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公道杯什么材质好

找到约7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公道杯,公道在哪里?

公道杯,又称“匀杯”、“茶盅”,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的茶具。用公道杯分茶,每只茶杯分到的茶水一样多,以示一视同仁、童叟无欺,故称“公道杯”。

公道杯最早作为酒器出现。当时古人利用物理学中的“虹吸原理”制作这种器具,以治理贪酒的人。因为公道杯盛酒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的酒就会全部漏掉,最后一滴不剩。

现代公道杯是茶席、茶会上的重要茶器,常常和盖碗一起使用。那公道杯有什么作用呢?

公道杯的作用

1

均匀茶汤

泡茶时,茶汤出汤时间不同,浓度也会有所不同。若是直接把茶壶和盖碗里的茶汤分给客人,那客人喝到的茶汤浓度不一,有的滋味淡,有的滋味浓,难免会有厚此薄彼的嫌疑。

若是把茶汤先倒入公道杯,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分给大家,那么大家喝到的茶汤滋味相同,这正是公道杯“公道”的体现。

2

沉淀茶渣、降温

有时候,公道杯会和茶滤一起配合使用,这样出汤的同时能进一步过滤茶渣,一举多得。哪怕不用茶滤,茶汤倒进公道杯以后,也能一定程度上起到沉淀茶渣的作用,同时还能降低茶汤温度,提升喝茶体验。

3

鉴赏汤色

如果用透明的玻璃公道杯,我们还可以欣赏茶汤的汤色。比如金骏眉汤色金黄透亮,带有光圈。放在灯上,还能看到茶汤里的毫毛。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公道杯里观察茶汤第一泡到最后一泡的汤色变化。

4

品味茶香

其实公道杯是闻茶香的好工具。当我们把公道杯的茶汤分给大家后,可以拿起公道杯闻香。公道杯造型独特,茶香散得慢,更方便大家一起闻香,感受所喝之茶的优雅香气。

公道杯使用礼仪

1

拭干底部

放在茶盘上的公道杯很容易沾到水,所以给客人倒茶前要先把公道杯在茶巾上擦拭一下,避免给客人倒茶时底部滴水。

2

高冲低斟

从茶汤口感的角度考虑,注水时需要悬壶高冲,意在激发茶的香气,但是在给客人斟茶时应该尽量靠近杯子,避免茶汤溅出烫到客人。

3

倒茶七分满

“酒满茶浅”,茶倒七分满,方便客人拿起茶杯而不会烫手,七分满的茶量也正好适合小口慢品。此外,分茶时要尽量均匀,不要厚此薄彼,否则茶少的人会以为你在怠慢他。

4

及时续茶

虽然我们常说“空杯以对”,但是当你在待客时,空杯只会让人觉得被怠慢。因此,当客人的杯子空了以后,要及时给客人续上热茶。

3

倒茶七分满

“酒满茶浅”,茶倒七分满,方便客人拿起茶杯而不会烫手,七分满的茶量也正好适合小口慢品。此外,分茶时要尽量均匀,不要厚此薄彼,否则茶少的人会以为你在怠慢他。

4

及时续茶

虽然我们常说“空杯以对”,但是当你在待客时,空杯只会让人觉得被怠慢。因此,当客人的杯子空了以后,要及时给客人续上热茶。

公道杯怎么选

目前市面上的公道杯按照材质分类,有玻璃、陶制、瓷制、紫砂四种,有的有柄,有的无柄,款式基本大同小异,选择还是蛮多的。但是不管公道杯的外形和材质如何,它的实质作用是一样的,称手和实用是首要条件,再是美观度。

公道杯一般要略大于所用的壶或盖碗,满足每一次出汤都能沥干泡茶器里的茶汤。其次,要检查一下公道杯的出水口是否断水利落,断水时不会沿着杯子外壁流水为好。最后,公道杯的款式要与其他茶具协调,相得益彰。一般白瓷和玻璃材质的公道杯更为常见和百搭,也更容易凸显茶汤的色泽。

购买武夷岩茶,有没有什么简单又通用的标准?

