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号级茶体系

找到约586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新茶、老茶、中期茶、印级茶、号级茶是什么?

喜欢普洱茶的朋友们,是不是经常被很多时间概念搞得一头雾水?神马“新茶”、“老茶”、“中期茶”、“印级茶”、“号级茶”,彻底凌乱了!



这些名词是按照年份来划分的。

新茶:指的是新近生产出来的茶品,一般是指生产成茶品后1-3年之内的茶。

老茶(旧茶):在云南当地,一般指生产成茶品后7年以上的茶。而在广东、港台等地,10年、15年以上方可称之为“老茶”。

陈茶:代表有一定年份的茶,一般说陈茶,前面都会加上精确的年份,例如,“5年陈茶”。


中期茶的两个概念,市场上原本没有“中期茶”一说,它是由“陈普”这个概念转化而来的。只是“陈普”很难用来界定茶品的年限,于是就有了“中期茶”的概念。

有人把年限在3-5年、5-10年或10-15年的茶称为中期茶;有人把3-7年的茶也称为中期茶。还有学者认为,从陈普与中期茶概念相似的角度看来,贮存年限六七年到十五六年的普洱茶,亦可称之为中期茶。

关于中期茶的年份期间,尽管业界还是见仁见智,没有统一标准。不过可以明确的就是,中期茶就是指经过多年陈放后,正处于转化过程中,陈化效果达到较好阶段的茶品。

中期茶另一个概念,是指大品牌在某一精确年份之间的茶。我们以大益和下关为例,来看看:

大益中期茶: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的大益普洱茶,称为大益中期茶。此时的熟茶表现出来的茶叶特征是,已无堆味,略有陈韵,茶气更足。而生茶开始有变化,苦涩味转化甘滑,开始清爽。二者无论品饮或者收藏,都是最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大益中期茶的价位都不高。

下关中期茶: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5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生产的下关成品普洱茶,称为下关中期普洱茶。例如:T8653铁饼(357g) 生茶,2005年以前;下关甲级沱茶(100g便装)生茶1996年--2005年。

当然,以上两个品牌茶企的界定并非唯一标准,只是集中突出这个时间段的茶品特征而已,若要把中期茶准确定位还需要大量的科学数据来支撑,否者会给茶友带来困扰和误导

号级茶又称古董茶,一般指的是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当时的私人茶庄均以“号”来命名,所以生产出来的普洱茶统称号级茶。以圆茶为主,石磨压制,一饼350克,七饼一桶,外用笋叶包装,包装顶面有制茶商号标志。茶饼不像现在用棉纸包装,裸饼,没有内票,有内飞,上面记录着宣传文字和商号负责人姓名。




宋聘号:红标宋聘



同庆号:双狮同庆


代表性老茶有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车顺号等。

雍正年间,清政府设立普洱府专门控制茶叶生产,因此产生了云南贡茶,普洱茶也由此走向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当时在云南的各大产茶区中,以六大茶山名震天下,其中又以易武名列六大茶山之首。从道光至民国初期的90多年,是易武茶业最兴旺的时期,茶庄、茶号遍布。当时在易武开办的茶庄商号成为今天号级茶的主阵容。同兴号、宋聘号、同昌号、同庆号、福元昌、车顺号等等,各个易武号级古董茶奠定了普洱茶老茶的历史地位,也同时堆叠出易武茶山百年的荣辱兴衰。


印级茶: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期,私人作坊散去,普洱茶生产进入公私合营或国营时期。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以其中间“茶”字的颜色分别命名品种。分别有红印、绿印、蓝印、黄印四种。所以这一时期的出产的普洱茶,亦被称之为“印级茶”。

50年代无纸红印

代表性老茶有大红印、无纸红印、红印铁饼、蓝印铁饼等。注:所谓“铁饼”,就是用金属模具直接压制成型的饼茶,因为机器压力较大,茶饼压制得非常紧实,坚硬如铁,故而得名。)印级茶的制茶师傅都是从之前的号级茶庄募集而来,选料开始以勐海茶区为主,所以印级茶时期可以看做是集中力量开发勐海茶区的一个时期。


七子饼茶:从文革时期圆茶改名为七子饼,在1972年之后,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间“茶”字以绿色为主,个别印红、黄色“茶”。较为常见有勐海茶厂出的7542、7572、8582、7592等,还有下关茶厂8653、8633等。

七子饼时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大,进出口公司为了统一规范而逐渐形成的体系。为出口需要,也为使各厂家生产的茶品有统一的识别标志,1976年,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对普洱茶进行了编号,规范唛号的使用。


 88青饼是勐海茶厂于1988年至1992年生产的7542青饼的统称,是业内对这段时期勐海茶厂生产的7542青饼的一种特定称谓。


茶唛号用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为该厂创制该品号普洱茶的年份,第三位数字表示该产品主拼料级别,第四位数字为该茶厂的代号(注:当时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给四家大厂定了编号:昆明茶厂1,勐海茶厂2,下关茶厂3,普洱茶厂4)。不过,以上只是当年国营体系主导下的做法。现在,随着国营体系对普洱茶生产管控的弱化,随着民营普洱茶企的不断增加,唛号的做法现在不再是规范了。

新茶、老茶、中期茶、印级茶、号级茶是什么

普洱茶真是个奇葩!喜欢普洱茶的朋友们,是不是经常被很多时间概念搞得一头雾水?神马“新茶”、“老茶”、“中期茶”、“印级茶”、“号级茶”,彻底凌乱了!

