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春茶预售文案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春茶火热预售的背后:茶农强势崛起,茶老板正被市场边缘化

云南古树茶,4月以后才大量上市。

然而,从3月初开始,遍地春茶预售。

前几年,普洱茶行业做预售的人并不多。但这两年,预售已经成了趋势。春茶预售的背后,是普洱茶行业,茶商与茶农山头斗法落败后,无奈的选择:

简言之,没钱,又不敢存茶。


-01-茶农和茶商,咱们是兄弟?

普洱茶市场的消费,一直在增长。

茶山行人流量,也越来越大。可是,茶老板却越混越惨。

茶老板的高光

2009年,古树茶崛起之前,云南茶山,哪怕冰岛老寨,都十分落后。茶农住着小趴屋,守着黑火堂。宁愿去省外打工,也不做茶。

但是,古树茶品饮价值的发现,大量的茶商带着资本进入茶山。茶农不用出去打工了。

只是,10年前的茶农,除了有茶树,啥也没有。连制茶工艺,都是后面拜师学的。

但是,茶老板有资金,还能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大量宣传古树茶,掌握了茶叶市场的舆论。

茶商一到茶山,茶农就把茶商当祖宗一样供着。每年春茶,茶农提前联系茶商:哥,要不要来茶山了,羊已经买好了,你来就宰。

茶商带着客户,与茶农打成一片,大家一起在茶山,玩开心了再做茶。茶叶做出来,茶商卖给客户,收到货款,把茶农的钱也结了。大家在山上一起吃香喝辣。茶农、茶商称兄道弟,气氛一片祥和。

这样的局面:是建立在茶商掌握资本和舆论,而茶农除了茶树,一无所有的基础上的。这时候的茶商,靠茶山与市场信息不对称赚钱。


风水轮流转

2014年下半年,古树茶行情陡然走低。

做了几年古树茶,茶农完成了原始积累。建起了小别墅,拜师学会了工艺,更重要的是,还掌握茶行业核心生产资料古茶树。

2016年,第二波茶山行开始,不止茶商及客户,其他散客、茶客也上山。

这些人到了山上才发现:原来,卖给我茶叶的茶老板,他的茶叶也是从茶农那里拿来的,工艺,也是茶农的工艺。

既然如此,为何还让茶老板这类中间商赚差价,我直接找茶农拿不就得了。

于是,大量的客户跳过茶商,找茶农拿茶叶。茶老板的客户,就这样流失了。茶老板没有客户,销路受阻,从茶农那里拿货变少。

不仅如此,茶圈舆论也变成茶农与茶商分庭抗礼:茶农虽写不出文案。但是,随着短视频的出现,山头信任危机大背景下,茶商说一千道一万,还不如茶农拍个视频,操着一口勐库方言说:这片茶园我家呢,山那边是我堂哥家呢。

茶农,再也不会把茶商供着了,反而把上山的客户供着。

茶商,已经从最初山头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变成边缘化的中间代工。

所以,哪怕是茶山行越来越火热,欢的是茶农,悲的是茶商。

总之,2009-2015年,山头茶上半场。茶商掌握资本和舆论,还有一部分制茶工艺,山头茶话语权掌握在茶老板手中。

2016年之后,大量散客上山,茶山越来越透明,茶农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客户跳过茶商,找茶农买茶,茶商被边缘化。山头茶下半场,话语权回到了茶农手里,茶商完败。