《1》

对于初学者而言,买岩茶什么最难?

品种选购?

火功选择?

山场挑选?

每每咨询前辈该如何买岩茶,得到的答案都太高手级别。

“岩茶,就要挑有‘香清甘活’特点的茶,这才是好茶。”

等……等一下。香,清,甘,活这四个汉字我都认识,可搁到买岩茶身上,一脸懵啊。到底香气要符合什么程度,叫做香?清和甘好理解,那这个“活”字是什么意思?



第一环节,初入门者,卒。

换一个前辈答题。“买岩茶,简单啊,挑选正岩山场的就好,牛栏坑,慧苑坑,马头岩,悟源涧,流香涧,天心岩,这些山场,绝对值得买。”

岩茶讲山场,众所周知,可对于初学者而言,如何辨别山场真伪,似乎比“如何买岩茶”这个议题还要难。

第二环节,初入门者,卒。

寻寻觅觅,到了麻花这儿,只有一个答案:放轻松,买岩茶真的没那么难,我们先把山场、岩韵等高级难度的词汇搁一边,先来说说买岩茶那简单又通用的标准。

按图索骥,买岩茶简单点!


《2》

购买武夷岩茶,有哪些实用型标准?

咱们大可不必将买岩茶当做洪水猛兽,应该轻松点应对。

买岩茶,咱得先明确:您是为了什么买岩茶?

答案呼之欲出。

当然是为了喝。

是的,一款只要能喝的岩茶,都值得买。毕竟入口的东西,为的是取悦味蕾,从而产生一定的愉悦感。这样一泡茶,才有存在的意义。

倘若岩茶难喝,会给人留下心理阴影,这类茶,万分不该出现在茶桌上。

买岩茶,最经典的购茶法则:适口为珍。

一句适口为珍,好似万金油的答案,只要自己喜欢,不都是值得买的茶?

然而,每个人都有挑剔的天性,一般不会太将就。真正能配得上“适口为珍”的岩茶,它都有共同点——达到岩茶的合格线。



《3》

岩茶的合格线,到底在哪儿?

