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东莞普洱茶

找到约1,074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东莞普洱茶仓储产业,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05年4月下旬,云南思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100多匹载满普洱茶的老马,40余位赶马人徒步跋涉数千里,穿越大半个中国,最终抵达北京。

05年夏季的一场普洱慈善拍卖会上,演员张国立捐赠的一筒马背沱茶,从2万元一路飙升160万元,连张国立本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大家都说2005年,是普洱茶疯狂炒作的一年,反而还有一个不起眼的事件,对普洱茶界的影响远比这些营销活动更为深远,那就是正式投入建设的东莞普洱茶专业仓。

参观过的大型茶仓

产值

05到08年是干仓阶段1.0阶段,大家都在摸索干仓存茶应该注意哪些因素,由于技术不成熟,很多茶仓在探索时期交的学费,都是以亿为单位的。

2008至今是干仓2.0阶段,这一时期的干仓终于进入了专业化仓储阶段,现在已东莞为首的专业茶仓,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专业仓储体系。

专业普洱仓储需要投入的资金,绝对是一个无底洞,从一开始的收购新茶,再到十年左右的积累陈放阶段,一直到能实现完整的入仓出仓循环链,每个阶段都需要投入海量资金。

单论东莞一地的专业茶仓,保守估计,每家每年投入十亿资金来维持运转,那整个行业一年就是一百亿,发展至今就是千亿级的体量。

单是图中两侧的普洱茶,价值就在千万左右。

如果再加上这些年来,茶仓收入的陈放20年以上普洱老茶,那东莞的茶仓陈化体系资产可高达几千亿元,这么庞大的资本运转,在整个普洱茶界排的上名号。

与绿茶,白茶,红茶等其他六大茶类相比,能够越陈越香的普洱茶,绝对是一个“异类”。

不像其他必须尽快饮用的茶类,岁月的沉淀,才会赋予普洱茶高价值,但怎么保证普洱茶能够健康,稳定的陈放,是一们很深的学问。

就算茶叶原料是从一颗茶树上摘的,但如果陈放的环境不同,那普洱茶的品饮价值还是会有差异。

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和微生物,并列为对普洱茶陈放影响最大的5类因素,而达到这些因素的五位一体,也是东莞普洱茶专业仓的基本要求。

温度

温度对普洱茶的影响,是最为直观的。比如在高温环境下,剧烈的氧化反应会使普洱茶迅速氧化红变,此外,温度过高还会使普洱茶散发出异味,比如油耗味和日臭味等等。

同样的,如果普洱陈化时温度过低,那越陈越香的关键——酶促反应和微生物活动也会减弱,甚至停止转化。

所以,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区间,才能不对普洱茶的陈放造成负面影响。

茶仓的平均温度,在20℃至30℃之间为最佳,温度过高会使茶叶氧化加速,部分有效物质减少,从而影响普洱茶的品质;温度太低不利于化学成分的转化。

茶仓里最多的就是温湿计

湿度

湿度与温度一向被并列为,最影响普洱茶陈放的两大因素。由于普洱茶的生物结构有点像海绵,偏向于收缩多孔,对空气中的水分都是“照单全收”。

普洱茶的陈放环境一旦湿度过大,茶叶的含水量就会增加,进而造成普洱茶发霉、腐烂。

此外,普洱茶独特风味来源的果胶类物质,也会流失殆尽,可以说一文不值了。

不过,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高温高湿来拔苗助长,像早期的港仓,就是让普洱茶在高温和高湿的同时作用下,使茶叶迅速氧化红变,汤色变红。

茶仓湿度保持在60%至70%之间,才有利于普洱茶形成良好的品质。

有说法认为干仓茶好,是因为储存环境空气干燥,其实干仓也有一定的湿度要求,否则会抑制茶叶转化,而湿度偏高容易滋生细菌,造成茶叶劣化。

所有人在进入茶仓前,都需要经过风淋系统的除菌处理。

空气

茶仓内需要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纯净无污染的空气,是普洱茶转化效果的重要保证之一,新出厂的普洱茶,尤其要注意通风透气。

