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2014春茶

找到约1,018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2014春茶产品

龙园号

光辉岁月

生茶 2014年
龙园号

全家福

生茶 2014年
俊仲号

赛冰岛

生茶 2014年

神威的制茶日记:008 春茶的觉醒(2021年春茶季)



导 读:

三月初,茶山上总是异常的热闹,茶商、茶友络绎不绝的来茶山转一转,看一看,然后兴高采烈的收一些茶下山,自从去年的疫情以来,我们经历了很长的一段紧张期和防护期,这个期间里,让整个普洱茶的热闹降了下来,似乎给我们准备了足够的时间,去迎接2021年的春茶。

春茶季,一直是这个行业的销售旺季,绿茶,白茶皆是如此,似乎只有红茶对于春季没有太大的触感(也许是我接触红茶不够深吧),普洱茶并不像绿茶那般,春茶时的鲜爽,保留的很短暂,到年尾时,那份鲜爽也就结束了,再来就只有等到第二年,而普洱茶却可以一直保留着这份鲜爽,一直到越陈越香。以至于,很多茶友跟我聊起,去年春茶存的茶,还没有喝完,新的春茶又要上市,已经快无暇顾及了。

这些年,因为古树茶的主导趋势,整个普洱茶的行业都是一片向好的,所以每年春茶的行情,一年比一年高,春茶的涨价,也顺应着合理的需求,我有时很困惑,这样的形势是否会一直延续下去,合理的普洱茶市场价格到底该如何平衡,每年新茶的价格都比往年高,那往年茶的价格该怎么办?但这又岂是我个人所能解决的,所幸懒的想,喝茶了之吧。

直到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起关于普洱茶,春茶到底好在哪里的问题,引起我的关注,我阅读了一些回答,基本上的逻辑是围绕春茶的品质及独特性叙述的,我也想尝试着来回答一番,同时,将春茶的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创作成文,供重山茶友们思考。


一、为什么追求普洱茶的春季茶?


春季的茶叶,一般惯性的认知,是在清明前后的这段时间里,也就是主要是三至四月份(到五月初)里茶树上发芽的鲜叶,采摘下来制作而成的茶叶成品。


首先,香高叶鲜,是春季茶叶的两个显著特点,大部分茶种都具备这两个特点,春季茶的香气凸显,是基本上所有茶种的共性,普洱茶的香型具备复合型的特征,与其他茶种对比来看,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但对比绿茶的鲜爽,普洱茶的鲜爽度整体性并没有绿茶那么高,是客观事实。在以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普洱茶行业里,很少把普洱茶的春茶鲜爽度做为重点,但身为制茶人而言,如果普洱茶缺失了鲜爽度,春茶是无从谈起的,因为鲜爽度在普洱茶里同样重要,特别是在古树茶上,缺失了春茶的鲜爽,很难展现鲜明的春茶韵味,同时,也影响后期的陈化品质。

其次,滋味的完整度和协调度高,这是对比其他季节,夏茶,秋茶而言,无论从茶汤的滋味上,还是质感上,春季茶的展现都是充分协调且完整的,是一年四季上能将茶汤滋味的香、甜、苦、鲜和质感的润、厚、细、滑的诸多特征协调的较高融合度的季节,这样的协调度,在夏季时分、秋季时分都会存在多多少少的缺失和不足之处。

再者,个性鲜明,风格迥异就产区而言,不同树种、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茶叶品质的个性与风格,在春季时分尤为凸显,这是彰显产区特征、树种特征的一个重要季节,这也是我们区分勐海产区、易武产区、临沧产区普洱茶风格的重要依据。

至于,内含物质丰富,无病虫危害等特征,季节性、产区性的影响甚小,不足以作为出普洱茶春茶的独特性,任何季节的树种、茶种,内含物都很丰富。而病虫的危害,即使是春茶时节,也会出现虫子吃茶树,危害茶树生长的自然现象。


二、气候的变化,是春茶品质的未知数

春季茶的价值,首要,考虑的便是鲜叶对品质的影响,而春季的鲜叶,人为可控的结果只占了鲜叶在杀青时的工艺和后期仓储的环节,对于茶树上的鲜叶,是人为不可控的,因为气候直接影响了茶树季节性的生长状态。