了解十年名山古树茶,茶商和茶农的变化,就能了解,如今的茶商,为什么那么喜欢预售了。

都是因为:茶商手里没钱,不想承担库存压力。


-02-茶老板家没有余粮

普洱茶,大厂玩拼配,小厂做名山古树。

但是,山头茶原料价格上涨后,如今的茶价,够每个茶老板都喝上一壶的。

2011年,三五百块一公斤的冰岛老寨,涨到今天6万一公斤。2011年,鲜叶5块一斤的正气塘,如今,毛茶2000多一公斤。

中小茶企,资金实力本来就弱。十年间,原料成本涨了上百倍,有几个茶企扛得住。

前些年,茶叶价格低的时候,茶企做茶,依托茶山行,市场行情也不错。山头茶,一个春茶就做几吨。

而且,茶叶价格一直在涨,茶价涨,趁低价把茶叶收进来,以后涨价卖掉就是赚。所以,很多茶老板,在行情大好的那几年,把赚来的钱果断囤了茶。

茶叶存进来,用时间换增值的空间。但是,谁也没料到,没过几年,行情变差了,囤茶的茶老板也多了。整个市场,早已产能过剩。

很多茶叶,纵然真正的名山古树,存了七八年,品质已经很好。但是,产能过剩的市场,好茶也未必卖得出去。

行情好的时候,茶老板挣来的现金流都压在库存上。如今,行情不好,前些年行情好的时候,又没存下现金流。

结果就是:大多数茶老板,要茶叶,几吨几十吨分分钟就能拿出来,但是,要现金的话,大多数茶企,没钱。

手里没有现金流,只能预售,让茶客先交点定金,拿着茶客的钱去做茶,茶老板自己赚点差价。

-03-不敢承担库存压力

做茶,也是要交学费的。囤茶,就是最大的学费。

提起普洱茶库存:云南茶老板大多想扇自己几个嘴巴。

当年为啥就听人忽悠:存茶能升值,不考虑市场产销情况呢。

如今,茶叶倒是真的升值了,可是,产能过剩,价格虚高。新进入茶圈的茶客,跑到茶山找茶农。老茶客,喝惯并存了当年的低价茶,不会买涨价后的茶叶。茶老板的茶叶,那是真的难卖。

别的行业,如果遇到风口赚了钱,一定会保现金流,但普洱茶行业的茶老板们,想法异常独特:尝到了藏茶变现的甜头,直接跳过市场供求关系。

有了钱之后,不是保现金流,而是做成茶叶摆在仓库里,等茶叶升值后慢慢卖。

终究,市场讲究产销。茶叶,年年发芽的树叶。用古树茶的红利期和自己的青春年华,换来了囤茶不该盲目的教训。如今,有几个茶老板还敢大量囤茶。

以前卖茶,茶老板到茶山,包茶园,做成茶叶,在山上卖掉一部分,剩下的拉回城里慢慢卖。

但如今,茶叶价格那么贵,茶老板手里没有多少现金流,囤茶,真的囤不起了。茶老板也深知,如今囤茶,不是投资,而是高位接盘。

就算对茶拥有无限情怀,以前的藏茶都不一定能卖出去,如今这么高的原料价格,囤进来,又怎么卖得出去呢?

库存之痛,已经让茶老板们对囤茶望而生畏。还不如有多少订单,就做多少茶叶。

提前宣传预售,拿着茶客的钱,去做茶,中间赚点辛苦费,自己也没有库存压力。

这样的大背景下:茶商的春茶预售,应运而生。

写在最后:

十年来,茶叶市场,主导权和运营方式,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茶山的地位。

从最初茶老板们的茶山行,到后来的茶客上山,到如今的茶区大基建,冰岛小镇、昔归小镇,真正的茶旅融合。

未来几年,古树茶市场的核心,始终是茶山。但是,无论茶山的火,是真的火,还是虚火,都掩盖不住终端茶叶市场的低迷。

对于茶商来说:

茶商虽然仍是卖茶的主力,但往事不可追,10年前的辉煌,永远回不来了。

维护好老客户,有多少订单就做多少茶叶,才是明智的选择。有了钱,千万不要再盲目囤茶。任何一家茶企,都是现金流说了算,随行就市才是王道。

茶商不囤茶,最大的买家变冷静了,也能给古树茶市场降降虚火。要是一直放任茶价烧下去,没准哪天,价格就撑不住了。

对于茶客来说:

普洱茶,是一杯饮料。一堆平平无奇的枯叶,在开水的冲泡后,竟能展现出媲美世界顶级名庄酒的纯真色香韵。

正是凭着云南大叶种的天然优势和不可复制的顶级滋味,普洱茶受到无数茶客的追捧。一饮普洱,其它茶叶,皆是过客。

普洱茶,也是一个江湖。茶叶江湖里,无奇不有。有人忽悠,有人装神弄鬼,更有人9块9的冰岛是真的。

普洱茶这个江湖,庸庸扰扰,趣事连连。

喝好自己的茶,看别人尽情地表演吧。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名山古树十年!茶农强势崛起,小茶商正被市场边缘化!

这两年,茶叶预售已经成了趋势。

春茶预售的背后,是普洱茶行业,茶商与茶农山头斗法落败后,无奈的选择:简言之,没钱,又不敢存茶。


-01-

茶农和茶商,咱们是兄弟?

