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都匀茶厂

找到约10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都匀毛尖一季度产值达18.11亿元

“十里青山丽日长,娇红背篓映春光。”眼下,都匀市26.21万亩茶园全面进入采摘期,春茶陆续上市,在多元消费需求驱动下,今年都匀毛尖春茶市场展现出勃勃生机,在消费、销售、体验等方面都呈现了新变化。

迎合消费趋势换包装

春茶要想卖得好,除了品质,更需要特色包装的加持,不少茶企以文化赋能,在包装上“下功夫”,为春茶上市造势。

走进都匀市高寨水库茶厂有限公司的茶园里,茶香弥漫山野,茶山下的制茶车间轰隆作响,工人们手忙不停的炒茶、制茶,部分炒制好的茶叶被分成多份的小包装,让顾客更加方便按量取用。

“茶叶从大份变小份,是为了适应消费群体的多样化趋势。”都匀市高寨水库茶厂有限公司负责人欧阳圣哲说:“我们很多顾客都是30到40岁左右的,他们成为购买春茶的主力,这一群体对春茶的消费习惯更加追求性价比和便捷性,小包装便于顾客携带,每包为一次泡茶的量,目前市场反馈不错。”

同样在包装上适应消费趋势的还有都匀市墨冲镇黔茗轩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茶企,他们推出了全新的销售方式,利用当下“收藏、自饮、送礼”三大购买因素,紧抓春茶市场消费热潮,推出茶礼盒以满足消费者礼赠需求。

都匀市墨冲镇黔茗轩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江声高说:“我们以前包装图案比较单一,色彩比较单调,现在增加了很多的色彩,设计的图案也运用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图案含义丰富,受到了很多年轻顾客的喜欢。”

观光成为销售新模式

十分春色醉,三分是茶香。逛茶园、品春茶成为市民们春游的必选项,探访春日茶园、深入了解茶文化、品尝今年第一口春茶等“新中式生活”茶旅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位于毛尖镇螺蛳壳观景台的宏天福茶厂也是紧紧抓住了这波热潮,让“茶园+春游”形成春茶销售新模式。

  

“这一趟茶园之旅太值了,看到了美丽的茶园,体验了采茶、制茶,了解了很多都匀毛尖的历史,等下再带些今年的春茶回去,完美!”游客陈锦芳说,她和朋友很喜欢喝茶也喜欢在茶园里享受着惬意的烂漫春日时光。

茶园老板张宏福说:“现在正是春天郊游的时节,很多人都会来螺蛳壳游玩,上茶山体验采茶,我们茶园位置优越,很多来游玩的同时也会购买一些春茶带走,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销售渠道,增加春茶销售数量。”

不仅是茶园旅游,炒茶、点茶、品茶各项活动也带动了今年春茶的市场销售。

在秦汉影视城,“茶仙子”身着汉服展示“点茶”技艺,带领游客重寻古代泡茶技艺,另一边近百名匠人们汇聚一堂,现场炒制都匀毛尖,展示非遗技艺的精彩,游客们一边欣赏各项泡茶制茶技艺,一边品茗都匀毛尖的清香口感,感受都匀毛尖茶的魅力。

来自广州的游客陈先生说:“我们来都匀旅游,看了表演,喝了都匀毛尖,感觉很不错,打算多带点都匀毛尖茶回去给朋友,以后就在都匀长期订购茶叶了。”

省外顾客成消费主流

不负新芽明前绿,毛尖春茶一口鲜。清明时节前采摘的都匀毛尖茶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口感甜味醇和,鲜爽绵柔,深受省外广大顾客的喜爱。

“上次品尝了都匀毛尖味道很不错,我们公司要两万的茶叶,品种要尊品......”这是北京一公司和蒙阿妹茶业有限公司老板蒙正丽的对话,蒙正丽说:“我们春茶销售70%以上的顾客都是来自省外,北京、广州、浙江等地的顾客都有购买的,线上线下销量都很不错。”

在问尖茶馆,来自贵阳的刘先生正在和朋友品茶,他说:“现在春茶上市了,今天特意和朋友从贵阳开车下来买都匀毛尖,很多亲戚朋友都很喜欢喝都匀毛尖的味道,所以要多买点。”

问尖茶馆负责人欧阳圣哲说:“我们现在很多顾客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很喜欢喝都匀毛尖的茶味,需求量大,我们今年的明前茶都是供不应求的。”


