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都匀名茶

找到约48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都匀毛尖:“三绿透三黄”茶意绵长

都匀毛尖茶是历史名茶,早在明朝时期就作为贡品,曾被崇祯皇帝赐名为“鱼钩茶”,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奖,是贵州著名的“两毛(茅)”之一,即“北茅台、南毛尖”。1956年春,毛泽东主席收到都匀团山茶农寄的鱼钩茶后回信说:“寄来的茶叶已收到,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茶叶可命名为毛尖茶”,都匀毛尖由此得名。1971年,都匀毛尖茶开始出口美国、日本、西德和东南亚一带。1982年,都匀毛尖茶参加全国首届名优茶评比,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传统手工茶逐步形成了“三绿透三黄”的特点,即:“干茶颜色绿中带黄,茶汤颜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


都匀毛尖茶属绿茶类,是绿茶精品。名优绿茶要求“清汤绿叶”,都匀毛尖茶出现“三绿透三黄”的现象,是源于其特殊的手工炒制技艺。

这要从一位让都匀毛尖茶在上世纪拥有辉煌历程的当事人和见证人徐全福老人说起。

上世纪60年代,时任黔南州都匀茶场生产车间主任的徐全福组织人员收集整理都匀毛尖茶民间传统加工方法,发现其工艺不规范,不适宜名优茶生产,主要是:所用茶青原料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三叶,每锅投叶2-3斤,没有专用加工锅灶,都用做饭的大锅灶,每锅至少需要2个多小时的加工时间,还需菜籽油抹锅,费时又费物资,且炒出的茶叶条索较粗,颜色深绿发黑,泡出的茶汤黄而不亮,有的茶汤表面还有细微的油珠。

(左一为徐全福老人)

经过深入了解和思考,结合名优绿茶加工工艺要求,1965年春,徐全福带领试制小组,通过不断地试制和摸索,将毛尖茶加工工艺进行改良与规范。首先在原料上进行严格把关,茶青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工艺分为五道工序:杀青、揉捻、做形、提毫、干燥,所有操作在锅里一气呵成,改掉了以往杀青锅温不足、投叶量多、茶青原料老嫩不一,用食用油抹锅等制约茶叶质量和效率的因素。同时设计了65型都匀毛尖茶手工加工专用锅灶。每锅投叶1.5—1.8斤,加工时间缩短到40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艺改进后加工出来的都匀毛尖茶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毫毛均匀满布、色泽(黄)绿油润,茶汤嫩(浅)黄绿明亮,香气嫩栗香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味甘甜,叶底嫩匀、黄绿明亮。此次加工工艺的改进,使都匀毛尖从“形、色、香、味、底”各个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都匀毛尖茶优异的品质得到了茶叶进出口公司的认可,从1971年起就按计划生产出口。

1981年,徐全福将新工艺生产的都匀毛尖茶寄给他的恩师——我国茶叶界权威专家庄晚芳教授品尝,庄先生品饮后,赞不绝口,回信赋诗赞曰:“雪芽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攻关灵。”

都匀毛尖茶优异的品质在业内得到一致好评,著名茶叶专家张大为曾题诗盛赞都匀毛尖:“不是碧罗,胜似碧罗;香高味醇,别具一格”等。

  

1982年,国家商业部牵头,邀请全国茶叶专家、教授、工程师和行家在长沙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茶叶评比会,通过层层选拔,全国13个产茶省提供了84个名茶样品参加评比,这是都匀毛尖茶第一次参加全国茶叶评比。此前,都匀毛尖茶于1974年在省内就被评为贵州名茶和贵州省优质产品。此次参加全国名茶评比的贵州茶叶除了都匀毛尖之外,还有省内其他四只名茶样参评。当时贵州省选派两人送茶样去参评,一位是贵州省供销社的国家级茶叶评委甘喻才(已去世),另一位就是贵州省茶叶评委、黔南州都匀茶场老场长徐全福。在湖南长沙的青园宾馆,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专家、教授、工程师和行家对各地茶叶进行观摩、交流和评鉴。