普洱茶市场的消费,一直在增长。

茶山行人流量,也越来越大。可是,茶老板却越混越惨。

茶老板的高光

2009年,古树茶崛起之前,云南茶山,哪怕冰岛老寨,都十分落后。茶农住着小趴屋,守着黑火堂。宁愿去省外打工,也不做茶。

但是,古树茶品饮价值的发现,大量的茶商带着资本进入茶山。茶农不用出去打工了。

只是,10年前的茶农,除了有茶树,啥也没有。连制茶工艺,都是后面拜师学的。

但是,茶老板有资金,还能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大量宣传古树茶,掌握了茶叶市场的舆论。

茶商一到茶山,茶农就把茶商当祖宗一样供着。每年春茶,茶农提前联系茶商:哥,要不要来茶山了,羊已经买好了,你来就宰。

茶商带着客户,与茶农打成一片,大家一起在茶山,玩开心了再做茶。茶叶做出来,茶商卖给客户,收到货款,把茶农的钱也结了。大家在山上一起吃香喝辣。茶农、茶商称兄道弟,气氛一片祥和。

这样的局面:是建立在茶商掌握资本和舆论,而茶农除了茶树,一无所有的基础上的。这时候的茶商,靠茶山与市场信息不对称赚钱。

风水轮流转

2014年下半年,古树茶行情陡然走低。

做了几年古树茶,茶农完成了原始积累。建起了小别墅,拜师学会了工艺,更重要的是,还掌握茶行业核心生产资料古茶树。

2016年,第二波茶山行开始,不止茶商及客户,其他散客、茶客也上山。


这些人到了山上才发现:原来,卖给我茶叶的茶老板,他的茶叶也是从茶农那里拿来的,工艺,也是茶农的工艺。

既然如此,为何还让茶老板这类中间商赚差价,我直接找茶农拿不就得了。

于是,大量的客户跳过茶商,找茶农拿茶叶。茶老板的客户,就这样流失了。茶老板没有客户,销路受阻,从茶农那里拿货变少。

不仅如此,茶圈舆论也变成茶农与茶商分庭抗礼:茶农虽写不出文案。但是,随着短视频的出现,山头信任危机大背景下,茶商说一千道一万,还不如茶农拍个视频,操着一口勐库方言说:这片茶园我家呢,山那边是我堂哥家呢。

茶农,再也不会把茶商供着了,反而把上山的客户供着。

茶商,已经从最初山头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变成边缘化的中间代工。

所以,哪怕是茶山行越来越火热,欢的是茶农,悲的是茶商。

总之,2009-2015年,山头茶上半场。茶商掌握资本和舆论,还有一部分制茶工艺,山头茶话语权掌握在茶老板手中。

2016年之后,大量散客上山,茶山越来越透明,茶农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客户跳过茶商,找茶农买茶,茶商被边缘化。山头茶下半场,话语权回到了茶农手里,茶商完败。

了解十年名山古树茶,茶商和茶农的变化,就能了解,如今的茶商,为什么那么喜欢预售了。

都是因为:茶商手里没钱,不想承担库存压力。

-02-

茶老板家没有余粮

普洱茶,大厂玩拼配,小厂做名山古树。

但是,山头茶原料价格上涨后,如今的茶价,够每个茶老板都喝上一壶的。

2011年,三五百块一公斤的冰岛老寨,涨到今天6万一公斤。2011年,鲜叶5块一斤的正气塘,如今,毛茶2000多一公斤。

中小茶企,资金实力本来就弱。十年间,原料成本涨了上百倍,有几个茶企扛得住。


前些年,茶叶价格低的时候,茶企做茶,依托茶山行,市场行情也不错。山头茶,一个春茶就做几吨。

而且,茶叶价格一直在涨,茶价涨,趁低价把茶叶收进来,以后涨价卖掉就是赚。所以,很多茶老板,在行情大好的那几年,把赚来的钱果断囤了茶。

茶叶存进来,用时间换增值的空间。但是,谁也没料到,没过几年,行情变差了,囤茶的茶老板也多了。整个市场,早已产能过剩。

很多茶叶,纵然真正的名山古树,存了七八年,品质已经很好。但是,产能过剩的市场,好茶也未必卖得出去。

行情好的时候,茶老板挣来的现金流都压在库存上。如今,行情不好,前些年行情好的时候,又没存下现金流。

结果就是:大多数茶老板,要茶叶,几吨几十吨分分钟就能拿出来,但是,要现金的话,大多数茶企,没钱。

手里没有现金流,只能预售,让茶客先交点定金,拿着茶客的钱去做茶,茶老板自己赚点差价。

-03-

不敢承担库存压力

做茶,也是要交学费的。囤茶,就是最大的学费。

提起普洱茶库存:云南茶老板大多想扇自己几个嘴巴。

当年为啥就听人忽悠:存茶能升值,不考虑市场产销情况呢。

如今,茶叶倒是真的升值了,可是,产能过剩,价格虚高。新进入茶圈的茶客,跑到茶山找茶农。老茶客,喝惯并存了当年的低价茶,不会买涨价后的茶叶。茶老板的茶叶,那是真的难卖。