这些名词是按照年份来划分的。

新茶:指的是新近生产出来的茶品,一般是指生产成茶品后1-3年之内的茶。

老茶(旧茶):在云南当地,一般指生产成茶品后7年以上的茶。而在广东、港台等地,10年、15年以上方可称之为“老茶”。

陈茶:代表有一定年份的茶,一般说陈茶,前面都会加上精确的年份,例如,“5年陈茶”。

中期茶的两个概念,市场上原本没有“中期茶”一说,它是由“陈普”这个概念转化而来的。只是“陈普”很难用来界定茶品的年限,于是就有了“中期茶”的概念。

有人把年限在3-5年、5-10年或10-15年的茶称为中期茶;有人把3-7年的茶也称为中期茶。还有学者认为,从陈普与中期茶概念相似的角度看来,贮存年限六七年到十五六年的普洱茶,亦可称之为中期茶。

关于中期茶的年份期间,尽管业界还是见仁见智,没有统一标准。不过可以明确的就是,中期茶就是指经过多年陈放后,正处于转化过程中,陈化效果达到较好阶段的茶品。

中期茶另一个概念,是指大品牌在某一精确年份之间的茶。我们以大益和下关为例,来看看:

大益中期茶: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的大益普洱茶,称为大益中期茶。此时的熟茶表现出来的茶叶特征是,已无堆味,略有陈韵,茶气更足。而生茶开始有变化,苦涩味转化甘滑,开始清爽。二者无论品饮或者收藏,都是最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大益中期茶的价位都不高。

下关中期茶: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5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生产的下关成品普洱茶,称为下关中期普洱茶。例如:T8653铁饼(357g) 生茶,2005年以前;下关甲级沱茶(100g便装)生茶1996年--2005年。

当然,以上两个品牌茶企的界定并非唯一标准,只是集中突出这个时间段的茶品特征而已,若要把中期茶准确定位还需要大量的科学数据来支撑,否者会给茶友带来困扰和误导。

号级茶又称古董茶,一般指的是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当时的私人茶庄均以“号”来命名,所以生产出来的普洱茶统称号级茶。以圆茶为主,石磨压制,一饼350克,七饼一桶,外用笋叶包装,包装顶面有制茶商号标志。茶饼不像现在用棉纸包装,裸饼,没有内票,有内飞,上面记录着宣传文字和商号负责人姓名。

宋聘号:红标宋聘

同庆号:双狮同庆

代表性老茶有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车顺号等。

雍正年间,清政府设立普洱府专门控制茶叶生产,因此产生了云南贡茶,普洱茶也由此走向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当时在云南的各大产茶区中,以六大茶山名震天下,其中又以易武名列六大茶山之首。从道光至民国初期的90多年,是易武茶业最兴旺的时期,茶庄、茶号遍布。当时在易武开办的茶庄商号成为今天号级茶的主阵容。同兴号、宋聘号、同昌号、同庆号、福元昌、车顺号等等,各个易武号级古董茶奠定了普洱茶老茶的历史地位,也同时堆叠出易武茶山百年的荣辱兴衰。

印级茶: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期,私人作坊散去,普洱茶生产进入公私合营或国营时期。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以其中间“茶”字的颜色分别命名品种。分别有红印、绿印、蓝印、黄印四种。所以这一时期的出产的普洱茶,亦被称之为“印级茶”。

50年代无纸红印

代表性老茶有大红印、无纸红印、红印铁饼、蓝印铁饼等。(注:所谓“铁饼”,就是用金属模具直接压制成型的饼茶,因为机器压力较大,茶饼压制得非常紧实,坚硬如铁,故而得名。)印级茶的制茶师傅都是从之前的号级茶庄募集而来,选料开始以勐海茶区为主,所以印级茶时期可以看做是集中力量开发勐海茶区的一个时期。

七子饼茶:从文革时期圆茶改名为七子饼,在1972年之后,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间“茶”字以绿色为主,个别印红、黄色“茶”。较为常见有勐海茶厂出的7542、7572、8582、7592等,还有下关茶厂8653、8633等。

七子饼时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大,进出口公司为了统一规范而逐渐形成的体系。为出口需要,也为使各厂家生产的茶品有统一的识别标志,1976年,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对普洱茶进行了编号,规范唛号的使用。

88青饼是勐海茶厂于1988年至1992年生产的7542青饼的统称,是业内对这段时期勐海茶厂生产的7542青饼的一种特定称谓。

茶唛号用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为该厂创制该品号普洱茶的年份,第三位数字表示该产品主拼料级别,第四位数字为该茶厂的代号(注:当时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给四家大厂定了编号:昆明茶厂1,勐海茶厂2,下关茶厂3,普洱茶厂4)。不过,以上只是当年国营体系主导下的做法。现在,随着国营体系对普洱茶生产管控的弱化,随着民营普洱茶企的不断增加,唛号的做法现在不再是规范了。

从号级茶到印级茶再到七子饼,普洱茶品牌是如何步步“更新迭代”的?