判断一款岩茶是否合格,我们可从四个指标入手。

1.汤水清澈度 

2.香气纯净度  

3.汤水愉悦感 

4.苦涩味留存感

结合日常麻花喝茶的经历,咱们来细说这四个指标该如何执行,达到何程度算合格。


1.汤水清澈度

毫无疑问,要判断茶汤是否清澈,务必要经过冲泡。

冲泡时,也有细节讲究,用的水质要清冽、干净,无杂质。若是泡茶的水质不佳,顶尖的岩茶泡出来的汤水也会带有不同程度的浑浊感。

至少要用矿泉水或者是山泉水冲泡岩茶最好。

观察汤色是否清澈,最好借助透明公道杯。透明材质,方便观察汤色,不会被光线折射,不影响视觉呈现。

可购买的岩茶,茶汤是清澈的。

所谓的清澈,即茶汤清净而透,视线丝毫未受到阻隔,看起来舒朗清明,舒服清爽。

那种第一冲开始,茶汤就清清爽爽,清净透明的岩茶,可以放心送入口中,仔细体会风味。

倘若茶汤浑浊,似被搅浑的湖水,那这岩茶多半有工艺问题,如焙火时,岩茶吸附了过多的灰尘,就有可能使茶汤浑浊。

简而言之,茶汤看着清透,咱才敢把茶汤往嘴里送,不是么。


2.香气纯净度 

合格的岩茶,它的香气势必要符合纯净无杂味的特点。买茶时,我们可用排除法选择。

首先我们可排除不合格的岩茶。

第一种,有焦味。

焦味,是岩茶在炭焙时火候没有控制好,导致岩茶叶片被烤焦。

这种烤焦的岩茶,不再具备饮用价值,就像炒糊的菜,烤焦的鸡翅都不能再吃,是一个道理。

这类岩茶,再便宜也不建议买。



第二种,有青味。

青味,一种类似青豆的气味,又有些像修剪草坪时发出的味道。

岩茶有青味,要么是没经过炭焙,要么是保存不到位,茶吸收了水汽,返青了。

前者,从岩茶的工艺角度来说,属于半成品,压根不算正宗岩茶。

后者,是保存出现问题,岩茶品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无法再饮用。



第三种,有霉味。

霉味,比青味来的更为可怕,这是岩茶受潮极为严重的结果,导致茶叶发霉。

发霉后,岩茶中会滋生各种霉菌,这些霉菌对身体是有害的,当然不建议再买。

第四种,酸梅味。

酸梅味的出现,您可别觉得这是优质的气味,它的出现同样意味着保存不当,不值得我们再购买。

其次,我们再挑选能让自己产生愉悦感的气味。

如花香、果香、木质香等气味,这些都是舒服的味道,可让人觉得放松,还能让人想要大快朵颐一番,浮一大白。

一般按照这种香气标准,足以买到一款合格的岩茶。要更精致些,再来讲究山场香,工艺香。


3.汤水愉悦感

真正的适口为珍,在这一步骤实现。

什么样的茶汤才会有适口为珍的感觉?那就是好喝,能让你产生愉悦感。

简而言之,这杯茶要是你喝完之后还想接着再喝,接着再冲泡,那它就成功了。

汤水的愉悦感,一般由甜味与香味构成。

茶汤入口清甜,不觉得苦涩,喝完之后只觉得舌面清爽,口腔干净。并且在咽下茶汤后,你还能体会到两颊生津,舌底鸣泉的境界,这款茶成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值得买。

茶汤除了甜,还要喝着香。

香气溶于水中,在水中感受到茶的香气层次变化,这才是一款岩茶的底气。

汤水里能感受到的香气层次越多,自然越好。并且这种香气还很持久,那么恭喜您,遇到一款值得买的茶!


4.苦涩味留存感 

常言道,不苦不涩不是茶。这句话,为多少品质不好的岩茶找了台阶下。

遇到巧舌如簧的掌故,天天拿“不苦不涩不是茶”来当挡箭牌,颇有鸡毛当令箭的嫌疑。

茶会有苦味与涩味,不假。毕竟是个茶里头都有咖啡碱与茶多酚。

但是!重点在此!

真正好的岩茶,茶多酚与咖啡碱的比例恰当,二者相结合之后会形成络合物,这层络合物阻碍了人们感受到苦味与涩味。故而那些好茶,喝起来是轻柔的,并没有浓烈的苦味与涩味。

如果没这个机缘遇到最顶级的岩茶,那退而求其次也该有底线,不可盲目退让。

一款合格的岩茶,它入口时可能会感受到苦味,但这种苦味,必定不会作太长时间的保留,立即会化作回甘,苦味散去,甜味登场,甚至有生津的感受。

如果遇到那类喝入口像中药,口腔有浓烈苦味,舌头起了褶皱半晌都不会消失的岩茶,品质不佳,问题多多。

这样的岩茶,当弃之。


《3》

喝岩茶,是做加法。

每喝一泡岩茶,都能得到新的体会,不断积累喝茶经验。

譬如第一次喝岩茶,明白了品种香是什么意思、该如何感受。第二次喝岩茶,知道落水香该如何感受。第三次喝岩茶,晓得了何为醇厚感……

一次次经验的积累,是喝茶的最大动力。

买岩茶,当做减法。

不要把买茶想的过于复杂,用近乎偏执的态度买茶。且按照麻花分享的四个小技巧,用排除法即可挑到适合自己的茶。

若是非要如此偏执地买茶,您只会让自己陷入一个死胡同:只有最顶尖的岩茶才能入口。

往往配得上“顶级”二字,其价格也不菲,该如何选择,当真是要由荷包的厚度决定。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什么是干泡?村姑陈手把手教你布置干泡茶桌!



