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掌握并及时发布2021年中国春茶产销情况,研判产业发展趋势,指导行业年度工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全国各茶叶主产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行业社团,经过三个月的持续调研,最终会商形成了《2021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
2020年对中国茶产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困扰及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茶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茶产业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定力与韧劲——茶叶总产量、总产值,内销量、内销额,出口额、出口均价持续攀升,再创历史新高;以电商为代表的渠道端、以新茶饮为首的消费端亮点频出;多家茶企准备登陆主板,产业投资明显回暖;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协议的签署为高档中国茶出口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茶业作为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为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总体来看:2020年,中国茶园总面积4747.69万亩,同比增长3.26%,可开采茶园面积4152.18万亩;全国干毛茶产量达到298.6万吨,总产值2626.58亿元;内销量220.16万吨,内销量同比增长8.69%,内销额2888.84亿元,销售均价为131.21元/公斤,同比略有下降;出口总量34.88万吨,出口额20.38亿美元,出口均价5.84美元/公斤,受全球疫情影响出口量略降,出口均价继续攀升。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产业供需不平衡,企业经营压力大,行业创新亮点不多,文化、科技、产业统筹发展有待加强等问题有待解决。
2021年春茶季,天气状况良好,生产组织有序,市场交易活跃,总体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
(一)气候条件适宜,极端天气较少。
气温偏高。2021年1-4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在茶叶产区中,华北、黄淮、江淮、江南东部等地普遍偏高2℃以上,生长季热量高于常年,为茶树的早期萌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对春茶生产及品质提升极为有利。
数据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降水适量。2021年1-4月,江北大部地区、江南中西部地区降水量充足,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云贵高原及华东、华南地区降水较常年略减,少数地区出现干旱。从茶叶生产看,整体降水量较充足,各主要茶区普遍晴雨相间,茶树正常生长。
数据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灾害可控。2021年春季,全国主要茶区气候较为稳定,气温整体偏高,大部分产区霜冻和降雪天气明显少于往年,未出现严重自然灾害。
(二)生产全程顺畅,质量显著提升
1.开采时间大幅提前
从开采地域看,海南地区、贵州普安、广西贵港、柳州等少数茶区于春节前开采;广西、四川、重庆、浙江、贵州等省的早春茶区集中开采时间于2月中旬开始;江西、湖南、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也于2月中下旬陆续开采;进入3月,广东、福建、陕西、甘肃、河南、云南等省陆续开采,全国茶叶生产进入集中采制期;最北方的山东茶区,露天茶也已于4月初开始采摘。据3月5日(惊蛰)起开始发布的中国茶业指数之春茶采摘指数显示:2月中下旬,湄潭翠芽、大佛龙井、五峰绿茶已进入采摘季;3月10日,洞庭山碧螺春正式开采(提前6天);12日,西湖龙井开采(提前3天);15日,黄山毛峰开采(提前9天);22日,信阳毛尖开采(提前1天);4月2日,六安瓜片开采(持平);6日,太平猴魁开采(提前4天);16日,武夷岩茶-黄观音开采(持平)。总体来看,除少数品种外,2021年全国春茶开采时间较上年平均提前一周左右。
2.各地生产组织有序