经过专家评委5天的评审,都匀毛尖从来自全国84个名茶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由此,都匀毛尖名震全国。评审中,专家们对都匀毛尖茶给出了类似于“绿中带黄、茶汤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评语,都匀茶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都匀毛尖传统手工茶“三绿透三黄”的特征。

“都匀毛尖茶‘三绿透三黄’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一是都匀毛尖茶茶青原料嫩度高,尤其早春一芽一叶初展的茶青本身自带嫩黄色;二是炒制全过程高温,在锅里一气呵成,以及足干低温长烘焙的栗香工艺,让茶汤绿中透嫩黄,叶底鲜活、绿中显嫩黄。这已成了早春都匀毛尖传统手工茶的特征之一。但是,绝不能出现闷黄、老黄、枯黄的现象。”州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欧平勇研究员介绍道。

2018年,都匀毛尖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29.90亿元,成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位列榜单第9名,并被评选为“最具经营力品牌”。如今,都匀毛尖茶这块“金招牌”越擦越亮。在2022年8月举办的第四届广州世界农业食品博览会上,都匀毛尖被来自巴西、哥伦比亚等13个国家以及国内的恒兴集团、广州酒家、天农集团等超过500多家国内外品牌企业抢购一空。

  

目前,都匀市实现茶叶产量11201吨、产值28.66亿元,实现双增(其中:春茶3042吨、产值16.84亿元,夏秋茶8159吨,产值11.82亿元);成功申报创建国家(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2年,都匀毛尖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43.74亿元,位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12名,中国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第8位。

作者:陆家连  邹元红

来源:城都匀,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都匀毛尖风采 ——2019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侧记


应毛尖之约,赴光影之旅,观生态之州,游幸福黔南。9月16-18日,为期三天的2019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暨黔南州第十三届旅发大会系列活动圆满落幕。四海宾朋因茶而聚,循着毛尖的茶香,来到都匀,共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茶旅融合”的三产融合大计。 
青山绿水,毛尖飘香。2019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都匀市毛尖镇茶旅示范基地螺丝壳山茶旅示范基地考察、茶品集市、“都匀毛尖杯”秋季斗茶大赛、“都匀毛尖杯”贵州绿茶冲泡大赛、“都匀毛尖杯”双手采茶比赛、都匀毛尖非遗传承手工茶表演、茶文化高端论坛......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充分展现了黔南特色、毛尖风采。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9月17日上午,2019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暨黔南州第十三届旅发大会开幕式在都匀市三线博物馆隆重举行。布依民族舞、毛尖茶歌,黔南山水人情特色吸引了嘉宾的注意。各领导为都匀毛尖推介,不仅展现了黔南州山水好风光,更是道出了都匀毛尖朝着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和融合发展,努力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决心与信心。 

/陈建 都匀市摄影家协会


开幕式让嘉宾解黔南的总体面貌,茶山采茶呈现茶人风貌。9月18日“都匀毛尖杯”双手采茶比赛在都匀市螺丝壳茶山举行。全州重点产茶县的采茶能手和州内各大院校茶学专业学生齐上茶山展示蝶舞翻飞采茶技艺。通过双手采茶比赛,不仅促进茶人采摘的效率提升,也展现茶人对茶树的爱护、对茶叶层次、质量、茶文化内涵的理解。 


好山好水出好茶,茶旅风光迎客来。9月18日,参会嘉宾参观都匀市螺丝壳茶山景区,感受茶旅游一体化发展成就。登上茶山之颠深呼吸,游走于茶海间采摘体验,尽情感受着茶旅游一体化带给人们的轻松与快乐。 