《1》


泡茶,是明朝之后才兴起的喝茶方式。


在远古的唐宋,从官家到民间,一律是煎茶、点茶为主。


这点,从苏东坡老倌写的那些诗里,便能看到端倪。


到了朱元璋废团茶兴散茶,提倡俭朴喝茶之后,功夫茶,盖碗茶,才起始盛行。


最初,功夫茶泡法,不分干湿,统称功夫茶。


直到近年来,台湾的风向传入国内,干泡茶台和茶席流行,为了以示区别,才把原来那种水冲水流式的泡法,称为湿泡。


就是大家原来在茶馆里司空见惯的那种,一张茶盘,上面摆上茶杯的泡茶方式。


现在仍然有很多茶艺会所,茶馆,给客人提供的是这种湿泡法。


湿泡法,在相较于干泡法而言的。



湿



湿泡,顾名思义,就是冲泡时,茶盘可以是湿的。


湿泡时,桌面上放一张占据桌面一半大小的茶盘,将盖碗,公道杯,茶盂,茶杯,全部摆在茶盘上。


当水烧开,便提高水壶,以悬壶高冲的方式,烫洗盖碗和茶杯茶具,冲洗时,水便直接注入茶盘,再从茶盘底部的小孔,顺橡皮管,流入下面的茶桶中。


湿泡,茶盘更像是一个沐浴房,茶汤可以直接淋在茶盘上,洗茶,倒茶,可以动作大一点,茶汁洒出来,完全不必理会,茶盘的下水系统,能迅速将这些水分,排入下桶中。


可以说,湿泡是更加传统的一种功夫茶冲泡方式。







与湿泡相对应的,是干泡。


干泡,是指,在泡茶的过程中,除了盖碗和公道杯中是有水的,其它地方,都是干的。


无论是茶盘,还是桌面上,要求是干燥的,漏了一滴茶渍,都要马上用茶巾擦干净。


干泡法,撤掉了原来的那种庞大的茶盘,把茶桌的空间给留出来了。


没有了占据大面积的茶盘,大家可以把茶桌给布置起来,布置得文艺一点,文雅一点,插个花,养个菖蒲什么的,增添一些闲情逸致。


这种从台湾流行过来的干泡法,现在正在盛行于各大饮茶爱好者的家里。


村姑陈的读者之中,就有一大批,是干泡法的忠实拥护者。


上几张读者来图,一观便知。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些朋友们,把自己的干泡茶桌,布置得非常的有情调,趣盎然,光是看着,就想前去坐一坐,聊几句,再讨杯茶喝。


那么,该如何布置,才能得到如此美妙的一个喝茶环境呢?


有几件硬件,是一定要买回家的。



 

干泡茶桌该如何布置

茶    席

 


要想布置一张漂亮的,温馨的干泡茶桌,必备的一定是一条茶席。


这条茶席,可以是麻的,也可以是防水布的,也可以是棉布的,看每个人自己的喜好。


茶席的尺寸,宽度是固定的,有20厘米、30厘米、50厘米等几种。长度,按自己家的茶桌长度来挑选。


通常,茶席要略长于自己家茶桌,两端各垂一点下去,方才好看。


茶席有素面的,也有印制图案的。


讲究一点的,可以像村姑陈的茶友一样,选择手绘图案的。


喜欢简朴古风的,那就挑素面的吧。


(茶友来图,手绘茶席)