为保障增产增收,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的影响,各主产区茶叶主管部门早安排、早部署,出台相应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全力备战春茶生产。主要做法:一是做好茶园养护指导;二是提升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能力;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四是做好采茶工招收和培训;五是积极协调融资贷款,做好企业流动资金筹措工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截止至截稿期,全国茶叶生产形势普遍较好:一是茶园管理和生产加工标准化、规范化显著增强;二是春茶生产与当地气象部门沟通紧密,配合顺畅;三是各地严把茶叶产品质量关,茶叶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春茶生产成本增加
春茶的采摘各地依然主要依靠人工,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人工成本持续攀升。同时,绿色生产已日渐成为茶业生产的主流方向,茶园管护成本提高、生产环节技术升级改造等也使2021年春茶生产的非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
以江苏为例,据调研,今年江苏省茶叶采工工价平均为170元/天,较2020年增3.0%左右,部分地区的人工成本增长甚至达8.0%以上;在人工成本增加的同时,物资投入成本也是逐年提高,江苏全省多点调研结果显示,农药、肥料、农机具等物质投入成本,今年比去年增长5-10%。
4.质量稳定,产量提升
产量方面。除河南、广东、重庆外,全国大多数茶区的春茶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海南、四川(比增6.1%)、贵州(比增24%)、陕西、江苏、湖南、湖北、云南、福建、安徽等地春茶产量增幅不一。总体来看,随着全国范围内采摘面积增大、疫情影响减小、双手采摘的推广、鲜叶下树率提升、鲜叶采摘时间延长,2021年全国春茶产量明显提升。
质量方面。由于全国范围内今春回暖早,气温回升平稳,无骤热骤冷现象,极利于茶树生长,茶叶中营养物质的积累更为丰富,品质为近年来最好,各主产区的茶青质量普遍提高;另,得益于全国范围内茶园绿色生态防护技术的推广、茶园基础管理技术的实施、生产加工环节技术提升、产业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各地茶叶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加工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确保了成品茶品质的稳定提升。
(三)国内需求强劲,销售格局显变。
1.产区市场交易火爆。
2021年,各地春茶交易一扫去年疫情笼罩的阴霾,各主产区茶叶交易市场正常开市,茶事活动异彩纷呈,茶商络绎不绝,交易火热。截止至目前,全国早春茶已全部售罄,量采春茶基本实现及时销售。交易价格在全国范围内普涨,增幅普遍在5%-15%,部分茶叶品类的增幅甚至超过25%。
新昌中国茶市、松阳浙南茶市、安溪中国茶都、五峰西南茶市是“中国茶业指数之地方名茶指数”的采集单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茶区市场。据各市场反馈:2021年春茶交易火热,茶叶交易量、交易额较2020年同期均大幅度提升。新昌中国茶市3月交易量1877吨,比去年同期上涨1.33%,交易额16.7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7.41%。3月份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4075吨,交易额19.1亿元,同比增加8.21%和22.92%。2021年3月份安溪中国茶都市场毛茶交易量1241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9.3%;交易额11913.6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60.7%。五峰的湖北西南茶叶市场3月份交易量496.01吨,交易额2.1亿元,交易额与交易量均有上涨。
名茶是中国春茶的旗帜与标杆。据中国茶业指数之名茶采摘指数(3月5日-4月21日)显示:大多名茶产区鲜叶及成品茶价格同比去年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2.终端市场两线双赢。
在疫情防控总体趋好的大背景下,中国茶叶的消费市场加速回暖,积压已久的消费热情在今春得到了释放。综合各地数据来看,“补偿式购茶”需求强劲,自饮、礼品消费市场恢复迅速,自带“健康”属性的春茶消费成为线上、线下消费新亮点。
(1)线下市场
2021年线下春茶销售一扫去年疫情影响下的颓势,茶叶(成品茶)交易市场与连锁专营店交易火热。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线下消费仍以绿茶为主,白茶势头强劲。二是价格不同幅度上涨,通路销售占比变化。三是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2)线上市场