都匀市秦汉影视城作为本次活动的分会场,茶品集市、“都匀毛尖杯”秋季斗茶大赛、“都匀毛尖杯”贵州绿茶冲泡大赛、都匀毛尖非遗传承手工炒茶表演等活动在这里举行。 


9月17——18日,为期两天的“都匀毛尖杯”贵州绿茶冲泡大赛氛围热烈。来自省内外的400多名茶友踊跃报名,近200人来到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中年纪最小的仅3岁,最大的81岁。选手通过“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茶水分离、不洗茶”的贵州绿茶冲泡方式展现都匀毛尖茶味特色。 
好茶不仅是做出来的,也是斗出来的。9月18日,一场“茶叶争霸”大赛——“都匀毛尖杯”秋季斗茶大赛如火如荼举行,五位专家对105支茶进行了审评。参赛茶样采取明暗结合二次加密的审评方法,审评以《都匀毛尖茶DB52/T433-2015》、《都匀工夫红茶DB522700/T031-2014》为依据,按照外形25%、香气25%、汤色10%、滋味30%、叶底10%五大因子进行综合评定,五位专家分别打分,取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序确定名次。斗茶大赛,不仅提高了企业参与活动的热情,也成为茶人茶企相互切磋技艺的专业竞技平台。


逛秦汉影视城,城内毛尖香。杀青、揉捻、烘干、提香......舞台上,“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子全带领其他炒茶师现场展示都匀毛尖炒制工艺,舞台下,嘉宾用镜头记录下炒茶的精彩瞬间。


茶品集市上人流涌动。20家黔南州内知名茶企入驻秦汉影视城茶品集市。现场展示黔南出产的绿茶、红茶、金花茶等各类中高档品质好茶,参观的嘉宾和市民在各企业摊前品味毛尖茶香,了解都匀毛尖茶的种植环境和炒制技术,品尝不同地区出产的都匀毛尖口感的差别。 中国茶文化高端论坛活动成果丰硕 9月17日下午,中国茶文化高端论坛在都匀经济开发区毛尖酒店举行。“茶业经济”“茶旅一体”“大数据”“国际化”等行业热词点燃现场,400多位国内外茶界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展开茶业发展的思想碰撞,为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黔茶出山。


“贵州茶产业经过近十年的积累,有了全国第一的面积规模,有了很高的关注度,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我们该发出一个什么样的声音?”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胡继承说到,“我认为重点需要关注3个关键词(句),一是贵州绿茶,秀甲天下;贵州茶的品种是行业公认的,贵州绿茶的自然品质在中国是一流的,贵州茶叶天生丽质,品质非常好。二是让天下人喝上干净茶;贵州致力于夯实贵州茶干净、质量安全的核心竞争力,贵州的茶园宁要草不要草甘膦。三是贵州冲泡,想泡就泡;贵州绿茶具有“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特色,贵州冲泡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茶水分离、不洗茶。让天下人喝上干净茶,好喝干净不贵是硬道理,这些是贵州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


“茶旅一体,天生一对,地设一双,从懵懂春心到热烈的牵手,再到生死相依,一路走来,再一路走去,到诗的远方。”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以“茶旅一体在深度融合中阔步前行”为题形象生动地阐述了茶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带来茶业经济形势分析。王庆指出,名茶发展具有资源禀赋的优势,针对名茶发展展望,他提出了发展建议,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型升级;以市场为导向、消费者为中心、效率优先为原则,构建中国茶叶新营销、新零售的理念。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教授刘仲华在《大数据下贵州茶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中提到,贵州茶产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针对贵州茶如何高质量发展,刘仲华建议,贵州要进一步优化茶类结构,提高茶资源利用率。要合理布局茶叶初制厂,保障茶叶初加工能力。推行机械化、智能化的跨区域、跨季节、多品种的精制拼配。适度发展抹茶加工,积极推进茶食品应用。要突破成本与质量安全壁垒,积极扩大出口贸易。依托茶叶深加工,推进茶资源高效利用。同时,资本、人才、市场三大要素齐备,资本实力、技术水平、市场资源、国际化团队是关键。功能性终端产品开发或市场资源合作社是关键。他认为,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下的龙头企业集群与企业品牌,构建互联网+多种模式/多种渠道的营销网络体系也是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发展茶旅,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东家文博CEO、研究员王建荣,作“茶旅融合的思考及都匀茶旅之我见”演讲,从茶旅概念的分析、到茶旅发展的优势、再到茶旅发展的现状做了介绍,并提出茶旅发展要围绕茶文化体验为核心,提供个性化、细致化的茶旅服务,并重视对旅游资源与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日本中国茶协会会长王亚雷作“贵州茶业国际化的思考”主题演讲,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魏新林作新型富硒茶蛋白性质及活性的研究报告,为贵州茶产业国际化进程献计献策。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在此次论坛上呼吁全国茶人,做人民美好茶生活的创造者与引领者,传承和弘扬“茶人精神”,以茶惠民,倡导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紧跟时代、面向生活、面向大众、面向产业、面向世界,谱写茶文化和茶产业发展新篇章。