此外,茶仓通风口的卫生情况通常是一个死角,如果不注意卫生保洁,更容易滋生细菌,不同年份以及生普和熟普,都需要分开存放。

其中空气纯净这个难点,已经被东莞茶仓,大型仓储用空气净化器,来控制仓内空气与外界的交换。

同时运用物联网,可以实现空气检测仪和空气净化器的智能联动,解放了大量人力。

茶仓会定期抽选产品审评,监控茶品含水量等变化,并形成量化指标。

而没有异味这一点,可以说一个技术难点了。这主要是因为普洱茶中,内含大量能极易吸附异味的棕榈酸和萜烯类物质。

尤其是原料等级较高的嫩芽普洱,更是十分“娇贵”,仓储时一定要慎重处理,这是因为嫩梗嫩芽中,含有大量棕榈酸物质。这类普洱一旦吸附了异味,会直接降低普洱茶的品饮价值。

等级较高的普洱嫩茶难伺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需要非常依赖呼吸来进行转化。

而既要保证它有充足的外界空气,又要保证它不会沾上异味,是一个很考验仓储技术的难点。

现如今的普洱茶界,已经公认温度,湿度和空气这三点,会影响普洱茶的仓储质量。

但比较可惜的是,还有两个不为人所知的因素,也会对影响普洱茶转化造成深远影响,那就是光照和微生物。

光照

光照对普洱茶的影响,不在茶叶上面,而是更为细微的微生物活动上。

在越陈越香的专题文章中有讲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本质,是茶叶上的微生物,对普洱茶内含物质的转化分解。

如果想让这群看不见的微生物,能够尽心尽力地帮助转化,我们不但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还需要避免其直接被阳光直射。

因为这些微生物是十分脆弱的,仅仅是接触到了一点紫外线,就会大量死亡,而如果“干活”的微生物减少,那普洱的转化,肯定是会受影响的。

此外,茶叶中的丙醛、戊烯见光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股类似于晒蔫白菜的味道,也就是我们常说“日晒味”。

阳光直射后,普洱茶会丧失其特有的滋味和鲜味。因此,不管是为了避免产生异味,还是为了避免微生物死亡,避免太阳光直射都是很重要的。

菌种

对普洱茶转化至关重要的第五个因素,是茶仓内微生物菌群的生长情况。这点不像温湿度等,是比较前沿的科学理论,目前还在进一步探索中。

这一点的理论基础,一开始是借鉴酿酒工艺中的酒种的,像欧洲一些百年酒窖中的微生物菌群,已经繁衍了千万代。酒窖里形成的独特菌类生态,对酒窖中酒类的口感和香气,会有千丝万缕的影响。

知识延伸:比专业仓层次更高的专业窖,会是普洱茶仓储的未来吗?

茶仓内微生物群落,对普洱陈化的影响,是一个新生的科研话题,需要大量的普洱老茶样本,才能理解其在微观层次的生物活动,这需要普洱界科研人士的进一步努力。

科学的审评记录表

未来

如果说刚从茶树下摘下的普洱茶叶,只是一片有滋味的树叶,那进入了东莞仓内的普洱茶,就转化成了另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形式。

通过科学的制度管理,温湿度的精确把控等现代化高新技术,每一片茶饼,都能得到最好的转化,每一个品饮者,都能感受到茶中蕴含的精华。

在东莞专业茶仓,陈化3年以上的普洱熟茶,陈韵初显,汤色鲜亮,汤质粘稠适度,虽然还还有一丝苦涩,但总体口感顺滑甜柔。

在东莞专业茶仓,陈化6年以上的普洱生茶,茶性由寒转温,苦涩感协调,甘甜初显,口感润泽,饮后齿颊留香。这些具有优秀口感特征的普洱茶,东莞仓已经能稳定产出。

优质的原料、精湛的工艺、科学的仓储,对形成优质普洱茶至关重要,仓储现在已经成为普洱茶流通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只有好的仓储,才能让普洱茶有更具潜力的转化空间,促进普洱茶的价值提升,而东莞仓,正是漫天星辰中最闪亮的那颗。

来源: 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为何东莞不生产普洱茶,却是全国普洱茶藏量最大的城市?