随着千禧一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主力,茶叶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极大地改造着传统茶叶市场。尤其是经历了2020年疫情期间的“线上卖茶风潮”后,通过互联网卖茶已成为茶企的重要运营模式之一。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现代茶企的标配。2021年,春茶的线上销售显现以下特点:一是消费年轻化。二是社交电商快速发展。三是知名区域品牌线上销售强劲。四是各大产区继续加大线上销售扶持力度。
3.外销市场有望反转。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1-3月,中国茶叶累计出口量为7.60万吨,同比增长5.31%;出口额为4.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1-3月出口均价为5.51美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上涨6.55%。
综合各方资讯研判,2021年全国茶业总体运行态势平稳,各主要产销数据指标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一)生产:谷雨过后,除少数品类及山东茶区、高海拔茶区外名优绿茶采制将基本结束。红茶、乌龙茶、黑茶等茶类将进入生产高峰期。据中国茶业指数之名茶采摘指数显示,武夷岩茶各品种已陆续进入开采期。而闽南乌龙的代表安溪铁观音已于4月20日正式开园,大批量春茶将在4月底集中上市,至5月上旬结束。春茶季结束后,将进入夏秋茶生产季,对全年茶叶生产的影响有限。
预计2021年,全国春茶总产量约为160-180万吨,农业产值约为1700-1900亿元;据此推算,全国茶叶年度总产量约300-320万吨,农业产值约2700-2900亿元人民币,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销售:清明节前,各品类春茶销售形势明显好于去年,但随着清明过后大宗茶上市,销售价格逐渐回落,流转速度有所减缓,部分非品牌茶企及茶区或将出现滞销情况。总体来看,如无极特殊情况,全年茶叶销售前景保持看好。
预计2021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量约为230-250万吨,内销总额有望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在出口方面,预计下半年起逐渐好转,出口总量保持在30万吨左右,出口总额与均价有望再创新高。
联合发布单位(按照行政区划排序):北京市茶业协会、山西省茶叶学会、辽宁省茶业协会、江苏省茶叶协会、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江西省茶叶协会、山东省茶文化协会、河南省茶叶协会、湖北省茶叶协会、湖南省茶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西茶业协会、海南省茶叶协会、重庆市茶叶商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陕西省茶业协会
一并感谢相关单位提供的调研支持:石家庄佳农茶叶市场、哈尔滨市茶业协会、济南茶叶批发市场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国香茶城
执笔人:梅宇、梁晓
文章略有删减,全文将刊于5月《茶世界》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2022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3%。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需求端内需不足、供给端冲击强化以及经济增长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仍然持续且有加大趋势,同时多点爆发的疫情也衍生出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
为全面掌握并及时发布2022年度中国春茶产销现状,研判发展趋势,指导行业全年产销工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全国茶叶各主产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行业社团,经过三个月的持续调研,最终会商形成了《2022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
执笔人:王智超、张朔、梅宇