气候的变化,对于靠山吃山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山上的气候,每年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常年在茶山上生活的人,总结出来一条规律,似乎每隔四到五年左右,春季来临时,总会遇上一次大旱,导致春茶季节的茶叶减产,从2014年的旱季,到2019年持续2020年的旱季,便是这样的规律。这个规律也让我们常年在茶山的茶人认定,普洱茶品质的基础是由老天决定的,所以,原料是基础的认知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因为我们决定不了气候的变化。

从植物的生长特性来说,绝大多数植物都需要土壤、海拔、日照、气温和降雨量,这五个自然条件的满足,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有的是多植被的森林形态,有的是单一植被的园林形态。土壤和海拔的因果关系,从根本上无法变更,属于常态条件,除非普洱茶树种换个地方种植。

在气候条件上,日照,气温和降雨量却受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日照的波长,紫外线的强弱,孕育着不同风格的普洱茶内质,植物都具备向阳生长的特性,茶树也不例外,自然也就有了优胜劣汰的特征差异(所以,当遇到拿茶树的生长特征来判断是不是古茶树时,我就会头皮发麻),当需要人为辅助一些茶树在群体中生长时,养护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需要修剪,除草等,栽培型的茶树成了茶山上的常态现象。

最大的变数,实际上,还是来自于气温和降雨的骤变,雨后萌芽,是大自然里植物的基本生长规律,茶树逃离不了这个自然规律,当雨量不足时,茶树的生长便会缓慢,新长出来的芽头瘦小,叶片干枯,甚至发黄,反之,当雨量暴增时,对茶树也未必是好事,当一般性的降雨演变成冰雹时,对茶树是破坏性的打击,冰雹甚至会直接摧毁茶树。


三、茶叶是个无门槛的生意

至此,我们顺其自然的会为每年茶叶的品质,衍生出很多的自圆其说,成了大部分茶商都喜欢畅谈的一个话题,比如:今年大旱,春茶的香气肯定好,今天降雨充足,春茶品质比去年好等等。只是当这些理由,让茶友们感觉越来越淡时,就会成为一种困惑,曾经有茶友问我,茶商每年都说今年的茶叶好,到底哪年的品质不好?我苦笑着回答说,难道让一个茶商告诉你,今年的茶品质不好,告诉你不要买?天底下,应该有这么二的茶商?

说实话,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这样的话题到底该如何回复才能合理,以至于,从那时起,我坚定的认为,茶叶始终是门生意,自然环境的变化,并不是主导品质高低的理由,即使环境再恶劣,让工艺展现品质,即使环境再好,还是一样,让工艺展现品质。因为我始终认为抛开工艺的普洱茶,实际上,根基并不稳,从这些年上茶山的茶商们就可以略见一斑。

虽然这样的本质,聪明的人都能看到,事实上,我们仍逃脱不了凑热闹的本性,因为大家都这样,春茶时,上山收料,拍照,拍视频,基本的常规操作是这些年春茶的一种常态,我也是一样,让朋友圈里感受着春茶的氛围,怎么能茶友去分辨,谁在认真做茶,谁又在投机取巧呢,这是本末倒置的事情,所以,只能一笑了之。



四、2021年春茶的前景

今年的茶树生长的很好,去年年末的一场雨,似乎看到了今年春茶的希望,果然,在二月初时,下起了雨,虽然雨量不大,但让我们鉴定的认为今年的春茶绝对不会出现第三年的干旱,到了二月下旬,茶山上的小树陆陆续续的开始发着芽,芽头的饱满,鲜叶的色泽,紧接着的一场雨,唤醒了今年的春茶,至此,我们也确认了今年的春茶鲜叶生长会比往年好。

因为疫情的关系,去年上茶山的茶友少了很多,甚至一些茶商都没有上山,结果导致去年的春茶季,茶山上有少了一点热闹,今年好转了一些,这些天在山上,看到了很多车,突然感觉久违的春茶氛围又回来了,只是往年的泼水节,还没有恢复,今年西双版纳依然取消了泼水节的庆祝活动。