     东莞不产茶,但大家都知道,东莞是中国的“藏茶之都”。


    来自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统计数据显示,东莞的茶庄、茶店以及茶馆,已经超过1万家;几乎每个中心镇都有专业的茶叶市场;茶叶收藏爱好者接近10万人,品饮人数超过150万;而更为惊人的则是藏茶量已经超过40万吨,如果按照现有人口统计,可供东莞人喝上80年。 


     普洱茶产于云南,茶树是普洱茶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只适宜于林森茂密的大山中。采摘下来的叶片是普洱茶的另一种生命形态,萎凋、杀青、揉捻、晒干、发酵、压制等制茶工艺,虽然表现为人的主观行为,却是基于人类通过长期实践对这种特定的生命形态不断深化的理解,就此而言,传统制茶工艺流程是适宜于普洱茶青的生存环境。

东莞的普洱茶专业仓

对于普洱茶来说,陈化是一个最为漫长的生命旅程,通常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它们的环境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营造适宜于普洱茶陈化的动态环境,正视普洱茶仓储是关键所在,陈化环境的固然需要人工营造,但是前提是尊重特定阶段的生命规律,而不是将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茶,在东莞干仓陈储的普洱茶就自然成了人们热议和关注的对象。 

   东莞茶仓发展时间轴       谈到普洱茶陈化,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东莞的茶仓。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2000年:伴随着大量台资企业到东莞投资,台湾人喜欢喝普洱茶,收藏普洱茶的风气也传到了东莞,拉开了全国收藏普洱茶的序幕。当时民间藏茶的量其实很小,很多人藏茶只是对普洱茶的滋味及后陈化产生了兴趣,仅限于个人爱好。

2000~2007年:藏茶开始成为一种目的明确的投资行为。2004年后,藏茶之风日盛。当时普洱茶紧随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从2006年初一路猛涨,直至2007年夏末普洱茶市场崩盘。

2008年~今:东莞的收藏者和经营者开始理性地对待普洱茶投资,普洱茶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有些先知先觉的茶商,从2008年开始重视品质,进行品牌化运营,普洱市场在看似萧条的表面,孕育着更大的生机。东莞民间涌现出天得茶业、双陈普洱、昌兴存茶等一批大型专业茶仓,以及众多茶庄仓、家庭仓,在业界确立了“藏茶之都”地位。
东莞茶仓的强大吸纳能力,造就了今天普洱茶、黑茶、白茶等后期发酵茶类投资理念的盛行。 十年风云突变,一饼饼普洱茶在后续转化中价值亦深度发酵,传导到价格层面,则上演了一场又一场财富神话。“藏茶之都”的背后,是民间资本的角力。如今,政府层面正在力推“东莞仓”的标准化建设,目的就是要让东莞的茶产业走上康庄大道。小茶胡品老茶#普洱茶 #小茶胡 小茶胡经常说到的专业仓, 到底是怎么样的,不仅仅是温湿度管理,需要现代化仓储+专业化的仓储管理+定期普洱茶陈化效果审评。视频号       点击可看视频:东莞普洱茶专业仓内部揭秘
  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东莞良好的环境和科学规范管理下,普洱熟茶经3年以上生态仓储后,陈韵初显,汤色鲜亮,汤质粘稠适度,虽仍略显苦涩,但总体口感顺滑甜柔;普洱生茶经6年以上生态仓储后,茶性转温,苦涩协调,甘甜初显,口感润泽,饮后齿颊留香。这些口感特征应该作为界定优质普洱茶的基础。


   东莞仓储的普洱茶,是作为另一种生命形式存在的,在这里,通过科学管理,合理的温湿度,产生均衡的微生物菌群,现代化高科技术进行理化分析保障茶叶陈储过程的健康安全。使在这珍藏的每一饼普洱茶中蕴含了无穷的日月精华。       


       题外话:小茶胡(微信号:nanyuemugua)背靠莞仓海量老茶资源,常年游走在莞仓的淘茶小买手,全国各地的茶友,如果对莞仓老茶感兴趣,欢迎和小茶胡多多交流,适时也会分享精品干仓老茶。

微信公众号:老茶资讯

原创:小茶胡,转载请注明出处

茶博会观察 一片茶叶串起东莞一条产业链

茶,之于东莞人而言,不仅是品饮,更有爱茶、藏茶、茶叶交易之意。4500多家茶相关商户、40万吨民间藏茶量位居全国第一、逾万家大小茶馆、50亿元茶产业交易量、老茶交易量全国第一……不产茶的东莞,凭借其中多项涉茶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东莞把一片小小的茶树叶培育成“一条链条”,茶基因在“世界工厂”里生根发芽,让茶成为东莞的大产业,东莞的茶香弥漫到了世界各地,“爱茶之都”“藏茶之都”的美誉也因此声名鹊起。