在生产端。2021年,中国茶园面积持续微增,茶叶总产量增速放缓,农业产值显著增长,茶类结构持续微调。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茶园总面积4896.09万亩,比增148.40万亩,增幅3.13%;其中,可采摘面积4374.58万亩,比增228.40万亩,增幅5.51%。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06.32万吨,比增7.71万吨,增幅2.6%。全国干毛茶总产值2928.14亿元,比增301.56亿元,增幅11.48%。在中国传统茶类中,绿、红、黑、青、白等五大茶类的产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长,红茶、黑茶、白茶在总产量中的占比出现攀升。但茶园面积较大且老茶园占比过高、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产品供需结构失衡等既有难题尚难破解,市场风险逐步加大。
在流通端。2021年,中国茶叶内销市场保持平稳上行。中国茶叶的内销总量230.19万吨,比增10.03万吨,增幅4.56%;内销总额3120亿元,比增231亿元,增幅8.0%;内销均价135.5元/千克,比增3.3%;进口茶叶4.67万吨,增幅7.81%;进口额1.84亿美元,增幅2.49%;均价4.15美元/千克,比降4.93%。在外销市场,中国茶叶出口保持平稳向上,全年出口茶叶36.94万吨,比增5.9%;出口金额22.99亿美元,比增12.8%;出口单价6.22美元/千克,比增6.5%。量价额均创历史新高。现阶段,品牌化进程缓慢、产业链延伸不足、消费者忠诚度低、标准化有待完善是中国茶叶流通运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2022年春季,天气条件大体良好,开采周期稍有延迟,茶青质量总体稳定,茶叶产量基本持平,名优绿茶略有减产,生产秩序基本正常,销售态势高开低走,产业下游压力增大。
(一)气候条件
2022年,春季天气状况总体适宜。全国大部分茶叶产区气温较常年同期略高,为茶芽早期萌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春茶品质及采制。同期,各主要茶区普遍晴雨相间,降水量充足,明显好于往年,利于茶树正常生长。在往年春旱较为严重的云贵地区,降水量同比提升50%以上。全国各主要茶区气候较为稳定,霜冻和降雪天气明显少于往年,总体未产生较严重自然灾害。但2022年春季温度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地区气温呈现短期U字形变化,使茶芽萌发过快,部分茶树无法及时采摘。
(二)生产情况
1.开采时间稍有推迟,采制周期有所缩短。
从开采地域看,贵州普安等极少数茶区于1月份率先开采。随后,广西柳州,四川宜宾、雅安,浙江温州、丽水等地早春茶于2月份陆续开采。进入3月,江西、湖南、湖北等主产省陆续大规模开采;3月底,江北茶区各省陆续开采;中国最北茶区——山东茶区的露天茶于4月中旬正式开采。伴随着春茶采摘,各地春茶产制工作也依次启动。
2.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个别名茶略受影响。
从全国范围来看,今春回暖早,无极端寒潮降温天气,极利于茶树生长。春茶鲜叶芽头肥壮,持嫩性好,营养物质的积累更为丰富。各茶叶主产区的茶青质量普遍提高,品质保持稳定。同时,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绿色生产普及、茶园基础管理提升、生产加工环节提能、机械化标准化程度提升以及生产加工条件的不断改善,对稳定茶叶品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产量总体保持稳定,名优绿茶略有减产。
开年至2月底,全国早春茶采制基本正常,早春茶产量稳中有升。但从3月开始,疫情散发,严重影响了春茶采制的正常进度。一是采摘量减少。二是加工量减少。总体来看,2022年度全国春茶总产量稳中略降,但名优绿茶减产已成定局。
4.各地政策措施得当,生产秩序有条不紊。
2月春节假期结束后,国内大部分地区处于低风险状态,采茶工流动较为顺畅,基本可以满足生产需求,未出现大范围短缺现象。3月,为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散发对2022春茶生产的影响,保障春茶稳定生产,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采取积极措施,抗疫生产两手抓。进入4月,疫情进一步加剧,多地茶区茶园用工短缺的难题凸显。疫情防控导致跨省跨市调集采工收到限制;至中下旬,春茶采摘工作恢复正常,生产井然有序。
5.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用工问题依然突出。
近年来,春茶生产成本持续增加。主要表现为茶园的维护成本逐年提升和人工成本增加。此外,防疫成本也成为2022年度春茶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据中国茶业指数之名茶采摘指数显示:2022年,七大重点名优绿茶的鲜叶收购价格均高于去年。其中,黄山毛峰鲜叶涨幅最大,增幅高达50%以上。六安瓜片受产销叠加影响,价格走低。
(三)销售情况
2022年,全国春茶销售开局红火,中后期冷清。总体表现不尽如人意。茶青交易继续保持较为红火的景象,成交价格上涨,成交量稳中有升;尽管中后期疫情多点爆发,但政府与茶企能够自觉维护茶农利益,尽量保证采工工资和茶青收购,显示了茶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责任与担当。成品茶交易以疫情多点爆发为分界,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1.产区市场