在茶席的颜色选择方面,村姑陈的建议是,根据季节来置放相应颜色的茶席。


比如,春季,那就桃红柳绿,或者鹅黄嫩绿。


到了夏季,可以是天青配榴红,可以是素白配深绿。


到了秋季,层林尽染,五谷丰登,那就是大地色系的黄色为主,配上白,红,或者绿,灰,都行。


进入冬季,万物封藏,茶桌上可以铺灰色,深绿,赭石这些深色系,在桌上插上几枝殷红的南天竹,几枝鹅黄的蜡梅,几枝葱白的水仙,甚至路边随手采的一枝山茶花,这场景,便是再美的消寒图也比不上了。




 

干泡茶桌该如何布置

小茶盘&壶承

 


干泡法,虽是没有了大茶盘,但小茶盘还是要有一个的。


要不然,盖碗没地方放置,盖碗上滴落下来的茶渍,也没有暂时承接的器皿,就会直接滴落在茶席上,影响美观。


这个小茶盘,只需要比盖碗大一点就行,不必大太多,基本上,它只是起到承托盖碗的底座作用。


也有喜欢使用紫砂壶的人,称它为壶承。


小茶盘的材质,可以选择陶瓷的,选择竹质的, 选择石材的,选择紫砂的。


村姑陈就在景德镇买过一块砚台壶承,很喜欢,也不嫌重,千里迢迢背回家去。



小茶盘的形状,可以选择方的,圆的,椭圆的,甚至,异形的。


总之,只要小茶盘的整体风格、色系,与茶桌的整体风络相适应,相匹配,那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并且,这个小茶盘,还能成为茶桌上的点睛之笔。


还有一点,尽量不要选择难以清洁的颜色和材质,要不然,这个茶盘,使用寿命不太长。




 

干泡茶桌该如何布置

盖    碗

 


茶桌的灵魂,非盖碗莫属。


村姑陈在这里定义的灵魂,并不是美观,或者漂亮。村姑陈定义的,是尺寸标准,和材质适当。


盖因我们铺设茶桌的目的,便是想得一碗好茶。而一碗好茶之能得,盖碗是关键因素。


一只好的盖碗,要轻便,不烫手,要度量标准,要灵活趁手。


水冲入,盖上盖,便即能出汤。


这才是好盖碗的本色。


盖碗千万不能选择紫砂。


粗陶很古朴,但能修饰茶汤中的缺陷,该不该选择,端看自己是要喝原汁原味,还是要喝化过妆的茶汤。


玻璃的盖碗,尤其是台湾产的,很漂亮,可以选择。


要说最能呈现茶汤的原汁原味,自然,非白瓷盖碗莫属。


白瓷盖碗,也分很多种,有手绘的,有手工坯的,有机压坯的,有贴画印刷的。


村姑陈选择的是最接地气的素面白瓷盖碗,光面无花,便宜,好用,就算不小心磕坏了一个角,也不会心痛。


爽快地拿去养铜钱草,再从柜子里拿个新的。






 

干泡茶桌该如何布置

公   道   杯

 


公道杯,是茶桌的第三件道具。


公道杯的选择,也是材质和尺寸两方面的问题。


材质,若是粗陶和紫砂,一样能起到吸香和修饰茶汤缺陷的作用。该不该选,看大家自己。


村姑陈的建议是,为了能仔细地看清茶汤的清澈与否,茶汤的白毫多与少,选择玻璃材质的公道杯,更适合。


有一种锤纹的,茶汤盛在里面犹如玉碗盛来琥珀光,流光溢彩,分外夺目。


当然,白瓷的公道杯也不错,尤其是细高的公道杯,犹如天鹅亭亭玉立,别有一番风味。


公道杯的器形,大致分为有柄和无柄两种。


有柄者,防烫效果好。无柄者,需要有使用技巧,否则极易烫到手指。


从前的公道杯,流行大肚矮款,近年来,引进了各种新款,有树根状的,有斗笠状的,有四方形的,有三角形的,有圆柱形的。


无论选哪一种形状,村姑陈要建议大家,使用干泡法的茶友,最好购买嘴长的公道杯,这种长嘴形的公道杯,倒茶时,回收好,多余的茶水不会顺着杯嘴流下来,滴入下面的茶席上。


当然,有的茶友心细如发,一手公道杯,一手茶巾,边倒边擦拭公道杯底部,把茶水擦得十分的干净。


有这样的好习惯,自然是长嘴短嘴,都能驾驭了。





 