从爱茶到藏茶

东莞藏茶量第一

东莞藏茶量全国排名第一、老茶保有量位居全国第一,但是东莞不生产一片茶叶。

上世纪80、90年代,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承接了香港、台湾的制造业转移,敢为人先的东莞逐步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制造业基地。港资、台资企业外溢的同时,品茶、藏茶的风气随之传入东莞,普洱茶等陈茶在东莞流行,拉开了东莞藏茶、爱茶的序幕。

乘着改革开放的政策浪潮,挣到第一桶金的东莞人,瞄准价格正在快速上涨的茶叶产业,涌入了茶叶市场。东莞本土的资深老茶人叶汉民是最早进入茶产业的一拨人。“随着港商、台商进入东莞,也带入普洱茶入莞,深受东莞人的喜爱,继而工夫茶等茶文化在东莞扎根下了根。”叶汉民对普洱茶的历史娓娓道来。

正因为老茶人对茶的“痴迷”,带动了不少东莞人进入了茶行业,如今陈健成就是其中之一。陈健成在2007年从制造业转型至茶行业,至今已经13年,“我本身爱茶,在老茶人的熏陶下爱上了茶故事、茶文化,了解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价值,经过调研,发现东莞培育出茶的浓厚的氛围,拥有一批爱茶的东莞人群,市场前景可期,所以就进入了茶行业。”

随着爱茶、藏茶的东莞人越来越多,昌兴茶叶仓储、双普仓储等全国知名茶仓应时而生、应势而生。比如,2012年东莞市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机,东莞市昌兴茶叶仓储有限公司利用旧厂房改造,转型而成为综合性专业茶仓。目前,昌兴存茶的茶叶仓储量已达4000余吨,以普洱茶、藏茶等黑茶和白茶为主要仓储对象。

“我们茶人的财富和荣耀来自茶,所以一定要把茶安顿好,我对茶爱护的程度超过其他物质。”上世纪90年就涉足茶产业、东莞万江茶叶协会会长、广东鸿鑫隆茶叶董事长陈竑晖道出了爱茶之人的痴醉,也解开了东莞是藏茶之都的密码,“东莞仓储成本低,茶商可以租下一栋栋的自建房或者厂房藏茶,茶仓的条件讲究楼层、温湿度、坐向,品质好的茶仓可以保证流通价值、品饮价值、市场价值。”

2007年左右开始,东莞民间收藏茶叶的数量达到了两万吨,当时的市场均价约每吨20万元,10余年来,东莞茶叶收藏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当下,东莞民间收藏的各类茶叶约为40万吨,在茶叶收藏数量方面,则长期稳居全国第一。

从买茶到卖茶

茶叶交易金额年均50亿元

“茶叶收藏之都”“爱茶之都”的背后,是民间资本和热爱茶叶收藏的人士的推动。中国最大的新茶交易市场为广州芳村,而芳村三分之一的茶叶被东莞爱茶人士所购买。

随着藏茶量与日俱增,如何让东莞民间庞大藏茶量得以流通,成为这座城市能否巩固“藏茶之都”地位的关键。因此,爱买茶的东莞人自己也卖起了茶叶。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莞茶叶交易是中国重要的贸易集散地,茶叶交易金额年平均达到50亿元,老茶交易量全国第一。

经过陈竑晖的调研发现,以前广州芳村三分之一的茶叶由东莞人所购买,如今广州芳村五成以上的10年名牌老茶由东莞供应。东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为陈茶的储藏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也打开了陈茶销售市场。业内有种说法,以云南普洱茶为例子,生产在云南,收藏在东莞,销售在东莞。这足以瞥见东莞茶产业的地位。

推动庞大的交易量的是东莞大小10多个茶叶市场、超过万家门店、数百万爱茶人士。以万江石美茶叶市场为例子,其前身是一条物流街,由于茶产业、茶文化的兴起,藏茶量的增多,几个村里的老茶人就盘算着发展茶叶市场提升藏茶的流通能力。2013年,石美茶叶市场刚成立时,由于定位精准、租金便宜,吸引大批茶商到此创业,有一批眼光独到的茶商以“白菜价”购入厂房,开始在东莞石美落地生根,慢慢发展成为如今的行业翘楚。