(1)茶青销售量稳价增。
2月初至3月上旬,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福建等省的茶青交易景气度均好于往年。茶青价格同比去年略有上涨。3月中旬以后,疫情导致的采工不足,使茶青产量有所下降,但交易情况较为平稳。
(2)成品茶交易高开低走。
春茶季初期,早春茶交易持续近几年的繁荣景象,成品茶价格比去年上涨,总体价格区间在1000-3000元/公斤。特别是2月末,名优绿茶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再次上涨10%左右;茶叶线下线上销售呈现齐头并进态势,且供不应求。3月上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的名茶预售拉动了市场,春茶销售呈整体上扬趋势。但随着疫情形势日趋复杂严峻,线下市场人流减少、物流受阻,成品茶市场明显遇冷。
作为国内著名的茶叶主产区专业交易市场,新昌中国茶市、松阳浙南茶市、信阳国际茶城及安溪中国茶都的市场行情也不容乐观。安溪中国茶都因受到疫情影响,外商无法进入市场采购,市场流通性较差,市场交易量交易额同比有较大幅下降。松阳浙南茶市亦是如此,外地茶叶入松受阻、疫区茶商来松困难、部分地区物流不通,茶商存在观望心理等等导致市场交易量、交易额减少。
受成本因素影响,名优绿茶成交价格基本稳定。据中国茶业指数之名茶采摘指数(3月5日-4月30日)显示,大多名茶产区成品茶价格同比去年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在重点名茶中,西湖龙井所受影响最为严重。自3月初开始,杭州出现新冠疫情,使3月18日西湖龙井开采后即面临物流暂时中断、市场交易停滞等问题,高档龙井茶的销售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
2.销区市场
(1)人流阻断制约线下销售,政府行业协力积极应对。
2022年的春茶销售旺季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人流阻断使线下市场冷清,物流阻断使商品无法及时运抵消费终端,疫情反复使消费者的“尝鲜”热情明显下降。整体来看,2022年度线下市场的两大显著特点:一是成品茶成本持续上升,销售价格提升不明显,利润空间明显压缩。二是消费信心严重不足。受疫情持续反复的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就业压力大,加之供应链吃紧,日常消费品在部分地区出现短缺,使消费者产生心理变化,更多关注于米面粮油等日常必需品消费,直接影响了年度春茶销量。在不佳的市场状况下,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等纷纷出台应对措施。
(2)物流阻断影响线上交易,整体销售继续保持攀升。
2022年,面对线下市场的遇冷,各产区持续加大线上销售的扶持力度,将电商销售作为发展重点,组织茶叶企业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对接,举行专项销售活动,并拓展以快手、抖音等平台为基础的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线上销售已成为各地春茶销量的重要渠道。但总体来看,尽管线上销售情况明显优于线下,但由于当前茶叶电商总体规模有限,线上增长尚难以弥补线下缺失。
3.外销市场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茶叶出口实现“开门红”。据中国海关数据,1-3月,中国茶叶累计出口量为9.18万吨,比增20.88%,累计出口额为5.05亿美元,比增20.7%,1-3月出口均价为5.50美元/千克,同比微降0.15%。
(一)生产:春季是中国茶业最重要的生产季节。春茶产量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40-45%,产值约占全年总产值七成左右。5月中旬,全国春茶季将全面结束。根据目前汇总的数据推算,2022年全国春茶总产量预计约为150-170万吨,农业产值约为1900-2100亿元。
(二)销售:尽管春茶市场整体遇冷,名优绿茶销售量有所下降,但应充分认识到当前的销售不振属于外源性因素,综合来看,如果疫情结束符合预期,中国茶叶内销将继续保持平稳,外销仍有望创出新高。
(一)坚定信心,多措并举,共克疫情困扰。全行业应坚定信心,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围绕产业链各环节,特别是终端销售环节,持续发力,切实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流通消费,同时尽快补齐产业短板,提升自身能力,持续推动中国茶业高质量发展。
(二)安全先行,统筹协调,推进产销工作。各地应严守疫情防控与安全底线,自觉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生产应以“稳”为主,销售应以挖潜、扩需、促销为主,密切关注前期需求后移带来的消费反弹机会。应在疫情缓和期,择机举办丰富多样的茶事活动,扎实办好推介活动,吸引更多茶商茶企与消费者参会参展,共同迎接产业复苏。