近年来,随着都匀毛尖品牌知名度的提升,都匀毛尖清香淡雅的茶味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都匀茶企商家都“各显神通”,紧跟销售潮流,不断抢占茶叶市场商机,让都匀毛尖火热销售。据悉,都匀市有茶园面积37.83万亩,其中有可采面积26.21万亩,预计全年茶叶产量达到1.26万吨,茶叶产值约33亿元,截至目前,都匀市第一季度茶叶产量1560吨,同比增长3.52%,产值18.11亿元,同比增长11.24%。

作者:赵云梅

来源:都匀市融媒体中心桥城都匀,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都匀毛尖镇:传承生态茶产业,匠心成就好品质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炒茶叶的,我的这份手艺都是从祖上传承的,我从7岁就跟着爷爷学会炒茶,到现在有三十多年了。”这是11月11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都匀毛尖的核心产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子全正在一边泡茶一边向记者讲解自己和茶的故事。

高山云雾出好茶,都匀毛尖的核心产区螺蛳壳平均海拔1359米,这里气候、温度、湿度、环境都十分有利于毛尖茶的生长。茶叶品质的优良除了工艺制作,还离不开泡好以后的茶汤,而茶汤最后的品质如何,归因于茶青的质量和内含成分。以恰当的方式栽培茶树,才能在茶树的生长年限里获得优质的茶青。这就需要通过有机标准种植来确保品质。特别是每年的11月份需要在茶山里挖沟施有机肥做冬季养护,茶树经过6个月的休养,才能在来年发出好的芽叶。在张子全的茶园里,不少身着布依族服饰的群众正在茶山里忙碌挖沟施肥,“茶就是靠天吃饭的,只有遵循自然的规律,通过有机栽培和人工培育,才会得到更好的品质。”张子全说。

张子全的都匀毛尖十里茶香园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年轻的时候,我在一家茶厂打工,因为吃苦耐劳,也想实现小时候把茶叶发扬光大的梦想,就辞掉茶厂的工作,自己进行创业。”张子全的创业从最初承包20亩茶园到现在的400多亩,多年的经营不但是将都匀毛尖的名气打出来,作为非遗传承人,他还做了很多创新。“都匀红毛尖”、白茶、黑茶很多品种在市场十分畅销。

2017年,张子全联合13家农户成立十里茶香合作社,成立贵州省都匀十里茶香有限公司,将每年公司营收中的80%分给农户,公司只保留20%的份额,让周边38户农户成了公司原始股东。202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了毛尖镇坪阳村、摆忙村等周边近400户农户共同发展茶产业。如今,合作社拥有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3000余亩,合作农户茶园1820亩,年生产茶叶约80000斤。

作为国家非遗传承人的张子全,如今的目光聚焦在将都匀毛尖茶文化继续传承。2017年以来,张子全与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合作,成立了手工茶大师工作室,他的茶山是重要的实训基地,在这里他为不少学子讲解和培训手工茶的制作、茶艺课堂展示。张子全所培训学员1000余名,有学员荣获大赛金手指、铜手指、金奖、铜奖以及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企业以传统手工艺以及民族文化为核心,守艺、传艺坚守一份传承也给当地农户们带来一技之长。

围绕都匀毛尖核心产区的毛尖镇,都匀市政府也出台多项政策,保证群众收入和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施“3个15”工程。建成15个茶园管护示范点4634亩,辐射带动40000亩茶园管护。以培育加工示范企业为重点,推进茶叶加工标准化发展,新增茶叶加工企业3家、新增SC企业4家、完成培育加工示范企业15家。培育完成15家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以上茶叶企业,预计年底全市实现茶叶产值23.34亿元。

来源:黔南热线,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贵州黔南州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通过概述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都匀毛尖高质、高量、稳步发展的决策部署,对下一步黔南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政策升级、基地升级、加工升级、销售升级、品牌升级、茶旅融合发展提升行动等建议。

黔南州地处贵州省南部、苗岭山脉南侧,平均海拨997m,年平均气温16℃,12县(市)均产茶。黔南州所产的都匀毛尖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贵州茶中最响亮的一张名片,享有百年品牌历史。近年来,黔南州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也遇到了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困难。如何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强、百姓富、乡村振兴,是当前黔南州亟待解决的问题。