别的行业,如果遇到风口赚了钱,一定会保现金流,但普洱茶行业的茶老板们,想法异常独特:尝到了藏茶变现的甜头,直接跳过市场供求关系。

有了钱之后,不是保现金流,而是做成茶叶摆在仓库里,等茶叶升值后慢慢卖。

终究,市场讲究产销。茶叶,年年发芽的树叶。用古树茶的红利期和自己的青春年华,换来了囤茶不该盲目的教训。如今,有几个茶老板还敢大量囤茶。


以前卖茶,茶老板到茶山,包茶园,做成茶叶,在山上卖掉一部分,剩下的拉回城里慢慢卖。

但如今,茶叶价格那么贵,茶老板手里没有多少现金流,囤茶,真的囤不起了。茶老板也深知,如今囤茶,不是投资,而是高位接盘。

就算对茶拥有无限情怀,以前的藏茶都不一定能卖出去,如今这么高的原料价格,囤进来,又怎么卖得出去呢?

库存之痛,已经让茶老板们对囤茶望而生畏。还不如有多少订单,就做多少茶叶。

提前宣传预售,拿着茶客的钱,去做茶,中间赚点辛苦费,自己也没有库存压力。

这样的大背景下:茶商的春茶预售,应运而生。

写在最后:

十年来,茶叶市场,主导权和运营方式,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茶山的地位。

从最初茶老板们的茶山行,到后来的茶客上山,到如今的茶区大基建,冰岛小镇、昔归小镇,真正的茶旅融合。

未来几年,古树茶市场的核心,始终是茶山。但是,无论茶山的火,是真的火,还是虚火,都掩盖不住终端茶叶市场的低迷。

对于茶商来说:

茶商虽然仍是卖茶的主力,但往事不可追,10年前的辉煌,永远回不来了。

维护好老客户,有多少订单就做多少茶叶,才是明智的选择。有了钱,千万不要再盲目囤茶。任何一家茶企,都是现金流说了算,随行就市才是王道。

茶商不囤茶,最大的买家变冷静了,也能给古树茶市场降降虚火。要是一直放任茶价烧下去,没准哪天,价格就撑不住了。

对于茶客来说:

普洱茶,是一杯饮料。一堆平平无奇的枯叶,在开水的冲泡后,竟能展现出媲美世界顶级名庄酒的纯真色香韵。

正是凭着云南大叶种的天然优势和不可复制的顶级滋味,普洱茶受到无数茶客的追捧。一饮普洱,其它茶叶,皆是过客。

普洱茶,也是一个江湖。茶叶江湖里,无奇不有。有人忽悠,有人装神弄鬼,更有人9块9的冰岛是真的。

普洱茶这个江湖,庸庸扰扰,趣事连连。

喝好自己的茶,看别人尽情地表演吧。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高山绿茶“竹叶青”,看高端茶是如何做营销的?

今年,全国十大名茶(官方排名)中的几大著名绿茶上市仿佛有些“姗姗来迟”,比如蒙顶山茶、都匀毛尖、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等,采摘时间基本要到3月底或4月初,而在此之前,有一款定位高端的绿茶在明前34天就上市了,较平地绿茶提前了将近一个月。

截图自竹叶青官方店


这款绿茶,便是竹叶青。


竹叶青,全国名茶之一,其品牌定位一直都是“高端绿茶”,据悉,从2007到2017年连续十年中,竹叶青在高端绿茶市场占有率都是位居第一,高端销量也都是遥遥领先。今年1月,竹叶青新战略发布第一个月份,全国销量同比大幅便增长75%。且根据销售数据显示,今年竹叶青春茶预售的销量超过了1千万。


2月28日,竹叶青正式上市出售,据说,不到一上午的时间,竹叶青第一批到店的春茶就被抢购一空。


如果有人问“高端茶”要如何做好营销?那么“竹叶青”的案例值得茶品牌学习。


01抢占先机


先入者占位,是商场亘古不变的道理。竹叶青在明前34天就上市了,提前了平地绿茶将近一个月,这意味着竹叶青可以在其它春茶未上市前早早布局好市场,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尤其在2月底至3月中旬这段时间,竹叶青在各大平台的宣传非常密集,包括国内国外,可以说是达到了爆发的程度。


02宣传与定位相符


竹叶青的定位是“高端绿茶领导者品牌”,那么何为高端?