(三)创新营销,加强推介,线上线下并举。各企业在继续维护传统线下渠道的同时,应注重线上渠道的开发,积极探索电商销售、直播带货、体验式消费等新型营销模式,大力推动线上数字化转型,以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的方式打出茶叶销售“组合拳”。行业组织应整合资源平台、宣传平台,主动发声,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为助力产业破解当前困局发挥应有作用。
联合发布单位:(按照行政区划排序):北京市茶业协会、天津市茶业协会、山西省茶叶学会、辽宁省茶业协会、吉林省茶文化产业协会、黑龙江省茶业产业发展促进会、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江苏省茶叶协会、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江西省茶叶协会、山东省茶文化协会、河南省茶叶协会、湖北省茶叶协会、湖南省茶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西茶业协会、海南省茶叶协会、重庆市茶叶商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陕西省茶业协会、甘肃省茶叶流通协会
一并感谢相关单位提供的调研支持:济南茶叶批发市场集团有限公司、北方茶城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执笔人:梅宇、梁晓
为及时了解并通报2019年度全国春茶产销动态,研判发展趋势,指导年度全国茶叶产销工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全国茶叶主产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行业社团对春茶产销情况开展了例行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相关部门数据,形成《2019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
2018年全国茶业产销形势回顾
在生产方面。截止2018年底,中国茶园总面积4395余万亩,可开采茶园面积3400万亩;干毛茶产量261.6万吨;干毛茶总产值2157.3亿元;产品结构继续优化,比例更加均衡;各地加快绿色模式应用。
在销售方面。2018年,中国茶叶内销量191万吨,内销额2661亿元,销售均价为139.3元/公斤;内销市场中各茶类板块轮动的局面有所改善,格局相对稳定;绿茶仍是主导茶类,黑、红、白茶发展迅速,市场份额扩张趋势明显;进口茶叶3.55万吨,进口额为1.78亿美元。外销市场继续向好,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详见《2018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2019年全国春茶产销形势
生产加工
天气状况
2月下旬,中国江南大部、华南大部经历了一段持续性降雨过程。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及贵州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4℃。由于此期间内,茶树大多仍处于“休眠”或初发阶段,加之虽阴雨不断、但未出现严重冻害,因此未对茶树产生过多不利影响,亦未造成春茶采摘延后。
整个3月,全国各茶区陆续放晴,回温速度快,雨量少,光照充足,没有出现大范围“暗霜”和“倒春寒”等恶劣天气。充足的光照与充沛的雨水使茶树迅速萌发抽芽,各茶区陆续平稳进入采摘期。清明节前至谷雨节气,全国各地气温正常或略高,大部分茶区均出现局部降雨,部分地区春茶采摘受阻,但持续时间不长,未对春茶整体采制产生较大影响。
在灾情方面。2月,贵州普安、黎平等地特早茶区在年初少量开采后,遭遇“倒春寒”。4月,杭州、绍兴、宁波的平地茶园出现冻害。其余茶区未有严重灾情上报。
采摘情况
据各省报告:我国春茶最早开采地在海南省保亭、琼中、定安等县,2018年11月6日已开始少量开采;大陆茶区最早开采地在贵州省普安县,于2018年12月底进行了少量采制。2019年1月底到2月中下旬,全国各早茶区陆续进入采摘期,3月后各名优茶产区进入集中开采期。总体来看,除安徽、贵州、湖北等省部分茶区开采时间略迟外,其余茶区均与往年持平或略早。
在名优茶顶级区域公用品牌方面,详见我会发布的名茶采摘指数。
产量质量
产量同比略增
天气状况与市场情况是影响茶叶产量的两大直接因素。受天气情状况影响,今年特早茶和早春茶产量偏少,在3月中下旬中晚熟品种开始采制后,产量才有所增加。在名优茶方面,洞庭山碧螺春、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产量均比去年增加。因此,预计2019年全国春茶产量同比去年略增2%左右,名优茶与大宗茶占比同比去年略有升降。
质量高于往年