1黔南州茶产业总体情况

2020年,黔南州茶园投产面积达7.67万公顷,茶叶产量达4790万千克,产值达76.95亿元。夏秋茶产量3240万千克。全州茶园提质增效面积0.89万公顷,创建1.33万公顷欧标茶园、0.67万公顷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瓮安建中、都匀螺丝壳、平塘大塘、贵定云雾、独山影山5个省级茶叶高效园区。打造3个1.33万~2万公顷产茶县,3个0.67万~1.33万公顷产茶县,31个县万亩茶园乡镇,19个万亩茶园村。674家全州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其中,37家州级龙头企业、40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出口备案登记企业80家,通过SC认证企业78家。

2黔南州茶产业发展优势2.1茶叶品质优异

宜茶土地面积16.67万公顷,所产茶叶中水浸出物、茶氨酸等平均含量均高于国标。黔南州本地种特别适合制作高档名优绿茶,地方种所制都匀毛尖内含物质丰富,春茶中与绿茶品质紧密相关的水浸出物、黄酮氨基酸、生物碱、叶绿素等生化成分含量均高于国家标准,春茶水浸出物含量平均高出国家标准8%以上,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出对照样6%以上。

2.2历史文化深厚

黔南州各族人民种茶历史悠久,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黔南一直作为朝廷贡茶出产地之一,至今每年春茶采摘时节,都有举行祭茶神的习俗。

2.3品牌优势突出

都匀毛尖是当之无愧的历史名茶,明朝崇祯皇帝将它命名为“鱼钩茶”;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斩获金奖;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名“都匀毛尖茶”;1982年,喜获“中国十大名茶”称号;2009年,入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指定为“中华老字号”产品;2010年,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和联合国馆的指定用茶;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揭晓,都匀毛尖以35.28亿元的品牌价值居于榜单第10位,较去年增加2.38亿元,增幅7.23%。

3黔南州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3.1资金不足

由于州县财政资金不足,资金整合力度不够,部分扶持政策不能有效落地。

3.2茶园管护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茶园的草长得比茶高,茶芽瘦弱、施肥不足、修剪时间及深度不合理、新茶园建设开垦定植不规范、茶园生态单一、套种过少,导致虽然茶园面积大,但可采茶园面积有限,效益不足,茶园的产出、经济效益与之并不相称。部分茶园基础设施薄弱,管护水平低,施肥、除草、用药等技术措施不到位,部分茶树老化,茶园的产出率、茶农劳动生产率不高。

3.3采摘机械化水平低

因山地、丘陵等地形原因导致黔南州茶园集中度偏低,采摘机械化水平低,原料和加工附加值偏低,茶园开发利用不足。大部分加工企业同科研院所无联系或合作不紧密,无自有科研机构,科研投入不足,研发能力不够,科技含量较高的茶叶精加工和深加工产品开发滞后,产品种类不够丰富,产业附加值不高。

3.4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引领。茶叶电商与发达地区相比,起步晚,发展慢,投入不足,因对电商的运营不熟悉,推广力度不够,很多网站形同虚设,没流量,产品无人问津,建好的店铺没有发挥作用,再加上产品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形成了“僵尸”网店。此外,每到春茶采摘期,很多外地的茶商到都匀收茶青,有的甚至收购成茶,然后贴上别的品牌商标在市场上销售。不仅损害了“都匀毛尖”的商标权,其品牌形象及产业化发展也遭受挫折。

3.5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旧存在

企业缺少向银行进行抵押的权证,茶园、茶厂权证办理较困难。茶产业用工成本、原料成本、加工及包装成本有所增加,利润空间收窄。

3.6技术力量薄弱

州县茶产业技术人员被各部门和其他产业专班抽调现象较多,现有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全州茶产业技术需求。