曾几何时,宋聘号、蓝印铁饼、八八青饼等成为了茶市上人们竞相追捧的对象,可以说,没听过这几款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普洱茶客。但凡要扎根一个领域,该领域的经典之作,多多少少是要了解的。

  从代际分类来看,宋聘号、蓝印铁饼、八八青饼这几款茶,分别对应了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茶,从时间上看,三种代际茶有明显的时间界限,正好呈“迭代”关系。

  首先说号级茶。它是指为了进贡或外销而形成的一批茶号和品牌。在古代,茶为贡品,或外销,或进贡,流行于皇帝、官绅之间。因此,贡茶品质要求极高,还要严选茶号,譬如隆年间的同庆号,道光年间的车顺号,同治年间的福昌号,还有光绪年间的宋云号、元昌号、宋聘号等,这一系列茶号、品牌茶皆为“号级茶”,可以说是较早的“品牌”普洱茶。


  因此,普洱茶品牌意识的崛起,并非这几年才有的现象。


  光绪末年后,由于大环境因素(匪患、病疫流行)影响,几乎所有的茶号都不得已关门闭市。


  “号级茶”阶段,可以说是“消费者高端需求”促使品牌衍生、发展,“大环境”促使品牌没落。


  到了上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茶业大有复苏之势。此时,佛海茶厂(今天的勐海茶厂)成立,因其所产的茶品品质优秀、独特,尤其是包装上的内圈字体有不同颜色,于是一些老茶客、便自发地根据普洱茶包装颜色,为其命名为普洱印级茶,抗战后,经济慢慢复苏,一些茶厂陆续兴起,它们通过运用规模化的现代制作,生产出了大批由包装纸上所印的字迹颜色而定的“红印”、“绿印”“蓝印”“黄印”等品牌,开启了“印级茶”时代。

图/网络


  “印级茶”阶段,可以说是“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兴起和“大环境”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让普洱茶品牌发展开始迈向新阶段。


  之后,海内外市场对于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加,茶商们开始考虑缩短普洱茶“发酵时间”,制造出了普洱熟茶,之后陆续衍生了不少熟茶品牌。与此同时,熟茶刺激了生茶的发展,加上进出口公司为了统一规范,促使普洱茶品牌开始往呈体系化发展。这时候,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字样,茶品有统一的识别标志,并进行了“编号”,标志着普洱茶进入了“七子饼茶”时代。其中常见的七子饼茶有勐海茶厂出的7542、7572、8582等,还有下关茶厂8653、8633等,如今,有不少已成为了经典。

图/网络


  “七子饼茶”阶段,同样是“需求”的变化,促使品牌进一步朝规范化发展。


  了解了号级茶、印级茶以及七子饼茶的发展历程,对于了解普洱茶品牌发展,具有极大意义。


  自古以来,盛世兴茶,这不无道理。普洱茶品牌的发展,与大环境、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无关系。


  在“七子饼茶”时期以后,普洱茶品牌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相信对许多业界人士来说,2007年是难忘的一年。那一年,普洱茶在短短时间内便经历了暴涨、暴跌,受挫的品牌商亦不在少数,令人着实震惊。其实,该现象或许早有苗头,那时的普洱茶缺少体系分析、文化建设、科学评测、品质鉴定等,加上经济大环境也不乐观,对于一个新兴茶类——普洱茶而言,还经不起太大的折腾。

  换言之,打铁还需自身硬,品牌在抓住环境、需求趋势后,的确可以推动其发展,但与此同时,品牌若没有增强“自身”能力,完善“自身”机制,仍有可能在受到外部压力后呈现下滑趋势,出现逆向发展现象。


  当今,普洱茶的行情正呈现向好趋势,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普洱茶日益普及,其饮用人群在加速扩大,尤其是高端普洱茶需求量逐年增大。另一方面,大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普洱茶本身具有的投资属性,在股市、楼市行情并不乐观条件下,很多资金急于寻找出路,进军普洱茶投资。

  在品牌发展道路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不少普洱茶品牌正在兴起,它们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不仅在于其抓住了大环境趋势,搭乘了互联网顺风车,还在于其不断研发创新型茶品,以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未来普洱茶品牌发展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  者丨臧 墨 墨

图  片丨网 络(部分)

来源:中国普洱茶网

找到约56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