春茶质量主要取决于天气状况、茶园管护技术、采制技术。根据观测与调研,2018年冬天,全国各茶区多雪多雨,气温低,光照弱,有利于茶树在休眠期充分进行代谢和积累营养成分,加之2019年春季雨水充足、气温适宜,未出现大范围灾害天气,除部分地区外,各地茶叶品质普遍好于往年。
销售情况
产区市场
鲜叶交易
品质普遍较高,大部分地区鲜叶成交价均有增长。
毛茶交易
持续提高的鲜叶成本助推2019年春茶毛茶价格继续走高。
调查显示: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市场触底反弹,经销商的信心在不断提振。从名优茶产区反映的情况看,西湖龙井等传统名优春茶继续俏销各地茶市;洞庭山碧螺春、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名优茶均供不应求。截至目前,除少数大企业可以保证持续供应外,其余厂家均已销售一空。
销区市场
电商市场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日趋成熟,网购已经成为年轻一代茶客选择春茶最直接的方式。京东大数据显示:3月1日至3月18日,明前茶下单金额较2月同期环比增长113%,用户对 “明前茶”的关键词搜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5.2%。与此同时,各大茶企也越来越重视春茶季期间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的“博弈”,各类促销活动花样繁多,直播买茶早已成为一大新亮点。
另,4月2日淘宝发布的《春茶消费数据》称:2019年的淘宝春茶季比往年更加火爆,3月份的春茶成交同比去年再涨两成,“淘宝茶客”的战斗力一年更比一年强。淘宝上年轻人对春茶的热情更是高涨,过半春茶消费者都是85后、90后。此外,上海登顶淘宝春茶城市榜,成为名副其实的“茶都”,紧随其后的是苏州和北京。在这份城市榜中,南方城市占据绝大多数,且在淘宝茶消费城市榜前十位中占据九席。在各类春茶中,龙井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头牌,3月涌入淘宝搜索“龙井”的用户远超其他茶品,紧随其后的还有碧螺春、安吉白茶、信阳毛尖。
外销市场
中国海关数据,2019年1-3月,中国茶叶出口量为7.9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0.5万吨,同比下降5.9%;出口额 3.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12亿美元,同比上升3.2%;出口均价为 4.73美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上涨0.42美元/千克。
关于调查情况的分析预判
联合发布单位(按照行政区划排序):
北京市茶业协会、山西省茶叶学会、辽宁省茶业协会、江苏省茶叶协会、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福建省茶业协会、江西省茶叶协会、山东省茶文化协会、河南省茶叶协会、湖北省茶叶协会、湖南省茶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西茶业协会、海南省茶叶协会、重庆市茶叶商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贵州省茶叶协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陕西省茶业协会
感谢以下单位提供的调研支持:
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更香宁红茶业有限公司、石家庄佳农茶叶市场、哈尔滨市茶业协会、济南茶叶批发市场集团有限公司
声 明
我会在《茶世界》会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集中发布了多篇茶业经济类报告及相关数据。此类报告发布属公益行为,旨在为会员及茶产业提供信息服务。近期发现,有部分单位和商业机构涉嫌抄袭、盗用我会发布涉茶数据及报告,并有收费行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此严正声明:我会并未就相关工作与其他机构合作进行商业开发,对这种投机取巧抄袭调研结果谋取利益的行为表示严厉的谴责,这种行为已经侵犯了我会相关报告的著作权。涉及侵权的内容,我会将保留付诸法律的权力。
在此也提示各位会员及行业同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上当。相关工作可联系我会信息宣传部(010-66094152/4172),会员服务部(010-66094154/4137)。
我会近期报告一览:
《2018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2018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报告》
注:本文版权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独家所有如需引用请务必注明出处并告知,联系电话:010-66094152 。文章为删减版,全文将刊发于5月《茶世界》,敬请关注。