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古代茶人称谓

找到约5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隐匿在武夷山里的“柘洋茶”

出版《柘一红》茶文集那阵子,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省里的一个图书馆寄了一本。不日,便收到了馆藏证书,算是意外一喜,更为让我吃惊的是,额外还有一大包武夷山的私房茶,寄茶人署名“少茗”。乍一看,里边有个“茗”字,虽然彼此未曾谋面,还真有“茶缘”之巧合。武夷岩茶蜚声海内外,加上《乔家大院》里,乔致庸对乱世中的武夷茶路进行疏通,更是让武夷山茶大红大紫。

收存“私房茶”当日,恰有嗜茶瘾君子在我书房逡巡,便被强要了许多去,心里暗自发疼了好一阵子。后来一机警,便是从摆放《柘一红》的书橱里抽取部分书出来,留出一个豁缺,将剩下的“私房茶”悉数填充,再用《柘一红》覆盖之,经年日久,亦舍不得吃。

周日闲来,随同摄影家协会的友人去观赏在宁德柘荣当地举行的全省养生菜肴烹饪比赛。在“琳琅满目”的美食里,不乏舌尖上的茶元素。我亦一并巡览了围在周边的柘荣特色伴手礼。原本以为“柘”是生僻字,“柘荣”经常被误读为“拓荣”,很少商家愿意在商标注册方面冒这样的风险。可是有趣的是,除了“柘一红”茶之外,柘荣(古称柘洋)还有许多茶酒等商品被冠之与“柘”字相关联的商标的,而且中华“谐音文化”被用得风趣幽默、淋漓尽致。比如“柘样香”、“柘样白”、“柘洋红”、“柘龙太子参”系列等等的,这可算得上是彰显柘洋“不屈不挠”精神的一种文化自信吧?

柘荣古称柘洋,人文历史悠久,秦属闽中郡,西汉属闽越国,东汉为会稽郡辖地,三国属吴建安侯官县,晋至南朝属温麻县,隋为原丰县属,唐宋时期为长溪县辖,宋淳熙九年设柘阳里。元至元二十三年,柘阳里分为柘洋上里和柘洋下里。明正统六年设巡检司于柘洋城,清雍正十二年后隶属霞浦。

1945年柘荣建县后历经两次撤并,人民群众为此进行长期不懈、不屈不挠的“复县”历程,诉求才得以恢复。后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每每柘荣县域经济不容乐观时,当地干群仍以“被裁撤”的历史危机感来自警自励、艰苦奋斗、滴水穿石、励精图治。

带着这样的爱乡情结与草根秉性,一批又一批带着泥土芳香的柘洋茶酒被精制酿造出来,在经济复苏里实现了文化自觉与自信。然后一批又一批的柘洋茶人去了北京天津“攻城略地”、开设茶庄,推广柘荣生态茶;一拨又一拨的柘荣茶商也南下武夷,用真性情与好禀赋与当地同行“合纵连横”、共谋发展模式与方式。于是隐匿在武夷山“柘洋茶”被惊异地发现了——那些在武夷山里意外“采到”的“私房茶”,就是武夷山里也有一个美其名曰“柘洋”的生态乡村,而且它的南边紧紧靠着的邻村“黄柏”,恰恰又是与柘荣的黄柏村“同名同姓”。柘荣茶人初来乍到便被这些个耳熟能详、亲切自然的称谓迷醉得眼花缭乱了。

据查,柘洋村位于黄柏溪两岸,山好、水好,茶叶品种繁多,香气怡人的水仙茶、肉桂茶是柘洋村主产,品种茶也有十多种,茶叶质地近于岩茶,名闻全国各地。又,武夷山“柘洋村”移民后来大多来自“浙江龙泉”,那么柘荣据此起名谐音的“柘龙”系列产品,恰恰又与此巧合。

“枇杷不是此琵琶,怨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古代文人收到“枇杷”,尚可以笑谈“承惠琵琶,听之无声,食之有味。”那么现在柘荣茶人发现了隐匿在武夷山里的“柘洋茶”,是不是也可以在赏笑之余,寻得一些图腾的商机呢?

少茗先生给我的武夷山“私房茶”大致有七泡,每一泡都会有不同的花香。七碗吃不得也,毕竟两腋习习清风生......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周贻海(福建柘荣)】

千年种茶人——云南特有民族:布朗族

8月中旬起,由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品发行的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美丽云南》(第三季)更新上线。继2022年成功推出31集后,今年计划推出69集。该系列微视频以“世界遗产”“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云南特有民族”“云南美名”“云南美物”“云南旗舰物种”“云南非遗”“云史”“云山”“江河源”十个系列选题出发,串联起云南万物,为观众诠释一个意象万千的美丽云南。敬请关注!