前两天看了一个朋友大滇老吴的文章,他的观点对今年的春茶是持有悲观态度的,我和朋友聊起时,也是抱着这个态度,不认为今年的普洱茶突然好转起来,问我理由,其实我也说不上来具体的原因,只是一种多年来的行业直觉,告诉我,没有一个行业突然冷却,又突然热闹的,而这种现象并不像2007年那般,相反,比较像2011年时,考验茶商的独到眼光的时候,真正厚积薄发的古树茶到底在哪里。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许久以来我一直以为,古人喝茶的方法庶几与今相近,且不曾生疑。终是因为浅陋与粗疏。待到认真留意了一番,愕然良久,方知相去甚远矣。今人是喝茶,古人是吃茶;今人是清饮,古人是杂饮;今人是冲泡,古人是煎煮。一盏茶饮讲述着古往今来品茗赏茶的变化。

要讲古人怎样喝茶,一般从唐代说起。原因大抵有二。一是茶饮之风至唐大兴。举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无不饮茶。“穷日竟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演.《封氏闻见记》)陆羽有句话讲的很形象,很接地气,叫“比屋之饮”。你想想看,寻常巷陌、竹篱茅舍,家家茶香醉人,茶气氤氲,该是一幅多么温馨的场面!茶饮之风盛兴,茶饮之法必孕育其中。二是《茶经》问世。“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陆羽所倡导的煎茶法,风行于世,被后人奉为煎茶道,开我国品茶艺术之先河。既为先河,自当由此说起。

几年前,我在《九州大戏台》看过一出越剧《陆羽问茶》。戏中陆羽献给唐皇(代宗)的茶,唤“羽儿茶”。它的另一个名字叫“渐儿茶”。因陆羽,字鸿渐,昵称“渐儿”而得名。据说,他的救命恩人智积禅师(陆羽是个弃儿,被智积拾得收养),是个嗜茶、“别茶”的和尚,只一口啜饮,便知是否“渐儿茶“,且非“渐儿茶”不饮。我在一些茶书中,也读到过类似的记载。每每惊叹于禅师鉴茶之明,陆羽“渐儿茶”之妙。

唐代赵璘《因话录》中记载,陆羽 “始创煎茶法”。此即“渐儿茶”,又称“陆氏茶”。因文人雅士纷纷效法,亦名“文士茶”。这种茗饮方式,在唐代十分盛行。简言之:喝茶时先取一块茶饼(唐代的茶是紧压制作的饼茶、团茶),在火上烤,然后用茶碾研成细末,过箩,用水煎至三沸,将茶末、茶汤舀到茶碗,一起喝下。

煎茶依然遗存着“吃茶”的习俗。古代识茶之初,人们尚不谙制茶,多是直接咀嚼鲜叶。汉魏以迄初唐,出现了一种半制半饮的煮茶法:“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三国.张揖.《广雅》)就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成粥吃。晚唐杨晔《膳夫经手录》有同类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这种茶杂饮式的煮茶法,迨至中唐以后,为煎茶法所取代,新的茶饮方式遂“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陆羽.《茶经》)

按《茶经》记述,煎茶的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箩茶、投茶、搅茶、酌茶等。过程颇为繁复,且每一道程序都很有讲究:譬如,炙茶,素常叫烤茶。一定要烤到呈“虾蟆背”状时,方可逼出香气,煎出好茶来。《茶经》云:“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状,虾蟆背”,此之谓也。遥想火光明灭,映红了夜色,此时,邀两三友人,静坐凉台,汲泉煮茶,饮一杯仙茗,那一刻,该是何等的清逸超然。

烤好的茶要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失,至饼茶冷却再研成细末。煎茶需用风炉和鍑作烧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再加鲜活山水煎煮。接下来就是投茶和侯汤。侯汤意为等待煮茶的水开,唐代煎茶用鍑(即敞口锅),可以直接观察到水沸的全过程。