北有茅台、南有毛尖,有着中国十大名茶、上海世博十大名茶、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十强、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茶叶地标品牌之美誉的都匀毛尖,已成为当地的生态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黔南美景与茶产业融合,茶旅一体化的发展,必将成为都匀毛尖发展注入新活力,茶旅一体,美美与共。

都匀毛尖获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品牌声誉百强榜TOP4

4月12日,2023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十七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正式开幕。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委会专家黄祖辉公布了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品牌声誉评价核心成果及百强榜。都匀毛尖位列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品牌声誉百强榜的第4位。


为何都匀毛尖能上百强榜?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历史悠久,以贡茶、名茶闻名于世。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是贵州茶中最响亮的一张名片。

都匀螺蛳壳茶山卢桃摄

“高山云雾出好茶”。作为茶树原产地核心地带,早在100万年前,贵州就已经有了茶树生长。而都匀地处贵州省中南部、苗岭山脉南侧,“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的自然环境,让都匀毛尖在这里生长,从这里走向世界。

生机盎然的茶园

1915年,都匀毛尖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1982年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荣获“95中国传统名茶奖”;1999年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称号;2002年荣获“贵州省名优茶”称号;2007年获"贵州省名优绿茶奖";2008年获"中绿杯全国名优绿茶金、银奖""中绿杯全国名优绿茶优质奖";2022年11月29日,“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路走来,都匀毛尖一直荣誉加身,先后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300余个,成为贵州茶产业一块闪亮的“金名片”。


村民采摘的都匀毛尖

近年来,黔南州、都匀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把都匀毛尖茶品牌打出去”的指引方向,以“八个统一”为抓手,着力补短板、扬长板、增效率,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壮大龙头、加强茶园管护、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加工工艺、建设传承人队伍、加强宣传推介、茶旅融合发展等举措,推动都匀毛尖茶产业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

茶仙子进行茶艺表演

长期以来,都匀市坚持苦练“内功”,勤修“外功”,久久为功。在传承人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完善都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体制机制建设,积极开展《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队伍建设,培养壮大传承人队伍。

国家级非遗“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子全正在炒茶

在技艺提升方面,建立茶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系列化、持续性开展茶业技能人才和专项能力培训,全方位、多元化培养都匀毛尖技能人才,全力打造“都匀毛尖技工”特色劳务品牌。目前,取得相应证书的“都匀毛尖技工”有7422人。

“都匀毛尖技工”系列培训班培训中

在茶园管护方面,持续开展机采茶园、茶园管护等技能培训,积极宣传茶园管护政策、举措和管护技术,加大惠农政策扶持等,积极开展秋冬季茶园管护工作,进一步提升茶园管护水平,提高茶产量,助推都匀毛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都匀毛尖茶秋冬茶园管护

成功申建全州唯一的国家(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标准化规模化提升市场化水平,推动都匀获评“三茶统筹”先行县域。同时,推出“一茶·一酒·一宴”都匀毛尖品牌茶宴,“毛尖技工”劳务品牌获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第四名,都匀毛尖大宗茶出口摩洛哥、塞内加尔等国外市场,切实担负起了引领“黔茶出山”的历史重任。

都匀毛尖品牌茶宴

2022年,茶叶年产量1.12万吨、产值28.66亿元,分别增长18.63%、22.81%,都匀毛尖茶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三绿一红”首推品牌。2023年,都匀春茶预计产量3850吨,全年产量预计1.25万吨,春茶产值预计17.49亿元,全年茶叶产值30亿元。

茶汤透亮的都匀毛尖茶卢碧忠摄

如今,“都匀毛尖”品牌价值43.74亿元,位列2022中国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十强,都匀毛尖的价值谱系再添新彩。

作者:高璐

来源:都匀市融媒体中心 桥城都匀,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7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