云南特有民族:布朗族

云南西南部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两岸,有孕育生命的雨林、有奔流而下的大江大河,山环水抱的岸边是布朗族的故乡。

布朗山日出(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

历史源流

布朗族源自古老的“濮人”族群。先秦时期居住在滇西地区的濮人、汉代的哀牢人被认为是布朗族的先祖。据《华阳国志》记载,“哀牢”与濮人的关系密切,永昌(治所在今保山南部)一带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区。唐代分化为两支,一支为“望蛮”,一支为“朴子蛮”,“朴子蛮”便是布朗族的先民。

宋末,布朗族形成单一民族,元明清时期史书对布朗族称谓的记载已基本一致,都称为“蒲蛮”或“蒲人”,布朗族先民的分布已基本定型。

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称谓根据本民族意愿识别为布朗族。布朗族是跨境民族,在中国和东南亚多国均有分布,主要居住在山区和沿江河谷地带。国内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布朗山,临沧的双江、云县、镇康、永德、耿马,保山的施甸、昌宁,以及澜沧、墨江等市县,少量分布在南涧、景东、景谷、思茅、景洪、勐腊等市县。截至2021年,我国的布朗族人口数已达12万。

布朗族语属南亚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布朗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通用傣文。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族语和汉语,傣文和汉文已成为布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文化习俗

“靠山吃山”是山地民族生存的一大特点。布朗族居住在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布朗族形成了以采集、渔猎和刀耕火种为主的生产方式。康熙《楚雄府志》说:“蒲蛮,山居火种,妇人织火麻布为生。”

布朗族纺织技术

布朗族纺织技术高超,《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有梧桐木,其花柔如丝,民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污,俗名曰桐华布。”西汉时,布朗族先民的纺织技术已远近闻名。“葛布”是云南双江布朗族妇女擅长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工艺品。将收回的野葛藤,刮去外皮,撕成细条,逐节接长,若干股长条编成经线后织成衣服、挎包、毛毯等。2009年,双江布朗族传统纺织技艺、双江大南直村布朗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布朗族纺织车

布朗族男女偏好黑色、青色,姑娘们更喜以艳丽色彩作为辅助色搭配,爱戴花或自己纺织的彩花,宛若浩瀚深空中的繁星,在沉稳的底色里,汇入热烈的、不可磨灭的生命力。

布朗族庆祝新年“桑康节”

布朗族的节日多且热闹。开门节、关门节、尝新节、桑康节大多与农业生产和本土信仰关系密切。

古老茶农

布朗族自古便是包容的民族,与汉、傣、哈尼等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明代。万历《云南通志》便记载了布朗族“男耕女织,渐习文字”的生活,“蒲人……事耕锄,……知汉语,通贸易”。自唐以来,与茶相伴的布朗族人借由茶马古道传播“茶”文化的同时也得到了重要的经济支持。

茶马古道为布朗族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交融

茶是自然馈赠勤劳善良的布朗族的珍品,在布朗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布朗山有悠久的种茶历史,自古就受到茶树厚爱的布朗人,长期的种茶实践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并积淀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茶山怀抱中的双江县忙乐村布朗族民居

布朗族的用茶方式可谓多种多样,除了饮用外,还保留了以茶入药、以茶入食的古老食俗。大多数布朗族妇女均会土法制茶,土法制茶主要有三种制法:散茶,将采来的鲜茶叶放在锅内炒或煮到变色后取出倒在竹席上揉,揉好后放在篾笆上晒干即成;竹筒茶,将嫩茶尖炒好后塞入竹筒中放在火塘边烤,待竹筒的皮烤焦后,便可砍破竹筒食用;酸茶,将摘来的鲜茶叶煮熟,放在暗处10多天,发酸后再装入竹筒埋入土中,经一月即可取出食用。

布朗族竹筒茶

以“茶”入菜的布朗族茶餐

在布朗族的日常生活中,歌舞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歌与舞常常形影相随,密不可分。2008年6月7日,布朗族民歌(布朗族弹唱)、布朗族蜂桶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能歌善舞的布朗族

一轮又一轮的春夏秋冬,古老茶农守护两江千百年。茫茫的茶山,穿梭的针线,布朗族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云海升腾处,灿烂的布朗族文化代代相传,崭新的生活齿轮滚滚向前。

资料: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信息员:何燕

来源:云南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一片冰心一壶茶

(《吃茶去》杂志)台湾女作家三毛在书中说: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这算是阿拉伯人的茶道吧,寥寥几句,道出了茶之三味,也将三种心境跃然纸上。茶遇了水,泡出一壶清芬而已,在世俗人眼里本无其它奥妙,但在智慧的阿拉伯人那里,却是不同滋味的人生。

作为茶的发源地,中国人喝茶,更是有复杂讲究的,古人谓之茶道。再上等的佳茗,如不符合茶道而饮,则为暴殄天物不如不饮。大体而言,且不说喝茶之境、喝茶之人、煮茶之水以及所用之器,单以喝法而论,便名堂不少,足令外行人们叹为观止。若有闲情推究一下,可以发现,喝茶,饮茶,品茶等说法,并非是各种方言下的不同称谓,而是方式和境界层次的区别吧,一等为品,二等为饮,三等是喝。雅俗的分界便在这里了。

