、发酵或熬制而成,是一种天然与健康的饮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柚子茶。是一种把柚子切成细条状,然后放到糖里泡制一下,再用水泡来喝的茶。

韩国“传统茶”种类多,经过一番光大,已经达到无物不能入茶的程度。比较常见的传统茶是五谷茶,像大麦茶、玉米茶等。药草传统茶有五味子茶、百合茶、艾草茶、葛根茶、麦冬茶、当归茶、桂皮茶等。

水果传统茶包括大枣茶、核桃茶、莲藕茶、青梅茶、柚子茶、柿子茶、桔皮茶、石榴茶等。 咖啡店、酒吧和自动饮料售货机都出售“传统茶”。不过,品尝地道的韩国“传统茶”,最好还是到茶馆里去,悠然的气氛加上三五位知己,别有一番情趣。

韩国本身生产绿茶,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受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影响,韩国人开始接触普洱茶,并很快喜欢上它。

原来韩国人的饮食比较清淡,喝像绿茶这样不发酵的茶,恐有伤肠胃,而有年份的生普和熟普就特别适合韩国人的体质,而且形成了收藏普洱的风气。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期茶的崛起历程

什么样的茶能被称为中期茶,市场有不同的说法,最主流的说法是指,陈期10年左右,具备一定“越陈越香”的品饮价值的茶品。对于10年大家都没有意见,但左右浮动范围就不好说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混乱。

但要统一“左右”其实是很难的,因为同一茶品放在不同地域其转化速度是不一样的,也许在广东放个三四年转化就很明显,而在昆明摆个七八年也许变化还不大。转化差异是其中一点,但我们更需要明确的是中期茶其实是一个市场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因此我们定义中期茶更多的是从市场需要出发。

中期茶的崛起历程

因此可以总结出中期茶有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一个是价值的概念,是指介于新茶与老茶之间,陈放10年左右,有一定转化的茶;另一个是特定的市场概念,其指的是2003~2007年间生产的茶。

2003年到2007年生产的茶被重新包装,冠以中期茶的名义,从东莞的大仓库放出,大量投放到市场,以具备一定陈期与品饮价值,加上性价比高的名义,成为了市场最新的热点。

中期茶的崛起历程

(2003黎明普洱王)

在2003年以前,普洱茶的产量很少,香港人执普洱茶市场之牛耳,云南厂家生产的普洱茶在内地很少销售,都是拉到香港去。当时香港的市场情况是,新茶不值钱,要摆个三四年后卖掉才能赚点钱,于是新茶大都入库,三到四年后再开仓进行大量的销售。

普洱茶兴起之后,在突然释放的巨大需求之下,产品供不应求,于是从2003年开始,普洱茶“仓储几年再卖”的模式被打破,变成直接大量售卖新茶,并且还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2003年以前产量非常低的茶品,之后产量才被急剧放大,因此2003年之前的茶品到了现在变成了罕见物,稀罕造成了老茶市场的精品珍贵难求。

中期茶的崛起历程

(2005老同志小班章)

2003年之后,新茶越做越多,到了2007年便出现了第一次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些没有饮用消耗的茶,就变成了天量库存,藏在东莞仓和云南的厂家手里,这就是云南中期茶、广东中期茶概念兴起的历史渊源。

2003~2007年,是个非常特殊的时间段,之前生产的茶,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归入老茶的范畴,除了时间长之外,其最大的卖点是稀缺性。

中期茶的崛起历程

(2007中茶水蓝印)

2008年,普洱茶进入了精益求精、提升茶品质量的阶段,厂家纷纷压缩产量,古树茶等中高端市场也因此被开发出来,加上大益茶变成新时代投资的标志物,由此新茶市场被再次激活,一直到2014年春天茶价冲高回落,市场难以走货为止。

2008年之后生产的茶,许多是高品质的古树茶,但其目前困扰于B货,加上多为陈期不够的生茶,性寒,不适合日常大量频繁饮用,在普洱茶由投资时代再次转向日常饮用消费时代之际,这就给中期茶登场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中期茶的崛起历程

(2008兴海那卡印象)

而2007年前生产的茶,曾经因产量大,产品良莠不齐而广为人诟病,尤其是2006年10月份到2007年上半年的茶,被视为价格虚高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非理性普洱茶年代深度套牢的产物。但到了2013年以后,大家逐渐发现,这些陈放10年左右的茶,虽然产品良莠不齐,但还是可以从其中淘出大量的高性价比好茶出来的,也不能用老眼光一概排斥。

中期茶的崛起历程

(2014大益生肖马饼)

普洱茶作为一个不断在投资收藏与品饮消费之间摇摆的农产品,从2014年起普洱茶由投资时代再次转向日常饮用消费时代,老茶我们喝不起,也缺乏辨别真伪的功力,新出古树茶确实是人间美味,但性寒,喝多了身体受不了,再加上山头茶韵的专业知识尚处于普及的初级阶段,一看高昂的价格很难下单。

中期茶的崛起历程

而中期茶品饮价值高,常喝身体受得了,口感消费者容易接受,价钱实惠,就充当了消费者的口粮茶与品鉴茶的主力。要实惠,选择性价比高的中期茶作为口粮茶;要品饮价值,可以挑点价格稍微高些的中期茶精品,当做品鉴茶,这也就造成了新出的生茶很难量售,市场上熟茶、桔普与中期茶则成为主流的格局。

中期茶的崛起历程

中期茶还是绝佳的投资茶,因为其陈期10年左右,买来收藏几年,就是老茶了,到时可以当老茶自己喝,也可以当老茶去卖。数量庞大中期茶的出现,喻示着在未来老茶数量稀少,价格奇高的现象将得到纠正,中期茶的热销也喻示着普洱茶向2003年之前的销售模式回归,即新茶少量卖,大量的茶仓储三五年再投放市场,而且厂家会严格控制仓储品质,并建立仓储流通交易体系,让经销商、茶客都因之受益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