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的时代,酒池肉林之外有茶喝吗?

谁都没想到,《封神榜第一部》真的封神了。

上映不到半个月票房破12亿!可以媲美“漫威宇宙”的“封神宇宙”出现了!

导演乌尔善是懂饮食男女的,饰演商纣王的费翔晒出健硕胸肌,初代顶流从年轻到老,皆能点燃一把火。

在“质子天团”众猛男的包围下,绝色妲己都黯然失色。

剧中,纣王一言不合就拿起酒杯“吨吨吨”,小编脑中却有一个疑问,除了酒池肉林,没有茶生活吗?

虽然电影里没有关于茶的镜头,但从《封神榜》的时代背景和神话传说背后,可以捕捉到商周茶文化萌芽的蛛丝马迹。

商周有茶吗?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

中国古代历史上“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两位重要人物,传说一个是神农氏,一个是鲁周公。

“鲁周公”何许人也?就是著名的摄政王周公,他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姓姬名旦,封国于鲁,故称之为“鲁周公”。

《封神榜第一部》里的周文王

从神农“尝百草得荼解之”,到周朝成为贡品的荼,中间几乎寻声匿迹两千年。整个夏商周时代,出土的青铜器、甲骨文等实物实证或者考古发现,和茶都沾不上边。

但是,商朝或许已有茶树。位于云南省凤庆县香竹菁,发现世界上发现的最粗大古茶树,被奉为“锦绣茶王”,据说其树龄超过3200年。

如果属实,那这尊大茶祖甚至比商纣王还年长近100岁,比春秋时代的孔子年长近700岁,比秦始皇年长近1000岁……

从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出现的只有“荼”字。种种“荼”,没有一个能当作“茶”喝。

“荼”和“茶”,一样吗?

在荼、槚、茗、荈、设五种茶的称谓中,以荼为最普遍,流传最广。但“荼”字多义,容易引起误解。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这里的 “荼”,一是指一种苦菜,二是指一种茅草的白花。

荼,在这里不是茶。

又有《诗经·国风·七月》记载“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直译为,多采苦菜多砍柴,养活自己忙不够。

《尔雅·卷九·释木第十四》说明:槚,苦荼。

荼,在周朝成为重要祭品。

《周礼·地官司徒》中说:"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

掌荼在编制上设二十四人之多,干什么事呢?

"掌以时聚荼,以共丧事。征野疏材之物,以待帮事,凡畜聚之物。"

还有“如火如荼”在春秋·左丘明《国语·吴语》里容军容壮盛。荼是白色茅花,火是红色,此指白、红相间的戎装。今以“如火如荼”形容声势盛大。

汉代王褒所著的《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等记载。据考证,武阳在今四川乐山地区彭山双江镇,也是著名茶区之一。

此时茶已成为士大夫的生活品,可见这里的“荼”应该指的就是今天的茶。

晋郭璞按《尔雅·释木》:“槚、苦荼。”注解为:荼、苦荼;早采曰荼,晚采曰茗,一曰荈。因采摘时间不同来命名,可见郭璞在这里注解的荼为茶无疑。

如上所述,“荼”在古代是个多义字,并不专指茶。而辨别古书记载,必须依据当时情形而断定所指何物。《康熙字典》解释说:“惟荼惯之荼,即今之茶。”

周武王,第一个与茶结缘的帝王?

回到商周时期,就不难解释为何我们在《封神榜第一部》里看不到茶。

但茶文化的萌芽,确实是在周朝初现端倪的。

关于周公首推茶的证据,多半来于陆羽《茶经》的“闻于鲁周公”,东晋的《华阳国志·巴志》对茶事的记录。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着乎尚书……其地东至鱼复,西至表棘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荼、蜜……皆纳贡之……园有芳蒻、香茗。”。

看到这个“茗”字,有些小激动,上贡的茶不是深山野岭的野茶,而是专门有人培植的茶园里的香茗。不再只有“苦荼”了,仿佛已经闻到了茶香~

原来在武王伐纣后,便将其一位宗亲封在巴地。巴国上贡,茶叶就是其一,茶中珍品献给武王,茶就此发展成为贡品。

对此,陆羽《茶经》也明确说明茶在周朝已经开始煮鲜叶饮用,当时烹调技艺日成熟,烹调理论初步形成,茶饮也经过一些改革。

在商周的时候,茶叶主要以咀嚼鲜叶、煮成菜羹、熬煮茶水三种使用方法,并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发展出了一些吃茶的理论。直至现在,云南少数民族好保留着此传统。

到达东周时期,湖南长沙出土的距今2200年前文物中,用丝织的画轴上有仕女献茶的记录。

饕餮纹流传至今

青铜时代,虽然茶还非常小众,但还有一些其他元素流传至今,装点着我们的茶生活。

《封神榜第一部》后半段申公豹唤醒两只饕餮青铜兽上演追逐男主的戏码,浑厚凝重,繁缛富丽的巨兽纹路带来的神秘威严,营造了溢出屏幕的压迫感。

其实饕餮身上的纹路,属于古兽纹,在当代的金属茶器如银壶、铁壶、铜器上还能见到,有时候第一眼想不起来,这其实是中国特色元素。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多有规劝勿贪勿过欲之意。

现在有些国潮茶器也会运用商周青铜器的古兽纹,以抽象、局部的处理来做设计,看起来有些酷。看多了梅兰竹菊等中式元素,也来感受千年以前的潮流密码,另一种中式美学。

茶的发现和利用,并非一开始就懂得泡制饮用,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才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形成的。

本质原因是生产力还比较原始,生产关系也初级,夏商属于“半信史”时代,历史记录的断代程度大,封神榜之前的禹、启、桀、汤等等其实都是传说,谁知道长啥样呢。

雄霸人间,屹立东方的大商王朝,只能从博物馆里一尊尊古拙庄严、浑厚敦重的青铜器中想见皇权神授、无上神威。

如果可以穿越,不知周武王、周公旦看到他们珍贵的祭品或是贡茶,如今已是千家万户必不可少的必需饮品,并且雅俗共赏,茶和天下,不知会有怎样的感慨?

来源:茶道CN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