竹叶青为高山绿茶树立了“高山、明前、茶芽”三大标准,定义了高端绿茶。


高山:竹叶青长在峨眉海拔600-1500米高山,极具产地优势;


明前:只选明前鲜嫩茶芽,具原料优势;


茶芽:领先于行业工艺的3%含水量,造就了竹叶青茶芽之“遇水直立、上下沉浮”的美态。


不仅如此,竹叶青在工艺、包装上也牢牢契合“高端”“领导者”定位。


截图自竹叶青官方店


工艺上,从茶园到茶杯,竹叶青需历经38道严苛工序才成就一杯高山绿茶。拿“选芽”来说,500g成品竹叶青,需历经近5万次的挑选,竹叶青的“论道”,需要近500万次的挑选。每一颗茶芽都需要通过人工肉眼比较长短、大小,还要兼具“形态美”,最后选出最完美的茶芽。


产品高端与否,包装也是关键。今年竹叶青请的是国际设计大师陈幼坚为其茶品设计包装,可以看到,竹叶青茶盒融合了茶芽、峨眉山、《道德经》等元素,简洁而不失稳重,古朴、典雅又不失大气,令人见之心生喜爱,适合送礼或者招待高端人群。


还有就是名人背书现“高端”。


今年竹叶青春茶品鉴会活动,请的春茶品鉴官是知名明星刘嘉玲和冯绍峰,众所周知,刘嘉玲在圈内口碑非常好,且个人有一种婉约清新的美,加上刘嘉玲本身对于喝茶有一定的见解、品位且乐于与好友分享好茶,由她推介竹叶青,没有丝毫违和,反而有种随性自然的感觉,所以其形象与品牌调性契合度很高。而冯绍峰近期话题性足,走到哪都自带流量,因此此次春茶活动宣传效应不错。不仅如此,竹叶青还得到了蔡澜、窦文涛、吴晓波等名人的肯定,使其上升到了更高级的“文化”层次。


截图自竹叶青官方微信


03爆发式分发传播


笔者近期之所以特别关注到竹叶青,是因为刷微信时,偶然在自媒体大号“视觉志”上刷到了关于竹叶青的文案,后来发现,不仅是“视觉志”,在其他不少拥有百万粉丝的平台,包括时尚、情感、生活、文摘、地方媒体领域,还有茶媒体平台等数几十家自媒体,竹叶青都有涉及文案分发推广、宣传,且时间集中度很高,基本集中在3月13-15号,跨度非常大,估计广告投入也不少。


但这样的好处是,信息能够传递给很多对生活品质有高要求的消费者,特别是对自媒体大号黏性很强的粉丝,会出于对自媒体的信任而购买。



04设置梯度价格


竹叶青在各大平台媒体分发的春茶上市推广文案,皆在文末附有同一个小程序二维码以及“阅读原文”购买提示。此次竹叶青交易平台选择的是京东移动版平台,店铺页面非常简洁。


另外可以看到,竹叶青的产品设置非常有规律,手指从上往下翻,同系列产品,价格是从高到低往下排,呈梯度排列。这也许是品牌出于定位高端的考虑,试想倘若消费者进店第一眼看到品牌的茶品是最便宜那一款,一百来块,估计不会觉得这个茶叶品牌有多高端。价格从高到低排列,消费者看到最后一款,多少会产生对比心理,从而明白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相反,有一些同样定位高端茶的品牌,门店茶品价格混乱,没有体系,普通消费者根本没法感受到其“高端”,看到一块标价几十块的茶饼,还以为是做批发的。


05赠品少而精


竹叶青店铺内共设置有三款赠品,两款杯子和一款茶伴。赠品精致、大方、美观,送人也不失体面,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用心


截图自竹叶青官方店


06结语


如果品牌茶品定位高端,那么营销里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高端”的影子。毕竟高端茶有高端茶的营销方法,低端茶也有低端茶的,勿要把一款高端茶做出了“9.9包邮款”的感觉。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