4黔南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4.1政策升级

把贯彻落实好国发2号文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黔南州“四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主攻“四化”(全力以赴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全力以赴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全力以赴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全力以赴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部署安排,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把发展茶产业作为“产业兴旺”主抓手,把茶产业打造成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已颁布《黔南州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实施立法保护,把茶产业打造成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州级财政和重点县拟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其他县每年安排5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州级计划每年整合2亿元以上项目资金用于发展茶产业。并计划在良种繁育补助,加工企业以奖代补,新建茶园基地和加工厂房贷款贴息,制茶机器购买补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以期通过各方面的扶持政策和组织保障,促进茶叶资源整合,增强茶叶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都匀毛尖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2基地升级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茶叶产业建设,在现有茶园基础上,以茶叶主产地区为重点、以村镇为中心、以销售为导向,通过换植改种、改造树冠、绿色防控、科学施肥等茶园先进改良技术措施和逐步完善茶园水、电、路及气象服务等设施配套,创建一批标准化茶叶提质增效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国家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资金、退耕还林等政策,将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补偿金和管护补助等项目资金向茶产业的对应项目倾斜。加快茶园认证标准化,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有机茶、地理标志认证,逐步实现全州全面生态化茶园。加强地方群体种和鸟王种等品种选育,构建较完善的茶树良种繁育体系。以集中连片面积13.33hm2以上的茶园为起点,在全州持续推进应用生物农药、杀虫灯、生物天敌防治等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不断强化植保队伍信息化建设。加强茶园投入品管控,开展茶叶常态化抽检,将农残检测数据与扶持政策挂钩。

4.3加工升级

持续开展茶产业招商引资和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引进、培育一批茶叶龙头企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企业。大力扶持州农投公司、州供销集团等国有平台,通过优惠政策措施、人才资金协调等方式引导企业增资扩股、兼并重组,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壮大经营主体实力,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以“干净茶”为目标,以清洁化和标准化为发展方向,逐步淘汰改造落后的加工设备,快速拉动茶叶加工升级。以春茶和夏秋茶共存原则,大力开发研究夏秋茶叶延伸品。以重点大型企业和企业加盟为核心,推动茶叶初级、深度、精细加工分离,形成加工数字化、管理机械化、拼配数据化的生产模式。开展黔南州茶叶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黔南州涵盖茶叶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加大标准宣贯和实物标准样发放工作,指导企业对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实现全程标准化。

4.4销售升级

应把握形势,扶持出口企业到境外开展品牌推介活动,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高都匀毛尖茶的国内外市场覆盖率与占有率。持续深化与中粮集团、八马茶业等大型茶业公司的合作,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重点主攻“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积极开拓以西安、济南、哈尔滨等为主的“三北市场”(西北、华北、东北)。进一步扶持州内茶企开展自营出口业务,抢抓“一带一路”和都匀毛尖茶已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发展机遇,对标欧美、日韩、中东等国际市场,进一步开辟俄罗斯、摩洛哥、日本等出口茶市场。加大与知名品牌电商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网络销售渠道,支持鼓励茶企发展直播带货销售,增强线上推广和线下服务。建立健全茶叶市场开拓奖补机制,州级每年安排一定产业化资金用于奖补销售示范企业。

4.5品牌升级

围绕进一步提高都匀毛尖茶品牌价值为核心,加强都匀毛尖茶官方网站建设,茶产业管理部门持续信息发布、新闻宣传、重大活动专题展示、品牌多媒体宣传、质量安全认证、跨区域合作等信息化。组织开展“都匀毛尖茶”推介活动,每年持续举办“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都匀毛尖·平塘甲茶—贵州春茶第一壶”“斗茶大赛”等活动,组织多人次参加国际茶文化节、茶产业博览会。与《当代贵州》《贵州日报》《贵阳晚报》《黔南日报》《贵茶》等主流媒体合作,依托其优势宣传平台。同时利用新型网络,如抖音、快手、视频直播等,分阶段、按步骤、有计划、专题式地对黔南茶产业进行深度宣传报道,进一步加大对都匀毛尖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力度。支持企业多种形式的广告宣传,通过广告、新闻报道等形式宣传都匀毛尖公共品牌,助推“都匀毛尖”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协同发展。

4.6茶旅融合发展提升行动

充分利用中国茶文化博览园、都匀毛尖茶城、瓮安欧标茶旅小镇、“中国天眼”平塘科普茶文化园等文化设施平台,结合都匀毛尖茶特有的领袖文化、红色文化,以生态茶园为载体,提升茶旅融合配套服务能力,探索“以茶助旅,以旅兴茶”的发展模式,推进茶旅融合标准制定与应用,积极推进都匀毛尖“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和习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开展茶文化“七进”(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活动,进一步促进全州茶文化的培育和培养,营造浓郁的茶文化氛围,实现产、城、景互动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周潇潇(1989.5-),女,贵州省黔南州农业农村局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加工与贸易工作。

来源:《特种经济动植物》期刊

作者:周潇潇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