侯汤是最富煎茶特色的一道程序。水烧至“沸如鱼目,微有声”(《茶经》,下同),为第一沸,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的水膜,否则“饮之则其味不正”。再烧至“缘边如涌泉连珠”,为第二沸,此时要舀出一瓢水备用,随即用“则”(茶匙)量茶末,投入水涡里。再烧至“腾波鼓浪”,为三沸。此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培育茶汤使表面出现更多的汤花)。这样茶汤就算煎好了。烧开水这样的日常细事,在煎茶中被演化为一种令人瞩目的茶艺。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清香,水与茶实现了一次完美的“行为艺术”。

最后一道程序是酌茶:即分茶入盏。这是煎茶最出彩的时刻,煎好的茶汤会浮出许多汤花,此时茶的香气达到最佳状态。汤花有三种:看起来细而轻的叫“花”;薄而密的叫“沫”;厚而绵的叫“饽”。唐代认为汤花是茶叶“精华”,“茗有饽,饮之宜人”。(《桐君录》)。酌茶就是把三种汤花分均匀,否则,每盏茶的味道就会不同。

茶汤嫩绿中带着黄色,似雪的汤花浮于其上,相互映衬,别具趣味。诗人品茗之时,兴之所至,常有吟咏,以遣情怀。唐代赞美煎茶汤花的诗句,不胜枚举。如白居易的“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睡后茶兴忆杨同州》)刘禹锡的“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西山兰若试茶歌》)皇甫冉的“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元稹的“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一字至七字茶诗》)曹邺的“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故人寄茶》)等。

陆羽在《茶经》中说过一句很动感情,又颇“伤人”的话。认为加上葱、姜、橘皮等调料,煮成的茶杂饮,“斯沟渠间弃水耳”,斥言这样的茶无异于倒在沟渠里的废水。每读至此,我仿佛看到他一脸鄙薄,乃至不屑的神情。转而一想,也难怪其声色俱厉,似有失大度。唐初那种粗粝的煮茶,与精益求精的唐煎相比,着实是蓬头垢面,难登大雅。

唐煎结束了粗放的饮茶方法,开创了细煎慢啜的品饮方式,这一变化在饮茶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把沏茶的技艺提升为茶艺,把简单的喝茶升华成美好的艺术享受,创造出清逸脱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使人们在碧沉香泛,细饮浅酌之中,陶醉于一种恬静、淡泊、忘我的禅境,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慰藉。

倘若有某个茶艺团体,要演绎一场回味唐朝的晚会,我想,几乎无需任何改动,只管按唐煎的程式,一场场走下来,便是一曲引人入胜的大唐遗风流韵。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袁振生)

2014年合和昌星系列产品回顾

  每个普洱茶品牌都有代表其特色的产品,如大益的7542,7572,福今的大白菜,陈升的老班章等,而合和昌普洱最具特色的产品就是星系列产品,星系列产品每年都有生产。

  接下来我们去回顾一下,2014年合和昌星系列产品有哪些:

  1、2014年合和昌五星


  2014年合和昌【星系列】普洱生茶"五星",2月28日隆重上市!

  本产品选用勐海县境内原生态古树春茶为原料,采用普洱茶传统工艺拼配而成。汤色金黄透亮、花香满盈、口感丰富协调,富于变化,畅享浑然天成的万千气韵,带您感受圆润如诗的至臻境界。传承合和昌普洱茶浓、稠、厚、润的高端风格。

  2、2014年合和昌六星


  2014年合和昌【星系列】普洱生茶“六星”饼茶,10月14日隆重上市!

  本产品精选勐海县境内原生态古树春茶为原料,采用普洱茶传统加工工艺拼配而成。条索粗壮紧结,茶汤金黄润泽、口感丰富协调,浓稠厚润,富于变化,带你感受万千气韵、圆润如诗的茶道至臻境界。传承合和昌普洱茶“浓、稠、厚、润”的高端风格。

  2014年合和昌出品的星系列产品一共有五星和六星两款,合和昌星系列产品具有花香满盈水柔动,浓稠厚润韵绵长的特点!

找到约98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找到约3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