说到品茶,常被推崇的有《红楼梦》里妙玉的“三杯论”。它出自这部文学巨著的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曹雪芹笔下的妙尼姑是以杯数来区分喝茶的雅俗,“一杯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妙玉的高论虽然未必公允,却令好些人喝起茶来不敢轻易贪杯,免得与宝玉为伍,一起落在“超级蠢物”的“挨骂席”上。 不过,话说回来,这场品茶小会的过程种种,则绘声绘色地尽情演绎了中国古代茶道。

首先说喝茶之境,栊翠庵花木繁盛,院落清幽,是极好的修行之所,也是品茶论道的好去处。而禅堂外的耳房,大约是寂寥中的寂寥吧,以妙玉的怪僻和高洁,应该是不染俗尘的人间绝境,自然非雅士不可入内的。所以,妙玉悄悄拉了宝黛二人去喝“私房茶”,雅士坐雅间,佳茗待佳人,理所当然地形成一种更加高雅的格调。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境地里喝茶,岂不令人身心俱醉而出凡入圣?只是,红尘喧嚣,浮华迷眼,大多数人是难遇这样一方人间净土的,一般只能随缘,随遇而安地享受袅袅茶香而已。然而,品茶也好,饮茶也罢,境地的选择总是一种要务。不同的境地,不同的意绪,感悟自然不同。

其次是喝茶之人,禅堂里头是供着菩萨的,冲了自然是罪过,耳房是雅间,更不能让俗人出入。因此,以刘姥姥之鄙俗固然不能踏越半步,贾母等众人是东家香客,以礼待于禅堂即可,甚至连宝玉那样的灵异之辈,在妙玉眼里,也是常常归于俗流的,而只能托宝黛二人之福来此消受一回。可见,光有雅境不行,要有雅士在座,方能尽得品茶之妙吧。佳茗入了俗人的口腹,虽然不到焚琴煮鹤的程度,恐怕总难免产生糟蹋可惜的感觉。所以说,同样佳茗当前,与哪类人物一起把盏,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类人物是一道风景,风景既殊,情怀必异。

再次是煮茶之水,妙玉给贾母献茶,用的是“旧年蠲的雨水”。她请宝黛吃体己茶,黛玉以为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却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你怎么尝不出来?”在她看来,连水也尝不出来的人,当然就是大俗人,哪里还谈得上品茶!可想而知,梅花上的雪自然冰清玉洁,且沾有梅花的香气,这样的水用来泡茶,肯定是不止口感醉正,亦且更添雅致了。虽然这不过是一种文化的渲染,并不足信,但现实中井水、泉水、河水、江水等各种水泡茶,味道确实迥然不同的吧。

最后是饮茶用具了,在妙玉看来,品茶功夫首在茶具,茶倒在其次。贾母带一大帮人到栊翠庵品茶,她亲自捧出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其余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宝钗黛玉在耳房内吃体己茶,茶杯却是王恺珍玩一类的古董,与宝黛一般不同凡俗。宝玉要求“随乡入乡”,妙玉便找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至于她自己吃茶用的是绿玉斗,而刘姥姥吃了一口成窑五彩小盖钟里的茶之后,这小盖钟妙玉便不要了,可见她对茶具是多么讲究。而细想一下,这是一种饮茶的层次吧,即甚么人用甚么杯子,雅俗分际境界高下自然明了。

其实,妙玉本质上是一个有很浓厚文学气质的才女。这种文学气质甚至超越黛玉,达到士君子的程度,而所谓的怪僻是因高洁所致吧,所以她自称槛外人,与出家并无绝对关系。妙玉品茶虽然有些到了矫情的地步,但这高人之行,不正反映了她别样的人生!而从现实角度,则既是一场文化层面上的品茶演示,也将茶的文化承载尽情展现出来。

不过,完整意义上的茶道,远比妙玉品茶更为丰富,而且真的是微乎微乎,妙哉妙哉。茶有不同,境有不同,人有不同,水有不同,器有不同,过程种种不同何止万端,结果自然是心有不同,意有不同。再者,中国传统的茶道,其实是至少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一壶茶中,一杯茶下,儒家的礼、释家的禅、道家的玄一齐涌至,加上什么人情世态、古往今来,全部汇集其中了。而事实上妙玉的“三杯论”也只是特殊情境下的产物,不足为凭,也不必拘泥的。真正爱茶,管他东西南北风,一杯、两杯乃至数几杯,那是何等的畅快!即便是闲来品饮闽南功夫茶、铁观音“七泡有余香”,那茶香悠悠,心也悠悠,又何须在乎那一杯的“大限”呢?!

(摘自2014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尹宗国)

找到约5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