干泡茶桌该如何布置

品    茗    杯

 


品茶杯,是整个冲泡流程的最后一个道具。


当茶汤倒入品茶杯,你便可以美美地喝到一杯香淳的茶汤了。


此时,茶杯的选择,便特别有讲究了。


首先,茶杯的材质,也会影响着茶汤的口感。


如果是紫砂,或者粗陶,这种会吸香气,会修饰汤水中缺陷的材质,仍然会让你喝不到一杯原汁原味的茶汤。


当然,如果原本就打算喝化过妆的茶汤,那选择这两种材质,便无可厚非了。


正常情况下,建议大家购买陶瓷的茶杯,内里是白瓷的为最佳。白瓷杯,能看清茶汤的颜色、稠度,以及汤中的白毫。


玻璃锤纹的小茶杯也不错。


有阳光的下午,坐在窗边泡一碗茶。琥珀色的茶汤,倒在玻璃锤纹杯里。


举起来对着阳光,但见晶莹剔透,光华流转,明艳不可方物。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方才知道,这一句,拿来写茶,也是很合适的。


选好了品茗杯的材质,接下来是选款式了。


从前流行的功夫茶杯,是小碗杯,像一只小碗。扁扁的,坦坦的。这种器形,茶汤容易冷却,当然,也容易散失香气。


现在流行的,是高一点的杯子——既能尝汤,又能闻香的瘦高型的茶杯。


端一只高杯,仿佛捧着一只长颈天鹅。


还能像喝酒那样,端起来轻轻晃荡几圈,闻个香,再观察一番茶汤的稠度和挂壁情况,再慢慢喝下去。


岂不美哉!




 

干泡茶桌该如何布置

茶    盂

 


干泡茶席,必不可缺的,还有一个道具——茶盂。


对于从前的湿泡方法而言,泡茶所产生的废弃水,全部冲入茶盘,流进下水管流走了。


而现如今,干泡了,废水不能往茶盘泄了,便需要一个能摆放在桌面上的,储水容器。


这个容器,便是茶盂。也有人称作水盂。


这个盂,可以是大肚扁圆形,也可以是瘦高瓮形。


可以是陶土材质,也可以是陶瓷材质,甚至可以是紫砂。嗯,这里是可以用紫砂的。


只要方便端倒,轻巧趁手,便可以了。


(小茶盂,被暂时充作了花瓶)



 

干泡茶桌该如何布置

花    瓶

 


小花瓶,是干泡茶桌的点晴之笔。


一只小小的花瓶,可以是细颈高瓶,也可以是大肚矮瓶,可以是美人耸肩瓶,也可以是梅瓶。


材质也可多样,可以陶,可以紫砂,或以青花,可以白瓷,可以汝窑,可以青瓷 ........


尺寸不必太大,高度在15厘米以内。


灌上一点水,随手插进去一枝路边采来的野花,或者树上的一枝虬枝,或者红豆累累的南天竹,甚至,院子边上的两枝狗尾巴草......


便十分有意境。


连带着整个茶席,也瞬间高大上起来。


风雅,便从这只小瓶,这枝花,席卷而来。


干泡,是现下的流行与时尚。


干泡,还涉及到茶席的布置,这里面更包含着美学的一部分。


有了干泡,让我们对喝茶的场所,喝茶的情景,有了更加深入的要求和认知。


未来,干泡应该会更加有风情,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研究和创意出更有趣,更风雅的干泡茶席风格。


是去繁就简,还是回归古朴?


让我们试目以待。

找到约7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