石美茶叶市场在发展的前10年间,云南、福建、广西、湖南、湖北等全国各地产茶区的茶企、茶商聚集于此。近年来,石美茶叶市场再度升级品质,以茶叶市场为代表的问茶文化小镇雏形初现。如今,万江石美茶叶市场坐拥商铺1000多家,年交易额达数十亿元以上,是国内仅次于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的第二大茶叶市场。

来喝茶相关负责人徐敏说,从藏茶的品类来说,东莞中长期的普洱茶最多。普洱茶越陈越香,抗通胀力强,茶人、茶商、茶企均喜欢买卖。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普洱茶的火热,带动了东莞老茶交易的活跃。

广莞深都是茶叶消费重要市场,从当前的地域特色来看,广深莞三地都已经发展形成了各有优势的茶产业、茶文化格局。三地各有鲜明特色。比如东莞,以中国重要的茶叶交易集散地、老茶交易量全国第一、收藏市场全国第一的优势地位,这座善于藏茶的工业城市与广州、深圳两位“老大哥”建立“铁三角”的竞合关系,形成“广州流通、东莞藏茶、深圳叹茶”的格局,共同做大茶产业市场,共促产业繁荣。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程按下了“加速键”,东莞充分发挥枢纽作用,用好城市竞合的入场券,整合城市间的资源,利用湾区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联系越发紧密了,不仅巩固了与广州和深圳的“铁三角”关系,而且东莞的“茶经验”受到珠海、中山、惠州等城市追捧,每年多个城市茶产业的相关代表都会来东莞学习、取经。

陈竑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文化渊源、风俗习惯等领域都有着同气连枝、一脉相承的关系,自古以来的喝茶养生传统让整个区域形成大规模消费普洱茶的基础,为东莞藏茶的流通消费变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从上游到中下游

一条茶叶全产业链雏形初现

在万江茶叶市场里,今大福班章茶、中茶号级·红标普洱茶、大益冠军群峰茶产品接连在此发布新品,吸引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茶企来此看新品发布……随着茶产业在东莞生根发芽,定价中心、交易中心、发布中心在这里随之建立,至此,东莞茶产业的中下游环节分布越发清晰。

陈竑晖告诉记者,每年很多知名茶品牌企业均在万江茶叶市场发布新品,可以说这里是茶产业的风向标,是东莞这个茶都对外的窗口。因此,万江街道以万江石美茶叶市场为主体,打造包括鸿鑫隆茶仓、莞万茶仓、鸿鑫隆茶文化馆、茶叶博物馆、名牌荟萃、万商云集的3A级茶文化小镇,进一步完善茶产业中游链条。

不仅是万江茶文化小镇,道滘华南茶叶市场正致力于深度挖掘专业市场及服务茶叶上下游产业链。“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一方面推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让东莞的中老期茶、东莞仓、藏茶行业更加深化,通过专业市场,引进更多茶种;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深度服务,让茶文化、茶旅游、茶艺馆向下游产业延伸,使茶产业做得更强更大。”道滘华南茶叶市场工作人员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城市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沿着东莞茶叶产业链条的上下游看,茶企、茶商、茶人、茶叶市场、茶仓双双“联手”,一条完整的超级产业链俨然呈现。

在产业链上游,有钱有物业、偏好收藏的东莞人纷纷进入陈茶藏茶领域,“东莞仓”名满天下,藏茶量排名全国第一;另一波东莞茶人不满足大厂生产的茶,走进茶山做茶,开起茶厂,“东莞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在产业链中下游,专业市场、茶艺馆、茶博物馆、茶小镇、茶产业园等渐成规模。

此外,对接上游,赋能下游的电商平台、交易平台也在东莞逐渐兴起。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涉足茶产业的罗艳芬,创立广东省东傣茶业有限公司多年后,在今年也上线了东傣茶叶经纪交易平台,通过培养一群专门做茶叶流通的经纪人调研市场、获取信息,为交易双方提供价格参考和品质鉴定的标准,从而更好地促进茶叶交易流通;又如老茶汇今年4月线上创建老茶易购平台,前端链接商家、收藏以及厂家,经过严选放入平台,供全国经营者进行选购。

可见,在不断壮大的东莞茶产业军团中,产业链中一大批优秀的茶商、茶企加快崛起,正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策划】靳延明

【撰文】叶永茵

【作者】 叶永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注】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2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